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北甘谷驿油田东区延长组长6油层沉积相特征 被引量:18
1
作者 庞雯 郭德运 +3 位作者 赵靖舟 李瑞 刘曙光 张新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5期25-27,共3页
甘谷驿油田东区长6油层砂体主要为灰色细粒长石砂岩,次为中—细粒长石砂岩,粒度概率曲线呈两段式,砂体内发育板状、槽状交错层理.结合甘谷驿油田上百口井的测井资料单井相分析及数十口井的粒度参数图件分析,认为甘谷驿油田东区长6油层... 甘谷驿油田东区长6油层砂体主要为灰色细粒长石砂岩,次为中—细粒长石砂岩,粒度概率曲线呈两段式,砂体内发育板状、槽状交错层理.结合甘谷驿油田上百口井的测井资料单井相分析及数十口井的粒度参数图件分析,认为甘谷驿油田东区长6油层砂体主要为湖泊三角洲平原的分流河道及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沉积.绘制了长61、长62、长63油砂体的平面分布图,确定了水下分流河道的位置.由砂体展布图看出,自长64至长61期,三角洲前缘逐渐演化为三角洲平原,表明研究区湖盆逐渐萎缩,三角洲沉积范围不断扩大,属进积式三角洲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分流河道 砂体 三角洲沉积 沉积相 延长组 长6油层 三角洲平原 油田 细粒 单井
下载PDF
空气泡沫调驱技术在浅层特低渗透低温油藏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红斌 蒲春生 +4 位作者 吴飞鹏 张新春 杨兴利 李星红 郑黎明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9-72,115-116,共4页
空气泡沫调驱技术综合了空气驱和泡沫驱的优点,可提高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在中高温油藏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浅层特低渗透低温油藏中的应用较少。根据陕北油区特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以甘谷驿油田唐114井区为例,通过理论研究、... 空气泡沫调驱技术综合了空气驱和泡沫驱的优点,可提高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在中高温油藏中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但是在浅层特低渗透低温油藏中的应用较少。根据陕北油区特低渗透油藏地质特征,以甘谷驿油田唐114井区为例,通过理论研究、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研究了空气泡沫调驱技术在浅层特低渗透低温油藏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室内实验低渗透层中的原油被明显启动,驱油效率由水驱阶段的8.33%升高到50.55%;矿场试验井组含水率由98%下降至73%,产液量由3m3/d降至0.8m3/d,平均单井产油量由0.05m3/d增至0.2m3/d。空气泡沫调驱技术在甘谷驿油田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大幅度提高油田采收率,对同类油藏的增油控水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泡沫调驱 浅层特低渗透油藏 低温适应性 甘谷驿油田
下载PDF
“三低”油藏空气泡沫驱低温氧化可行性研究--以甘谷驿油田唐80区块为例 被引量:15
3
作者 张新春 杨兴利 师晓伟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2期86-91,共6页
甘谷驿油田"三低"油藏具有非均质性强、水源匮乏和单井产能低等特点,而低成本、高调驱能力的空气泡沫驱技术在该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进一步验证空气泡沫驱低温氧化的可行性,并确保注空气的安全性,通过调研该技术的应... 甘谷驿油田"三低"油藏具有非均质性强、水源匮乏和单井产能低等特点,而低成本、高调驱能力的空气泡沫驱技术在该区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进一步验证空气泡沫驱低温氧化的可行性,并确保注空气的安全性,通过调研该技术的应用现状、室内动静态低温氧化模拟实验研究及实际矿场试验检测,研究了不同压力、不同温度下原油与空气的氧化反应以及实际矿场试验含氧量监测分析。结果表明:在该类"三低"油藏条件下同样可发生低温氧化反应,且反应速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低”油藏 空气泡沫驱 低温氧化 甘谷驿油田
下载PDF
甘谷驿油田共大滩区延长组长6段非均质模式与油气分布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辉 王凤琴 《岩性油气藏》 CSCD 2008年第2期48-53,共6页
运用甘谷驿油田共大滩区油藏地质、测井、分析化验和生产测试资料,建立了长6段层内、层间及平面3个层次的宏观非均质模式,描述了三角洲平原和前缘油气分布规律与储层非均质性的关系。研究表明,长6段宏观非均质性强,层内油气主要富集在... 运用甘谷驿油田共大滩区油藏地质、测井、分析化验和生产测试资料,建立了长6段层内、层间及平面3个层次的宏观非均质模式,描述了三角洲平原和前缘油气分布规律与储层非均质性的关系。研究表明,长6段宏观非均质性强,层内油气主要富集在正韵律砂体的下部和反韵律砂体的上部;平面油气主要分布在三角洲平原和前缘分流河道砂体中;层间油气富集程度与纵向上层间旋回性基本一致,在物性好、非均质性相对较弱的长6段Ⅰ砂组富集,同时认为,长6段宏观非均质性控制平面和垂向上油气的形成与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非均质性 油气分布 长6段 甘谷驿油田
