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就业制度的角度解读《绝对信号》 |
罗长青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1
|
|
2
|
且将佛场作情场——论《玉簪记》艺术构思的审美价值 |
杨再红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4
|
|
3
|
高行健与中国传统戏曲 |
康建兵
|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0 |
1
|
|
4
|
游戏在当代戏剧中的缺席与出场 |
张琦
|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7 |
1
|
|
5
|
强权治下人格与意志的闪光——高文秀杂剧的时代精神与文化意蕴 |
张大新
|
《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01 |
1
|
|
6
|
实验戏剧与中国现代戏剧传统 |
黄世智
|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7 |
1
|
|
7
|
打破中国传统戏剧意识的坚冰——从《野人》看高行健的现代戏剧观 |
王艳
|
《潍坊学院学报》
|
2009 |
1
|
|
8
|
对高行健文学作品表达中的人称层次感悟 |
刘忠惠
|
《松辽学刊(社会科学版)》
|
2002 |
2
|
|
9
|
论高行健戏剧的审美意识形态意义 |
陈新
|
《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
2013 |
0 |
|
10
|
西方戏剧理论中国化形态——论高行健与新时期戏剧的话语转型 |
王超
|
《汉江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1
|
阿尔托与高行健的戏剧语言观比较研究 |
李曈
|
《民族艺林》
|
2022 |
0 |
|
12
|
《祭皋陶》杂剧创作与传播探析 |
戴健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7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