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禅宗美学思想下佛寺空间规划提升策略研究——以武汉市归元禅寺为例
1
作者 祝笋 刘倩格 《华中建筑》 2024年第7期99-104,共6页
现代社会中,佛寺面临着如何吸引更多的信徒和游客,以及如何在传统信仰与现代文化之间取得平衡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对佛寺空间的规划提升策略研究变得尤为重要。禅宗美学思想与佛教文化的紧密相关使其成为佛寺空间规划提升的重要指导思... 现代社会中,佛寺面临着如何吸引更多的信徒和游客,以及如何在传统信仰与现代文化之间取得平衡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对佛寺空间的规划提升策略研究变得尤为重要。禅宗美学思想与佛教文化的紧密相关使其成为佛寺空间规划提升的重要指导思想。以武汉市归元禅寺为例,将禅宗美学思想与佛寺空间的规划和设计相结合,从功能空间、资源利用、氛围营造等方面提出佛寺空间规划提升的策略,以创造出更具内涵和吸引力的佛寺空间,有助于传播佛教文化和提供精神寄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 禅宗美学 佛寺空间 规划提升 归元禅寺
下载PDF
青莲寺金代碑刻书风浅析
2
作者 和梦丹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共5页
青莲寺内现存金代碑刻楷书6方、行书3方,草书1方,共计10方。以《硖石山福严院重修佛殿记》《硖石山福岩禅院记》为例,与历代具有代表性的书法家传世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书风受苏轼、颜真卿等人影响较深,并据此对碑群书风成因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 青莲寺 金代碑刻 硖石山福严院重修佛殿记 大金泽州硖石山福岩禅院记
下载PDF
佛教寺院中禅堂建筑空间的设计模式探讨——以宁波天童寺禅堂为例
3
作者 陈怡冉 赖平平 《华中建筑》 2024年第2期51-54,共4页
禅堂是禅宗寺院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所设施,有其独特的设计要求和标准的建筑制式。宁波天童寺为禅宗四大丛林之一,禅堂布置遵循古制,极具特色。通过分析宁波天童寺禅堂建筑空间的设计手法,从禅堂功能组成、路径序列组织、空间氛围营造等方... 禅堂是禅宗寺院中最具代表性的场所设施,有其独特的设计要求和标准的建筑制式。宁波天童寺为禅宗四大丛林之一,禅堂布置遵循古制,极具特色。通过分析宁波天童寺禅堂建筑空间的设计手法,从禅堂功能组成、路径序列组织、空间氛围营造等方面,归纳出禅堂建筑的空间形态与基本特征,进而构建出佛教寺院中禅堂建筑空间的设计模式。最后结合温州实际寺禅堂改造设计实践,进一步验证禅堂空间的设计手法,并为探究佛教建筑空间布局提供一定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堂 宁波天童寺 禅堂建筑空间 佛教建筑 空间布局
下载PDF
浅析中日寺院之异同 被引量:2
4
作者 郑先友 李若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34-136,共3页
地理文化的不同造就了中日佛教建筑艺术的差异,表现为它们具有不同的形式与意蕴。中国佛寺讲究严整,追求清修寂静的精神世界,日本佛寺注重禅趣与内心的自省。文章通过佛教寺院选址、形式格局与空间氛围的剖析,揭示中日佛教建筑的若干差异。
关键词 佛教寺院 骈-散 奥-达 梵-禅
下载PDF
汉唐之际佛教寺院经济与政权的关系 被引量:1
5
作者 张小明 刘林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27-132,共6页
寺院经济是佛教发展的经济基础,中国寺院经济形成于南北朝时期。政权对汉唐之际的寺院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政权为代表的上层社会对寺院认可是寺院经济产生的前提,政权、信众的赠赐施舍是寺院经济财富积累的基础,寺院所从事宗教... 寺院经济是佛教发展的经济基础,中国寺院经济形成于南北朝时期。政权对汉唐之际的寺院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以政权为代表的上层社会对寺院认可是寺院经济产生的前提,政权、信众的赠赐施舍是寺院经济财富积累的基础,寺院所从事宗教文化活动承担着社会教化和慈善事务。寺院经济的发展壮大与世俗地主经济矛盾加剧,产生了种种限制寺院经济的措施,其极端就是"三武一宗"灭佛。至唐代中叶后,寺院、僧尼的免税特权逐渐消失,寺院经济的经营模式也向禅林制度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院经济 政权 禅林制度
