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8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檀芪调控微小RNA-340-5p/髓细胞白血病-1轴对胆囊癌SD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实验研究
1
作者 王京京 李全福 +1 位作者 张立广 邵青龙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322-326,330,共6页
目的:探究紫檀芪(PTS)调控微小RNA-340-5p(miR-340-5p)/髓细胞白血病-1(MCL-1)轴对胆囊癌SD(GBC-SD)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GBC-SD细胞,使用不同浓度PTS(0、5、10、20、40、80μmol/L)处理GBC-SD细胞,然后... 目的:探究紫檀芪(PTS)调控微小RNA-340-5p(miR-340-5p)/髓细胞白血病-1(MCL-1)轴对胆囊癌SD(GBC-SD)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GBC-SD细胞,使用不同浓度PTS(0、5、10、20、40、80μmol/L)处理GBC-SD细胞,然后检测细胞存活率。将GBC-SD细胞分为对照组(DMEM培养基常规培养GBC-SD细胞)、PTS组(加入80μmol/L的PTS培养GBC-SD细胞)、PTS+空载质粒组(加入80μmol/L的PTS培养GBC-SD细胞,并转染空载质粒)、PTS+miR-340-5p沉默组[加入80μmol/L的PTS培养GBC-SD细胞,并转染miR-340-5p小干扰RNA(siRNA)质粒]。分别检测各组GBC-SD细胞增殖、凋亡、迁移和侵袭能力。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340-5p和MCL-1 mRNA表达。蛋白印迹法检测MCL-1及增殖凋亡相关蛋白表达。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340-5p与MCL-1的靶向关系。裸鼠移植瘤实验检测PTS对裸鼠肿瘤生长及miR-340-5p/MCL-1轴的影响。结果:随着PTS浓度的升高,GBC-SD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PTS组细胞存活率、集落形成数、细胞迁移率、细胞侵袭数、MCL-1 mRNA和蛋白、Ki67、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B淋巴细胞瘤-2(Bcl-2)蛋白表达降低,细胞凋亡率、miR-340-5p、Bcl-2相关X蛋白(Bax)、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均P<0.05)。沉默miR-340-5p可逆转PTS对GBC-SD细胞增殖、凋亡、迁移、侵袭及miR-340-5p/MCL-1轴的作用效果(均P<0.05)。miR-340-5p与MCL-1存在靶向调控关系。PTS能抑制裸鼠肿瘤生长和MCL-1 mRNA和蛋白表达,促进miR-340-5p表达(均P<0.05)。结论:PTS可通过上调miR-340-5p表达下调MCL-1表达,抑制GBC-SD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促进GBC-SD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紫檀芪 微小RNA-340-5p 髓细胞白血病-1 gbc-sd细胞 生物学行为
下载PDF
Hedgehog信号通路介导白藜芦醇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株凋亡和侵袭的影响
2
作者 秦洪莉 莫立军 +1 位作者 张瞳 高明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1期1250-1258,共9页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SV)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的凋亡、侵袭能力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GBC-SD细胞,随机分成空白组和RSV低、中、高剂量组(0,20,50,100μmol·L-1RSV)。通过Annexin V FITC/PI双染... 目的 探讨白藜芦醇(RSV)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的凋亡、侵袭能力和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GBC-SD细胞,随机分成空白组和RSV低、中、高剂量组(0,20,50,100μmol·L-1RSV)。通过Annexin V FITC/PI双染流式分析细胞凋亡情况,RT-PCR检测B淋巴细胞瘤-2基因(Bcl-2)、Bcl-2相关X蛋白(Bax)、胱天蛋白酶3 (Caspase 3)mRNA表达水平,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GBC-SD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EMT标志物钙黏蛋白E(E-cadherin)、钙黏蛋白N(N-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水平和Hedgehog信号通路成员神经胶质瘤相关癌基因同源蛋白1(Gli1)、Gli2、音猬因子(Shh)的表达。再将GBC-SD细胞随机分为空质粒组、Gli1过表达质粒组、Gli1过表达质粒+RSV组,通过Western blotting检测Gli1蛋白过表达情况,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和Transwell侵袭实验分别检测上述各组的凋亡水平和侵袭能力。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RSV各剂量组细胞凋亡率、Bax和Caspase 3 mRNA表达显著升高(P <0.05或P <0.01),细胞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 <0.01);RSV中、高剂量组Bcl-2 mRNA表达显著降低(P <0.01)。与空白组相比,RSV高剂量组E-cadher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N-cadherin、Vimentin、Gli1、Gli2和Shh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 <0.01)。与转染空质粒+RSV组相比,Gli1过表达质粒+RSV组细胞的凋亡率降低,侵袭能力增加(P<0.001)。结论 RSV促进GBC-SD细胞凋亡、抑制GBC-SD细胞侵袭及EMT,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Hedgehog信号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胆囊癌 gbc-sd细胞株 Hedgehog信号通路 上皮间充质转化 凋亡 侵袭
