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MERGING OF ORAL AND LISTENING SKILLS:A STEP IN TEH IMPROVEMENT OF TEACHING METHODS——Report on co-teaching between associate professor Ge Hong Jiu(China)and foreign expert Ralf Dua(Belgium).
1
作者 Ralf Dua 《Chinese Journal of Applied Linguistics》 1999年第1期31-36,共6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view that speaking and listening skills should be taught together in way that re-flects real-life communication.Suitable classroom activities are proposed.The authors present theirown experienc...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view that speaking and listening skills should be taught together in way that re-flects real-life communication.Suitable classroom activities are proposed.The authors present theirown experience,as Chinese lecturer and foreign expert,in co-teaching their combined classes in orderto integrate the teaching of speaking and listening ski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AL Belgium China)and foreign expert Ralf Dua Report on co-teaching between associate professor ge hong Jiu THE MERGING OF ORAL AND LISTENING SKILLS ge
原文传递
论葛洪的隐逸思想
2
作者 苏俊霞 霍建波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4年第1期53-58,共6页
葛洪亦道亦儒的人格在《抱朴子》一书中格外凸显,但纵观其一生,仍是道家全身避害的隐逸思想在他的精神领域居于主导地位。葛洪系统探讨了隐逸和政治的相关问题,以“出处同归”“立言助教”“隐显任时”和“修仙求道”来消解隐逸和政治... 葛洪亦道亦儒的人格在《抱朴子》一书中格外凸显,但纵观其一生,仍是道家全身避害的隐逸思想在他的精神领域居于主导地位。葛洪系统探讨了隐逸和政治的相关问题,以“出处同归”“立言助教”“隐显任时”和“修仙求道”来消解隐逸和政治之间的沟壑。但仕隐矛盾一直都未真正解决,它来源于时世多艰和身心挣扎的困惑,葛洪以安时处顺、遁世无闷进行的身心消解也是无奈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隐逸思想 仕隐矛盾
下载PDF
汉晋“仙”观念之流变考
3
作者 龙泽黯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9,共11页
根据“仙”的字形演变,其字义从描述特定形貌延伸出超凡脱俗之义,并兼容登、升义后形成较为原始通用的“神仙”义。在方仙道以邹衍五德始终之说论仙之后,“仙”第一次与长生产生关联并较为完整地具备了宗教义。汉晋时期,“仙”多与鬼神... 根据“仙”的字形演变,其字义从描述特定形貌延伸出超凡脱俗之义,并兼容登、升义后形成较为原始通用的“神仙”义。在方仙道以邹衍五德始终之说论仙之后,“仙”第一次与长生产生关联并较为完整地具备了宗教义。汉晋时期,“仙”多与鬼神混用,泛指一类与人异质且具备特殊能力的群体,仙人概念发展呈多元化样态:观念上从具备纷繁不同能力的群体转向以长生为核心的修道者,方法上从信仰崇拜转向己身修行,关系上从独立个体转向严格的等级次第。在此背景下,葛洪提出与前人皆不相同的仙论。首先,仙不是异质于人的特殊群体,而是人道之仙;其次,人之为仙的核心关键是长生,唯长生可以称仙;再次,长生不是特定之质,而是学致的;最后,学才是人之本真,学的两个要素是明师和定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汉魏晋 方仙道 道教 葛洪
下载PDF
想象香港的方法:葛亮短篇小说的香港书写及其文化政治
4
作者 苏文健 普红 《华文文学》 2023年第4期29-36,共8页
