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AFP,GGT-Ⅱ和GGT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价值探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洁 孟运运 汪茂荣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545-547,共3页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AFP、GGT-II和GGT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选择PLC 36例、肝硬化63例、病毒性肝炎78例、肝损伤14例、肝良性肿瘤8例和正常对照者46例,血清AFP,GGT-Ⅱ及GGT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AFP、GGT-II和GGT在诊断原发性肝癌中的价值,以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率。方法选择PLC 36例、肝硬化63例、病毒性肝炎78例、肝损伤14例、肝良性肿瘤8例和正常对照者46例,血清AFP,GGT-Ⅱ及GGT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自然不连续缓冲系统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检测法和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检测。结果 PLC组AFP为3285±932μg/L,GGT为297±201U/L,显著高于肝硬化组(AFP:414±285μg/L,P<0.01;GGT:222±149U/L,P<0.05)、病毒性肝炎组(AFP:114±114μg/L,P<0.01;GGT:181±134 U/L,P<0.05),肝损伤组(AFP:20±20μg/L,P<0.01),肝良性肿瘤组(AFP:4.4±2.9μg/L,P<0.01;GGT:201±111U/L,P<0.05)及正常对照者组(AFP:3.2±1.1μg/L,P<0.01;GGT:31±6.1U/L,P<0.05);诊断肝癌的特异性AFP最高(90%),灵敏度最高为GGT-Ⅱ(92%);将三者联合检测,则诊断原发性肝癌的灵敏度可达到95%。结论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可提高原发性肝癌的确诊率,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y一谷氨酰转肽酶同工酶II 谷氨酰转肽酶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AFP、GGTⅡ和GP73检测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17
2
作者 陈贻斌 莫翠毅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6年第8期1310-1312,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II(GGT-II)和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52例(原发性肝癌组),肝良性肿瘤188例(肝良性肿瘤组),健康体...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清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酶II(GGT-II)和高尔基体糖蛋白73(GP73)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52例(原发性肝癌组),肝良性肿瘤188例(肝良性肿瘤组),健康体检者200例(对照组),采用ELISA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三组血清AFP、GGT-II和GP73水平。结果原发性肝癌组血清AFP、GGT-II和GP73水平高于肝良性肿瘤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良性肿瘤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一指标检测AFP、GGT-II和GP73的灵敏度分别为75.66%、82.24%和83.55,特异度分别为75.26%、77.06%和77.58,三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提高到95.39%,而特异度降低到66.75%,与单项检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FP、GGTⅡ和GP73联合检测诊断原发性肝癌具有灵敏度高的特点,能够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AFP GGTII GP73 原发性肝癌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肝癌特异性GGT-Ⅱ抗体制备及其电泳分析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姚登福 黄介飞 +4 位作者 魏群 张弘 肖明兵 江枫 孟宪镛 《交通医学》 1997年第2期145-147,共3页
γ-谷氨酰移换酶同工酶II(GGT-Ⅱ)对肝癌诊断具有特异性.但其分析仅靠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繁琐,临床推广甚难.本研究将人肝癌血清中出现的GGT-Ⅱ酶蛋白提取并纯化,免疫动物制得抗人肝癌特异性GGT抗血清,建立免疫电泳分析方法,... γ-谷氨酰移换酶同工酶II(GGT-Ⅱ)对肝癌诊断具有特异性.但其分析仅靠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繁琐,临床推广甚难.本研究将人肝癌血清中出现的GGT-Ⅱ酶蛋白提取并纯化,免疫动物制得抗人肝癌特异性GGT抗血清,建立免疫电泳分析方法,并用于肝癌的诊断.临床应用结果:对肝癌的诊断阳性率为86.9%,肝外肿瘤、孕妇、正常人全都阴性,而在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标本中分别有15%、5%和10%表现为弱阳性.本文资料提示GGT-II的免疫电泳分析有助于肝癌的诊断,并具有开发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GGT-Ⅱ抗体 免疫电泳 制备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血清AFP、AFU、GGT-Ⅱ测定对原发性肝癌检出率的比较及联合测定的意义 被引量:1
4
作者 李靖 高志民 《实用医技杂志》 2003年第9期1031-1032,共2页
目的:比较三种肝癌标志物AFP(甲胎蛋白)、AFU(α-L-岩藻糖苷酶)、GGT-Ⅱ(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Ⅱ)诊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的阳性率及联合测定的意义,提高实验室对肝癌的检出率。方法:AFP采用放射免... 目的:比较三种肝癌标志物AFP(甲胎蛋白)、AFU(α-L-岩藻糖苷酶)、GGT-Ⅱ(γ-谷氨酰转移酶同工Ⅱ)诊断原发性肝细胞肝癌(Primary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PHC)的阳性率及联合测定的意义,提高实验室对肝癌的检出率。方法:AFP采用放射免疫法,AFU采用比色法,GGT-Ⅱ为电泳法。三项指标同步检测。结果:在86例PHC患者中GGT-Ⅱ81例阳性,占94.1%,若以非癌性肝病和肝外肿瘤判为假阳性,GGT-Ⅱ特异性为93.4%;在86例PHC中AFP阳性68例,阳性率为79.1%,若以非癌性肝病和肝外肿瘤判为假阳性,AFP特异性为88.9%;在86例PHC中AFU阳性54例,占62.7%,若以非癌性肝病和肝外肿瘤判为假阳性,AFU特异性为90.4%。三项联合对PHC的检出率可达95.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清 AFP AFU GGT-Ⅱ 原发性肝癌 检出率 肝癌标志物 放射免疫法
下载PDF
HBV与AFB1诱发树鼩肝癌前病变过程中癌基因异常表达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覃柳亮 苏建家 +6 位作者 杨春 李瑗 班克臣 黄国华 罗小玲 段小娴 严瑞琪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1998年第2期70-73,共4页
动态观察HBV与AFB1诱发树鼩肝细胞癌(HCC)病变过程肝癌前病变γ-谷氨酰转肽酶阳性肝细胞灶(GGT阳性灶)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p21及p53表达情况,探讨HCC发生的可能机制。实验动物分4组:A组血清HBV阳性和摄入AFB1;B组HBV阳性;C... 动态观察HBV与AFB1诱发树鼩肝细胞癌(HCC)病变过程肝癌前病变γ-谷氨酰转肽酶阳性肝细胞灶(GGT阳性灶)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GF-Ⅱ)、p21及p53表达情况,探讨HCC发生的可能机制。实验动物分4组:A组血清HBV阳性和摄入AFB1;B组HBV阳性;C组摄入AFB1;D组空白对照。结果:(1)各实验组肝癌前病变GGT阳性灶数量、大小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A组明显大于B、C组(P<0.05);(2)实验第15周,即有IGF-Ⅱ阳性表达,在第45周阳性率明显高于第75周(P<0.05);(3)A、B两组动物肝组织中HBsAg阳性率高达92.1%,首次在树鼩肝组织中检出HBxAg,且阳性率达86.5%。提示:HBV与AFB1协同致树鼩HCC;HCC发生早期就有癌基因IGF-Ⅱ的异常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GGT IGF-Ⅱ 肝癌发生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