下载PDF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水开发井网的优化设计 被引量:12
5
作者 付国民 刘云焕 宁占强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4-96,共3页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采井网模式只有适应裂缝发育方向与强度,同时建立有效的驱替压力系统才能合理有效开发。以甘谷驿油田唐80井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裂缝性特低渗透油层为例,研究认为:原近于圆形的反九点丛式井网严重不适应裂缝性... 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注采井网模式只有适应裂缝发育方向与强度,同时建立有效的驱替压力系统才能合理有效开发。以甘谷驿油田唐80井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裂缝性特低渗透油层为例,研究认为:原近于圆形的反九点丛式井网严重不适应裂缝性特低渗透储层渗流特征是造成开发效果差的主要原因;菱形反九点为首选初始基础井网,合理排距为140m,井距为500m;在开发后期适时调整为矩形反五点井网或排状注采井网,实现平行裂缝方向注水,垂直裂缝方向驱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网类型 菱形反九点 油藏数值模拟 裂缝性油藏 低渗透油气藏 甘谷驿油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长6段低渗储层孔隙微观发育特征及成岩演化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新春 王兴志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22,共8页
针对甘谷驿油田长6段低孔低渗储层,结合区域沉积及地质资料,充分利用岩石薄片分析、压汞及扫描电镜分析,系统研究了该储层孔隙发育类型及特征、孔隙结构划分及孔隙演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长6段储层岩性以长石砂岩为主,孔隙度约10%,渗... 针对甘谷驿油田长6段低孔低渗储层,结合区域沉积及地质资料,充分利用岩石薄片分析、压汞及扫描电镜分析,系统研究了该储层孔隙发育类型及特征、孔隙结构划分及孔隙演化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长6段储层岩性以长石砂岩为主,孔隙度约10%,渗透率在(0.1~2.0)×10^(-3)μm^2,孔隙类型主要为残余粒间孔,其次为粒间溶孔、粒内溶孔及胶结物溶孔,局部发育微裂隙及晶间孔隙,总面孔率在5%左右。另外,依据孔隙结构参数及J函数法,将孔隙结构划分为4种类型。孔隙的发育特征与成岩作用密切相关,压实压溶作用、胶结充填作用、溶蚀作用对后期的孔隙演化均有重要作用,早期的成岩阶段以压实及胶结作用为主,形成原生残余粒间孔隙,而在成岩阶段后期,次生孔隙发育,形成2种类型次生孔隙,即浊沸石溶蚀孔以及绿泥石、水云母溶蚀形成的溶蚀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模式 甘谷驿油田
下载PDF
空气泡沫驱适应性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 被引量:2
7
作者 尚庆华 王玉霞 +2 位作者 杨永超 黄春霞 张建成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26-130,共5页
针对空气泡沫驱适应性评价中涉及影响因素繁多,且每个因素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甚至个别因素无法定量评价等问题,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从调剖、低温氧化及泡沫液性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类,分析筛选了每个方面隶属的二级影响因素... 针对空气泡沫驱适应性评价中涉及影响因素繁多,且每个因素的影响方式和影响程度各不相同,甚至个别因素无法定量评价等问题,在综合研究的基础上,从调剖、低温氧化及泡沫液性质等方面的影响进行分类,分析筛选了每个方面隶属的二级影响因素,并建立了单因素评价标准。同时,通过制订评分原则和单项影响因素定量化评分,综合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岭形分布计算函数等数学工具,建立了基于模糊数学的空气泡沫驱适应性综合评价方法和体系。利用研究成果对甘谷驿油田唐80区块空气泡沫驱的适应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调剖作用适应性好,低温氧化作用适应性较好,泡沫液性质适应性较好。该区块实施空气泡沫驱矿场试验后含水率由受效前的51%降至阶段评价前的30%左右,平均单井日产油较注水区高0.19 t/d,较非注水区高0.25 t/d,阶段累计增油6 300余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泡沫驱 适应性 模糊数学 综合评价 甘谷驿油田
下载PDF
