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JB2基因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职业噪声性听力损失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于德财 苗龙 +3 位作者 杨文文 张娟 尹立红 浦跃朴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21-124,130,共5页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beta2(GJB2)基因rs2274083、rs2274084和rs72474224位点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职业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1∶1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177例为电测听结果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 B的在岗工人,对照组17...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beta2(GJB2)基因rs2274083、rs2274084和rs72474224位点多态性与汉族人群职业噪声性听力损失易感性之间的关系。方法:应用1∶1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177例为电测听结果双耳高频平均听阈≥40 d B的在岗工人,对照组177例为年龄、性别、作业工龄与病例组相匹配,并且电测听结果双耳高频平均听阈<25 d B的同岗位轮班工人。采用PCR扩增177对样本目的基因片段,对目的基因片段进行测序,确定待研究位点的基因型。结果:GJB2基因的rs2274084位点C、T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分布分别为73.73%、26.27%和63.84%、36.16%,其中CC、TC、TT基因型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中的分布分别为55.37%、36.72%、7.91%和40.11%、47.46%、12.43%。该位点的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在病例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s2274083和rs72474224位点基因型分布在病例与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JB2rs2274084可能是汉族人群职业噪声性听力损失的易感基因位点,携带C等位基因的工人,暴露职业噪声时更易发生听力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性耳聋 多态性 易感基因 缝隙连接蛋白beta2
下载PDF
23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GJB2基因突变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王利伟 刘涛 +4 位作者 严江伟 杨雅冉 杨立军 付春华 李建瑞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1年第3期153-158,共6页
目的分析内蒙古地区23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缝隙连接蛋白β2(gap junction protein beta 2,GJB2)基因突变特点,探讨该耳聋家系遗传学病因。方法对内蒙古地区23个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家系共122人进行问卷调查、听力学检查,提取外周血DNA,... 目的分析内蒙古地区23个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缝隙连接蛋白β2(gap junction protein beta 2,GJB2)基因突变特点,探讨该耳聋家系遗传学病因。方法对内蒙古地区23个非综合征型遗传性聋家系共122人进行问卷调查、听力学检查,提取外周血DNA,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GJB2基因编码区进行直接测序,运用DNAStar软件进行测序结果分析。结果共检测到8个家系46名家系个体存在8种GJB2基因核酸序列改变。包括5种致病突变及3种多态性改变,明确了6个耳聋家系的遗传学病因为GJB2基因纯合突变所致。GJB2基因突变在23个家系中的检出率为33%(8/23),在122个家系个体的检出率为33%(37/122),在62例耳聋患者中的检出率为60%(37/62)。c.235delC突变检出率最高,为52%(32/62),其次为c.299-300delAT,突变携带率为8%(5/62)。结论内蒙古地区家系遗传性聋GJB2基因突变有较高的携带率,c.235delC位点是最常见的致病位点,其次为c.299-300delAT。以散发耳聋患者为根源,对其亲属进行耳聋基因筛查可以更加高效的发现潜在的耳聋基因突变携带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接蛋白类 DNA突变分析 遗传性聋 缝隙连接蛋白β2
下载PDF
GJB2基因突变导致的遗传性耳聋 被引量:5
3
作者 王美兰 马静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9年第1期35-38,共4页
