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on-glomerular Tip Lesion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as a Negative Predictor in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1
作者 Hui WANG Cheng WAN +1 位作者 Man JIANG Chun ZHANG 《Current Medical Science》 SCIE CAS 2022年第5期1007-1014,共8页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significance of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variants on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hort-term outcomes in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patients.Methods The cli...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significance of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variants on clinico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short-term outcomes in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patients.Methods The clinicopathological data of 146 IMN patients diagnosed between December 2016 and March 2019 in our center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Thes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pure IMN group,IMN with glomerular tip lesion(GTL)group,and IMN with non-GTL FSGS group.Results The IMN with non-GTL FSGS and IMN with GTL groups both had higher proportions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lower serum albumin,and severe proteinuria,while the IMN with non-GTL FSGS group additionally showed higher blood pressure and serum cholesterol,and lower serum IgG than the IMN group(all P<0.05).As for pathology,the IMN with non-GTL FSGS group had higher proportion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tubular injury and moderate to severe chronic injuries than the IMN group(all P<0.05).In the IMN,IMN with GTL,and IMN with non-GTL FSGS groups,the overall one-year remission rates were 81.6%,76%,and 58.8%,respectively.Furthermore,the IMN with non-GTL FSGS group showed the lowest cumulative incidence to reach remission within one year.Multivariate Cox logistic analysis demonstrated that higher level of serum anti-M-type phospholipase A2 receptor antibody and the existence of non-GTL FSGS lesion were independent predictors for no remission in IMN patients.Conclusion The non-GTL FSGS lesion was a novel negative predictor in IMN and should be taken into account in the management of IM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glomerular tip lesion
下载PDF
Review of plasma exchange and rituximab for prevention of recurrent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after a prior graft loss
2
作者 Sophie Gharaei Hashim Abbas Durga Anil Kanigicherla 《World Journal of Transplantation》 2024年第4期133-139,共7页
BACKGROUND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often recurs after transplantation,leading to graft dysfunction and graft loss.Patients who have lost prior grafts due to recurrence are at particularly high risk of ... BACKGROUND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FSGS)often recurs after transplantation,leading to graft dysfunction and graft loss.Patients who have lost prior grafts due to recurrence are at particularly high risk of re-recurrence in subsequent grafts.Rituximab and plasma exchange have been used pre-emptively to prevent post-transplant recurrence.However,the efficacy of such preventative measures remains unclear.AIM To investigate the outcomes of preventative rituximab and plasma exchange for recurrent FSGS in transplant recipients after prior graft loss.METHODS We conducted a systematic review of 11 studies with 32 patients who had experienced prior graft loss