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多酚和银杏叶有效成分的抗辐射作用研究 被引量:33
1
作者 王清吉 王友绍 +1 位作者 何磊 宋钦华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8-150,共3页
将72只昆明种雄性小白鼠随机均分为 6 组,以 150 mg/kg 体重的药物量连续灌服 20d 后,用 Co γ射 60线全身照射,吸收剂量为 9 Gy,继续灌服药物 13d。与对照组相比,茶多酚组、银杏黄酮组、银杏内酯组、茶多酚+银杏内酯组和茶多酚... 将72只昆明种雄性小白鼠随机均分为 6 组,以 150 mg/kg 体重的药物量连续灌服 20d 后,用 Co γ射 60线全身照射,吸收剂量为 9 Gy,继续灌服药物 13d。与对照组相比,茶多酚组、银杏黄酮组、银杏内酯组、茶多酚+银杏内酯组和茶多酚+银杏黄酮组的存活率分别提高 66.6%、41.6%、75%、66.6%、75%。平均存活天数分别提高 2.9(P<0.01)、1.8(P<0.05)、3.2(P<0.01)、3.1(P<0.01)、3.1(P<0.01)。实验结果表明:茶多酚和银杏叶有效成分具有抗辐射作用,茶多酚的多酚性羟基和银杏内酯的多羟基以及内酯键并存可能是辐射保护作用的结构基础,不同物质所含结构相同或具有类似官能团是具有复合协同增效作用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银杏叶提取物 抗辐射
下载PDF
三种天然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7
2
作者 蔡志强 赵希岳 +1 位作者 李亮 李尔炀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 :比较 3种天然抗氧化剂 (茶多酚、银杏提取物和竹叶提取物 )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方法 :生物化学发光法 (CuSO4 Vc H2 O2 酵母悬浮液体系化学发光检测法和次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 鲁米诺体系化学发光检测法 )。结果 :茶多酚 (TP)... 目的 :比较 3种天然抗氧化剂 (茶多酚、银杏提取物和竹叶提取物 )清除自由基的作用。方法 :生物化学发光法 (CuSO4 Vc H2 O2 酵母悬浮液体系化学发光检测法和次黄嘌呤 黄嘌呤氧化酶 鲁米诺体系化学发光检测法 )。结果 :茶多酚 (TP)、银杏提取物 (EGb)、竹叶提取物 (EBI)均具有清除OH-、O2 -· 自由基的作用。TP、EGb、EBI清除O2 -· 的IC50 分别为 3 0 79,3 4 2 5 ,3 5 93μg/ml。 结论 :3种天然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能力茶多酚最强 ,银杏提取物次之 ,竹叶提取物相对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抗氧化剂 自由基 化学发光 茶多酚 银杏提取物 竹叶提取物 消除
下载PDF
低酚酸银杏叶茶的制备 被引量:3
3
作者 廖美金 李瑞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1年第2期63-64,共2页
目的:研究低酚酸银杏叶茶的制备工艺。方法:市售银杏叶经过净选、洗净、烘干、粉碎及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等工序可制备出低酚酸的银杏茶。结果:制得的银杏茶既保持有效成分,又降低了银杏酚酸的含量。结论:本工艺简便易行,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 银杏叶茶 银杏酸 制备
下载PDF
银杏叶茶系列产品的研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延峰 贺晓龙 +2 位作者 郝瑞娟 韦艳柳 任延旗 《青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3期89-90,共2页
在银杏叶茶的基础上研制了银杏芽茶和袋泡茶,并从黄酮的浸提率上与市售叶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银杏芽茶和袋泡茶的浸提率明显的高于市售叶茶,而以袋泡茶的浸提率最高.