香港地区书写是香港地区文学窥探香港地区城市流动的重要窗口。葛亮笔下的香港地区都市书写,搭建了城的发展形态与人的生存图景两条主线,使杂糅着传统质素的现代化都市,与物质和精神上彰显双重边缘属性的外来者共同组成香港地区文化政... 香港地区书写是香港地区文学窥探香港地区城市流动的重要窗口。葛亮笔下的香港地区都市书写,搭建了城的发展形态与人的生存图景两条主线,使杂糅着传统质素的现代化都市,与物质和精神上彰显双重边缘属性的外来者共同组成香港地区文化政治表达的物质载体。论文聚焦葛亮的短篇小说集《阿德与史蒂夫》,旁及相关小说文本,探究葛亮内在于南京的文化滋养,同时又外在于香港地区都市精神的这种文化身份对形塑香港地区与内地的文学交流与文化互动的促进作用。基于南京与香港地区的双城书写格局,将香港地区书写与南京书写作比较分析,以期在城际对话与文化碰撞中,为葛亮香港地区城市书写做出相应的文学史定位,同时,在继承与新变并举的葛亮小说叙述语境下,也为理解“小说香港”提供可能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亮 短篇小说 香港地区书写 文化政治
下载PDF
天地人神四重维度下的葛洪乐论思想研究——以《抱朴子》内外篇为例
5
作者 王维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9-166,118,168,共10页
东晋道教思想家葛洪在面对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价值混乱问题,在《抱朴子》内外篇当中以乐论的方式做出了回应,打破了传统儒道思想以天地人为基础的三重论述模式,在天地人神四重维度的论述下赋予了传统乐论以全新的意义。文章以葛洪《... 东晋道教思想家葛洪在面对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价值混乱问题,在《抱朴子》内外篇当中以乐论的方式做出了回应,打破了传统儒道思想以天地人为基础的三重论述模式,在天地人神四重维度的论述下赋予了传统乐论以全新的意义。文章以葛洪《抱朴子》内外篇作为切入点,提炼和阐发了葛洪乐论的思想内涵及其与儒道思想的内在联系,看到了葛洪作为东晋思想家所具有的深刻辨识力与审慎的德性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至人 礼乐 审慎 辨识力
下载PDF
葛洪《抱朴子内篇》版本探究及相关研究评述
6
作者 龙泽黯 《惠州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9-58,共10页
自葛洪在道教史上的地位被认可以来,学界对于葛洪的“道家”著述《抱朴子内篇》的研究逐渐丰富,但还并未有专门梳理《抱朴子内篇》研究成果的文章出现。目前学界关于《抱朴子内篇》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葛洪的仙道思想体系为核心展开。部... 自葛洪在道教史上的地位被认可以来,学界对于葛洪的“道家”著述《抱朴子内篇》的研究逐渐丰富,但还并未有专门梳理《抱朴子内篇》研究成果的文章出现。目前学界关于《抱朴子内篇》的研究,主要围绕着葛洪的仙道思想体系为核心展开。部分学者通过葛洪的生平及《抱朴子内篇》的成书流传情况,说明葛洪在道教思想史中的地位,更多的学者则通过对《抱朴子内篇》的理论、概念等研究,揭示葛洪的思想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抱朴子内篇》 研究综述
下载PDF
多元交杂的混合体——论葛亮创作中的“香港”构形
7
作者 罗欣怡 《华文文学》 2023年第4期37-46,共10页
香港地区是葛亮创作中的重要空间,既是其笔下故事的重要背景,也是其作品中的一个重要角色。笔者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借助凯文·林奇、张英进等研究者对城市形象塑造的理论资源来探讨葛亮创作中的“香港”构形,内容包含两个层面。第一... 香港地区是葛亮创作中的重要空间,既是其笔下故事的重要背景,也是其作品中的一个重要角色。笔者以文本细读为基础,借助凯文·林奇、张英进等研究者对城市形象塑造的理论资源来探讨葛亮创作中的“香港”构形,内容包含两个层面。第一,在文本显在的物质层面,“香港”构形主要依赖于一些鲜明的城市形象元素,这些元素不仅在现实中反映了香港地区的历史与文化,在文本中也能提示读者,强化读者对香港地区的印象,最终完成葛亮对香港地区的初步构形。第二,在文本潜在的思想情感层面,葛亮的创作描绘出了“香港”的几幅面孔,体现了其对香港地区的思考与想象并显示了对“香港”的多方面构形。基于二者之上,一个多元交杂的混合体,一个独特的“葛亮的香港”逐渐呈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亮 香港地区书写 文本细读 城市形象
下载PDF
《肘后备急方》现代急救方法源流考 被引量:4
8