甘谷驿油田特低渗储层注水效果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兴利 张冠华 李丹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6期14-15,20,共3页
通过对注水区域受益油井的地层亏空、注水利用率和水驱指数的评价,分析受益井的综合含水变化特点,计算出受益油井的储量动用程度,并对比注水区域受益油井和非受益油井的压力保持水平及综合递减率。
关键词 甘谷驿油田 特低渗油田 储层 注水
下载PDF
甘谷驿油田北区三叠系延长组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泉波 李彪 +1 位作者 邹宏 刘建 《内蒙古石油化工》 CAS 2008年第23期100-102,共3页
本文利用地质和测井等方法,对甘谷驿油田北区长6油层组沉积体系进行分析。细分出沉积微相,并阐述各小层平面展布特点。该区属三角洲沉积体系,长6油层组细分为分流河道、天然堤、河口坝、远砂坝、水下分流间湾、前缘席状砂、前三角洲几... 本文利用地质和测井等方法,对甘谷驿油田北区长6油层组沉积体系进行分析。细分出沉积微相,并阐述各小层平面展布特点。该区属三角洲沉积体系,长6油层组细分为分流河道、天然堤、河口坝、远砂坝、水下分流间湾、前缘席状砂、前三角洲几种微相,河道主要呈北东-南西向展布,其中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是主要油气富积的场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甘谷驿油田北区 长6油层组 沉积微相 沉积体系
下载PDF
甘谷驿油田北部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与油气关系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新春 赵靖舟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54-58,共5页
甘谷驿油田北部长6储层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为主,次为粉细砂岩。通过对该区40余口探井的钻井、录井、测井以及化验分析资料,对研究区的沉积相以及其与油气的关系展开了研究。研究发现,该区长6砂体主要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发育三角洲前缘... 甘谷驿油田北部长6储层主要为细粒长石砂岩为主,次为粉细砂岩。通过对该区40余口探井的钻井、录井、测井以及化验分析资料,对研究区的沉积相以及其与油气的关系展开了研究。研究发现,该区长6砂体主要为湖泊三角洲沉积体,发育三角洲前缘与前三角洲亚相及多种微相类型,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和河口坝砂体对油气的聚集起着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谷驿油田 长6油层组 沉积相 油气分布
下载PDF
自适应弱凝胶调驱性能评价及矿场应用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杨红斌 蒲春生 +2 位作者 李淼 张安治 康万利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3-86,116,共4页
针对低渗透油藏多发育微裂缝、非均质性强及传统调剖效果差的问题,研制了自适应弱凝胶,并通过室内实验对其静态性能、封堵性能和驱油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70℃条件下,由矿化度为41 811.5 mg/L的地层水配制的自适应弱凝胶体系在3... 针对低渗透油藏多发育微裂缝、非均质性强及传统调剖效果差的问题,研制了自适应弱凝胶,并通过室内实验对其静态性能、封堵性能和驱油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70℃条件下,由矿化度为41 811.5 mg/L的地层水配制的自适应弱凝胶体系在38 h内迅速成胶,成胶强度达28 549 mPa·s,具有较好的耐温、耐盐性能;平均封堵率为84.08%,提高采收率平均值达12.1%。甘谷驿油田T114区块S井的矿场试验表明:调驱后注水井的水窜优势通道被控制,注入压力升高,井组含水率由78.51%下降至69.16%,产液量增加了135.14%,产油量增加了237.5%。自适应弱凝胶深部调驱技术在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大幅度提高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弱凝胶 调驱 成胶强度 封堵率 微裂缝 甘谷驿油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唐157井区长6油层组沉积相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秉晞 贺志亮 +3 位作者 陈宇 张汉生 宋超 张春燕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4-50,共7页
