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唐宋时期五台山文殊道场中的龙神信仰——兼论唐宋中印文化交流
1
作者 王涛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唐宋时期,作为文殊道场的五台山,龙神信仰十分兴盛。山中有大量有关龙的灵迹,龙的形象较为丰满,职能也较为强大。五台山文殊菩萨与龙神的关系既表现为镇压与被镇压之对抗性,又表现为代表与被代表之可调和性。二者之间的关系集中反映了... 唐宋时期,作为文殊道场的五台山,龙神信仰十分兴盛。山中有大量有关龙的灵迹,龙的形象较为丰满,职能也较为强大。五台山文殊菩萨与龙神的关系既表现为镇压与被镇压之对抗性,又表现为代表与被代表之可调和性。二者之间的关系集中反映了唐宋时期印度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交融与互动。异质文化间的双向交流,最终形成独具特色的五台山区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文殊道场 龙神信仰 中印文化
下载PDF
宋代诗文中的文昌信仰探析
2
作者 张培锋 张钰婧 《文学与文化》 CSSCI 2023年第3期74-84,共11页
文昌信仰盛行于唐宋两代,因文昌帝君司掌功名禄位,得到了士大夫与平民百姓的普遍信奉。具体到信仰行为,除建庙造祠、斋醮祭祀之外,还出现了大量与文昌帝君相关的诗文,既有赠答交往诗中的相关诗语,也有文人参与宗教活动的祝文祠记。文昌... 文昌信仰盛行于唐宋两代,因文昌帝君司掌功名禄位,得到了士大夫与平民百姓的普遍信奉。具体到信仰行为,除建庙造祠、斋醮祭祀之外,还出现了大量与文昌帝君相关的诗文,既有赠答交往诗中的相关诗语,也有文人参与宗教活动的祝文祠记。文昌帝君的形象经过朝廷敕封与民间崇奉,在宋代逐渐定型,集地方神、空间神与人格神为一体,产生的感召力远超前代。就诗文而言,宋人的遣词造意更加灵活丰富,既反映了文昌形象的变化,同时也体现出宋代士大夫的道教信仰与精神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诗文 文昌信仰 道教
下载PDF
从战国楚墓祭祀竹简看《九歌》的属性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泽强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778-782,共5页
望山一号、天星观一号及包山二号三座战国中期楚国贵族墓中出土的占卜、祭祀竹简载录了楚国人信仰的数十种神祗。通过对这些神祗的考察,我们认为《九歌》确实属于沅湘民间祭歌,而不是楚国王室的祀典。
关键词 楚简 《九歌》 神祗 民间祭歌 王室祀典
下载PDF
《槐花几时开》文本研究探溯 被引量:4
4
作者 杜海燕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39-41,共3页
《槐花几时开》作为川南宜宾地区民歌的代表,在社会上有很强的影响力,然而针对该歌曲的文本的研究还存在归属不清、谱系不明的现状。梳理和追溯这个研究历程,有利于发现该文本传承中的分歧所在,对后续研究意义重大。
关键词 《槐花几时开》 宜宾民歌 神歌 土家族
下载PDF
《诗经》与《楚辞》的审美异趣——以神道观念为切入点 被引量:1
5
作者 何长文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17,共4页
《诗经》表现出的神道观念具有一种精英文化特质,而《楚辞》则呈现出一种俚俗文化气息;《诗经》所描写的神灵具有崇高性,标志着审美主体的理性成熟,《楚辞》所描写的神灵多有具象,表现出审美主体情感的真挚与酣畅;《楚辞》所表现的神道... 《诗经》表现出的神道观念具有一种精英文化特质,而《楚辞》则呈现出一种俚俗文化气息;《诗经》所描写的神灵具有崇高性,标志着审美主体的理性成熟,《楚辞》所描写的神灵多有具象,表现出审美主体情感的真挚与酣畅;《楚辞》所表现的神道观念更注重情感的愉悦与失落,而《诗经》所表现的神道观念更注重理性的深化与升华,二者在相同的表现对象上体现出的审美异趣,更为清晰地呈现出各自所代表的文化性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神道观 楚辞 审美
下载PDF
宋代城隍神赐额封爵考释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颋 宋永志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2-26,共5页
宋代是城隍神信仰迅速发展的时期,北宋末年至整个南宋时期,朝廷通过对城隍神的封爵赐额这一手段对其加以控制和管理,使得宋代城隍神的官方化色彩和人格化形象深入人心,并影响到了元明城隍神信仰的发展。
