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公藤多甙对哮喘患者的抗炎和平喘作用的机理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沈其昀 王利民 +2 位作者 王健华 许以平 朱丽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1期30-33,共4页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 (GTT)对哮喘患者的抗炎、平喘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 6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GTT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前后分别采用ELASA法检测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 4 (IL 4 )、γ 干扰素 (IFN γ)、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 (GTT)对哮喘患者的抗炎、平喘作用机理。方法 :选择 6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GTT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前后分别采用ELASA法检测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介素 4 (IL 4 )、γ 干扰素 (IFN γ)、可溶性白介素 2受体 (sIL 2R)、可溶性IgE低亲和力受体 (sCD2 3)含量 ,采用逆转录PCR检测IL 4 mRNA表达量 ,采用嗜碱性细胞脱颗粒试验检测嗜碱性细胞释放能力 (BRA)。结果 :哮喘患者上清液中IL 4、sIL 2R、sCD2 3含量、IL 4 mRNA表达量及BRA均显著增高 ,而IFN γ含量显著减少。治疗组经GTT治疗后 ,上清液IL 4、sIL 2R、sCD2 3含量、IL 4 mRNA表达量及BRA均显著降低 ,而IFN γ含量显著增高。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无显著差异。结论 :哮喘患者T细胞和B细胞呈激活状态 ,TH1和TH2细胞因子之间平衡失调 ,以TH2细胞因子占优势。GTT能显著抑制哮喘患者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 ,能纠正体内TH1和TH2细胞因子网络的失平衡状态 ,并能降低BRA。GTT可能通过上述机理抑制气道变应性炎症 ,从而达到平喘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雷公藤多甙 T淋巴细胞 白介素4 Γ-干扰素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的作用(英文) 被引量:7
2
作者 于艳秋 张义侠 +3 位作者 金玉楠 卢晓梅 王巍 张海鹏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928-933,共6页
本研究应用雷公藤多甙防治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对受致死量照射的C57BL/6受鼠,注入供鼠BABC/c骨髓与脾淋巴细胞的混合液,并给予雷公藤多甙、环孢素A、甲氨蝶呤处理。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T淋巴细胞、... 本研究应用雷公藤多甙防治小鼠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对受致死量照射的C57BL/6受鼠,注入供鼠BABC/c骨髓与脾淋巴细胞的混合液,并给予雷公藤多甙、环孢素A、甲氨蝶呤处理。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流式细胞术和ELISA法检测各组小鼠T淋巴细胞、黏附分子、细胞因子。结果表明:所有异基因对照组小鼠,在30天内死于aGVHD,而雷公藤多甙组(19/21)、环孢素A+甲氨蝶呤组(13/21)和雷公藤多甙+环孢素A组(17/21)的大部分小鼠存活时间超过了30天,并没有明显的aGVHD症状表现。雷公藤多甙、环孢素A、甲氨蝶呤可明显降低皮肤、肺组织CD3+、CD4+、CD8+、CD11a+、CD18+细胞(P<0.05)和脾组织CD3+,CD4+,CD8+,CD4+CD11a+,CD4+CD18+,CD8+CD11a+,CD8+CD18+细胞(P<0.05)。而小肠组织CD3+、CD4+、CD8+细胞变化不明显(P>0·05)。同时,雷公藤多甙可降低受鼠血清中IL-2、TNFα浓度和脾组织IL-2、TNFα的mRNA的表达(P<0.05);上调血清中IL-10的水平(P<0.05),但对IL-4的作用不显著(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具有明显抗aGVHD作用并同时保留抗白血病效应,其作用机制与调节促炎/抑炎细胞因子的分泌和黏附分子的表达,以及抑制T淋巴细胞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移植物抗宿主病 T淋巴细胞 黏附分子 细胞因子
下载PDF
雷公藤多苷对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IL-23、IL-17和IL-1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肖南平 欧阳钦 谭柯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69-1073,共5页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GTT)、美沙拉嗪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IL-23、IL-17、IL-1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雷公藤多苷组,后3组应... 目的:观察雷公藤多苷(GTT)、美沙拉嗪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急性结肠炎小鼠结肠组织中IL-23、IL-17、IL-12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C57BL/6小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雷公藤多苷组,后3组应用TNBS建立小鼠急性结肠炎模型,模型组不作其他处理,雷公藤多苷组和美沙拉嗪组于造模前4d开始每天给予雷公藤多苷灌胃或美沙拉嗪灌肠液灌肠直到实验结束,正常对照组不作任何特殊处理。