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类型饲料在甘南牦牛冷季保膘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1
作者 牟永娟 杨树猛 +3 位作者 赵光平 李鹏霞 赵元芳 宫玉霞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4期61-64,73,共5页
牦牛在高寒草地纯放牧条件下,每年冷季体重处于负增长的时间长达6个月以上,每过一个冷季体重约减轻20%~25%。冷季大幅度掉膘直接造成畜产品的巨大损失、降低牦牛的增重速度和增加死亡率,给牦牛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同时间接影响牦牛的繁... 牦牛在高寒草地纯放牧条件下,每年冷季体重处于负增长的时间长达6个月以上,每过一个冷季体重约减轻20%~25%。冷季大幅度掉膘直接造成畜产品的巨大损失、降低牦牛的增重速度和增加死亡率,给牦牛业造成严重负面影响,同时间接影响牦牛的繁殖性能、产奶性能以及后代生长发育性能等。因此,冷季大幅度掉膘影响牦牛生产的每一个环节,甚至是暖季是否发情的决定性外部因素。冷季大幅度掉膘在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的同时其造成的间接损失远大于直接损失。减少牦牛冷季掉膘量也正是提高牦牛业生产水平的关键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牦牛 冷季 保膘技术
下载PDF
阿什旦牦牛改良甘南牦牛效果分析
2
作者 杨树猛 牟永娟 +3 位作者 徐海 才让闹日 穆天鸽 赵光平 《中国牛业科学》 2024年第4期39-41,45,共4页
为有效改善甘南牦牛品种退化和生产性能下降现状,本试验以阿什旦牦牛为父本改良甘南牦牛,从2021~2023年繁殖性能统计情况看,阿什旦牦牛改良甘南牦牛后代在同等饲养条件下,平均繁殖成活率较甘南牦牛提高3.64个百分点,死亡率降低3.85个百... 为有效改善甘南牦牛品种退化和生产性能下降现状,本试验以阿什旦牦牛为父本改良甘南牦牛,从2021~2023年繁殖性能统计情况看,阿什旦牦牛改良甘南牦牛后代在同等饲养条件下,平均繁殖成活率较甘南牦牛提高3.64个百分点,死亡率降低3.85个百分点,阿什旦牦牛改良甘南牦牛表现出了较好的繁殖性能,无角性能稳定。阿什旦牦牛与甘南牦牛F_(1)代从初生就表现出了较突出的生长性能,18月龄阿甘F_(1)公母牛体重同比甘南牦牛平均提高11.24kg与10.73kg,增重11.17%与11.23%。改良后代生长发育快,体型结构好,产肉性能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什旦牦牛 甘南牦牛 改良
下载PDF
阿什旦牦牛在甘南地区的适应性观察
3
作者 赵光平 毛红霞 +2 位作者 杨树猛 牟永娟 张海滨 《畜牧兽医杂志》 2024年第5期37-39,共3页
为了提高甘南牦牛生产性能,甘南州畜牧工作站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依托项目从青海省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引进阿什旦牦牛种公牛20头,分别投放在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夏河县、临潭县、卓尼县的部分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试... 为了提高甘南牦牛生产性能,甘南州畜牧工作站与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依托项目从青海省牦牛繁育推广服务中心引进阿什旦牦牛种公牛20头,分别投放在甘肃省甘南州合作市、夏河县、临潭县、卓尼县的部分牦牛养殖专业合作社试养,进行了适应性观察。经过对阿什旦牦牛在甘南地区的生长发育、生理指标、采食、抗病性能等方面观察发现阿什旦牦牛在甘南地区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表明阿什旦牦牛可以被引进甘南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什旦牦牛 甘南地区 适应性 观察
下载PDF
甘南牦牛肉质特性和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38
4
作者 李鹏 王存堂 +1 位作者 韩玲 余群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414-416,共3页
用常规方法测定甘南藏族自治州牦牛肉中肉质特性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与当地黄牛肉(对照组)比较,牦牛肉(实验组)干物质高23.19%、蛋白质高6.14%、灰分高12.5%、脂肪低13.54%、氨基酸总量(TAA)高13.38%、必需氨基酸(EAA)高10.88%,必需... 用常规方法测定甘南藏族自治州牦牛肉中肉质特性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与当地黄牛肉(对照组)比较,牦牛肉(实验组)干物质高23.19%、蛋白质高6.14%、灰分高12.5%、脂肪低13.54%、氨基酸总量(TAA)高13.38%、必需氨基酸(EAA)高10.88%,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EAA/NEAA)的比值为67.94%。甘南牦牛肉具有色泽深红、系水力高、熟肉率高、蛋白高、脂肪低、氨基酸种类齐全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 牦牛 肉质特性 氨基酸
