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济伦理学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的译者主体性研究:《红高粱家族》英译本个案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孙宁宁 韩甜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82-85,93,共4页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得到了更多关注。从经济伦理学维度,借助美国学者爱德华·弗里曼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的英译本为例,分析该译本翻译过程中包括原作者、译者、目标... 随着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译者主体性的研究得到了更多关注。从经济伦理学维度,借助美国学者爱德华·弗里曼的利益相关者理论,以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的英译本为例,分析该译本翻译过程中包括原作者、译者、目标语读者、出版社等各利益相关者的交互影响。通过译者葛浩文,莫言的作品走出了国门,为英语世界的读者所接受,出版社也获益颇丰。葛浩文在发挥其主体性,并力图实现各方利益共赢时采取了诸如省译、增译、变译等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 译者主体性 莫言 《红高粱家族》 葛浩文
下载PDF
再谈《敕勒歌》和斛律金无关 被引量:3
2
作者 阿尔丁夫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0-66,共7页
学界近千年来的看法是:《敕勒歌》同斛律金有关。区别在于。在古代,或认为是他“作”,或认为是他“唱”;在现当代,绝大多数人认为是他所“唱”,只有个别的才认为是他“作”的。上述看法无不出于对史书原文的误解、曲解或盲从。以元好问... 学界近千年来的看法是:《敕勒歌》同斛律金有关。区别在于。在古代,或认为是他“作”,或认为是他“唱”;在现当代,绝大多数人认为是他所“唱”,只有个别的才认为是他“作”的。上述看法无不出于对史书原文的误解、曲解或盲从。以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之七作为旁证,证明“本天然”的北朝民歌《敕勒歌》同斛律金所唱“慷慨歌谣”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敕勒歌》 斛律金 元好问 《论诗三十首》
下载PDF
文学翻译与诗性原则——论美国翻译家葛浩文的翻译诗学 被引量:1
3
作者 徐美娥 《宜春学院学报》 2014年第5期101-105,共5页
美国当代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翻译了众多的中国现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在西方世界受到广泛关注,并获得许多国际大奖,对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分析葛浩文的翻译诗学,可以看出他的诗学观除了受到个人诗学影响外,还... 美国当代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翻译了众多的中国现当代作家的文学作品,在西方世界受到广泛关注,并获得许多国际大奖,对中国文学的对外传播起到了非常好的宣传效果。分析葛浩文的翻译诗学,可以看出他的诗学观除了受到个人诗学影响外,还受到主流诗学地位、诗学态度、经典诗学以及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而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其选材、翻译方法与翻译作品的宣传等方面,而这一切都体现了他是一个成功的中国文学的翻译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浩文 文学翻译 翻译诗学 改写 意识形态
下载PDF
莫言小说在英语国家的传播策略——以《红高粱家族》为例
4
作者 修国英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73-177,共5页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以前仅局限于国内的现当代文学,现已走上世界文坛。这期间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波折的过程。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也迅速被译介到多国,这对于我国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被世界认可,具有里程碑...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以前仅局限于国内的现当代文学,现已走上世界文坛。这期间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波折的过程。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也迅速被译介到多国,这对于我国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被世界认可,具有里程碑意义。同时,莫言小说在英语国家的传播方式,也有着诸多变异和模式的改变,并针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和接受程度,采取了一系列传播策略,如删除、添加和改译等。这对于我们研究莫言小说的海外译介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探索和借助"莫言模式",可以为我们探索出一条国内作家作品海外译介的成熟有效路径,而中国当代文学成功的海外译介更可以为我国坚定文化自信奠定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 《红高粱家族》 葛浩文
下载PDF
浑源龙山考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润民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54-58,共5页
