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iveness of Gardnerella vaginalis culture and Nugent scoring in identifying bacterial vaginosis in pregnant women
1
作者 Chijioke Ogomegbunam Ezeigwe George Uchenna Eleje +18 位作者 Chidebe Christian Anikwe David Chibuike Ikwuka Boniface Chukwuneme Okpala Kindness Chidi Irikannu Emeka Philip Igbodike Emmanuel Umegbolu Ngozichukwu Uzoewulu Olufunke Onaadepo Malarchy Ekwunife Nwankwo Onyecherelam Monday Ogelle Choice Chinemerem Nworgu Jide Uzowulu Uzoigwe Ifeoma Frances Okwuonu Chisom Godswill Chigbo LazarusUgochukwu Okafor Chinekwu Sochukwu Anyaoku Chukwuemeka Okwudili Ezeama Charlotte Blanche Oguejiofor Joseph Ifeanyichukwu Ikechebelu 《Infectious Diseases Research》 2023年第2期14-24,共11页
Background:Bacterial vaginosis(BV),a lower genital tract syndrome,has been linked to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and is regarded as the prevalent type of vaginal infection in females of childbearing age.Objectives:To d... Background:Bacterial vaginosis(BV),a lower genital tract syndrome,has been linked to adverse pregnancy outcomes and is regarded as the prevalent type of vaginal infection in females of childbearing age.Objectives:To determine the accuracy of Nugent scoring and Gardnerella vaginalis culture in the diagnosis of bacterial vaginosis(BV)among pregnant women attending antenatal clinic in Nnamdi Azikiwe University Teaching Hospital,Nnewi,Nigeria.Method:This cross-sectional study evaluated biospecimen from 333 pregnant women enrolled through systematic random sampling technique.Biospecimens of vaginal discharge were tested for BV infection using Amsel’s criteria,Nugent’s score and culture of G.Vaginalis.Using Amsel’s criteria as a“gold standard”,the Nugent’s score and culture of G.vaginalis were estimated.Results:Prevalence of 26.12%,25.82% and 28.20% of BV was found using Amsel criteria,Nugent’s method and culture of G.vaginalis,respectively.No statistical relationship exists between socio-demographic characteristics and BV(P>0.05).Sexual exposure,and vaginal hygienic practices influences BV(P<0.05)infection and also with fishy odor during or after sexual intercourse,Gardnerella morphotypes,Bacteroides morphotypes and BV(P<0.05).An inverse relationship existed between lactobacilli morphotypes and BV.The prevalence of HIV was 5.41% and 16 out of 18 had BV diagnosed using Amsel criteria.Nugent method correlated strongly with Amsel criteria(P<0.05).In comparison with Amsel criteria,it had 78.16% sensitivity,92.68% specificity,79.07%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92.31%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88.89% accuracy rate.This was in contrast distinction to the culture of G.vaginalis,which had 56.32%sensitivity,81.70% specificity,52.13%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84.10%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75.08% accuracy rate.Conclusion:Nugent method correlated strongly with Amsel criteria(P<0.05)and had 