下载PDF
SD大鼠乳鼠原代皮质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同时提取并培养的实验方法
3
作者 何龙才 宋文学 +5 位作者 明江 陈光唐 王军浩 廖益东 崔君拴 徐卡娅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95-1400,共6页
背景:原代皮质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在探索神经系统疾病细胞疗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获得2种细胞的方法大多较繁琐,需分别单独提取。因此找到一种便捷、快速可同时提取2种细胞的方法十分关键。目的:探索一种新型同时提取原代皮质... 背景:原代皮质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在探索神经系统疾病细胞疗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目前获得2种细胞的方法大多较繁琐,需分别单独提取。因此找到一种便捷、快速可同时提取2种细胞的方法十分关键。目的:探索一种新型同时提取原代皮质神经元及小胶质细胞的方法。方法:取24 h内新生SD大鼠乳鼠,将大脑取出放入装有DMEM的培养皿中,去除软脑膜后备用。同一脑组织,先提取原代神经元,再将剩余脑组织用于提取小胶质细胞,整个过程在冰上操作。原代皮质神经元提取培养步骤:镊子夹取2.0-3.0 mm厚度大脑皮质组织置于培养皿,用木瓜蛋白酶消化20 min,中止消化后吹打组织呈互相粘连的组织悬液,吸上清细胞悬液,过滤、分装到15 mL离心管中,离心并重悬后将细胞接种于左旋多聚赖氨酸包被的6孔板爬片上放入细胞培养箱,每隔1 d观察神经元形态,第7天进行MAP2和β-Tubulin免疫荧光染色鉴定。小胶质细胞提取培养步骤:夹取上一步取皮质后剩余脑组织,厚度8-10 mm,置于培养皿,用胰酶消化20 min,中止消化后吹打组织呈匀浆,然后将匀浆转移到培养瓶中培养,第14天将培养瓶封口后进行恒温水平摇床振荡2 h,小胶质细胞脱落于上清中;取纯化后的小胶质细胞继续培养3 d进行Iba1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与结论:(1)神经元培养24 h后贴壁、胞体变大,部分神经元长出突触;培养到第3,5天时胞体进一步增大,大部分神经元已呈突触形态,部分神经元成团生长;第7天时,神经元突触延长增粗并互相连接成网。经β-Tubulin、MAP2免疫荧光染色鉴定为神经元。(2)小胶质细胞培养第1天换液后可见细胞贴壁生长;第3,5,7天时细胞密度均较小,细胞形态呈高亮椭圆或圆形,但已基本成团块状生长于其他细胞上层;第10天时小胶质细胞密度明显增大;第14天时小胶质细胞呈致密团块状生长于其他细胞上层,此时可进行分离纯化。取分离纯化后细胞再培养至第3天,经Iba1免疫荧光鉴定为小胶质细胞,且纯度大于95%。(3)结果表明,经此法提取并培养获得的原代皮质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纯度高、形态好、成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代皮质神经元 小胶质细胞 sd大鼠 细胞提取 细胞培养
下载PDF
SD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成分及干/祖细胞含量的年龄变化
4
作者 张文博 陈祖祥 +4 位作者 刘镇 孙爱军 蔺海燕 单乐天 赵东宝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295-298,313,F0002,共6页
目的:研究SD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的组成成分及其随年龄的变化,为大鼠PBMNCs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3、6、12月龄雄性SD大鼠PBMNCs,检测PBMNCs中细胞种类和含量、淋巴细胞和单核... 目的:研究SD大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s)的组成成分及其随年龄的变化,为大鼠PBMNCs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法制备3、6、12月龄雄性SD大鼠PBMNCs,检测PBMNCs中细胞种类和含量、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含量随年龄的变化趋势;流式细胞术、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BMNCs干/祖细胞含量及随年龄变化趋势。结果: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不连续梯度离心法制备PBMNCs,不同细胞成分分层清晰,红细胞、粒细胞去除较完全,PBMNCs中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含量随年龄的增长下降趋势明显;PBMNCs中Nanog、OCT4、SOX2、SSEA4四种干性标志物均有表达,Nanog阳性表达量最低,SSEA4表达量最高,可达23.1%;总体趋势均为6月龄大鼠PBMNCs中干/祖细胞含量最高。结论:SD大鼠PBMNCs中干/祖细胞含量较高,动物实验治疗疾病的作用可能较人体应用的疗效好。进行SD大鼠PBMNCs移植治疗疾病的实验研究,建议选用6月龄以下大鼠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干性标志物 年龄变化 sd大鼠