各组小鼠均于TNBS灌肠后48h处死,检测各组小鼠结肠组织大体、组织学损伤评分及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IL-23p19、IL-17蛋白含量,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结肠组织IL-23p19、IL-17、IL-12p35的mRNA表达。结果:美沙拉嗪组和雷公藤多苷组小鼠结肠大体及组织学损伤记分、MPO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模型组结肠组织IL-23p19、IL-17、IL-12p35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美沙拉嗪组、雷公藤多苷组(P<0.05);模型组结肠组织IL-23p19、IL-17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美沙拉嗪组、雷公藤多苷组(P<0.05),后三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雷公藤多苷可能通过非选择性抑制IL-23p19、IL-17、IL-12p35的表达来抑制结肠炎小鼠的炎症反应,效果与美沙拉嗪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IL-23 IL-1 7 IL-12 雷公藤多苷 美沙拉嗪 三硝基苯磺酸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时小鼠T细胞及其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于艳秋 张海鹏 +1 位作者 杜烨玮 段忠辉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770-772,共3页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时小鼠脾、皮肤、肺、肠组织中T细胞及其亚群 (CD3+ 、CD4 + 、CD8+ 细胞 )的影响 ,探讨雷公藤多甙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用直线加速器排空受鼠骨髓后注入供鼠骨髓与脾淋...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时小鼠脾、皮肤、肺、肠组织中T细胞及其亚群 (CD3+ 、CD4 + 、CD8+ 细胞 )的影响 ,探讨雷公藤多甙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作用及机理。方法 :用直线加速器排空受鼠骨髓后注入供鼠骨髓与脾淋巴细胞的混合液 ,复制出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模型。观察雷公藤多甙、雷公藤多甙加环孢素A(CsA)、CsA加甲氨蝶呤对各组小鼠脾CD3+ 、CD4 + 、CD8+ 细胞 (流式细胞仪检测 ) ,皮肤、肺、肠组织CD3+ 、CD4 + 、CD8+ 细胞浸润情况 (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 )的影响。结果 :雷公藤多甙组小鼠脾、皮肤、肺组织CD3+ 、CD4 + 、CD8+ 细胞明显低于异基因移植组 (P <0 0 5 ) ,而小肠组织CD3+ 、CD4 + 、CD8+ 细胞变化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雷公藤多甙可降低脾T细胞及亚群数量 ,减少皮肤、肺的T细胞浸润 ,具有明显的抗aGVHD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物抗宿主病 雷公藤多甙 T淋巴细胞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于艳秋 段忠辉 张海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383-1385,共3页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对骨髓移植时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小鼠血清IL - 2、TNFα、IL - 4和IL -10浓度的影响 ,探讨雷公藤多甙抗aGVHD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直线加速器排空C57BL/6小鼠骨髓后 ,注入BALB/C小鼠骨髓与脾淋巴细胞的混合... 目的 :观察雷公藤多甙对骨髓移植时移植物抗宿主病 (aGVHD)小鼠血清IL - 2、TNFα、IL - 4和IL -10浓度的影响 ,探讨雷公藤多甙抗aGVHD的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直线加速器排空C57BL/6小鼠骨髓后 ,注入BALB/C小鼠骨髓与脾淋巴细胞的混合液 ,复制出aGVHD模型。应用ELISA法检测经雷公藤多甙、环孢素A(CsA) +氨甲喋呤 (MTX)和雷公藤多甙 +CsA处理后 ,受鼠血清中IL - 2、TNFα、IL - 4和IL - 10浓度。结果 :①雷公藤多甙组小鼠 11d的生存率 (9/10 )高于异基因骨髓移植组 (8/19) ;②雷公藤多甙组小鼠血清中IL - 2、TNFα的浓度明显低于异基因骨髓移植组 (P <0 0 5 ) ;IL - 10的浓度明显高于异基因骨髓移植组 (P <0 0 5 ) ,IL - 4的浓度变化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雷公藤多甙可能通过调节促炎 /抑炎细胞因子的分泌 ,而发挥其明显的抗aGVHD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移植物抗宿主病 细胞因子类 骨髓移植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治疗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被引量:2
6