缝隙连接蛋白的缺陷能引起缝隙连接通道功能障碍,从而导致综合征性耳聋及非综合征性耳聋。所有缝隙连接蛋白中,缝隙连接蛋白26(Connexin26,Cx26)异常的致病率最高,而该蛋白由GJB2(gap junctionprotein,beta-2)基因编码,GJB2基因突变后... 缝隙连接蛋白的缺陷能引起缝隙连接通道功能障碍,从而导致综合征性耳聋及非综合征性耳聋。所有缝隙连接蛋白中,缝隙连接蛋白26(Connexin26,Cx26)异常的致病率最高,而该蛋白由GJB2(gap junctionprotein,beta-2)基因编码,GJB2基因突变后主要致病机理尚不明确,本文将对GJB2基因及其编码的缝隙连接蛋白26的结构和功能以及不同形式的GJB2基因突变引起的相关疾病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耳聋 综合征型耳聋 gjb2 基因突变
下载PDF
SNPscan法用于新疆主要少数民族非综合征型聋患者GJB2基因突变筛查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陈兴健 徐百成 +6 位作者 陈迟 朱一鸣 刘晓雯 杨小龙 王艳莉 边盼盼 郭玉芬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77-581,共5页
目的分析新疆主要少数民族非综合征型聋(nonsydromic hearing loss,NSHL)患者GJB2基因突变的流行病学及突变特征。方法采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个主要少数民族565例(维吾尔族428例,回族41例,哈萨克族64例,柯尔克孜族32例)中重度至极重度... 目的分析新疆主要少数民族非综合征型聋(nonsydromic hearing loss,NSHL)患者GJB2基因突变的流行病学及突变特征。方法采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四个主要少数民族565例(维吾尔族428例,回族41例,哈萨克族64例,柯尔克孜族32例)中重度至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外周静脉血,提取基因组DNA,应用SNPscan法对GJB2基因40个已知突变位点进行筛查,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NSHL患者GJB2基因的致病突变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10.16%(87/856)、15.85%(13/82)、10.16%(13/128)、1.56%(1/64),其中,回族最高,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次之,柯尔克孜族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40,P=0.043);c.235delC仅在维吾尔族和回族NSHL患者中发现,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14%(44/856)和13.41%(11/82)。而c.35delG在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NSHL患者中均有发现,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3.15%(27/856)、1.21%(1/82)、8.59%(11/128)和1.56%(1/64)。结论新疆维吾尔族、回族、哈萨克族及柯尔克孜族非综合征型聋患者GJB2基因突变发生率均较高,c.235delC是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和回族NSHL患者的热点突变,c.35delG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和柯尔克孜族NSHL患者的热点突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聋 缝隙连接蛋白B2 新疆 少数民族 突变 单核苷酸多肽性
下载PDF
A screening analysis of the GJB2 c.176 del 16 mutation responsible for hereditary deafness in a Chinese family 被引量:2
5
作者 Hao Jiang Xi Shi +3 位作者 Shiwei Qiu Yanfen Dong Yuehua Qiao Dongzhi Wei 《Journal of Otology》 CSCD 2016年第3期134-137,共4页
Objective:To determine whether a new-born child from a family carrying a deafness gene needs cochlear implantation to avoid dysphonia by screening and sequencing a deafness-related gene.Results:Both screening and sequ... Objective:To determine whether a new-born child from a family carrying a deafness gene needs cochlear implantation to avoid dysphonia by screening and sequencing a deafness-related gene.Results:Both screening and sequencing results confirmed that the new born child had a normal GJB2 gene despite the fact that she has a brother suffering from hearing loss triggered by an allelic GJB2 c.176 del 16 mutation.We cloned the GJB2 genes derived from their respective blood genomic