下载PDF
Celecoxib对胆囊癌细胞GBC-SD增殖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吴高松 梅之南 +3 位作者 刘正人 唐启彬 邹声泉 裘法祖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37-239,共3页
目的 研究Celecoxib对人胆囊癌细胞GBC SD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检测GBC SD环氧合酶 2 (Cox 2 )蛋白表达 ,采用四唑氮蓝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 ,酶联免疫吸... 目的 研究Celecoxib对人胆囊癌细胞GBC SD生长和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细胞化学SABC法检测GBC SD环氧合酶 2 (Cox 2 )蛋白表达 ,采用四唑氮蓝 (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增殖 ,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检测前列腺素E2 (PGE2 )含量。结果 Celecoxib可下调GBC SD细胞Cox 2蛋白表达。Celecoxib抑制GBC SD细胞增殖作用呈时间依赖性 ,作用 2天后就有轻度抑制 ,第 3、第 4和第 5天抑制作用已相当明显 (P <0 .0 5 ,与对照组相比 ) ,并且这种增殖抑制作用能被 2 0 0 pg/mlPGE2 拮抗。Celecoxib诱导GBC SD细胞G1 S期阻滞 ,4 0 μmol/L(P <0 .0 5 )和2 0 μmol/L(P <0 .0 5 )Celecoxib组G0 G1期细胞含量比对照组 ( 0 μmol/L)明显增高 ,而S期和G2 /M期细胞含量比对照组明显降低 (P <0 .0 5 )。 4 0 μmol/L(P <0 .0 5 )和 2 0 μmol/L(P <0 .0 5 )Celecoxib处理 4 8h后GBC SD细胞凋亡率明显上升。 结论 Celecoxib通过Cox 2和PGE2 途径抑制GBC SD细胞生长和诱导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肿瘤 环加氧酶 环加氧酶抑制药 CELECOXIB gbc-sd细胞株 前列腺素E2
下载PDF
茶多酚诱导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细胞凋亡的机制 被引量:4
6
作者 连超群 夏俊 +1 位作者 高琴 张静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077-2080,共4页
目的探讨茶多酚体外诱导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茶多酚作用GBC-SD细胞48 h后,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33258/PI双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茶多酚诱导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细胞凋亡作用;DCFH-DA为细... 目的探讨茶多酚体外诱导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茶多酚作用GBC-SD细胞48 h后,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33258/PI双染色,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茶多酚诱导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细胞凋亡作用;DCFH-DA为细胞内活性氧探针,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茶多酚对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细胞活性氧(ROS)水平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茶多酚对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细胞内caspase-3活性的影响。结果 50、100、200μg/ml茶多酚作用GBC-SD细胞48 h后,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细胞呈现典型的凋亡特征;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茶多酚作用后GBC-SD细胞ROS明显上升,细胞内caspase-3活性增强(P<0.01)。结论茶多酚能显著诱导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细胞发生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是ROS过量积聚、激发caspase级联反应,从而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gbc-sd细胞 活性氧 CASPASE-3
下载PDF
冬凌草甲素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人胆囊癌GBC-SD细胞凋亡 被引量:5
7