"龙山三老"是金元之际一个著名的称号,涉及元好问、李冶、张德辉三位在金末元初声名卓著的历史人物。"龙山三老"的龙山(封龙山)又有两说,一是山西浑源,二是河北元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通过考察辨证,河北元氏... "龙山三老"是金元之际一个著名的称号,涉及元好问、李冶、张德辉三位在金末元初声名卓著的历史人物。"龙山三老"的龙山(封龙山)又有两说,一是山西浑源,二是河北元氏。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通过考察辨证,河北元氏封龙山固然得天独厚,为人所共知,而山西浑源龙山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元好问有诗,麻革、刘祁有记,还有不少诗文提及龙山,足见其在金元文学史上独特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浑源 龙山 元好问 刘祁 麻革
下载PDF
葛浩文英译《生死疲劳》之适应与选择
6
作者 翟晓丽 《宁波教育学院学报》 2014年第2期59-61,共3页
葛浩文是汉学家,同时也是一名硕果累累的翻译家,他翻译的莫言小说促生了中国百年缺失的诺贝尔文学奖。《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获奖最多的小说,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分析葛浩文对莫言小说之《生死疲劳》的翻译活动及剖析... 葛浩文是汉学家,同时也是一名硕果累累的翻译家,他翻译的莫言小说促生了中国百年缺失的诺贝尔文学奖。《生死疲劳》是莫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获奖最多的小说,本文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分析葛浩文对莫言小说之《生死疲劳》的翻译活动及剖析翻译背后译者的翻译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浩文 生态翻译学 翻译观 适应 选择
下载PDF
莫言小说翻译者葛浩文译者风格研究
7
作者 符晓晓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94-96,共3页
莫言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其作品在西方国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认可度,这自然离不开诸多翻译者对其作品的译介,其中英语译者葛浩文对其作品的持续关注与翻译,更是莫言真正走入西方读者心中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结合相关例... 莫言是中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其作品在西方国家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与认可度,这自然离不开诸多翻译者对其作品的译介,其中英语译者葛浩文对其作品的持续关注与翻译,更是莫言真正走入西方读者心中的重要原因。本文主要结合相关例证,对莫言小说翻译者葛浩文译者风格的形成渊源与基本特征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言小说 葛浩文 译者风格
下载PDF
《生死场》葛浩文译本的生态翻译解读
8
作者 周素文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87-90,共4页
葛浩文在《生死场》的英译过程中,其超然于本族文化意识的译者文化意识引领他发挥出自己作为一个文学批评者的个性特点,突出了生态翻译的"译者中心"论。在翻译"关联序链"中他把《生死场》当成一部超越于抗日文学的... 葛浩文在《生死场》的英译过程中,其超然于本族文化意识的译者文化意识引领他发挥出自己作为一个文学批评者的个性特点,突出了生态翻译的"译者中心"论。在翻译"关联序链"中他把《生死场》当成一部超越于抗日文学的作品来翻译,做出了符合时代趋势的文化维适应性转换,与当前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不谋而合。从文本选择到读者反响,葛浩文的《生死场》英译都是一部成功的生态翻译佳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死场》 生态翻译 葛浩文 “中国文学走出去”
下载PDF
基于布尔迪厄社会学视角的葛浩文翻译习惯探索
9
作者 王丽 《黑河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162-164,共3页
布尔迪厄社会学视角是社会学理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和指导价值的理论内容。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对于这种社会学理论的借鉴应用具有非常广泛的基础。葛浩文不仅具有非常丰富的翻译工作经验,还在翻译工作的开展中积极借鉴了布尔迪厄社会... 布尔迪厄社会学视角是社会学理论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和指导价值的理论内容。在文学作品翻译中,对于这种社会学理论的借鉴应用具有非常广泛的基础。葛浩文不仅具有非常丰富的翻译工作经验,还在翻译工作的开展中积极借鉴了布尔迪厄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内容,并且在借鉴其理论框架要点的基础上也渗透和反映了其个人的翻译习惯。通过对葛浩文基于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所形成的翻译习惯进行研究,探寻其翻译中所蕴含的内涵及其作品翻译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尔迪厄 社会学视角 葛浩文 翻译习惯
下载PDF
警院大学生对莫言作品《酒国》的跨文化欣赏——以葛浩文翻译莫言作品《酒国》的改写策略为例
10
作者 张梅 《净月学刊》 2013年第6期110-113,共4页
为了提升警院大学生的跨文化欣赏能力,本文通过文献整理,以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翻译莫言作品《酒国》的改写策略为例进行探索,研究发现莫言的充满口语化色彩和山东地方语言特色的作品被改写成目标语读者可接受的文字,使中国文学被西方... 为了提升警院大学生的跨文化欣赏能力,本文通过文献整理,以美国著名汉学家葛浩文翻译莫言作品《酒国》的改写策略为例进行探索,研究发现莫言的充满口语化色彩和山东地方语言特色的作品被改写成目标语读者可接受的文字,使中国文学被西方世界所接受。在警察院校的英语教学中,引导警院学生对照中英文阅读名著,提升其英文读写应用能力,同时提高其人文素质修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警院大学生 葛浩文 莫言 酒国 改写 跨文化欣赏