结合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期区域沉积背景,以岩心、薄片、测井资料等为基础,通过对岩石类型、成分及颜色、粒度分布、沉积构造、测井相等沉积相标志进行分析,研究了甘谷驿油田唐157井区长6油层组沉积相类型及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 结合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延长期区域沉积背景,以岩心、薄片、测井资料等为基础,通过对岩石类型、成分及颜色、粒度分布、沉积构造、测井相等沉积相标志进行分析,研究了甘谷驿油田唐157井区长6油层组沉积相类型及沉积微相平面展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长6油层组位于三角洲前缘亚相,而不是三角洲平原亚相,主要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及其侧缘、水下天然堤、分流间湾、残余河口坝、前缘席状砂等微相类型。其中水下分流河道对油气的聚集起主导作用。在三角洲前缘建设期的长61、长62、长63砂体巨厚,平面连通性较好,是主要油层发育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相 长6油层组 甘谷驿油田 鄂尔多斯盆地 三角洲前缘
下载PDF
甘谷驿油田L2区特低渗储层非均质性及其对油层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李明 戚楠 +2 位作者 陈朝兵 朱玉双 张全培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CSCD 2019年第2期1-6,共6页
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长6_1油层亚组作为研究区主力含油层系,勘探开发实践表明,储集层特征在三维空间表现出强烈的非均质性,油层在垂向和平面上分布规律复杂,制约了后续的滚动勘探开发工作。本次研究以岩心观察和测井资料为出发点,结... 鄂尔多斯盆地甘谷驿油田长6_1油层亚组作为研究区主力含油层系,勘探开发实践表明,储集层特征在三维空间表现出强烈的非均质性,油层在垂向和平面上分布规律复杂,制约了后续的滚动勘探开发工作。本次研究以岩心观察和测井资料为出发点,结合分析测试资料,从层内、层间、平面展开,系统全面分析储层宏观非均质性对油层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区长61油层分布的复杂性由多种因素综合导致而成,其中,沉积微相和成岩相对优质储集层的分布起主要控制作用,层间非均质性,尤其是层间渗透率的非均质性易造成原油选择性充注,而层内非均质性直接导致复合砂体内部原油不均一分布。通过本次研究,能够更好理解鄂尔多斯盆地特低、超低渗油层的分布规律,为后期寻找有利区带提供指导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储层 储层非均质性 油层分布 甘谷驿油田
下载PDF
低温低压油藏注空气提高采收率耗氧初探 被引量:13
14
作者 张积耀 高瑞民 +2 位作者 余华贵 黄春霞 江绍静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1-83,116,共3页
延长油区甘谷驿油田的主要开发层系长6油藏具有低温、低压、低孔、特低渗透的特点,自2007年以来该油区尝试空气泡沫驱油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在理论上明确低温低压油藏开展空气驱的安全可行性,利用高压恒温氧化仪模拟30℃和6MPa油... 延长油区甘谷驿油田的主要开发层系长6油藏具有低温、低压、低孔、特低渗透的特点,自2007年以来该油区尝试空气泡沫驱油技术,取得了良好效果。为了在理论上明确低温低压油藏开展空气驱的安全可行性,利用高压恒温氧化仪模拟30℃和6MPa油藏注空气提高采收率过程中的耗氧情况,在432h实验中平均每24h监测1次氧气含量,发现氧气含量呈指数递减,注空气80d左右氧气含量降至爆炸极限以下,若气体在地层中滞留的时间足够长,氧气基本能在地下耗尽。该规律在甘谷驿油区空气泡沫驱试验现场得到了验证。现场与室内研究证明了空气泡沫驱可以在30℃的低温低压油藏中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低压油藏 注空气 耗氧量 延长油区 甘谷驿油田
下载PDF
甘谷驿油田采油厂延长组长6油层组储层裂缝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莹 付国民 《陕西地质》 2010年第1期62-66,共5页
通过露头、岩芯裂缝描述及应用古地磁裂缝检测方法,长6储层裂缝主要以EW为主,次为SN向;在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80°的应力场背景下,外力诱使东西向裂缝优先开启和连通,油井受效明显,含水上升快且易产生水淹,近南北向裂缝处于挤压闭合... 通过露头、岩芯裂缝描述及应用古地磁裂缝检测方法,长6储层裂缝主要以EW为主,次为SN向;在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80°的应力场背景下,外力诱使东西向裂缝优先开启和连通,油井受效明显,含水上升快且易产生水淹,近南北向裂缝处于挤压闭合状况,裂缝孤立、连通性差,油井见效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裂缝 注水开发 延长组 甘谷驿油田采油厂
下载PDF
甘谷驿油田不同成岩相致密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差异研究
16
作者 焦伟杰 马楠 +4 位作者 吴仓仓 安亚峰 童长兵 章爱成 吴彤 《石化技术》 CAS 2022年第12期130-131,共2页
以储层岩石学特征与成岩作用特征分析为基础,开展甘谷驿油田长6储层成岩相类型划分,并应用压汞资料分析不同成岩相储层孔隙结构及其生产动态差异。结果表明:绿泥石薄膜胶结—粒间孔成岩相的孔隙最发育、孔喉配置关系好、物性好、单井产... 以储层岩石学特征与成岩作用特征分析为基础,开展甘谷驿油田长6储层成岩相类型划分,并应用压汞资料分析不同成岩相储层孔隙结构及其生产动态差异。结果表明:绿泥石薄膜胶结—粒间孔成岩相的孔隙最发育、孔喉配置关系好、物性好、单井产量高,是最有利的成岩相带,可作为后期勘探开发重点目标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致密砂岩储层 孔隙结构 甘谷驿油田
