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0篇文章
< 1 2 4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intravenous gamma globulin on short- and mid-term clinical outcome in acute viral myocarditis in children 被引量:3
1
作者 Mehnaz Atiq Mehar Hoda Nadeem Aslam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14年第2期39-44,共6页
Acute viral myocarditis is an extremely diverse disease with a predictable good outcome with supportive therap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look at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patients receiving additional intrave... Acute viral myocarditis is an extremely diverse disease with a predictable good outcome with supportive therapy.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look at the clinical outcome of patients receiving additional intravenous gamma globulin compared to those receiving conventional anti-congestive therapy alone. Patients and methods: This is a retrospective review of charts of children admitted with acute myocarditis. Group 1 was children who received intravenous gamma globulin (IVIG) along with conventional anti-congestive therapy. Group 2 were patients who received the conventional anticongestive therapy alone. Short-term outcome was survival to hospital discharge, and mid-term outcome was improvement of 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at 6 months and one year follow-up. Results: A total of 36 patients were enrolled and 18 were males. The mean age of all patients was 2.3 ± 2.6 years and the mean duration of illness for the whole group was 6.7 ± 3.8 days. Group 1 comprised of 16 patients.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short-term outcome with mortality of 2 patients in Group1 (12.5%) and 3(15%) in Group 2 (p = 0.2). At intermediate term follow up, recovery of ejection fraction in Group 1 was in 4/14 (28%) and in Group 2 it was 9/17 (55%) and at 12 months it was 10/13 (77%) in Group 1 and 15/16 (94%) in Group 2 (p = 0.02 and 0.19 respectively). Conclusion: Acute myocarditis has a high spontaneous cure rate. Our study did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hort-term or midterm outcome between children receiving IVIG compared to those who did no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MYOCARDITIS INTRAVENOUS gamma globulinS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下载PDF
鼠神经生长因子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2
作者 李雪 王梦涵 +1 位作者 张艳 张晶晶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及肌力评分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73例GBS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mNGF联合IVIG治疗)40例和对照组(IVIG治疗)33例。对比两组临床... 目的探讨鼠神经生长因子(mNGF)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临床疗效及对炎性因子及肌力评分的影响。方法我院收治的73例GBS患者,按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mNGF联合IVIG治疗)40例和对照组(IVIG治疗)33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肌力评分及肢体功能Hughes量表评分,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4水平高于对照组,IL-21、IL-2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上、下肢肌力评分高于对照组,肢体功能Hughe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mNGF联合IVIG对慢性GBS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使用IVIG治疗,二者联合治疗可有效抑制相关促炎因子的表达,明显改善患者肌力和肢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神经生长因子 丙种球蛋白 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 炎性因子 肌力评分
下载PDF
清瘟败毒饮加减对小儿川崎病(气血两燔证)的临床改善及对患儿血清炎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3
作者 张小平 杨蕊华 +2 位作者 杜丽芳 孙晔 马晓路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5-39,共5页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加减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气血两燔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清炎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医院心内科治疗的22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予... 目的观察清瘟败毒饮加减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气血两燔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儿血清炎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12月于医院心内科治疗的22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10例,其中对照组患儿予以阿司匹林联合丙球蛋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瘟败毒饮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症状消失时间,以及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心功能变化。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有效率为90.91%(100/110),观察组患儿的有效率为98.18%(108/110),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的发热等典型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明显缩短(P<0.01)。干预完成后,观察组患儿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等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降低(P<0.01)。干预前两组患儿的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完成后,观察组患儿CD_(4)^(+)和CD_(4)^(+)/CD_(8)^(+)水平相较于对照组明显升高,而CD_(8)^(+)水平明显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CD_(3)^(+)水平有上调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儿的心功能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完成后,观察组患儿血清中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type 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FABP)及B型钠尿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均明显下降(P<0.01)。干预过程中所有患儿的主要不良反应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痛腹泻等,症状轻微,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清瘟败毒饮加减联合丙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干预效果较好,对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保护心脏功能、调节免疫功能、不良反应有较好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瘟败毒饮 小儿川崎病 气血两燔证 丙种球蛋白 免疫功能 炎症水平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
