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敦煌乐谱》乐曲调式释疑
1
作者 庄永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5,167,共9页
自林谦三率先对《敦煌乐谱》进行研究以来,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研究者们,正如林氏所言:“又据唐代中期的通说,《伊州》应该是商调,而在这乐谱里反倒不能理解为商调。”作者长期以来一直对乐谱第二、三组乐曲进行技术性的“宫”与“商... 自林谦三率先对《敦煌乐谱》进行研究以来,有一个问题始终困扰着研究者们,正如林氏所言:“又据唐代中期的通说,《伊州》应该是商调,而在这乐谱里反倒不能理解为商调。”作者长期以来一直对乐谱第二、三组乐曲进行技术性的“宫”与“商”调式转换,后来又对唐的“侧商调”进行了研究。作者认为,如果按第二、三组乐曲实际解译的宫调式理解,从乐调理论上来加以论证,或许更符合当时的实际。说明唐代极有可能于某一个时期,在乐调(调性、调式)概念上有将“侧商调式”作为“黄钟宫调式”的代称或另称现象,这些都是从日本留存的唐代乐曲解译中得到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乐谱 黄钟宫调式 侧商调式 技术性调式转换
下载PDF
唐宋燕乐调命名系统的演变及其原因探析
2
作者 张红梅 《北方音乐》 2024年第1期26-35,共10页
唐宋燕乐调存在“之调式”“为调式”两种不同的命名系统,正确辨析不同时期的宫调称谓对理解燕乐宫调理论的内涵与本质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唐会要》《乐府杂录》《新唐书》等文献中二十八调的称谓表述是统一的“之调式”体系,体现出唐... 唐宋燕乐调存在“之调式”“为调式”两种不同的命名系统,正确辨析不同时期的宫调称谓对理解燕乐宫调理论的内涵与本质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唐会要》《乐府杂录》《新唐书》等文献中二十八调的称谓表述是统一的“之调式”体系,体现出唐人对雅、燕两种不同性质音乐的明确区分;《景祐乐髓新经》《梦溪笔谈》《补笔谈》中的二十八调则采用“为调式”命名体系,反映出北宋时期燕乐二十八调逐渐被纳入雅乐系统,在丰富了雅乐内涵的同时也被雅化改造;南宋复古崇雅意识强烈,遵从儒家正统雅乐制度的同时,深受民间俗乐及唐乐遗音的影响,采用“之调式”称谓体现出南宋雅乐俗化、燕乐雅化的音乐实践与乐调理论的折衷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燕乐调 二十八调 之调式 为调式 宫调
下载PDF
中国当代声乐协奏曲创作及其本土化特征
3
作者 杨正君 朱越文 《北方音乐》 2024年第1期45-53,35,共10页
声乐协奏曲作为人声与器乐相结合的特殊音乐体裁,在中国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更有不少有影响力的作品问世。文章试图通过梳理中国声乐协奏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体裁属性、子体裁类型等创作概况,进而分析归纳出当代中国声乐协奏曲创作... 声乐协奏曲作为人声与器乐相结合的特殊音乐体裁,在中国已有数十年的发展历史,更有不少有影响力的作品问世。文章试图通过梳理中国声乐协奏曲的发展历史与现状、体裁属性、子体裁类型等创作概况,进而分析归纳出当代中国声乐协奏曲创作中音乐风格的民族性、人声与乐队协作的中国性、人声的炫技性与叙事性等本土化发展特征,并指出当代中国声乐协奏曲创作的某些局限与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体裁 声乐协奏曲 人声与乐队 本土化
下载PDF
刘天华二胡曲乐音形态分析与探讨(上) 被引量:16
4
作者 胡志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5-52,共8页
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和教育家刘天华先生,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民族器乐的创作、演奏、教学和研究,通过他成功的创作实践对20世纪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珍视、继承... 