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3篇文章
< 1 2 6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干燥方式对铁棍山药片挥发性风味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庞凌云 詹丽娟 +2 位作者 李家寅 潘思轶 李瑜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1-314,共1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和电子鼻,分别测定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联合干燥5种干燥方式加工的铁棍山药片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研究干燥过程中山药片风味的变...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和电子鼻,分别测定热风干燥、微波干燥、真空干燥、真空冷冻干燥、联合干燥5种干燥方式加工的铁棍山药片的挥发性风味成分,并结合主成分分析,研究干燥过程中山药片风味的变化。结果表明,在5种干燥方式制得的山药片中,共检出95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烃类、醛类、酮类、醇类、酯类、苯类和杂环化合物等。壬醛、癸醛、2,6,10-三甲基十四烷、香叶基丙酮是山药片中的主要风味物质。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微波干燥所得山药片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有烃类、苯类和醛类;真空冷冻干燥、联合干燥所得山药片的主要挥发性物质有烃类、醛类和酮类。电子鼻检测结果表明,5种干燥方式制得的山药片风味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热风干燥和真空干燥所得山药片的风味在醇、部分芳香族化合物上具有相似性,真空冷冻干燥山药片与其它干燥方式山药片的风味差异主要是含氮化合物、含硫化合物。这与GC-MS分析结果一致。根据主成分分析法建立了山药片香气品质评价模型,得出联合干燥方式制得的山药片综合得分最高,香气品质最好,其次为真空冷冻干燥、微波干燥、热风干燥、真空干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棍山药 干燥方式 挥发性风味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电子鼻
下载PDF
SPE-GC-FPD法测定三七中甲基对硫磷残留量
2
作者 杨莉 左林杰 +3 位作者 曾鸿超 孙玉琴 韦美丽 张文斌 《文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3,13,共4页
目的:为更好地控制三七质量,拟建立三七中甲基对硫磷的GC-FPD检测方法。方法:采用超声提取固相萃取法、GC-FPD检测。结果:方法回收率在62.52%~118.49%,精密度RSD为3.597%,标准偏差符合检测要求,满足农药残留检测的要求。
关键词 三七 甲基对硫磷 GC-FPD SPE法
下载PDF
不同贮存年份的大别山区野生花椒精油成分分析及抗氧化活性测定
3
作者 叶兆伟 陈卫 +4 位作者 马晓辉 乔林 王海燕 郭磊磊 陈琼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1期76-82,共7页
为了分析不同贮存年份的大别山区野生花椒精油成分,并测定不同贮存年份花椒所提取精油的抗氧化能力,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采用DPPH法测定花椒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当年、贮存1年和贮... 为了分析不同贮存年份的大别山区野生花椒精油成分,并测定不同贮存年份花椒所提取精油的抗氧化能力,采用顶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GC-MS)技术对其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采用DPPH法测定花椒精油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当年、贮存1年和贮存2年的花椒精油提取率分别为(2.3±0.17)、(2.0±0.14)、(1.8±0.25)mL/100 g;当年、贮存1年和贮存2年的花椒精油中分离有效成分分别为23、15和12种;花椒精油浓度为16%时对DPPH的清除率最高,当年、贮存1年和贮存2年的花椒精油清除率分别达77.3%、64.7%和52.5%。因此,不同贮存年份的大别山区野生花椒精油均具有抗氧化能力,抗氧化能力随着贮存年份的延长而降低。在食品、保健品和香料香精等行业中使用花椒精油时,尽量使用当年采收的花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存年份 大别山区 野生花椒 精油 HS-GC-MS 抗氧化 DPPH法
下载PDF
加工方式对大豆油中挥发性物质的影响
4
作者 程建军 王兆华 +3 位作者 于殿宇 张赫 尤美月 潘明喆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8-259,共12页
为探究加工方式对大豆油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电子鼻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浸提、热榨和冷榨3种方式加工的大豆油挥发性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3种大豆油样品中共检出8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浸提油53种,热榨... 为探究加工方式对大豆油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电子鼻与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浸提、热榨和冷榨3种方式加工的大豆油挥发性物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在3种大豆油样品中共检出86种挥发性物质,其中浸提油53种,热榨油54种,冷榨油45种,主要包括醛类、醇类、酮类、酸类、酯类、萜烯类、杂环类(呋喃和吡嗪)以及烃类等化合物。在3种大豆油中检出相同的挥发性物质有24种。主成分分析和层次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加工方式对大豆油风味的影响较大。采用气味活度值(OAV)判定3种大豆油样品的关键风味物质,浸提油中检出关键风味物质15种,以3-壬烯-2-酮等物质为主,使浸提油具有浆果风味。热榨油中检出关键风味物质16种,其中2,5-二甲基吡嗪等杂环类物质使热榨油具有独特的烘焙风味。冷榨油中检出12种关键风味物质,以(E,E)-2,4-庚二烯醛等醛类物质为主,使冷榨油具有天然油脂风味。偏最小二乘回归分析表明电子鼻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的检测结果间存在较好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 电子鼻 大豆油 加工方式 风味物质
