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大地形变判定强震危险区的指标体系及河西地区垂直形变场演化 被引量:7
1
作者 崔笃信 江在森 王双绪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8年第2期43-51,共9页
提出了表征地壳垂直形变场定量特征的地壳垂直运动准加速度及体积变化率两个新指标,利用甘肃河西地区70年代以来的5期复测水准资料计算了地壳剪切变形率、扩张变形率、体积变化率、速率增量、准加速度等各项指标,并分析了这些指标... 提出了表征地壳垂直形变场定量特征的地壳垂直运动准加速度及体积变化率两个新指标,利用甘肃河西地区70年代以来的5期复测水准资料计算了地壳剪切变形率、扩张变形率、体积变化率、速率增量、准加速度等各项指标,并分析了这些指标与强震危险区判定的关系.系统地研究了该地区垂直形变场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壳形变 地壳运动 地震危险区 甘肃 河西地区
下载PDF
甘肃省河西地区灌漠土养分限制因子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赵良菊 肖洪浪 +1 位作者 刘晓宏 郭天文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50-53,共4页
通过实验室分析及温室盆栽,研究了甘肃省河西地区张掖、武威、金昌及民勤等四地灌漠土的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张掖九公里土壤主要缺N,其次缺Cu,从最佳处理(OPT)中减N、Cu处理,盆栽试验植株干物重分别下降了45.81%、17.44%;武威五... 通过实验室分析及温室盆栽,研究了甘肃省河西地区张掖、武威、金昌及民勤等四地灌漠土的土壤养分状况。结果表明:张掖九公里土壤主要缺N,其次缺Cu,从最佳处理(OPT)中减N、Cu处理,盆栽试验植株干物重分别下降了45.81%、17.44%;武威五爱村土壤养分限制因子为N、P、S、Cu,减N、P、S、Cu处理与最佳处理相比相对产量分别下降31.13%、28.87%、20.82%、16.69%;民勤羊路灌漠土缺N、P、Cu、Fe、Zn,不施N、P、Cu、Fe、Zn的相对产量分别为47.38%、68.77%、70.91%、78.40%和80.21%;金昌小井子农场土壤主要缺P、N、Mn、Zn,从最佳处理中减P、N、Mn、Zn处理,植株干物重分别下降了31.79%、14.53%、22.31%、21.77%。可见河西地区灌漠土氮、磷普遍缺乏;张掖和武威等地的微量元素铜,金昌和民勤等地的微量元素锌分别表现缺乏,铁、锰、硫个别表现不足。通过实验室测定结果与盆栽试验植株干物重关系的对照分析,发现实验室测定结果与盆栽试验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尤其在土壤养分含量低于对应的养分亏缺临界值的元素上,表现出很好的对应关系,即测得土壤养分缺乏时,盆栽试验中不施该元素的植株干物重均显著低于最佳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河西地区 灌漠土 土壤养分 限制因子 Portch修改法
下载PDF
甘肃河西山地土壤系统分类 被引量:7
3
作者 齐善忠 肖洪浪 罗芳 《山地学报》 CSCD 2003年第6期763-774,共12页
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以甘肃河西地区土壤野外调查、室内分析数据和已有的土壤资源研究资料,在原有土壤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对河西地区山地土壤系统分类进行比较全面的归纳、概括和总结。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山地土壤分为5个土... 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三版),以甘肃河西地区土壤野外调查、室内分析数据和已有的土壤资源研究资料,在原有土壤系统分类的基础上,对河西地区山地土壤系统分类进行比较全面的归纳、概括和总结。结果表明,河西地区山地土壤分为5个土纲(干旱土、钙层土、半淋溶土、雏形土和新成土),8个亚纲,10个土类和26个亚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土壤 系统分类 甘肃河西地区
下载PDF
甘肃省河西地区瓜类作物病毒病的病原鉴定 被引量:8
4
作者 文朝慧 南志标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31-137,共7页
