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ERIGMATOCYSTIN INDUCED ADENOCARCINOMA OF THE LUNG AND ATYPICAL HYPERPLASIA OF GLANDULAR STOMACH IN MICE 被引量:1
1
作者 谢同欣 王凤荣 +1 位作者 王俊灵 张振东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1期34-37,共4页
Aspergillus versicolor was isolated from the gastric juic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omach diseases in high-risk area of gastric cancer. Mice fed with Aspergillus-inoculated corn flour developed adenocarcinoma of the... Aspergillus versicolor was isolated from the gastric juic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stomach diseases in high-risk area of gastric cancer. Mice fed with Aspergillus-inoculated corn flour developed adenocarcinoma of the lung in 15 of 35 mice (42.9%) and atypical hyperplasia of the glandular stomach in 13 of 35 mice (37.4%). Sterigmatocystin was identified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HPLC) and fluorescence spectrophotometry in the extract of Aspergillus-inoculated corn flou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mycotoxin Sterigmatocystin may play a potential role in carcinogenesis in hum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RIGMATOCYSTIN INDUCED ADENOCARCINOMA OF THE LUNG AND ATYPICAL HYPERPLASIA OF glandular stomach IN MICE
下载PDF
外源性ghrelin对非洲雏鸵鸟腺胃生长发育的影响
2
作者 周峰 王家乡 +2 位作者 张海峰 蒋金凤 李鹏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7,共10页
为探讨外源性ghrelin对非洲雏鸵鸟腺胃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16只40日龄非洲雏鸵鸟,按照雌雄各半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通过跖静脉注射不同剂量(0µg/kg(对照组)、10µg/kg、50µg/kg、100µg/kg)ghrelin后,采用石蜡切... 为探讨外源性ghrelin对非洲雏鸵鸟腺胃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选取16只40日龄非洲雏鸵鸟,按照雌雄各半的原则,随机分成4组,通过跖静脉注射不同剂量(0µg/kg(对照组)、10µg/kg、50µg/kg、100µg/kg)ghrelin后,采用石蜡切片苏木素-伊红染色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放射免疫分析法,对雏鸵鸟腺胃形态、ghrelin阳性细胞数量、生长抑素免疫阳性细胞数量、胃泌素含量、胃蛋白酶的活性及含量进行研究。结果显示:①不同剂量ghrelin均可增加非洲雏鸵鸟的体重、腺胃的重量和相对重量(P<0.05);②不同剂量ghrelin均使雏鸵鸟腺胃单管腺的厚度减少,复管腺和肌层的厚度增加(P<0.05);10µg/kg和100µg/kg组,腺胃黏膜肌层厚度显著减少(P<0.05),而50µg/kg组,其厚度却显著增加(P<0.05);③腺胃ghrelin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均随着剂量的增加而增加(P<0.05);而腺胃生长抑素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却只在10µg/kg和100µg/kg剂量时显著增加(P<0.05),而在100µg/kg时,其数量却显著降低(P<0.05);④在10µg/kg剂量时,胃蛋白酶的活性降低,但含量升高(P<0.05);在50µg/kg剂量时,胃蛋白酶的活性和含量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在100µg/kg剂量时,胃蛋白酶活性升高(P<0.05);⑤在注射不同剂量ghrelin后,腺胃中胃泌素含量都显著升高,且含量最高的是50µg/kg剂量组(P<0.05)。研究表明:50µg/kg ghrelin能够促进非洲雏鸵鸟腺胃中免疫阳性细胞的数量,对腺胃中胃蛋白酶和胃泌素的分泌均有促进作用,从而促进腺胃的生长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鸵鸟 腺胃 GHRELIN 生长发育
下载PDF
胃息肉中医证型、病理类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盛好 王新国 +1 位作者 马兴婷 王家平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9期970-976,共7页