关键词 宋代 城隍神 封爵 赐额
下载PDF
论吉林乌拉满族萨满神歌的形成和音乐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陈丽娟 吴贡山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5期126-128,共3页
萨满神歌是吉林乌拉部满族烧香跳神典仪的重要载体,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当地满族群众中影响很深。特别是它那带有宗教色彩的旋律,在乐器与舞蹈的有力配合下,伴随着各类典仪而进行并贯穿于整个祭祀活动的始终。他以朴素的音调、套... 萨满神歌是吉林乌拉部满族烧香跳神典仪的重要载体,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在当地满族群众中影响很深。特别是它那带有宗教色彩的旋律,在乐器与舞蹈的有力配合下,伴随着各类典仪而进行并贯穿于整个祭祀活动的始终。他以朴素的音调、套曲性质的曲式结构,宗教色彩浓烈的音列特色,确立与非确立的调式类型,不和谐性质的和音运用等音乐特征,更有其特殊的魅力和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乌拉 萨满神歌 音乐特征
下载PDF
宋代婺源五显信仰的流变及其相关问题 被引量:3
8
作者 陈金凤 《地方文化研究》 2014年第6期84-95,共12页
宋代婺源五显信仰,是在唐代以来兴起的五通信仰与婺源地域文化结合的基础上,统治者整治地方民间"淫祀"并使之正统化(道教化)的产物。婺源五显神自形成伊始,即附着了浓厚的五通信仰的色彩,世俗化、功利化、善恶一体化。婺源五... 宋代婺源五显信仰,是在唐代以来兴起的五通信仰与婺源地域文化结合的基础上,统治者整治地方民间"淫祀"并使之正统化(道教化)的产物。婺源五显神自形成伊始,即附着了浓厚的五通信仰的色彩,世俗化、功利化、善恶一体化。婺源五显信仰借助各种力量向南方多地流播,形成了较大的影响,由此也奠定和维护了婺源五显信仰祖地的地位。由于婺源五显信仰植根于五通信仰,它在明清时期虽然努力维持道教的特色,但最终仍然屈服于五通信仰而丧失了自身的性格。婺源五显信仰历经由五通而五显,最后五通、五显混融不分的事实,一定程度上正是中国民间宗教发生发展历史宿命的印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显神 五通神 婺源 宋代 发展流变
下载PDF
蜡祭中神祇、礼仪与歌诗的原始宗教意韵 被引量:2
9
作者 原昊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25-29,共5页
蜡祭是中国古代于年终之时举行的农业大祭。蜡祭中所祭祀的神祇,可分为农业祖先神、农业设施神和农业益虫神三类,这些神祇都具有极强的农业神格,组成系统的农业神系。蜡辞、蜡乐等礼仪与歌诗,体现出"冬死——息老"的原始隐喻... 蜡祭是中国古代于年终之时举行的农业大祭。蜡祭中所祭祀的神祇,可分为农业祖先神、农业设施神和农业益虫神三类,这些神祇都具有极强的农业神格,组成系统的农业神系。蜡辞、蜡乐等礼仪与歌诗,体现出"冬死——息老"的原始隐喻。蜡祭是祭奠谷物神死亡的送终仪式及感恩农业神祇的报恩大典,其中呈现出包含自然时序、农事状态、百姓生活、宗教仪式、乐歌祷辞等方面的完整的农业思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蜡祭 农业神系 蜡辞 歌诗
下载PDF
论京族哈节唱词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丽琴 王虎平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3期1-5,共5页
哈歌是京族哈节期间在哈亭内演唱娱神的歌,以敬圣神、求平安、庆丰收等为主要内容,表达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追求,蕴含着民族道德伦理观念。哈节歌词的修辞手法多样,语言呈现出书面化的特点,运用艺术化表现手法,具有别具一格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 京族 哈节唱词 仪式歌 娱神
下载PDF
关帝信仰与道德崇拜 被引量:9
11
作者 龙佳解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43-47,共5页