DNA into GFP fused plasmids and transfected those plasmids into the 293 T cell line to test for gene function.While the mutated GJB2gene(GJB2 c.176 del 16) of her deaf brother was found to be unable to form the gap junction structure between two adjacent cells,the baby girl’s GJB2 gene ran into no such problems.Conclusion:The screening and sequencing as well as the GJB2 gene function tests invariably showed results consistent with the ABR tested hearing phenotype,which means that the child,with a normal wild type GJB2 gene,does not need early intervention to prevent her from developing hearing loss and dysphonia at a later stage in lif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afness gene screening gjb2 gap junction
下载PDF
基于腺相关病毒血清型8型介导的Gjb2基因c.109G>A纯合突变耳聋小鼠的基因治疗
6
作者 成桢哲 金晨曦 +4 位作者 冯宝怡 郑晓飞 刘祎晴 吴皓 陶永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35-741,共7页
目的·探究腺相关病毒血清型8型(adeno-associated virus serotype 8,AAV8)介导的野生型缝隙连接蛋白β2(gap junction proteinβ2,Gjb2)基因在Gjb2基因c.109G>A纯合突变小鼠(简称Gjb2纯合突变小鼠)耳蜗支持细胞区域的表达情况... 目的·探究腺相关病毒血清型8型(adeno-associated virus serotype 8,AAV8)介导的野生型缝隙连接蛋白β2(gap junction proteinβ2,Gjb2)基因在Gjb2基因c.109G>A纯合突变小鼠(简称Gjb2纯合突变小鼠)耳蜗支持细胞区域的表达情况及安全性,以及对呋塞米引起的听力下降的影响。方法·将带有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的AAV8-GFP病毒,经耳蜗中阶注射入新生Gjb2纯合突变小鼠的内耳,注射14 d后取小鼠耳蜗,荧光显微镜观察基底膜GFP的表达情况。将载有野生型Gjb2基因的AAV8-GJB2-GFP病毒经中阶注射入新生Gjb2纯合突变小鼠内耳后,于4周后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耳蜗Gjb2 mRNA及其编码的连接子蛋白(connexin 26,CX26)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荧光法观察其具体表达位置。通过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 brainstem response,ABR)实验评价新生纯合突变小鼠中阶注射AAV8-GJB2-GFP后4周龄时5.66~45.00 kHz的听力阈值。采用呋塞米试验比较野生型小鼠及Gjb2纯合突变小鼠腹腔注射呋塞米前后的ABR阈值变化,以及观察Gjb2纯合突变小鼠经AAV8-GJB2-GFP治疗后能否缓解呋塞米导致的听力下降。结果·AAV8-GFP注射14 d后耳蜗顶圈、中圈、底圈支持细胞的转染率分别为(11.60±1.28)%、(10.33±1.55)%、(5.40±0.86)%。AAV8-GJB2-GFP注射4周后耳蜗Gjb2 mRNA水平约为未注射耳的1.26倍(P=0.014),CX26蛋白水平是未注射耳的1.31倍(P=0.001);注射后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耳蜗支持细胞表达CX26,内毛细胞区域也有CX26异位表达。ABR检测显示,给药耳各频率听力阈值与对侧耳无明显差异,表明其安全性较好。Gjb2纯合突变小鼠经呋塞米诱导后较野生型小鼠产生更明显的听力阈移,注射AAV8-GJB2-GFP 4周后突变小鼠阈移小于未治疗小鼠,在8.00、11.32、16.00 kHz测得的阈值,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新生Gjb2纯合突变小鼠中阶注射AAV8-GJB2-GFP,可使小鼠成年后耳蜗支持细胞表达外源性Gjb2,挽救呋塞米诱导的听力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相关病毒 缝隙连接蛋白β2 支持细胞 呋塞米 基因治疗
下载PDF
GJB2基因突变在长岛型掌跖角化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慧茹 叶碧珍 魏转弟 《安徽医药》 CAS 2020年第1期118-123,共6页