作者 丁笑笑 罗文达 +2 位作者 张佳 洪叶 冯长伟 《医学研究杂志》 2013年第3期111-114,共4页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诱导人胆囊癌GBC-SD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S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GBC-SD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改变、caspase-3活性变化;Western blot... 目的研究冬凌草甲素诱导人胆囊癌GBC-SD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MTS法检测冬凌草甲素对GBC-SD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瑞氏染色法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线粒体膜电位改变、caspase-3活性变化;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9活化情况。结果冬凌草甲素能显著抑制GBC-SD细胞增殖,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细胞形态学观察可见冬凌草甲素可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28μmol/L药物处理GBC-SD细胞24h后,细胞凋亡率为51.28%±2.65%。随着药物浓度增加,GBC-SD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逐渐下降而caspase-3活性逐渐增强,56μmol/L组caspase-3活性是对照组的11倍。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caspase-9酶原被激活,且活化条带随药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强。结论 冬凌草甲素可能通过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激活caspase-3并最终诱导GBC-SD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凌草甲素 gbc-sd细胞 细胞凋亡 线粒体 CASPASE-3
下载PDF
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 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乌新林 王占民 +2 位作者 马道新 冯立民 吴小鹏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6-68,71,共4页
目的:从蛋白质和分子水平研究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p53基因状况。方法:对体外培养的GBC-SD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定性了解其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用PCR技术扩增GBC-SD细胞p53基因4~9外显子,对所得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结果:GBC-SD... 目的:从蛋白质和分子水平研究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p53基因状况。方法:对体外培养的GBC-SD细胞,应用免疫细胞化学SP法定性了解其P53蛋白的表达情况;用PCR技术扩增GBC-SD细胞p53基因4~9外显子,对所得产物进行直接测序分析。结果:GBC-SD细胞P53蛋白过表达;PCR产物第5外显子126位密码子有TAC→AAC的碱基颠换,因而使其编码的氨基酸从酪氨酸→天冬酰胺,产生错义突变。结论:人胆囊癌细胞系GBC-SD表达突变型P53蛋白,点突变是其p53基因功能失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肿瘤 gbc-sd细胞 基因 p53 点突变
下载PDF
无血清培养胆囊癌GBC-SD细胞形成肿瘤细胞球的鉴定 被引量:2
9
作者 石程剑 秦仁义 +3 位作者 王敏 田锐 张志发 宫伟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65-870,共6页
目的:分离扩增肿瘤干细胞,并鉴定其生物学性质.方法: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人胆囊癌GBC-SD细胞得到肿瘤细胞球.将肿瘤细胞球传代扩增,并用含血清培养基培养促使其分化;将肿瘤球和普通GBC-SD细胞分别种入96孔板,MTT检测增殖能力,并将肿瘤球... 目的:分离扩增肿瘤干细胞,并鉴定其生物学性质.方法:用无血清培养基培养人胆囊癌GBC-SD细胞得到肿瘤细胞球.将肿瘤细胞球传代扩增,并用含血清培养基培养促使其分化;将肿瘤球和普通GBC-SD细胞分别种入96孔板,MTT检测增殖能力,并将肿瘤球和普通GBC-SD细胞分别植入裸鼠皮下,观察移植瘤的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CD15s和CD24在肿瘤球细胞和普通GBC-SD细胞中的表达,筛选细胞表面标志物.结果:在无血清培养基中,胆囊癌细胞可以形成少量的肿瘤细胞球,并显示很强的自我更新和增殖能力,含血清环境能够诱导其分化而贴壁生长;在动物实验中,肿瘤球细胞较普通GBC-SD细胞显示更强的致瘤能力(80.00%vs10.00%,P<0.05);标志物CD15s在肿瘤球的表达较普通GBC-SD细胞明显增高(2.56%±0.38%vs10.77%±0.93%,t=18.25,P<0.05).结论:人胆囊癌细胞GBC-SD的肿瘤干细胞可以通过无血清培养环境来分离和扩增,CD15s可能为其细胞表面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gbc-sd细胞系 无血清培养基 肿瘤干细胞 细胞表面标志物
下载PDF
选择性Cox-2抑制剂Celebrex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系生长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10
