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湖南出土战国时期蜻蜓眼玻璃珠的科学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宜飞
段晓明
+2 位作者
董俊卿
刘松
李青会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68,共11页
利用便携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三维数字显微系统,对湖南出土的11颗战国时期典型的蜻蜓眼玻璃珠进行科学分析。基于获取的蜻蜓眼珠化学成分、表面和断面显微形貌等相关信息,确定了这批蜻蜓眼玻璃珠的成分体系、制作工艺和产地...
利用便携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三维数字显微系统,对湖南出土的11颗战国时期典型的蜻蜓眼玻璃珠进行科学分析。基于获取的蜻蜓眼珠化学成分、表面和断面显微形貌等相关信息,确定了这批蜻蜓眼玻璃珠的成分体系、制作工艺和产地来源。研究结果表明:3颗蜻蜓眼玻璃珠属于泡碱型钠钙玻璃,1颗扁平蜻蜓眼玻璃珠为植物灰钠钙玻璃,均可能产自埃及或东地中海地区;3颗蜻蜓眼玻璃珠属于铅钡玻璃,还有4颗为钾钙玻璃,皆为战国时期典型的中国本土玻璃,应为楚国本地制作。这11颗蜻蜓眼玻璃珠均采用层叠镶嵌工艺,先制作珠体,然后再用不同玻璃条或片在未完全凝固的状态下进行镶嵌而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蜻蜓眼珠
湖南
战国
成分体系
制作工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湖北荆州出土战国玻璃珠的pXRF无损分析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青会
董俊卿
+3 位作者
苏伯民
陈港泉
刘松
顾冬红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97,131,共6页
本研究采用高性能便携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pXRF)无损分析了湖北荆州熊家冢墓地等楚墓出土的8件战国玻璃珠的化学成分,对包括轻元素Na、Mg在内的主量、次量和部分微量元素进行了定量。结果表明,这些玻璃珠可以划分为铅钡硅酸盐...
本研究采用高性能便携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pXRF)无损分析了湖北荆州熊家冢墓地等楚墓出土的8件战国玻璃珠的化学成分,对包括轻元素Na、Mg在内的主量、次量和部分微量元素进行了定量。结果表明,这些玻璃珠可以划分为铅钡硅酸盐和钠钙硅酸盐玻璃两种成分体系,均使用了过渡金属离子Co2+、Cu2+、Fe3+和Fe2+着色;钠钙硅酸盐玻璃都含有一定量的锑。结合已有的科技分析结果,概要讨论了这些玻璃珠的可能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XRF
湖北
战国玻璃珠
化学成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鲁国故城遗址出土蜻蜓眼玻璃珠的科学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郭思克
管杰
+3 位作者
褚红轩
刘松
董俊卿
李青会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2,共9页
本研究利用能量色散型XRF、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超景深光学显微系统等多种无损分析技术对山东曲阜鲁国故城遗址出土的7颗蜻蜓眼玻璃珠进行了科学研究。基于获取的蜻蜓眼珠化学成分、物相结构、内部物理...
本研究利用能量色散型XRF、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超景深光学显微系统等多种无损分析技术对山东曲阜鲁国故城遗址出土的7颗蜻蜓眼玻璃珠进行了科学研究。基于获取的蜻蜓眼珠化学成分、物相结构、内部物理结构、表面显微形貌等相关信息,确定了这批蜻蜓眼玻璃珠的成分体系、制作工艺、产地来源和器物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蜻蜓眼玻璃珠来自于楚地,是当时社会稀有而珍贵的奢侈品,是鲁国与楚地相互交流与联系的实物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蜻蜓眼玻璃珠
鲁国故城
战国早中期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鸿山越墓出土战国玻璃的无损分析及相关认识
被引量:
5
4
作者
夏晓伟
刘松
+3 位作者
王卿
刘嫣歆
李青会
顾冬红
《南方文物》
2013年第3期143-149,86,共8页
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XRD)、激光拉曼光谱分析(LRS)和便携式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P-XRF)技术,对鸿山越墓出土的战国玻璃进行了无损分析,根据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将其划分为铅钡硅酸盐玻璃和钾钙硅酸盐玻璃两大体系。结合考古学研究结果,初...