due to post-transplant FSGS recurrence and were treated with either pre-emptive plasma exchange alone,rituximab alone,or a combination of both.RESULTS Overall,47%of the 32 patients experienced recurrence despite prophylactic treatment.Re-recurrence was seen in 25%(1/4)with pre-emptive rituximab alone,and 45%recurrence(9/20)with plasma exchange alone.Re-recurrence was noted in 63%with the use of combined plasma exchange and rituximab.CONCLUSION There is a paucity of available evidence in the literature to draw clear conclusions on the benefits of pre-emptive measures to prevent FSGS re-recurrence.The small sample sizes and variations in protocols call for larger and controlled studies to serve this patient population at high risk of recurrence and graft lo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ocal segmental glomerulosclerosis glomerular disease Plasma exchange RITUXIMAB TRANSPLANTATION
下载PDF
1例伴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MELAS综合征家系的遗传学分析
3
作者 李苏一 曹隽 +7 位作者 王清冰 焦智慧 任淑敏 高旭 权松霞 张基伟 刘静静 陈义兵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20期3661-3667,共7页
目的 对1例伴局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线粒体脑肌病、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家系进行遗传学病因分析。方法 先证者,女,36岁,表现为典型的MELAS综合征伴FSGS。先证者女儿表现为癫痫发作,经临床分析考虑线粒体病的可... 目的 对1例伴局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的线粒体脑肌病、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MELAS)综合征家系进行遗传学病因分析。方法 先证者,女,36岁,表现为典型的MELAS综合征伴FSGS。先证者女儿表现为癫痫发作,经临床分析考虑线粒体病的可能。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先证者进行致病基因变异检测,利用Sanger测序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进行验证。结果 先证者线粒体DNA检测到m.3243A>G突变,其女儿携带同样突变,但先证者母亲未检测到该突变。结论 本研究认为m.3243A>G突变是先证者MELAS表现及FSGS的分子病因,也是其女儿癫痫发作的病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LAS综合征 线粒体病 线粒体DNA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癫痫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以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为病理特点的Donnai-Barrow综合征1例并文献复习
4
作者 马岩 刘静 +3 位作者 罗丹 杨星星 韦性娇 梁丽俊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1-3,6,共4页
目的探讨儿童Donnai-Barrow综合征(Donnai Barrow syndrome,DB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的1例Donnai-Barrow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分别以“Donnai Barrow”、“FOAR”为检索... 目的探讨儿童Donnai-Barrow综合征(Donnai Barrow syndrome,DBS)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病理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4月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的1例Donnai-Barrow综合征患儿的临床资料,并分别以“Donnai Barrow”、“FOAR”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自建库至2022年5月的相关文献。结合本病例及其他已报道的受累者,总结DBS的临床特点、诊疗经过及可能预后。结果患儿,女,13岁11月,因“发现蛋白尿13年余”就诊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完善基因检测后确诊为DBS,结合肾活检病理结果诊断为“慢性肾小球肾炎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NOS型)”。总结目前已报道的74例DBS患者中有36.49%的受累者存在蛋白尿,其中3例完善肾脏穿刺后病理结果提示肾小球硬化。结论绝大多数DBS患者主要肾脏异常表现为蛋白尿,尽早完善肾穿刺活检对于明确DBS肾脏损害性质,提早预防肾衰竭、避免相关并发症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onnai-Barrow综合征 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儿童
下载PDF
益肾清利活血综合疗法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及IgA肾病患者64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5
作者 孙伟 高坤 +1 位作者 周栋 吴限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753-755,共3页
