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eismic identification of channel sandbodies in the Fuyang oil layer in North Songliao Basin, China
1
作者 Liu Jinping Wang Yunqing +3 位作者 Yang Maoxin Xie Chunlai Zhao Xiuhong Chen Shumei 《Applied Geophysics》 SCIE CSCD 2007年第2期127-132,共6页
The Fuyang oil-layer in North Songliao Basin is characterized by thin interbedded sands and shales, strong lateral variation, strong reservoir heterogeniety, and so on. The thickness of individual sand layers is gener... The Fuyang oil-layer in North Songliao Basin is characterized by thin interbedded sands and shales, strong lateral variation, strong reservoir heterogeniety, and so on. The thickness of individual sand layers is generally 3 - 5 m. Identifying the channel sand-bodies of the Fuyang oil layer using seismic techniques is very difficult due to the low seismic resolution. Taking the GTZ area as an example, we discuss the gene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hannel sand-bodies and point out the real difficulty in using seismic techniques to predict the channel sand-bodies. Two methods for the identification of channels are presented: frequency spectrum imaging and pre-stack azimuthal anisotropy. Identifying the channel sand-bodies in Fuyu oil-layer using the two seismic methods results in a success rate up to 80% compared with well da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ismic technique fuyang oil layer channel sand frequency spectrum imaging azimuthal anisotropy
下载PDF
大庆长垣外围特低渗透扶杨油层CO_2非混相驱油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姜洪福 雷友忠 +4 位作者 熊霄 闫丽萍 皮蔚峰 李秀娟 于长焕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59-663,共5页
大庆长垣外围有3×108t特低渗透的扶杨油层储量在注水开发条件下难以有效动用,为提高这部分储量的有效动用率,开展了CO2非混相驱油试验研究。PVT测试结果表明,扶杨油层原油较稠,体积系数小,膨胀性和收缩性小,溶解系数较低;CO2驱油... 大庆长垣外围有3×108t特低渗透的扶杨油层储量在注水开发条件下难以有效动用,为提高这部分储量的有效动用率,开展了CO2非混相驱油试验研究。PVT测试结果表明,扶杨油层原油较稠,体积系数小,膨胀性和收缩性小,溶解系数较低;CO2驱油细管实验最小混相压力为29 MPa,比原始地层压力高8.6 MPa,现场试验为非混相驱;长岩心实验CO2驱油采收率比注水高4~6个百分点。综合室内可行性评价实验结果看,大庆长垣外围扶杨油层开展CO2驱油试验是可行的,并于2003年初在宋芳屯油田南部开辟了注气试验区,有注气井1口,采出井5口。矿场试验结果表明,CO2驱油能够使特低渗透、裂缝不发育的扶杨油层建立起有效驱动体系,从根本上改善其开发效果,该技术有望成为特低渗透扶杨油层有效动用的可行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 扶杨油层 CO2非混相驱 试验研究 长垣 大庆
下载PDF
松辽盆地北部泉三、四段异常高孔隙带预测 被引量:11
3
作者 孟元林 丁桂霞 +5 位作者 吴河勇 姜文亚 修洪文 李亚光 王又春 王正伟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13,共6页
