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端胃切除消化道重建方式的评价与选择
1
作者 李晓琦 马欣俐 邱江锋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24年第11期787-792,共6页
近年来,随着早期胃上部癌及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发病率的显著增加,近端胃切除手术在保留残胃功能、改善术后营养状况的优势逐渐凸显,重新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关注,并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增多.相比全胃切除手术,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吻合... 近年来,随着早期胃上部癌及食管胃结合部腺癌发病率的显著增加,近端胃切除手术在保留残胃功能、改善术后营养状况的优势逐渐凸显,重新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关注,并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增多.相比全胃切除手术,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较高,对患者的术后生存质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临床上出现了多种致力于探索近端胃切除术后抗反流的消化道重建方式以降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当前,食管胃外科尚未找到一种能够适用于所有患者或能够完全避免胃食管反流的手术方式,同时又缺乏多中心大样本的高级别循证医学证据指引.如何最大化地发挥近端胃切除的优势,施行符合解剖和生理的重建术式,并尽可能降低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概率,是术者在选择消化道重建方式时的一大难题.本文针对临床上最常见的5种近端胃手术方式的优缺点进行阐述,并认为当前阶段,适宜国内推广普及的消化道重建应当具备安全、简便、标准化操作性强的优点,尽早规范近端胃切除手术的技术标准,才能更好地实现手术质量控制,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端胃切除 胃癌 管型胃 胃食管反流
下载PDF
管状胃对食管癌手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文树 付向宁 +3 位作者 徐澄澄 张霓 潘小杰 刘曌宇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3-596,共4页
目的探讨管状胃对食管癌手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将4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管状胃组(20例)和传统手术组(20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正常成人为对照组。分别对食管癌患者在术后2周内进行食管腔内24hpH值监测,并同对照组... 目的探讨管状胃对食管癌手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将40例食管癌手术患者按手术方式不同分成管状胃组(20例)和传统手术组(20例),另选20例健康体检正常成人为对照组。分别对食管癌患者在术后2周内进行食管腔内24hpH值监测,并同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术后24hpH监测提示:DeMeester总评分、24h酸反流次数、>5min酸返流次数、最长反流持续时间、pH值<4.00的总时间、pH值<4.00占总时间的百分比各项结果传统手术组>管状胃组>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两组患者术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病理性胃食管反流,而管状胃组反流较传统手术组明显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胃食管吻合术 管状胃 胃食管反流
下载PDF
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及生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3
作者 温泽强 卿松 +2 位作者 邓治林 杨河川 凌建华 《疑难病杂志》 CAS 2013年第8期603-605,共3页
目的探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胃食管反流及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0月接受食管癌切除术的20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消化道重建术式分为2组,其中118例接受管状胃食管吻合术为观察组,82例接受全胃代食管... 目的探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术后患者胃食管反流及其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月—2012年10月接受食管癌切除术的200例食管癌患者,按照消化道重建术式分为2组,其中118例接受管状胃食管吻合术为观察组,82例接受全胃代食管吻合术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进行随访,并对2组的并发症、肺功能、术后胃食管反流、生存质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9%和11.0%(P>0.05);观察组在最大通气量(MVV)、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和肺活量(VC)降低幅度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4 h酸反流次数、>5 min酸反流次数、最长酸反流时间和pH值<4的总时间等方面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且观察组在术后4和12周的反流性疾病问卷表(RDQ)评分及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术后4周生存质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术后12周和24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周2组生存质量总满意度分别为77.9%和63.4%,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可显著降低患者术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提高肺部功能,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切除术 全胃代食管吻合术 管状胃食管吻合术 胃食管反流 生存质量
下载PDF
不同管理模式对脑卒中带胃管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 被引量:5
4
作者 何秀梅 毛晓润 +2 位作者 张玉霞 刘燕 佘东立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3期1230-1231,共2页
目的探索不同病房管理模式对脑卒中留置胃管患者返流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住我科的168例脑卒中带胃管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采用二级病房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 目的探索不同病房管理模式对脑卒中留置胃管患者返流及吸入性肺炎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住我科的168例脑卒中带胃管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对照组83例和观察组85例。对照组采用二级病房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三级病房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返流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返流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P=0.01)。结论三级病房管理模式能够使患者家属熟练掌握留置胃管的护理,减少返流、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管理模式 留置胃管 返流 吸入性肺炎