目的:研究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和 IgA 肾病(IgAN)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经肾穿制活检确诊的 FSGS 和 IgAN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期门诊复诊的方法,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益肾清利活血综合疗法对24小时尿蛋白(UTP... 目的:研究益肾清利活血法治疗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和 IgA 肾病(IgAN)的临床疗效。方法:以经肾穿制活检确诊的 FSGS 和 IgAN 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期门诊复诊的方法,3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益肾清利活血综合疗法对24小时尿蛋白(UTP)及血肌酐(SCr)水平的影响。结果:FSGS 组及 IgAN 组治疗6个月、12个月时总有效率分别为80.0%与82.4%,83.3%与85.3%,两组间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经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显示,FSGS 组治疗15个月后 UTP 下降明显(P<0.05),IgAN 组治疗3个月后 UTP 即明显下降(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两组治疗第6个月、9个月时 SCr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治疗12个月、15个月时 SCr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后 UTP 及SCr 各时间点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益肾清利活血法长期综合治疗可以改善症状,降低 UTP,稳定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硬化症 病灶性/中医药疗法 肾小球肾炎/中医药疗法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IGA肾病患者 益肾清利 治疗前 综合疗法 清利活血 临床观察
下载PDF
19例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朝晖 马骏 +8 位作者 朱斌 潘晓霞 任红 张文 王伟铭 孙尉倩 朱杰 杨俪 陈楠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5-38,48,共5页
目的:通过对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家系调查和总结,探讨家族性FSGS特点。方法:前瞻性对2006-01至2007-12入住我科并经肾活检确诊的非继发性FSGS患者进行家系调查,对其中有家族史的FSGS患者进行家系成员筛查,同时行IV型... 目的:通过对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患者家系调查和总结,探讨家族性FSGS特点。方法:前瞻性对2006-01至2007-12入住我科并经肾活检确诊的非继发性FSGS患者进行家系调查,对其中有家族史的FSGS患者进行家系成员筛查,同时行IV型胶原和α半乳糖酐酶活性检查排除Alport综合征和Fabry病,比较家族性FSGS和散发性FSGS患者临床特点。结果: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经肾活检确诊的非继发性FSGS共213例,其中家族性FSGS共19例,占非继发性FSGS总病例的8.9%。19例家族性FSGS中男性10例,女性9例,和散发性FSGS性别相比(男:女=100:94)无显著差异(P>0.05);家族性FSGS患者平均24h尿蛋白水平(1.6±1.6)g,与散发性FSGS患者(1.8±1.7)g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家族性FSGS先证者中血肌酐(167.5±166.6)μmol/L,与散发性FSGS(198.4±190.6)μmol/L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19个家系中有5个家系各有2例患者经肾活检确诊为FSGS,7个家系为1例肾活检证实FSGS伴1例或1例以上ESRF,7个家系为1例肾活检证实FSGS伴有1例或1例以上亲属蛋白尿,或不明原因的肾功能不全。结论:家族性FSGS发生率较高,达非继发性FSGS总数的8.9%,临床表现方面家族性和散发性FSGS相比无明显差异,较易漏误诊,通过家系调查可以明显提高家族性FSGS诊断率。重视家族性FSGS的筛查,也将有助于遗传性肾脏疾病的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家族性 临床特点 肾活检
下载PDF
大鼠阿霉素肾病超微结构转变过程实验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赵洪雯 余荣杰 +3 位作者 彭侃夫 李敛 干磊 吴雄飞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8期798-799,897,898,共4页
目的探讨单侧肾切除加重复注射阿霉素制作的大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动物模型肾脏超微结构的变化过程,为采用阿霉素肾病模型提供实验基础。方法2个月龄雌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8只)和阿霉素肾病组(ADR组,20只)。ADR组大鼠先行... 目的探讨单侧肾切除加重复注射阿霉素制作的大鼠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动物模型肾脏超微结构的变化过程,为采用阿霉素肾病模型提供实验基础。方法2个月龄雌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18只)和阿霉素肾病组(ADR组,20只)。ADR组大鼠先行右肾切除,其后第1周和第2周分别给予阿霉素5mg/kg和3mg/kg尾静脉注射,对照组行假手术和等量生理盐水静脉注射。在切肾后第4、8、16周收集血标本测定血肌酐(Scr)和尿液测定24h尿蛋白定量,各时间点处死6只大鼠取其残肾行光镜组织病理学观察及电镜超微结构观察。结果ADR组Scr和尿蛋白在各时间点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ADR组大鼠肾脏组织病理损害进行性发展,在第16周时形成FSGS改变;电镜下早期以肾小球足细胞广泛融合为主,在第8周时有少部分修复,16周时出现肾小球硬化;肾小管上皮细胞主要表现为大量线粒体肿胀和空泡变损伤。结论单侧肾切除加重复注射阿霉素可成功诱导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大鼠动物模型,其超微结构变化包括肾小球和肾小管双重损伤,若干预需早期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内皮祖细胞移植对延缓大鼠进展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洪雯 余荣杰 +2 位作者 刘宏 彭侃夫 吴雄飞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1期2044-2048,共5页