下载PDF
漯河地区4种常见咸味香精挥发性成分组分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韩磊 岳亚锋 贾娟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5-149,168,共6页
针对漯河地区肉制品和仿肉制品常用的咸味香精“鸿宝牌猪肉味香精”,分别采取同时蒸馏萃取(SDE)法、静态顶空(HS)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3种提取方法对咸味香精主要挥发性呈香物质进行提取,并结合GC-MS法对其进行了主要挥发性呈... 针对漯河地区肉制品和仿肉制品常用的咸味香精“鸿宝牌猪肉味香精”,分别采取同时蒸馏萃取(SDE)法、静态顶空(HS)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法3种提取方法对咸味香精主要挥发性呈香物质进行提取,并结合GC-MS法对其进行了主要挥发性呈香成分分析。其中,SDE法对醛类和酚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较好,HS法和HS-SPME法对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较好,而3种方法对含硫、含氮类化合物的提取效果差异不显著,均表现出较好的提取效果。由于HS法提取更加方便快捷,因此文章建立了针对咸味香精挥发性成分的HS-GC-MS分析方法,并对4种漯河地区常见的咸味香精的挥发性物质进行了组分分析。结果表明,漯河地区常见的咸味香精中酮类、含硫、含氮类物质相对峰面积百分比均较高,这些物质可能是这4种咸味香精中的主要呈香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味香精 萃取方法 挥发性成分 GC-MS
下载PDF
基于GC-IMS和GC-MS技术结合化学计量法分析干燥方式对香椿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乐 魏依馨 +5 位作者 史冠莹 蒋鹏飞 赵丽丽 王继红 张少南 王赵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22-234,共13页
为研究干燥方式对香椿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相对香气活性值(relative odor... 为研究干燥方式对香椿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技术(gas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相对香气活性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ROAV)对真空冷冻干燥、热泵干燥、热风干燥、微波真空干燥的香椿样品进行挥发性成分分析,并进一步结合化学计量方法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artial least squares-discriminant analysis,PLS-DA),探究样品间挥发性成分的差异性。结果表明,通过GC-IMS检测到78个峰,鉴定出59种化合物。通过GC-MS鉴定出94种挥发性化合物,主要挥发性成分是硫化物、烯烃类和醛类。经过干燥后总挥发性化合物的含量显著降低。通过ROAV法确定了(E,Z)-二-1-丙烯基二硫化物、2-巯基-3,4-二甲基-2,3-二氢噻吩、正己醛、2-己烯醛、丁香酚等为香椿样品中关键香气化合物。PCA和PLS-DA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方式的样品与新鲜样品有明显的分离,彼此之间也有明显的区别。鲜样和真空冷冻干燥样品为一组,其他3个干燥香椿样品为一组。根据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得分共筛选出10种(VIP>1)标志挥发性化合物。干燥方式对香椿风味特性影响显著,真空冷冻干燥组与鲜样最为接近,考虑实际应用热泵干燥为香椿最适宜的脱水方式。本研究为热加工过程中风味品质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椿 干燥方式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GC-IMS)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挥发性化合物
下载PDF
生活污水中典型cVMSs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7
作者 沈晓瑜 石宇帆 +4 位作者 高品 陈晓倩 贾丽娟 杨品川 邓芸芸 《环境监控与预警》 2024年第4期81-86,共6页
环状挥发性甲基硅氧烷(cVMSs)具有高挥发性的特点,对其进行监测会受到高背景干扰,影响数据的准确性。通过综合优化进样隔垫、进样瓶内衬管、样品保存方法等干扰因素,确定了最佳预处理条件,建立了水中微量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 环状挥发性甲基硅氧烷(cVMSs)具有高挥发性的特点,对其进行监测会受到高背景干扰,影响数据的准确性。通过综合优化进样隔垫、进样瓶内衬管、样品保存方法等干扰因素,确定了最佳预处理条件,建立了水中微量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十甲基环五硅氧烷(D5)和十二甲基环六硅氧烷(D6)的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分析方法,并应用于实际生活污水中D4、D5和D6的检测。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检出限为1.43~3.14 ng/L,在加标量分别为5和0.5μg/L条件下的平均回收率为92.2%~110.6%和75.1%~91.2%。针对实际生活污水的检测结果显示,污水处理厂进水中D5和D6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1 071和524 ng/L,D4未检出,而在所有出水中D4、D5和D6均未被检出。该方法的预处理和GC-MS检测分析方法过程简单,可以显著降低背景因素的干扰,可为污水中cVMSs的检测分析提供方法参考,并为环境监管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状挥发性甲基硅氧烷 气相色谱-质谱 方法优化 同位素稀释法 生活污水 背景干扰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化学计量法分析不同干燥方式对芫荽风味物质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文玉 李雅 +3 位作者 马赫 刘常金 张军兵 江慎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94-301,共8页