松辽盆地北部泉三、四段发育3个异常高孔隙带,主要由有机酸溶蚀储层形成。为预测次生孔隙发育带的横向展布,应用成岩作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松辽盆地北部泉三、四段成岩阶段和成岩相的展布进行研究,探讨影响次生孔隙发育的地质因素并对异... 松辽盆地北部泉三、四段发育3个异常高孔隙带,主要由有机酸溶蚀储层形成。为预测次生孔隙发育带的横向展布,应用成岩作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松辽盆地北部泉三、四段成岩阶段和成岩相的展布进行研究,探讨影响次生孔隙发育的地质因素并对异常高孔隙带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次生孔隙发育的储层主要形成于曲流河、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砂体,目前处于中成岩阶段A1亚期,发育中期溶蚀成岩相;从盆地边部到中心,早期压实相、早期胶结相、早期溶蚀相、中期溶蚀相、晚期溶蚀相和晚期胶结相呈环带状展布,在纵向上相邻的成岩相,在横向上也相邻,可称之为'成岩相律';泉三段Sq3异常高孔隙带主要分布在中央坳陷周围的边缘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孔隙 成岩作用 成岩相 沉积相 扶杨油层 松辽盆地
下载PDF
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及其以西地区扶杨油层油气运移特征 被引量:37
4
作者 施立志 吴河勇 +3 位作者 林铁锋 吴海波 王始波 王卓卓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1-26,31,共7页
对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及其以西地区扶杨油层油气初次运移机理的分析表明,油气是在烃源层中超压的作用下沿着断层和裂缝运移到扶杨油层。根据约130口井声波测井资料,采用平衡深度法,恢复了青一段泥岩在最大埋深时期的过剩压力,探讨了油气... 对松辽盆地大庆长垣及其以西地区扶杨油层油气初次运移机理的分析表明,油气是在烃源层中超压的作用下沿着断层和裂缝运移到扶杨油层。根据约130口井声波测井资料,采用平衡深度法,恢复了青一段泥岩在最大埋深时期的过剩压力,探讨了油气初次运移的动力和方向。在此基础上,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恢复了扶杨油层从嫩江组沉积末到现今的古流体势,并以明水组沉积末期为例,对流体势分布特征及油气二次运移方向进行了分析。以古流体势的分布为主要依据,综合生烃和排烃、输导体展布及盖层、圈闭发育特点等因素,预测出了扶杨油层的有利含油气区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大庆长垣地区 扶杨油层 油气运移 古流体势 平衡深度法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宋站南地区葡萄花和扶杨油层的油源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王雅春 徐光波 +2 位作者 刘洛夫 朱晶光 张洪斌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6-41,共6页
根据烃源岩、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宋站南地区葡萄花、扶杨油层进行油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宋站南区葡萄花油层、扶杨油层的油同源,并与三肇凹陷的葡萄花油层、扶杨油层的油同源,均主要来自于青一段烃源岩,其次来自于青二、三段烃源岩;... 根据烃源岩、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对宋站南地区葡萄花、扶杨油层进行油源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宋站南区葡萄花油层、扶杨油层的油同源,并与三肇凹陷的葡萄花油层、扶杨油层的油同源,均主要来自于青一段烃源岩,其次来自于青二、三段烃源岩;宋站南油源区内葡萄花油层的油主要由青一段烃源岩生成的油在浮力作用下沿有效的断裂通道运移为主,葡萄花油层的油和青山口组烃源岩大量排出的油在古超压作用下通过T2断裂可以向扶杨油层'倒灌'运移;大型生烃凹陷三肇凹陷的油在有效的断裂、砂体等通道的沟通下,能够输导到宋站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站南地区 三肇凹陷 葡萄花油层 扶杨油层 油源对比
下载PDF
松辽盆地深盆油成藏门限及勘探潜力 被引量:22
6
作者 侯启军 赵占银 黄志龙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23-529,共7页
为了深化对深盆油藏成藏机制和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在实验室内进行不同粒级砂柱水封油物理模拟实验,并从理论上分析水封油机理和深盆油成藏门限。研究表明,实验室条件下可以形成稳定的深盆油现象,深盆油成藏门限主要取决于储油砂层的孔... 为了深化对深盆油藏成藏机制和油气分布规律的认识,在实验室内进行不同粒级砂柱水封油物理模拟实验,并从理论上分析水封油机理和深盆油成藏门限。研究表明,实验室条件下可以形成稳定的深盆油现象,深盆油成藏门限主要取决于储油砂层的孔喉半径以及该条件下的油水界面张力和地层倾角。对松辽盆地扶杨油层深盆油藏的成藏门限及主控因素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深盆油藏边界预测模型:孔隙度不大于11%,渗透率不大于1×10?3μm2,最大孔喉半径不大于6.2μm,埋深为1 800~2 100 m,位于向斜或斜坡低部位,青一段优质烃源岩发育且具明显超压异常。依此确定了松辽盆地深盆油发育的3个有利"甜点"区:两井南"甜点"区、海坨子东"甜点"区和乾安西"甜点"区,3个"甜点"区预测深盆油潜力共计3.17×108 t,松辽盆地探明深盆油总资源量达15.75×108 t,勘探前景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盆油 模拟实验 成藏门限 扶杨油层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大庆长垣及以西地区泉三、四段扶杨油层储层特征 被引量:37