【目的】明确甘肃省河西地区瓜类作物病毒病害的主要病毒病原,为当地瓜类作物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自甘肃省河西地区采集有病毒病症状的瓜类作物新叶或果实共37份,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DAS-ELISA)方法对样本进行检... 【目的】明确甘肃省河西地区瓜类作物病毒病害的主要病毒病原,为当地瓜类作物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自甘肃省河西地区采集有病毒病症状的瓜类作物新叶或果实共37份,利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分析(DAS-ELISA)方法对样本进行检测,并采用RT-PCR、CP基因片段测序、序列比对等方法对DAS-ELISA检测呈阳性的代表性样本进行复检。【结果】在37份瓜类作物病毒病样品中,有30份感染了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WMV)、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番木瓜环斑病毒(Papaya ringspot virus,PRSV-W)和南瓜花叶病毒(Squash mosaic virus,SqMV),感染WMV、CMV、ZYMV、PRSV-W和SqMV的样品分别占样品总数的40.5%,32.4%,21.6%,21.6%和8.1%,其中27%的样品受2种以上病毒的复合侵染。【结论】该地区瓜类病毒病主要病原为WMV、CMV、ZYMV和PRSV-W,自然条件下常发生复合侵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瓜类作物 病毒病 复合侵染 甘肃省河西地区
下载PDF
甘肃河西山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齐善忠 罗芳 肖洪浪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6-190,共5页
在简要叙述河西山地土壤的成土环境条件、土壤类型及其退化状况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河西山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应1退耕还林草、获复植被,2以草定畜,合理放牧,3植树种草,建立可持续发展山区林牧业,4控制人口,... 在简要叙述河西山地土壤的成土环境条件、土壤类型及其退化状况的基础上,初步提出了河西山地土壤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对策。生态环境建设方面应1退耕还林草、获复植被,2以草定畜,合理放牧,3植树种草,建立可持续发展山区林牧业,4控制人口,减轻土地压力。合理利用资源方面应统筹安排,不仅要考虑山区自身的经济发展,还要照顾中下游地区的生态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土壤资源 可持续利用 河西地区 生态环境建设 退耕还林还草 以草定畜 人口控制
下载PDF
河西走廊中部玉米制种条件分析——以张掖、临泽、高台3县(市)为例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兴鑫 穆养民 +1 位作者 刘俊 陈学君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1-354,共4页
从玉米制种技术规程和生产要求出发,着重研究分析了河西走廊中部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条件,指出了玉米制种应注意的问题,认为河西中部的光、热、水资源等条件比其他制种基地更具优势。
关键词 玉米 制种 甘肃 自然条件 生态条件
下载PDF
生态环境对甘肃河西荒漠蜥蜴多样性的调控 被引量:5
7
作者 王顺庆 曹纯 《生物数学学报》 CSCD 2001年第2期218-224,共7页
本文对甘肃河西地区荒漠蜥蜴及其环境因子的生态数据通过数学建模,利用SPSS/PC+软件在计算机上运行求解,将各种生态因子按其对蜥蜴多样性影响的重要性程度排序,并通过聚类分析对12个调查地区分类.确定了决定甘肃河西多数... 本文对甘肃河西地区荒漠蜥蜴及其环境因子的生态数据通过数学建模,利用SPSS/PC+软件在计算机上运行求解,将各种生态因子按其对蜥蜴多样性影响的重要性程度排序,并通过聚类分析对12个调查地区分类.确定了决定甘肃河西多数地区荒漠蜥蜴多样性的主导因子依次是植被类型的多样性.海拔、降水量、年平均气温、7月平均最高气温.通常植被类型复杂多样,海拔低,降水量少,年均温和7月平均最高气温高的地区蜥蜴种类多;植被类型少,海拔高、降水量多,年均温和7月平均最高气温低的地区蜥蜴种类少.由于特殊原因,少数地区各主导因子的作用有一定变化.从而提示了环境因子调控蜥蜴多样性的综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河西地区 荒漠蜥蜴 多样性 数学模型 主导因子 生态环境 排序 聚类分析 回归分析
下载PDF
建设甘肃河西内陆区水资源战略安全体系的构想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前兆 刘发民 +2 位作者 李元洪 张新民 仵彦卿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77-80,共4页
主要通过对河西内陆区生命支持系统的水资源战略重要性 ,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问题的分析 ,依据现有基础条件 ,提出了建设甘肃河西内陆区水资源战略安全体系的构想 :建立三条战略安全防线 ,形成四套节水技术体系 ,实施技术集成的示范基... 主要通过对河西内陆区生命支持系统的水资源战略重要性 ,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与问题的分析 ,依据现有基础条件 ,提出了建设甘肃河西内陆区水资源战略安全体系的构想 :建立三条战略安全防线 ,形成四套节水技术体系 ,实施技术集成的示范基地建设 ,为实现新世纪水 -经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管理 水资源 战略安全体系 河西内陆区 甘肃