目的:探讨胃息肉的中医证型、病理类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胃息肉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中医证候和病理诊断结果,对患者的中医证型、临床病理类型和Hp感染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中医证型、病理类型与H... 目的:探讨胃息肉的中医证型、病理类型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胃息肉患者50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中医证候和病理诊断结果,对患者的中医证型、临床病理类型和Hp感染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中医证型、病理类型与Hp感染之间的关系,探讨Hp感染与二者的相关性。结果:500例胃息肉患者男女比例为1∶1.6,高发病年龄为50~<60岁,Hp检出率为16.4%;病理类型以胃底腺息肉(43.6%)和炎性息肉(40.6%)最为多见,其次为增生性息肉(15.0%)、腺瘤样息肉(0.8%),Hp阳性率以炎性息肉最高(57.3%),且与其他病理类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中医证型以脾胃虚弱证(47.6%)最为多见,其余依次为脾胃湿热证(24.6%)、肝胃不和证(13.4%)、胃络瘀阻证(7.4%)、痰湿中阻证(7.0%),Hp阳性率以脾胃虚弱证最高(51.2%),且与其余中医证型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病理类型的胃息肉患者中医证型均以脾胃虚弱证多见,其中增生性息肉、胃底腺息肉、炎性息肉脾胃虚弱证与其余中医证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胃底腺息肉和炎性息肉为胃息肉常见病理类型,脾胃虚弱证为最常见中医证型;胃息肉合并Hp感染以炎性息肉多见,多为脾胃虚弱证,提示脾胃虚弱为胃息肉主要病机,且与Hp感染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息肉 中医证型 病理类型 幽门螺杆菌 脾胃虚弱 炎性息肉 胃底腺息肉
下载PDF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QX IBV)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48
4
作者 王玉东 王永玲 +5 位作者 张子春 范根成 蒋贻海 刘相娥 丁江 王树双 《中国动物检疫》 CAS 1998年第1期1-3,共3页
1996年9月份以来,青岛地区鸡群发生一种新病,通过鸡胚盲传5代—6代,电镜观察、动物回归和免疫保护试验、用气管环组织培养进行理化特性测定、毒价测定、中和试验,证明目前流行的以腺胃肿大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的病原是冠状病... 1996年9月份以来,青岛地区鸡群发生一种新病,通过鸡胚盲传5代—6代,电镜观察、动物回归和免疫保护试验、用气管环组织培养进行理化特性测定、毒价测定、中和试验,证明目前流行的以腺胃肿大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的病原是冠状病毒,因为引起腺胃的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将此病暂定名为腺胃型传染性支管炎,将青岛分离株定为QX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胃型 传染性支气管 病毒 分离 鉴定 鸡病
下载PDF
一株商品肉鸡腺胃H9N2的分离鉴定及HA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王友令 袁小远 +3 位作者 徐怀英 杨金兴 秦卓明 廖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7-41,共5页
从30日龄商品肉鸡腺胃分离到一株具有血凝特点的病毒,经HI交叉抑制试验证实为H9N2病毒,命名A/Chicken/Shandong/KD/09,病毒对SPF鸡无致病性,IVPI为0。对其HA基因进行克隆测序,HA基因氨基酸裂解位点的基序为RSSR↓GL,与弱毒基序一致。A/c... 从30日龄商品肉鸡腺胃分离到一株具有血凝特点的病毒,经HI交叉抑制试验证实为H9N2病毒,命名A/Chicken/Shandong/KD/09,病毒对SPF鸡无致病性,IVPI为0。对其HA基因进行克隆测序,HA基因氨基酸裂解位点的基序为RSSR↓GL,与弱毒基序一致。A/chicken/Shandong/KD/09分离毒株与参考株HA基因的核苷酸之间的同源性为94.5%~100%,氨基酸序列之间的同源性为95.5%~99.8%。与国外A/ck/Korea/ms96/96、A/Parakeet/chiba/1/97和A/turkey/Wisconsin/1/1966 HA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0.9%~91.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8.1%~91.5%。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该毒株与近年来国内流行的A/chicken/Shandong/2/02禽流感毒株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9N2病毒 腺胃 HA基因
下载PDF
山东分离株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病理组织学和电镜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玉东 王永玲 +5 位作者 王君玮 王晓燕 高艳艳 王树双 谭金山 牛钟相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24-27,I0002,共5页