7
作者 万俭英 王始波 +2 位作者 赵秋枫 汪清源 张世祥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4-17,共4页
大庆长垣及以西地区下白垩统泉头组三、四段扶杨油层油气资源潜力较大,是大庆油田近年来后备储量的主要来源。但是,单井石油产能低,储量丰度低,直接影响了探明储量的升级及开发。为此,迫切需要开展直接影响产能的储层特征研究,以寻找高... 大庆长垣及以西地区下白垩统泉头组三、四段扶杨油层油气资源潜力较大,是大庆油田近年来后备储量的主要来源。但是,单井石油产能低,储量丰度低,直接影响了探明储量的升级及开发。为此,迫切需要开展直接影响产能的储层特征研究,以寻找高丰度储量区块。该文就是针对大庆长垣及以西地区下白垩统泉头组三、四段扶杨油层,在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研究了储层特征。研究区储层主要为三角洲平原分流河道及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道砂体单层厚度小,岩石颗粒细;砂岩总体上为低渗透储层;砂体的埋深和沉积类型是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溶蚀孔隙可以改善砂岩物性;齐家-古龙凹陷周边为较有利、有利储层发育区,是下一步勘探及发现高丰度储量的重点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及以西 扶杨油层 储层特征 河道砂体 物性及影响因素 有利储层
下载PDF
新立油田低渗透裂缝性储层形成原因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建国 何顺利 刘广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6,共3页
描述了新立油田扶杨油层裂缝发育的特征和规律。通过从沉积相类型、储层岩石学特征、主要成岩作用、区域构造背景、新构造演化的角度来分析该区低渗透裂缝性砂岩储层形成的原因,认为沉积、成岩作用是形成低渗透储层的原因;钙质胶结为主... 描述了新立油田扶杨油层裂缝发育的特征和规律。通过从沉积相类型、储层岩石学特征、主要成岩作用、区域构造背景、新构造演化的角度来分析该区低渗透裂缝性砂岩储层形成的原因,认为沉积、成岩作用是形成低渗透储层的原因;钙质胶结为主的砂岩是裂缝形成的岩性基础;在区域构造背景以及该区特定构造演化的作用下,最终导致了新立油田扶杨油层呈现低渗透裂缝性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砂岩裂缝 储层 扶杨油层
下载PDF
扶杨油层河道砂体地震识别技术 被引量:7
9
作者 张尔华 宋永忠 +2 位作者 李昂 沈加刚 关晓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8-294,共7页
松辽盆地扶杨油层储层以河道砂体为主,河道砂体的准确识别是勘探的关键。由于河道规模小,河道砂体厚度薄,远远小于地震分辨率极限,河道砂体识别也是难题。以扶杨油层河道砂体地震准确识别为目标,开展了地震处理解释方法研究。形成... 松辽盆地扶杨油层储层以河道砂体为主,河道砂体的准确识别是勘探的关键。由于河道规模小,河道砂体厚度薄,远远小于地震分辨率极限,河道砂体识别也是难题。以扶杨油层河道砂体地震准确识别为目标,开展了地震处理解释方法研究。形成了以相对保持振幅与波形特征的高分辨率处理为基础,以处理解释一体化为手段,以基于参考标准层的层拉平解释、有效属性优选、三维可视化砂体雕刻技术为特点的陆相地震沉积学河道砂体地震识别技术。河道砂体地震识别技术在肇源南地区应用见到明显效果,河道和点砂坝得到了清晰刻画,为扶杨油层精细勘探提供了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杨油层 河道砂体 地震识别 相对保持振幅处理 处理解释一体化 陆相地震沉积学
下载PDF
松辽盆地王府凹陷扶杨油层原油充注途径示踪 被引量:3
10
作者 蒋兴超 王铁冠 +2 位作者 陈践发 冯子辉 王雪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1-535,共5页
基于砂岩油藏充注模式,通过研究油藏内部原油成熟度的微细变化,依据成熟度参数的等值线可以示踪油藏充注的过程,成熟度参数等值线向前最为凸出的部位是石油运移/充注的优势途径。通过研究各项饱和烃成熟度参数,筛选出三环萜烷/17α(H)-... 基于砂岩油藏充注模式,通过研究油藏内部原油成熟度的微细变化,依据成熟度参数的等值线可以示踪油藏充注的过程,成熟度参数等值线向前最为凸出的部位是石油运移/充注的优势途径。通过研究各项饱和烃成熟度参数,筛选出三环萜烷/17α(H)-C30藿烷,Ts/(Ts+Tm),C30重排藿烷/17α(H)-C30藿烷,C29甾烷ββ/(ββ+αα)等4项不受其他地质因素影响的参数,用于王府凹陷扶杨油层原油运移/充注途径的研究。通过17件扶杨油层原油的研究表明,所有参数均反映出王府凹陷原油成熟度分布规律一致,双32井为原油充注点,其离烃源灶最近;研究区内存在3条优势运移/充注途径,一是自双32井往北东方向充注至双26—双301—双31井区;二是自双32井处,经双38井,往北西西方向充注至长64—长11—长17井区;三是自双32井往北西方向充注至双231—双23井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熟度 油气运移 扶杨油层 王府凹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大庆长垣扶杨油层试油产能预测方法 被引量:4
