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scovery of the Natural Deformation Vestige of Gaixia Remains,Guzhen County,Anhui Province,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s
1
作者 Yao Daquan Shuo Zhi +4 位作者 Tang Jieping Wang Zhi Shen Xiaoqi Chen Anguo Li Linli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1年第1期92-100,共9页
Recognition of natural deformation during the excavation of ancient remains and tombs is important for tracing or enriching historic and prehistoric deformation records. Recently, the earthquake agencies,in cooperatio... Recognition of natural deformation during the excavation of ancient remains and tombs is important for tracing or enriching historic and prehistoric deformation records. Recently, the earthquake agencies,in cooperation with the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ical institutions, conducted a special excavation investigation to the Gaixia remains archaeological scene in Guzhen,Anhui Province. Faults and fissures were discovered there, which,as demonstrated by the preliminary study,are the traces of two stratum dislocation events of the same period,at a time approximately corresponding to the late Dawenkou culture stage. This work may improve the recognition of earthquake relics in the cultural stratum of humanity in the East China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ixia Archaeological Dawenkou culture Seismic deformation
下载PDF
安徽固镇垓下遗址自然变形遗迹的发现及特征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姚大全 朔知 +5 位作者 刘加灿 唐杰平 王志 沈小七 陈安国 郑海刚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4-251,共8页
古遗址、墓地发掘过程中自然变形的识别研究是反演或充实历史或史前地震变形资料的重要工作。地震部门与文物考古部门合作,对安徽固镇垓下遗址考古现场进行了专题发掘研究,发现了断层和裂缝,初步研究显示为同期2次层位变动事件的遗迹,... 古遗址、墓地发掘过程中自然变形的识别研究是反演或充实历史或史前地震变形资料的重要工作。地震部门与文物考古部门合作,对安徽固镇垓下遗址考古现场进行了专题发掘研究,发现了断层和裂缝,初步研究显示为同期2次层位变动事件的遗迹,发生时代约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晚期,该工作有助于推动中国东部人类文化层中地震遗迹的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古 大汶口文化 地震变形 垓下
下载PDF
损伤与断裂耦合效应的能量理论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安丽媛 朱为玄 +1 位作者 卓鹏飞 孙伟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01-205,共5页
以Ⅰ型裂纹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能量法和损伤能量释放率的概念,推导出一种用于描述裂纹尖端邻域内损伤场与断裂场的耦合效应参数:损伤型能量释放率.运用双G模型理论,应用ANSYS仿真分析三点弯曲梁的裂纹扩展过程,把得到的损伤型能量释放... 以Ⅰ型裂纹为主要研究对象,基于能量法和损伤能量释放率的概念,推导出一种用于描述裂纹尖端邻域内损伤场与断裂场的耦合效应参数:损伤型能量释放率.运用双G模型理论,应用ANSYS仿真分析三点弯曲梁的裂纹扩展过程,把得到的损伤型能量释放率结果与损伤断裂的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盖下拱坝工程有限元模型,将人工底缝前沿损伤型的能量释放率、平均损伤、能量释放率以及损伤能量释放率4者随水位变化的发展进行比较,说明该参数可以综合考虑损伤与断裂的耦合效应.此外,建立了该参数的应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木工程结构损伤 能量法 耦合效应参数 损伤型能量释放率 盖下拱坝