作者 俞欣玮 殷瑛 +2 位作者 叶黎青 魏惠亚 方一娜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329-330,共2页
就中医古代急救方法与现代临床医学中的急救方法的源流关系进行了研究,选择《肘后备急方》为研究对象,着重对书中所记载吹鼻、导尿、外科感染和止血等方法进行考证和研究。通过追溯现代医学技术史的发源和发展历程,最终确定其在急救方... 就中医古代急救方法与现代临床医学中的急救方法的源流关系进行了研究,选择《肘后备急方》为研究对象,着重对书中所记载吹鼻、导尿、外科感染和止血等方法进行考证和研究。通过追溯现代医学技术史的发源和发展历程,最终确定其在急救方法发展中的作用,看到我国古代中医急救方法曾为推动现代急救学作出的重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肘后备急方 急救 源流
下载PDF
葛洪《肘后备急方》灸法学术特点探析 被引量:9
9
作者 王聪 于冰 张永臣 《吉林中医药》 2016年第6期639-642,共4页
葛洪是东晋著名医家,其著作中以《肘后备急方》最具代表性,书中除记载大量急救医方外,对灸法亦有着独特的见解。葛氏关于灸法内容的发挥详尽而完整,主要有以下特点:施灸原则上,强调辨证论治与顺序施灸相结合,不同病证采用不同的灸法,并... 葛洪是东晋著名医家,其著作中以《肘后备急方》最具代表性,书中除记载大量急救医方外,对灸法亦有着独特的见解。葛氏关于灸法内容的发挥详尽而完整,主要有以下特点:施灸原则上,强调辨证论治与顺序施灸相结合,不同病证采用不同的灸法,并且多选用自上而下的艾灸顺序。取穴特点上,有但言分寸与重视四末互为补充,既突出取穴的准确性与方便性,又抓住了经络的根本而施灸。操作方法上,葛氏独创性地提出隔物灸法与采用缪灸之法,扩大了灸法的种类。在临床应用上又将灸法用于急症与内、外、妇、儿、男等各科疾病,拓展了灸法治疗各科疾病的范畴,为我国灸疗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肘后备急方 灸法 学术特点
下载PDF
大枣在《肘后备急方》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世军 闫晓 +5 位作者 唐志书 崔春利 刘红波 梁艳妮 张娱 宋忠兴 《吉林中医药》 2017年第8期847-850,共4页
《肘后备急方》是我国东晋著名的中医药学家葛洪所撰,成书于公元四世纪中期,为仓促治疗疾病所需的袖珍著作。从《肘后备急方》中大枣的名称考证、所含大枣的方剂数、含大枣的方剂治疗疾病的类型、剂型分类、服用方法、与大枣配伍的药物... 《肘后备急方》是我国东晋著名的中医药学家葛洪所撰,成书于公元四世纪中期,为仓促治疗疾病所需的袖珍著作。从《肘后备急方》中大枣的名称考证、所含大枣的方剂数、含大枣的方剂治疗疾病的类型、剂型分类、服用方法、与大枣配伍的药物与辅料、解毒和用法用量等方面,对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包含大枣的药方进行整理、总结、归纳,分析。发现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收集大枣治疗疾病的方剂共26方,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治疗疾病种类较为丰富,继承了传统的服药方法。在治疗内科疾病方面发挥了更好的治疗作用。同时也为深入探讨和开发大枣临床价值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肘后备急方》 大枣
下载PDF
葛洪《肘后备急方》针灸学术思想刍议 被引量:5
11
作者 葛君芸 刘密 +2 位作者 常小荣 石佳 杨舟 《山东中医杂志》 2013年第10期701-703,共3页
论述了《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针灸疗法的内容,就救治急症,善用针灸;辨证取穴,深研灸法;腧穴定位,取之有法等三个方面解析其针灸学术思想。认为其开中医急诊专著之先河,创用了一系列新的针灸方法,为急诊处理独辟了多种简便定穴取穴法,且... 论述了《肘后备急方》中关于针灸疗法的内容,就救治急症,善用针灸;辨证取穴,深研灸法;腧穴定位,取之有法等三个方面解析其针灸学术思想。认为其开中医急诊专著之先河,创用了一系列新的针灸方法,为急诊处理独辟了多种简便定穴取穴法,且针灸药结合,推动了后世针灸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肘后备急方 针灸 学术思想
下载PDF
葛洪——由儒向道的心理历程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昌文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3-50,共8页