作者 何泽生 安国芝 +1 位作者 冯冬梅 张明华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61-664,共4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甙(GTT)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阳性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血清总IgE及Th1/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以探讨GTT治疗CIU的作用机制。方法 210例CIU患者内有118例ASST阳性,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9例,治疗组...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甙(GTT)对自体血清皮肤试验(ASST)阳性的慢性特发性荨麻疹(CIU)血清总IgE及Th1/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以探讨GTT治疗CIU的作用机制。方法 210例CIU患者内有118例ASST阳性,并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9例,治疗组给予GTT联合地氯雷他定片治疗,而对照组给予地氯雷他定片。两组治疗前后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总IgE,IL-2,IFN-γ,IL-4。结果 CIU患者ASST阳性率为56.19%。治疗组治疗后14d及28d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14d及28d血清总IgE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28dIL-4水平低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P<0.05),而治疗后14dIL-4水平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IL-2,IFN-γ水平升高,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TT有利于ASST阳性CIU患者降低血清总IgE,纠正体内Th1/Th2细胞因子失衡状态,这可能是GTT治疗CIU的重要作用机制。GTT治疗CIU效果缓慢,有一定的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特发性荨麻疹 雷公藤多甙 血清总IGE Th1 Th2细胞因予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银屑病患者NF-кB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高军 任万明 强志鹏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9期26-28,共3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核因子的影响并为药物治疗银屑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KC)。PBMC与KC混合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ELISA法测上清液白介素-8...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对核因子的影响并为药物治疗银屑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密度梯度离心法获得外周血单一核细胞(PBMC),体外培养角质形成细胞(KC)。PBMC与KC混合培养,流式细胞仪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表达,ELISA法测上清液白介素-8(IL-8)、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含量。结果:银屑病组NF-κB表达及ICAM-1、IL-8含量与正常对照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雷公藤可下调NF-κB表达及IL-8、ICAM-1含量(P<0.01)。结论:雷公藤可能通过影响NF-κB的表达而发挥对银屑病的治疗作用,抑制NF-κB的药物可能有助于银屑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银屑病 核因子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对健康人单个核细胞IL-6和IL-8产生的影响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振刚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348-350,共3页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应用不同的细胞培养技术,观察雷公藤多甙对健康人周围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及IL-8的影响,并与氢化可的松进行比较。结果:(1)两种药物均能... 目的:探讨雷公藤多甙的抗炎作用机理。方法:应用不同的细胞培养技术,观察雷公藤多甙对健康人周围血单个核细胞产生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及IL-8的影响,并与氢化可的松进行比较。结果:(1)两种药物均能抑制脂多糖诱导的IL-6、IL-8产生;剂量>1μg/ml时,雷公藤多甙的作用较明显;(2)在单个核细胞培养条件下,雷公藤多甙的作用与氢化可的松相似,但在全血细胞培养时,此作用比氢化可的松弱。结论:(1)雷公藤多甙抑制IL产生的作用呈剂量依赖性;(2)在不同的细胞培养条件下,IL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3)雷公藤多甙的抗炎作用与其抑制产生IL有关,其作用机理可能与糖皮质激素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甙 氢化可的松 细胞介素
下载PDF
雷公藤在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中对调节性T细胞Foxp3表达的影响及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梁春联 王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0-273,共4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在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中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6只,Ⅱ、Ⅲ组采用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制备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Ⅰ组为正常对照。... 目的:研究雷公藤在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中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Foxp3基因表达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将48只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16只,Ⅱ、Ⅲ组采用小剂量多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的方法制备大鼠1型糖尿病模型,Ⅰ组为正常对照。