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洛神”迷醉与魏晋绘画的审美理性——从《洛神赋》到《洛神赋图》 |
苏涵
|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4 |
5
|
|
2
|
《洛神赋图》情感表达中的三重蕴涵 |
常德强
|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
2008 |
6
|
|
3
|
曹植和他的《洛神赋》 |
李焕有
|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0 |
3
|
|
4
|
生命的焦虑,苦闷的宣泄——《洛神赋》主旨新论 |
吴从祥
|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9 |
3
|
|
5
|
中国早期道教人神对话现象透析——以顾恺之《洛神赋图》为例 |
张玺
|
《许昌学院学报》
CAS
|
2012 |
1
|
|
6
|
谈“树”的文化功能——顾恺之《洛神赋》与砖画《竹林七贤》中“树”的比较 |
曹院生
|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7
|
传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北京甲本”考源 |
韩刚
|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
2022 |
2
|
|
8
|
情赋发展视域中的《洛神赋》爱情书写 |
于国华
|
《琼州学院学报》
|
2016 |
4
|
|
9
|
为赋新愁写洛神——论王献之对《洛神赋》的接受 |
阮忠勇
陈晟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13 |
3
|
|
10
|
谈《洛神赋》女性美内涵的提升 |
董灵超
|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
2015 |
0 |
|
11
|
《洛神赋》与《洛神赋图卷》的审美比较 |
熊燕霞
|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
2009 |
7
|
|
12
|
从《洛神赋》到《洛神赋图》的审美转化 |
蒋娜
|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
2007 |
3
|
|
13
|
从《洛神赋图》看诗与画的关系 |
王红伟
|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
2012 |
5
|
|
14
|
中国艺术传统中“线”的视觉转化——以“洛神赋”主题的艺术表现为例 |
饶丹
|
《美育学刊》
|
2018 |
3
|
|
15
|
中西文化对女神身体的想象——以《洛神赋图》《维纳斯的诞生》为视点 |
杨鹏妃
潘艳慧
|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
2016 |
0 |
|
16
|
“巫山神女”与“洛水女神”的形象差异及其原因 |
赵莹莹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1 |
0 |
|
17
|
虽潜处于太阴,长寄心于君王——论曹植《洛神赋》的救赎性 |
毋军保
|
《六盘水师范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8
|
《咏怀·西方有佳人》和《洛神赋》的对比分析 |
何霭茜
|
《昆明学院学报》
|
2021 |
1
|
|
19
|
唐代“凌波”“生尘”步态形塑及其诗画互文 |
戴一菲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20
|
论曹植与曹丕在影视剧中的形象建构与传播接受 |
张静
|
《语文学刊》
|
2019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