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D-S证据理论的网络表示融合方法 被引量:9
1
作者 程晓涛 吉立新 +1 位作者 尹赢 黄瑞阳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54-860,共7页
随着网络表示学习技术的发展,在网络结构信息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考虑融入额外辅助信息来提升网络表示效果.针对现有网络表示学习方法中对于多属性特征融合缺乏冲突判别与评价指标的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D-S证... 随着网络表示学习技术的发展,在网络结构信息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考虑融入额外辅助信息来提升网络表示效果.针对现有网络表示学习方法中对于多属性特征融合缺乏冲突判别与评价指标的问题,本文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D-S证据理论的网络表示融合方法.本方法首先通过SVM算法给出不同属性信息对融合表示结果的支持度,然后利用证据组合规则计算网络表示学习中的融合评价指标,并依据混淆矩阵考虑各类别在节点分类中的局部可信度.在3类数据集上的仿真实验表明:本方法对于检测网络表示融合中的冲突,提高表示融合效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表示学习 特征融合 D-s证据理论 冲突判别
下载PDF
基于改进D-S证据理论数据融合的路段单元交通状态判别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王玉婷 李静 蔡晓禹 《交通运输研究》 2021年第6期31-39,共9页
为探究不同类型车辆运动特征差异对路段整体交通流状态判别的影响,解决单一数据源导致判别结果精度不高的问题,针对多种类型车辆的浮动车数据存在的显著差异,提出了基于改进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数据融合的路段单元交通状态判... 为探究不同类型车辆运动特征差异对路段整体交通流状态判别的影响,解决单一数据源导致判别结果精度不高的问题,针对多种类型车辆的浮动车数据存在的显著差异,提出了基于改进D-S(Dempster-Shafer)证据理论数据融合的路段单元交通状态判别方法。通过分析不同类型车辆的浮动车数据,探究其在速度分布、交通状态划分标准及样本量等方面存在的差异;针对D-S证据理论在融合高冲突信息时的失效问题,从修正数据源基本信任分配函数与优化合成规则两方面改进D-S证据,并据此构建路段单元交通状态判别模型。经实例验证发现:基于出租车、公交车、私家车单一浮动车数据的路段单元交通状态判别准确率分别为83.58%,70.15%,61.19%,利用传统D-S证据理论融合数据的交通状态判别准确率为85.07%,改进方法判别准确率为94.03%。这表明改进方法可有效融合高度冲突的多种浮动车数据,其交通状态判别准确率高于基于单一浮动车数据或传统D-S证据理论的判别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融合 D-s证据理论 路段单元 交通状态判别 浮动车数据 车辆运动特征
下载PDF
基于眼动和脑电特征的高速铁路行车调度员疲劳状态判别研究
3
作者 张光远 王灿 陈诚 《铁道运输与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96-204,212,共10页
针对当前高速铁路行车调度员疲劳状态判别方法尚未结合多源信息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的高速铁路行车调度员疲劳状态判别方法,在利用支持向量机对眼动和脑电特征进行软分类作为决策层输入的基础上,结合上一时间点疲劳状态判别结... 针对当前高速铁路行车调度员疲劳状态判别方法尚未结合多源信息的优势,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息的高速铁路行车调度员疲劳状态判别方法,在利用支持向量机对眼动和脑电特征进行软分类作为决策层输入的基础上,结合上一时间点疲劳状态判别结果,利用改进的D-S证据理论进行决策层融合得到最终的判别结果。通过采集20名行车调度员的模拟实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改进后的研究方法在疲劳状态判别方面准确率达到93.75%。可以看出,信息融合判别的准确率高于单纯依靠眼动和脑电特征的方法,增加上一时间点的疲劳判别结果有助于提高模型的鲁棒性和可靠性,并且改进的模型对高速铁路行车调度员疲劳状态判别具有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和脑电特征 高速铁路行车调度员 支持向量机 D-s证据理论 疲劳状态判别
下载PDF
学龄儿童失调态度在应激与抑郁间的作用:一项多波段追踪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吴文峰 卢永彪 陈世英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83-191,共9页
通过对3年级和7年级学龄儿童的追踪研究,探讨儿童群体中Beck抑郁理论认知易感因素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间的作用。对追踪数据的多层线性模型和多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作为Beck抑郁理论中认知易感因素的失调态度在3年级儿童中既没有... 通过对3年级和7年级学龄儿童的追踪研究,探讨儿童群体中Beck抑郁理论认知易感因素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间的作用。对追踪数据的多层线性模型和多层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发现,作为Beck抑郁理论中认知易感因素的失调态度在3年级儿童中既没有显著的中介作用也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而在7年级儿童中虽然失调态度仍然没有显著的调节作用,但却有显著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可能初步揭示了失调态度在应激事件与抑郁症状关系中的发展性特征,这一发现对在儿童群体中实施抑郁的有效干预将具有较为重要的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eck抑郁理论 失调态度 多层线性模型 多层结构方程模型 学龄儿童