11
作者 夏丹 杨庆杰 +2 位作者 吴海波 林景晔 尹大庆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19-124,共6页
大庆长垣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在高台子、杏树岗、太东及葡萄花地区的局部井区提交了石油探明和控制储量约1×10^8t,但总体认识和勘探程度仍然较低。该区现有探井253口,通过增产改造,有52口井获工业油流。由于受增产改造、试油工... 大庆长垣扶余、杨大城子油层在高台子、杏树岗、太东及葡萄花地区的局部井区提交了石油探明和控制储量约1×10^8t,但总体认识和勘探程度仍然较低。该区现有探井253口,通过增产改造,有52口井获工业油流。由于受增产改造、试油工艺及施工条件的影响,还有201口井未试油或已试油未获工业油流。建立一套试油产能预测方法,针对目前还未达到工业油流的井进行试油产油能力的预测,提出有潜力井的增产和试油建议使其达到工业油流,对合理圈定含油面积及探井部署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根据试油产能流体的弹性能流动特点,建立了适合该区的水力压裂后试油产能预测方法——比尔-麦圭尔法,并对老井进行复查,认为杏树岗-高台子地区有5口井重新试油可望达到工业油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庆长垣 扶杨油层 影响产能因素 试油产能预测 比尔-麦圭尔法
下载PDF
大庆外围扶杨油层难采储量优选界限及开发方案 被引量:9
12
作者 周永炳 崔宝文 周锡生 《石油实验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99-403,共5页
大庆外围地区扶杨油层探明储量占大庆外围地区累计探明储量一半以上。扶杨油层河道砂体规模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通过分析扶杨油层加密调整区块开发效果和开展未开发储量评价,提出了扶杨油层储量注水开发优选界限和建立有效驱动... 大庆外围地区扶杨油层探明储量占大庆外围地区累计探明储量一半以上。扶杨油层河道砂体规模小,储层物性差,非均质性强。通过分析扶杨油层加密调整区块开发效果和开展未开发储量评价,提出了扶杨油层储量注水开发优选界限和建立有效驱动体系井排距界限,研究形成了“两个界限”以上Ⅰ,Ⅱ类储量井网与压裂整体优化设计方法,在肇源油田源35等区块注水开发见到了明显效果。此外,探索了Ⅲ类储量采用特殊结构井、非常规方式开发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开发储量 评价技术界限 井排距界限 特殊结构井开采 扶杨油层 大庆外围地区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多边形断层系的油气成藏意义 被引量:2
13
作者 丁修建 柳广弟 +2 位作者 孙明亮 王盘根 唐惠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51-558,共8页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白垩系中发育了大量规模不等的断层,一般认为大断层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对小断层研究较少。小断层在平面上相互交织形成多边形的形态,还具有平面延伸长度小、断距小、倾角大的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这些小断层为多边形断...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白垩系中发育了大量规模不等的断层,一般认为大断层是油气运移的重要通道,对小断层研究较少。小断层在平面上相互交织形成多边形的形态,还具有平面延伸长度小、断距小、倾角大的特征,综合分析认为这些小断层为多边形断层系。三肇凹陷多边形断层系发育广泛,平面上遍布整个凹陷,垂向上在扶杨油层和葡萄花油层中均有发育。研究表明多边形断层系有着重要的油气成藏意义:多边形断层系是扶杨油层的主要运移通道,控制着油层的分布,广泛发育的多边形断层系是扶杨油层平面连片的主要原因;大断层和多边形断层系均是葡萄花油层的运移通道,其中多边形断层系在葡萄花油层的油气运移过程中起分流作用,对葡萄花油层的分布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边形断层系 油气运移 葡萄花油层 扶杨油层 三肇凹陷 松辽盆地
下载PDF
大庆外围扶杨油层组低孔渗储层饱和度计算方法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美玲 丛琳 +1 位作者 张士奇 孙宝刚 《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9-12,27,共5页