下载PDF
个性化护理对留置胃管鼻饲病人胃内容物反流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郗奉菊 施海红 龚绍荣 《全科护理》 2009年第19期1697-1698,共2页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对留置胃管鼻饲病人胃内容物反流的影响。[方法]140例经鼻插胃管进行胃肠内营养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7d,每天4次。比较两组留置胃... [目的]观察个性化护理对留置胃管鼻饲病人胃内容物反流的影响。[方法]140例经鼻插胃管进行胃肠内营养的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实施个性化护理。观察7d,每天4次。比较两组留置胃管鼻饲病人胃内容物反流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鼻饲病人胃内容物反流发生率为5.4%,对照组为19.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可降低留置胃管鼻饲病人胃内容物反流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护理 鼻饲 胃管 反流
下载PDF
管形胃胃肺比及抗反流作用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周新涛 刘建 +1 位作者 杜少鸣 刘永志 《安徽医药》 CAS 2014年第4期661-664,共4页
目的评价食管癌根治术病人同期行管形胃代食管术后胃肺比及抗食管反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1例中段食管癌病人行手术根治,同期予以管形胃弓上重建消化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常规食管癌根治术后的40例病人资料作比较,重点探讨该术式... 目的评价食管癌根治术病人同期行管形胃代食管术后胃肺比及抗食管反流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1例中段食管癌病人行手术根治,同期予以管形胃弓上重建消化道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与常规食管癌根治术后的40例病人资料作比较,重点探讨该术式改善术后抗反流方面的优势。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均在术后一个月入院复查,用Photoshop CS5软件分析两组患者CT片,发现实验组51例病人胃肺比为3.62%±0.63%,较对照组9.50%±0.79%明显减小,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并对两组患者用答卷方式询问食管反流方面的临床症状、对比两组患者钡餐及胃镜结果,发现实验组的返流程度远低于对照组,临床症状对比P值0.032;钡餐对比P值0.031;胃镜对比P值为0.015,均小于0.05,差距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以一次性切缝器制作管形胃,重建上消化道治疗食管癌可减小胃肺比,有效预防或减少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减少了胃肺比,术后远期生活质量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形胃 食管癌切除术 胃肺比 术后反流性食管炎
下载PDF
管状胃加胃底重建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罗世忠 李明军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32期79-80,83,共3页
目的探讨研究管状胃加胃底重建减压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3例符合条件、患有食管癌且需进行手术的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管状胃加胃底重建减压食管癌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只... 目的探讨研究管状胃加胃底重建减压食管癌术后胃食管反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63例符合条件、患有食管癌且需进行手术的患者,并将其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管状胃加胃底重建减压食管癌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只采用管状胃手术进行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进行临床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完成之后均存在一定的胃食管反流情况。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24 h酸反流次数、最长持续反流时间、pH值<4的总时间、以及pH值<4占总检测时间的百分比均较低(P<0.05)。在治疗完成1年后对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主要为食管炎症、糜烂、溃疡、以及吻合口异常,且两组患者在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管状胃加胃底重建减压食管癌术的疗效优于单纯的管状胃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胃 胃底重建 胃食管反流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中医治疗慢性咽炎为主要表现的胃管反流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卿丽华 《中医临床研究》 2012年第14期5-7,共3页
目的:分析以慢性咽炎为主要表现的胃管反流病通过中医治疗手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2011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咽炎为主要表现的胃管反流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60人,其中A组采用服用中成药香... 目的:分析以慢性咽炎为主要表现的胃管反流病通过中医治疗手段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2011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咽炎为主要表现的胃管反流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60人,其中A组采用服用中成药香砂养胃丸,再加传统中草药提取液进行超声雾化,让患者吸入进行治疗;而B组则采用口服奥美拉唑20mg,加抗生素药物同样将其进行超声雾化,让患者吸入治疗,并且对比A组和B组同等级别不同分度的患者的胃镜镜下检查结果。结果:A组的患者病情痊愈加好转的例数为55例,而B组中痊愈加好转的例数为32例,A组的综合临床治疗效果要远远好于B组,其中P<0.05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采用中药制剂进行雾化吸入处理的实验组的综合临床效果要远远好于目前西医常用的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其后期疗效更加持久,不易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治疗 慢性咽炎 超声雾化 胃管反流 临床效果
下载PDF
管状胃制作宽度对犬胃组织微循环灌注及反流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王明 夏彦民 +1 位作者 王文辰 姜涛 《解放军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2期48-51,共4页