目的鉴定一家系长岛型掌跖角化症(NPPK)的突变位点,阐明NPPK的发病机制。方法将收集的2例NPPK病人外周血,提取DNA后对GJB2、GJB3、GJB4、GJB6、GJA1五个基因进行测序,鉴定突变位点;连接蛋白转录物显微注射卵母细胞,分别为:缝隙连接蛋白(... 目的鉴定一家系长岛型掌跖角化症(NPPK)的突变位点,阐明NPPK的发病机制。方法将收集的2例NPPK病人外周血,提取DNA后对GJB2、GJB3、GJB4、GJB6、GJA1五个基因进行测序,鉴定突变位点;连接蛋白转录物显微注射卵母细胞,分别为: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Cx)26、Cx31、Cx26+Cx31、Cx26+Cx26⁃S183F、Cx31+Cx26⁃S183F及注射水的对照组,并通过膜片钳实验记录半通道电流;蛋白质印迹检测法检测NPPK突变体及野生型Cx31的表达水平;通过免疫共沉淀检测Cx26 NPPK突变体与Cx31的互作情况。结果测序发现Cx26(GJB2)基因发生了突变(c.548C>T),第183位的丝氨酸被苯丙氨酸取代(p.Ser183Phe)导致了NPPK;当在卵母细胞单独表达Cx26⁃S183F时,不能形成间隙连接通道或半通道;突变体与野生型Cx31的共表达,显示Cx31间隙连接通道的反式显性抑制,而不降低Cx31蛋白质合成;免疫共沉淀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Cx26对Cx31蛋白更有效地下拉,说明增强了异型连接子的形成;在Cx26突变体存在下,异型连接子的形成导致Cx31半通道活性显着增加。结论Cx26⁃S183F不能单独形成半通道或间隙连接,但在与Cx31共表达时可以增强半通道活性,从而引起NPPK。Cx26突变体具有修饰Cx31半通道和缝隙连接的能力,对研究Cx26和Cx31在表皮疾病的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角化病 掌跖 缝隙连接蛋白beta 2 膜片钳术 印迹法 蛋白质 免疫沉淀法 突变位点
下载PDF
非霍奇金淋巴瘤中MCM2、Cx43、Skp2蛋白的表达 被引量:4
8
作者 齐彦 廖斌 +2 位作者 杨丽英 沈达煌 徐成波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6年第6期958-961,共4页
目的: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2,MCM2)与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以及S期激酶相关蛋白2(S 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 目的:研究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Minichromosome maintenance protein 2,MCM2)与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以及S期激酶相关蛋白2(S phase kinase-associated protein 2,Skp2)在非霍奇金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以期为临床诊治非霍奇金淋巴瘤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入院诊治的非霍奇金淋巴瘤36例作为实验组,并选取同期入院诊治的淋巴结反应性增生18例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MCM2、Cx43、Skp2的表达情况,同时分析MCM2、Cx43、Skp2的表达与非霍奇金淋巴瘤恶性程度、临床分期等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组NHL患者MCM2阳性表达率为83.33%、Skp2阳性表达率为86.11%,显著高于对照组22.22%与27.78%的阳性表达率(P<0.01);NHL患者Cx43阳性表达率为22.22%,显著低于对照组61.11%阳性表达率(P<0.01)。NHL患者MCM2阳性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临床分期及Ki67水平密切相关(P<0.05);NHL患者Cx43阳性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呈负相关(P<0.01);NHL患者Skp2阳性表达与肿瘤恶性程度及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MCM2、Cx43、Skp2的异常表达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恶性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MCM2、Cx43、Skp2可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治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霍奇金淋巴瘤 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2 细胞间隙连接蛋白43 S期激酶相关蛋白2 免疫组化
下载PDF
普通人群间隙连接蛋白β2基因编码区突变分析
9
作者 覃婷 田矛 +2 位作者 李友琼 龙喜贵 张秀群 《广西医学》 CAS 2021年第1期89-91,共3页
目的分析普通人群间隙连接蛋白β2(GJB2)基因编码区的突变情况。方法纳入200例无明显听力障碍、无血缘关系的志愿者,收集其外周血标本,对GJB2基因编码区进行Sanger测序,分析GJB2基因编码区的突变情况。结果共检出GJB2基因突变84例,检出... 目的分析普通人群间隙连接蛋白β2(GJB2)基因编码区的突变情况。方法纳入200例无明显听力障碍、无血缘关系的志愿者,收集其外周血标本,对GJB2基因编码区进行Sanger测序,分析GJB2基因编码区的突变情况。结果共检出GJB2基因突变84例,检出变异体9种,其中2种为缺失所致移码突变,包括c.235delC、c.299-300delAT,基因频率分别为0.50%、0.25%;7种为错义突变,包括4种良性变异(c.79G>A、c.341A>G、c.11G>A、c.608T>C,基因频率分别为10.00%、8.25%、0.50%、0.25%)和3种致病性错义变异(c.109G>A、c.557C>T、c.139G>T,基因频率分别为13.5%、0.25%、0.25%)。结论普通人群中GJB2基因以错义突变为主,c.109G>A携带率较高。c.299-300delAT、c.557C>T、c.139G>T为少见致病性突变。c.341A>G与c.79G>A变异体之间可能存在始于c.79G>A变异体的连锁不平衡奠基者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连接蛋白β2 基因编码区 突变 普通人群