关帝信仰是中国特有的民间信仰。这种民间信仰的实质是对关羽身上所体现的“忠、义、礼、节、勇”的道德规范的崇拜。它是一种被历史上统治阶级标准化了的儒家伦理规范。关帝信仰由民众自发信仰被纳入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之内,既说明了... 关帝信仰是中国特有的民间信仰。这种民间信仰的实质是对关羽身上所体现的“忠、义、礼、节、勇”的道德规范的崇拜。它是一种被历史上统治阶级标准化了的儒家伦理规范。关帝信仰由民众自发信仰被纳入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之内,既说明了民间信仰的可利用性,也反映了当时统治阶级所面临的深刻政治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帝信仰 道德崇拜 北宋士风
下载PDF
汉代祠太一的方位与“东皇太一”名称的来源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富宏 《云梦学刊》 2008年第1期47-50,共4页
屈原《九歌》所祀之"太一"称谓前应无"东皇";西汉武帝之后太一之祠的方位在不断变化。从武帝时开始的东南方,然后到西北方;成帝时或在长安南方,或在西北方,其自始至终都坚持着在"阳位"祭祀,祭祀太一都与&... 屈原《九歌》所祀之"太一"称谓前应无"东皇";西汉武帝之后太一之祠的方位在不断变化。从武帝时开始的东南方,然后到西北方;成帝时或在长安南方,或在西北方,其自始至终都坚持着在"阳位"祭祀,祭祀太一都与"阳"有关;"东皇"也是在阳位享祠;"东皇太一"名称当是汉代人据汉祠太一的方位所加,始作俑者当是刘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九歌 祭祀 东皇太一
下载PDF
论锡伯族萨满神歌的生态特征与社会属性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建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1-4,共4页
本文先从锡伯族萨满神歌的历史起源、社会内容、表现方式、音乐形态等生态特征方面进行阐述,又对萨满神歌在该民族中所具有的精神作用、审美功能、文化价值等社会属性方面予以诠释。
关键词 锡伯族 萨满神歌 生态特征 社会属性
下载PDF
论唐宋时期毗沙门天王向城市保护神的转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涛 《晋阳学刊》 CSSCI 2010年第1期98-102,共5页
唐宋时期,佛教神灵毗沙门天王护城保民的特性鲜明地表现出来,在其流行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保护城池的重要神灵。随着它在民众中盛行程度的增强,其所具有的功能不断拓展,从掌控生死、消灾去病到驱除鬼魅、送子迎福无所不能。这一现象的出... 唐宋时期,佛教神灵毗沙门天王护城保民的特性鲜明地表现出来,在其流行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了保护城池的重要神灵。随着它在民众中盛行程度的增强,其所具有的功能不断拓展,从掌控生死、消灾去病到驱除鬼魅、送子迎福无所不能。这一现象的出现与佛教在唐宋时期的中国化、世俗化有一定的关联,同时,也与毗沙门天王的原始身份以及当时北方城市战乱频仍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时期 毗沙门天王 城市保护神
下载PDF
《诗经·螽斯》与上古地祇小祀 被引量:1
15
作者 于茀 《北方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4-75,共2页
《诗经·螽斯》一诗的诗义古来就有不同的说法,毛诗序认为,《螽斯》言后妃子孙众多;齐诗认为,是歌颂贵族的子孙众多;韩诗认为,是歌颂贵族的子孙贤良。今人高亨认为,诗中的螽斯是用来比喻统治阶级的,全诗是民歌,为劳动人民所作,诗旨... 《诗经·螽斯》一诗的诗义古来就有不同的说法,毛诗序认为,《螽斯》言后妃子孙众多;齐诗认为,是歌颂贵族的子孙众多;韩诗认为,是歌颂贵族的子孙贤良。今人高亨认为,诗中的螽斯是用来比喻统治阶级的,全诗是民歌,为劳动人民所作,诗旨是讽刺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螽"为蝗属,是害虫,以"害虫"喻后妃子孙,有悖常理。实际上,《螽斯》当是上古地祇小祀咒告蝗虫的祭歌,毛诗序所言"后妃子孙众多"当是"说诗"之义,并非诗之本事本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螽斯》 地祇 小祀
下载PDF
鄂伦春萨满歌舞发展及神歌特征 被引量:2
16
作者 吕净植 《科教导刊》 2011年第26期243-244,共2页