下载PDF
河西走廊园林绿化树种选择及综合性能数量化评价 被引量:19
9
作者 辛红兵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73-778,共6页
树种选取是城镇实现"绿化、美化、净化、香化、彩化"和持续发展的前提,对于干旱沙区的城镇更为重要。现依据"适地适树、结构自然、突出特色、丰富多彩、功能优化"的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判和选择确定甘肃河西... 树种选取是城镇实现"绿化、美化、净化、香化、彩化"和持续发展的前提,对于干旱沙区的城镇更为重要。现依据"适地适树、结构自然、突出特色、丰富多彩、功能优化"的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判和选择确定甘肃河西城镇绿化的基调树种12种、骨干树种41种、一般树种54种、边缘树种47种。基调树种中有常绿乔木2种、落叶乔木7种、落叶灌木1种,属于乡土树种的7种,外来树种近占一半;骨干树种中有常绿树种3种(乔木1种)、落叶乔木24种、落叶灌木14种,属于乡土树种的14种,外引树种占其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绿化树种 落叶乔木 乡土树种 数量化评价 落叶灌木 干旱沙区 河西走廊 突出特色 城镇 甘肃河西
下载PDF
甘肃河西地区啤酒大麦种植管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义荣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0期14639-14640,14655,共3页
在甘肃省河西地区9个试验示范点进行了啤酒大麦栽培试验,研究适合河西地区啤酒大麦高产、稳产的种植管理技术,总结出啤酒大麦的种植管理技术要点主要是科学施肥,合理灌溉,适时适量播种,做好田间病虫害的防治工作。
关键词 甘肃 河西地区 啤酒大麦 栽培技术
下载PDF
河西内陆河春季流量变化特征的分析和预测 被引量:3
11
作者 冯建英 《干旱气象》 1998年第4期40-43,共4页
利用昌马、莺落峡、九条岭3个水文站四十余年的月平均流量资料,分析河西地区3条主要内陆河春季流量的长期变化特征,并用均生函数模型对流量进行了预报。
关键词 河西地区 内陆河流量 均生函数模型 预报
下载PDF
甘肃省河西地区锶矿泉水富集分布规律和水质特征分析
12
作者 刘延兵 张彦林 +1 位作者 刘海生 文美兰 《城市地质》 2023年第3期112-117,共6页
在甘肃河西地区采集水样点231个,锶含量为0.10-2.67 mg·L^(-1),最高值达2.67 mg·L^(-1),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界限含量(锶含量≥0.40 mg·L^(-1))的水样点171个,占全部水点的74.0%。按各地貌单元统计,走廊平原区含锶矿泉水... 在甘肃河西地区采集水样点231个,锶含量为0.10-2.67 mg·L^(-1),最高值达2.67 mg·L^(-1),达到饮用天然矿泉水界限含量(锶含量≥0.40 mg·L^(-1))的水样点171个,占全部水点的74.0%。按各地貌单元统计,走廊平原区含锶矿泉水点占水点总数的比例最高,走廊平原区地下水中有利于锶的富集;从地下水类型分析,第四系地下水中含锶矿泉水点数量最多,其次为地表水体,基岩矿泉水点较少;从各类型水中锶含量达到矿泉水标准的比率分析,基岩地下水锶矿泉水达标率最高,其次为第四系地下水,地表水达标率较低。依据甘肃河西地区锶矿泉水富集分布规律和水文地质特征,结合地形地貌等要素,划分出走廊平原区第四系锶矿泉水富集区和山地锶矿泉水富集区2个大区,细分了13个小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锶矿泉水 富集分布规律 水质特征分析 河西地区 甘肃省
下载PDF
甘肃河西地区发展循环型农业的思考 被引量:3
13
作者 王磊 李新文 景喆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13-415,共3页
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农业生产自身循环规律和农业产业化内在循环特性角度,构建循环型农业的理论模型;强调循环型农业是解决甘肃河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根本途径之一;并提出河西地区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关键环节... 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农业生产自身循环规律和农业产业化内在循环特性角度,构建循环型农业的理论模型;强调循环型农业是解决甘肃河西地区农业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恶化的根本途径之一;并提出河西地区发展循环型农业的关键环节和建设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型农业 内在循环性 理论模型 河西地区