目的探索管状胃胃体宽度对胃组织微循环灌注及反流功能、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 90只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只,分别制作管状胃胃体宽度为2/3、1/2、1/3原胃模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采... 目的探索管状胃胃体宽度对胃组织微循环灌注及反流功能、术后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 90只雄性比格犬随机分为A、B、C组,每组30只,分别制作管状胃胃体宽度为2/3、1/2、1/3原胃模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采用超声造影技术比较3组胃组织微循环灌注情况;采用p H监测仪监测管状胃内p H值、反流次数及时间。结果 C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A、B组(P<0.05),B组显著长于A组(P<0.05);C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多于A、B组(P<0.05);B组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A、C组(P<0.05)。B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A、C组(P<0.05),A组显著高于C组(P<0.05);B组曲线上升支斜率显著高于A、C组(P<0.05);B组曲线达峰时间均少于A、C组(P<0.05)。A组胃内p H<4总时间显著长于B、C组(P<0.05),B组显著长于C组(P<0.05);A组反流次数显著多于B、C组(P<0.05),B组显著多于C组(P<0.05);A组最长反流时间显著长于B、C组(P<0.05),B组显著长于C组(P<0.05)。结论管状胃宽度对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微循环灌注及反流情况影响巨大,过宽及过窄均不好,管状胃宽度为原胃1/2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胃 胃体宽度 微循环灌注 反流功能
下载PDF
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袁庆锋 张琪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24期3012-3013,3015,共3页
目的:探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巴中市中心医院确诊为中下段食管癌并有手术指征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改良组术中采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全胃食管吻合... 目的:探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巴中市中心医院确诊为中下段食管癌并有手术指征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改良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改良组术中采用管状胃食管吻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全胃食管吻合术。比较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肺功能、胃食管反流及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肺功能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改良组术肺功能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组术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肺部感染和吻合口漏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管状胃食管吻合术能明显减轻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肺功能损害,减少胃食管反流的发生,不会增加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适合在食管癌根治术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状胃 食管癌根治术 并发症 肺功能 胃食管反流
下载PDF
食管癌切除重建术管状胃及吻合口黏膜延长分层吻合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1
作者 彭林 傅俊惠 +2 位作者 黄建豪 郑春鹏 王卫光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10年第4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86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为管状胃组及对照组。管状胃组202例切除胃小弯侧形成管状胃,从食管裂孔经后纵隔食管床主动脉弓后方原位移至胸膜顶或左颈部行食... 目的探讨管状胃在食管癌切除重建术中的临床应用及其对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386例胸段食管癌患者分为管状胃组及对照组。管状胃组202例切除胃小弯侧形成管状胃,从食管裂孔经后纵隔食管床主动脉弓后方原位移至胸膜顶或左颈部行食管断端胃吻合术;对照组184例用全胃行移至胸膜顶或左颈部行食管断端胃吻合术。结果 38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顺利康复出院。管状胃组与对照组比较,肺功能的损失、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胸胃综合征及反流性食管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结论管状胃食管替代重建术式更符合生理解剖的要求,在食管切除长度、扩大淋巴结清扫、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等诸多方而均符合肿瘤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管状胃 胸胃综合征 反流性食管炎
下载PDF
针对性干预对留置胃管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评分及满意度评价 被引量:5
12
作者 江晓琴 陈红玉 《浙江临床医学》 2018年第12期2049-2050,共2页
目的 探讨针对性干预对留置胃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留置胃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临床... 目的 探讨针对性干预对留置胃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收治的留置胃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比较两组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留置胃管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实行针对性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以及生活质量,促进其尽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对性干预 留置胃管反流性食管炎 临床症状评分 满意度
下载PDF
探讨更换胃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效果观察
13
作者 张传丽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4年第6期259-261,211,共4页