Ⅲ组在成模后给与雷公藤多甙(GTT)灌胃,1次/d,连续3个月。淋巴细胞转化试验(MTT法)检测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荧光定量PCR检测外周血及脾淋巴细胞Foxp3 mRNA的表达;免疫组化检测淋巴结和脾组织FOXP3蛋白的表达。结果:Ⅱ、Ⅲ组血糖水平高于Ⅰ组(P<0.01);胰岛中Ⅲ组淋巴细胞浸润程度较Ⅱ组减轻;Ⅱ、Ⅲ组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均较Ⅰ组升高(P<0.01),用药后Ⅲ组较Ⅱ组降低;Foxp3 mRNA、FOXP3蛋白表达水平Ⅱ、Ⅲ组均高于Ⅰ组(P<0.05),Ⅲ组表达水平较Ⅱ组有所升高,但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oxp3+Tr细胞参与了STZ诱导的大鼠1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上调Tr细胞Foxp3基因的表达可能为雷公藤治疗1型糖尿病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Foxp3 雷公藤 1型糖尿病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和丙酸倍氯米松治疗激素依赖性哮喘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0
作者 俞万钧 江艳 王建荣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1期13-14,共2页
30例激素依赖型哮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雷公藤多甙和吸入丙酸倍氯米松(BDP),对照组吸入BDP,结果表明,治疗组撤减口服激素成功率86.67%,对照组为40.0%(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PEFR均有明显好转(P<0.0... 30例激素依赖型哮喘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雷公藤多甙和吸入丙酸倍氯米松(BDP),对照组吸入BDP,结果表明,治疗组撤减口服激素成功率86.67%,对照组为40.0%(P<0.05),两组病人治疗前后PEFR均有明显好转(P<0.01),血皮质醇浓度较治疗前提高(P<0.01),治疗组皮质醇升高较对照组尤为显著(P<0.05)。提示雷公藤多甙与BDF联合用药是治疗激素依赖型哮喘的较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依赖型 哮喘 雷公藤多甙 丙酸倍氯米松
下载PDF
雷公藤多甙用于1型糖尿病患者的免疫干预治疗 被引量:15
11
作者 吴艺捷 王煜非 +2 位作者 杨虎天 黄云鸿 董维平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42-346,共5页
目的观察用雷公藤多甙对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免疫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在均使用胰岛素作为基础治疗的情况下,46例1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雷公藤多甙)及对照组,每组23例。比较入组时和治疗6个月后血糖、血清C肽、胰岛自身抗体水... 目的观察用雷公藤多甙对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免疫干预治疗的疗效。方法在均使用胰岛素作为基础治疗的情况下,46例1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雷公藤多甙)及对照组,每组23例。比较入组时和治疗6个月后血糖、血清C肽、胰岛自身抗体水平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血糖控制均较差,治疗后空腹血糖(FBG)及餐后血糖(PBG)以及HbAIC均有显著下降(P< 0.01),但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空腹和餐后C肽水平均呈现下降趋势(P<0.05),但治疗组的下降率较小(P<0.01)。入组时两组的胰岛素剂量相似,治疗6个月后雷公藤多甙治疗组所用的胰岛素剂量较对照组少(P<0.01)。治疗前,两组患者存在血清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胰岛细胞抗体(ICA)、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抗体(IA-2A)阳性。治疗后对照组抗体水平无变化,治疗组GADA和IA-2A的阳性率及均值水平趋下降(均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外周血CD4+、HLA- DR+T淋巴细胞亚群均值水平降低[(42.3±3.3)%vs(38.4±3.6)%,(21.2±2.6)%vs(16.7±3.1)%,P<0.01],CD8+ 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升高[(23.0±2.8)%vs(27.7±2.1)%,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雷公藤多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1型糖尿病患者自身免疫导致的胰岛β细胞破坏,从而延缓疾病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1型 雷公藤多甙 免疫干预治疗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甙对哮喘患者T_H1/T_H2细胞因子平衡状态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8
12