下载PDF
甘南牦牛肉与中国西门塔尔牛肉营养特性对比分析 被引量:30
5
作者 刘亚娜 郎玉苗 +6 位作者 包高良 韩冬洁 孙宝忠 谢鹏 张丽 李海鹏 余群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5期360-364,共5页
对甘南牦牛肉和中国西门塔尔牛肉中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旨在为高品质肉品的开发提供依据及指导消费者合理膳食。结果表明:甘南牦牛肉比中国西门塔尔牛肉蛋白质含量高2.05%(p<0.05),脂肪含量低0.47%(p<0.05),两者总糖、胆固醇... 对甘南牦牛肉和中国西门塔尔牛肉中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分析,旨在为高品质肉品的开发提供依据及指导消费者合理膳食。结果表明:甘南牦牛肉比中国西门塔尔牛肉蛋白质含量高2.05%(p<0.05),脂肪含量低0.47%(p<0.05),两者总糖、胆固醇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甘南牦牛肉比中国西门塔尔牛肉的Fe、Ca、P、V_E含量分别高0.74、0.83、7.11、0.12 mg/100 g(p<0.05)。甘南牦牛肉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比中国西门塔尔牛肉高4.10%,其中γ-亚麻酸、α-亚麻酸、EPA(二十碳五烯酸)、DHA(二十二碳六烯酸)含量均极显著高于中国西门塔尔牛肉(p<0.01)。甘南牦牛肉总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均高于中国西门塔尔牛肉,其中苏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谷氨酸、胱氨酸、亮氨酸含量均显著高于中国西门塔尔牛肉(p<0.05),两者Ile氨基酸评分分别为81.53和71.17。相较中国西门塔尔牛肉,甘南牦牛肉营养成分的组成和含量更符合消费者对高品质、高营养肉品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牦牛 中国西门塔尔牛 营养特性 氨基酸 脂肪酸
下载PDF
甘南牦牛和青海牦牛肉质特性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刘亚娜 孙宝忠 +6 位作者 谢鹏 李海鹏 郎玉苗 李敬 刘璇 余群力 张文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75,共5页
为探究不同地方类群牦牛的肉质特性差异以及性别对其肉质的影响,以年龄4岁的12头甘南牦牛(6公,6母)和12头青海牦牛(6公,6母)为研究对象,对其肉样的色度、p H、失水率、剪切力、蒸煮损失和质构剖面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进... 为探究不同地方类群牦牛的肉质特性差异以及性别对其肉质的影响,以年龄4岁的12头甘南牦牛(6公,6母)和12头青海牦牛(6公,6母)为研究对象,对其肉样的色度、p H、失水率、剪切力、蒸煮损失和质构剖面分析(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进行了系统的实验比较。结果表明:甘南牦牛的剪切力、失水率、蒸煮损失、a*值、b*值、C*值及h值均极显著高于青海牦牛(p<0.01),硬度、咀嚼性均显著高于青海牦牛(p<0.05),说明甘南牦牛较之青海牦牛,肉色较深,肉质较韧,且加工过程中损失较多,加工成本相对较高。甘南公牦牛的b*值极显著低于母牦牛(p<0.01),C*值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回复性显著低于母牦牛(p<0.05),硬度极显著高于母牦牛(p<0.01),说明甘南公牦牛较之母牦牛色浅且肉质较硬。青海公牦牛的剪切力、a*值及C*值均显著高于母牦牛(p<0.05),说明青海公牦牛较之母牦牛,肉质较韧,肉色更鲜亮。同时,剪切力、失水率、b*值、C*值、咀嚼性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a*值、b*值、C*值、h值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内聚性与失水率、蒸煮损失、a*值、b*值、C*值、咀嚼性呈极显著的负相关。甘南牦牛与青海牦牛肉质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且性别对其肉质的影响也各有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牦牛 青海牦牛 质构剖面分析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甘南牦牛NGB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8
7
作者 石宁宁 杜晓华 +2 位作者 罗玉柱 曹亮 刘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20,共7页