78.16% sensitivity,92.68% specificity,79.07%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92.31%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88.89% accuracy rate.Contrariwise,the culture of G.vaginalis had 56.32% sensitivity,81.70% specificity,52.13%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84.10% negative predictive value and 75.08% accuracy rate for BV diagno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sel criteria bacterial vaginosis gardnerella vaginalis Nugent score pregnant women PREVALENCE HIV
下载PDF
Cefoperazone-sulbactam and ornidazole for Gardnerella vaginalis bloodstream infection after cesarean section:A case report
2
作者 Yu Mu Jing-Jing Li +3 位作者 Xiao Wu Xin-Fang Zhou Lian Tang Qin Zhou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26期9323-9331,共9页
BACKGROUND Gardnerella vaginalis(G.vaginalis)is a facultative anaerobic bacteria known to cause bloodstream infections.However,cases are very rare in clinics.There is very limited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 BACKGROUND Gardnerella vaginalis(G.vaginalis)is a facultative anaerobic bacteria known to cause bloodstream infections.However,cases are very rare in clinics.There is very limited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he treatment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s caused by G.vaginalis.Therefore,there is an urgent need for effective antibacterial drugs to treat patients with bloodstream infections caused by G.vaginalis.CASE SUMMARY A woman who underwent a cesarean section presented with a sudden onset of high fever 1-d post-surgery.The blood cultures suggested an infection due to G.vaginalis,and treatment with cefoperazone-sulbactam was started.After 5 d of treatment,there was a decrease in the hemogram;however,the temperature an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remained high.Based on clinical experience and a review of literature,the treatment was modified to include ornidazole in combination with cefoperazone-sulbactam.Following a week of treatment,the temperature,hemogram and C-reactive protein levels returned to normal,and blood cultures turned negative,suggesting a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combination treatment.CONCLUSION This case highlighted the effective use of cefoperazone-sulbactam combined with ornidazole for bloodstream infection caused by G.vaginalis following a cesarean se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dnerella vaginalis Bloodstream infections ANTI-INFECTIVE CEFOPERAZONE-SULBACTAM ORNIDAZOLE Case report
下载PDF
Current Concepts of <i>Gardnerella vaginalis</i>Biofilm: Significance in Bacterial Vaginosis
3
作者 Allison Nicole Kunze Bryan Larsen 《Ope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2019年第12期1569-1585,共17页
