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不同穴位对大鼠子宫平滑肌电活动的影响 被引量:28
1
作者 刘俊岭 陈淑萍 高永辉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37-242,共6页
目的:比较电针不同穴区对子宫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共79只Wistar大鼠,包括40只正常未孕和39只已孕18-19 d的临产大鼠,用1.5%氯醛糖(50 mg/kg)和25%乌拉坦(420 mg/kg)混合液腹腔麻醉。前者随机分为对照、内关、合谷、三阴交组,每... 目的:比较电针不同穴区对子宫肌电活动的影响。方法:共79只Wistar大鼠,包括40只正常未孕和39只已孕18-19 d的临产大鼠,用1.5%氯醛糖(50 mg/kg)和25%乌拉坦(420 mg/kg)混合液腹腔麻醉。前者随机分为对照、内关、合谷、三阴交组,每组10只;后者随机分为对照、内关和三阴交组,每组13只。腹壁切开后,于左侧中段子宫浆膜下埋藏一对针式不锈钢电极,记录子宫平滑肌肌电活动。电针取双侧“内关”“合谷”“三阴交”,刺激参数为:频率2/15 Hz,强度1-2 mA,持续20 min。结果:1)在正常非孕鼠上,与对照组比,电针“三阴交”后,子宫肌电爆发波的频率及幅度、慢波的幅度明显增加(P〈0.05);电针“合谷”对爆发波的频率有类似“三阴交”的作用;而电针“内关”穴后,爆发波的频率及幅度和慢波的频率明显降低(P〈0.05)。与内关组比较,“三阴交”“合谷”电针期间和停电针后0-5 min大多数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01)。2)在妊娠后期大鼠上,与对照组比,电针“三阴交”后,子宫肌电的爆发波频率和幅度及慢波的幅度增加(P〈0.05)且持久;电针“内关”穴后,子宫肌电爆发波、慢波的频率明显减低(P〈0.05);两组相比,爆发波的频率和幅度、慢波波幅电针期间和停针后许多时程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三阴交”和“合谷”穴可兴奋子宫平滑肌的电活动,“三阴交”穴的作用更强,而电针“内关”穴则抑制子宫肌的电活动,不同穴位的作用具有相对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电 电针 穴位特异性 “内关” “合谷” “三阴交”
下载PDF
针刺麻醉应用于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杨路宗 陆黎 朱洪生 《上海针灸杂志》 2011年第12期850-852,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应用的镇痛效果。方法 60例行PKP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电针组在电针加局麻麻醉方法下进行手术;对照组仅在局麻下进行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中MAP和HR的变化以及手... 目的观察电针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应用的镇痛效果。方法 60例行PKP患者,随机分成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电针组在电针加局麻麻醉方法下进行手术;对照组仅在局麻下进行手术。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与手术中MAP和HR的变化以及手术前、手术后4 h、手术后24 h的VAS评分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4 hVAS评分均比手术前明显下降(P<0.01);电针组术后4 hVAS评分较对照组稍低,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电针组手术后24 hVAS评分比术后4 h有显著性下降(P<0.05);对照组术后24 hVAS评分较术后4 h无明显下降。电针组术后24 hVAS评分较对照组也有显著性下降(P<0.01)。两组手术中MAP均比手术前升高(P<0.05);电针组手术中和手术前HR无明显变化;对照组手术中HR比手术前明显升高(P<0.01)。结论 电针加局部麻醉在PKP的围术期有缓解疼痛,稳定心率,提高手术耐受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针刺麻醉 内关 合谷 夹脊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下载PDF
揿针针刺内关穴、合谷穴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的影响 被引量:31
3
作者 徐海霞 罗海霞 《河南中医》 2021年第2期271-274,共4页
目的:观察揿针针刺内关穴、合谷穴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入组的60例患者均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骨伤科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揿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 目的:观察揿针针刺内关穴、合谷穴对骨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恶心呕吐的影响。方法:入组的60例患者均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9月江苏省连云港市中医院骨伤科住院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揿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患者在手术后给予地佐辛注射液静脉自控镇痛,对照组在镇痛泵中同时配伍托烷司琼,揿针组术后另给予揿针针刺内关、合谷穴,两组镇痛泵均留置48 h。记录两组患者VAS评分、镇痛泵的有效按压次数、恶心呕吐发生情况、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总体满意度。结果:揿针组术后12 h、24 h、48 h 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揿针组术后48 h镇痛泵有效按压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48 h发生恶心呕吐例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揿针组满意度为90.0%、对照组满意度为83.4%,揿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揿针针刺内关穴、合谷穴对术后镇痛有协同作用,可减少恶心呕吐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揿针 骨科手术 镇痛 疼痛 恶心呕吐 内关穴 合谷穴 针刺疗法