鄂伦春族是我国阿尔泰语系中信奉萨满教的众多民族之一。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鄂伦春族逐渐形成了以萨满歌舞为主的音乐文化内容。本文通过对鄂伦春萨满歌舞历史发展的梳理以及萨满神歌特征的概括,对于了解鄂伦春族古代萨满文化具有重大... 鄂伦春族是我国阿尔泰语系中信奉萨满教的众多民族之一。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鄂伦春族逐渐形成了以萨满歌舞为主的音乐文化内容。本文通过对鄂伦春萨满歌舞历史发展的梳理以及萨满神歌特征的概括,对于了解鄂伦春族古代萨满文化具有重大意义,同时增强对鄂伦春萨满音乐文化的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伦春 萨满歌舞 神歌特征
下载PDF
论《水浒传》中的宋江与瘟神——从宋江“面黑”说起 被引量:1
17
作者 宋金民 《临沂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78-86,共9页
宋江作为《水浒传》的主人公,当前对其研究不可谓不详。但对于水浒故事流传过程中就已经产生的宋江字"公明",以及到了《水浒传》才赋予宋江"面黑"的介绍一直以来缺少应有的关注。实际上,《水浒传》的作者是按照瘟... 宋江作为《水浒传》的主人公,当前对其研究不可谓不详。但对于水浒故事流传过程中就已经产生的宋江字"公明",以及到了《水浒传》才赋予宋江"面黑"的介绍一直以来缺少应有的关注。实际上,《水浒传》的作者是按照瘟神的意蕴塑造宋江这一人物形象,这也是《水浒传》开始便铺张扬厉叙写瘟疫的原因所在。如此,宋江字"公明"以及"面黑"的介绍便得到合理的解释。另外,这也可以从小说的结构布局、创作意图两个方面得到证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瘟神 宋江
下载PDF
雅诗“正变”与天命观念的嬗变
18
作者 刘冬颖 杨冬梅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08-111,共4页
同其他民族一样,中国哲学也经历了由神的哲学到人的哲学的转变。《诗经》大、小雅中的诸多诗篇,都印证了周人“天命”观念的嬗变,在思想史和宗教史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周人敬畏“天命”,但不像殷人那样迷信并沉溺于“天命”,而是把“... 同其他民族一样,中国哲学也经历了由神的哲学到人的哲学的转变。《诗经》大、小雅中的诸多诗篇,都印证了周人“天命”观念的嬗变,在思想史和宗教史研究上具有重要意义。周人敬畏“天命”,但不像殷人那样迷信并沉溺于“天命”,而是把“天命”作为王朝合理存在的依据。“正雅”中的“天”虽威严却藐远,先祖的人事功业在其中却显要而明朗;“变雅”中“天”的形象与周初的“天”又有很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天命 正变
下载PDF
海南疍民咸水歌中的海神崇拜 被引量:1
19
作者 申素样 《南海学刊》 2020年第4期108-118,共11页
咸水歌是疍民集体记忆和精神世界的表征。海南疍民咸水歌以海洋生活为表达主题,其咸水歌便与海神信仰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产生了兄弟公崇拜、五龙公崇拜、海螺姑娘崇拜、观音崇拜、妈祖崇拜等海神崇拜。在多元化海神崇拜背后,它表... 咸水歌是疍民集体记忆和精神世界的表征。海南疍民咸水歌以海洋生活为表达主题,其咸水歌便与海神信仰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产生了兄弟公崇拜、五龙公崇拜、海螺姑娘崇拜、观音崇拜、妈祖崇拜等海神崇拜。在多元化海神崇拜背后,它表达了海南疍民积极进取的海洋意识,重现了中国传统的报恩观念以及对族群记忆的独特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疍民 咸水歌 海神崇拜
下载PDF
土家族《廪歌》探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熊晓辉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14-18,共5页
土家族的《廪歌》是一部反映土家族两千多年历史的史诗 ,在民族音乐中有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思想内涵。揭开《廪歌》神密的面纱是揭开古代土家族“廪卡人”文化、生活、音乐、政治、风俗、宗教等一系列问题的关键。
关键词 廪歌 廪卡人 信仰神灵 演唱传承 艺术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