为探讨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腺胃型IBV)引起鸡的病理组织变化和病毒超微结构特征,采用常规临床剖检、病理组织学显微观察技术及电子显微镜观察技术,对山东省3株病毒分离株(QX、DY、FC)引起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和病毒的超微结构... 为探讨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腺胃型IBV)引起鸡的病理组织变化和病毒超微结构特征,采用常规临床剖检、病理组织学显微观察技术及电子显微镜观察技术,对山东省3株病毒分离株(QX、DY、FC)引起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和病毒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分离毒株可引起明显的腺胃组织炎症,主要表现腺胃黏膜内炎性细胞浸润,腺胃腺体上皮细胞增生,腺腔中有黏液、有多量坏死、脱落、崩解的腺细胞,以及单核细胞浸润,上皮细胞有多量空泡化等特点。在病理组织中观察到了大小为80-120m的病毒颗粒;通过鸡胚分离的病毒大小为80-150nm,该病毒略呈球形或梨形,有囊膜,囊膜表面覆有长12-25 nm的呈典型冠状的突起(团集的病毒则较少有冠状突起),为冠状病毒。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和有效防治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提供了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支气管炎 腺胃型 病毒 病理组织 电镜观察
下载PDF
复合酸化剂对中后期AA肉鸡消化道pH值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罗四维 韩庆广 赵国琦 《粮食与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6-37,共2页
研究不同水平的复合酸化剂对35、42日龄肉鸡腺胃、肌胃和十二指肠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复合酸化剂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可有效降低35、42日龄肉鸡腺胃pH值(P<0.05);0.2%和0.3%添加组可有效降低35、42日龄肌胃pH值及35日龄十二指肠p... 研究不同水平的复合酸化剂对35、42日龄肉鸡腺胃、肌胃和十二指肠pH值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复合酸化剂组与对照组相比,均可有效降低35、42日龄肉鸡腺胃pH值(P<0.05);0.2%和0.3%添加组可有效降低35、42日龄肌胃pH值及35日龄十二指肠pH值(P<0.05),对42日龄十二指肠pH值有一定的降低作用(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 磷酸 有机酸 AA肉鸡 腺胃pH值 肌胃pH值 十二指肠pH值 饲料
下载PDF
白色念珠菌培养物诱癌实验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谢同欣 王凤荣 +1 位作者 王俊灵 张振东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24-126,共3页
河北省赞皇县是胃癌高发区,本研究从该地区慢性胃病患者胃液内分离出白色念珠菌並进行培养,将培养物参入饲料喂养NIH小鼠进行诱癌实验。结果诱发了小鼠肺腺癌和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其发病率分别为26.1%(6/23)和30.4%(7/23)。对照组没... 河北省赞皇县是胃癌高发区,本研究从该地区慢性胃病患者胃液内分离出白色念珠菌並进行培养,将培养物参入饲料喂养NIH小鼠进行诱癌实验。结果诱发了小鼠肺腺癌和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其发病率分别为26.1%(6/23)和30.4%(7/23)。对照组没有相同的病变发生。结合癌高发区现场情况,该结果提示白色念珠菌可能与肺癌和胃癌的发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色念珠菌 不典型增生
下载PDF
冷应激对伊褐红公雏鸡腺胃中肥大细胞数目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黄丽波 鞠春伟 +4 位作者 郭艳清 李淑红 葛慎峰 吴海燕 靳锐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4年第4期53-55,共3页
本实验采用 70 只伊褐红公雏鸡进行急性及慢性冷应激实验(比常温低 8 ℃),通过甲苯胺蓝染色法光镜下观察腺胃中肥大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表明:急性冷应激 2h 时,雏鸡腺胃肌层中肥大细胞数目明显增加(p<0.01);慢性冷应激 3d 时,雏鸡... 本实验采用 70 只伊褐红公雏鸡进行急性及慢性冷应激实验(比常温低 8 ℃),通过甲苯胺蓝染色法光镜下观察腺胃中肥大细胞数目的变化。结果表明:急性冷应激 2h 时,雏鸡腺胃肌层中肥大细胞数目明显增加(p<0.01);慢性冷应激 3d 时,雏鸡腺胃肌层中肥大细胞数目减少(p<0.05);慢性冷应激 10d 时,腺胃肌层中肥大细胞数目明显增加(p<0.01)。本实验结果提示在冷应激过程中肥大细胞可能通过其炎性介质的释放对胃道粘膜充血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应激 雏鸡 腺胃 肥大细胞
下载PDF
致(促)癌物对大鼠肝、腺胃和直肠鸟氨酸脱羧酶的诱导 被引量:1
10
作者 吴宗勇 谭润生 +1 位作者 张向飞 王为民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4期264-266,共3页