《抱朴子》内篇和外篇,表达了双重人格的精神世界。通过其中《自叙》,可以找出儒 家立场的破绽怎样导向道教世界观的心灵轨迹。 葛洪三次入仕都以失意告终。虽然弃仕入山,功利成就才是葛洪的基本动机。儒之名义原是 文饰;道之隐逸... 《抱朴子》内篇和外篇,表达了双重人格的精神世界。通过其中《自叙》,可以找出儒 家立场的破绽怎样导向道教世界观的心灵轨迹。 葛洪三次入仕都以失意告终。虽然弃仕入山,功利成就才是葛洪的基本动机。儒之名义原是 文饰;道之隐逸原是补偿。政治变数越大,入仕回报越不稳定。不能“外王”,即修“内圣”。具 有心理依托功能的丹道,为众多被体制排斥的绝望者留下安慰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双重人格 生平
下载PDF
葛洪的学习和人才思想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瀚青 梁瑞敏 国新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9-103,共5页
葛洪是魏晋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神仙道教的创始人,它不仅对中国道教发展贡献卓著,而且对学习和人才思想也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认为学习可以弥补人感官的不足,可以"清澄性里","饰染质素"。总结出循序渐进,多闻体要... 葛洪是魏晋时期著名的道教学者,神仙道教的创始人,它不仅对中国道教发展贡献卓著,而且对学习和人才思想也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认为学习可以弥补人感官的不足,可以"清澄性里","饰染质素"。总结出循序渐进,多闻体要,积学问辨,立志勤求等学习方法。重视"早学"与"晚播"相结合,强调学习对人的重要作用。在人才学方面,他强调人才对国家的重要作用,提出了"舍仁用明"的人才标准,阐述了选才、用才的原则和方法等问题,并对考试在选才中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构成了较完整的人才学思想体系,对今天的教育和人才选拔仍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学习 人才 教育
下载PDF
葛洪神仙道教思想与黄老学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丁原明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75-80,共6页
葛洪从道论、兼综百家之学和治国与治身三个方面援用了黄老学的思想和方法,他的神仙学中所以具有自然论和理性主义的色彩,可从其转承了黄老学的若干积极成分而得到解释。但若对葛洪的这种援用进行宗教追问,黄老学的思想和方法经过他的... 葛洪从道论、兼综百家之学和治国与治身三个方面援用了黄老学的思想和方法,他的神仙学中所以具有自然论和理性主义的色彩,可从其转承了黄老学的若干积极成分而得到解释。但若对葛洪的这种援用进行宗教追问,黄老学的思想和方法经过他的裁剪、改铸和整合,适成其神仙道教思想形成的一剂酵母,并在某些环节上为其道教思想体系的建构作了理论铺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黄老学 神仙道教 宗教追问
下载PDF
秩序宗教与生命宗教——对汉晋儒教、道教产生和基本功能的考察 被引量:5
15
作者 张荣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51,共7页
在中国中世纪早期社会进程中,先后孕育并产生了两种形态的宗教。一种是"入世的"伦理的宗教,它为社会安定和政治秩序服务;另一种是"出世的"超越的宗教,它为个人的身心健康服务。秩序宗教的特点是将政治与神学联系起... 在中国中世纪早期社会进程中,先后孕育并产生了两种形态的宗教。一种是"入世的"伦理的宗教,它为社会安定和政治秩序服务;另一种是"出世的"超越的宗教,它为个人的身心健康服务。秩序宗教的特点是将政治与神学联系起来,使政治神圣化;而生命宗教的特点是将生命与神灵联系起来,使生命神圣化。在其形成和发展中,这两种形态的宗教之间虽也曾有彼此渗透的倾向,但总的说来并未改变各自的基本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教 道教 董仲舒 葛洪
下载PDF
葛洪《肘后备急方》与张仲景《金匮要略方》对比研究 被引量:8
16
作者 梁永宣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13-416,共4页