Gardnerella vaginalis (GV) has been implicated in BV development. Further, biofilm is accepted as one, if not the principle reason, for recurrent or recalcitrant BV. GV has defined virulenc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Gardnerella vaginalis (GV) has been implicated in BV development. Further, biofilm is accepted as one, if not the principle reason, for recurrent or recalcitrant BV. GV has defined virulence factors that contribute to biofilm, though more may be discovered within genomic information. Key players in genital tract microecology include GV, other species of the microbiome, and the epithelial base on which microbial interactions occur. The epithelium is influenced by various forces such as douching, smoking, diet, and estrogen: other potential factors are yet unidentified. All of these factors may contribute to bacterial vaginosis. Further, biofilms usually contain microbial species in addition to GV, and the mechanisms for supporting roles of these other species provide an opportunity for elucidation. Gaps in knowledge still exist in effective therapeutics aimed at biofilm, and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ocess of bacterial quiescence, persistence, and biofilm formation is a key step in future research. Purpose: This review examines current literature for information about biofilm significance in relation to GV and bacterial vaginosis. Methods: Structured literature revi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rdnerella Bacterial VAGINOSIS VIRULENCE Factors BIOFILM MICROBIOME
下载PDF
烯醇化酶在阴道加德纳菌和乳杆菌的表达及其对糖酵解影响的研究
4
作者 张瑞 吴益青 +6 位作者 尹海旭 李昶 马爱昕 王君竹 白会会 刘朝晖 廖秦平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76-680,共5页
目的:研究烯醇化酶在阴道加德纳菌菌株和乳杆菌菌株的胞膜上和胞质内表达的差异情况,并比较两种菌的糖酵解能力的区别。方法:从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分离、纯化、鉴定的加德纳菌菌株,从健康女性阴道分泌物中分离乳杆菌菌株,同... 目的:研究烯醇化酶在阴道加德纳菌菌株和乳杆菌菌株的胞膜上和胞质内表达的差异情况,并比较两种菌的糖酵解能力的区别。方法:从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分泌物中分离、纯化、鉴定的加德纳菌菌株,从健康女性阴道分泌物中分离乳杆菌菌株,同等条件下,在体外培养一段时间后,检测菌液中残余葡萄糖、乳酸、丙酮酸和三磷酸腺苷(ATP)的浓度。分别提取加德纳菌和乳杆菌的胞膜和胞质蛋白,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胞质和胞膜中的烯醇化酶的情况。结果:加德纳菌的培养基中残余的葡萄糖明显变少,而培养乳杆菌的培养基中残余葡萄糖含量相对较多,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德纳菌产生的ATP含量显著高于乳杆菌(P<0.05)。当在反应体系中加入烯醇化酶抗体后,残余葡萄糖的量有所增加,而ATP、乳酸和丙酮酸含量都有所减少;所有加德纳菌和乳杆菌的胞质中均存在烯醇化酶,其中加德纳菌的烯醇化酶的含量显著高于乳杆菌(P<0.05)。仅部分加德纳菌菌株和乳杆菌菌株的胞膜上存在烯醇化酶,加德纳菌胞膜上的烯醇化酶的含量显著高于乳杆菌(P<0.05)。结论:烯醇化酶在阴道加德纳菌和乳杆菌的表达存在一定差别,这种差别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两种菌种代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 烯醇化酶 阴道加德纳菌 阴道乳杆菌 糖酵解
下载PDF
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阴道微环境中差异蛋白的蛋白组学研究
5
作者 张瑞 李昶 +1 位作者 马爱昕 刘朝晖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7期488-492,500,共6页