作者 阮潇舒 秦仁义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65-368,共4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Celebrex对体外培养的人胆囊癌GBC-SD细胞系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Celebrex对细胞系生长的影响;TUNEL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指数,并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透射电镜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 目的探讨选择性环氧合酶-2(Cox-2)抑制剂Celebrex对体外培养的人胆囊癌GBC-SD细胞系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比色法检测Celebrex对细胞系生长的影响;TUNEL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指数,并用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透射电镜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结果Celebrex抑制GBC-SD细胞系的生长呈剂量依赖性;4 0,8 0,1 2 0,1 6 0μmol/L浓度的Celebrex对GBC-SD细胞的生长抑制率分别是1 8.7 7%,2 5.3 2%,4 6.5 8%和5 2.1 9%(P<0.0 1)。流式细胞仪定量分析在4 0,8 0,1 2 0,1 6 0μmol/L浓度下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8.5 1±1.4 4)%,(1 2.4 0±0.8 7)%,(2 6.3 7±1.7 2)%和(4 3.2 1±0.3 9)%,与对照组(4.8 7±0.5 5)%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均P<0.0 1)。透射电镜和荧光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胞核浓缩、碎裂以及凋亡小体的形成。结论Celebrex可以有效地抑制人胆囊癌GBC-SD细胞系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细胞株gbc-sd 环氧合酶/拮抗剂和抑制剂
下载PDF
二十二碳六烯酸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系生长的抑制作用
11
作者 朱开成 王建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524-526,共3页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体外培养的人胆囊癌GBC-SD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在处于指数生长期的GBC-SD细胞培养剂RPMI 1640中分别添加12.5μg/ml、25μg/ml、50μg/ml的DHA,培养24~72小时后,采用噻唑蓝法(MT... 目的探讨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对体外培养的人胆囊癌GBC-SD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细胞培养的方法,在处于指数生长期的GBC-SD细胞培养剂RPMI 1640中分别添加12.5μg/ml、25μg/ml、50μg/ml的DHA,培养24~72小时后,采用噻唑蓝法(MTT法)检测GBC-SD细胞的增殖情况,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变化。采用DNA琼脂糖凝胶电泳、Annexin V-FITC/PI染色荧光显微镜检测GBC-SD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经12.5μg/ml的DHA作用24~72小时后GBC-SD细胞的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细胞形态无明显改变.经25μg/ml、50μg/ml的DHA作用24~72小时后GBC-SD细胞的A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下见细胞皱缩、核染色质凝聚、边集。细胞经25μg/ml、50μg/ml的DHA作用24小时后,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DNA裂解片段出现阶梯状条带,经Annexin V-FITC/PI染色荧光显微镜下观察与对照组比较见较多绿色荧光。结论DHA可以抑制人胆囊癌GBC-SD细胞系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 人胆囊癌gbc-sd细胞 增值 细胞凋亡
下载PDF
沉默FAT10基因抑制人胆囊癌GBC-SD细胞增殖、侵袭及迁移
12
作者 宋聚星 齐文秀 +3 位作者 李小静 锅红芬 宋英 安琪 《肝胆外科杂志》 2019年第5期391-395,共5页
目的探究电转法沉默FAT10基因的表达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侵袭、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设计及合成靶向FAT10的siRNA序列(FAT10-siRNA)以及阴性对照序列(NC-siRNA),电转法转染至人胆囊癌GBC-SD细胞,分别形成FAT10-GBC-SD、NC-siRNA-GBC-S... 目的探究电转法沉默FAT10基因的表达对人胆囊癌GBC-SD细胞侵袭、增殖及迁移的影响.方法设计及合成靶向FAT10的siRNA序列(FAT10-siRNA)以及阴性对照序列(NC-siRNA),电转法转染至人胆囊癌GBC-SD细胞,分别形成FAT10-GBC-SD、NC-siRNA-GBC-SD细胞.通过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电转后细胞中FAT10 mRNA与蛋白的表达情况,流式细胞术检验细胞凋亡及周期,迁移,细胞侵袭实验分别测定细胞增殖,划痕愈合实验,CCK-8增殖实验,以及侵袭的能力.结果FAT10-GBC-SD细胞中FAT10 mRNA和蛋白表达较NC-siRNA-GBC-SD细胞和空载组(Ctrl-GBC-SD细胞组)显著降低.FAT10-GBC-SD细胞的成长速度显著减慢,细胞周期阻止在G0/G1期,S期细胞数减少;与空载组相比,FAT10-GBC-SD细胞的凋亡率显然升高(P<0.05),迁移、增殖、侵袭能力明显下降(P<0.05).结论电转法沉默FAT10基因的表达可抑制胆囊癌细胞的迁移、侵袭及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类泛素蛋白基因 电转法 gbc-sd 细胞增殖
下载PDF
转染过表达WWOX质粒的胆囊癌细胞株GBC-SD迁移、侵袭能力变化及其机制
13