为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芫荽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GC-MS技术对自然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喷雾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制得的芫荽粉进行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并结... 为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芫荽挥发性风味物质的影响,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n,HS-SPME)结合GC-MS技术对自然干燥、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喷雾干燥和真空冷冻干燥制得的芫荽粉进行挥发性化学成分分析,并结合多元统计分析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GC-MS共鉴定出119种挥发性化合物,可分为醛类(36种)、醇类(27种)、酮类(8种)、烷烃类(16种)、烯类(7种)、酯类(10种)、有机酸类(2种)、其他(13种)八大类。其中醛类物质含量最高。GC-MS离子流图和维恩图表明,不同干燥方式的芫荽挥发物的种类和相对含量有显著差异,其中新鲜芫荽的总挥发成分最高为31670.87μg/kg,其次是真空冷冻干燥(27577.26μg/kg),含量最低为喷雾干燥(7870.14μg/kg)。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结果表明,OAV较为突出的有壬醛、癸醛、十一醛、十二醛、十四醛、芳樟醇和2-十二烯醛醇,是芫荽呈现独特气味的主要物质基础。采用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筛选出50种差异挥发性成分,可区分不同干燥方式的差异。该研究可以为高品质芫荽粉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芫荽 干燥方式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化学计量学
下载PDF
不同炮制方法对大皂角和猪牙皂中油类成分的影响
9
作者 豆市蓉 曹彦刚 +6 位作者 李凯 田连起 孟祥乐 石延榜 张丽先 李红伟 冯卫生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09-1818,共10页
目的考察炒制、酥制、炒炭对大皂角和猪牙皂中油类成分的影响。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索氏提取法提取脂肪油,测定提取率。GC-MS法分析油类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炮制后,2种药材中脂肪油提取率升高,挥发油提取率(... 目的考察炒制、酥制、炒炭对大皂角和猪牙皂中油类成分的影响。方法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索氏提取法提取脂肪油,测定提取率。GC-MS法分析油类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炮制后,2种药材中脂肪油提取率升高,挥发油提取率(除酥制外)降低;大皂角中油类成分提取率高于猪牙皂;有毒烯烃苯类成分相对含量降低。结论大皂角和猪牙皂中油类成分种类和相对含量存在明显差异,前者药用品质更优,其减缓燥烈之性的炮制机理可能是降低有毒烯烃苯类成分相对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皂角 猪牙皂 脂肪油 挥发油 炮制方法 GC-MS 聚类分析
下载PDF
GC/MS法测定茶叶中双甲脒及其代谢物残留量 被引量:1
10
作者 袁东婕 《食品安全导刊》 2024年第15期68-71,共4页
目的:建立GC/MS法测定茶叶中双甲脒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在酸性条件下将双甲脒完全水解成2,4-二甲基苯胺,用正己烷-乙醚混合溶液提取,酸、碱液-液分配净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结果:2,4-二甲基苯胺在0.02~1.00 μg... 目的:建立GC/MS法测定茶叶中双甲脒及其代谢物残留量的分析方法。方法:在酸性条件下将双甲脒完全水解成2,4-二甲基苯胺,用正己烷-乙醚混合溶液提取,酸、碱液-液分配净化,通过气相色谱-质谱测定。结果:2,4-二甲基苯胺在0.02~1.00 μg·mL^(-1)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为0.998 0,加标回收率为81.7%~86.9%,相对标准偏差为1.33%~2.45%,定量限为0.01 mg·kg^(-1)。结论:该方法的实验步骤简单易操作,易于推广,适用于茶叶中双甲脒及代谢物的测定,可为目前茶叶中双甲脒及代谢物的监管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MS法 茶叶 双甲脒
下载PDF
闪式提取法辅助肉豆蔻挥发油提取工艺研究及GC-MS成分分析
11
作者 张艳丽 袁子民 王静 《药学研究》 CAS 2024年第4期342-345,共4页