目的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对阿霉素诱导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模型进行干预,研究EPC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大鼠骨髓的单个核细胞贴壁法培养6d,经鉴定为EPC。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和... 目的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对阿霉素诱导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模型进行干预,研究EPC的治疗作用。方法雄性大鼠骨髓的单个核细胞贴壁法培养6d,经鉴定为EPC。雌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阿霉素肾病组和EPC移植组。肾病组、EPC组单肾切除,术后1周和2周分别尾静脉注射阿霉素,对照组假手术并在相同时间注射生理盐水。EPC组于第二次注射后1周,5GyX线全身照射后静脉移植1×106的EPCs,对照组和肾病组仅行同等剂量的照射和生理盐水注射。在切肾前(0周)和切肾后的第4(即EPC移植后1周)、8、12、16周测大鼠体重、尿蛋白定量,眼球取血测血清肌酐(Scr)、白蛋白(ALB),原位杂交观察肾组织中Y染色体阳性细胞整合情况;观察肾脏超微结构和组织学变化,图像分析计算肾小球硬化指数、肾小球毛细血管管腔开放程度及毛细血管襻截面积。结果第4周和16周,肾组织中均可见Y染色体的阳性表达,主要位于肾小球和肾小管上皮细胞。16周时肾病组肾小球轻度至中度系膜细胞增生,基质中度至重度增生并呈弥漫性分布,肾小球节段性或球性硬化;EPC组部分肾小球系膜细胞及系膜基质呈局灶性轻度增生,硬化的肾小球数量少,间质纤维组织较肾病组轻;电镜结果显示EPC组病变较肾病组轻微,足细胞修复出现早;图像分析显示,肾小球硬化指数肾病组显著高于EPC组,毛细血管腔开放程度与毛细血管襻截面积EPC组显著高于肾病组,但仍低于对照组。结论EPC移植可以减轻肾脏病理损害,具有延缓阿霉素诱导的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移植 阿霉素肾病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下载PDF
利妥昔单抗治疗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疗效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张志强 方香 +1 位作者 高春林 夏正坤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00-504,共5页
目的利妥昔单抗(RTX)治疗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的研究报道罕见。文中旨在分析10例接受单剂量RTX治疗的原发性FSGS患儿的不良作用及安全性,为RTX治疗FSGS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南京军区南京总... 目的利妥昔单抗(RTX)治疗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FSGS)的研究报道罕见。文中旨在分析10例接受单剂量RTX治疗的原发性FSGS患儿的不良作用及安全性,为RTX治疗FSGS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7年8月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儿科住院的10例FSGS患儿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儿给予RTX治疗后的24 h尿蛋白、血清清蛋白、外周血CD20+B细胞水平、RTX不良反应等指标。结果 10例患儿中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SRNS)6例,激素依赖/频复发肾病综合征(FRNS/SDNS)4例。经RTX治疗后10例患儿中5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其中6例SRNS患儿治疗后2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3例未缓解;4例FRNS/SDNS患儿治疗后3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经RTX治疗后第3个月,10例患儿尿蛋白从治疗前[2.41(0.89~6.82)g/24 h]降低至[0.43(0.05~1.1)g/24 h],血清清蛋白从治疗前[31.60(13.00~38.22)g/L]升高至[38.30(27.18~53.20)g/L]。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表现为发热、寒战、胸闷,输液速度降低后缓解。随访期间1例在RTX治疗1个月后发生严重肺部感染及蛋白尿,未见其他患儿感染次数增加,无呼吸道、消化道及神经系统的异常表现。结论 RTX治疗原发性FSGS安全性较高,无严重不良反应,是FSGS患儿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肾病综合征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 利妥昔单抗 疗效
下载PDF
益气化瘀清热方通过调节SIRT1活性改善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病足细胞损伤 被引量:4
10
作者 郑贵珍 何改丽 +3 位作者 高旭光 翟文生 李冰 倪锦玉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2166-2172,共7页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清热方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小鼠及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观察其对SIRT1介导的自噬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造模组(n=30)。造模大... 目的:探讨益气化瘀清热方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小鼠及嘌呤霉素氨基核苷(PAN)诱导足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并观察其对SIRT1介导的自噬的影响。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和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造模组(n=30)。造模大鼠行单侧肾切除术,术后1 w和1个月分别经尾静脉注射阿霉素5、3 mg/kg。造模后将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盐酸贝那普利片(1 mg/kg)阳性对照组、益气化瘀清热方(35 g/kg)组。治疗结束后收集肾组织标本,分别采用免疫荧光分析podocin和synaptopodin表达,Western blot分析自噬相关蛋白(SIRT1、P62、Beclin1、LC3B)表达,电镜观察自噬体数目。体外试验以小鼠足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PAN诱导细胞损伤,考察益气化瘀清热方含药血清和SIRT1抑制剂EX527对细胞活力和自噬影响。结果:益气化瘀清热方可显著恢复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大鼠肾小球中下调的podocin、synaptopodin,并使肾组织中SIRT1、Beclin1、LC3B的表达显著上调,而P62表达显著下调(P<0.05)。电镜检测显示模型组细胞内自噬体数量增加,且在益气化瘀清热方处理后进一步增加。体外实验中,益气化瘀清热方处理显著逆转了PAN对足细胞的损伤作用,并增加了自噬体数目(P<0.05)。当加入EX527时,益气化瘀清热方的作用降低(P<0.05)。结论:益气化瘀清热方通过保护足细胞功能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SIRT1介导的自噬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化瘀清热方 SIRT1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足细胞