经研究对比葛洪《肘后备急方》中与宋臣校本《金匮要略方》文字,并与《外台秘要》、《医心方》、《证类本草》内容核对,推测今本《金匮要略方》卷下第23篇部分文字及24、25篇,可能在王洙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中已被视为张仲景内容,... 经研究对比葛洪《肘后备急方》中与宋臣校本《金匮要略方》文字,并与《外台秘要》、《医心方》、《证类本草》内容核对,推测今本《金匮要略方》卷下第23篇部分文字及24、25篇,可能在王洙发现的《金匮玉函要略方》中已被视为张仲景内容,或者宋臣根据流传不可靠的张仲景医书抄本而加入《金匮要略方》中,本非张仲景文字。研究同时表明,《外台秘要》所引"张仲景伤寒论"含有今本《金匮要略方》内容,不同于今本《伤寒论》,当为张仲景医书的综合性流传本;《医心方》及《证类本草》所参考的张仲景医书不同于宋臣参考本,亦不同于《外台秘要》所参本;宋臣整理张仲景《金匮要略方》时所参考的王洙本《金匮玉函要略方》中,可能已经夹杂了原非张仲景医书文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肘后备急方 张仲景 金匮要略方
下载PDF
葛洪与魏晋玄学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亦平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60,69,共7页
玄学是一种崇尚老庄的哲学思潮,其中包含着浓厚的生命哲学和养生思想。玄学家在魏晋时期政治动荡的社会中,通过对虚伪名教的批评和对生命本真的关注,使养生之风盛行一时,也影响到道教的发展。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对神仙存在的论说,... 玄学是一种崇尚老庄的哲学思潮,其中包含着浓厚的生命哲学和养生思想。玄学家在魏晋时期政治动荡的社会中,通过对虚伪名教的批评和对生命本真的关注,使养生之风盛行一时,也影响到道教的发展。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对神仙存在的论说,对得道成仙途径与方法的介绍,充满着玄学的清谈思辨和养生追求。本文将葛洪的道教思想放到与魏晋玄学的相互关系中来加以考察,以期展示葛洪通过借鉴魏晋玄学的养生思想推动了道教仙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魏晋玄学 神仙存在 道教仙学 道教本质
下载PDF
从葛洪在岭南的史实论其道术结合的思想 被引量:7
18
作者 孔令宏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2期23-28,共6页
文章综合前人的成果阐述了葛洪在岭南的史实,认为葛洪从23岁到31岁、50岁至辞世,两度在当时相对较为落后,巫术、迷信盛行的岭南生活,尤其是在罗浮山居住了20年左右的时间,并在此完成了《抱朴子》等的写作。岭南对葛洪影响很大,使得其思... 文章综合前人的成果阐述了葛洪在岭南的史实,认为葛洪从23岁到31岁、50岁至辞世,两度在当时相对较为落后,巫术、迷信盛行的岭南生活,尤其是在罗浮山居住了20年左右的时间,并在此完成了《抱朴子》等的写作。岭南对葛洪影响很大,使得其思想呈现出道术结合的特点。这一特点既使他在哲理思想上做出了独到的贡献,也使他在哲理阐发上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岭南 道教
下载PDF
葛洪言行观综论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启云 范江涛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19,共7页
近百年来,国际学术界在历史理论上的一个重要走向是"语言(学)转向",即"转向语言(分析)的时代",这也成为"新历史主义"的核心关注。同时,有学者认为,"语言文字"具有"行为"特征。在思... 近百年来,国际学术界在历史理论上的一个重要走向是"语言(学)转向",即"转向语言(分析)的时代",这也成为"新历史主义"的核心关注。同时,有学者认为,"语言文字"具有"行为"特征。在思想家的思想体系中,具体的思想内涵是其思想体系的实体;其构思的哲理基础是思想家对于知识论和真理观的体认;而其思想的形态和特色则受到其所运用的"语言文字"的规范。这在中国古代思想传统中突出表现在对言行观的关注上。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们对言行观作了深入的讨论,秦汉魏晋士人继承了这一关注,这在葛洪的《抱朴子》中有所展现。在言行观方面,葛洪提出了重"言"、慎"言"以及"言重于行"等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洪 语言分析 言行观 魏晋玄学
下载PDF
《肘后备急方》“龙牡远茯汤”安神原理探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颜文强 张其成 《西部中医药》 2018年第8期36-38,共3页
从"一气周流"的角度分析指出:"龙牡远茯汤"并不只是安神,而是化痰祛湿与敛降安神并用,升降同调、通补相兼,使得人体生命升降回环再次复圆,从而收安神之显效。
关键词 葛洪 肘后备急方 龙牡远茯汤 安神 一气周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