下载PDF
针刺麻醉镇痛分娩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朱翠萍 赵艳 +1 位作者 桂芳 张列琴 《河南中医》 2017年第1期155-157,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麻醉镇痛分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因产程中不同原因行剖宫产43例,故最终试验人数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3例。在宫口开3cm时,对照组产妇无特殊用药及其他干预措施,观察组产妇... 目的:观察针刺麻醉镇痛分娩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1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60例。其中因产程中不同原因行剖宫产43例,故最终试验人数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33例。在宫口开3cm时,对照组产妇无特殊用药及其他干预措施,观察组产妇宫口开3 cm时给予针刺麻醉镇痛,取穴(内关、合谷、足三里、三阴交),并接电针持续进行穴位刺激。根据数字疼痛分级(NPIS)标准判定镇痛前后不同阶段疼痛评分,观察两组产妇宫口扩张速度、第二产程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情况。结果:观察组NPIS评分低于镇痛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扩张速度、第二产程时间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应用针刺镇痛分娩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有促进产妇宫口扩张及缩短第二产程时间,对新生儿质量无影响,对母婴无任何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镇痛 分娩 足三里 合谷 内关 三阴交
下载PDF
“醒脑安神调补肝肾”针刺法治疗绝经期综合征选穴应用
5
作者 季德江 张晓静 +3 位作者 冶尕西 任文静 张瑜 张萍艳 《河南中医》 2020年第2期287-289,共3页
"醒脑安神调补肝肾"针刺法主穴选择:小醒脑(内关、印堂、三阴交)、四神聪、神门、关元、肾俞、肝俞、太溪、足三里、太冲。辨证配穴:肝肾阴虚加阴谷、照海;脾肾阳虚加命门、腰阳关、脾俞;辨病配穴:失眠配申脉、照海;精神不振... "醒脑安神调补肝肾"针刺法主穴选择:小醒脑(内关、印堂、三阴交)、四神聪、神门、关元、肾俞、肝俞、太溪、足三里、太冲。辨证配穴:肝肾阴虚加阴谷、照海;脾肾阳虚加命门、腰阳关、脾俞;辨病配穴:失眠配申脉、照海;精神不振、烦躁不安配大陵;潮热盗汗配合谷、复溜;头晕耳鸣配百会、风池、听会;大便溏薄配天枢、阴陵泉;浮肿配水分等。失眠、潮热汗出、情绪改变是绝经期阶段最显著的症状。"醒脑安神调补肝肾"针刺法重在醒脑安神,调补肝肾,调节机体阴阳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安神调补肝肾”针刺法 绝经期综合征 内关穴 印堂穴 三阴交穴 四神聪穴 神门穴 关元穴 肾俞穴 肝俞穴 太溪穴 足三里穴 太冲穴
下载PDF
“合谷”“内关”“扶突”穴与甲状腺的初级传入神经联系:荧光双标记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璐 蒋瑾 +1 位作者 晋志高 刘俊岭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438-442,447,共6页
目的:观察"合谷""内关""扶突"穴区与甲状腺区之间的传入神经联系途径,为针刺该3穴区行甲状腺针麻手术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30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合谷-扶突穴组、内关-扶突穴组、甲状腺-扶突穴组... 目的:观察"合谷""内关""扶突"穴区与甲状腺区之间的传入神经联系途径,为针刺该3穴区行甲状腺针麻手术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30只Wistar雄性大鼠分为合谷-扶突穴组、内关-扶突穴组、甲状腺-扶突穴组、合谷-甲状腺组、内关-甲状腺组,每组6只。分别采用荧光素碘化丙啶(PI)及双苯甲亚胺(Bb)从上述穴区皮下和甲状腺周围微量注射。PI注射后60 h、Bb注射后12 h将动物以常规方法灌流固定,剥取颈节段脊神经节及脊髓,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I、Bb单双标记细胞。结果:所有组中PI及Bb单标记细胞在C1-T1脊神经节均可见到,其中"合谷"穴与"内关"穴PI单标记细胞集中分布在C4-C8脊神经节,"扶突"穴与甲状腺Bb单标记细胞集中分布在C1-C6脊神经节。合谷-扶突穴组、内关-扶突穴组、合谷-甲状腺组、内关-甲状腺组双标记细胞主要分布于C3-C7脊神经节,甲状腺-扶突穴组双标记细胞分布于C1-C4脊神经节。在脊髓前角也可见少量单标记细胞,约占同一节段脊神经节全部标记细胞数的8%左右,并可见散在的双标记细胞。结论:"合谷""内关""扶突"之间及3穴位与甲状腺之间均存在双标记细胞,即上述穴位之间及穴位与甲状腺之间存在由外周到脊髓的联系途径,为这些穴位组方配伍使用在甲状腺手术针麻过程中发挥镇痛作用的机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双标记 甲状腺 合谷 内关 扶突 颈脊神经节
原文传递
针刺麻醉行甲状腺手术常用穴位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静 景向红 晋志高 《针刺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99-204,共6页