下载PDF
农业市场风险防范的微观困境与防范策略——以河西走廊地区实际调研为例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玉忠 胡广远 胡秉安 《农业科技管理》 2010年第6期78-81,共4页
文章通过对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农户市场风险防范的微观困境及原因分析认为,在现阶段,农业市场风险是影响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但农户对市场风险防范的盲目性、滞后性、无效性和自发性,使农户在市场面前显得无能为力,陷入了微观困境。为此... 文章通过对甘肃河西走廊地区农户市场风险防范的微观困境及原因分析认为,在现阶段,农业市场风险是影响农民收入的关键因素。但农户对市场风险防范的盲目性、滞后性、无效性和自发性,使农户在市场面前显得无能为力,陷入了微观困境。为此,提出了甘肃河西地区防范市场风险的微观策略,即农户为了防范市场风险应该采取弱化对农业的依赖性、措施多样化、降低成本、农户联盟、法律维权、降低消费等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风险 微观困境 市场风险防范 甘肃河西地区
下载PDF
9个国产优良紫花苜蓿品种在甘肃河西地区引种栽培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少平 耿小丽 +3 位作者 李德明 张榕 刘乾 武慧娟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9年第2期33-36,41,共5页
为促进甘肃省河西地区优良紫花苜蓿品种的引进,在甘肃省高台县对引进的9个国内优质苜蓿品种进行了定量灌溉、无追肥模式的区域试验,观测分析了各品种的产草量、株高和茎叶比等指标。结果表明:9个苜蓿品种在高台地区普遍生长良好,生育期... 为促进甘肃省河西地区优良紫花苜蓿品种的引进,在甘肃省高台县对引进的9个国内优质苜蓿品种进行了定量灌溉、无追肥模式的区域试验,观测分析了各品种的产草量、株高和茎叶比等指标。结果表明:9个苜蓿品种在高台地区普遍生长良好,生育期差异不明显;3年平均株高甘农3号最高,为94.3 cm,草原3号最低,为82.5 cm,中苜1号、甘农3号3年平均株高均显著高于草原3号(P<0.05),其他各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3年平均干草产量中苜1号最高,为238.41 kg/100 m^2,甘农8号最低,为200.08 kg/100 m^2,中苜1号、新牧1号3年平均干草产量均显著高于甘农8号(P<0.05),其他各品种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合评价认为,供试9个苜蓿品种综合生产性能均较好,适宜在甘肃高台地区进行大面积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花苜蓿 国内品种 甘肃河西地区 区域试验 产量性状 适应性
下载PDF
甘肃省河西地区赛马会现状研究——以肃南县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吕伟 包小强 《武术研究》 2019年第5期121-123,共3页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赛马会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肃南县作为甘肃省河西地区传统体育运动发展的中心,肃南县赛马大会自举办以来,肃南县依据本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将体育与旅游... 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赛马会进行研究得出以下结论:肃南县作为甘肃省河西地区传统体育运动发展的中心,肃南县赛马大会自举办以来,肃南县依据本地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将体育与旅游产业融合在一起,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在赛事举办过程中由于缺乏组织经验,对赛事的组织与管理方面与新疆伊犁赛马会相比较还存在一定差距。通过对赛马大会的研究旨在为了解决赛马大会中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大会的举办提供更加宝贵的意见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河西地区 赛马会
下载PDF
甘肃省河西地区化工产业发展研究
17
作者 刘少鹏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23年第8期41-43,46,共4页