下载PDF
从生态翻译学角度看葛浩文译《生死疲劳》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丽敏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第3期86-88,共3页
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的综合整体性研究。该理论强调"译者中心,适应选择;汰弱留强,适者生存"以及译者翻译过程中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以葛浩文译《生死疲劳》为例,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研究译本,凸显生... 生态翻译学是从生态学视角对翻译的综合整体性研究。该理论强调"译者中心,适应选择;汰弱留强,适者生存"以及译者翻译过程中在语言维、文化维和交际维的转换。以葛浩文译《生死疲劳》为例,从生态翻译学的角度研究译本,凸显生态翻译学对译者翻译水平的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翻译学 葛浩文 《生死疲劳》
下载PDF
接受美学视角下葛浩文英译苏童《米》的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瑜琳 《教育教学论坛》 2017年第1期142-143,共2页
汉学家葛浩文一直致力于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英译,其英译的《米》在西方世界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研究葛浩文的英译本Rice,主要从"期待视野"、"召唤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归纳葛浩文在翻译《米》时... 汉学家葛浩文一直致力于中国当代作家的作品英译,其英译的《米》在西方世界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研究葛浩文的英译本Rice,主要从"期待视野"、"召唤结构"两个方面来分析归纳葛浩文在翻译《米》时的策略,以此来启发未来中国文学作品的译者,让他们更好地把中国文学推向英语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童《米》的英译 葛浩文 接受美学
下载PDF
葛浩文译作中的文化介入与翻译文本行为
13
作者 苏为 《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16-120,共5页
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每种语言都包含了特殊的文化内涵。葛浩文是近年来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数量最多的西方学者,他的译作不仅忠实于原作,而且翻译策略灵活变通,推动了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出国门,实现... 翻译不仅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每种语言都包含了特殊的文化内涵。葛浩文是近年来翻译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数量最多的西方学者,他的译作不仅忠实于原作,而且翻译策略灵活变通,推动了中国文学更好地走出国门,实现了中西不同文化的融合。本文从葛浩文译作中的文化内涵,文本的选择和翻译原则的角度,对葛浩文译作中的文化介入与翻译文本行为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浩文 文化 文本 翻译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葛浩文译者风格研究——以莫言小说英译本为例
14
作者 李姝惠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118-120,共3页
作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的大量作品被译成外文。英语译者葛浩文对其作品的持续关注与翻译,使得莫言的作品得以真正意义上地走进西方读者的内心世界。首先对葛浩文译文汉英平行语料库进行分析,随后阐述葛浩文译者风格... 作为我国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的大量作品被译成外文。英语译者葛浩文对其作品的持续关注与翻译,使得莫言的作品得以真正意义上地走进西方读者的内心世界。首先对葛浩文译文汉英平行语料库进行分析,随后阐述葛浩文译者风格的特质,并分析其风格、基本特征,最后在语料库的基础上探究葛浩文译者风格。通过分析得知,中国文学要想真正地"走出去",在拥有优秀作者与作品的同时,也要求译者长期关注、连续翻译作家作品,译者与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也应保持长期友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葛浩文 译者风格 莫言小说英译本
下载PDF
《红高粱》中葛浩文翻译思想之探析
15
作者 毕静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8年第2期390-390,共1页
葛浩文是美国著名翻译家、汉学家,近年来,葛浩文翻译了诸多中国现当代小说。莫言的《红高粱》获得了诺贝尔奖。葛浩文优秀的翻译对其获奖有功不可没的功劳。本文通过翻译家葛浩文的翻译思想:忠实、背叛、重写及跨文化交流活动来研究他... 葛浩文是美国著名翻译家、汉学家,近年来,葛浩文翻译了诸多中国现当代小说。莫言的《红高粱》获得了诺贝尔奖。葛浩文优秀的翻译对其获奖有功不可没的功劳。本文通过翻译家葛浩文的翻译思想:忠实、背叛、重写及跨文化交流活动来研究他所翻译的《红高粱》是否忠实于原作及其被广大目标语读者所接受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浩文 翻译思想 忠实 读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