大庆外围低孔渗储层的复杂孔隙结构特征制约其饱和度参数的计算精度.分析岩性、物性等岩心分析资料和岩心含油状况,岩层中泥质、钙质胶结是造成储层孔隙结构复杂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造成储层含油状况差的主要原因.以双水饱和度模型为基... 大庆外围低孔渗储层的复杂孔隙结构特征制约其饱和度参数的计算精度.分析岩性、物性等岩心分析资料和岩心含油状况,岩层中泥质、钙质胶结是造成储层孔隙结构复杂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造成储层含油状况差的主要原因.以双水饱和度模型为基础,选取外围扶杨油层典型岩心样品进行实验,建立地层因素参数与孔隙度、渗透率、泥质含量、钙质含量等参数的关系式,以及饱和度指数与孔隙度、渗透率的综合关系式,使地层因素参数与饱和度指数更适合大庆外围低孔渗储层的复杂孔隙结构.密闭取心井验证结果表明,饱和度相对误差为7.6%,达到实际生产应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杨油层组 低孔渗储层 孔渗综合参数 含水饱和度 地层因素参数
下载PDF
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成藏要素空间匹配与油分布关系 被引量:7
15
作者 付广 刘雪雪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33-536,共4页
三肇凹陷扶杨油层3个主要成藏要素的研究结果表明:烃源岩主要是青一段发育的暗色泥岩,已进入大量生烃期,可以向扶杨油层供给充足的原油;圈闭类型主要是断层圈闭,或断层-岩性;原油运移输导通道为T2源断裂与砂体。通过空间匹配关系研究得... 三肇凹陷扶杨油层3个主要成藏要素的研究结果表明:烃源岩主要是青一段发育的暗色泥岩,已进入大量生烃期,可以向扶杨油层供给充足的原油;圈闭类型主要是断层圈闭,或断层-岩性;原油运移输导通道为T2源断裂与砂体。通过空间匹配关系研究得到,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断层圈闭与青一段烃源岩在空间上有2种匹配关系,一种是扶杨油层断层圈闭直接位于青一段源岩下方,由T2断裂垂向连接;另一种是扶杨油层断层圈闭位于青一段源岩的侧下方,除T2断裂垂向连接外,还需要砂体输导通道的侧向连接。三肇凹陷扶杨油层3个成藏要素空间匹配关系对其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青一段烃源岩生成油"倒灌"运移区控制着2种源圈配置中油藏形成与分布;源上圈正下方配置中T2断裂发育区内断层圈闭油富集程度高;源上圈侧下方配置中砂体侧向运移输导通道上的断层圈闭有利于油藏形成;断层下盘是2种源圈配置类型中油聚集的主要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藏要素 空间匹配 断层圈闭 T2源断裂 青一段烃源岩 扶杨油层 三肇凹陷
下载PDF
肇州油田北部扶杨油层沉积微相 被引量:3
16
作者 戴跃进 钟建华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17,共6页
肇州油田北部扶杨油层沉积属浅水湖泊一三角洲体系,发育有浅水湖泊三角洲相和湖泊相。通过精细岩心观察和单井相分析,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水下分流问湾、河口坝、前缘薄层席状砂、滨湖泥滩、混合滩、砂滩、... 肇州油田北部扶杨油层沉积属浅水湖泊一三角洲体系,发育有浅水湖泊三角洲相和湖泊相。通过精细岩心观察和单井相分析,识别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天然堤、水下决口扇、水下分流问湾、河口坝、前缘薄层席状砂、滨湖泥滩、混合滩、砂滩、浅湖砂坝、浅湖泥等沉积微相类型。其中,河口坝相对不发育是该区沉积体系最为显著的特征。在对以上各种沉积微相特征精细研究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储层物性特征研究,根据录井油气显示、地层测试、试油资料及开发动态资料分析,确定了4种主要储集砂体类型:水下分流河道砂、水下决口扇砂体、前缘席状砂和滨浅湖滩坝砂。为该区扶杨油层的储层评价与预测提供了有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微相 扶杨油层 肇州油田
下载PDF
基于PNN神经网络的地震属性反演技术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晶 杨懋新 刘金平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1年第27期6539-6543,共5页
在薄互层地震储层预测中,属性分析和地震反演是当前应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的主要技术,两者实质上都属于反问题范畴,两者各有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PNN神经网络的多属性地震反演技术,可以比较好地发挥两者的优势。概率神经网络(PPN)... 在薄互层地震储层预测中,属性分析和地震反演是当前应用地震资料进行储层预测的主要技术,两者实质上都属于反问题范畴,两者各有优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PNN神经网络的多属性地震反演技术,可以比较好地发挥两者的优势。概率神经网络(PPN)是一种数学内插方案,只不过在实现时利用了神经网络的架构,可以通过数学公式理解它的行为,克服了BP网络的的"黑匣子"问题。该技术在GTZ扶杨油层的砂岩预测中应用效果较好,厚度大于3 m的砂岩识别符合率超过9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NN神经网络 属性地震反演 扶杨油层