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和教育家刘天华先生,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民族器乐的创作、演奏、教学和研究,通过他成功的创作实践对20世纪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珍视、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借鉴西洋音乐,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来融化西洋音乐因素、技法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他的作品乐音形态上体现了哪些中国传统音乐的具体特点,借鉴运用了哪些西洋音乐的因素和技法,他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融化西乐因素、技法在具体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都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文章主要通过对刘天华二胡曲的乐音形态、技法特点、内涵气质的分析探讨,以获得对刘天华二胡艺术更深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天华 二胡艺术 乐音形态 宫调 结构 音调 技法
下载PDF
刘天华二胡曲乐音形态分析与探讨(下) 被引量:9
5
作者 胡志平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0-57,43,共9页
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和教育家刘天华先生,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民族器乐的创作、演奏、教学和研究,通过他成功的创作实践对20世纪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珍视、继承... 20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民族器乐作曲家,二胡、琵琶演奏家和教育家刘天华先生,以其毕生的精力从事民族器乐的创作、演奏、教学和研究,通过他成功的创作实践对20世纪中国民族器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在珍视、继承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基础上,借鉴西洋音乐,以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来融化西洋音乐因素、技法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他的作品乐音形态上体现了哪些中国传统音乐的具体特点,借鉴运用了哪些西洋音乐的因素和技法,他用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融化西乐因素、技法在具体作品中是如何体现的,都需要深入分析和研究。文章主要通过对刘天华二胡曲的乐音形态、技法特点、内涵气质的分析探讨,以获得对刘天华二胡艺术更深层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天华 二胡艺术 乐音形态 宫调 结构 音调 技法
下载PDF
论《敦煌乐谱》的乐调性质 被引量:9
6
作者 庄永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8-25,共8页
文章从研究《三五要录谱》着手,来解开《敦煌乐谱》乐曲的调式之谜。像《伊州》等曲都是唐代有名的乐曲,历史文献明确记载为商调曲,但目前对《敦煌乐谱》的解译,却都是宫调曲,这个问题自林谦三研究以来,就一直成为一个解不开的谜。现在... 文章从研究《三五要录谱》着手,来解开《敦煌乐谱》乐曲的调式之谜。像《伊州》等曲都是唐代有名的乐曲,历史文献明确记载为商调曲,但目前对《敦煌乐谱》的解译,却都是宫调曲,这个问题自林谦三研究以来,就一直成为一个解不开的谜。现在根据日本留存的、传自唐代的五种六式定弦法中,双调总体比壹越调、平调、大食调、黄钟调、般涉调要低大二度为基点,采用逆向追溯和相比对的方法,似乎可为这个难解之谜提供一个解决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乐谱》 《三五要录谱》 双调定弦法 越调定弦法 雅乐音阶 重乐音阶 宫调式 商调式
下载PDF
调依均而成 均依律而定——论中国传统乐理之“均”的音阶取向 被引量:4
7
作者 陈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06-113,共8页