作者 房立锐 魏东 +3 位作者 雷学芬 佟鑫 徐冬杏 张文 《山东医药》 CAS 2022年第9期22-26,共5页
目的观察转染过表达WW域的氧化还原酶(WWOX)质粒对胆囊癌细胞株GBC-SD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胆囊癌细胞株GBC-SD分为实验组、NEG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转染WWOX过表达质粒,NEG组转染空载质粒,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采... 目的观察转染过表达WW域的氧化还原酶(WWOX)质粒对胆囊癌细胞株GBC-SD迁移、侵袭能力的变化,并探讨其机制。方法胆囊癌细胞株GBC-SD分为实验组、NEG组、空白对照组,实验组转染WWOX过表达质粒,NEG组转染空载质粒,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测算各组细胞迁移率,以细胞迁移率表示细胞迁移能力。采用Transwell实验测算各组穿膜细胞数,以穿膜细胞数表示细胞侵袭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WWOX、P73、E-cadherin、Vimentin mRNA,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细胞中WWOX、P73、Ecadherin、Vimentin蛋白。结果实验组、NEG组、空白对照组细胞迁移率分别为50.42%±3.47%、74.81%±1.04%、77.82%±2.71%,其中实验组细胞迁移率与NEG组、空白对照组相比,P均<0.05。实验组、NEG组、空白对照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77.33±8.65)、(173.33±6.18)、(187.33±6.94)个,其中实验组穿膜细胞数与NEG组、空白对照组相比,P均<0.05。实验组WWOX、P73、E-cadherin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NEG组和空白对照组(P均<0.05),实验组Vimentin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均低于NEG组和空白对照组(P均<0.05)。结论转染过表达WWOX质粒的GBC-SD细胞株迁移、侵袭能力降低,其机制可能与P73表达上调进而抑制GBC-SD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癌 gbc-sd细胞株 质粒 细胞迁移 细胞侵袭 上皮-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SDS-PAGE analysis of whole cell protein and outer memrbane protein patterns of clinical isolates of 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 被引量:1
14
作者 Aoichart Nontprasert Cheeraratana Cheeramakara +5 位作者 Sasithon Pukrittayakamee David AB Dance Ty L Pitt Michael D Smith Sirivan Vanijanonta Nicholas J White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09年第5期14-19,共6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banding patterns of whole cell protein(WCP) and outer membrane protein (OMP) of 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seudomallei) in clinical isolates from patients with melioidosis. Methods:WCP 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banding patterns of whole cell protein(WCP) and outer membrane protein (OMP) of 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B.pseudomallei) in clinical isolates from patients with melioidosis. Methods:WCP and OMP of of B.pseudomallei in 50 clinical isolates,from 47 patients with melioidosis were prepared and separated by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 using 10%gels and stained with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The banding patterns were compared by using a laser densitometer and dendrogram. Results:There were 6 different banding patterns of WCP and 2 types of OMP.Type 1 -5 WCP had 8 common protein bands at 19.0 - 45.0 kDa with identical OMP pattern.The banding patterns of WCP in type 6 were distinct from the others and also its OMP profile.The majority of clinical isolates(37/50,74%) were in type 1 WCP.Of the remaining isolates,8 were in type 2,2 in type 3,and one each was in type 4 to 6.