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XRD)、激光拉曼光谱分析(LRS)和便携式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P-XRF)技术,对鸿山越墓出土的战国玻璃进行了无损分析,根据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将其划分为铅钡硅酸盐玻璃和钾钙硅酸盐玻璃两大体系。结合考古学研究结果,初步认为鸿山越墓出土玻璃可能与楚国有密切关系,是东周时期越楚之间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山越墓
战国玻璃
无损分析
化学成分
文化交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陕西战国秦墓出土玻璃和汉紫六博棋子分析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黄晓娟
严静
+2 位作者
张扬力铮
王丽琴
许卫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87-3192,共6页
利用超景深显微镜(OM)、激光拉曼光谱仪(Raman)、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色度仪等多种手段,对陕西战国秦墓出土的两种质地、颜色不同的六博棋子进行了综合分析检测。鉴定出蓝色样品为铅钡玻璃,紫色样品为...
利用超景深显微镜(OM)、激光拉曼光谱仪(Raman)、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色度仪等多种手段,对陕西战国秦墓出土的两种质地、颜色不同的六博棋子进行了综合分析检测。鉴定出蓝色样品为铅钡玻璃,紫色样品为中国紫制品,发现了中国紫在战国时期的新用途。并对比陕西出土的铅钡玻璃制品与两湖、四川地区出土的同时代的铅钡玻璃制品在成分组成上的差异,推测战国时期铅钡玻璃的制作工艺已成熟,可根据器物形制的需求进行不同的成分配比。同时,还发现当时的玻璃制作已有旧料重熔制作新器的现象。在确定中国紫成分的基础上,利用色度计进行色度测试,根据光谱数据,首次为人造硅酸铜钡颜料确定了特征光谱峰,使快速、无损的对人造硅酸铜钡颜料的鉴定识别成为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六博棋子
铅钡玻璃
中国紫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马家塬M21出土一件料珠的成分和风化层的研究
6
作者
王若苏
孙凤
先怡衡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93-3197,共5页
为研究古代人造料珠的成分和风化状况,对马家塬M21墓地内出土的一件料珠进行超景深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与拉曼光谱分析(Raman),观察了样品表面形态、获得了样品元素组成和物相组成。结果揭示料珠主要组成成分为混合BaSO_...
为研究古代人造料珠的成分和风化状况,对马家塬M21墓地内出土的一件料珠进行超景深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与拉曼光谱分析(Raman),观察了样品表面形态、获得了样品元素组成和物相组成。结果揭示料珠主要组成成分为混合BaSO_(4),PbCO_(3),Pb_(5)Si_(4)O_(8)(OH)_(10)和Cu_(2)Pb_(5)(SO_(4))_(3)(CO_(3))(OH)_(6)等杂质的中国蓝,呈现为浅蓝色颗粒,由固相烧结法制作,外部黄色结壳成分为Pb_(8)O_(5)(OH)_(2)Cl_(4)。研究阐述了中国蓝工艺的发展及风化生成碱性铅化合物的原因,该料珠的元素分析显示Si含量最高,Cu和Ba的含量大略相等,而Pb的含量较低,可能代表当时硅酸铜钡料珠烧制已经开始有意控制原料的比例;碱性铅化合物应是在埋藏过程中形成的,高温烧结制备料珠时产生的氧化物未反应完全,随后被埋入地下,与碱性土壤水水合形成碱性铅化合物。该研究为古代费昂斯制品和硅酸铜钡类制品的研究提供参考,对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马家塬战国墓地
料珠
中国蓝
铅钡玻璃
科学分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M4出土料珠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颖竹
马泓蛟
+2 位作者
马清林
黄晓娟
赵西晨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46,共8页
甘肃马家塬墓地是战国晚期至秦初的西戎墓地,本研究以该墓地M4出土的料珠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分析其成分和结构特征,讨论其工艺特征,以丰富对战国时期费昂斯的相关认识。研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和激光拉曼光谱仪,分析结果显示料珠...