【目的】对甘南牦牛NGB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同时探讨NGB的生理功能。【方法】采用TA克隆法克隆甘南牦牛NGB基因,运用多种软件对其基因序列及编码产物的结构、功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甘南牦牛NGB基因全长3 844bp,包括4... 【目的】对甘南牦牛NGB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同时探讨NGB的生理功能。【方法】采用TA克隆法克隆甘南牦牛NGB基因,运用多种软件对其基因序列及编码产物的结构、功能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甘南牦牛NGB基因全长3 844bp,包括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其内含子中存在2个反向重复序列和1个正向重复序列;牦牛NGBCDs区全长456bp,其编码产物是由15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可溶性蛋白质,分子质量约为16 876.36u,理论等电点为4.86,推测NGB编码产物可能在牦牛物质运输和结合、能量代谢等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甘南牦牛NGB与牛、藏羚羊等物种之间存在较高的同源性。【结论】甘南牦牛NGB基因的成功克隆,为进一步研究牦牛NGB的遗传特性和生理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牦牛 脑红蛋白 基因克隆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甘南牦牛H-FABP基因CDS区多态性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14
8
作者 曹健 罗玉柱 +3 位作者 胡江 刘秀 李少斌 吴应童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20,共7页
应用PCR产物混合样本DNA池法检测甘南牦牛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CDS区多态性,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甘南牦牛H-FABP蛋白质特性.结果表明:甘南牦牛H-FABP基因CDS区序列与九龙牦牛相同,而与普通牛对比在第3外显子存在*76G&g... 应用PCR产物混合样本DNA池法检测甘南牦牛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CDS区多态性,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甘南牦牛H-FABP蛋白质特性.结果表明:甘南牦牛H-FABP基因CDS区序列与九龙牦牛相同,而与普通牛对比在第3外显子存在*76G>A的同义突变;甘南牦牛H-FABP氨基酸序列没有明显的疏水性区域,也未形成跨膜螺旋区及信号肽,推测其主要在细胞质中发挥生物学作用;甘南牦牛H-FABP基因编码产物二级结构是以α-螺旋和β-折叠为主的mixed型;氨基酸序列与普通牛、山羊、马、人、小鼠、大鼠、鸡、草雀及绿鸭9个物种间同源性较高,与其实际亲缘关系远近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牦牛 H-FABP基因 多态性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甘南牦牛肉肉质特性与食用品质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宋洁 余群力 +1 位作者 金现龙 杨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7期52-56,共5页
以6头3-5岁甘南牦牛肩肉、外脊、黄瓜条、霖肉和米龙为材料,研究不同部位甘南牦牛肉肉质特性与食用品质间的相关性,为评价甘南牦牛肉品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霖肉pH值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肩肉b*值显著低于其他部位(P〈0.0... 以6头3-5岁甘南牦牛肩肉、外脊、黄瓜条、霖肉和米龙为材料,研究不同部位甘南牦牛肉肉质特性与食用品质间的相关性,为评价甘南牦牛肉品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霖肉pH值显著高于其他部位(P〈0.05),肩肉b*值显著低于其他部位(P〈0.05),外脊剪切力显著低于其他部位(P〈0.05),不同部位甘南牦牛肉L*、蒸煮质量损失率与失水率差异不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pH值与嫩度(r=-0.634,P〈0.05)、总体可接受性(r=-0.685,P〈0.05)均呈显著负相关,剪切力与嫩度(r=-0.734,P〈0.05)呈显著负相关。牦牛肉外脊的食用品质优于肩肉、黄瓜条、霖肉和米龙,p H值、剪切力可作为评价牦牛肉食用品质的关键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牦牛 肉质特性 食用品质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娟珊牛与牦牛杂交后代泌乳量和乳品质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晓云 刘东花 +4 位作者 梁春年 郭宪 马晓明 褚敏 阎萍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19-21,共3页