下载PDF
雷米普利通过激活ERK1/2-Cx43信号通路降低SHR大鼠的血压
10
作者 赵亮 魏童 《河北医学》 CAS 2022年第8期1251-1256,共6页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雷米普利(Ramipril,RMP)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血压的影响并探讨机制。方法:50只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SHR组、RMP+SHR组、RMP+甘珀酸[CBX,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抑制剂... 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雷米普利(Ramipril,RMP)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血压的影响并探讨机制。方法:50只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SHR组、RMP+SHR组、RMP+甘珀酸[CBX,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抑制剂]+SHR组、RMP+U0126[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抑制剂)]+SHR,RMP+CBX+U0126+SHR组,n=10/组。健康wistar大鼠为control组(n=10)并与SHR组均给予生理盐水40mL/kg i.v.,其余3组分别给予RMP 10mg/kg i.v.,RMP 10 mg/kg和CBX 13.5mg/kg i.v.,RMP 10mg/kg和CBX 13.5mg/kg和U012612mg/kg i.v.,尾静脉推注,给药48 h后采用BP-6大鼠无创血压测试仪、苏木精伊红染色和Western blot分析方法,观察大鼠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与Control组比,SHR组大鼠呈高血压症状(均P<0.05),且Cx43的Ser368磷酸化水平(p-Cx43)和磷酸化的ERK1/2(p-ERK1/2)的表达水平下调(均P<0.05)。与SHR组比,RMP+SHR组的血压降低(均P<0.05),p-Cx43和p-ERK1/2的表达增加(均P<0.05)。与RMP+SHR组比,RMP+CBX+SHR组的血压增高,p-Cx43表达降低(均P<0.05),p-ERK1/2的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与RMP+SHR组比,RMP+U0126+SHR组的血压明显增高,且p-Cx43和p-ERK1/2的表达都降低(均P<0.05)。与RMP+CBX+SHR组或RMP+U0126+SHR组比,RMP+CBX+U0126+SHR组的血压增高,而且p-Cx43和p-ERK1/2的表达都降低(均P<0.05)。结论:本研究证实RMP可以通过激活ERK1/2-Cx43信号通路改善SHR大鼠的高血压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普利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缝隙连接蛋白43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下载PDF
结直肠癌组织中LAMβ1、ARPC4、Cx26的表达及对肿瘤侵袭、转移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园 戴美云 徐浩 《中国肿瘤外科杂志》 CAS 2022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组织中层粘连蛋白β1(LAMβ1)、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4(ARPC4)及间隙连接蛋白26(Cx26)的表达及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如皋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收集的100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的肿瘤组... 目的探究结直肠癌组织中层粘连蛋白β1(LAMβ1)、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4(ARPC4)及间隙连接蛋白26(Cx26)的表达及与肿瘤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如皋市人民医院病理科收集的100例结直肠癌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及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LAMβ1、ARPC4、Cx26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肿瘤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LAMβ1、ARPC4、Cx26蛋白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LAMβ1、ARPC4、Cx26蛋白在结直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并分析LAMβ1、ARPC4、Cx26蛋白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RT-PCR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LAMβ1、ARPC4、Cx2的mRNA表达相较于癌旁组织上调。