目的:用蛋白组学和质谱技术探索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阴道微环境中的关键蛋白,为探讨BV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和体检中心就诊的10例BV女性和10例健康女性的阴道分泌物,采用蛋... 目的:用蛋白组学和质谱技术探索细菌性阴道病(BV)患者阴道微环境中的关键蛋白,为探讨BV的发病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门诊和体检中心就诊的10例BV女性和10例健康女性的阴道分泌物,采用蛋白分析技术筛选差异蛋白,通过GO(Gene Ontology)富集、KEGG(Gene Ontology Enrichment Analysis)富集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筛选与BV相关的关键蛋白。结果:鉴定到人源化的蛋白2136个,其中差异蛋白142个,上调蛋白104个,下调蛋白38个,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蛋白折叠、蛋白去甲酰化、细胞质翻译和蛋白结合等。鉴定到细菌源性蛋白760个,其中差异蛋白56个,上调蛋白32个,下调蛋白24个,涉及的生物学过程主要包括葡萄糖代谢、糖酵解、膜转运和ATP水解。BV患者阴道分泌物中的烯醇化酶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蛋白组学和质谱技术能筛选出可能参与BV发病机制的相关蛋白和信号通路,如烯醇化酶,为阐明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提供重要信息,有可能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烯醇化酶 细菌性阴道病 阴道加德纳菌 阴道乳杆菌
下载PDF
阴道加德纳菌与阴道阿托波菌共培养生长状态及粪肠球菌上清液对两者共培养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6
作者 孙茜 张晓宇 +5 位作者 冯旸子 何渊慧 白会会 杜梦瑶 范琳媛 刘朝晖 《现代妇产科进展》 2024年第1期41-46,共6页
目的:研究阴道加德纳菌与阴道阿托波菌共培养后的生长特性,同时探究粪肠球菌上清对阴道加德纳菌与阴道阿托波菌混合培养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BV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纯化鉴定的阴道加德纳菌及阴道阿托波菌,观察... 目的:研究阴道加德纳菌与阴道阿托波菌共培养后的生长特性,同时探究粪肠球菌上清对阴道加德纳菌与阴道阿托波菌混合培养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BV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纯化鉴定的阴道加德纳菌及阴道阿托波菌,观察阴道加德纳菌及阴道阿托波菌共培养24、48、72h的生长情况及成膜情况。观察粪肠球菌标准株24h内生长情况及产酸能力。通过检测OD值观察阴道加德纳菌单独培养、阴道加德纳菌与阿托波菌混合培养与分别加入粪肠球菌上清共培养24、48、72h后的生物膜形成情况。结果:加德纳菌与阿托波菌2∶1比例共培养的成膜能力比相同菌量的加德纳菌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阿托波菌几乎不生成生物膜。粪肠球菌上清液对单加德纳菌及加德纳菌与阿托波菌(2∶1)混合培养生物膜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阴道加德纳菌与阴道阿托波菌共培养后可互相促进生物膜的形成。粪肠球菌上清液对单阴道加德纳菌及阴道加德纳菌与阴道阿托波菌混合培养的生物膜形成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肠球菌 阴道加德纳菌 阴道阿托波菌 共培养 益生菌
下载PDF
双性水对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影响的研究
7
作者 尚晨光 尚翔 +4 位作者 白会会 范琳媛 李婷 宗晓楠 刘朝晖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3期527-533,共7页
目的研究双性水对加德纳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初次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在阴道分泌物中分离纯化并鉴定为加德纳菌10株,双性水与加德纳菌共培养48h或者双性水作用于已培养24h的加德纳菌后,检... 目的研究双性水对加德纳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初次诊断为细菌性阴道病患者,在阴道分泌物中分离纯化并鉴定为加德纳菌10株,双性水与加德纳菌共培养48h或者双性水作用于已培养24h的加德纳菌后,检测OD值、最小抑菌浓度(MIC)值,并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加德纳菌的生物膜形成情况。结果加德纳菌生物膜在培养48h形成较好(P<0.05)。双性水对加德纳菌有一定的杀菌作用。被抑制的加德纳菌在电镜下生物膜形成减少,未被抑制的和已形成生物膜的加德纳菌,双性水作用后其生物膜无明显变化。结论双性水可抑制加德纳菌生物膜的形成,但对已形成成熟生物膜的加德纳菌无明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性水 细菌性阴道病 加德纳菌 生物膜
下载PDF
抑制阴道加德纳菌的乳杆菌的筛选及其抑菌机制的研究
8
作者 张瑞 马爱昕 +4 位作者 王君竹 李昶 尹海旭 白会会 刘朝晖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962-1965,共4页
目的筛选对阴道加德纳菌增殖有抑制功能的阴道乳杆菌菌株,探讨阴道乳杆菌菌株抑制加德纳菌的可能机制,为开发用于细菌性阴道病(BV)治疗的益生菌菌株提供先决条件。方法分别从BV患者和健康女性阴道分泌物中分离阴道加德纳菌菌株和乳杆菌... 目的筛选对阴道加德纳菌增殖有抑制功能的阴道乳杆菌菌株,探讨阴道乳杆菌菌株抑制加德纳菌的可能机制,为开发用于细菌性阴道病(BV)治疗的益生菌菌株提供先决条件。方法分别从BV患者和健康女性阴道分泌物中分离阴道加德纳菌菌株和乳杆菌菌株,通过spot on lawn法筛选有抑制阴道加德纳菌增殖的乳杆菌菌株,用双层牛津杯法对比乳杆菌菌液、上清液、菌体对阴道加德纳菌菌株抑制作用的差别。结果从20例健康女性阴道分泌物中获得62株阴道乳杆菌菌株,分属于6个菌种,其中18株有抑制阴道加德纳菌的作用。通过对18株有抑菌效应的乳杆菌菌株的不同成份(菌液、菌体、上清液)研究表明,其菌液、菌体和上清液均有抑菌效应,菌液的抑菌效应明显大于上清液组。上清液经过蛋白酶K处理之后,8份标本的抑菌效果消失,10份标本的抑菌效果明显减弱。结论该研究共纯化和鉴定阴道乳杆菌菌株62株,其中18株具有抑制阴道加德纳菌增殖的功能。产生蛋白类抑菌物质可能参与了阴道乳杆菌抑制阴道加德纳菌增殖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菌功能 抑菌蛋白 阴道乳杆菌 阴道加德纳菌 细菌性阴道病
