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框架与框架化:再读Goffman之《框架分析》
1
作者 赵靓 《海外英语》 2015年第20期214-215,共2页
美国社会学家Erving Goffman关于框架(frame)、立场(footing)和结盟(alignment)的理论从象征互动的角度阐释人在社会中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社会角色是如何被分配、定义,以及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怎样定位自我和他者等问题。目前国内有关框... 美国社会学家Erving Goffman关于框架(frame)、立场(footing)和结盟(alignment)的理论从象征互动的角度阐释人在社会中如何扮演自己的角色,社会角色是如何被分配、定义,以及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怎样定位自我和他者等问题。目前国内有关框架理论的研究存在两个问题:第一,研究著作几乎都来自于传播学的课题;第二,对《框架分析》文本本身的研究稀少。该文对该著作的内容进行简单的述评,对其中一些术语进行梳理,并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框架理论和话语分析的结合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ffman 框架 框架化 话语分析
下载PDF
智能技术教育应用伦理审视与纾解:基于戈夫曼“拟剧论”的视角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文正 陈选超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2,51,共8页
智能技术在赋能教育系统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引发诸多伦理问题。基于戈夫曼“拟剧论”分析框架,从区域行为、理想化自我、神秘化、缺席对待、再合作行为等视角切入剖析智能技术教育应用引发的五个典型伦理问题,即人格异化、数据偏见、算... 智能技术在赋能教育系统转型升级的同时,也引发诸多伦理问题。基于戈夫曼“拟剧论”分析框架,从区域行为、理想化自我、神秘化、缺席对待、再合作行为等视角切入剖析智能技术教育应用引发的五个典型伦理问题,即人格异化、数据偏见、算法黑箱、人工情感泛滥和角色入侵。依此提出“印象管理:实现人格的自我协同;消除偏见:培育主体的数据素养;去神秘化:提高算法应用透明度;忠诚对待:走向‘人—机’情感融合;明晰边界:促进人与技术的角色认同”的消解进路,纾解智能技术教育应用导致的伦理冲突。微观社会学给人们思考智能技术教育应用伦理问题提供新的视角,所提出的伦理消解策略能为智能技术与教育系统的良性融合、生态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教育应用 伦理 欧文·戈夫曼 拟剧论 印象管理 人工情感
下载PDF
作为媒介的Persona:现代性的情感困境及其三重出路
3
作者 姜宇辉 《媒介批评》 2024年第1期1-17,共17页
在一个化身和人设随处可见的数字时代,persona这个古老的概念恰好为我们提供了批判性反思的视角。从古希腊的面具,到近代哲学的人格,再到现代文学的作者,这个概念也经历了不断的转化,而情感也逐渐成为其中的核心和要点。不过,以面具和... 在一个化身和人设随处可见的数字时代,persona这个古老的概念恰好为我们提供了批判性反思的视角。从古希腊的面具,到近代哲学的人格,再到现代文学的作者,这个概念也经历了不断的转化,而情感也逐渐成为其中的核心和要点。不过,以面具和表演为特征的情感主义既然暴露了现代社会的道德困境的根源,那么也就同样有必要寻求解脱之道。下行的神经科学研究,上行的哲学治疗,与水平的微观情动,就成为三个重要的备选项。而自德里达以来为众多欧陆思想家阐发的友爱及否定性共同体,亦可以是引导我们继续思考的第四条关键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RSONA 情感主义 文学面具 戈夫曼 吉登斯 情动 友爱
下载PDF
重返戈夫曼的拟剧论与自我分析——一种社会批判的路径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晴锋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5期33-38,共6页
拟剧论的行动者工于心计,个个是舞台表演的行家和印象管理的老手。在戈夫曼的理论里,自我的首要特征是场景或社会过程之产物,它并非衍生自个体本身。个体处于情境的偶然性与社会结构的必然性之中,但反抗仍是自我的基调。现代科层制体系... 拟剧论的行动者工于心计,个个是舞台表演的行家和印象管理的老手。在戈夫曼的理论里,自我的首要特征是场景或社会过程之产物,它并非衍生自个体本身。个体处于情境的偶然性与社会结构的必然性之中,但反抗仍是自我的基调。现代科层制体系和消费社会的自我呈现逐渐走向异化,导致过于迷恋外表和印象管理。就此而言,戈夫曼充分展示了日益原子化和商品化的世界中个体的生存遭际。拟剧论折射出西方社会从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的转型,它是对个体主义实现困境作出的理论反应。在这种意义上,拟剧论和自我分析是一种现代性的批判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文·戈夫曼 拟剧论 印象管理 自我 社会批判
下载PDF
社会学与语言学的两条主线--符号学的综合 被引量:3
5
作者 卢德平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73-81,共9页
在社会学和语言学里存在着两条发展线索:一条线索以把社会和个体分离开来,且特别强调前者及其规则为特征,另一条线索则坚持以统一的视角看待社会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把社会规范视为内在于个体行动或实践,而非强加于日常生活具体实... 在社会学和语言学里存在着两条发展线索:一条线索以把社会和个体分离开来,且特别强调前者及其规则为特征,另一条线索则坚持以统一的视角看待社会及其成员之间的关系,同时把社会规范视为内在于个体行动或实践,而非强加于日常生活具体实践的外部力量。第一条线索至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达到顶峰,而第二条线索则在戈夫曼的拟剧理论里提高到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度。分析社会学和语言学的这两条发展线索,无疑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符号的本质属性。文本旨在揭示实现于戈夫曼,但又在很大程度上为人所忽视的这一符号学思想的重要转折。这一重要转折可以表述为:将符号的本质特性从外部强制性的规范引导到日常生活的互动情景,并将符号的社会属性这一维度与个体的日常实践内在统一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尔干 齐美尔 索绪尔 戈夫曼 符号学的转折