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结直肠癌组织中LAMβ1、ARPC4、Cx26蛋白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LAMβ1、ARPC4、Cx26着色主要分布于肿瘤细胞的细胞膜和细胞质中。不同性别、年龄、肿瘤大小结直肠癌患者LAMβ1、ARPC4、Cx26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分化程度、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结直肠癌患者LAMβ1、ARPC4、Cx2表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结直肠癌肿瘤组织中LAMβ1、ARPC4、Cx26的mRNA表达量存在正相关性(P<0.05),其蛋白表达之间同样存在正相关性(P<0.05)。结论LAMβ1、ARPC4、Cx26表达升高与结直肠癌的侵袭、转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层粘连蛋白β1 肌动蛋白相关蛋白2/3复合体4 间隙连接蛋白26 肿瘤转移
下载PDF
缝隙连接结合蛋白2在胰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中表达和对胰腺癌侵袭、转移的影响
12
作者 刘佳音 刘传江 +3 位作者 付强 罗乾坤 刘攀 张宏伟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66-270,共5页
目的探究缝隙连接结合蛋白2(GJB2)在胰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的表达和对胰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39例胰腺癌标本和其对应癌旁组织,培养原代CAF和正常胰腺成纤维细胞(NF)以及胰腺癌类器官。测序分析CAF与N... 目的探究缝隙连接结合蛋白2(GJB2)在胰腺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的表达和对胰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方法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39例胰腺癌标本和其对应癌旁组织,培养原代CAF和正常胰腺成纤维细胞(NF)以及胰腺癌类器官。测序分析CAF与NF基因表达差异。免疫组化染色进行GJB2表达评分,根据病理结果将标本分为T分期>2组和T≤2组,N>0组和N=0组,有神经浸润组和无神经浸润组。采用t检验评估不同分组GJB2表达评分差异,免疫组化染色进行GJB2表达评分,根据病理结果将标本分为T分期>2组和T≤2组,N>0组和N=0组,有神经浸润组和无神经浸润组。使用t检验评估不同分组GJB2表达评分差异,分析GJB2在CAF中表达量与患者预后相关性。设计GJB2过表达序列并构建载体,转染NF,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NF中GJB2表达量。将GJB2过表达组设为实验组(OE-NF),转染空载质粒NF设为对照组(OE-NC),分别与胰腺癌细胞、胰腺癌类器官共培养,Transwell实验和侵袭胶实验,采用t检验评估两组细胞影响下胰腺癌细胞的转移能力和侵袭能力差异。结果测序结果显示GJB2在CAF表达量高于NF(log2FoldChange:-5.37 pval:1.34e-04<0.05),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GJB2在T分期>2组表达量(11.310±0.221)较T≤2组(9.261±0.542)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P<0.01)。N>0组表达量(10.950±0.249)较N=0的组(9.313±0.669)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57,P<0.05)。神经浸润组(11.600±0.193)较无神经浸润组(9.625±0.442)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63,P<0.01)。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显示GJB2高表达组患者3年总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组[风险比(HR)=2.50(1.26~4.96),P<0.01]。Transwell迁移实验中OE-NF组穿出数量(20.200±2.417)多于OE-NC组(6.600±1.288,t=4.966,P<0.01),且Transwell侵袭实验中OE-NF组(343.80±19.440)引导肿瘤细胞穿出数量多于OE-NC组(66.380±3.914,t=13.99,P<0.01)。结论GJB2在CAF中高表达且与患者预后相关,并且可促进胰腺癌细胞侵袭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癌 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 缝隙连接结合蛋白2 侵袭
原文传递
先天性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100例常见耳聋基因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许军 叶小磊 +6 位作者 陈淑飞 郑周数 邵小飞 苏仁杰 张磊 曾云 史波宁 《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 2014年第3期184-186,共3页