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WCP typing and the demographic or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investigated patients.Conclusion:Despite the wide variation of clinical features of melioidosis,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how that B.pseudomallei had a few differences in the WCP and OMP profiles.Therefore typing of WCP and OMP,using SDS-PAGE analysis,could be an alternative method for phenotypic differentiation in clinical isolates of B.pseudomalle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dS-PAGE 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 WHOLE cell PROTEIN Outer MEMBRANE PROTEIN MELIOIDOSIS
下载PDF
给予卵清蛋白表位内化受体DEC⁃205抗体单链可变区嵌合蛋白(SD)可抑制小鼠食物过敏
15
作者 万冲 吴美英 +4 位作者 张雨晴 邵俊维 骆晴晴 鞠吉雨 徐灵芝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1-396,共6页
目的研究卵清蛋白(OVA)表位内化受体DEC⁃205抗体单链可变区嵌合蛋白(SD)对小鼠食物过敏的预防性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基于食物过敏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单纯对照组、PBS组、100μg DEC205受体抗体单链可变区(scFv DEC)处理组、50μ... 目的研究卵清蛋白(OVA)表位内化受体DEC⁃205抗体单链可变区嵌合蛋白(SD)对小鼠食物过敏的预防性治疗作用及可能的机制。方法基于食物过敏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单纯对照组、PBS组、100μg DEC205受体抗体单链可变区(scFv DEC)处理组、50μg SD处理组、100μg SD处理组,每次接触卵清蛋白(OVA)24 h前给予相应处理。激发后评估小鼠腹泻发生情况,测肛温,ELISA检测血清中OVA特异性IgE、IgG1、IgG2a以及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HE染色观察空肠组织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情况,甲苯胺蓝染色观察肥大细胞浸润情况。分离培养未成熟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BMDC),分别以10 ng/mL脂多糖(LPS)、50 ng/mL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1000 ng/mL scFv DEC蛋白、(10、100、1000)ng/mL SD蛋白刺激培养24 h,检测上清中IL⁃10水平。结果与PBS组相比,预防性给予SD蛋白,发生腹泻的小鼠数量明显减少,肛温差显著减小,血清OVA特异性IgE、IgG1、IgG2a以及IL⁃4水平显著降低;空肠组织嗜酸性粒细胞和肥大细胞浸润显著减少,SD体外刺激BMDC培养上清IL⁃10水平显著升高。结论SD通过促进树突状细胞的免疫耐受减轻实验性食物过敏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突状细胞 食物过敏 DEC⁃205抗体单链可变区嵌合蛋白(sd) 白细胞介素10
下载PDF
中药“参阳”方调节舌鳞癌SD大鼠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蒋灿华 叶冬霞 +3 位作者 陈万涛 张秀丽 张志愿 邱蔚六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89-292,共4页
目的:观察“参阳”方对舌鳞癌SD大鼠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采用0.002%4-硝基喹啉-1-氧化物自然饮水喂养36周,诱发建立舌鳞癌动物模型61只,随机分为4组:“参阳”方A组、B组、阳... 目的:观察“参阳”方对舌鳞癌SD大鼠血清Th1/Th2型细胞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0只SD大鼠采用0.002%4-硝基喹啉-1-氧化物自然饮水喂养36周,诱发建立舌鳞癌动物模型61只,随机分为4组:“参阳”方A组、B组、阳性对照(刺五加)组和阴性对照组。药物干预15d,于服药前后制备外周静脉血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TNF-α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含量,自身前后对照,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参阳”方可显著增加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TNF-α和IL-2的含量(P<0.05),对血清中IFN-γ的含量也有一定的增加作用,同时能显著降低Th2型细胞因子IL-4和IL-10的表达(P<0.05)。结论:逆转Th1向Th2漂移,从而增强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可能是“参阳”方发挥抗癌作用的主要效应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鳞状细胞癌 中药 细胞因子 动物模型
下载PDF
SD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分离、培养、纯化及鉴定 被引量:6
17
作者 姚玲 李春艳 +4 位作者 李晓剑 黎宗强 谢丽萍 张留光 靖蓓蓓 《广西农业科学》 CAS CSCD 2010年第3期259-262,共4页