下载PDF
辛通畅络法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大鼠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及血管紧张素Ⅱ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支勇 吕艳 曹式丽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9年第7期1541-1543,共3页
目的:观察辛通畅络法中药复方肾络宁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mRNA(AT1R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左肾切除加阿霉素注射法诱发SD大鼠FSGS模型,依体... 目的:观察辛通畅络法中药复方肾络宁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阿霉素肾病大鼠模型肾小球毛细血管袢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Ⅰ型mRNA(AT1R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左肾切除加阿霉素注射法诱发SD大鼠FSGS模型,依体质量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西药组和中药组(每组12只),另设对照组(12只)。西药组(按0.33 mg/100g)灌服贝那普利混悬液,中药组(按3.5 g/100g)灌服肾络宁,模型组及对照组灌服等量生理盐水,于治疗第12周末,检测血浆AngⅡ、肾组织AT1R mRNA的表达,以及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横截面积(μm^2)、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开放程度(μm)。结果:西药组、中药组血浆AngⅡ较模型组降低(P<0.05)。西药组、中药组肾组织AT1R mRNA较模型组升高(P<0.01)。中药组、西药组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横截面积、肾小球毛细血管腔开放程度较模型组增加(P<0.01,P<0.05)。结论:辛通畅络法复方肾络宁对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阿霉素肾病大鼠具有减轻肾小球毛细血管袢损害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AngⅡ表达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辛通畅络法 肾小球毛细血管袢 血管紧张素Ⅱ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霉素致大鼠局灶节段硬化肾病模型的建立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晓红 何立群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37-42,I0002,I0003,共8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霉素对大鼠局灶节段硬化肾病模型的影响。方法左侧肾切除加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阿霉素致大鼠肾脏局灶节段性硬化,观察不同剂量阿霉素对模型大鼠成活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尿素氮、肾脏病理的影响。结果不同...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霉素对大鼠局灶节段硬化肾病模型的影响。方法左侧肾切除加尾静脉注射不同剂量阿霉素致大鼠肾脏局灶节段性硬化,观察不同剂量阿霉素对模型大鼠成活率、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尿素氮、肾脏病理的影响。结果不同阿霉素注射剂量组大鼠4周、8周成活率随着注射剂量的升高呈逐渐下降趋势,且4周、8周时阿霉素注射剂量4.5~6 mg/kg组模型大鼠成活率均低于50%;8周时成活率与注射剂量呈高度显著性负相关(r=0.9045,P<0.01)。各阿霉素注射剂量组于1周出现尿蛋白明显升高(P<0.01)、2周出现血清肌酐明显升高(P<0.01)、4周出现血清尿素氮明显升高(P<0.01),并均呈进行性增高,2周时除3 mg/kg组外,其余各组血清尿素氮较正常组高(P<0.01,P<0.05);8周时各注射剂量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清肌酐、血清尿素氮与阿霉素注射剂量呈高度显著性正相关(r=0.942 9,P<0.01;r=0.938 4,P<0.01;r=0.956 8,P<0.01)。各组大鼠肾脏病理均提示肾小球出现局灶节段硬化表现,且硬化程度随注射剂量的增加而呈加重趋势。结论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剂量3 mg/kg模型组大鼠死亡率低,同时大鼠肾脏病理又能表现出符合人类肾小球局灶节段硬化的改变,是较为理想的造模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局灶节段硬化 成活率
下载PDF
N-糖链抑制剂对高糖刺激鼠肾系膜细胞粘着斑激酶表达及透明质酸分泌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颂敏 肖藜 +3 位作者 米绪华 刘晓菁 周海燕 傅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27-330,共4页
目的 :观察N 糖链抑制剂衣霉素 (TM)和 1 deoxymannojirimycin (DMM)对高糖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生、粘着斑激酶 (FAK)表达及透明质酸 (HA)分泌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GMC ,分为七组 :正常组 ,高糖组 ,甘露醇组 ,高糖加衣... 目的 :观察N 糖链抑制剂衣霉素 (TM)和 1 deoxymannojirimycin (DMM)对高糖刺激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生、粘着斑激酶 (FAK)表达及透明质酸 (HA)分泌的影响。  方法 :体外培养大鼠GMC ,分为七组 :正常组 ,高糖组 ,甘露醇组 ,高糖加衣霉素组 ,高糖加DMM组 ,并设TM、DMM对照组。采用四唑盐比色 (MTT)法测定细胞增生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粘着斑激酶 (FAK) ,放射免疫法测定透明质酸 (HA)含量。  结果 :高糖可诱导GMC增生、增加FAK表达及HA分泌。相对于正常培养条件下生长的GMC ,N 糖链抑制剂TM和DMM对高糖作用条件下的GMC增生、FAK活性及HA分泌有更为明显的抑制作用。  结论 :N 糖链抑制剂TM和DMM可通过阻断糖链的合成和改变糖链类型抑制高糖诱导的细胞增生、FAK活性及HA分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糖链抑制剂 高糖 粘着斑激酶 透明质酸 肾小球系膜细胞 糖尿病肾病