为研究娟珊牛和牦牛的杂交一代(娟犏牛)的泌乳性能和乳品质,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娟犏牛和甘南牦牛各10头,于2020年测定6—10月的挤奶量,并检测其常乳中乳蛋白、乳脂、乳糖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和乳脂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娟犏牛在6—10... 为研究娟珊牛和牦牛的杂交一代(娟犏牛)的泌乳性能和乳品质,选择健康状况良好的娟犏牛和甘南牦牛各10头,于2020年测定6—10月的挤奶量,并检测其常乳中乳蛋白、乳脂、乳糖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和乳脂中脂肪酸的组成。结果表明:娟犏牛在6—10月的产奶量为972.60 kg,极显著高于甘南牦牛(P<0.01);娟犏牛常乳中乳蛋白、乳脂肪、非乳脂固体和乳糖含量略低于甘南牦牛,但两者间均差异不显著(P>0.05);娟犏牛乳脂中的正癸酸、月桂酸、花生四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芥酸含量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甘南牦牛(P<0.05或P<0.01)。综上所述,娟犏牛的产奶量优于甘南牦牛,且乳品质与甘南牦牛相当,更适宜于作为乳用犏牛在高寒牧区进行生产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娟姗牛 甘南牦牛 犏牛 产奶量 乳品质 脂肪酸组成
下载PDF
甘南牦牛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措施探讨 被引量:4
11
作者 梁春年 阎萍 +3 位作者 牛春娥 裴杰 郭宪 邢成峰 《家畜生态学报》 2008年第6期136-138,共3页
通过对甘南牦牛产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及牦牛资源分布、种质特性等方面的调查,指出了甘南牦牛业目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四点保护利用措施。
关键词 甘南牦牛 现状 保护利用
下载PDF
甘南牦牛繁育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宪 阎萍 +2 位作者 杨勤 梁春年 喻传林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76-178,共3页
为了提高甘南牦牛繁殖效率与供种能力,应用品种选育技术从体形外貌、体质类型、生长发育、繁殖性能、性状遗传和种用价值等方面开展甘南牦牛系统选育,采用优良基因的选优提纯、科学选种选配、纯种繁育、定向培育、科学饲养等措施,建立... 为了提高甘南牦牛繁殖效率与供种能力,应用品种选育技术从体形外貌、体质类型、生长发育、繁殖性能、性状遗传和种用价值等方面开展甘南牦牛系统选育,采用优良基因的选优提纯、科学选种选配、纯种繁育、定向培育、科学饲养等措施,建立由甘南牦牛核心群、扩繁群、商品生产群组成的三级繁育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通过甘南牦牛繁育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选育核心群成年公牦牛平均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分别增加了5.2 cm、7.4 cm、16.3 cm、19.2 kg,成年母牦牛平均体高、体斜长、胸围和体重分别增加了3.9 cm、5.8 cm、13.7 cm、14.5 kg,犊牛繁殖成活率提高了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牦牛 繁育技术体系 核心群 扩繁群 商品生产群
下载PDF
甘南牦牛GH基因的SNPs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白晶晶 王继卿 +1 位作者 胡江 罗玉柱 《中国牛业科学》 2009年第2期1-5,共5页
[目的]甘南牦牛是分布在甘南境内的牦牛类群,是当地优势畜种之一。为了揭示甘南牦牛GH基因的结构特征,[方法]采用PCR-SSCP技术,对202头甘南牦牛生长激素基因(GH)5个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序列进行SNPs分析。[结果]表明:甘南牦牛GH基因第1、... [目的]甘南牦牛是分布在甘南境内的牦牛类群,是当地优势畜种之一。为了揭示甘南牦牛GH基因的结构特征,[方法]采用PCR-SSCP技术,对202头甘南牦牛生长激素基因(GH)5个外显子及部分内含子序列进行SNPs分析。[结果]表明:甘南牦牛GH基因第1、第2和第4外显子无多态性,第3内含子及第5外显子表现遗传多态性,其中第3内含子有AA、AB、BB 3种基因型,第5外显子有CC和CD2种基因型,未发现DD基因型。序列分析发现,第3内含子1 694 bp处发生T→C单碱基转化;第5外显子2 154 bp处发现G→A单碱基突变,导致由甘氨酸(Gly)变为丝氨酸(Ser)。甘南牦牛在2个基因位点上均表现为低度多态(PIC<0.25),χ2检验表明其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P<0.05)。[结论]初步推测甘南牦牛GH基因的多态性相对贫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牦牛 GH基因 SNPS 多态性