4
作者 韩瑾 徐雅 邱卓 《系统医学》 2024年第6期21-24,共4页
目的分析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使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7月吉林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常规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在常规... 目的分析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使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3年7月吉林市儿童医院收治的86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常规组采用地塞米松治疗,研究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有效率为93.02%,高于常规组的7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60,P=0.019)。研究组抽搐、发热、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颅内刺激征等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神经生长因子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水平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白细胞介素-6、γ-干扰素水平均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为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使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进行治疗,可以改善患儿神经功能,能够降低患儿炎性反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 病毒性脑炎 丙种球蛋白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
下载PDF
不同种类益生菌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临床效果研究
5
作者 熊璐 刘志雄 +2 位作者 夏俊超 张玉玲 董显燕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益生菌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赣州市人民医院诊断为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1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入四组(空白组、A组、... 目的 探讨不同种类益生菌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9月至2023年10月赣州市人民医院诊断为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的16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入四组(空白组、A组、B组、C组),每组各40例。四组患儿均采用丙种球蛋白输注、蓝光照射治疗,A组加用双歧杆菌三联菌,B组患儿加用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C组加用布拉氏酵母菌散治疗。分析比较四组临床疗效,血清胆红素(TBIL)水平,体质量增加情况,退黄时间,治疗期间平均每日摄奶量及黄疸退而复现发生率。结果 治疗前,四组TBIL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四组TBIL水平均降低,A、B、C组低于空白组,其中A组降低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两组TBIL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体质量增长高于空白组,退黄时间短于空白组,治疗期间平均每日摄奶量多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A、B、C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四组黄疸退而复现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益生菌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均能有效改善患儿黄疸症状,有效降低胆红素水平,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生长发育,但双歧杆菌三联活菌降低胆红素水平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 丙种球蛋白 枯草杆菌二联活菌 双歧杆菌三联菌 布拉氏酵母菌
下载PDF
糖皮质激素辅助丙种球蛋白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效果
6
作者 赵小利 姬金点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9期1119-1120,共2页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辅助丙种球蛋白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IM患儿8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联合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辅助丙种球蛋白治疗,... 目的分析糖皮质激素辅助丙种球蛋白治疗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患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3年6月我院收治的IM患儿84例,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丙种球蛋白治疗,联合组采用糖皮质激素辅助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T淋巴细胞亚群、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后,联合组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联合组退热时间、扁桃体炎消退时间、肝脾肿大消退时间、淋巴结缩小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19%(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辅助丙种球蛋白治疗IM患儿的效果确切,可促进缓解患儿发热、肝脾肿大等症状,改善其免疫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糖皮质激素 丙种球蛋白 效果
下载PDF
孟鲁司特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效果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杨丽果 陈伟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71-72,共2页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效果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MPP患儿,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的效果及对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1月至2023年10月本院收治的90例MPP患儿,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孟鲁司特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肺功能和免疫功能。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11%,高于对照组的68.89%(P<0.05)。治疗后,观察组潮气量(V-T)、达峰时间比(t-PTEF/t-E)、吸气中期流速/呼吸中期流速(MTIF/MTEF)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MPP的效果明显,可改善患儿的肺功能及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鲁司特钠 丙种球蛋白 肺炎支原体肺炎
下载PDF
万古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败血症神经系统症状及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
8