下载PDF
局灶增生硬化性IgA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云 翟亚玲 +3 位作者 袁文明 肖静 赵占正 程根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19年第10期872-875,共4页
目的:分析局灶增生硬化性IgA肾病(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肾脏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01月~2016年0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肾脏穿刺活检确诊为局灶增生硬化性IgAN(170例)患者,并与同期确诊的局灶增生性IgAN(217例)患者进行比较。以... 目的:分析局灶增生硬化性IgA肾病(IgAN)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肾脏预后。方法:选取2012年01月~2016年06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肾脏穿刺活检确诊为局灶增生硬化性IgAN(170例)患者,并与同期确诊的局灶增生性IgAN(217例)患者进行比较。以肾穿刺活检日期为起点,随访至2018年06月30日。针对两组患病人数比较多且规律随访的CKD3期患者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两种病理类型的肾脏预后。利用Cox回归模型筛选影响局灶增生硬化性IgAN患者肾脏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局灶增生硬化组患者男性比例、收缩压、舒张压、24 h尿蛋白、尿素氮、血肌酐、尿酸、球性硬化、节段硬化、缺血硬化及S、T评分均显著高于局灶增生组,而年龄和C评分均显著低于局灶增生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选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32.65±18.69)个月,针对CKD3期的2组患者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局灶增生硬化性IgAN患者肾脏生存率较低,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单、多因素Cox比例回归模型显示,24 h尿蛋白、血肌酐、节段硬化比例、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T评分(T1-2)是影响局灶增生硬化性IgAN进展至终末期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局灶增生硬化性IgAN患者临床病理损害较重,24 h尿蛋白、血肌酐、节段硬化比例、肾小管间质损伤重是其肾功能进展及肾脏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增生硬化性IgA肾病 临床病理特点 预后1
下载PDF
粤西地区IgA肾病临床与病理特点(附120例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玮玲 林华鹏 刘华锋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50-1151,共2页
目的探讨粤西地区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其病理特点。方法对经肾活检证实为IgA肾病的1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IgA肾病病理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最多见,多合并肾小球IgM沉积,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肾小... 目的探讨粤西地区IgA肾病患者的临床及其病理特点。方法对经肾活检证实为IgA肾病的120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IgA肾病病理以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和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最多见,多合并肾小球IgM沉积,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型肾小球IgM检出率较系膜增生性型高。结论 IgA肾病在肾小球疾病中的构成比可能有地区差异;临床上易将其他肾小球疾病误诊为IgA肾病;肾小球免疫沉积性质和程度可能与IgA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情进展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肾小球IgM沉积 广东
下载PDF
组织切片肾小球微分离技术在肾脏病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龚如军 刘志红 +3 位作者 胡可斌 李颖健 王建平 黎磊石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6期534-538,共5页
目的 :建立组织切片肾小球微分离技术 ,并将其应用于肾脏病分子病因学的研究。  方法 :选取肾脏病患者的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选取结构正常的肾小球、节段硬化肾小球和球性硬化肾小球分别进行肾小球微分离。一步法提取微分离肾小球DNA... 目的 :建立组织切片肾小球微分离技术 ,并将其应用于肾脏病分子病因学的研究。  方法 :选取肾脏病患者的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选取结构正常的肾小球、节段硬化肾小球和球性硬化肾小球分别进行肾小球微分离。一步法提取微分离肾小球DNA。PCR 微型凝胶电泳检验DNA质量。质量合格DNA应用于高保真PCR扩增TGF βⅡ型受体基因片段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结果 :在成功获取肾小球丝球体的同时 ,相邻组织肾小囊壁保留完好 ;微分离小球一步法提取的DNA合格率 87 5 % ;各样本经高保真PCR扩增后 ,杂带少 ,目的条带清晰。密度随肾小球硬化程度递减。  结论 :本研究利用常规肾活检组织石蜡切片建立了肾小球微分离技术 ,进而用微分离肾小球提取DNA成功地进行了DNA扩增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微分离 分子病因学 硬化性肾小球肾炎
下载PDF
820例肾小球疾病的肾小管间质病变 被引量:1
17
作者 郝翠兰 储谦 +3 位作者 钱家麒 张德星 愈建民 董德长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2年第3期203-206,共4页