下载PDF
南宋五山禅林的公共交往与四六书写:以疏文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戴路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7年第3期164-170,共7页
南宋五山禅林的四六疏文包括劝请、山门、诸山、江湖、化缘等种类,作者多为临济宗大慧派僧人,主要用于公共交往。首先,宋代释疏撰制经历了由文人疏向僧人疏的转化过程,五山禅僧作为独立的创作群体出现于南宋后期,表现在文体类别的细化... 南宋五山禅林的四六疏文包括劝请、山门、诸山、江湖、化缘等种类,作者多为临济宗大慧派僧人,主要用于公共交往。首先,宋代释疏撰制经历了由文人疏向僧人疏的转化过程,五山禅僧作为独立的创作群体出现于南宋后期,表现在文体类别的细化、应用场合的增多、文本载体的丰富。其次,五山禅林住持的选任制度推动了世俗政权与寺院的互动,围绕人事变迁的公共礼仪逐渐成熟,影响了四六疏文的表达策略与辞章结构。第三,五山禅林的寺院建设为募施化缘的疏文提供了广泛应用空间,作者藉助亦僧亦俗的四六语言随机设教,开启了超越凡圣的解脱法门,保持了禅宗文学的当行本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五山禅林 公共交往 四六疏文 住持选任
下载PDF
宋代禅林佚事小说的叙事特色及文化成因 被引量:1
7
作者 郑群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56-162,共7页
禅林佚事小说是由宋代僧人创作的反映唐宋禅林中高僧大德的逸言高行、奇人奇行、禅徒入道机缘、士大夫参禅问道等的文言小说。其叙述角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立型全知视角,一类是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其叙事方式主要有:角色模式的主角与... 禅林佚事小说是由宋代僧人创作的反映唐宋禅林中高僧大德的逸言高行、奇人奇行、禅徒入道机缘、士大夫参禅问道等的文言小说。其叙述角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中立型全知视角,一类是第一人称叙事视角。其叙事方式主要有:角色模式的主角与对象的关系主要是主观的;叙述结构上偏重记言;善于把记诗记言记事相结合。其文化成因与宋代小说创作大气候、禅林内部危机以及教内教化文体的变革有关。禅林佚事小说是中国文言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世说新语》是主要记载玄学家"魏晋风度"的佚事小说的话,那么禅林笔记则属于描述唐宋"禅家风骨"的佚事小说,堪称中国文言小说史中交相辉映的双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禅林佚事小说 禅家风骨 叙事特色 文化成因
下载PDF
唐代咏终南山佛寺诗中的文化意蕴
8
作者 荣小措 《唐都学刊》 2016年第2期42-45,共4页
终南山佛寺林立,宗教文化氛围浓厚,现存的百余首唐代咏终南山佛寺诗真实记录了唐代僧人与文士在山寺中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和思想情感。这些诗既弥漫着浓郁的佛禅气息,又不乏鲜明的庙堂色彩和政治意蕴;既能将山水美景与宗教意趣完美结合... 终南山佛寺林立,宗教文化氛围浓厚,现存的百余首唐代咏终南山佛寺诗真实记录了唐代僧人与文士在山寺中丰富多样的文化生活和思想情感。这些诗既弥漫着浓郁的佛禅气息,又不乏鲜明的庙堂色彩和政治意蕴;既能将山水美景与宗教意趣完美结合,也留存了唐时终南山寺中独有的休闲与审美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终南山 佛寺诗 政治意蕴 佛禅气息 审美文化
下载PDF
西夏京畿的佛教文化
9
作者 杨志高 《固原师专学报》 2006年第1期58-63,共6页