目的建立闪式提取法提取肉豆蔻挥发油的工艺,并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对比。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闪式提取法提取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并通过肉豆蔻挥发油提取率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来确定闪式提取法的可... 目的建立闪式提取法提取肉豆蔻挥发油的工艺,并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挥发油进行化学成分的对比。方法通过正交试验确定闪式提取法提取挥发油的最佳工艺,并通过肉豆蔻挥发油提取率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来确定闪式提取法的可行性。结果闪式提取法最佳提取工艺为闪式电压105 V,闪式预处理60 s,液料比10∶1,蒸馏4 h,挥发油提取率为6.23%;闪式提取法和水蒸气蒸馏法均能分离出52个峰,水蒸气蒸馏法可鉴别出42种成分,闪式提取法可鉴别出41种成分,闪式提取法比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增加6种成分,未检测出7种成分,二者共有成分35种。结论闪式提取法操作简单,工艺可行,重复性好,可以作为提取肉豆蔻挥发油的一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闪式提取法 肉豆蔻挥发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产香云芝菌丝体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其挥发性成分分析
12
作者 吴博宇 鲁斌 +4 位作者 尹文行 萧卫泓 王玮 严冬 赵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07-214,共8页
为获得云芝菌丝体最佳产香培养条件和其挥发性成分,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了不同碳源、氮源、pH值、培养基体积、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对云芝菌丝体产生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培养条件,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云芝菌丝... 为获得云芝菌丝体最佳产香培养条件和其挥发性成分,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了不同碳源、氮源、pH值、培养基体积、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对云芝菌丝体产生挥发性成分的影响,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其培养条件,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云芝菌丝体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培养基体积、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对云芝菌丝体挥发性成分具有显著影响,最佳培养条件为以蔗糖为碳源、不添加氮源、培养基体积120 mL、培养温度27.5℃、培养时间27 d,在此条件下验证试验结果与理论预测的误差为0.315%。从云芝菌丝体中共检测出6种挥发性成分,包括脂肪醇类3种、芳香族类1种、倍半萜烯类2种,其中1-表双环倍半水芹烯和(E)-菖蒲烯为主要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29.96%和29.17%,为云芝菌丝体在微生物香料的进一步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芝菌丝体 顶空固相微萃取 响应面法 产香真菌 气相色谱-质谱
下载PDF
利用HS-SPME-GC-MS法对长叶二裂委陵菜精油成分分析
13
作者 夏永怡 杨艳慧 +1 位作者 徐志伟 王瑞刚 《北方农业学报》 2024年第3期76-81,共6页
【目的】分析长叶二裂委陵菜精油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和索氏有机萃取法制备长叶二裂委陵菜精油,采用顶空(HS)-固相微萃取(SPME)-气质联用(GC-MS)法对该精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两种制备方法得到的精油中共分离鉴定出113... 【目的】分析长叶二裂委陵菜精油成分。【方法】利用水蒸气蒸馏法和索氏有机萃取法制备长叶二裂委陵菜精油,采用顶空(HS)-固相微萃取(SPME)-气质联用(GC-MS)法对该精油成分进行分析。【结果】两种制备方法得到的精油中共分离鉴定出113种挥发性物质成分,主要包含醇类、酯类、醛类、烯烃类、酮类、烷烃类和有机酸化合物,其中,酯类化合物相对含量最高为50.10%;其次为醇类和烷烃类化合物分别为39.24%、8.16%。【结论】长叶二裂委陵菜精油挥发性物质的主要组成为酯类、醇类、烷烃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SPME-GC-MS法 长叶二裂委陵菜 精油 挥发性物质 成分分析
下载PDF
HS-SPME/GC-MS法比较不同改土方式对人参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14
作者 张庆贺 刘俊潼 +5 位作者 田蓉 杨环旭 吴婷 李琼 陈长宝 张涛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CSCD 2024年第5期11-20,共10页
目的:分析比较5种不同土壤改良方式对老参地人参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为人参的栽培方式和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富集人参中挥发性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检测出的成分进行分... 目的:分析比较5种不同土壤改良方式对老参地人参中挥发性成分的影响,为人参的栽培方式和进一步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技术富集人参中挥发性成分,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检测出的成分进行分析与鉴定,采用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结果:人参样品中共鉴定出225个挥发性成分,其中烃类102种、酮类32种、醇酚类32种、醛类12种、酯类9种、杂环及其它类38种;老参地、强还原、强还原‑生物有机肥、氯化苦熏蒸、氯化苦熏蒸-强还原、氯化苦熏蒸-生物有机肥土壤条件下挥发性成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9.632%、96.104%、86.107%、96.512%、94.355%、90.476%,特有成分分别有20、23、16、19、27、32个,6种不同土壤条件下共有化合物8个。结论:不同土壤改良方式的人参中挥发性化学成分的含量和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为人参药材土壤改良方式的研究及挥发性成分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挥发性成分 改土方式 顶空-固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吡唑硼酸频哪酯及方法学验证