作者对669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31例狼疮性肾炎以及20例小管间质性肾炎患者肾穿刺活检标本用光镜观察,半定量分析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程度,并观察与组织病理类型的关系。皮质区小管间质损害的程度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除新月体性肾炎外,... 作者对669例原发性肾小球肾炎,131例狼疮性肾炎以及20例小管间质性肾炎患者肾穿刺活检标本用光镜观察,半定量分析肾小管间质损害的程度,并观察与组织病理类型的关系。皮质区小管间质损害的程度在原发性肾小球肾炎中,除新月体性肾炎外,以局灶节段硬化性肾小球肾炎和IgA肾病较突出:在狼疮性肾炎中以第Ⅳ型较明显:在原发性小管间质性肾炎中,仅慢性型小管问质的损害类似于原发性及狼疮性肾炎。上述三种类型的肾炎中,小管间质损害的程度与肾小球损害的性质有关,与肾活检时肾功能减损的程度有关。因此,皮质区小管间质损害的半定量测定,反映了肾小球损害的严重度,并有助于估计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GA肾病 狼疮性肾炎 肾小球肾炎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和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在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肾组织中的表达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伟岚 陈敏怡 卫敏江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8年第10期883-886,共4页
目的:通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肾小管间质病理变化的关系,以了解TGF-β与bFGF在原发性FSG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 目的:通过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儿童原发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肾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肾小管间质病理变化的关系,以了解TGF-β与bFGF在原发性FSGS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择肾活检明确诊断为原发性FSGS患儿的肾组织共43例,其中不伴有肾小管间质病变的FSGS肾组织共16例,设为实验1组;伴有肾小管间质病变的FSGS肾组织共27例,为实验2组。另将同期因孤立性血尿入院肾活检证实为非FSGS、病理改变较轻的肾组织作为对照组,共17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生长因子TGF-β、bFGF在各组中的表达。通过方差分析(ANOVA)和相关分析法分析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与FSGS肾组织病理变化的关系以及细胞/生长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结果:TGF-β、bFGF在各组肾组织中均有表达,表达量在对照组、实验1组和实验2组中依次升高,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TGF-β和bFGF的表达与肾小管间质指数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763和0.661。此外,TGF-β和bFGF两者的表达量经相关分析也显示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587。结论:TGF-β和bFGF在原发性FSGS患儿肾组织中高表达;随着FSGS的发展,它们在肾组织中表达量不断增加,促使肾小管间质向纤维化发展,而且两者在促进肾脏纤维化具有一定的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 转化生长因子-Β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肾小管间质 免疫组化法
下载PDF
小儿局灶增生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
19
作者 方利君 宋善路 +2 位作者 盛芳芸 张月娥 张秀荣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71-73,共3页
本文分析20例小儿局灶增生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改变,占同期肾小球疾病发生率的8.7%。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0例,其它分别为IgA肾病、紫癜性肾炎、单纯性血尿及各种肾炎。病理改变中半数病例合并肾间质灶性炎症或伴纤维化,少数病例有个... 本文分析20例小儿局灶增生性肾炎的临床与病理改变,占同期肾小球疾病发生率的8.7%。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0例,其它分别为IgA肾病、紫癜性肾炎、单纯性血尿及各种肾炎。病理改变中半数病例合并肾间质灶性炎症或伴纤维化,少数病例有个别小球节段性硬化或全球硬化。肾病患儿对激素治疗反应多数较差,作者强调综合治疗及更改激素投入方式、剂型能获得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局灶性肾炎 肾病综合征 糖皮质激素无效应
下载PDF
阿霉素诱导单侧肾切除后大鼠肾小球硬化模型的实验研究
20
作者 吴衡生 周建华 +1 位作者 王韵琴 胡宗义 《同济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5期333-335,共3页
采用大鼠单侧肾切除后一次小剂量(3mg/kg)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后造成肾小球硬化模型长达8个月的观察。结果表明:阿霉素注射3个月后出现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无肾小球硬化。注射5个月后所有大鼠发展成为局灶性、节段性肾... 采用大鼠单侧肾切除后一次小剂量(3mg/kg)阿霉素尾静脉注射后造成肾小球硬化模型长达8个月的观察。结果表明:阿霉素注射3个月后出现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无肾小球硬化。注射5个月后所有大鼠发展成为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8个月后肾小球硬化更严重,伴有肾小管间质病变,其硬化率达49.90%。肾小球硬化率与尿蛋白呈正相关(r=0.97 P<0.01),与血清肌酐呈正相关(r=0.87 P<0.05)。认为阿霉素所诱导大鼠慢性进行性肾小球病变导致肾功能不全与人类的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变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霉素 蛋白尿 肾小球硬化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