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宾步程《中德字典Deutsch-Chinesisches Wrterbuch》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燕燕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8年第4期41-46,共6页
1905年问世的《中德字典》是第一本由国人编译的德汉双语词典,作为历史文本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承担着双向文化沟通的桥梁作用,是中德文化交流中的重要里程碑。西方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产生了大量新生事物,这些包含新学科、技术观念的... 1905年问世的《中德字典》是第一本由国人编译的德汉双语词典,作为历史文本在中西方文化交流过程中承担着双向文化沟通的桥梁作用,是中德文化交流中的重要里程碑。西方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产生了大量新生事物,这些包含新学科、技术观念的术语通过双语词典实现了在汉语中的传递。以《中德字典》为研究对象,阐明编者身份、编纂缘由和体例,剖析词汇释义方法,梳理旧词汇、俗语俚语在德汉翻译中使用和外来语的翻译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德字典 宾步程 词汇释义
下载PDF
“白蛇传”德语译介史述
2
作者 段亚男 《国际汉学》 CSSCI 2024年第1期55-62,151,152,共10页
纵观“白蛇传”在德语世界近两百年的译介与传播史脉,经历由浅入深,再入简的嬗变之路,不仅对中德文学交流意义深远,甚而成为早期西方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媒介。诸般译作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烙印,喻示着不同历史阶段德语世界的汉学研究侧重... 纵观“白蛇传”在德语世界近两百年的译介与传播史脉,经历由浅入深,再入简的嬗变之路,不仅对中德文学交流意义深远,甚而成为早期西方世界认识中国的重要媒介。诸般译作彰显出鲜明的时代烙印,喻示着不同历史阶段德语世界的汉学研究侧重与审美倾向。本文系统梳理“白蛇传”在德语世界的译介脉络,阐明各时期“白蛇传”故事的译本形态与译者动机,钩沉其在德语世界的知识谱系与接受效果,以期引发对中国故事域外有效传播的深切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蛇传德译本 中国故事 德国汉学
下载PDF
刑事诉讼法学教科书德译中本述评
3
作者 蒋志如 《法学教育研究》 2024年第3期405-418,共14页
近现代以来,中国在法律领域学习、借鉴和翻译法学教科书自然而然。通过梳理德国刑事诉讼法教科书德译中本的具体情况,并以克劳思·罗科信的《刑事诉讼法(第24版)》和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德国刑事程序法原理》... 近现代以来,中国在法律领域学习、借鉴和翻译法学教科书自然而然。通过梳理德国刑事诉讼法教科书德译中本的具体情况,并以克劳思·罗科信的《刑事诉讼法(第24版)》和托马斯·魏根特《德国刑事诉讼程序》《德国刑事程序法原理》为例展示德国刑事诉讼法教科书的基本特点、基本框架和思维方式,次后对照中国刑事诉讼法教科书的情况,最后通过总结得出一结论:优秀的刑事诉讼法学教科书应当具备学术性、思想性、系统性和厚重性,完美地融理论、案例与法律条文为一体,也与撰写该书的法学家深度融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学 教科书 德译中本 罗科信
下载PDF
Exploring Chinese Experimental Literary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of Latin American Magic Realism into Modern Chinese
4
作者 Meng Ji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5年第3期355-363,共9页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useful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to adv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experimental Chinese literary translation. This will be based on an empirical corpus-based study of two mo...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velop useful empirical research methods to advance the understanding of experimental Chinese literary translation. This will be based on an empirical corpus-based study of two modern Chinese versions of Gabriel Garcfa Marquez's 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 The case study reveals that in translating linguistic events, textual features and cultural phenomena that are unknown to the target audience, for example, magical realism, into Chinese, translators may adopt a range of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nd tactics that lead t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genre of the translation and the corre- sponding genre in the target language. New linguistic expressions and writing techniques introduced by experimental literary translation will either be normalised by existing writing conventions or be accepted by the target readership which in turn will expand and enrich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cultural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rpus-based translation studies Spanish/chinese translation Experimental literary translation - translation research methodologies