甘肃马家塬墓地是战国晚期至秦初的西戎墓地,本研究以该墓地M4出土的料珠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分析其成分和结构特征,讨论其工艺特征,以丰富对战国时期费昂斯的相关认识。研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和激光拉曼光谱仪,分析结果显示料珠为费昂斯制品,其釉层玻璃化程度很高,经历腐蚀后熔剂流失严重,明显区别于西周时期的费昂斯制品。同时确定釉层中的一些高锡颗粒物为SnO2,表明当时在釉层制作中加入锡石或锡粉末。该费昂斯制品应采取了直接施釉或包埋施釉工艺。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费昂斯发展历程演变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时期
马家塬墓地
费昂斯
SNO2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
拉曼光谱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出土战国至汉代玻璃的功能探讨
8
作者
董俊卿
王宜飞
李青会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44,共21页
本文围绕中国境内出土的典型战国至汉代玻璃器,归纳了其主要功能:装饰、礼器、葬、乐器、生活与娱乐用具,其中以装饰用途为主,该研究对挖掘阐释和传播中国玻璃文物蕴含的人文、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
古代玻璃
战国至汉代
功能
价值
原文传递
中国战国时期八棱柱状费昂斯制品成分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
10
9
作者
马清林
张治国
+2 位作者
大卫.斯科特
海因兹.贝克
戴特莱夫.昆特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2-132,共21页
中国蓝或汉蓝(BaCuSi_4O_(10))与中国紫或汉紫(BaCuSi_2O_6)是中国战国至秦汉时期制作和使用的两种人工合成材料或颜料。它们多用于这一时期的青铜器、陶器与壁画之彩绘,同时还制成圆柱形、圆珠形、八棱柱状及璧、环、杯状费昂斯(faien...
中国蓝或汉蓝(BaCuSi_4O_(10))与中国紫或汉紫(BaCuSi_2O_6)是中国战国至秦汉时期制作和使用的两种人工合成材料或颜料。它们多用于这一时期的青铜器、陶器与壁画之彩绘,同时还制成圆柱形、圆珠形、八棱柱状及璧、环、杯状费昂斯(faience)制品,其中八棱柱状物质地密实、色彩纯一,代表了以中国蓝和中国紫为显色成分费昂斯制品的最精致工艺。本文利用体视显微镜(O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电子探针(EPMA)、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SEM-EDX)、激光拉曼光谱(Raman)等分析了甘肃出土战国时期有代表性的八棱柱状费昂斯制品,发现八棱柱显色物相以中国紫为主,间有少量中国蓝。同时,根据八棱柱断层中结晶物的颗粒度推断此类材料采用了二步或多步烧制工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秦汉时期
费昂斯制品
八棱柱
中国紫
Pb—Ba玻璃
原文传递
题名
湖南出土战国时期蜻蜓眼玻璃珠的科学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王宜飞
段晓明
董俊卿
刘松
李青会
机构
湖南博物院
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博物院)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科学与光电工程中心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8-68,共11页
基金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7YBA268)
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0SK2132)资助。
文摘
利用便携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和三维数字显微系统,对湖南出土的11颗战国时期典型的蜻蜓眼玻璃珠进行科学分析。基于获取的蜻蜓眼珠化学成分、表面和断面显微形貌等相关信息,确定了这批蜻蜓眼玻璃珠的成分体系、制作工艺和产地来源。研究结果表明:3颗蜻蜓眼玻璃珠属于泡碱型钠钙玻璃,1颗扁平蜻蜓眼玻璃珠为植物灰钠钙玻璃,均可能产自埃及或东地中海地区;3颗蜻蜓眼玻璃珠属于铅钡玻璃,还有4颗为钾钙玻璃,皆为战国时期典型的中国本土玻璃,应为楚国本地制作。这11颗蜻蜓眼玻璃珠均采用层叠镶嵌工艺,先制作珠体,然后再用不同玻璃条或片在未完全凝固的状态下进行镶嵌而成。
关键词
蜻蜓眼珠
湖南
战国
成分体系
制作工艺
Keywords
Eye bead
Hunan
warring
states
period
Composition system
Manufacturing technique
分类号
K87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O433.4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湖北荆州出土战国玻璃珠的pXRF无损分析及相关问题研究
被引量:
9
2
作者
李青会
董俊卿
苏伯民
陈港泉
刘松