下载PDF
对甘南牦牛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鹏 余群力 王存堂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07年第4期362-364,共3页
关键词 甘南牦牛 血清 生化指标
下载PDF
天祝白牦牛和甘南牦牛DRB3基因外显子2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沙日耐 安天午 +1 位作者 俄广鑫 韩建林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746-753,共8页
试验通过对天祝白牦牛和甘南牦牛DRB3基因外显子2部分CDS序列进行分析,获得其准确单倍型,通过直接测序与聚合酶链式扩增阻碍突变系统(ARMS)扩增法获得干净的单链,对高度杂合的双链进行分型。结果发现65个SNPs,1个密码子的插入缺失,获得3... 试验通过对天祝白牦牛和甘南牦牛DRB3基因外显子2部分CDS序列进行分析,获得其准确单倍型,通过直接测序与聚合酶链式扩增阻碍突变系统(ARMS)扩增法获得干净的单链,对高度杂合的双链进行分型。结果发现65个SNPs,1个密码子的插入缺失,获得30个单倍型,其中有7个单倍型是首次发现,应该是天祝白牦牛和甘南牦牛特有的单倍型。通过对已知牛属所有DRB3基因外显子2单倍型与本研究发现的单倍型进行分析发现天祝白牦牛和甘南牦牛分享普通牛和瘤牛单倍型,可能有普通黄牛和瘤牛的遗传背景,且DRB3基因外显子2的4、25、30、53、59、62、63、66、78氨基酸位点受到了正选择的影响,主要发生在天祝白牦牛群体里,这与天祝白牦牛长期选育白毛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祝白牦牛 甘南牦牛 DRB3基因 外显子2 多态性
下载PDF
甘南牦牛产业生态圈建设路径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姜安印 马莉 《中国牛业科学》 2021年第4期69-73,共5页
牦牛产业是加快甘南州地方经济发展、增加牧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对于甘南地区传统畜牧业的产业化升级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甘南牦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饲养管理方式粗放、品种退化严重、产业发展与... 牦牛产业是加快甘南州地方经济发展、增加牧民收入、助力乡村振兴的富民产业,对于甘南地区传统畜牧业的产业化升级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甘南牦牛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饲养管理方式粗放、品种退化严重、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冲突、产业化程度低等问题。基于此,从牦牛产业的绿色发展以及它对地方社会发展的整体效益出发,甘南州应当根植于甘南的绿色生态,创新生产组织形式,探索构建"草原+牧养+加工+商贸+旅游"深度融合的产业生态圈。将甘南州"绿水青山"的资源禀赋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财富优势,在生态平衡中促进牦牛产业走绿色发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 牦牛产业 生态圈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甘南牦牛疾病预警系统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国俊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15年第5期121-124,共4页
针对甘南藏区牦牛的养殖状况,提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甘南牦牛疾病预警系统,从模型库管理、疾病信息管理、评估预测、疾病报警4个方面进行了设计与实现,对系统的功能做了演示。
关键词 物联网技术 甘南牦牛 疾病预警系统 实现
下载PDF
甘南牦牛ANK1基因启动子区突变与胴体质量及肉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海青 罗玉柱 +3 位作者 胡江 王继卿 刘秀 张丽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12,共7页