下载PDF
拟剧理论和游戏模型视域下的体育解说 被引量:3
6
作者 魏伟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1-57,共7页
体育解说是体育赛事转播的伴随文本。基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对体育解说过程中的诸元素和角色外的沟通进行微观分析;基于埃利亚斯的游戏模型,呈现体育解说员与受众之间的权力关系的变化。认为:微观分析是以往有关体育解说的宏观理论研究... 体育解说是体育赛事转播的伴随文本。基于戈夫曼的拟剧理论,对体育解说过程中的诸元素和角色外的沟通进行微观分析;基于埃利亚斯的游戏模型,呈现体育解说员与受众之间的权力关系的变化。认为:微观分析是以往有关体育解说的宏观理论研究中比较欠缺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正在影响和改变体育解说的传统模式,新媒体体育解说员必须应对这种变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解说 拟剧理论 游戏模型 伴随文本 戈夫曼 埃利亚斯
下载PDF
时空框架变迁及电脑网络对语言行为的形塑 被引量:2
7
作者 郑中玉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8-122,共5页
对于人类交流而言,对时间、空间及身体在场的超越构成了其媒介发展的历史。从时间与空间的相互定位到时间和空间的“分延”,身体与时空的关系被不断重组。戈夫曼分析了日常互动情境中的身体与时空区域的划分。但由于电脑网络的独特时空... 对于人类交流而言,对时间、空间及身体在场的超越构成了其媒介发展的历史。从时间与空间的相互定位到时间和空间的“分延”,身体与时空的关系被不断重组。戈夫曼分析了日常互动情境中的身体与时空区域的划分。但由于电脑网络的独特时空重构,作为一种网络互动方式的网络聊天,却具有更复杂和不确定的前台与后台区域界定。由此,网络聊天从行动类型上更接近于一种后台语言行为,并且具有鲜明的语言游戏风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脑网络 戈夫曼 时空模式 网络聊天 后台语言
下载PDF
The Influence of Place on Everyday Life: Observations of Persons with Dementia in Regular Day Care and at the Green Care Farm 被引量:1
8
作者 Gunn Eva Solum Myren Ingela Enmarker +1 位作者 Ove Hellzen Ellen Saur 《Health》 2017年第2期261-278,共18页
Day care services for persons with dementia are becoming an important aspect of community services. Place, therefore, becomes vital concerning how such establishments are organized regarding both the physical and soci... Day care services for persons with dementia are becoming an important aspect of community services. Place, therefore, becomes vital concerning how such establishments are organized regarding both the physical and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programs that are offer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describe the influence of place on everyday life in two different organized daycare services for persons with dementia. Based on observations and informal conversations with persons with dementia and staff members at a green care farm and a regular day care, we used an inductive manifest content analysis. The analysis reveals a main category: enabling and collaboration in daily life. The results are discussed in light of Goffman’s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s of social encoun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ramatic performance. The main findings in this study involve how place contributes to enabling activities and collaboration between participants and staff, as it influences participants’ ability to achieve an active or passive role in everyday life at the day care servi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y CARE Services Green CARE DEMENTIA PLACE goffman
下载PDF
The Complexity of Embedded Frame in Mass Media Text — A Case Study of an Entertainment Commentary
9
作者 刘志红 《海外英语》 2016年第20期189-190,210,共3页