关键词 银杏叶 芽茶 袋泡茶 研制
下载PDF
HPLC-ELSD法测定银杏叶茶中总内酯的含量 被引量:1
5
作者 宋伟峰 李瑞明 《中国当代医药》 2011年第5期40-41,43,共3页
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低酚酸银杏叶保健茶中总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四氢呋喃-水(25:10:65)为流动相,柱温为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银杏叶保健茶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 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低酚酸银杏叶保健茶中总内酯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以甲醇-四氢呋喃-水(25:10:65)为流动相,柱温为30℃,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检测。结果:银杏叶保健茶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叶内酯C和白果内酯的进样量的对数与峰面积的对数线性关系较好,线性范围分别为0.485~9.701μg、0.460~9.204μg、0.501~11.899μg、0.935~18.703μg;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叶内酯C和白果内酯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0.45%(RSD为2.79%)、98.29%(RSD为2.90%)、98.22%(RSD为2.53%)、101.32%(RSD为1.81%)。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适合于银杏叶茶总内酯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茶 总内酯 含量测定
下载PDF
HPLC测定银杏叶茶中总黄酮的含量 被引量:5
6
作者 宋伟峰 李瑞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年第2期213-214,共2页
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低酚酸银杏叶保健茶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30℃。结果银杏叶保健茶中槲皮素、山奈素、... 目的采用RP-HPLC法测定低酚酸银杏叶保健茶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采用Agilent 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50:50),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360nm,柱温为30℃。结果银杏叶保健茶中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的线性范围分别为含量的线性范围为0.05~0.4μg、0.05~0.4μg、0.05~0.4μg;槲皮素、山奈素、异鼠李素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08%(RSD为1.22%,n=9)、102.01%(RSD为2.62%,n=9),101.08%(RSD为1.22%,n=9)、99.18%(RSD为1.11%,n=9)。结论本方法简便、准确、分离效果好,适合于银杏叶茶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茶 总黄酮 槲皮素 山奈素 异鼠李素 含量测定
下载PDF
Ca(OH)2对银杏叶茶中银杏叶酚酸的影响研究
7
作者 范维江 唐佳佳 +1 位作者 汪洋 贾旭妹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4期30-35,共6页
以银杏叶作为研究对象,以水浸出物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等主要功能成分以及感官评价作为评价指标,研究Ca(OH)2的投入量对银杏叶茶中银杏叶酚酸的影响。结果表明:Ca(OH)2添加量为0.4g... 以银杏叶作为研究对象,以水浸出物含量、游离氨基酸含量、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性、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等主要功能成分以及感官评价作为评价指标,研究Ca(OH)2的投入量对银杏叶茶中银杏叶酚酸的影响。结果表明:Ca(OH)2添加量为0.4g时,银杏叶茶的感官品质最好,银杏叶酚酸的含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茶 银杏叶酚酸 氢氧化钙 水浸出物 游离氨基酸 过氧化物酶 黄酮类化合物
下载PDF
北五味子复合保健茶的研制 被引量:3
8
作者 曹焯 张影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12年第10期118-121,共4页
以有效成分及其民间应用为基础,以北五味子叶为主要原料,以山葡萄叶、银杏叶、山楂叶为辅料,经过杀青、烘焙后调配复合保健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保健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溶出率,结合口感和汤色等指标确定最佳配比为1.0∶0.4∶0.2∶0.4... 以有效成分及其民间应用为基础,以北五味子叶为主要原料,以山葡萄叶、银杏叶、山楂叶为辅料,经过杀青、烘焙后调配复合保健茶。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保健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溶出率,结合口感和汤色等指标确定最佳配比为1.0∶0.4∶0.2∶0.4。此配比的复合保健茶的黄酮类化合物溶出较多,提高了营养保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五味子叶 山葡萄叶 银杏叶 山楂叶 复合保健茶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检测银杏茶中总黄酮含量 被引量:7
9
作者 韩芷玲 乔勇升 +1 位作者 黄银波 胡慧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2-126,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银杏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25%HCl添加量4 mL,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90 min。分析方法采用Eclipse XDB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体积比60∶40),流速1.0 mL/min,柱...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银杏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提取条件为25%HCl添加量4 mL,提取温度100℃,提取时间90 min。分析方法采用Eclipse XDB C18(250 mm×4.6 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4%磷酸溶液(体积比60∶40),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为360 nm。槲皮素、山柰酚、异鼠李素在浓度20μg/mL~100μg/mL范围内线性良好,检出限分别为5.0、8.6、6.7 mg/kg。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n=6)。本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可用于银杏茶的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茶 黄酮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利用渥堆发酵制备银杏叶茶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袁丹丹 陈晓燕 +3 位作者 侯丽君 蒋秋燕 刘飞 朱希强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50-755,共6页