15
作者 王武宝 高思国 +4 位作者 刘水莲 范荣荣 任耀辉 马雪 张雨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79-81,共3页
(目的)建立了测定吡唑硼酸频哪酯的气相色谱法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方法)采用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检测器:氢离子火焰检测器;载气:氮气;流速:1.0 mL/min;进样器温度:215℃;检测器温度:295℃;分... (目的)建立了测定吡唑硼酸频哪酯的气相色谱法方法,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方法)采用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色谱柱(30 m×∅0.25 mm,0.25μm)检测器:氢离子火焰检测器;载气:氮气;流速:1.0 mL/min;进样器温度:215℃;检测器温度:295℃;分流比:3∶1;进样量:0.1μL;柱箱温度:初始50℃,维持2 min,按10℃/min升温至150℃,维持0 min,按30℃/min升温至260℃,维持5 min;氢气流速:30 mL/min;空气流速:300 mL/min;氮气流速:25 mL/min。结果表明,方法的专属性、重复性、线性、中间精密度及溶液稳定性试验结果均符合要求。(结论)本法操作简单,方法准确,可用于吡唑硼酸频哪酯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法 吡唑硼酸频哪酯 方法学验证
下载PDF
降香檀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研究
16
作者 王丽芳 孟晓伟 +3 位作者 张淑婷 朱清 李家荣 刘荣华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对降香檀心材、叶、种子和边材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顶空进样方式,获取降香檀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的总离子流图,按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降香檀心材、叶、种... 目的:对降香檀心材、叶、种子和边材的挥发油成分进行分析比较。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顶空进样方式,获取降香檀不同部位挥发油成分的总离子流图,按面积归一化法确定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从降香檀心材、叶、种子及边材中分别鉴定出20、11、13、8种化学成分,分别占挥发油含量的80.77%、68.84%、94.69%、85.52%;从心材、叶、种子及边材中共分析出44种化合物,四者共有成分有1种,为橙花叔醇;心材、叶和边材三者共有成分有2种;心材与叶共有成分有2种;心材与种子共有成分有1种;心材与边材共有成分有3种。心材和叶中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橙花叔醇,相对含量分别为41.99%、18.67%;种子中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十四甲基环七硅氧烷(22.91%);边材中的挥发油主要成分为4-甲基吡啶氧化物(51.86%)。结论:降香檀心材与叶、种子和边材的挥发油成分组成有相似之处,但含量差别较大,为寻找降香资源的替代品,提高叶、种子和边材的资源利用提供直接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香檀 挥发油 GC-MS 顶空进样法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多元统计分析不同炮制方法对砂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佳鑫 周玲娟 +5 位作者 张丽霞 苏晶 任佳慧 周天浩 王金辉 李光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07-613,共7页
目的分析炒制、姜炙、盐炙不同炮制方法对砂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对砂仁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经OPLS-DA分析后,以VIP>1.5和P<0.05为条件筛选差异成分,利用... 目的分析炒制、姜炙、盐炙不同炮制方法对砂仁挥发性成分的影响。方法本实验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基于多元统计分析对砂仁不同炮制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检测分析,经OPLS-DA分析后,以VIP>1.5和P<0.05为条件筛选差异成分,利用NIST 11谱库检索定性。结果鉴定出49种差异成分,其中只在种子团中发生变化的成分有14种,在果皮中发生变化的成分有22种。砂仁经炮制后能够显著降低种子团中樟脑含量,而炒制则显著增加果皮中乙酸龙脑酯含量,盐炙处理对砂仁中烷烃类成分影响较大,姜炙处理并非仅增加生姜中挥发性成分,体现了炮制机制的复杂性。结论尽管目前并不清楚具体炮制机制,但实验结果为砂仁炮制“减毒增效”作用提供了理论数据,反映出炮制的科学性,从而丰富了砂仁的炮制理论,为深入研究砂仁不同炮制品活性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仁 炮制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多元统计分析 成分差异
下载PDF