用大鼠作体内急性实验观察各种致(促)癌物对肝、腺胃及直肠等组织鸟氨酸脱羧酶(ODC)活性的诱导作用。结果发现:注射亚硝氨类致癌物[二乙基亚硝胺(DENA)及二甲基亚硝胺(DMNA)]24/小时可使肝中ODC活性分别升高12倍和3倍。促癌物苯巴比妥... 用大鼠作体内急性实验观察各种致(促)癌物对肝、腺胃及直肠等组织鸟氨酸脱羧酶(ODC)活性的诱导作用。结果发现:注射亚硝氨类致癌物[二乙基亚硝胺(DENA)及二甲基亚硝胺(DMNA)]24/小时可使肝中ODC活性分别升高12倍和3倍。促癌物苯巴比妥和巴豆油分别诱导4.5小时后,肝中ODC活性分别上升8.5倍和54倍;甲基胆蒽诱导24/小时后,肝中此酶活性上升6倍。分别灌入胃癌致癌物N—甲基—N—硝基—N—亚硝基胍(MNNG)或4—硝基—1—氧化喹啉(4—NQO)24小时后,大鼠腺胃粘膜ODC活性分别升高34倍和47倍。以促癌物脱氧胆酸钠保留灌肠3.5小时后,结肠和直肠粘膜ODC活性可诱导增高38倍。ODC与细胞增生及癌变关系密切,用致(促)癌物对ODC的诱导方法比较特异,可靠和迅速,因此可以考虑作为对肝、腺胃及结肠等消化道致(促)癌物检测筛选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岛氨酸脱羧酶 肝肿瘤 致癌物
下载PDF
MNNG诱发大鼠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与高分化腺癌形态定量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秀田 苏琦 +3 位作者 宋颖 李一琴 谭晖 程爱兰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年第6期603-604,609,共3页
目的探寻大鼠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与高分化腺癌的形态定量参数指标,探讨大鼠实验性胃癌与人类胃癌形态定量指标的异同性。方法利用HPIAS-1000型图象分析系统对以 MNNG诱发的大鼠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及高分化腺癌进行形态定量研究。结果... 目的探寻大鼠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与高分化腺癌的形态定量参数指标,探讨大鼠实验性胃癌与人类胃癌形态定量指标的异同性。方法利用HPIAS-1000型图象分析系统对以 MNNG诱发的大鼠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及高分化腺癌进行形态定量研究。结果大鼠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与高分化腺癌8项形态定量参数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比较,其中核面积、核周长、核等效直径、核体积、核长径,核形状因子8项形态定量指标(P<0.01)有高度显著性差异,而核短径和核长短径比值(P>0.05)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这些形态定量参数指标对区别大鼠腺胃粘膜不典型增生与高分化腺癌有一定价值,形态定量参数指标也是随着癌前病变、癌的顺序逐渐递增;大鼠腺胃粘膜上皮癌变与人类胃粘膜上皮癌变有着相似的形态学变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不典型增生 胃腺癌 形态定量 MNNG 诊断 腺胃粘膜
下载PDF
MNNG诱发大鼠腺胃粘膜癌变过程形态定量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秀田 苏琦 +5 位作者 罗招阳 宋颖 李一琴 谭晖 程爱兰 曾希 《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1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 探寻大鼠腺胃正常粘膜与异型增生和腺癌的形态定量参数指标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癌与人类胃癌形态变化的异同性。方法 利用HPIAS - 10 0 0型图象分析系统对大鼠腺胃正常粘膜与由MNNG诱发粘膜异型增生及腺癌进行形态定量研究。结果... 目的 探寻大鼠腺胃正常粘膜与异型增生和腺癌的形态定量参数指标 ,探讨大鼠实验性胃癌与人类胃癌形态变化的异同性。方法 利用HPIAS - 10 0 0型图象分析系统对大鼠腺胃正常粘膜与由MNNG诱发粘膜异型增生及腺癌进行形态定量研究。结果 大鼠腺胃粘膜与不典型增生细胞核八项形态定量指标经统计学处理比较 :其中核面积 ,核周长 ,核等效直径 ,核体积 ,核长径 ,核形状因子六项指标 (P <0 .0 1) ;核短径、核长短径比 (P >0 .0 5 )差异无显著性。大鼠腺胃异型增生与腺癌细胞核八项形态定量指标比较 ,核面积 ,核周长 ,核等效直径 ,核体积 ,核长径 ,核形状因子六项形态定量参数指标差异有高度显著性。结论 大鼠腺胃粘膜癌变与人类胃粘膜癌变有同样的形态学改变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胃粘膜 不典型增生 胃腺癌 形态定量分析
下载PDF
鸡消化道电活动规律的研究
13
作者 王轮 王飞 +4 位作者 张力 王文 陈宁 桂萍 王牛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31-236,共6页
本工作研究了鸡肌胃以上消化道(包括肌胃)的电活动规律。结果表明:肌胃、腺胃禁食时有自发性肌电发放,而不由食道、嗉囊所引发。食道、嗉囊肌电发放与摄食、饮水、排空有关。肌、腺胃在肌电发放时序关系上肌胃领先于腺胃(与解剖构... 本工作研究了鸡肌胃以上消化道(包括肌胃)的电活动规律。结果表明:肌胃、腺胃禁食时有自发性肌电发放,而不由食道、嗉囊所引发。食道、嗉囊肌电发放与摄食、饮水、排空有关。肌、腺胃在肌电发放时序关系上肌胃领先于腺胃(与解剖构造顺序不同)。由此认为:肌、腺胃肌电自发放由肌胃引发,起着启动的主导作用。肌、腺胃肌电峰电簇频率量呈1:1的关系。摄食、饮水时两者肌电活动增强,停食后活动减弱,这是综合调节机制的结果。90%的鸡在饱食后腺胃出现阵发性大峰电发放,可能与腺胃向肌胃大量迅速排空有关。禁食后出现腺胃峰电的连续发放(四联率,三联率,二联率),可能与腺胃连续排空有内在联系。肌、腺胃肌电活动频率,随禁食时间的延长而频率下降,我们认为是食物对消化道刺激强度减弱所导致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 肌电活动 肌胃 腺胃 峰电簇
下载PDF