制备发酵型银杏叶茶,并探究银杏叶在发酵过程中不同时期总黄酮和银杏酸质量分数变化。利用渥堆的方式制备发酵型银杏叶,在渥堆过程中定期取样,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中银杏酸的质量分数。渥... 制备发酵型银杏叶茶,并探究银杏叶在发酵过程中不同时期总黄酮和银杏酸质量分数变化。利用渥堆的方式制备发酵型银杏叶,在渥堆过程中定期取样,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银杏叶中总黄酮的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银杏叶中银杏酸的质量分数。渥堆后银杏叶颜色变为棕褐色,苦涩感降低,滋味微甘醇和,总黄酮与银杏酸质量分数均有所下降,黄酮质量分数下降了6.86%,银杏酸质量分数下降了29.08%。此结果为合理开发银杏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茶 渥堆发酵 总黄酮 银杏酸
下载PDF
茶多酚与银杏叶提取物联用对人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徐泽平 蒋琳兰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5738-5740,5818,共4页
[目的]研究茶多酚与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作用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茶多酚、银杏叶提取物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的抑制作用;利用光镜观察茶多酚、银杏叶提取物对人乳腺癌系MDA-MB-23... [目的]研究茶多酚与银杏叶提取物联合作用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测定茶多酚、银杏叶提取物单独及联合应用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的抑制作用;利用光镜观察茶多酚、银杏叶提取物对人乳腺癌系MDA-MB-231形态的影响。[结果]MTT法显示银杏叶提取物与低浓度(10、20μg/ml)的茶多酚联合使用,对乳腺癌细胞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独用药组,但是联合用药组只有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才会产生协同作用抑制乳腺癌细胞增殖;在细胞形态方面,与单独用药组、对照组相比,联合用药组乳腺癌细胞生长状况差,折光性弱,贴壁细胞皱缩,变圆。[结论]银杏叶提取物在低浓度下对人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茶多酚和茶多酚联合银杏叶提取物均可抑制MDA-MB-231细胞生长,联合用药组强于单独用药,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起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银杏叶提取物 联合应用 人乳腺癌细胞
下载PDF
不同采集期不同林龄不同部位银杏叶黄酮含量测试 被引量:2
12
作者 丁飞 袁觉 +2 位作者 王昆荣 徐莉 骆祥 《安徽林业科技》 2015年第3期21-22,27,共3页
根据泰兴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树龄、不同采集部位银杏叶黄酮含量测定,银杏叶生长有两个高峰期,即4月份黄酮含量出现一个高峰期,7月份是全年含量最低点,8月份以后,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又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而逐渐上升,直到10月份达到最高峰... 根据泰兴地区不同时期、不同树龄、不同采集部位银杏叶黄酮含量测定,银杏叶生长有两个高峰期,即4月份黄酮含量出现一个高峰期,7月份是全年含量最低点,8月份以后,银杏叶中总黄酮含量又随着生长期的延长而逐渐上升,直到10月份达到最高峰。银杏长枝不同部位银杏叶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上部叶黄酮含量最高;中部叶和下部叶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银杏中短枝不同部位银杏叶黄酮含量差异极显著,上部叶黄酮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 采样 黄酮 银杏白茶
下载PDF
UPLC法测定银杏叶茶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苗苗 张鑫 +1 位作者 王云霞 王娟 《西北药学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28-31,共4页
目的建立银杏叶茶中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方法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 AcclaimTM RSLC 120C18 ODS(100mm×2.1mm,2.2μm);流动相:甲醇-4mL·L^(-1)磷酸溶液(50∶50);流速:0.3mL·min^(-1);... 目的建立银杏叶茶中槲皮素、山柰素和异鼠李素的超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法。方法色谱柱:Thermo Scientific AcclaimTM RSLC 120C18 ODS(100mm×2.1mm,2.2μm);流动相:甲醇-4mL·L^(-1)磷酸溶液(50∶50);流速:0.3mL·min^(-1);检测波长:360nm。结果槲皮素在4.503~90.06ng、山柰素在3.586~71.72ng、异鼠李素在2.111~42.22n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5%(RSD=0.87%),98.80%(RSD=0.90%)和98.78%(RSD=1.39%)。结论该方法简单,分析速度快,准确度高,可用于快速检测银杏叶茶中总黄酮醇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山柰素 异鼠李素 UPLC 银杏茶 含量测定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2种植物叶中重金属含量 被引量:4
14
作者 梁曼 黄增 莫凤萍 《广东化工》 CAS 2018年第23期83-84,共2页
本文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茶叶和银杏叶2种植物叶中Pb、Cd和Cr等3种重金属含量,首先对干的叶子做预处理,然后采用微波消解,最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别测定消解样品中Pb、Cd和Cr三种元素的含量。茶叶、银杏叶中铅的含量分别... 本文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茶叶和银杏叶2种植物叶中Pb、Cd和Cr等3种重金属含量,首先对干的叶子做预处理,然后采用微波消解,最后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分别测定消解样品中Pb、Cd和Cr三种元素的含量。茶叶、银杏叶中铅的含量分别0.459 mg/kg、2.45 mg/kg,镉的含量分别为0.0425 mg/kg、1.22 mg/kg,铬的含量分别为0.461 mg/kg、5.18 mg/kg,三种元素的加标回收率均在92.0%-97.3%,相对标准差均小于2.5%。表明利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测定茶叶、银杏叶中的铅、镉和铬的分析方法是准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 茶叶 银杏叶
下载PDF
银杏叶茶提取物对大、小鼠的药理作用
15
作者 史建勋 刘奎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2000年第3期70-71,共2页
用药理实验验证了银杏叶茶能干扰大鼠血栓形成,提高小鼠常压条件下的缺氧耐受能力,并对小鼠急性脑缺血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提示银杏叶茶对心脑血管疾病的保健作用.