下载PDF
空气泡沫驱油技术在低温特低渗油藏中的应用——以甘谷驿油田唐80井区为例 被引量:19
17
作者 康宵瑜 王维波 +1 位作者 汤瑞佳 余华贵 《非常规油气》 2016年第3期68-74,共7页
针对陕北油区特低渗油藏地质特征,以甘谷驿油田唐80井区为例,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研究了空气泡沫驱油技术在低温特低渗油藏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评价不同起泡剂在无油和含油30%条件下的泡沫高度、半衰期和泡沫综合指数,筛选出起泡和... 针对陕北油区特低渗油藏地质特征,以甘谷驿油田唐80井区为例,通过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研究了空气泡沫驱油技术在低温特低渗油藏中应用的可行性。通过评价不同起泡剂在无油和含油30%条件下的泡沫高度、半衰期和泡沫综合指数,筛选出起泡和稳泡性能良好的起泡剂,优化得到了低界面张力泡沫体系(0.12%FC-2+0.08%TC-12+0.1%BS+1500mg/L HPAM)。模拟得到试验井区最佳泡沫干度为0.7、最佳注入压力为18~22MPa、注入速度为10m3/d、注入周期在30天左右。结果表明,空气泡沫驱油技术在30℃的低温特低渗油藏中应用安全可行,现场试验8个井组累计增油4898t,阶段投入产出比为1∶2.57,增产效果明显,可大幅度提高油田采收率,对同类油藏的增油控水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泡沫 低温 特低渗油藏 甘谷驿油田
下载PDF
特低渗油藏成岩作用及其对孔隙演化的影响——以甘谷驿油田长6储层为例 被引量:9
18
作者 曹尚 党海龙 +4 位作者 庞振宇 时丕同 白璞 丁磊 石彬 《非常规油气》 2018年第2期41-45,共5页
利用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甘谷驿油田唐157井区长6段特低渗透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和成岩作用特征,并进行了成岩阶段划分。研究表明,储集层以长石砂岩为主,石英次之,颗粒分选性中等—较好,磨圆度整体较好,胶结类... 利用铸体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等资料,分析甘谷驿油田唐157井区长6段特低渗透储层的岩石学特征、物性和成岩作用特征,并进行了成岩阶段划分。研究表明,储集层以长石砂岩为主,石英次之,颗粒分选性中等—较好,磨圆度整体较好,胶结类型以孔隙—薄膜式胶结方式为主。在成岩过程中,强烈的压实作用造成了初始孔隙度的大量丧失,损失率为69.15%;其次为胶结作用,损失率为23.05%。溶蚀作用形成了次生孔隙,增加了4.45%的孔隙度,改善了储层物性,为该区油气的聚集提供了储集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储层 甘谷驿油田 唐157井区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下载PDF
甘谷驿油田顾屯区长6储层岩矿及孔隙结构特征分类评价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少卓 王崔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4期107-112,共6页
通过对研究区取芯资料做一系列室内实验,对该区长6储层进行了岩石类型分析.结果表明储层砂岩的主要类型是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并含有中-细粒长石砂岩,经过对本区储层物性与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发现研究区目的层的孔隙类型主要是残余粒间... 通过对研究区取芯资料做一系列室内实验,对该区长6储层进行了岩石类型分析.结果表明储层砂岩的主要类型是以细粒长石砂岩为主,并含有中-细粒长石砂岩,经过对本区储层物性与孔隙结构特征研究,发现研究区目的层的孔隙类型主要是残余粒间孔和粒间溶孔以及溶蚀填隙物内孔隙[1].此外,通过研究分析本区和邻区资料与测试数据[2],将顾屯区长6油层孔隙结构划分为五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谷驿油田 长6储层 孔隙结构特征
下载PDF
甘谷驿油田顾屯区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20
作者 李荣堃 《石化技术》 CAS 2018年第11期132-133,共2页
通过认识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技巧,来解析储层岩石学的特性和成岩作用特性,发现细粒长石砂岩位于研究区长4+5、长6储层处,经过了各种成岩作用:交代作用、较强的溶蚀、强烈压实、较强胶结等,经历同生成岩阶段、早成岩阶段、中成岩... 通过认识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技巧,来解析储层岩石学的特性和成岩作用特性,发现细粒长石砂岩位于研究区长4+5、长6储层处,经过了各种成岩作用:交代作用、较强的溶蚀、强烈压实、较强胶结等,经历同生成岩阶段、早成岩阶段、中成岩阶段达到了晚成岩A期。破坏成岩作用可又分为矿物胶结作用和机械压实作用,溶蚀作用改善了孔隙结构为建设性成岩作用,位于储层中的交代作用对孔隙的影响力微乎其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谷驿油田 储层成岩作用 储层物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