MNNG所致大鼠胃粘膜癌变过程中肾上腺皮质组化研究
14
作者 李艳萍 唐军民 唐岩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4期298-300,共3页
目的 探讨大鼠胃粘膜癌变过程中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变化。方法 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给断乳1wk 的雄性Wistar 大鼠,连续灌胃10 d 制成胃癌模型。用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肾上腺皮质的变化。结果 胃粘膜癌... 目的 探讨大鼠胃粘膜癌变过程中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变化。方法 用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给断乳1wk 的雄性Wistar 大鼠,连续灌胃10 d 制成胃癌模型。用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方法观察肾上腺皮质的变化。结果 胃粘膜癌变大鼠肾上腺皮质束状带和网状带细胞内脂滴含量降低( P< 0.01) ,3β- 羟基类固醇脱氢酶(3β- HSD) 的活性增强(P<0 .01)。结论 在MNNG诱发大鼠胃粘膜癌变过程中,肾上腺皮质类固醇激素,特别是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皮质 胃粘膜癌 组织化学 胃癌
下载PDF
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调查研究
15
作者 张安国 刘彦 +2 位作者 孙颐龄 王余 单景龙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1999年第3期29-32,共4页
1997 年5 月以来,天津市部分养鸡场鸡群连续发生一种以腺胃肿大为特征的新型传染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排异诊断、病毒分离、病毒生物学特性、回归试验等一系列研究,确诊该病为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分... 1997 年5 月以来,天津市部分养鸡场鸡群连续发生一种以腺胃肿大为特征的新型传染病。经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排异诊断、病毒分离、病毒生物学特性、回归试验等一系列研究,确诊该病为鸡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分离病毒株定名为 J B9702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腺胃型 病毒分离 病毒特性 诊断
下载PDF
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2期107-109,共3页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维酶素,0.8g/次,3次/d,饭前30min口服;胃复春,1.44g/次,3次/d,饭前30min口服。治疗组50...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0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维酶素,0.8g/次,3次/d,饭前30min口服;胃复春,1.44g/次,3次/d,饭前30min口服。治疗组50例半夏泻心汤(黄连6g,大枣4颗,黄芪、半夏各15g,党参2g,三七粉分冲2g,乌贼骨、玄胡、白花蛇舌草各3g,丹参2g,三棱15g,甘草6g;痞满加枳实、砂仁;纳差加木香、鸡内金、砂仁;胃脾痛加白芍;大便干燥、数天不排便加决明子、麻仁;幽门螺旋杆菌阴性加蒲公英、鱼腥草;舌苔厚腻加白术、苍术、薏苡仁),1剂/d,水煎300m L,早晚服用;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胃膜色泽、胃腺体萎缩、颗粒状增生、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13例,有效27例,无效10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5例,无效21例,恶化10例,总有效率38.88%。病理疗效: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30例,无效5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16例,无效16例,恶化10例,总有效率48.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半夏泻心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半夏泻心汤 维酶素 胃复春 胃黏膜色泽 胃腺体萎缩 颗粒状增生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下载PDF
珠颈斑鸠腺胃复管腺显微结构与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钟圣伟 李菁 +5 位作者 宋伟 刘佳 谢若怡 余鹏程 周作红 张晖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18年第2期247-251,共5页
为了解珠颈斑鸠腺胃结构及相关细胞的形态特点与分布规律,通过普通光镜技术和3种组织化学的方法阐明了腺胃复管腺的显微组织结构,并对黏液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银细胞进行了鉴定和统计分析。PAS反应结果显示,腺胃复管腺腺细胞呈PAS阴性,... 为了解珠颈斑鸠腺胃结构及相关细胞的形态特点与分布规律,通过普通光镜技术和3种组织化学的方法阐明了腺胃复管腺的显微组织结构,并对黏液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银细胞进行了鉴定和统计分析。PAS反应结果显示,腺胃复管腺腺细胞呈PAS阴性,但窦上皮细胞呈PAS阳性,胞质紫红色;甲苯胺蓝染色结果表明,肥大细胞呈卵圆形,呈暗紫红色,多位于腺体之间或腺细胞底部的结缔组织内,血管周围分布较多;Grimelius银染表明,嗜银细胞呈纺锤形或长梭行,被染成棕黑色,多位于腺细胞底部的结缔组织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鸠 腺胃 黏液细胞 肥大细胞 嗜银细胞