为进一步简化、优化SD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体外培养条件及鉴定方法,采用三酶两步消化法和差异贴壁法分离、培养、纯化SD大鼠支持细胞,并用HE染色、油红染色、Feulgen染色及透射电镜扫描其超微结构予以鉴定。结果表明:平均0.10g睾丸组织... 为进一步简化、优化SD大鼠睾丸支持细胞的体外培养条件及鉴定方法,采用三酶两步消化法和差异贴壁法分离、培养、纯化SD大鼠支持细胞,并用HE染色、油红染色、Feulgen染色及透射电镜扫描其超微结构予以鉴定。结果表明:平均0.10g睾丸组织可获得2.5×106个支持细胞,细胞存活率90%以上,体外培养5h后开始贴壁,96h后细胞生长速率下降,其对数生长期为3~7d,整个体外生长周期约为10~15d。对获得的纯化细胞进行鉴定,发现其形态结构及超微结构与支持细胞的形态特征一致。可见,采用三酶两步消化法和差异贴壁法,可达到分离、培养、纯化SD大鼠支持细胞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 支持细胞 体外培养 鉴定 sd大鼠
下载PDF
电穿孔转染SD大鼠神经干细胞条件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晓英 罗琼 +5 位作者 张季红 徐佩茹 多力坤 刘玉 孙光辉 杨于嘉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27-30,共4页
目的以原代培养的SD大鼠神经干细胞为研究对象,优化电穿孔转染条件。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电压、脉冲时间、电压脉冲时间组合等电转染条件,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靶向大鼠β-catenin基因的siRNA质粒导入SD大鼠神经干细胞,48 h后观察... 目的以原代培养的SD大鼠神经干细胞为研究对象,优化电穿孔转染条件。方法通过设置不同的电压、脉冲时间、电压脉冲时间组合等电转染条件,将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靶向大鼠β-catenin基因的siRNA质粒导入SD大鼠神经干细胞,48 h后观察并比较神经干细胞的转染效率,确定最佳电转染条件。结果 300 V电压、60μs脉冲时间或300 V电压、80μs脉冲时间的转染条件下,SD大鼠神经干细胞可获得较好的转染效率,分别为(62.21±11.56)%和(53.34±9.0)%。结论电穿孔转染是一种高效的基因转染方法,通过条件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干细胞 电穿孔转染 优化 sd大鼠
下载PDF
三叶草根瘤菌SDS-PAGE分析及结瘤试验分子验证 被引量:5
19
作者 刘晓云 戴燕燕 +2 位作者 郭振国 肖猛 张斌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9-84,共6页
全细胞蛋白SDS-PAGE是一种能快速、稳定、准确地反映细胞内蛋白分子类型的方法,可对根瘤菌进行初步分群,也可用于结瘤试验中结瘤菌株的验证。从云南、湖北、河北等6个地区采集的三叶草Trifo-lium spp.根瘤中分离得到120个根瘤菌菌株,采... 全细胞蛋白SDS-PAGE是一种能快速、稳定、准确地反映细胞内蛋白分子类型的方法,可对根瘤菌进行初步分群,也可用于结瘤试验中结瘤菌株的验证。从云南、湖北、河北等6个地区采集的三叶草Trifo-lium spp.根瘤中分离得到120个根瘤菌菌株,采用SDS-PAGE分子标记法对其进行初步分群得到104个类型,在80%的相似性水平上分为6个类群,并依据菌株特征及采集地点等选取其中的42株进行结瘤试验。结果显示,接种根瘤菌的42株三叶草植株全部结瘤,结瘤率达100%,同时对部分代表菌株所结根瘤进行重新分离,得到二次分离菌株(以下简称结瘤菌株)。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对结瘤菌株与供试菌株进行全细胞蛋白SDS-PAGE分子标记试验,发现10株供试菌株与其对应结瘤菌株的蛋白分子图谱相似性极高,从而肯定了它们与三叶草的共生结瘤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草 根瘤菌 分子标记 全细胞蛋白 sdS-PAGE
下载PDF
舌鳞癌SD大鼠血清中Th1/Th2漂移与肿瘤进展的关系 被引量:6
20
作者 蒋灿华 叶冬霞 +3 位作者 陈万涛 周晓健 张志愿 邱蔚六 《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38-241,共4页
目的:检测舌鳞癌SD大鼠血清中Th1与Th2型细胞因子的含量,并探讨其与肿瘤病变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80只SD大鼠,采用0.002%4-硝基喹啉-1-氧化物自然饮水喂养36周,诱发建立舌鳞癌动物模型61只。另取20只SD大鼠,普通自来水喂养作为对照,根... 目的:检测舌鳞癌SD大鼠血清中Th1与Th2型细胞因子的含量,并探讨其与肿瘤病变进展的关系。方法:选取80只SD大鼠,采用0.002%4-硝基喹啉-1-氧化物自然饮水喂养36周,诱发建立舌鳞癌动物模型61只。另取20只SD大鼠,普通自来水喂养作为对照,根据舌根病灶的大小分为4组。制备外周静脉血血清,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和Th2型细胞因子IL-4、IL-10的含量,采用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随着大鼠舌根部病变的进展,外周血中IFN-γ的含量逐渐降低,舌根肿块直径<5mm组和舌根肿块直径≥5mm组与舌根黏膜正常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病变鼠血清中均未能检测出IL-2,与舌根黏膜正常组[平均为(24.13±15.12)pg/ml]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中IL-4与IL-10的含量随着大鼠舌根部病变的发展而增加,但各组之间IL-4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IL-10在组间的两两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舌鳞癌SD大鼠血清中Th1型细胞因子向Th2型漂移,其程度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 细胞因子 TH1细胞 TH2细胞 sd大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