下载PDF
高危型HPV感染对宫颈阴道微生态菌群及miR-222、miR-18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李阳芳 程群仙 +4 位作者 徐灵 李航 杨杰 倪秀文 卢雨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4期389-393,共5页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对宫颈阴道微生态菌群及miR-222、miR-18a表达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妇产科门诊随机行宫颈筛查的妇女共1500例,均行HPV检测,根据是否感染,分为HR-HPV... 目的分析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对宫颈阴道微生态菌群及miR-222、miR-18a表达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闵行医院妇产科门诊随机行宫颈筛查的妇女共1500例,均行HPV检测,根据是否感染,分为HR-HPV阴性组(n=1338)和HR-HPV阳性组(n=162)。采用PCR法检测宫颈和阴道脱落细胞中HR-HPV的感染情况;DNA探针技术检测阴道分泌物中加德纳细菌(BV)、霉菌(VVC)和滴虫(TV)感染情况;阴道微生态检测仪Unit-500检测过氧化氢(H_(2)O_(2))、唾液酸苷酶和白细胞酯酶;实时定量荧光PCR检测miR-222和miR-18a的表达;Spearman法分析阴道微生态和miR-222、miR-18a的相关性。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R-HPV感染的影响因素。结果1500例筛查人群中,检出的HR-HPV感染者162例,HPV16检出率最高,为91例,占比56.17%。HR-HPV阳性组受试者菌群多样性Ⅱ~Ⅲ级比率、BV阳性率、H_(2)O_(2)阳性率为33.95%、30.86%、95.06%,均显著高于HR-HPV阴性组(25.64%、20.25%、89.9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VC、TV、唾液酸苷酶和白细胞酯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R-HPV阳性组中miR-222和miR-18a的表达量为2.73±0.46、3.11±0.52,明显高于HR-HPV阴性组(0.56±0.08、0.82±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V阳性率和miR-222、miR-18a呈正相关(r=0.397、0.256,P<0.05),H_(2)O_(2)阳性率与miR-222、miR-18a也呈正相关(r=0.321、0.373,P<0.05)。单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V阳性率、H_(2)O_(2)阳性率、miR-222、miR-18a是影响HR-HPV感染危险因素(OR=1.963,95%CI=1.032~3.735;OR=1.671,95%CI=0.584~4.779;OR=1.296,95%CI=0.802~2.094;OR=1.374,95%CI=1.003~2.753,P<0.05)。结论HR-HPV感染患者的微生态环境紊乱,miR-222、miR-18a的表达明显升高,且BV阳性率、H_(2)O_(2)阳性率、miR-222、miR-18a是影响HR-HPV感染危险因素。治疗中了解HR-HPV感染的危险因素,有利于针对HR-HPV感染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宫颈阴道微生态 MIR-222 miR-18a
下载PDF
抑制阴道加德纳菌乳酸菌的筛选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宋佳 李雪龙 +5 位作者 乌日娜 武俊瑞 李东红 余萍 汤纯 矫艳平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6-171,共6页
为筛选具有较强抑制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特性的乳酸菌菌株,该研究通过双层琼脂扩散法测定菌株抑制阴道加德纳菌的能力,从筛菌样品中筛选能力较强的乳酸菌,通过溶血性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评价其安全性,并进行了耐酸耐... 为筛选具有较强抑制阴道加德纳菌(Gardnerella vaginalis)特性的乳酸菌菌株,该研究通过双层琼脂扩散法测定菌株抑制阴道加德纳菌的能力,从筛菌样品中筛选能力较强的乳酸菌,通过溶血性试验、动物致病性试验评价其安全性,并进行了耐酸耐胆盐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筛选菌株中罗伊氏粘液乳杆菌(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HCS02-001抑菌能力最强,发酵上清液抑菌圈直径为18.23 mm,发酵上清液经过3倍浓缩后抑菌圈直径可达21.58 mm。菌株HCS02-001无溶血性,无致病性,在pH 2.0条件下培养17 h活菌数对数值为7.97,存活率为85.52%,在1.5%胆盐条件下培养17 h活菌数对数值为8.48,存活率为90.99%。结果显示罗伊氏粘液乳杆菌HCS02-001具有较强的抑制阴道加德纳菌特性,初步判定其具备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安全性 抑菌特性 罗伊氏粘液乳杆菌 阴道加德纳菌
下载PDF
阴道内乳杆菌与粪肠球菌共培养生长状态及其上清液对阴道加德纳菌抑制作用的体外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晓宇 孙茜 +5 位作者 冯旸子 何渊慧 白会会 杜梦瑶 范琳媛 刘朝晖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73-278,共6页