作者 刘峰 唐妮 章飞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9期142-145,共4页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败血症神经系统症状及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3月湘乡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保... 目的探讨万古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对新生儿败血症神经系统症状及炎症介质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3年3月湘乡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0例新生儿败血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2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保暖、吸氧、机械通气、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万古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 d,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症状改善时间(神经系统症状改善时间、拒奶改善时间、体温正常时间、病原体检查转阴时间)及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并记录2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56%)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神经系统症状改善、体温正常、据奶改善及病原体检查转阴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IL-6、CRP及PCT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万古霉素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新生儿败血症,可促进患儿神经系统症状恢复,抑制血清炎症指标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万古霉素 丙种球蛋白 神经系统 炎症 疗效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防效果
9
作者 张惠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17期30-32,共3页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7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儿科进行治疗的川崎病患儿65例,以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 目的 观察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的临床效果及对冠状动脉病变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22年7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三明第一医院儿科进行治疗的川崎病患儿65例,以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2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2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炎性指标水平及冠状动脉病变情况和总治疗时间。结果 研究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2个月后,2组炎性指标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为3.03%,低于对照组的25.00%(χ^(2)=4.861,P=0.027);研究组总治疗时间为(9.17±1.42)d,短于对照组的(14.29±2.35)d(t=10.669,P<0.001)。结论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可明显缩短川崎病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降低炎性指标水平,降低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加快患儿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预防 冠状动脉病变
下载PDF
抗凝治疗前婴儿川崎病出现消化道出血1例
10
作者 赵春兰 袭学芹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3期150-152,共3页
为探究治疗前婴儿川崎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过程,本文特选取1例男性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儿发热2 d入院。最高体温39.5℃,日热峰4~5次。症状体征为反复发热、易激惹、精神差、结膜充血、红色斑疹、卡疤红、颈部可触及肿... 为探究治疗前婴儿川崎病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征及治疗过程,本文特选取1例男性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患儿发热2 d入院。最高体温39.5℃,日热峰4~5次。症状体征为反复发热、易激惹、精神差、结膜充血、红色斑疹、卡疤红、颈部可触及肿大淋巴结、口唇潮红、皲裂、杨梅舌、手足末端硬性红肿、肝大。发病第5天呕吐咖啡样物及出现柏油样大便, 3~4次/d,每次10 ml左右。急性期采用丙种球蛋白、抗血小板、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治疗,恢复期采用抗血小板治疗。临床转归,症状消失,实验室指标正常或接近正常,病情好转出院。随访未出现冠状动脉(冠脉)病变,消化道出血痊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出血 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 抗血小板治疗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小儿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11
作者 宫晓丽 王奇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4期119-122,共4页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安全性。方法选取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则使用丙种... 目的探讨小儿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安全性。方法选取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7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儿单独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研究组则使用丙种球蛋白与糖皮质激素同时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与治疗时间、血小板指标[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计数(PLT)]、血清炎性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出血缓解时间、血小板恢复时间以及治疗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治疗后,研究组PDW(20.69±3.17)%、MPV(9.25±2.65)fl与对照组的(24.18±3.21)%、(10.73±2.85)fl比较更低,PLT(242.19±20.29)×10^(9)/L与对照组的(199.86±19.82)×10^(9)/L比较更高(P<0.05)。治疗后,研究组hs-CRP(10.18±2.75)mg/L、IL-6(22.29±2.34)pg/ml与TNF-α(26.62±3.95)pg/ml相比于对照组的(13.24±3.02)mg/L、(26.79±4.31)pg/ml、(31.16±4.79)pg/ml更低(P<0.05)。研究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没有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具有更加明显的疗效,可促使其血小板和炎症情况有效改善,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种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 小儿 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免疫功能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疗效
12
作者 高铧炜 吴松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2期27-30,共4页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K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石狮市妇幼保健院和晋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KD患儿5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用药组和阿司匹林组,每组25例。联合用药组采用丙种... 目的观察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KD)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18年5月—2021年5月石狮市妇幼保健院和晋江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KD患儿5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联合用药组和阿司匹林组,每组25例。联合用药组采用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阿司匹林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比较2组疗效、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炎性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血小板计数(PLT)、T淋巴细胞亚群、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用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阿司匹林组(96.00%vs.68.00%,χ^(2)=4.878,P=0.027)。联合用药组皮疹、手足肿胀、黏膜充血消退时间及退热时间短于阿司匹林组(P<0.01)。治疗后,2组ESR、PCT、CRP及PLT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用药组低于阿司匹林组(P<0.01);2组CD4^(+)及VEGF水平较治疗前降低,CD8^(+)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用药组变化幅度大于阿司匹林组(P<0.05或P<0.01)。联合用药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00%,阿司匹林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结论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小儿KD效果显著,可明显减轻机体炎性反应,加快症状改善,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疗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研究