目的:探讨针麻行甲状腺手术常用穴位扶突穴、合谷穴及内关穴的感觉传入及其与甲状腺感觉传入在颈脊神经节的汇聚与整合,揭示针麻行甲状腺手术的形态学基础。方法:①实验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合谷穴、内关穴、扶突穴和甲状... 目的:探讨针麻行甲状腺手术常用穴位扶突穴、合谷穴及内关穴的感觉传入及其与甲状腺感觉传入在颈脊神经节的汇聚与整合,揭示针麻行甲状腺手术的形态学基础。方法:①实验用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合谷穴、内关穴、扶突穴和甲状腺4组(每组6只),将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分别注入上述穴区及甲状腺内,观察穴位和甲状腺的感觉传入。②雄性Wistar大鼠18只随机分为甲状腺-扶突穴组、合谷-甲状腺组、内关-甲状腺组(每组6只),分别将荧光素碘化丙啶(PI)、双苯甲亚胺(Bb)注入上述3个穴位和甲状腺,观察穴位和甲状腺的传入感觉在脊神经节的汇聚及神经节细胞的分支投射。③雄性Wistar大鼠24只随机分为正常组、针刺组(每组12只),手针针刺以上穴位及"足三里"和非穴位,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穴区局部缝隙连接蛋白43(Cx 43)表达。结果:①HRP结果显示,3个穴位与甲状腺的感觉传入在C 3-C 5脊髓节段存在汇聚与重叠。②扶突穴注入PI、甲状腺注入Bb,合谷穴注入PI、甲状腺注入Bb,内关穴注入PI、甲状腺注入Bb后,3组出现的单标记神经元分布的部位部分不同,但均在C 3-C 6的脊神经节观察到双标记神经元。③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不同穴位针刺组Cx 43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各穴位处Cx 43的表达显著高于非穴位处(P<0.05);非穴位处针刺后Cx 43表达的变化与非针刺非穴位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突穴、合谷穴、内关穴及甲状腺的传入投射在颈脊神经节存在汇聚与分支投射,为针麻行甲状腺手术提供了新的形态学依据,同时也证实穴位针刺可以调节穴位局部缝隙连接蛋白的表达以影响局部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 穴位与甲状腺汇聚 缝隙连接蛋白CX43 扶突穴 内关穴 合谷穴
原文传递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肠道手术围术期炎性反应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2
8
作者 郭君 唐炜 +4 位作者 郭丰 杨黎明 王剑 傅国强 袁岚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043-1046,共4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TEAS在围术期脏器保护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手术...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和肠黏膜通透性的影响,探讨TEAS在围术期脏器保护方面的作用机制。方法:将60例择期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在手术当天及术后3 d内每天给予足三里、内关、合谷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1次,频率2 Hz,刺激强度选择患者能耐受的最适宜强度(不超过2 m A)。对照组操作同观察组,但不开启电源。检测术前(TEAS前)及术后12、24、48、72 h各时间点血浆炎性反应指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肠黏膜屏障反应指标内毒素(LPS)含量及D-乳酸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24、48、72 h炎性因子IL-1、IL-6及TNF-α含量降低(均P<0.05);D-乳酸、LPS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减轻腹腔镜直肠癌患者术后炎性反应,但对肠道黏膜通透性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腹腔镜肠道手术 炎性反应 肠黏膜通透性 内关 足三里 合谷
原文传递
围术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46
9
作者 潘路平 杨瑜 +3 位作者 邵瑾 任志伟 郁丽娜 严敏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观察并评估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辅助镇痛的效果,旨在寻找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肩关节镜手术使用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单侧肩关节镜手术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 目的:观察并评估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行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辅助镇痛的效果,旨在寻找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肩关节镜手术使用的最佳时机。方法:选择在全身麻醉下行单侧肩关节镜手术患者12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随机分成3组,每组40例。A组于术前取假穴位行电刺激治疗联合术后取患侧合谷、内关穴行电刺激治疗;B组于术前取患侧合谷、内关穴行电刺激治疗联合术后取假穴位行电刺激治疗;C组于术前及术后均取假穴位行电刺激治疗。电针参数:疏密波,频率2 Hz/100 Hz,持续30min。