顾冬红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92-97,131,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文物移动实验室在考古发掘现场应用支撑研究"(2010BAK67B09)
973项目课题"高精度原位
+1 种基金
无损表征体系的构建"(2012CB720906)
指南针计划"中国古代玻璃的价值挖掘与数据库建设研究"
文摘
本研究采用高性能便携式能量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仪(pXRF)无损分析了湖北荆州熊家冢墓地等楚墓出土的8件战国玻璃珠的化学成分,对包括轻元素Na、Mg在内的主量、次量和部分微量元素进行了定量。结果表明,这些玻璃珠可以划分为铅钡硅酸盐和钠钙硅酸盐玻璃两种成分体系,均使用了过渡金属离子Co2+、Cu2+、Fe3+和Fe2+着色;钠钙硅酸盐玻璃都含有一定量的锑。结合已有的科技分析结果,概要讨论了这些玻璃珠的可能来源。
关键词
PXRF
湖北
战国玻璃珠
化学成分
Keywords
pXRF
Hubei Province
glass bead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Chemical components
分类号
TQ171.1 [化学工程—玻璃工业]
K876.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鲁国故城遗址出土蜻蜓眼玻璃珠的科学研究
被引量:
7
3
作者
郭思克
管杰
褚红轩
刘松
董俊卿
李青会
机构
孔子博物馆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材料与光电研究中心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4-72,共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9YFC1520203)
上海市科普项目资助(18dz2304700)。
文摘
本研究利用能量色散型XRF、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技术、光学相干层析成像技术、超景深光学显微系统等多种无损分析技术对山东曲阜鲁国故城遗址出土的7颗蜻蜓眼玻璃珠进行了科学研究。基于获取的蜻蜓眼珠化学成分、物相结构、内部物理结构、表面显微形貌等相关信息,确定了这批蜻蜓眼玻璃珠的成分体系、制作工艺、产地来源和器物功能。研究结果表明,蜻蜓眼玻璃珠来自于楚地,是当时社会稀有而珍贵的奢侈品,是鲁国与楚地相互交流与联系的实物证据。
关键词
蜻蜓眼玻璃珠
鲁国故城
战国早中期
Keywords
glass
eye bead
Ancient Qufu City
of
the
State
of
Lu
Early and middle
warring
states
period
分类号
K87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O433.4 [机械工程—光学工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鸿山越墓出土战国玻璃的无损分析及相关认识
被引量:
5
4
作者
夏晓伟
刘松
王卿
刘嫣歆
李青会
顾冬红
机构
无锡市鸿山遗址博物馆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
出处
《南方文物》
2013年第3期143-149,8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51072206)
指南针计划专项项目(中国古代玻璃的价值挖掘与数据库建设研究)
+1 种基金
973计划项目课题(2012CB720906
2012CB720901)
文摘
结合X射线衍射分析(XRD)、激光拉曼光谱分析(LRS)和便携式能量色散X射线荧光分析(P-XRF)技术,对鸿山越墓出土的战国玻璃进行了无损分析,根据化学成分分析结果将其划分为铅钡硅酸盐玻璃和钾钙硅酸盐玻璃两大体系。结合考古学研究结果,初步认为鸿山越墓出土玻璃可能与楚国有密切关系,是东周时期越楚之间文化交流的实物见证。
关键词
鸿山越墓
战国玻璃
无损分析
化学成分
文化交流
Keywords
Tombs
of
the
Yue state at Hongshan,
glass
es
of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 nondestructiveanalysis, chemical composition, cultural exchange
分类号
K876.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陕西战国秦墓出土玻璃和汉紫六博棋子分析研究
被引量:
2
5
作者
黄晓娟
严静
张扬力铮
王丽琴
许卫红
机构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考古博物馆)/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陕西省考古现场文物保护重点实验室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87-3192,共6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2019YFC1520200)
陕西省科技厅重点产业创新链(群)——社会发展领域项目(2021ZDLSF06-05)资助。
文摘