目的:研究阴道菌群中乳杆菌与粪肠球菌共培养后的生长特性,同时探究乳杆菌与粪肠球菌共培养上清液对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BV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纯化鉴定的粪肠球菌和阴道加德纳菌,在妇科阴道微生... 目的:研究阴道菌群中乳杆菌与粪肠球菌共培养后的生长特性,同时探究乳杆菌与粪肠球菌共培养上清液对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BV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纯化鉴定的粪肠球菌和阴道加德纳菌,在妇科阴道微生态评价系统中诊断为菌群异常患者阴道分泌物标本中分离纯化鉴定的卷曲乳杆菌,观察乳杆菌与粪肠球菌共培养24、48、72h的生长情况及产乳酸能力。通过检测OD值观察阴道加德纳菌单独培养与分别加乳杆菌、粪肠球菌及其混合培养的上清液共培养24、48、72h后的生物膜形成情况。结果:乳杆菌与粪肠球菌混合培养后产L-乳酸比单独乳杆菌和单独粪肠球菌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时间的增加,乳杆菌与粪肠球菌共培养后的菌量逐渐增多,但比粪肠球菌单独培养菌量多(P<0.05)。随着时间增加,乳杆菌与粪肠球菌共培养的成膜能力较乳杆菌、粪肠球菌单独培养的成膜能力好(P<0.05)。24h时乳杆菌上清液对加德纳菌成膜能力无明显抑制作用,而粪肠球菌上清液及乳杆菌与粪肠球菌共培养的上清液对加德纳菌生物膜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和72h时乳杆菌上清液、粪肠球菌上清液、乳杆菌与粪肠球菌共培养的上清液对加德纳菌的成膜能力均有很强的抑制作用,且共培养的上清液较单独培养的上清液抑制作用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杆菌与粪肠球菌共培养后在产乳酸方面存在拮抗作用,同时共培养后可相互促进生物膜的形成,而不促进细菌的生长。随着培养时间增加,乳杆菌与粪肠球菌共培养的上清液对阴道加德纳菌生物膜的抑制作用比单乳杆菌或单粪肠球菌上清液强,表明乳杆菌与粪肠球菌共培养后对加德纳菌生物膜形成的抑制有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乳杆菌 粪肠球菌 阴道加德纳菌 共培养 益生菌
下载PDF
子宫内膜样癌患者的阴道菌群特征及其功能预测
12
作者 张虎 冯巧 +3 位作者 朱展鹏 戴海燕 段迎春 胡花 《上海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8-12,共5页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样癌患者阴道菌群特点,预测其可能参与的子宫内膜样癌发生、发展的功能通路。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20年12月就诊于上海市浦东医院妇产科的35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样癌(内膜样癌组,16例)或增殖期子宫内膜(对照组,19例)的... 目的 分析子宫内膜样癌患者阴道菌群特点,预测其可能参与的子宫内膜样癌发生、发展的功能通路。方法 选择2017年9月—2020年12月就诊于上海市浦东医院妇产科的35例诊断为子宫内膜样癌(内膜样癌组,16例)或增殖期子宫内膜(对照组,19例)的患者。以无菌棉签取患者阴道后穹隆部的分泌物,对样本进行16S核糖体RNA(16S-rRNA)的V3至V4高变区高通量测序以鉴定菌群,并行阴道微生物α多样性、β多样性分析,以及微生物的功能预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阴道微生物α多样性分析结果(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Chao指数、ACE指数、Coverage指数)、群落组成情况、β多样性分析结果[非度量多维尺度(NMDS)分析结果],以及微生物的功能预测分析结果(差异富集的功能通路)。结果 两组间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Chao指数、ACE指数和Coverage指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内膜样癌组加德纳菌属相对丰度(3.32%)显著低于对照组(15.39%,P=0.03)。NMDS分析结果显示,内膜样癌组与对照组样本分布比较接近,重合度高,组间β多样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且Stress=0.19,故此分析可靠。PICRUSt 1.1.0软件功能预测分析结果显示,内膜样癌组次生代谢物生物合成运输与分解代谢、细胞运动的功能丰度值分别为190 899.88±11 187.84、136 818.06±11 248.72,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15 730.86±3 542.88、47 544.90±2 647.83(P值均<0.01)。结论 阴道菌群为子宫内膜样癌无创筛查提供了可能,功能预测为子宫内膜样癌发生和发展机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样 微生物组学 阴道微生物 16S-rRNA测序
下载PDF
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的病原学诊断评价 被引量:59
13
作者 李连青 朱庆义 +2 位作者 刘俊芬 李兆艾 武素梅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6-230,共5页