13
作者 蔡海明 张旭 +2 位作者 林志滨 许智敏 林惠泉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8期123-126,共4页
目的分析小儿川崎病采用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价值。方法16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80例。参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 目的分析小儿川崎病采用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价值。方法160例小儿川崎病患儿,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80例。参照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研究组采用阿司匹林联合丙种球蛋白、糖皮质激素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症状体征消除时间、相关指标(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汁酸、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50%,参照组总有效率为87.50%;与参照组对比,研究组总有效率更高(χ^(2)=5.7658,P=0.0163<0.05)。研究组黏膜充血、皮疹、发热、颈部淋巴结肿大、结膜充血、肢端硬肿消除时间分别为(2.55±1.05)、(3.89±1.56)、(1.30±0.78)、(2.39±1.05)、(2.56±0.98)、(2.89±1.21)d,短于参照组的(4.33±1.98)、(6.52±1.79)、(3.91±1.23)、(4.66±2.05)、(3.98±1.21)、(5.61±1.26)d(P<0.05)。治疗后,两组的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总胆汁酸、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研究组的谷草转氨酶(37.56±3.98)U/L、谷丙转氨酶(42.05±2.15)U/L、总胆汁酸(7.80±1.36)μmol/L、C反应蛋白(10.28±2.15)mg/L、红细胞沉降率(14.62±2.98)mm/h均低于参照组的(48.63±6.56)U/L、(58.56±3.69)U/L、(11.00±2.12)μmol/L、(18.98±3.65)mg/L、(22.65±3.96)mm/h(P<0.05)。结论川崎病患儿应用阿司匹林、丙种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促进症状消退,提高肝功能恢复效果,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川崎病 阿司匹林 丙种球蛋白 糖皮质激素 症状消除时间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冲击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
14
作者 娄飞拿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9期140-142,共3页
目的 探究丙种球蛋白冲击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 目的 探究丙种球蛋白冲击联合甲泼尼龙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23年6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7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丙种球蛋白冲击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消退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和临床疗效。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肢体抖动消退、退热、皮疹消退、住院时间有所下降(P <0.001)。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 <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P<0.001)。结论 经丙种球蛋白冲击与甲泼尼龙联合治疗,可促进患儿的临床疗效提升,改善心肌功能,缓解临床有关症状,为临床诊治重症手足口病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手足口病 丙种球蛋白 甲泼尼龙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15
作者 刘兰海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应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4例ITP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地塞米松+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予以地塞米松+小剂量丙种球... 目的探讨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应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84例ITP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予以地塞米松+大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观察组予以地塞米松+小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血小板参数、免疫功能、炎症因子,恢复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48%,与对照组的95.2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PCT、PLT、PDW、MPV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免疫球蛋白(Ig)G、IgM、IgA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IgG、IgM、IgA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4、IL-6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TNF-α、IL-4、IL-6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PLT恢复正常时间、出血停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与对照组的9.5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ITP应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效果相当,均可改善血小板参数及免疫功能,降低TNF-α、IL-4、IL-6水平,促进疾病恢复,且安全性较好,而小剂量丙种球蛋白可明显减轻医疗负担,更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儿童 丙种球蛋白 地塞米松 血小板参数 免疫功能 炎症抑制水平 安全性
下载PDF
白蛋白、丙种球蛋白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临床对比研究
16
作者 张飞 刘秋雄 蒋红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5期32-36,共5页
目的探讨白蛋白、丙种球蛋白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对比。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梧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5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根据其诊断结果分为丙种球蛋白组33例(诊断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引起的高胆红... 目的探讨白蛋白、丙种球蛋白辅助蓝光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对比。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2年12月梧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5例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根据其诊断结果分为丙种球蛋白组33例(诊断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与白蛋白组32例(未诊断新生儿ABO血型不合溶血病引起的高胆红素血症)。丙种球蛋白组采取丙种球蛋白辅助蓝光进行治疗,白蛋白组采取白蛋白辅助蓝光进行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间接胆红素(indirect bilirubin,I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与白蛋白组(84.38%)比较,丙种球蛋白组临床疗效(93.94%)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血清TBIL、IBIL、DBIL显著降低,丙种球蛋白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白蛋白组(12.50%)比较,丙种球蛋白组治疗期间(6.06%)总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蛋白、丙种球蛋白辅助蓝光均可有效治疗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但相较于白蛋白,丙种球蛋白辅助蓝光治疗的疗效更为显著,不良反应更少,具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蛋白 丙种球蛋白 蓝光治疗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血清总胆红素 直接胆红素