化工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河西地区作为甘肃省极具发展潜力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且矿产资源丰富,地域空间和环境容量较大,借助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化工产业是河西地区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 化工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河西地区作为甘肃省极具发展潜力的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且矿产资源丰富,地域空间和环境容量较大,借助地域优势大力发展化工产业是河西地区实现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地区 化工产业 甘肃省
下载PDF
甘肃省河西地区2次强寒潮天气过程分析
18
作者 尹春 刘抗 +1 位作者 何金梅 王有生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3期262-264,266,共4页
从寒潮天气过程发生的环流形势的演变过程及各种物理量变化特征如涡度、垂直速度、温度平流等方面对2011年3月12—14日、2012年4月22—24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2次春季寒潮天气过程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发现这2次春季典型寒潮天气... 从寒潮天气过程发生的环流形势的演变过程及各种物理量变化特征如涡度、垂直速度、温度平流等方面对2011年3月12—14日、2012年4月22—24日甘肃省河西走廊地区2次春季寒潮天气过程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发现这2次春季典型寒潮天气过程均是出现在亚欧中高纬地区环流形势由纬向型向经向型转换过程中,前期温度一般较往年同期异常偏高;强盛的冷平流造成气温大幅下降,地面冷高压强烈发展最终形成甘肃省河西地区寒潮天气;但2次寒潮过程环流形势也有所不同,天气过程的强度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潮 环流形势 物理量 甘肃省 河西地区
下载PDF
河西绿洲边缘积沙带的成因初探 被引量:3
19
作者 常兆丰 刘世增 +6 位作者 唐进年 张剑挥 王强强 张大彪 朱淑娟 樊宝丽 张国中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0-66,共7页
甘肃河西地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防沙治沙,在绿洲边缘形成了一条积沙带。绿洲边缘积沙带是一个新的科学问题。为了研究积沙带的形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对河西走廊东端至走廊中西部绿洲边缘的积沙带进行了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 甘肃河西地区经过半个多世纪的防沙治沙,在绿洲边缘形成了一条积沙带。绿洲边缘积沙带是一个新的科学问题。为了研究积沙带的形成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文中对河西走廊东端至走廊中西部绿洲边缘的积沙带进行了调查,运用SPSS软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河西走廊东端至中西部绿洲边缘积沙带平均高12.77m,平均带宽308.48m。2)积沙带形成的沙源因素是其上风向主风方向经过沙漠的距离;积沙带形成的气候因素是年降水和年平均风速;3)积沙带的高度和宽度与其上的天然植被盖度为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但与包括人工植被的植被总盖度相关不显著。4)降水条件是决定积沙带高度的关键因子。降水通过改变土壤水分条件从而影响植被盖度,进而影响积沙带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洲边缘 积沙带 成因 甘肃河西
原文传递
河西走廊:明朝成功管控西北边疆的锁钥 被引量:5
20
作者 田澍 胡睿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5-27,213,共14页
面对唐朝丧失河西走廊的深刻历史教训和安史之乱以后河西走廊多民族交融的重大变化,明朝因时制宜,创新管理体制,对河西走廊采取了全新的管控模式,使其在国家安全和对外交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稳定了西北边疆地区,消除了动乱的根源。明朝... 面对唐朝丧失河西走廊的深刻历史教训和安史之乱以后河西走廊多民族交融的重大变化,明朝因时制宜,创新管理体制,对河西走廊采取了全新的管控模式,使其在国家安全和对外交流中发挥着积极作用,稳定了西北边疆地区,消除了动乱的根源。明朝对河西走廊治理能力之强和管控时间之久,远远超过了汉、唐时期,成效明显,为清朝进一步强化对西北边疆的控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朝 河西走廊 甘肃镇 兰州 哈密卫 西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