目的 探讨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BV)的病原学诊断价值。方法 对237例妇科门诊生殖道感染患者,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用直接涂片染色、细菌分离培养、PCR和 BV试验等 4 种方法,检测阴道加德纳菌和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按照 Amsel金... 目的 探讨阴道加德纳菌对细菌性阴道病(BV)的病原学诊断价值。方法 对237例妇科门诊生殖道感染患者,采集阴道分泌物标本,用直接涂片染色、细菌分离培养、PCR和 BV试验等 4 种方法,检测阴道加德纳菌和细菌性阴道病;BV诊断按照 Amsel金标准分组:BV组 174 例,非 BV组 63 例;另设对照组 40 例为健康体检妇女。结果 BV组174例直接涂片(线索细胞)、细菌培养、PCR和BV试验等4种方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5%、51.1%、78.2%和89.7%;63例非BV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 6.3%、9.5%、11.1%和 28.6%,2 组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值均<0.05,差异有显著性;40例健康对照组,只有PCR阳性检出率为12.5%,余均为阴性;23株 GV药敏试验结果甲硝唑敏感2株,替硝唑敏感3株,罗红霉素敏感3株,阿奇霉素敏感4株,克林霉素敏感 1 株。结论阴道加德纳菌在细菌性阴道病中占有主导作用,是细菌性阴道病的重要致病菌之一;BV诊断试验快速、敏感,适用于BV筛查;涂片染色检测线索细胞简单、易行,且可同时进行真菌、淋菌等检测;细菌分离培养是阴道加德纳菌鉴定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阴道病(BV) 阴道加德纳菌(GV) 聚合酶链反应(PCR)
下载PDF
男女性生殖道炎性疾病者阴道加德纳菌及其他病原菌感染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李琴 谢平 +3 位作者 徐卓群 徐汇义 朱蕾芳 肖琛月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429-1431,共3页
目的了解男女性生殖道炎性疾病者阴道加德纳菌及其他病原菌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03年10月~2004年8月,无锡地区682例(男459例,女223例)男女性生殖道炎性疾病患者的尿道和宫颈分泌物标本及115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标本,进行阴道加... 目的了解男女性生殖道炎性疾病者阴道加德纳菌及其他病原菌的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03年10月~2004年8月,无锡地区682例(男459例,女223例)男女性生殖道炎性疾病患者的尿道和宫颈分泌物标本及115例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液标本,进行阴道加德纳菌(GV)、解脲脲支原体(Uu)、人支原体(MH)、生殖道支原体(MG)、肺炎支原体(MP)、淋病奈瑟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检测,女性同时进行念珠菌和滴虫检测.结果男性生殖道患者GV阳性率为8.1%,居NG(37.3%)、Uu(22.7%)之后列第3位;女性Gv为28.3%,居念珠菌(42.6%)、Uu(38.6%)之后也列第3位.结论男女性生殖道炎性疾病患者GV阳性率较高,在检出的病原菌中居第3位,对STD患者应注重GV的检测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加德纳菌 支原体属 衣原体属 淋病奈瑟球菌 STD
下载PDF
一种新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病的研究 Ⅲ.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0
15
作者 严忠诚 阎新华 +2 位作者 奕凤英 阎喜军 王长凤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9-215,共7页
对国内主要狐场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银黑狐、北极狐、赤狐及彩狐均对本病易感染,主要通过交配传染,病狐在本病流行中起主要作用.各狐场感染率为0.9—21.9%,导致流产率1.5—14.7%,空怀率3.2—47.5%,揭示了本病的严... 对国内主要狐场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银黑狐、北极狐、赤狐及彩狐均对本病易感染,主要通过交配传染,病狐在本病流行中起主要作用.各狐场感染率为0.9—21.9%,导致流产率1.5—14.7%,空怀率3.2—47.5%,揭示了本病的严重危害性.通过血清学和病原分离证实,本病可感染饲养管理人员,为人兽共患病.除狐狸外,貉、水貂及犬也可感染.实验动物中小白鼠、大白鼠、地鼠、豚鼠和家兔对本病不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加德纳氏菌 狐狸 流行病学 人兽共患
下载PDF
女性尿路感染者病原学监测 被引量:40
16
作者 王怡芳 龚晓红 朱云霞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3-225,共3页
目的 了解女性尿路感染者病原学状况。方法 采集76例女性尿路感染者进行了阴道分泌物常规涂片微生物学检查、阴道加德纳菌(Gv)和解脲脲支原体(Uu)核酸检测,并收集中段尿液作常规细菌培养分离鉴定、Gv和Uu核酸检测。结果 76 例女性尿... 目的 了解女性尿路感染者病原学状况。方法 采集76例女性尿路感染者进行了阴道分泌物常规涂片微生物学检查、阴道加德纳菌(Gv)和解脲脲支原体(Uu)核酸检测,并收集中段尿液作常规细菌培养分离鉴定、Gv和Uu核酸检测。结果 76 例女性尿路感染者阴道分泌物中共有 70 例(92 1%)检出病原菌,其中 Gv58 例(76 3%)、Uu49例(64 5%)、滴虫4例(5 3%)、念珠菌属 8 例(10 5%);中段尿液中共有 65 例(85 5%)检出病原菌,其中Gv45例(59 2%)、Uu26例(34 2%)、细菌25例(32 8%);无论阴道分泌物标本还是中段尿液标本存在多种病原菌混合感染。结论 Gv、Uu已是女性尿路感染的重要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阴道加德纳菌 解脲脲支原体
下载PDF
一种新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病的研究——Ⅱ.病原菌的鉴定 被引量:10
17
作者 蔡妙英 卫军 +3 位作者 严忠诚 阎新华 栾凤英 阎喜军 《微生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3-37,共5页