下载PDF
“九夏”考述 被引量:2
4
作者 许兆昌 《古代文明》 CSSCI 2008年第4期47-54,共8页
“九夏”是阔代九大乐歌之统称。“九夏”的演奏,主要使用钟、鼓、鳟、磬等打击乐器,因而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故在周代的礼仪活动中,多用于控制行礼者的行步之节。《肆夏》是“九夏”中的重要一篇,其演奏场合及演奏对象十分复杂,主... “九夏”是阔代九大乐歌之统称。“九夏”的演奏,主要使用钟、鼓、鳟、磬等打击乐器,因而具有较强的节奏感,故在周代的礼仪活动中,多用于控制行礼者的行步之节。《肆夏》是“九夏”中的重要一篇,其演奏场合及演奏对象十分复杂,主要功能是在各种礼仪活动中用于控制行礼者的出、入之行节。同时,它还可以献享给宾客,并具有调和礼仪气氛的作用。《陔夏》之“陔”,为警戒之义。《陔夏》的演奏,主要用于宴饮活动结束时控制宾客的行步之节,防止宾客因酒醉而失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九夏” 《肆夏》 《陔夏》
下载PDF
项羽死于乌江考 被引量:4
5
作者 袁传璋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214-222,238,共10页
项羽东城决战发生在东城县域的四隤山。秦代的乌江亭属于东城县。项羽"欲渡乌江"与临江拒渡二者统一于一身,是其人格的必然发展。司马迁叙写项羽的结局在《项羽本纪》正文中据事录实为自刎于乌江,而在篇末赞语中正式书为"... 项羽东城决战发生在东城县域的四隤山。秦代的乌江亭属于东城县。项羽"欲渡乌江"与临江拒渡二者统一于一身,是其人格的必然发展。司马迁叙写项羽的结局在《项羽本纪》正文中据事录实为自刎于乌江,而在篇末赞语中正式书为"身死东城",是同篇前后互见足义,体现了太史公严谨的史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垓下 东城 乌江
下载PDF
陈下之战和垓下之战新探 被引量:2
6
作者 叶永新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1期92-94,共3页
目前史学界对于陈下之战和垓下之战有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楚汉双方的决战不是垓下之战而应是陈下之战,也有学者认为陈下之战和垓下之战本是同一次战役。通过对史籍有关文献记载、作战规模和性质、参战人员、作战经过、作战地点和作战... 目前史学界对于陈下之战和垓下之战有不同看法。有学者认为,楚汉双方的决战不是垓下之战而应是陈下之战,也有学者认为陈下之战和垓下之战本是同一次战役。通过对史籍有关文献记载、作战规模和性质、参战人员、作战经过、作战地点和作战结果等方面进行比较可知,陈下之战和垓下之战是分别存在的客观事实;陈下之战是刘邦所率汉军由防御转入进攻的一个转折点,垓下之战则是楚汉双方的大规模最后决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下之战 垓下之战 楚汉 比较
下载PDF
虞姬与蒲坂历史渊源及其悲戚之归宿 被引量:1
7
作者 任振河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57-62,共6页
虞姬,古冀州虞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人。她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结为夫妻,欲携手以武力征服天下,恢复、再现其先祖虞舜以德治国,拯救黎民之功业。但由于项羽的"妇人之仁,匹夫之勇",所以在楚汉相争的最后阶段,兵败垓下,迫... 虞姬,古冀州虞地蒲坂(今山西永济蒲州)人。她与力拔山兮气盖世的项羽结为夫妻,欲携手以武力征服天下,恢复、再现其先祖虞舜以德治国,拯救黎民之功业。但由于项羽的"妇人之仁,匹夫之勇",所以在楚汉相争的最后阶段,兵败垓下,迫使"霸王别姬",夫妻二人先后自刎身亡。虞姬身首异处,其归宿难以寻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虞姬 虞舜 虞地 蒲坂 项羽 垓下 归宿
下载PDF
泗水郡与秦汉鼎革 被引量:1
8
作者 程有为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110-113,共4页
秦代的泗水郡是楚国旧贵族及普通民众与秦朝统治者矛盾最尖锐的地区。秦末,陈胜首先在此举起反秦的义旗,当地人刘邦等起兵相应,楚贵族项梁在江东起兵后也转战于此。他拥立的楚怀王心也以彭城为都,泗水郡成为原六国贵族民众反秦斗争的中... 秦代的泗水郡是楚国旧贵族及普通民众与秦朝统治者矛盾最尖锐的地区。秦末,陈胜首先在此举起反秦的义旗,当地人刘邦等起兵相应,楚贵族项梁在江东起兵后也转战于此。他拥立的楚怀王心也以彭城为都,泗水郡成为原六国贵族民众反秦斗争的中心。及刘邦、项羽先后引军入关灭秦,刘邦与项羽之间又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楚汉战争,泗水郡又成为其主要战场,著名的灵壁之战与垓下之战都在这里进行。垓下之战决定了项羽的败亡和刘邦的胜利,导致西汉王朝的建立。由此可见,秦汉之际,泗水郡的军事政治形势与秦朝灭亡、汉朝兴起有很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泗水郡 垓下之战 楚汉战争
下载PDF
二胡与乐队《垓下遗恨》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李传兴 《滁州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68-71,共4页