利用超景深显微镜(OM)、激光拉曼光谱仪(Raman)、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色度仪等多种手段,对陕西战国秦墓出土的两种质地、颜色不同的六博棋子进行了综合分析检测。鉴定出蓝色样品为铅钡玻璃,紫色样品为中国紫制品,发现了中国紫在战国时期的新用途。并对比陕西出土的铅钡玻璃制品与两湖、四川地区出土的同时代的铅钡玻璃制品在成分组成上的差异,推测战国时期铅钡玻璃的制作工艺已成熟,可根据器物形制的需求进行不同的成分配比。同时,还发现当时的玻璃制作已有旧料重熔制作新器的现象。在确定中国紫成分的基础上,利用色度计进行色度测试,根据光谱数据,首次为人造硅酸铜钡颜料确定了特征光谱峰,使快速、无损的对人造硅酸铜钡颜料的鉴定识别成为可能。
关键词
战国
六博棋子
铅钡玻璃
中国紫
Keywords
warring
State
period
Liubo chess pieces
Lead barium
glass
Chinese Purple
分类号
K876.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马家塬M21出土一件料珠的成分和风化层的研究
6
作者
王若苏
孙凤
先怡衡
机构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
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3193-3197,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210122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8YJCZH154)
西北大学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wysys201902)资助。
文摘
为研究古代人造料珠的成分和风化状况,对马家塬M21墓地内出土的一件料珠进行超景深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SEM-EDS)与拉曼光谱分析(Raman),观察了样品表面形态、获得了样品元素组成和物相组成。结果揭示料珠主要组成成分为混合BaSO_(4),PbCO_(3),Pb_(5)Si_(4)O_(8)(OH)_(10)和Cu_(2)Pb_(5)(SO_(4))_(3)(CO_(3))(OH)_(6)等杂质的中国蓝,呈现为浅蓝色颗粒,由固相烧结法制作,外部黄色结壳成分为Pb_(8)O_(5)(OH)_(2)Cl_(4)。研究阐述了中国蓝工艺的发展及风化生成碱性铅化合物的原因,该料珠的元素分析显示Si含量最高,Cu和Ba的含量大略相等,而Pb的含量较低,可能代表当时硅酸铜钡料珠烧制已经开始有意控制原料的比例;碱性铅化合物应是在埋藏过程中形成的,高温烧结制备料珠时产生的氧化物未反应完全,随后被埋入地下,与碱性土壤水水合形成碱性铅化合物。该研究为古代费昂斯制品和硅酸铜钡类制品的研究提供参考,对中国古代科技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甘肃马家塬战国墓地
料珠
中国蓝
铅钡玻璃
科学分析
Keywords
the
warring
states
Cemetery in Ma-Jia-Yuan
Gansu
Silicate bead
Chinese blue
Lead barium
glass
Scientific analysis
分类号
K876.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M4出土料珠研究
被引量:
1
7
作者
王颖竹
马泓蛟
马清林
黄晓娟
赵西晨
机构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山东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
出处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9-46,共8页
文摘
甘肃马家塬墓地是战国晚期至秦初的西戎墓地,本研究以该墓地M4出土的料珠为研究对象,以期通过分析其成分和结构特征,讨论其工艺特征,以丰富对战国时期费昂斯的相关认识。研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和激光拉曼光谱仪,分析结果显示料珠为费昂斯制品,其釉层玻璃化程度很高,经历腐蚀后熔剂流失严重,明显区别于西周时期的费昂斯制品。同时确定釉层中的一些高锡颗粒物为SnO2,表明当时在釉层制作中加入锡石或锡粉末。该费昂斯制品应采取了直接施釉或包埋施釉工艺。研究结果可为我国费昂斯发展历程演变提供信息。
关键词
战国时期
马家塬墓地
费昂斯
SNO2
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
拉曼光谱
Keywords
warring
states
period
Majiayuan Cemetery
Faience bead
SnO2 additive
SEM-EDS
Raman spectrometry
分类号
K876.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出土战国至汉代玻璃的功能探讨
8
作者
董俊卿
王宜飞
李青会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科技考古中心
Needham Research Institute
湖南博物院
科技考古与文物保护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
出处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44,共21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可移动文物价值认知及关键技术研究(无机质类)”(课题编号:2019YFC1520203、2019YFC1520205)