作者 沈其昀 王利民 +2 位作者 王健华 许以平 朱丽君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28-330,共3页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 (GTT)对哮喘患者的抗炎、平喘作用的机理。方法 选择 6 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GTT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前后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 4 (IL 4 )、γ干扰素 (IFN γ)、可溶性白细胞介... 目的 探讨雷公藤多甙 (GTT)对哮喘患者的抗炎、平喘作用的机理。方法 选择 6 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GTT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前后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 4 (IL 4 )、γ干扰素 (IFN γ)、可溶性白细胞介素 2受体 (sIL 2R)、可溶性IgE低亲和力受体(sCD2 3)含量 ,采用逆转录PCR检测IL 4mRNA表达量 ,采用嗜碱粒细胞脱颗粒试验检测嗜碱粒细胞释放能力 (BRA)。结果 哮喘患者上清液中IL 4、sIL 2R、sCD2 3含量、IL 4mRNA表达量及BRA均显著增高 ,而IFN γ含量显著减少。治疗组经GTT治疗后 ,上清液IL 4、sIL 2R、sCD2 3含量、IL 4mRNA表达量及BRA均显著降低 ,而IFN γ含量显著增高。对照组治疗前后上述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 GTT能显著抑制哮喘患者T细胞和B细胞的活化 ,能纠正体内TH1和TH2细胞因子的失平衡状态 ,并能降低BRA。这可能是GTT抗炎、平喘作用的重要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因子 哮喘 雷公藤多甙 T淋巴细胞 白细胞介素4 Γ干扰素
原文传递
雷公藤多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症因子及结肠组织丝裂原p38活化蛋白激酶和核因子-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13
作者 杨先礼 徐明婧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75-978,共4页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性因子及结肠组织丝裂原p38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核因子-κBp65(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从32只Wistar大鼠中随机选取8只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24只构建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死亡2只...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炎性因子及结肠组织丝裂原p38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和核因子-κBp65(NF-κBp65)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从32只Wistar大鼠中随机选取8只为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24只构建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死亡2只,将剩余22只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7)、实验组(n=8)和阳性对照组(n=7)。正常组和模型组均灌胃生理盐水10 m L·kg^(-1),试验组灌胃雷公藤多苷20 mg·kg-1,阳性对照组灌胃柳氮磺砒啶片0.5 mg·kg^(-1),连续灌服14 d。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各组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变化,用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结肠组织p38MAPK、NF-κBp65蛋白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IL-4水平低于正常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IL-4水平高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大鼠血清IL-6水平高于正常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P<0.01);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血清IL-1β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IL-1β水平低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结肠组织损伤评分分别为(4.56±0.88),(1.65±0.53),(1.50±0.54)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23±0.32)分(P<0.01);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结肠组织损伤评分均降低(均P<0.01)。模型组p38MAPK和NF-κB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62±2.39,1.53±3.2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0.74±0.11,0.63±0.09;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p38MAPK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3±0.16,0.78±0.19,NF-κBp65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81±0.23,0.72±0.16,均显著低于模型组(均P<0.01)。结论雷公藤多苷可有效降低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结肠黏膜组织形态,其分子实质可能与降低p38MAPK及NF-κBp65蛋白表达量,调控其所介导的炎症反应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公藤多苷 溃疡性结肠炎 炎症因子 p38活化蛋白激酶 核因子-ΚBP65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