动人的旋律必须具有丰富多彩的形态和活跃的音调线条思维以及严谨的音高逻辑,而和声色彩的变化和在结构发展中的起伏消长的功能,需要不同的叠置方式和进行方式。本文以音高组织逻辑、和声的叠加方式以及整体结构等三个层面,阐述《垓下... 动人的旋律必须具有丰富多彩的形态和活跃的音调线条思维以及严谨的音高逻辑,而和声色彩的变化和在结构发展中的起伏消长的功能,需要不同的叠置方式和进行方式。本文以音高组织逻辑、和声的叠加方式以及整体结构等三个层面,阐述《垓下遗恨》与其他音乐作品的不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垓下遗恨》 结构 音高 和声
下载PDF
垓下在河南鹿邑不在安徽灵壁新证 被引量:4
10
作者 叶永新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04年第3期75-78,共4页
垓下古战场究竟在今何处,目前史学界主要有在河南省鹿邑县东和在安徽省灵壁县东南两种说法。从有关文献记载、垓下的大致范围、垓下与陈县的距离、垓下与淮河的距离等几方面来看,垓下应在河南省鹿邑县东。
关键词 垓下 河南鹿邑 安徽灵壁
下载PDF
“四面楚歌”本事历史考察新说——兼与罗来国、程道法等先生商榷
11
作者 饶学刚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15-18,58,共5页
"楚歌"和"四面楚歌"的涵义基本相同。只是"四面楚歌"什么样子?鲜为人知。人们通常把"四面楚歌"只与公元前202年楚汉垓下之战事联系在一起。笔者以为公元前504年即楚昭王十二年,吴陷楚郢都(今江... "楚歌"和"四面楚歌"的涵义基本相同。只是"四面楚歌"什么样子?鲜为人知。人们通常把"四面楚歌"只与公元前202年楚汉垓下之战事联系在一起。笔者以为公元前504年即楚昭王十二年,吴陷楚郢都(今江陵)时的移情歌也称"四面楚歌"。汉军或吴军,他们模仿"鸡人",鸡鸣起唱,造成军士前呼后应、气吞山河的威武之势,产生强大的情感鼓动效果,导致楚军四面受敌、孤立无援、思亲恐惧而倒戈。"四面楚歌"由此得名。可以说,"四面楚歌"不单指公元前504年吴陷楚郢都吴军唱的动摇楚军心态的鸡鸣歌,公元前202年楚汉垓下之战汉军唱的动摇楚军心态的鸡鸣歌,它还泛指发生在楚屡次军事失利之前敌军群唱的一种心理战术的劝降的鸡鸣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面楚歌 吴陷楚郢都 楚汉垓下之战 楚屡次军事失利 鸡鸣歌
下载PDF
项羽垓下突围南驰乌江路线考察报告 被引量:2
12
作者 中国史记研究会 和县项羽与乌江文化研究室联合考察组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3-9,30,共8页
《项羽本纪》关于项羽结局的两种书法———"乌江自刎"与"身死东城",都是司马迁的实录,是同篇前后互见足义,二者完全统一而无丝毫矛盾,应毋庸置疑。
关键词 项羽 垓下突围 乌江 路线
下载PDF
超薄拱坝混凝土的温控措施 被引量:2
13
作者 汪洋 《山西建筑》 2017年第26期103-104,共2页
鉴于水电站大坝建设及运行的安全性,大坝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尤为重要,以盖下坝水电站拦河坝工程建设为例,分析了超薄拱坝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温控措施,为类似工程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 盖下坝水电站 双曲拱坝 混凝土 温控
下载PDF
论韩信垓下之战及其影响
14
作者 徐业龙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21期11-15,共5页
垓下之战是楚汉战争时期一场决定性的战役。韩信针对楚军战斗力很强的特点,巧妙排兵布阵,采取正面佯攻、两翼包抄的战术,将楚军击败,然后围而困之。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军人少粮尽,军心涣散,纷纷逃亡。项羽大势已去,在逃跑... 垓下之战是楚汉战争时期一场决定性的战役。韩信针对楚军战斗力很强的特点,巧妙排兵布阵,采取正面佯攻、两翼包抄的战术,将楚军击败,然后围而困之。入夜,韩信令汉军四面唱起楚歌,楚军人少粮尽,军心涣散,纷纷逃亡。项羽大势已去,在逃跑途中自刎于乌江。韩信创造的"五军阵"及"四面楚歌"心理战法被后世奉为经典,为历代兵家所推崇。经过垓下决战,结束了历时四年的楚汉战争,统一了中国,奠定了汉王朝四百年基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信 项羽 垓下之战 十面埋伏 四面楚歌
下载PDF
盖下坝水电站大坝混凝土垂直运输方案优化
15
作者 汪洋 《山西建筑》 2017年第27期91-92,共2页
结合盖下坝水电站工程,分析了坝址地形条件,提出了混凝土垂直方案,介绍了混凝土垂直运输方案的优化措施,以便顺利实现大坝混凝土浇筑的目标。
关键词 混凝土 双曲拱坝 垂直运输 盖下坝 塔机
下载PDF
垓下之战新谈 被引量:1
16
作者 施丁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24-130,共7页
项羽自陈下惨败后,至于垓下,再欲拼搏,北上夺取彭战。垓下是地区名,在睢洨之间平原地带;垓下聚是此区内的聚落。项羽失败被围于垓下聚,众叛亲离,"四面楚歌",深感"时不利兮骓不逝",只好宵遁淮南。"迷道"的... 项羽自陈下惨败后,至于垓下,再欲拼搏,北上夺取彭战。垓下是地区名,在睢洨之间平原地带;垓下聚是此区内的聚落。项羽失败被围于垓下聚,众叛亲离,"四面楚歌",深感"时不利兮骓不逝",只好宵遁淮南。"迷道"的"阴陵",是指阴陵县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羽 垓下 垓下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