Taking Goffman's frame theory as a basis,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 entertainment commentary and investigates how people's different experience of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daily life may affect their linguistic ... Taking Goffman's frame theory as a basis,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 entertainment commentary and investigates how people's different experience of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daily life may affect their linguistic presentation. It finds commentaries appearing in the mass media cannot just be taken as a combination of the verbal signs following a set of rules, while, instead it is a reflection of the writers' experience of the media itself, the event and participants commented, and the potential audience involved in a particular frame. It is through the transformation and retransformation that the author of this commentary reveals to us her basic concern about the reality in her eyes. Although texts involved in the mass media are usually taken as a one-way communication, they can be taken as the speaker's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their social interaction with the potential audi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ME Embedded Frame goffman Entertainment commentary
下载PDF
“Being Free Like a Bird”―The Meaning of Being an Informal Caregiver for Persons with Dementia Who Are Receiving Day Care Services
10
作者 Gunn Eva Solum Myren Ingela Enmarker +1 位作者 Ellen Saur Ove Hellzen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15年第2期109-119,共11页
Respite care in the form of day care is one of the several respite services that aims to provide temporary relief to informal caregivers from their responsibilities of caring for a person with dementia. The purpose of... Respite care in the form of day care is one of the several respite services that aims to provide temporary relief to informal caregivers from their responsibilities of caring for a person with dementi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lluminate the meaning of being an informal caregiver for a person with dementia living at home and receiving day care services. Narrative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and data were analyzed using the phenomenological hermeneutic method. Two main themes emerged: “Living with limitations in everyday life” and “Having a life besides being a caregiver”. Th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suggested living with a person with dementia, changes and influences the informal caregiver’s life through a set of new roles and a new way of living and thinking. The result is discussed in light of Goffman’s analysis of the structures of social encounter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dramatic perform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MENTIA Informal CAREGIVERS Day Care SERVICES Phenomenological HERMENEUTIC goffman
下载PDF
欧文·戈夫曼的设特兰岛研究
11
作者 王晴锋 《青海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2期162-167,共6页