目的应用耳聋基因芯片对先天性非综合征性耳聋(NSHI)患者进行基因筛查。方法采集宁波市儿童听力筛查诊断中心确诊的100例先天性NSHI患者的外周血,提取DNA。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多态性分型技术检测缝隙连接蛋白β2(G... 目的应用耳聋基因芯片对先天性非综合征性耳聋(NSHI)患者进行基因筛查。方法采集宁波市儿童听力筛查诊断中心确诊的100例先天性NSHI患者的外周血,提取DNA。应用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离子化飞行时间质谱多态性分型技术检测缝隙连接蛋白β2(GJB2)、GJB3、SLC26A4、线粒体DNA(mtDNA)、12S rRNA热点突变位点。结果共检出GJB2基因突变22例(22%)、SLC26A4基因突变12例(12%);未检出GJB3基因和线粒体12S rRNA突变。结论本组耳聋人群中与筛查位点有关的耳聋比例高达34%,该人群遗传性聋GJB2突变的发生率最高,SLC26A4突变的发生率次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聋 基因诊断 缝隙连接蛋白β2 SLC26A4
下载PDF
干血斑耳聋基因检测在茂名地区新生儿遗传性耳聋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富 宁学玲 陈海玲 《海南医学》 CAS 2020年第3期284-287,共4页
目的探讨干血斑耳聋基因检测在茂名地区新生儿遗传性耳聋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常见基因位点突变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茂名地区医院优生优育遗传医学中心门诊筛查的5542例汉族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共170例遗传性耳... 目的探讨干血斑耳聋基因检测在茂名地区新生儿遗传性耳聋患儿中的应用价值,并观察常见基因位点突变分布特征。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3月茂名地区医院优生优育遗传医学中心门诊筛查的5542例汉族儿童为研究对象,其中共170例遗传性耳聋患儿纳入研究,同时选择6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采用干血斑耳聋基因检测技术检测常见的耳聋相关基因缝隙连接蛋白β2基因(GJB2)、离子转运体26A4蛋白基因(SLC26A4)、线粒体mtDNA 12srRNA,对比遗传性耳聋患儿和健康儿童耳聋相关基因突变差异,分析遗传性耳聋患儿GJB2、SLC26A4、mtDNA 12s rRNA突变特点。结果茂名地区遗传性耳聋患儿中携带相关基因突变率(90.43%)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0),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170例携带相关基因突变患儿中GJB2基因突变检出率最高,达47.65%(81/170),以235delC突变为主,占基因突变患儿40.00%,其次为299delAT、176del16;SLC26A4基因突变率为37.06%(63/170),以IVS7-2A>G突变为主,占基因突变患儿的32.94%,其次为2168A>G突变,占基因突变患儿的4.12%。mtDNA12s rRNA突变率最低,为11.18%(19/170),以1555A>G突变为主,占基因突变患儿4.71%;本组共检出特殊类型突变携带者7例。结论GJB2、SLC26A4、mtDNA 12s rRNA基因突变可能是茂名地区遗传性耳聋患儿主要致聋基因,235delC、IVS7-2A>G是本组遗传性耳聋最常见的基因突变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耳聋 基因芯片技术 基因突变 缝隙连接蛋白β2基因 离子转运体26A4蛋白基因
下载PDF
佩梅样病3家系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东晓 吴晔 +5 位作者 季涛云 肖江喜 顾强 吴希如 姜玉武 王静敏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1240-1245,共6页
目的分析并确定佩梅样病(Pelizaeus-Merzbacher-like disease,PMLD)3个家系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点,为PMLD患者家庭提供准确的遗传咨询及产前检查打基础。方法2010年5月至2013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集3个家系4例(P1-4)PMLD... 目的分析并确定佩梅样病(Pelizaeus-Merzbacher-like disease,PMLD)3个家系的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点,为PMLD患者家庭提供准确的遗传咨询及产前检查打基础。方法2010年5月至2013年3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收集3个家系4例(P1-4)PMLD男性患儿及其家系成员临床资料,其中P1与P2为表型相似的同胞兄弟,进行临床特点分析:包括病史、体征、辅助检查特点;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和DNA直接测序方法进行缝隙连接蛋白gamma-2基因(GJC2)与蛋白脂蛋白1基因(PLP1)突变检测,采用多重连接依赖的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PLPl重复突变,明确基因突变类型,进行分子遗传学特点分析。结果1.