石菖蒲挥发油化学成分和急性毒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方成维 麻秀萍 +1 位作者 陈亮 谢武韫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41-145,共5页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石菖蒲挥发油,GC—MS法检测其中主要化学成分;石菖蒲挥发油以1%吐温-80溶液为溶剂稀释至不同浓度,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一次性灌胃,观察小鼠的生理状态,得到石菖蒲挥发油绝对致死量(LD100)和最大耐受量(LD_(0));根...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石菖蒲挥发油,GC—MS法检测其中主要化学成分;石菖蒲挥发油以1%吐温-80溶液为溶剂稀释至不同浓度,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一次性灌胃,观察小鼠的生理状态,得到石菖蒲挥发油绝对致死量(LD100)和最大耐受量(LD_(0));根据预实验结果采用Bliss法分为1.0,1.4,2.0,2.8,4.0 g·kg^(-1)5个剂量组,单次口服给药后观察记录小鼠状态及死亡情况,根据死亡情况计算半数致死量(LD50)及95%置信区间,并分析各组体质量变化,同时对小鼠脑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通过GC—MS法鉴定出石菖蒲挥发油中含有β-细辛醚、(Z)-1,2-二甲氧基-4-丙烯基苯、甲基丁香酚、α-细辛醚、右旋龙脑、γ-细辛醚等73种化学成分;石菖蒲挥发油对小鼠的LD100和LD_(0)分别为4.0和1.0 g·kg^(-1),LD50为2.44 g·kg^(-1),LD50的95%置信区间为2.09~2.88 g·kg^(-1),且单次灌胃后会影响小鼠的正常生长。石菖蒲挥发油达到一定剂量时,对小鼠具有急性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挥发油 化学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 Bliss法 急性毒性
下载PDF
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香青兰挥发性成分
19
作者 李晶 丁祖英 +3 位作者 古丽米热·努拉吉 黄超 冯彤彤 陈国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5期204-207,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方法快速测定香青兰挥发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该方法对香青兰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参照色谱峰和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并选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各成分的... [目的]建立一种通过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方法快速测定香青兰挥发性成分的方法。[方法]采用该方法对香青兰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分析,参照色谱峰和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并选用面积归一化法进行定量分析,计算出各成分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检测出59种挥发性成分,主要有醛类(59.50%)、酯类(13.61%)、烯烃类(10.99%)、酮类(8.13%)、醇类(4.82%)、杂环类(2.82%)、呋喃类(0.13%)。[结论]该方法的使用具有试样用量少,省去了样品前处理过程,可以防止有机试剂带入的杂质对分析结果造成干扰,减少对色谱柱及进样口的污染,分析过程中减少挥发性成分的损失等优点,可以有效地分离出样品中挥发性成分,适用于香青兰挥发性成分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青兰 挥发性成分 顶空固相微萃取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下载PDF
基于GC-MS的保留指数分析黑胡椒精油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团章 邵佩 +1 位作者 吴昭 程书锋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8-181,共4页
为分析海南产黑胡椒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为公众进一步开发利用黑胡椒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了黑胡椒精油,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保留指数对精油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从黑胡椒精油中鉴定出了27种主要的挥发性成分... 为分析海南产黑胡椒精油中的挥发性成分,为公众进一步开发利用黑胡椒提供科学依据,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制备了黑胡椒精油,并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保留指数对精油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从黑胡椒精油中鉴定出了27种主要的挥发性成分,含量较高的组分为β-石竹烯(23.91%)、柠檬烯(17.23%)、3-蒈烯(19.30%)、β-蒎烯(7.83%)和石竹烯氧化物(3.01%)。对δ-杜松烯、柠檬烯、顺式香桧醇(cis-sabinol)、cyclohexene, 3-methyl-6-(1-methylethylidene)-(萜品油烯)、cyclohexene, 1-methyl-4-(1-methylethylidene)-(萜品油烯)、对伞花烃(P-cymene)进行鉴定,使精油的定性结果更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胡椒精油 保留指数 挥发性成分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水蒸气蒸馏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