目的本研究着重研讨更换胃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回顾性方式,展开研讨2022年8月-2024年2月本院的1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并按“护理方式异同”均分为对照组(n=50常规护理)与实验组(n=50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 目的本研究着重研讨更换胃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效果。方法以回顾性方式,展开研讨2022年8月-2024年2月本院的1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并按“护理方式异同”均分为对照组(n=50常规护理)与实验组(n=50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重点研讨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RDQ评分、QOL评分。结果对比分析后实验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RDQ评分、QO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RDQ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更换胃管时进行特殊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胃液滴入咽喉的发生率,减少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同时也可减少胃液的量,使胃液不易滴入咽喉,值得临床借鉴与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换胃管 胃液 咽喉 胃食管反流病 护理效果
原文传递
胃癌近端胃切除联合不同抗反流消化道重建方式疗效评估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杨力 吴健章 +9 位作者 尤俊 樊林 靖昌庆 王权 燕速 余江 臧潞 邢加迪 胡文庆 刘凤林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38-845,共8页
目的探讨胃癌近端胃切除后不同抗反流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9月至2021年8月在中国11家医疗中心就诊的338例近端胃切除后行抗反流消化道重建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73例,女性65例,年龄(63±10)岁(范围:... 目的探讨胃癌近端胃切除后不同抗反流消化道重建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9月至2021年8月在中国11家医疗中心就诊的338例近端胃切除后行抗反流消化道重建的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273例,女性65例,年龄(63±10)岁(范围:28~91岁)。其中管状胃食管吻合159例(管状胃组),空肠双通道重建107例(双通道组),食管胃双肌瓣技术吻合72例(双肌瓣组)。记录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早期并发症及分级、术后营养状态,根据洛杉矶分级法对术后12个月胃镜下反流性食管炎进行分级,Visick分级标准评估术后生活质量。分别采用方差分析、混合线性模型、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χ^(2)检验和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多组间比较,两两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结果双肌瓣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管状胃组和双通道组[(352±63)min比(221±66)min,(352±63)min比(234±61)min,P均<0.01]。管状胃组、双肌瓣组、双通道组术后Clavien-Dindo并发症分级系统Ⅱ级及以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7.0%(27/159)、9.7%(7/72)、10.3%(11/107)(χ^(2)=3.51,P=0.173)。三种重建方式术后体重指数变化趋势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8,P<0.01)。管状胃组术后6个月和12个月的体重指数较术前的下降幅度高于双肌瓣组(均数差值:1.721 kg/m2,P<0.01;均数差值:2.429 kg/m2,P<0.01),双通道组术后12个月体重指数下降幅度高于双肌瓣组(均数差值:1.319 kg/m2,P=0.027)。三组手术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变化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12个月双通道组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为12.9%(4/31),低于双肌瓣组的45.9%(17/37)(χ^(2)=8.63,P=0.003)。双肌瓣组术后Visick 2~4级不适症状的比例为10.4%(7/67),低于管状胃组的34.6%(27/78)(χ^(2)=11.70,P=0.018),但与双通道组的22.2%(8/3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肌瓣技术手术时间长于管状胃吻合及双通道重建,但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相当。双肌瓣技术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其优势相较于管状胃吻合更加明显。双通道重建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风险低于双肌瓣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胃接合处 胃切除术 胃食管反流 管状胃吻合 双通道重建 双肌瓣技术
原文传递
管状胃代食管术在食管癌根治术后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施臻 何靖康 《国际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8期574-577,共4页
目的 探讨管状胃代食管术在食管癌根治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97例,其中51例采用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作为管胃组;46例采用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作为全胃... 目的 探讨管状胃代食管术在食管癌根治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在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为食管癌的患者97例,其中51例采用管状胃代食管吻合术,作为管胃组;46例采用传统全胃代食管吻合术,作为全胃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减压量、住院时间、病理分期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均无围手术期死亡。管胃组手术时间长于全胃组[(287.43±23.64)min∶(266.13±26.47)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279,P=0.031)。管胃组胃肠减压量小于全胃组[(1 908.14±327.97)ml∶(2 221.93±323.87)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591,P=0.015)。管胃组和全胃组患者术中出血量[(325.00±64.30)ml∶(356.67±49.52)ml;t=-1.490,P=0.147]、淋巴结清扫数[(10.73±4.83)枚∶(10.36±5.31)枚;t=0.238,P=0.813]、术后住院时间[(15.32±3.69)d∶(16.45±3.80)d;t=-1.005,P=0.320]及术后病理分期(P=0.71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管胃组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低于全胃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6%∶15.22%;χ^2=5.617,P=0.025)。管胃组和全胃组患者吻合口瘘(5.88%∶10.87%;χ^2=0.795,P=0.471)、术后肺部并发症(13.73%∶23.91%;χ^2=1.661,P=0.296)、吻合口狭窄(7.84%∶13.04%;χ^2=0.707,P=0.510)等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食管癌的手术治疗中,管状胃代食管术优于全胃代食管术,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食管反流 管状胃