原文传递
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汉德翻译分析——以党的二十大报告德译本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冬瑶 金瑛琳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25期156-162,共7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外译本是颇具代表性的政府外宣文本,其译文质量直接影响我国在境外的形象建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中国特色词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更体现出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敏锐性。该文聚焦报告中3类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外译本是颇具代表性的政府外宣文本,其译文质量直接影响我国在境外的形象建构。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中国特色词汇不仅具有文学价值和美学价值,更体现出鲜明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敏锐性。该文聚焦报告中3类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即四字格词语、俗语谚语及中国特色政治文化词,借助目的论、外宣“三贴近”和语言自信等研究视角分析报告德译文中的典型案例,鉴赏佳译、提出建议,并总结外宣翻译策略。经分析,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的德译文在忠实原文的基础上积极变通,在信息不受损的情况下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来保留原文在形式、结构和文化方面的特点,方便目标群体理解,译文符合目的、连贯与忠实原则,多为佳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的二十大报告 四字格词语 俗语谚语 中国特色政治文化词 对外传播 外宣翻译策略
下载PDF
基于对应语料库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情态动词“要”的德译研究
6
作者 王是 徐凡茗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1期45-49,共5页
汉语情态动词“要”是现代汉语词频最高的情态动词,在政治文献中十分常见。为了向汉语政治文献德语翻译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参考,该文自建2019—2023《政府工作报告》汉德对应语料库,通过检索和统计,证实汉语情态动词“要”在近5年《政府... 汉语情态动词“要”是现代汉语词频最高的情态动词,在政治文献中十分常见。为了向汉语政治文献德语翻译的学习和实践提供参考,该文自建2019—2023《政府工作报告》汉德对应语料库,通过检索和统计,证实汉语情态动词“要”在近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仍是最常用的情态动词,发现译者使用显化的翻译策略,将“要”翻译为sollen,müssen,es gilt等十余种不同的德语情态动词和结构,其中,情态动词sollen和müssen的占比分别位列第一和第二。此外,该文还考察了译者在“要”的德译工作中落实显化策略的规律,并分析了其背后的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字句 情态动词 《政府工作报告》 政治文献翻译 汉德翻译 对应语料库
下载PDF
学院与民间:中国当代文学在德国的两种译介渠道 被引量:5
7
作者 谢淼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0-113,共4页
中国当代文学在德国的翻译和引介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大学学者,包括大学体制内相关的汉学研究机构、学者、图书馆藏书、杂志期刊;二是民间自由翻译者,包括大学体制外相关的民间组织、基金会、出版社、自由翻译者等。与前者相关的是大... 中国当代文学在德国的翻译和引介主要通过两种渠道:一是大学学者,包括大学体制内相关的汉学研究机构、学者、图书馆藏书、杂志期刊;二是民间自由翻译者,包括大学体制外相关的民间组织、基金会、出版社、自由翻译者等。与前者相关的是大学学科设置、学者学术兴趣及其背后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民族文化反思,与后者相关的是译者的个人生计、中国文学偏好、出版社意志、读者反映及其背后的市场大手和商业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译介 德国汉学 学院 民间
下载PDF
文化史语境中的应时德诗汉译之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叶隽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96-99,共4页
本文选择现代中德文化交流史被湮没的一位重要人物应时为个案,追溯其与胡适交谊,比较作为留日、留美、留德学人代表之鲁迅、胡适与应时的海涅汉译所体现的不同文化路径,尤其肯定其开文学史先河的《德诗汉译》之功用,认为其贡献在于:一... 本文选择现代中德文化交流史被湮没的一位重要人物应时为个案,追溯其与胡适交谊,比较作为留日、留美、留德学人代表之鲁迅、胡适与应时的海涅汉译所体现的不同文化路径,尤其肯定其开文学史先河的《德诗汉译》之功用,认为其贡献在于:一是提出学术译诗的标准;二是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三是体现译作的本土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时 胡适 鲁迅 《德诗汉译》 中德文化交流史
下载PDF
德汉翻译中的词类转换和翻译技巧 被引量:2
9
作者 丁伟祥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4期109-115,共7页