下载PDF
地塞米松联合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儿的临床疗效分析
17
作者 张汉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9期116-119,共4页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在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4例重症IT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小剂量(40... 目的探讨地塞米松联合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在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儿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4例重症ITP患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化随机法将患儿分为对照组(52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小剂量(400 mg)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地塞米松联合大剂量(800 mg)丙种球蛋白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住院时间、血小板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98.1%)高于对照组(86.5%)(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6.35±0.67)d短于对照组的(11.23±1.15)d(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5 d后两组患儿的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5 d后的血小板计数(158.39±12.05)×10^(9)/L高于对照组的(101.67±11.31)×10^(9)/L(P<0.05)。观察组患儿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9%)低于对照组(13.5%)(P<0.05)。结论重症ITP患儿经地塞米松联合不同剂量的丙种球蛋白治疗后,临床症状均能得到改善,且大剂量丙种球蛋白的疗效更佳,患儿血小板计数明显升高,住院时间显著缩短,且安全性更佳,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地塞米松 丙种球蛋白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丙种球蛋白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
18
作者 刘文卓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7期34-38,共5页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治疗时给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研究组患儿治疗时联合应用... 目的探讨丙种球蛋白联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8例婴幼儿重症肺炎患儿,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4例。对照组患儿治疗时给予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研究组患儿治疗时联合应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和丙种球蛋白。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炎性因子[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症状评分、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动脉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100.00%比对照组的85.29%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CRP、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CRP(5.89±1.06)mg/L、PCT(0.46±0.15)ng/ml均低于对照组的(7.02±1.27)mg/L、(0.69±0.23)ng/ml(P<0.05)。治疗后,两组咳嗽、咳痰、发热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咳嗽评分(1.17±0.39)分、咳痰评分(1.06±0.31)分、发热评分(1.16±0.40)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8±0.43)、(1.52±0.48)、(1.61±0.45)分(P<0.05)。治疗后,两组FEV1、FEV1/FVC、PaO_(2)均高于治疗前,PaCO_(2)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FEV1、FEV1/FVC、PaO_(2)均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8(+)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CD^3(+)(41.92±2.43)%、CD^4(+)/CD^8(+)(1.89±0.34)均高于对照组的(38.05±2.18)%、(1.52±0.3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婴幼儿重症肺炎治疗时联合应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和丙种球蛋白,可更加有效控制患儿的病情,对其炎症反应、免疫功能、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状况均可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且联合用药后的不良反应未增多,用药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重症肺炎 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 丙种球蛋白
下载PDF
双嘧达莫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及对心肌损伤标志物、凝血状态的影响
19
作者 史敏 赵叶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4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及对心肌损伤标志物、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川崎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大... 目的探讨双嘧达莫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及对心肌损伤标志物、凝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川崎病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双嘧达莫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发热缓解时间、躯干红斑消退时间、黏膜弥漫性充血消失时间、颈淋巴结肿胀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肌钙蛋白T(cTnT)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均延长,纤维蛋白原(FIB)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冠状动脉损伤总发生率为8.00%,低于对照组的24.00%(P<0.05)。结论双嘧达莫联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阿司匹林治疗川崎病患儿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减轻心肌损伤程度,调节凝血功能,降低冠状动脉损伤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嘧达莫 丙种球蛋白 阿司匹林 小儿 川崎病
下载PDF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
20
作者 温雅铮 朱小晴 杨二杰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6期88-91,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8例川崎病患儿的病例资料,所有患儿均在常规阿司匹林用药基础上增加丙种球蛋白治疗,根据丙种球蛋白治疗剂量将其分为低剂量组(34例,以1.0... 目的分析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我院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收治的68例川崎病患儿的病例资料,所有患儿均在常规阿司匹林用药基础上增加丙种球蛋白治疗,根据丙种球蛋白治疗剂量将其分为低剂量组(34例,以1.0 g/kg丙种球蛋白治疗)和高剂量组(34例,以2.0 g/kg丙种球蛋白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高剂量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低剂量组(P<0.05)。高剂量组的发热、黏膜弥漫性充血、躯干红斑、颈淋巴结肿胀、咽喉充血消除时间短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长于低剂量组,纤维蛋白原(FIB)水平低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后,高剂量组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计数(WBC)水平低于低剂量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丙种球蛋白治疗小儿川崎病的效果较好,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崎病 小儿 阿司匹林 丙种球蛋白 不同剂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