原文传递
一种内置气囊防反流洗胃管的设计 被引量:1
16
作者 严恒 王颢 王峪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876-877,共2页
目前临床使用的洗胃管仅在管体远端开设几个流食孔,其结构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存在残留液体反流误吸等欠缺。本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合理、安全性高的内置气囊防反流洗胃管,以期优化设计应用于临床工作实际,进一步减少因... 目前临床使用的洗胃管仅在管体远端开设几个流食孔,其结构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存在残留液体反流误吸等欠缺。本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一种结构合理、安全性高的内置气囊防反流洗胃管,以期优化设计应用于临床工作实际,进一步减少因洗胃管路导致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洗胃 内置气囊 防反流 洗胃管 设计
原文传递
食管-管状胃颈部全机械侧侧吻合术60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周爱香 李凌 +4 位作者 李保田 刘高峰 李丹丹 秦云良 吕治民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4年第5期644-648,共5页
目的探讨食管-管状胃颈部全机械侧侧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解放军153中心医院采用食管-管状胃颈部全机械侧侧吻合术行食管癌切除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46~78(64.2... 目的探讨食管-管状胃颈部全机械侧侧吻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解放军153中心医院采用食管-管状胃颈部全机械侧侧吻合术行食管癌切除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1例、女19例,年龄46~78(64.2±6.4)岁,体重(58.6±12.6)kg;病变位于食管胸中段39例,胸下段15例,胸上段6例;食管癌TNM分期Ⅰ期1例,Ⅱ期32例,Ⅲ期23例,Ⅳ期4例。术后6~12个月对所有患者的饮食质量和胃食管反流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其中52例复查时行上消化道X线钡餐造影,38例行胃镜及食管黏膜病理学检查。结果 60例患者全部治愈出院,住院时间(12.0±2.6)d,吻合时间(18.4±3.2)min,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1.7%(7/60),吻合口瘘的发生率为1.7%(1/60),问卷调查60例患者术后恢复普通饮食,伴有胃食管反流症状者占23.3%(14/60)。X线钡餐造影检测吻合口径为1.2~2.2(1.6±0.2)cm,头低脚高45°观察发现59.6%(31/52)的患者显示钡剂向食管反流,未见钡剂潴留、胸胃扩张及胃排空障碍等;胃镜检查发现63.2%(24/38)的患者显示吻合口完全开放,36.8%(14/38)的患者呈不规则闭合或半闭合状态,食管黏膜病理检查发现18.4%(7/38)的患者为慢性炎性病变。结论食管-管状胃全机械侧侧吻合术对预防食管癌切除术后吻合口狭窄、吻合口瘘、胸胃综合征有良好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颈部吻合 管状胃 侧侧机械吻合 胃食管反流
原文传递
探讨更换胃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马伟艳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3年第2期191-193,共3页
目的观察并分析更换胃管时由于胃液滴入咽喉所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效果。... 目的观察并分析更换胃管时由于胃液滴入咽喉所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干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1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在参照组基础上接受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RDQ(胃食管反流病问卷)评分、QOL(生活质量指数评定表)评分均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的RDQ评分明显低于参照组、QOL评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且实验组护理满意度93.55%明显高于参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1.29%(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更换胃管时由于胃液滴入咽喉所引起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的应用,能够促进患症状的有效改善,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提升,并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今后临床借鉴以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换胃管 胃液 咽喉 胃食管反流病 护理干预
原文传递
更换胃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素娟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3年第3期110-113,共4页
目的分析研究在更换胃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更换胃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案号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单号)、试验组(双号),每... 目的分析研究在更换胃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的护理措施。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更换胃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病案号单双号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单号)、试验组(双号),每组患者40例,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综合护理,两组对比项目:疾病恢复质量、生活质量、护理满意率。结果试验组RDQ评分中胃酸过多、反酸、胸骨后疼痛以及反流各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QOL评分、SF-36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服务态度、沟通技巧、专业知识、操作技巧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更换胃管时胃液滴入咽喉致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显著改善胃酸过多、胸骨后疼痛、反酸等临床症状,提升生活质量,整体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普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换胃管 胃液 咽喉 胃食管反流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