欧文·戈夫曼关于设特兰岛的民族志研究采取了与当时芝加哥社会学派热衷的城市研究完全不同的路径。这是一项关于孤岛社区的谈话互动研究,戈夫曼视之为社会秩序的一种类型,由此他提出关于社会秩序的基本模型,并用以解释具体的互动... 欧文·戈夫曼关于设特兰岛的民族志研究采取了与当时芝加哥社会学派热衷的城市研究完全不同的路径。这是一项关于孤岛社区的谈话互动研究,戈夫曼视之为社会秩序的一种类型,由此他提出关于社会秩序的基本模型,并用以解释具体的互动行为。戈夫曼的田野调查的意图是为了研究岛民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互动时遵循的行为规到,进而分析面对面互动的实践类型。他的兴趣并不在于设特兰岛社区这一特定的民族志田野点,而是在于互动实践的普遍特征。戈夫曼认为微观人际互动不仅充斥着博弈与算计,它还包含仪式和道德。设特兰岛研究为戈夫曼奠定了深厚的学术根基,在此基础上完成的博士论文几乎囊括了他毕生的研究主题,诸如博弈、谈话、仪式、自我和互动秩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文·戈夫曼 民族志 仪式 互动秩序
下载PDF
“表演”的跨学科比较——试析戈夫曼、特纳及鲍曼的表演观 被引量:6
12
作者 左宁 胡鸿保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82-86,共5页
自"表演"进入社会科学领域,由日常词汇转变为社会理论研究的新视角以来,社会学、人类学及民俗学界均给予极大的关注。由于不同学科学术传统存在差异,在三个领域内逐渐形成了相异的表演观。因此,通过对戈夫曼、特纳及鲍曼关于&... 自"表演"进入社会科学领域,由日常词汇转变为社会理论研究的新视角以来,社会学、人类学及民俗学界均给予极大的关注。由于不同学科学术传统存在差异,在三个领域内逐渐形成了相异的表演观。因此,通过对戈夫曼、特纳及鲍曼关于"表演"的理论进行分析,在比较的视角中进一步认识表演理论在不同学科中的发展脉络及相互区别的表演观,具有相当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演 戈夫曼 特纳 鲍曼
下载PDF
论戈夫曼 被引量:2
13
作者 彼得.兰特 奈杰尔.沃伯顿 席志武 《美育学刊》 2018年第2期69-73,共5页
埃尔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他运用"人生如戏"的拟剧理论来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互动,所探讨的是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戈夫曼注重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深入具体的文化语境之中去考... 埃尔文·戈夫曼(Erving Goffman)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社会学家。他运用"人生如戏"的拟剧理论来研究人类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互动,所探讨的是自我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戈夫曼注重民族志的研究方法,深入具体的文化语境之中去考察社交背后的潜在形式与逻辑秩序。戈夫曼关注社会的微观层面,他的理论与方法对于理解今天的社会仍有着重要的借鉴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夫曼 拟剧论 微观社会学 民族志
下载PDF
戈夫曼拟剧论的内涵、误释与道德性 被引量:28
14
作者 王晴锋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182-188,共7页
拟剧论是欧文·戈夫曼社会学的重要构成,它包含表演、剧班、区域、不协调角色、角色外沟通和印象管理等六大要素。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戈夫曼对拟剧论作了结构性微调,淡化剧场的隐喻和行动者作为操控者的形象,并对阐释社会世界的拟... 拟剧论是欧文·戈夫曼社会学的重要构成,它包含表演、剧班、区域、不协调角色、角色外沟通和印象管理等六大要素。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戈夫曼对拟剧论作了结构性微调,淡化剧场的隐喻和行动者作为操控者的形象,并对阐释社会世界的拟剧论持保留态度,将它视为权宜性的认知工具。学术界对拟剧论通常存在三种误解:在本体论层面,将戏剧等同于现实;在认识论层面,认为拟剧论是一种保守的理论,并将面对面互动视为零和博弈;在方法论层面,将拟剧论视为诠释社会生活的唯一视角。这些解读均有失偏颇,对戈夫曼而言,拟剧论既是隐喻,也是对现代性的另类批判,同时亦构成分析日常生活的独特视角,它呈现的微观系统并不乏道德感和互动仪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文·戈夫曼 拟剧论 印象管理 自我 道德
下载PDF
正常的越轨者:戈夫曼论污名 被引量:15
15
作者 王晴锋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8-194,共7页
欧文·戈夫曼以拟剧论为基础对污名现象进行互动分析,他尤为关注污名管理的技术与策略,试图将不同污名的情境结构置于统一的框架,并以关系性的语言加以描述。在戈夫曼看来,每个人的身份都可能遭遇污名,进而威胁自我的呈现。通过聚... 欧文·戈夫曼以拟剧论为基础对污名现象进行互动分析,他尤为关注污名管理的技术与策略,试图将不同污名的情境结构置于统一的框架,并以关系性的语言加以描述。在戈夫曼看来,每个人的身份都可能遭遇污名,进而威胁自我的呈现。通过聚焦于遭贬抑的社会身份,戈夫曼探讨了污名化进程,认为污名是社会建构的身份过程。正常人与污名者不是根本不同的类别,而是两种不同的社会视角,它涉及普遍存在的双重角色之社会过程。污名并非绝对的本质观念,正是社会与文化赋予遭贬抑的属性。正常人与污名者之间构成一个连续统,污名者是正常的越轨者,戈夫曼由此质疑越轨社会学的内在合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夫曼 污名 社会越轨 印象管理 互动秩序
下载PDF
从拟剧论到框架分析:戈夫曼思想的演进或延续?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晴锋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3-91,共9页