试验选择721头甘南牦牛,应用PCR-SSCP技术检测ANK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并分析基因突变对胴体及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甘南牦牛ANK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丰富,检测出4处SNPs对应4种等位基因A、B、C、D,等位基因C和基因型CC频率分别为0.5... 试验选择721头甘南牦牛,应用PCR-SSCP技术检测ANK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并分析基因突变对胴体及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甘南牦牛ANK1基因启动子区多态性丰富,检测出4处SNPs对应4种等位基因A、B、C、D,等位基因C和基因型CC频率分别为0.559 7和0.384 0,为优势等位基因及优势基因型;ANK1基因启动子区突变对各年龄甘南牦牛肉质性状影响不同,基因型CC与4岁牦牛宰后肌肉嫩度及5岁牦牛失水率显著相关(P<0.05),等位基因C与4岁甘南牦牛失水率、眼肌面积及嫩度显著(P<0.05)关联;甘南牦牛胴体及肉质性状在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间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即BC型个体宰后肌肉嫩度剪切力值最低而BB型最高,AA和BB型个体肌肉有较好的保持水分的能力而BC型个体最差,AA型个体眼肌面积最小,而携带等位基因C的个体肌肉嫩度剪切力值小而眼肌面积大,但肌肉失水率高.甘南牦牛ANK1基因启动子区突变可作为胴体及肉质性状的基因标记,选择BC基因型个体或等位基因C,可改善牦牛群体的宰后肌肉嫩度,增加眼肌面积,但可能使肌肉保持水分的能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牦牛 ANK1基因 多态性 肉质性状 关联分析
下载PDF
甘南牦牛肉品质及营养成分分析 被引量:16
19
作者 郭韶珂 曹梦丽 +10 位作者 王兴东 裴杰 包鹏甲 吴晓云 马忠涛 丁考仁青 石红梅 梁春年 苟想珍 阎萍 郭宪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1年第6期13-17,共5页
为了解甘南牦牛肉品质及营养成分含量特点,选取甘肃甘南玛曲县放牧条件下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5.5岁甘南牦牛公牦牛5头、母牦牛4头进行屠宰,测定其肉品质相关指标、常规营养成分及矿物元素含量。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的金川牦牛、高山牦... 为了解甘南牦牛肉品质及营养成分含量特点,选取甘肃甘南玛曲县放牧条件下体况良好、体重相近的5.5岁甘南牦牛公牦牛5头、母牦牛4头进行屠宰,测定其肉品质相关指标、常规营养成分及矿物元素含量。测定结果与文献报道的金川牦牛、高山牦牛、麦洼牦牛、雪多牦牛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甘南牦牛肉中的水分含量75.21%、蛋白质含量21.72%、脂肪含量1.02%,相对其他牦牛肉(平均值)分别高3.60%、低4.42%、低57.68%;粗灰分含量1.09%,与其他牦牛肉接近;甘南牦牛肉的L*值、a*值和b*值分别为13.09、26.50和5.13,与其他品种牦牛肉相比甘南牦牛肉的L*值较低、a*值偏高、b*值偏低;甘南牦牛肉剪切力9.27 kgf,较其他牦牛肉高;熟肉率和失水率分别为66.16%和26.38%;甘南牦牛肉中钾、磷、镁、钙含量较丰富,分别为3347.98、1972.20、431.28和265.02 mg/kg,同时含有微量的铁和锌。提示甘南牦牛肉脂肪含量低且富含矿物元素,可能对增强人体抵抗力起到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牦牛 肉品质 营养成分
下载PDF
牦牛CAPN1基因intron 1多态性及其与胴体和肉质性状的关联性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杰 田知利 +5 位作者 胡江 罗玉柱 刘秀 王继卿 石红梅 雷俊杰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315-1322,共8页
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及大通牦牛钙蛋白酶1(CAPN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分析SNPs对甘南牦牛部分胴体及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类群牦牛在CAPN1基因第1内含子区检测到g.100+606G>T突变,形成了AA、BB和... 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甘南牦牛、天祝白牦牛及大通牦牛钙蛋白酶1(CAPN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并分析SNPs对甘南牦牛部分胴体及肉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3类群牦牛在CAPN1基因第1内含子区检测到g.100+606G>T突变,形成了AA、BB和AB 3种基因型,检测区域表现为中度多态;CAPN1基因第1内含子突变影响不同年龄段甘南牦牛肌肉嫩度、失水率和眼肌面积,AA基因型个体嫩度剪切力值较低而眼肌面积较高,其中3岁和5岁牦牛AA型个体嫩度剪切力显著低于BB或AB型(P<0.05),4岁和5岁牦牛AA型个体眼肌面积显著高于BB或AB型(P<0.05);另外6岁牦牛AA型个体失水率显著高于BB和AB型(P<0.05)。CAPN1基因g.100+606G>T突变可用为甘南牦牛此类性状潜在的遗传标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南牦牛 CAPN1基因 多态性 胴体和肉质性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