关键词 脑缺血 缺氧耐受能力 药理作用 银杏叶茶提取物
下载PDF
鱼胶原水解物与鼠尾草、银杏叶提取物及茶多酚的协同抗氧化作用
16
作者 杜博玮 《明胶科学与技术》 CAS 2018年第3期135-143,共9页
胶原水解物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将胶原水解物与天然的抗氧剂进行复合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考察了鱼胶原水解物(FCH)、鼠尾草提取物(SAGE)、银杏叶提取物(EGb)、茶多酚(TP)以及三种自然提取物与鱼胶原水解物的复配物... 胶原水解物的应用已经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将胶原水解物与天然的抗氧剂进行复合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本文考察了鱼胶原水解物(FCH)、鼠尾草提取物(SAGE)、银杏叶提取物(EGb)、茶多酚(TP)以及三种自然提取物与鱼胶原水解物的复配物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鱼胶原水解物与鼠尾草提取物的质量比值为81.31时表现出较好且稳定的协同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胶原蛋白水解物 鼠尾草 银杏叶 茶多酚 抗氧化性 协同作用
下载PDF
银杏茶人工接种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秦俊哲 任金玫 +1 位作者 李银亮 殷红 《食品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14-118,共5页
通过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发酵银杏叶制作银杏茶。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 mL、含水量40%、渥堆温度50℃、渥堆时间4 h。经上述优化后,金花发花茂盛,颗粒饱满,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和,有金花香气,银杏酸... 通过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发酵银杏叶制作银杏茶。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发酵条件为接种量1 mL、含水量40%、渥堆温度50℃、渥堆时间4 h。经上述优化后,金花发花茂盛,颗粒饱满,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和,有金花香气,银杏酸脱除率达55.63%,银杏总黄酮增加了24.46%,银杏萜类内酯减少了2.14%,保存了银杏茶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又降低了银杏酸,达到了脱苦去涩的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接种发酵 冠突散囊菌 工艺优化 银杏茶
原文传递
ICP-MS测定银杏叶茶中的多种微量元素的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陈海英 《化学与粘合》 CAS 2015年第4期310-312,共3页
采用微波消解银杏叶茶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试样中As、Cr、Cu、Co、Pb、Hg、Bi、Ba、Be、Li、Ni、Sr、Ti、V、Zn、Mn、Mo、Sb、Se微量元素含量,同时对方法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此方法测定的各元素的相对... 采用微波消解银杏叶茶样品,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同时测定试样中As、Cr、Cu、Co、Pb、Hg、Bi、Ba、Be、Li、Ni、Sr、Ti、V、Zn、Mn、Mo、Sb、Se微量元素含量,同时对方法学进行考察。结果表明,此方法测定的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在1.22%。9.75%之间,加标回收率在91.9%~103.9%之间,此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加标回收率,适用于生物样品中多种金属元素的测定。ICP—MS法为银杏叶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杏叶茶 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 微量元素
原文传递
茶多酚复方胶囊降血脂作用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金山 延岩 《预防医学论坛》 2010年第12期1095-1096,共2页
[目的]研究茶多酚复方胶囊的降血脂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和组间对照设计方法,将自愿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茶多酚复方胶囊或安慰剂30 d后,测定受试者血脂。[结果]试食结果表明,试食组血清总胆固醇(TC)较试食前下降了1.2... [目的]研究茶多酚复方胶囊的降血脂作用。[方法]采用自身和组间对照设计方法,将自愿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食组和对照组,分别服用茶多酚复方胶囊或安慰剂30 d后,测定受试者血脂。[结果]试食结果表明,试食组血清总胆固醇(TC)较试食前下降了1.23±0.30 mmol/L,下降率为17.18%;甘油三酯(TG)下降了0.37±0.18 mmol/L,下降率为17.37%;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了0.11±0.01 mmol/L。[结论]茶多酚复方胶囊具有降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多酚 银杏叶提取物 降血脂
原文传递
紧压银杏茶工艺优化研究
20
作者 秦俊哲 殷红 李银亮 《食品工业》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6-49,共4页
通过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发酵银杏叶制作紧压银杏茶。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发酵条件为含水量35%、兑配比例为7︰3、渥堆温度50℃、渥堆时间4 h,此时金花茂盛,颗粒饱满,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和,有金花香气,气味浓郁,银杏... 通过人工接种冠突散囊菌发酵银杏叶制作紧压银杏茶。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结果表明,优化发酵条件为含水量35%、兑配比例为7︰3、渥堆温度50℃、渥堆时间4 h,此时金花茂盛,颗粒饱满,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和,有金花香气,气味浓郁,银杏酸含量为0.41%,银杏总黄酮含量为18.93 mg/g,有害成分银杏酸含量较低,银杏总黄酮的含量较高,保存了银杏茶中的有效活性成分,取得了脱苦去涩的口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接种发酵 冠突散囊菌 工艺优化 银杏紧压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