下载PDF
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研究——以大连市为例 被引量:6
5
作者 宋刚 冯茹 《西北人口》 CSSCI 2009年第1期41-46,共6页
失业人员再就业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大连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城市之一,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失业再就业的形势却不容乐观。以大连市... 失业人员再就业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大连是我国重要的沿海开放城市和对外贸易口岸城市之一,也是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失业再就业的形势却不容乐观。以大连市失业人员再就业为例,利用贝克尔歧视理论、工作选择模型深入分析了再就业的难点及其成因,并提出了解决失业人员再就业问题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业人员 再就业 贝克尔歧视理论 工作选择模型
下载PDF
我国高校女大学生就业歧视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秀英 孙水裕 金更欢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51-54,共4页
在中国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就业歧视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认为我国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歧视,从传统观念、法律、经济学等角度分析女大学生面临就业歧视的原因,构建一个以贝克尔歧视理论为... 在中国劳动力市场,大学生就业市场供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就业歧视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认为我国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歧视,从传统观念、法律、经济学等角度分析女大学生面临就业歧视的原因,构建一个以贝克尔歧视理论为基础的女大学生就业歧视模型,并根据模型提出解决女大学生就业歧视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高等院校 女大学生 就业歧视 贝克尔歧视理论
下载PDF
现代风险社会对教育功能的影响探析——以贝克风险社会理论为视角 被引量:2
7
作者 黄丽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10,共4页
教育功能不仅具有正向性,而且具有负向性。教育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的发挥是有条件的,教育系统内部或外部的异常条件会使教育正向功能的实现受到严重阻碍,并派生出多种偏离行为,产生许多期望之外的不良功能。从贝克风险社会理论... 教育功能不仅具有正向性,而且具有负向性。教育促进人和社会发展的正向功能的发挥是有条件的,教育系统内部或外部的异常条件会使教育正向功能的实现受到严重阻碍,并派生出多种偏离行为,产生许多期望之外的不良功能。从贝克风险社会理论的视角可以看出,在风险社会中,社会危机的"解属性化"、个体生活的"解常规化"和文化系统的"解传统化"对当代教育功能产生了诸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克风险社会理论 现代风险社会 教育功能
下载PDF
基于分辨力的融合目标识别系统中的传感器管理方法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胡仁伟 廖东平 +1 位作者 魏玺章 黎湘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4,共4页
针对融合目标识别系统传感器管理过程信息不确定性的特点,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分辨力的目标识别系统中的传感器管理方法。该方法从分辨力的角度出发,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推理,在满足约束的条件下,依据使系统预测识别分辨力最大的原则进... 针对融合目标识别系统传感器管理过程信息不确定性的特点,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分辨力的目标识别系统中的传感器管理方法。该方法从分辨力的角度出发,利用D-S证据理论进行推理,在满足约束的条件下,依据使系统预测识别分辨力最大的原则进行优化,实现传感器资源的管理。实验仿真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管理 分辨力 目标识别 D—s证据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