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湖南出土“玻璃器考古学与科技研究”(课题编号:17YBA268)
纽约李氏基金(THE LI FOUNDATION OF NEW YORK FELLOWSHIP PROCRAMME)(2023-2024)资助。
文摘
本文围绕中国境内出土的典型战国至汉代玻璃器,归纳了其主要功能:装饰、礼器、葬、乐器、生活与娱乐用具,其中以装饰用途为主,该研究对挖掘阐释和传播中国玻璃文物蕴含的人文、科学、艺术和历史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中国
古代玻璃
战国至汉代
功能
价值
Keywords
China
ancient
glass
warring
states
period
to Han Dynasty
function
value
分类号
K871.4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战国时期八棱柱状费昂斯制品成分及结构研究
被引量:
10
9
作者
马清林
张治国
大卫.斯科特
海因兹.贝克
戴特莱夫.昆特
机构
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艺术史与考古系
瑞士苏黎世大学无机化学研究所
瑞士联邦高等理工大学无机化学实验室
出处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2-132,共21页
基金
美国盖蒂保护研究所2001年访问科学家基金和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瑞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中国古代硅酸铜钡颜料研究"课题经费资助
文摘
中国蓝或汉蓝(BaCuSi_4O_(10))与中国紫或汉紫(BaCuSi_2O_6)是中国战国至秦汉时期制作和使用的两种人工合成材料或颜料。它们多用于这一时期的青铜器、陶器与壁画之彩绘,同时还制成圆柱形、圆珠形、八棱柱状及璧、环、杯状费昂斯(faience)制品,其中八棱柱状物质地密实、色彩纯一,代表了以中国蓝和中国紫为显色成分费昂斯制品的最精致工艺。本文利用体视显微镜(O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仪(XRD)、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电子探针(EPMA)、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谱仪(SEM-EDX)、激光拉曼光谱(Raman)等分析了甘肃出土战国时期有代表性的八棱柱状费昂斯制品,发现八棱柱显色物相以中国紫为主,间有少量中国蓝。同时,根据八棱柱断层中结晶物的颗粒度推断此类材料采用了二步或多步烧制工艺。
关键词
战国秦汉时期
费昂斯制品
八棱柱
中国紫
Pb—Ba玻璃
Keywords
warring
states
-Qin-Han
period
faience
octagonal stick
Chinese Purple/Han Purple
Pb-Ba
glass
分类号
K875.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湖南出土战国时期蜻蜓眼玻璃珠的科学研究
王宜飞
段晓明
董俊卿
刘松
李青会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3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湖北荆州出土战国玻璃珠的pXRF无损分析及相关问题研究
李青会
董俊卿
苏伯民
陈港泉
刘松
顾冬红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鲁国故城遗址出土蜻蜓眼玻璃珠的科学研究
郭思克
管杰
褚红轩
刘松
董俊卿
李青会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1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鸿山越墓出土战国玻璃的无损分析及相关认识
夏晓伟
刘松
王卿
刘嫣歆
李青会
顾冬红
《南方文物》
2013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陕西战国秦墓出土玻璃和汉紫六博棋子分析研究
黄晓娟
严静
张扬力铮
王丽琴
许卫红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马家塬M21出土一件料珠的成分和风化层的研究
王若苏
孙凤
先怡衡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M4出土料珠研究
王颖竹
马泓蛟
马清林
黄晓娟
赵西晨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19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中国出土战国至汉代玻璃的功能探讨
董俊卿
王宜飞
李青会
《华夏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24
0
原文传递
9
中国战国时期八棱柱状费昂斯制品成分及结构研究
马清林
张治国
大卫.斯科特
海因兹.贝克
戴特莱夫.昆特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1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