关于戈夫曼思想的“断裂说”认为其著述前后存在断裂,尤其以《框架分析》为转折点,后期文风晦涩、追求形式化理论,并以结构分析代替互动分析。与之相对的“延续说”则认为戈夫曼的思想前后一致,这种观点将拟剧论视为戈夫曼社会学的全部... 关于戈夫曼思想的“断裂说”认为其著述前后存在断裂,尤其以《框架分析》为转折点,后期文风晦涩、追求形式化理论,并以结构分析代替互动分析。与之相对的“延续说”则认为戈夫曼的思想前后一致,这种观点将拟剧论视为戈夫曼社会学的全部内容,以之重新阐释其所有作品。关于戈夫曼社会学的延续性或断裂性的争论主要涉及以拟剧论为代表的早期思想与以框架分析为代表的后期思想之间的比较。通过重返《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与《框架分析》的研究表明,戈夫曼的学术思想前后未发生根本变化,但与“延续说”不同的是,拟剧论仅是戈夫曼社会学的分析视角之一,它与框架等其他视角共同用于分析互动秩序,而且拟剧与框架之间亦可相互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文·戈夫曼 面对面互动 拟剧论 框架分析 社会思想
下载PDF
戈夫曼与符号互动论:形似与神离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晴锋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2018年第2期115-122,共8页
欧文·戈夫曼通常被视为符号互动论者,其原因包括芝加哥大学的出身、与赫伯特·布鲁默等人的关系、面对面互动的研究主题以及微观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等。然而,戈夫曼实质上并非符号互动论者,其理由主要有:采用"策略互动"... 欧文·戈夫曼通常被视为符号互动论者,其原因包括芝加哥大学的出身、与赫伯特·布鲁默等人的关系、面对面互动的研究主题以及微观社会学的研究领域等。然而,戈夫曼实质上并非符号互动论者,其理由主要有:采用"策略互动"、"互动仪式"等概念以区别于"符号互动";批评符号互动论者忽略结构与模式,认为"符号互动论"是学科内部自我分化的结果,它仅是空洞的标签,所谓的"符号互动论者"其实是休斯式社会学家,从而解构符号互动论学派;布鲁默批评戈夫曼的互动观较为静态和抽象,只关注表意性形式而忽略实质性内容;戈夫曼自称为"休斯式都市民族志学者"。戈夫曼后期的框架分析和谈话分析甚至突显出他具有反符号互动论的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文·戈夫曼 符号互动论 芝加哥学派 赫伯特·布鲁默 框架分析
下载PDF
互动行为学:戈夫曼社会学的行为主义解读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晴锋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1期173-181,共9页
欧文·戈夫曼探讨行为与情境之间的关系,他注重外在的行为观察而不是内在的意识反省,尤其是强调对"面对面互动"进行自然主义式观察,这些都是行为主义的基本理念。从早期的拟剧论到后期的谈话分析,戈夫曼充分运用了行为主... 欧文·戈夫曼探讨行为与情境之间的关系,他注重外在的行为观察而不是内在的意识反省,尤其是强调对"面对面互动"进行自然主义式观察,这些都是行为主义的基本理念。从早期的拟剧论到后期的谈话分析,戈夫曼充分运用了行为主义的思想。他亦关注身体化的社会互动,并强调生物性特征,这也与行为学密切相关。戈夫曼还从行为学的意义上理解互动仪式,认为它提供了使社会结构常规化的可能性。互动行为学是戈夫曼研究互动组织的重要策略和研究方法,它构成了戈夫曼社会学的基础,并由此探讨了互动秩序何以可能的微观形成机制。戈夫曼以行动为基础来研究意义,他既非主观意志论者,也非结构决定论者。互动行为学与行为主义心理学之间存在重要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文·戈夫曼 面对面互动 行为主义 互动仪式 互动行为学
下载PDF
互动功能主义:欧文·戈夫曼的微观社会学取向 被引量:3
19
作者 王晴锋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5-132,共8页
欧文·戈夫曼是微观社会学领域的代表性人物,面对面互动系统是其研究对象,微观分析是其主要研究方法。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欧文·戈夫曼与功能主义之间的联系。事实上,欧文·戈夫曼的学术传承以及他的拟剧论都不乏功能主义... 欧文·戈夫曼是微观社会学领域的代表性人物,面对面互动系统是其研究对象,微观分析是其主要研究方法。然而,人们往往忽略了欧文·戈夫曼与功能主义之间的联系。事实上,欧文·戈夫曼的学术传承以及他的拟剧论都不乏功能主义的要素,而且他早期的思想内核主要源自迪尔凯姆、拉德克利夫-布朗等以功能主义为研究取向的社会人类学家。欧文·戈夫曼的功能主义可被称为"互动功能主义",它强调互动仪式和道德伦理,这两者构成了维持互动秩序均衡的两大基石。互动功能主义的分析范式包含三个要素,即需要、沟通系统和道德规范。欧文·戈夫曼还探讨了互动系统的仪式要求和系统要求,从而对互动实践进行形式化的微观功能主义分析。大体而言,互动功能主义可被视为对传统功能主义的某种修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文·戈夫曼 微观社会学 功能主义 拟剧论 互动秩序
下载PDF
教师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策略研究——从戈夫曼社会学拟剧论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郭莹莹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第9期216-217,共2页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的润滑剂,教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戈夫曼的"拟剧论"对于师生间的交际互动具有指导作用。"印象管理",打造第一印象,做好日常印象管理;"前台"与"后台",树立教师...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的润滑剂,教师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戈夫曼的"拟剧论"对于师生间的交际互动具有指导作用。"印象管理",打造第一印象,做好日常印象管理;"前台"与"后台",树立教师的一贯性,关注学生的"后台"核心区域,关心爱护学生学习生活;"面子"概念,了解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维护学生"面子",尊重、鼓励学生发展,及时纠正不良行为。用真诚和爱心去浇灌,用行动去感染,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戈夫曼 拟剧论 师生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