下载PDF
松辽盆地三肇凹陷青一段多边形断层的发育及其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全夏韵 李祥权 +1 位作者 任建业 程涛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0-272,共13页
松辽盆地青一段发育大量密集分布的小型张性断层系,其成因一直以来颇受争议。本文选取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为研究区,通过新连片三维地震剖面精细解释及沿层相干切片分析等手段,详细描述了三肇凹陷青一段密集张性断裂系统的剖面和平面特征,... 松辽盆地青一段发育大量密集分布的小型张性断层系,其成因一直以来颇受争议。本文选取松辽盆地三肇凹陷为研究区,通过新连片三维地震剖面精细解释及沿层相干切片分析等手段,详细描述了三肇凹陷青一段密集张性断裂系统的剖面和平面特征,提出:1青一段张性断裂系主体为非构造成因的多边形断层,其成因可能是由青山口组青一段泥岩超压幕式排烃破裂所导致,同时盆地构造反转活动对断层发育特征具有重要影响;2凹陷内多边形断层主要发育于嫩江组沉积末期,明水组沉积末期盆地强烈构造反转致使早期形成的多边形断层再活动,且对部分多边形断层的发育进行改造;3多边形断层起到沟通青一段烃源岩和分别位于其上部与下部的葡萄花、扶杨2个油气储层的作用,是凹陷内油气成藏的重要运移通道;4嫩江组沉积末期,超压使油气通过多边形断层从青一段短距离向下部扶杨储层"倒灌"运聚成藏;明水组沉积末期,超压导致油气沿重新开启的多边形断层向上部葡萄花储层或向下部扶杨储层运移聚集形成油气藏,同时垂向延伸较长的多边形断层对下部扶杨油藏可能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肇凹陷 多边形断层 扶杨油层 葡萄花油层 油气运移成藏
下载PDF
构造因素对岩性油气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7
19
作者 陈萍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18,共5页
总结油气藏发现的历史及油气藏分类方法发现,经典油气藏概念是定义构造油藏的充分必要条件,缺少定义复杂油藏和岩性油气藏的充分条件。因此,采用油气藏的聚集原理对岩性油气藏研究中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油气成藏的构造因素是... 总结油气藏发现的历史及油气藏分类方法发现,经典油气藏概念是定义构造油藏的充分必要条件,缺少定义复杂油藏和岩性油气藏的充分条件。因此,采用油气藏的聚集原理对岩性油气藏研究中的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油气成藏的构造因素是浮力因素,岩性因素是储层孑L隙结构因素;油气藏的形成过程是圈闭储集层中含油饱和度不断增加的过程;任何岩性油气藏的形成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构造因素的影响,油气藏基本是随着构造的定型而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扶杨油层 构造油气藏 岩性油气藏 浮力与毛管力
下载PDF
三肇凹陷扶杨油层上生下储式油运聚成藏规律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洪星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11,共6页
通过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成藏条件分布特征及油藏解剖研究得到,其油成藏主要受3个因素的控制: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向下伏扶杨油层“倒灌”控制着油成藏范围,T2源断裂分布控制着扶杨油层油运聚部位,T2源断裂与河道砂体交叉在T2源断裂下... 通过三肇凹陷扶杨油层成藏条件分布特征及油藏解剖研究得到,其油成藏主要受3个因素的控制: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向下伏扶杨油层“倒灌”控制着油成藏范围,T2源断裂分布控制着扶杨油层油运聚部位,T2源断裂与河道砂体交叉在T2源断裂下盘形成的地垒构造是扶杨油层油聚集的主要场所。利用源岩排烃期、断裂活动期和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综合研究得到,油成藏主要时期为明水组沉积末期。油成藏模式为上覆青一段源岩生成的油在明水组沉积末期超压作用下通过T2源断裂向扶杨油层“倒灌”运移,进入扶杨油层后再向.T2源断裂的下盘地垒构造侧向运移,通过断块、断层遮挡在断层岩性圈闭中聚集成藏。青一段源岩生成油“倒灌”运移至未钻探区内,T2源断裂下盘地垒构造上的断块、断层遮挡和断层岩性圈闭是主要勘探目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肇凹陷 扶杨油层 成藏模式 主控因素 “倒灌”运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