下载PDF
Bioactive Fatty Acids Reduce Development of Gastric Cancer Following Duodenogastric Reflux in Rats
18
作者 Bjorn Jostein Christensen Kjetil Berge +4 位作者 Hege Wergedahl Pavol Bohov Rolf Kristian Berge Einar Svendsen Asgaut Viste 《Surgical Science》 2012年第1期34-42,共9页
Background: Bioactive fatty acids such as the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and the modified fatty acid analogue, tetradecylthioacetic acid (TTA), are known to influence inflammatory proce... Background: Bioactive fatty acids such as the eicosapentaenoic acid (EPA) and docosahexaenoic acid (DHA) and the modified fatty acid analogue, tetradecylthioacetic acid (TTA), are known to influence inflammatory processes in the body. Our aim was to investigate if diets containing fish oil (FO) enriched with bioactive fatty acids could affect inflam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glandular stomach carcinogenesis in a duodenogastric reflux (DGR) animal model. We also wanted to evaluate if a high-fat diet might increase the risk of developing gastric cancer compared to a low-fat diet. Methods: 185 rats operated on with a gastroenterostomy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5 different treatment groups given: low-fat, high-fat, high-fat + FO, high-fat + TTA or high-fat + FO + TTA. The stomachs were removed after 50 weeks and examined by light microscopy with hematoxylin and eosin staining (HE). Immunohistochemical staining against COX-2, PCNA and p53 was performed when adenocarcinomas were found. The plasma fatty acid profile was determined. Results: Adenocarcinomas developed in 21% of animals fed the low-fat diet, 35% in the high-fat group, 16% in the high-fat + TTA group, 21% in the high-fat + FO group and 8.6% in the high-fat + FO + TTA treatment group. COX-2 and PCNA were positive whereas p53 was negative in the majority of the samples. The anti-inflammatory fatty acid index increased after treatment with FO and in combination with FO and TTA. Conclusion: FO and TTA in combination with a high-fat diet significantly lower the risk of developing adenocarcinomas in rats subjected to duodenogastric reflux. This is most likely due to a selective modulation of inflamm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active Fatty Acids Cancer Duodenogastric Reflux Experimental Fish Oil Gastric Carcinogenesis glandular stomach IMMUNOHISTOCHEMISTRY RATS TTA
下载PDF