临床特点:4例患儿均具有共济失调以及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脑白质髓鞘化不良特点,P1-3主要于婴儿期发病,以眼球震颤为首发症状,均表现为精神运动发育落后、肌张力低下。P4于8岁7个月以手抖、听力下降发病,根据临床特征及头颅MRI表现P1-4均符合临床诊断PMLD。2.遗传学特点:4例PMLD患儿共发现GJC25种核苷酸改变:c.579delC(P.Glyl93fsXl7)、c.1296-1297insG(P.Gly433fsX59)、c.735C〉A(P.Cys245X)、c.689delG(P.Gly230AlafsX241)与c.1199C〉A(P.Ala400Glu),均为国际上未报道的新突变。P1-3均为复合杂合突变致病,分别遗传自表型正常的父母;P4发现GJC2c.1199C〉A(P.Ala400Glu)纯合突变,表型正常P4之父为本位点的杂合改变,母亲在本位点为野生型。结论本研究3个家系4例PMLD患儿临床表现均符合PMLD的特点,PMLD临床诊断成立。GJC2分析发现了5种突变均为国际上尚未报道的新突变,扩展了GJC2的突变谱。明确了PMLD3个家系临床与分子遗传学特征,为准确的遗传咨询和进一步的产前诊断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佩梅样病 缝隙连接蛋白gamma-2 突变
原文传递
一个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突变分析
16
作者 徐春宏 张海军 +4 位作者 张艺飓 赵苏瑛 耿学侠 单云峰 单祥年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目的 分析一个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突变,并探讨缝隙连接蛋白beta 2 (gapjunction protein beta2 ,GJB2 )基因2 35 del C突变是否会加重线粒体A15 5 5 G突变导致的非综合征型耳聋症状。方法 对一个母系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核... 目的 分析一个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家系的突变,并探讨缝隙连接蛋白beta 2 (gapjunction protein beta2 ,GJB2 )基因2 35 del C突变是否会加重线粒体A15 5 5 G突变导致的非综合征型耳聋症状。方法 对一个母系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耳聋核心家系72个成员取外周血提取DNA,经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后,利用Alw2 6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直接测序验证,对其线粒体DNA突变进行研究;利用Apa 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直接测序验证,筛查核心家系中GJB2基因2 35 del C突变情况,并对GJB2基因2 35 del C和线粒体A15 5 5 G突变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 在2 7名母系成员中均发现具有线粒体A15 5 5 G突变,呈母系遗传;具有耳聋表型的为2 1人(77.8% ) ,家族外显率高;所筛查的包括配偶在内的72名个体中,仅3例具有GJB2基因2 35 del C杂合子突变,且均出现在母系成员中,但3例的耳聋表型却不同。结论 线粒体A15 5 5 G突变是本家系耳聋遗传易感性的基础,在该家系中GJB2基因的2 35 del C杂合子突变未加重线粒体A15 5 5 G突变导致的非综合征型耳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综合征型耳聋 遗传性 突变分析 gjb2基因 聚合酶链反应扩增 线粒体DNA突变 限制性内切酶 protein 缝隙连接蛋白 核心家系 直接测序 G突变 遗传易感性 beta 母系遗传 杂合子 外周血 Apa 外显率 验证 酶切 筛查 表型
原文传递
缝隙连接蛋白43在脑缺血再灌注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孔平 郑剑华 +2 位作者 陈晓辉 方敏华 徐恩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9期708-716,共9页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与胶质细胞之间存在缝隙连接.其中,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最丰富的缝隙连接蛋白之一,参与细胞间物质交换的代谢偶联以及电信号传递的电偶联,对细胞新陈代谢、内环境稳态、细胞...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与胶质细胞之间存在缝隙连接.其中,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43,Cx43)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含量最丰富的缝隙连接蛋白之一,参与细胞间物质交换的代谢偶联以及电信号传递的电偶联,对细胞新陈代谢、内环境稳态、细胞分化等生理过程具有重要调控作用.脑缺血后,缝隙连接失偶联及半通道活性异常引起细胞内外环境的稳态失衡,最终导致脑组织损伤.因此,维持Cx43的正常功能对于保护脑组织免受脑缺血再灌注诱导的神经元损伤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损伤 缝隙连接 缝隙连接蛋白43 src家族激酶类 闭锁小带蛋白1 兴奋性氨基酸转运体2 离子通道 细胞死亡 神经保护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