"均"是我国传统宫调理论之一,先秦《吕氏春秋》至后来历朝历代的《乐志》《礼志》对此都有阐述。上世纪初,西学东渐,乐界惯于用西方音乐的理论范式来描述我国古老的乐学。就"音阶"概念而言,与"均"有几分... "均"是我国传统宫调理论之一,先秦《吕氏春秋》至后来历朝历代的《乐志》《礼志》对此都有阐述。上世纪初,西学东渐,乐界惯于用西方音乐的理论范式来描述我国古老的乐学。就"音阶"概念而言,与"均"有几分相似,且逐渐取代了"均"的文本表达。文章着眼于对"均"的多维度剖析,旨在厘清它与西方"音阶"概念之异同,并期许为中国传统乐理正本清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乐理 宫调理论 “均” 音阶 音列
下载PDF
刍议“同均三宫” 被引量:8
8
作者 郑荣达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9,共7页
中国音乐历史上曾经风靡一时的清商三调 ,由于相去久远 ,有关它乐律方面的一些情况历史文献记载甚略 ,疑点较多 ,文章以学术上有争议的“同均三宫”为切入点 。
关键词 同均三官 三调 三律系统 五度链 三度链 律均 官均 乐律学
下载PDF
腔套布局试析 被引量:4
9
作者 王耀华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41,共21页
腔套的布局主要体现在宫调、板式与节奏、腔韵与腔音列以及音色等的对比统一之中。本文试从以上几个方面重点阐述腔套的布局,以期说明各种类型的腔套是如何在布局的对比统一中,通过音乐形态多方面的共同作用,形成各自独特的特点。
关键词 腔套布局 宫调 板式 腔韵 腔音列
下载PDF
例解《敦煌乐谱》乐曲调式 被引量:3
10
作者 庄永平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5-65,共11页
文章通过对《敦煌乐谱》中两首《伊州》曲的对照,将现在乐曲谱面的宫调式转回商调式。通过对日本《三五要录谱》中"壹越调[上]"沙陁调(正宫)的固定调"重乐音阶"谱面,以及将越调曲商调式误判为宫调式的现象发现,由... 文章通过对《敦煌乐谱》中两首《伊州》曲的对照,将现在乐曲谱面的宫调式转回商调式。通过对日本《三五要录谱》中"壹越调[上]"沙陁调(正宫)的固定调"重乐音阶"谱面,以及将越调曲商调式误判为宫调式的现象发现,由于唐时对黄钟宫与后来的正宫这两个相差大二度的乐调(调性、调式)存在有一定的概念障碍,才会产生这种情况。今天所见到的《敦煌乐谱》第二、三组乐曲中,《伊州》曲的有关历史文献明确记载是商调曲,而解译出来的乐谱均落在宫音上构成宫调式,文章对此进行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乐谱 五弦谱 三五要录谱 壹越调 正宫 越调 固定调 首调 重乐音阶 宫调式 商调式
下载PDF
唐宋俗乐二十八调的管色实践基础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宏锋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8-69,161,共12页
唐宋俗乐二十八调是我国古代音乐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在唐宋及其后的音乐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影响深远。本文在研读前辈学者成果基础上,立足中外古代音乐文献和传统音乐遗存,拟从管色乐器定律特性、使用谱字、演奏指法、二器并用等方面... 唐宋俗乐二十八调是我国古代音乐理论发展的重要成果,在唐宋及其后的音乐实践中得到广泛运用,影响深远。本文在研读前辈学者成果基础上,立足中外古代音乐文献和传统音乐遗存,拟从管色乐器定律特性、使用谱字、演奏指法、二器并用等方面,就俗乐二十八调的应律乐器机制与管色实践基础,以及二十八调与明清正宫调和小工调工尺调名体系的承继关系等问题略作申论,探讨二十八调理论的传统乐学基础和历史流变,更全面认识唐宋俗乐二十八调特征及其在中华传统音乐长河中一以贯之的深远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俗乐(燕乐)二十八调 管色 工尺七调 正宫调系统 小工调系统 宫调理论 音乐实践
下载PDF
关于构建中国音乐基本乐理的几点想法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荣坤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2010年第3期1-5,共5页
文章谈了以下四点:其一,我国传统"宫调"理论,自古以来就比较纷乱繁杂,其中尤其是关于三种传统七声音阶的诠释,基本上都是不确切的,因此决决不应一再因袭旧的误识而继续贻误读者;其二,在对待传统乐学遗产和借鉴西方乐理问题时... 文章谈了以下四点:其一,我国传统"宫调"理论,自古以来就比较纷乱繁杂,其中尤其是关于三种传统七声音阶的诠释,基本上都是不确切的,因此决决不应一再因袭旧的误识而继续贻误读者;其二,在对待传统乐学遗产和借鉴西方乐理问题时,应取客观公允的态度,既反对盲目崇洋,也不应固步自封;其三,在术语改动问题上,宜采取审慎的态度,不应采取崇古复古,为改而改的做法;其四,对编写和出版中国音乐基本乐理教程,应取严肃负责的态度,出版部门应采用"同行三审"制度,把严出版关,广大媒体和评论界应开展和树立良好的批评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乐理 中国乐理 宫调 术语