本文结合翻译课的教学实践 ,着重从词类和语态转换、长句分译和合理使用汉语成语和四字结构等方面 ,对德汉翻译中的有关技巧举例进行了对比和解释。德语和汉语无论在词法还是在句法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只有遵循这些差异 ,才能在翻译时... 本文结合翻译课的教学实践 ,着重从词类和语态转换、长句分译和合理使用汉语成语和四字结构等方面 ,对德汉翻译中的有关技巧举例进行了对比和解释。德语和汉语无论在词法还是在句法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 ,只有遵循这些差异 ,才能在翻译时做到忠实通顺 ,明确易懂。要提高翻译能力和水平 ,除了对原文的内容要透彻的了解 ,能写出通顺畅达的汉语外 ,关键还是要注重翻译的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类转换 德汉对比 翻译技巧 翻译能力提高
下载PDF
德汉熟语的文化比较及其翻译 被引量:1
10
作者 金巧英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10年第4期57-60,共4页
中德两国文化源远流长,形成了各自独特的熟语。德汉熟语间的翻译其实是两国文化的再现。文章从文化视角出发,运用直译法、直译加注法、形象转换法或意译法对德汉熟语进行互译,力求在目的语中保持熟语的源语文化风貌,以促进中德文化交流。
关键词 德汉熟语 文化 翻译
下载PDF
汉德双语翻译语料库的构建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洋洋 《科教导刊》 2018年第6期44-45,共2页
本文在分析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制语料库的方式建立汉德双语翻译语料库,并构建基于汉德双语翻译语料库的"德语笔译"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进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翻译教学模式,为新形势下的翻... 本文在分析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现状的基础上,通过自主研制语料库的方式建立汉德双语翻译语料库,并构建基于汉德双语翻译语料库的"德语笔译"课程网络教学平台,进而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翻译教学模式,为新形势下的翻译教学探索新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德双语 翻译语料库 翻译教学平台 自主翻译学习
下载PDF
论《红楼梦》德译本中国宗教词汇意蕴的再现——以“空门”“神仙”和“识通灵”的德译为例
12
作者 华少庠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3-95,F0003,共4页
宗教信仰自明而不可追问的特性,使其很难兼容于纯粹的逻辑分析。这一特性也使宗教和以感性形象为载体的文学艺术结下了不解之缘。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一再清晰地表现了宗教信仰和宗教精神是文学表现的一个重要精神维度这一命题的真实性。
关键词 中国宗教 《红楼梦》 神仙 词汇 译本 宗教信仰 逻辑分析 文学艺术
下载PDF
高立希先生对中国当代文学的译介
13
作者 宋健飞 《国际汉学》 CSSCI 2021年第4期137-140,203,共5页
在当代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翻译起到了跨越语言与文化的重要桥梁作用。德国汉学家、翻译家高立希(Ulrich Kautz)先生是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大家,其译著质量高,数量多。本文回顾了他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的工作和学术生涯,聚焦他在德汉... 在当代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过程中,翻译起到了跨越语言与文化的重要桥梁作用。德国汉学家、翻译家高立希(Ulrich Kautz)先生是中国当代文学翻译大家,其译著质量高,数量多。本文回顾了他与中国结下不解之缘的工作和学术生涯,聚焦他在德汉翻译教学与研究上的贡献,着重诠释其运用功能翻译策略在中国当代文学德译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立希 中国文学德译 工具式翻译
下载PDF
中华美学几个关键术语德译研讨
14
作者 王涌 《美育学刊》 2019年第6期81-86,共6页
中华美学术语德译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程,原因在于中西美学术语在语词构成、含义生成、外延指向等方面有着极度不对应性,翻译中常常出现错位、误译等情形,这就使得中华美学之妙无以传达出来,进而影响其在西方的传播。在中华美学的历史进... 中华美学术语德译是一项难度极大的工程,原因在于中西美学术语在语词构成、含义生成、外延指向等方面有着极度不对应性,翻译中常常出现错位、误译等情形,这就使得中华美学之妙无以传达出来,进而影响其在西方的传播。在中华美学的历史进程中出现了一系列具有时代色彩的关键术语,这些关键术语由于其重要性和难译性,值得仔细探讨和推敲,这对翻译质量的提高和中华美学的域外传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美学 术语 汉魏美学术语德译 唐宋美学术语德译 明清美学术语德译
下载PDF
汉德术语互译的若干问题研究
15
作者 黎东良 郭剑 《中国科技术语》 2012年第1期31-35,共5页
汉语和德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它们之间的差别给汉德术语互译带来了很多困难。根据在国内和德国多年的翻译实践,从汉德术语互译的对等、选词、排列秩序、直译还是意译等方面出发进行探讨。
关键词 汉语 德语 术语 互译
下载PDF
“等值”视域下的法律术语翻译
16
作者 赵亘 《语言教育》 2018年第3期76-83,共8页
法律术语翻译是翻译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长期以来,指导术语翻译的思想原则是"等值",采用的方法有概念等值、功能等值以及直译等。通过对《德国民法典》总则及其汉译本中的53项核心法律术语翻译实例进行语形结构和义素特... 法律术语翻译是翻译领域重要的研究内容之一。长期以来,指导术语翻译的思想原则是"等值",采用的方法有概念等值、功能等值以及直译等。通过对《德国民法典》总则及其汉译本中的53项核心法律术语翻译实例进行语形结构和义素特征对比发现,"等值"原则下,译文并未显示出与原文理想的"等值"结果。大部分德语法律术语词汇汉译项并未采用"词"这一范畴,在语义上德语法律术语和其汉译项之间也鲜有主要义征完全匹配的情况。这些导致了德语法律术语的汉译名与汉语术语构成要求不符,易造成歧义结构,且未能尽数传递原文语义。在此基础上,对法律术语翻译追求的"等值"关系提出语形和语义结合的二元模式,有助于提升翻译质量和翻译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汉翻译 法律术语 等值 语形 语义