不同来源蜂花粉对皖西白鹅生长性能和胃组织结构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锋燕 任曼 +5 位作者 余琦 徐茂森 袁宇尘 赵春芳 江卫军 李升和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6-160,166,共6页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蜂花粉对皖西白鹅生长性能和胃组织结构功能的影响。选取150只30日龄健康、体重接近的皖西白鹅,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mg/kg茶花蜂花粉、200 ... 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来源蜂花粉对皖西白鹅生长性能和胃组织结构功能的影响。选取150只30日龄健康、体重接近的皖西白鹅,随机分成3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鹅,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00 mg/kg茶花蜂花粉、200 mg/kg油菜花蜂花粉,试验期为60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油菜蜂花粉组和茶花蜂花粉组的30、60、90日龄体重以及30~60、60~90、30~90日龄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耗料增重比均无显著差异;3组皖西白鹅的肌胃、腺胃器官指数差异不显著;油菜蜂花粉组、茶花蜂花粉组腺胃浅层管状腺开口排列整齐,黏膜结构完整,深层复管腺较多,腺小管密集,肌胃腺发育好并且排列整齐,黏膜上皮厚;油菜蜂花粉组和茶花蜂花粉组的60日龄腺胃胃蛋白酶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油菜蜂花粉组皖西白鹅90日龄腺胃的胃蛋白酶高于对照组和茶花蜂花粉组(P<0.01)。综上,在日粮中添加蜂花粉对皖西白鹅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但可改善肌胃、腺胃的组织结构,提高腺胃胃蛋白酶活性,从而增强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其中200 mg/kg油菜花蜂花粉对皖西白鹅应用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花粉 皖西白鹅 生长性能 肌胃 腺胃
下载PDF
稻壳、大豆皮对肉鸡生产性能、肌肉品质及腺胃肌胃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芳 任曼 +3 位作者 徐茂森 赵春芳 金光明 李升和 《安徽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30-38,共9页
目的:研究稻壳、大豆皮对肉鸡生产性能、肌肉品质及腺胃肌胃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14日龄AA肉鸡3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稻壳组和大豆皮组共3组,每组设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各组在饲喂相同日粮基础上,分别补饲石粉+玉米、稻壳+玉米、... 目的:研究稻壳、大豆皮对肉鸡生产性能、肌肉品质及腺胃肌胃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14日龄AA肉鸡30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稻壳组和大豆皮组共3组,每组设10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各组在饲喂相同日粮基础上,分别补饲石粉+玉米、稻壳+玉米、大豆皮+玉米,补饲成分制成颗粒形状,试验期28 d。分别于28、42日龄每组选取10只鸡,空腹称重,颈静脉放血致死,按要求取材并测定相关指标。结果:28日龄时,三个处理组之间肉鸡采食量、体重和料重比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42日龄时,大豆皮组肉鸡体重与其他两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而料重比较其他两组显著降低(P<0.05);42日龄时,大豆皮组肉鸡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显著高于稻壳组(P<0.05),胸肌率和腿肌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屠宰率较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稻壳组肉鸡屠宰率、胸肌率和腿肌率较对照组没有显著差异(P>0.05)。三个处理组之间肉鸡半净膛率和全净膛率差异均不显著(P>0.05);42日龄时,稻壳组胸肌肉色L值较对照组和大豆皮组显著增大(P<0.05);对照组胸肌L值与大豆皮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大豆皮组腿肌L值较稻壳组和对照组显著减小(P<0.05);对照组腿肌L值较稻壳组显著不差异(P>0.05);稻壳组腿肌a、b值较对照组和大豆皮组显著增大(P<0.05);大豆皮组腿肌a、b值与对照组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8日龄时,稻壳组肉鸡腺胃重、肌胃重及腺胃肌胃比较对照组和大豆皮组显著增大(P<0.05);大豆皮组腺胃重、肌胃重及腺胃肌胃比,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三个处理组间腺胃和肌胃器官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显微观察可见,大豆皮组肌胃类角质膜较厚,肌胃腺较高、排列紧密且与黏膜肌层结合紧密,腺胃深层复管状腺排列紧密、结构完整。结论:补饲稻壳、大豆皮对肉鸡生产性能、肉品质及腺胃肌胃发育有一定促进和改善作用,其中以补饲大豆皮效果最好。试验结果同时提示,肉鸡生产中补饲大豆皮和稻壳等纤维源,可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和减缓腺胃肌胃炎的发生,提高肉鸡生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 大豆皮 肉鸡 生产性能 肉品质 腺胃肌胃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