下载PDF
“折”与宫调之关系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赵玉卿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2018年第2期34-39,共6页
"折"为宋代词调音乐中重要的概念,在宋代的不少文献中可以寻找到"折"的记载,但其具体含义不尽相同。文章从"宫调转换"层面上,对"折"的产生与使用作了探究,认为"折"的出现与宫调的转... "折"为宋代词调音乐中重要的概念,在宋代的不少文献中可以寻找到"折"的记载,但其具体含义不尽相同。文章从"宫调转换"层面上,对"折"的产生与使用作了探究,认为"折"的出现与宫调的转换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调 白石道人歌曲
下载PDF
同均三宫是一个“简单”的宫调学原理吗?——兼及学术研究的“学术心态”问题 被引量:2
14
作者 蒲亨建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58-160,188,共4页
刘永福的《端正学术心态解悟同均三宫》一文,在同均三宫问题的探讨上缺乏应有的论理与实据;其所谓"学术心态"说,带有明显的臆测成份,且偏离了学术研究之正途。
关键词 音乐艺术 宫调 同均三宫 原理 理据 学术心态
下载PDF
“三色”析李艳妃的“打”与“跪”——展示京剧皮黄腔的表现性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正维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CSSCI 2019年第2期52-58,I0003,共8页
京剧《二进宫》,表现明穆宗死后,太子年幼,李艳妃执意要让其父李良代理朝政,遭到开国将徐延昭与兵部侍郎杨波在金銮殿的坚决抵制。以致李妃怒到要“打”砸玉玺。李良终于得势,图谋篡位,将李妃封锁在“昭阳”。李妃悔,“跪”求徐杨,终于... 京剧《二进宫》,表现明穆宗死后,太子年幼,李艳妃执意要让其父李良代理朝政,遭到开国将徐延昭与兵部侍郎杨波在金銮殿的坚决抵制。以致李妃怒到要“打”砸玉玺。李良终于得势,图谋篡位,将李妃封锁在“昭阳”。李妃悔,“跪”求徐杨,终于平息叛乱。本文依据徵羽宫三色“三音列”,剖析“打”和“跪”的两段戏,展示京剧皮黄腔特殊的表现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徵羽宫 三音列 三色论 生旦净
下载PDF
西安鼓乐宫调问题研究述略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晓萍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0-64,共5页
本文旨在对西安鼓乐宫调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从西安鼓乐“四调”的性质、音阶形态、“以上代勾”问题、“同均三宫”问题、西安鼓乐宫调与其它乐调的关系等五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就西安鼓乐宫调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对... 本文旨在对西安鼓乐宫调问题的研究状况进行梳理,从西安鼓乐“四调”的性质、音阶形态、“以上代勾”问题、“同均三宫”问题、西安鼓乐宫调与其它乐调的关系等五个方面进行综述,并就西安鼓乐宫调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对乐种的宫调研究要特别注意从与宫调密切相关的乐器、乐谱、乐律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和分析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鼓乐 官调 乐种
下载PDF
包公故事的传播模式及特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永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12-117,共6页