术后当患者切口静息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 >3分时给予舒芬太尼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补救,并维持患者术后静息VAS评分≤3分,记录术后第一次给予静脉自控镇痛泵的时间点、术后24 h内镇痛泵内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以及有效按压次数;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术中麻醉药使用剂量;分别于术毕即刻、术后第6小时、第12小时、第24小时对患者进行静息以及活动时VAS评分,同时记录患者对术后镇痛的满意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与C组比较,A、B两组患者术后首次使用补救镇痛的时间明显延长,术后24h内镇痛泵内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有效按压次数减少(均P<0.05);术后恶心呕吐、咽喉痛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均P<0.05);与B组比较,A组患者术后首次使用补救镇痛的时间延长,术后24h内镇痛泵内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有效按压次数减少(均P<0.05),而术后恶心呕吐、咽喉痛、口干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各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及对术后镇痛满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可以提高肩关节镜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延长术后首次使用补救镇痛的时间,降低术后镇痛药物剂量以及术后不良反应,与术前比,术后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镇痛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术后镇痛 肩关节镜手术 围术期 合谷 内关
原文传递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31
10
作者 米智华 高巨 +2 位作者 陈小萍 葛亚丽 卢开信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56-260,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药和镇痛药用量及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麻药和镇痛药用量及术后早期恢复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患者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麻醉诱导、术中维持用药相同。观察组麻醉诱导前30 min于双侧合谷与内关、足三里与其外侧2寸的非穴位行经皮穴位电刺激(2 Hz/100 Hz的疏密波、电流强度介于8~12 mA),直至手术结束。对照组在相应的穴位上贴刺激电极,不进行相应的电刺激。统计术中瑞芬太尼的用量,术后补救镇痛药地佐辛用量,记录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以及拔管时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变化。分别于术前1 d(T_0),术后4 h(T_1)、8 h(T_2)、24 h(T_3)、48 h(T_4)采用40项恢复质量评分量表(QoR-40)综合评价患者术后恢复质量、简易智能状态(MMSE)量表评价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并记录T_1~T_4时点患者恶心呕吐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瑞芬太尼用量及地佐辛用量均少于对照组,苏醒时间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拔管时HR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MAP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与T_0比较,T_1、T_2、T_3时,两组患者QoR-40量表总评分均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总评分均高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总评分(均P<0.05);观察组在T_1时、对照组在T_1、T_2、T_3时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心理支持、自理能力、疼痛评分均较T_0时降低(均P<0.05);观察组在T_1、T_2、T_3时,情绪状态、身体舒适度、心理支持、自理能力、疼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与T_0比较,T_1、T_2时两组患者MMSE评分均降低;T_1、T_2、T_3时观察组MMSE评分均显著高于相应时间点对照组MMSE评分(均P<0.05)。T_1、T_2时,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22.0%(11/50)、12.0%(6/50),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32.0%(16/50)、24.0%(12/50),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0.05);T_3、T_4时,观察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6.0%(3/50)、2.0%(1/50),对照组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8.0%(4/50)、4.0%(2/5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可改善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早期恢复质量,减少术中麻醉药和术后镇痛用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术后恢复质量 合谷 内关 足三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