对从狐狸流产胎儿和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得到的16株菌进行了细胞形态、细胞壁显微结构的观察和生化、对人血红细胞具溶血性、DNA的G+C含量等测定。根据它们细胞呈革兰氏阳性到可变,形态从球杆到杆状的多形态性,接触酶和氧化酶均阴性,葡萄糖... 对从狐狸流产胎儿和阴道分泌物中分离得到的16株菌进行了细胞形态、细胞壁显微结构的观察和生化、对人血红细胞具溶血性、DNA的G+C含量等测定。根据它们细胞呈革兰氏阳性到可变,形态从球杆到杆状的多形态性,接触酶和氧化酶均阴性,葡萄糖的O/F测定为发酵产酸,主要产物有乙酸和乳酸等主要产物,归为阴道加德纳氏菌,但由于它们对营养要求不苛求,生长速度快和对氧要求低等,又不同于人体来源的加德纳氏菌。因此,将这群菌另定为一个亚种——阴道加德纳氏菌狐狸亚种(Gardnerella vaginalis subsp.fox)。模式株为U8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加德纳氏菌 狐狸 病原菌 鉴定 人兽共患
下载PDF
STD患者阴道加德纳菌及其他病原菌感染状况 被引量:8
18
作者 李琴 谢平 +4 位作者 徐卓群 徐汇义 朱蕾芳 肖琛月 鲁严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676-678,共3页
目的了解STD患者阴道加德纳菌及其他病原菌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03年10月~2004年6月无锡地区682例STD患者的生殖道拭子标本进行阴道加德纳菌(GV)、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生殖支原体(MG)、肺炎支原体(MP)、淋病奈瑟菌(NG)、... 目的了解STD患者阴道加德纳菌及其他病原菌感染状况。方法收集2003年10月~2004年6月无锡地区682例STD患者的生殖道拭子标本进行阴道加德纳菌(GV)、解脲脲原体(UU)、人型支原体(MH)、生殖支原体(MG)、肺炎支原体(MP)、淋病奈瑟菌(NG)、沙眼衣原体(CT)检测,女性同时检测念珠菌和滴虫。结果男性STD患者GV阳性率为8.1%,居NG(37.3%),UU(22.7%)之后列第3位;女性GV为28.3%,居念珠菌(42.6%),UU(38.6%)之后也列第3位。结论STD患者GV阳性率较高,在检出的病原菌中居第3位,对STD患者应注重GV的检测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加德纳菌 STD 支原体 衣原体 淋病奈瑟菌
下载PDF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阴道加德纳菌感染调查 被引量:19
19
作者 张水林 朱云霞 糜祖煌 《中华男科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7期506-508,共3页
目的 :了解男性不育患者精液阴道加德纳菌 (Gv)的感染状况。 方法 :收集 2 0 0 2年 4月~ 2 0 0 3年 5月期间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男性不育门诊就诊的 373例男性精液标本 ,以及其中 6 3例Gv阳性患者的配偶阴道拭子标本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 目的 :了解男性不育患者精液阴道加德纳菌 (Gv)的感染状况。 方法 :收集 2 0 0 2年 4月~ 2 0 0 3年 5月期间无锡市妇幼保健院男性不育门诊就诊的 373例男性精液标本 ,以及其中 6 3例Gv阳性患者的配偶阴道拭子标本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 (nPCR)技术进行Gv检测。 结果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Gv定植率为 4 4 .2 % ,阳性者配偶阳性率达 87.3%。 结论 :男性不育患者精液Gv定植率较高 ,Gv可经性生活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阴道加德纳菌 精液 分子检测
下载PDF
Mohnarin 2008年度报告:淋病奈瑟菌、阴道加德纳菌、气单胞菌与副溶血弧菌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20
作者 肖永红 王进 +1 位作者 朱燕 高磊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I0005-I0008,共4页
目的了解淋病奈瑟菌、阴道加德纳菌、气单胞菌与副溶血弧菌耐药状况。方法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三级甲等医院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 目的了解淋病奈瑟菌、阴道加德纳菌、气单胞菌与副溶血弧菌耐药状况。方法采用纸片法、MIC法或E-test法测定细菌药物敏感性,使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对卫生部全国细菌耐药性监测网(Mohnarin)所属三级甲等医院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分离的4种菌株进行分析。结果①共分离到淋病奈瑟菌138株、阴道加德纳菌119株、嗜水气单胞菌336株、其它气单胞菌115株和副溶血弧菌51株。②淋病奈瑟菌对青霉素G耐药率63.6%,对头孢西丁、头孢噻肟敏感率在95%以上,其他头孢菌素敏感率仅为73.3%~79.2%,对环丙沙星耐药率高达90%。③阴道加德纳菌对β-内酰胺类、万古霉素、氯霉素敏感性较高,对大环内酯、克林霉素、四环素、阿米卡星敏感率在60%~79.3%,对氧氟沙星仅37.5%敏感率。④嗜水气单胞菌对多数β-内酰胺类敏感性差,但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性超过90%;对阿米卡星、米洛环素、多黏菌素B、左氧氟沙星敏感率在80%以上。结论四种细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各具特点,临床需根据耐药情况选择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气单胞菌 阴道加德纳菌 副溶血弧菌 MOHNARIN 耐药监测 2008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