下载PDF
最早居留德国的中国人冯亚星、冯亚学及其研究意义 被引量:3
17
作者 江雪奇 《国际汉学》 CSSCI 2021年第4期79-89,200,201,共13页
广东人冯亚星与冯亚学是目前所知的最早前往德国并习得德语的中国人。本文综合各国学者的既有研究成果,梳理了二人的生平事迹,分析与二人相关的各类原始文献,厘清一些相关问题及争议,指出二人文化水平不高,绝非所谓“学者”;亚学的故乡... 广东人冯亚星与冯亚学是目前所知的最早前往德国并习得德语的中国人。本文综合各国学者的既有研究成果,梳理了二人的生平事迹,分析与二人相关的各类原始文献,厘清一些相关问题及争议,指出二人文化水平不高,绝非所谓“学者”;亚学的故乡是黄埔,而非黄圃。文章特别指出,这两位先行者对中德交流史以及汉语历史语言学具有尚未被学界充分认识的特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亚星 冯亚学 中德交流史 德汉翻译 汉语拉丁化 粤语记音
下载PDF
中国特色词汇的德语翻译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琦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362-363,共2页
随着中德文化交流的逐渐加深,如何将我国政治、经济以及特色词汇准确、恰当的翻译成为德语,使得翻译前提保持原来语言的原则还不缺失翻译的基本原则,这种翻译不仅占有翻译领域的重要部分,还象征着德语国家传播中国文化的一扇窗。
关键词 中国特色词汇 翻译德语 策略
下载PDF
Two Translations of Ji Yun's Close Scrutiny: the Translator, the Reader and the Settings of Translation 被引量:2
19
作者 Lynn Qingyang Lin 《Fudan Journ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17年第1期103-116,共14页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wo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Ji Yun's 纪昀 eigh- teenth-century collection of "stories of the strange," Random Jottings at the Cottage of Close Scrutiny (Yuewei caotang biji 阅微草堂笔记). ... This article focuses on two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Ji Yun's 纪昀 eigh- teenth-century collection of "stories of the strange," Random Jottings at the Cottage of Close Scrutiny (Yuewei caotang biji 阅微草堂笔记). The translation done by Leo Tak-hung Chan is set within the context of his 1998 sinological monograph, while David Pollard's recent translation, published in 2014, stands as an edited volume of translation oriented toward the general reader. Referring to textual and paratextual elements in these two translations, I hope to show how the "setting" of a translation modulates its tone and message, which in turn unfolds with the selection, style and overall structure of the translation. I also draw from an actual dialog between Leo Chan and David Pollard, which evolves around the various aspects in translating Ji Yun's work and the more general issues in sinology and translating Chinese literature. The dialog between the two translators of Ji Yun further illustrates the translators' approaches to the original text, their mediating efforts toward crosscultural readability and literary felicity and specifically, how the state of mind of a translator might come into play with the "flavor" of a trans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ndom Jottings at the Cottage of Close Scrutiny (阅微草堂笔记) translation - Sinology translating chinese literature
原文传递
《资本论》中情态动词dürfen的特殊汉译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秉亮 《科教文汇》 2017年第2期177-178,共2页
本文基于《资本论》德汉平行语料库提取出情态动词dürfen的87个用法,并对照相应的基本词义对其不同的汉译方法进行了频数与频率的分布统计。从统计结果来看,频率最高的一个汉译义项却是在dürfen研究中鲜有涉及的义项即"... 本文基于《资本论》德汉平行语料库提取出情态动词dürfen的87个用法,并对照相应的基本词义对其不同的汉译方法进行了频数与频率的分布统计。从统计结果来看,频率最高的一个汉译义项却是在dürfen研究中鲜有涉及的义项即"应该"(19.54%)。针对这一特殊的汉译现象,综合汉语中的"应该"义项以及资本论在内容和风格上的特点,对这一汉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态动词dürfen 《资本论》 德汉平行语料库汉译方法 应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