为了探究包公故事在民间传播的模式及特征,采用了文献梳理、归纳、统计等方法,结论认为以包公为中心对众多故事的改编、附会与整合,包公故事不断被改编以建构"新内容"。包公在不同时代"接力式"的传播中为实现叙事... 为了探究包公故事在民间传播的模式及特征,采用了文献梳理、归纳、统计等方法,结论认为以包公为中心对众多故事的改编、附会与整合,包公故事不断被改编以建构"新内容"。包公在不同时代"接力式"的传播中为实现叙事的话语参与,减少传播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增殖以参与价值建构,也存在着与谣言传播类似的传播特征:受省略或空变、加强、泛化、超细节化、合理化等传播规律支配。源故事中不合理的生活逻辑细节在传播过程中将不断寻求合理化。包公故事的传播揭示出"公共知识"的形成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公 传播 传播模式
下载PDF
谱例实证与“同均三宫”——由《中国传统音乐一百八十调谱例集》谈开来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善武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17,共15页
⑴围绕《谱例集》不同评价认识的出现,我们需要直面不同意见分歧,正视《谱例集》中的问题,深入探讨。为进一步解决“同均三宫”问题创造条件。⑵《谱例集》中存在着混杂不同体系、译谱选用失当、忽视调性变化、轻率改动原谱、乐谱自身... ⑴围绕《谱例集》不同评价认识的出现,我们需要直面不同意见分歧,正视《谱例集》中的问题,深入探讨。为进一步解决“同均三宫”问题创造条件。⑵《谱例集》中存在着混杂不同体系、译谱选用失当、忽视调性变化、轻率改动原谱、乐谱自身有误、判断依据盲目等六个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基本出现在被定性为正声音阶、俗乐音阶的谱例中,虽然问题涉及的往往是某个音的高低,但其性质却足以危及整个“同均三宫”体系的成立。⑶《谱例集》广泛的曲目来源、认识来源,所反映出的宫调问题的普遍性以及对我们学界的深入影响,都给我们提出了艰巨的任务。有必要对过去使用的大量传统音阶谱例进行系统研究,以《谱例集》中谱例问题的解决为契机,为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传统音乐基本理论、中国传统宫调理论的新发展开辟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谱例实证 同均三宫 一百八十调 谱例问题 谱例研究
下载PDF
中国民间音乐调式色彩论 被引量:4
19
作者 施咏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72-75,86,共5页
文章通过对欧洲音乐中的调式色彩和中国音乐中的宫调色彩进行研究,阐述调式色彩的相对性及其文化成因,得出结论:无论是在欧洲的大小调体系,还是在中国的五声调式体系中,调式所体现的色彩及感情特质都不是绝对的,由于受到人文地理视域下... 文章通过对欧洲音乐中的调式色彩和中国音乐中的宫调色彩进行研究,阐述调式色彩的相对性及其文化成因,得出结论:无论是在欧洲的大小调体系,还是在中国的五声调式体系中,调式所体现的色彩及感情特质都不是绝对的,由于受到人文地理视域下的地域性格、民族审美心理框架下的民族性格、不同历史时期下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具有相对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艺术 调式色彩 宫调色彩 地域性格 民族性格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条件、风险分析和创新模式升级 被引量:21
20
作者 陈小平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21年第2期1-14,共14页
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人工智能(AI)伦理和治理。一是现有AI成果的技术条件——封闭性。现有AI技术的应用要求场景是封闭的,所以AI的强大能力并非完全通过自主学习而获得。本文研究表明,受到广泛关注的用户隐私等问题,源于行业规则滞后、... 本文从两个方面探讨人工智能(AI)伦理和治理。一是现有AI成果的技术条件——封闭性。现有AI技术的应用要求场景是封闭的,所以AI的强大能力并非完全通过自主学习而获得。本文研究表明,受到广泛关注的用户隐私等问题,源于行业规则滞后、传统设计范式的伦理非封闭性和长期效应的预测能力不足。二是技术应用的外部机制。目前主要依靠熊彼特模式,其先天局限性是诸多伦理风险的深层原因,并限制了新技术在重大社会问题中的应用。本文基于对熊彼特创新向公义创新升级的时代趋势的分析,提出构建公义创新动力机制的若干路径,并以养老产业为例,阐述公义创新在创造性解决重大社会问题中所具有的巨大潜力和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伦理和治理 人工智能技术条件 创新模式升级 公义创新 创新动力机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