西夏是佛的国度。西夏京畿是西夏王朝佛教文化的中心。西夏立国近二百年间,在这里留下了大量佛教文化的遗迹和遗物。西夏京畿特殊的人文、自然环境,为党项政权佛教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皇室的倡导,帝师国师等高僧参与,西夏京畿成... 西夏是佛的国度。西夏京畿是西夏王朝佛教文化的中心。西夏立国近二百年间,在这里留下了大量佛教文化的遗迹和遗物。西夏京畿特殊的人文、自然环境,为党项政权佛教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皇室的倡导,帝师国师等高僧参与,西夏京畿成为佛经译印中心;由于藏经佛事的需要,西夏京畿成为皇家寺院中心;众多的佛教文献文物精品,展现了西夏京畿独特的佛教文化艺术价值。众多的遗存连同传世的相关文献,为西夏京畿的汉传、藏传佛教文化,乃至整个西夏佛教文化史的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西夏京畿对于藏传佛教的东传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夏 京畿 佛教文化 佛经翻译刻印 皇家寺院 文化艺术价值
下载PDF
论宋代儒宗欧阳修诗歌中的佛禅因缘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晶晶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2期83-87,共5页
被冠为"宋代韩愈"的儒宗欧阳修,在对佛教的态度上跟韩愈一样力主排佛。但是在细读其诗歌文本时考见其是北宋士大夫"外儒内佛"的典型代表。他外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风范,内含远离尘俗修真养性的佛禅心境。文... 被冠为"宋代韩愈"的儒宗欧阳修,在对佛教的态度上跟韩愈一样力主排佛。但是在细读其诗歌文本时考见其是北宋士大夫"外儒内佛"的典型代表。他外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风范,内含远离尘俗修真养性的佛禅心境。文章从欧阳修的禅僧交游诗、寺院诗、禅理诗三个角度对欧阳修宽容乃至亲近佛教的情况展开论述:一是从禅僧交游诗中隐现仕与隐的矛盾态度,二是寺院诗中展现出诗人心路历程的轨迹,三是以禅境入诗境的禅理诗显现诗禅互融后的诗情禅意。通过细读分析欧阳修的诗歌文本,全面展现其"有心排佛境归属,无意参禅心结缘"的精神历程,有助于人们了解欧阳修反佛与崇佛之关系,认识欧阳修作为儒宗的佛禅因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阳修 禅僧交游诗 寺院诗 禅理诗 佛禅因缘
下载PDF
佛教文化的新媒体传播研究——以江西曹山宝积寺为例
11
作者 陈丽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4期32-34,共3页
佛教圆融包容的思想特质使得它能不断顺应新的时代传播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佛教文化领域主动运用了新媒体传播佛法。江西曹山宝积寺对新媒体的运用形成了其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官方网站、微信和ALOG等多样化平台为载体,通... 佛教圆融包容的思想特质使得它能不断顺应新的时代传播方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佛教文化领域主动运用了新媒体传播佛法。江西曹山宝积寺对新媒体的运用形成了其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以官方网站、微信和ALOG等多样化平台为载体,通过音乐、摄影、微视频等艺术形式传达禅宗内蕴;同时,与"平常心是道"的禅宗理念相呼应,曹山寺新媒体平台注重营造超越的日常生活氛围。佛教文化通过新媒体有效实现了现代传承,而如何更好深化人们的学理性和系统性认知,也是佛教的现代信息化运用中需要继续探索的一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禅宗 新媒体 传播 江西 曹山宝积寺
下载PDF
杜甫“身许双峰寺,门求七祖禅”新考——兼论唐代禅宗七祖之争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培锋 《文学遗产》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46-53,共8页
杜甫诗中“双峰寺”为潭州南岳双峰寺,“七祖”为南岳怀让,本文由此对杜甫与唐代禅宗关系做出了新的阐释。这也有助于理解宋代以后江西诗派奉杜甫为“初祖”的原因。而唐代禅宗“祖统”观念则来自于中国传统宗法制度,“七祖”之争是宗... 杜甫诗中“双峰寺”为潭州南岳双峰寺,“七祖”为南岳怀让,本文由此对杜甫与唐代禅宗关系做出了新的阐释。这也有助于理解宋代以后江西诗派奉杜甫为“初祖”的原因。而唐代禅宗“祖统”观念则来自于中国传统宗法制度,“七祖”之争是宗法派别之争, 禅宗“五家七宗”的产生正是“七祖”之争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双峰寺 七祖禅 禅宗祖统
原文传递
禅苑胜会:明前期法海寺与宦官之佛教信仰
13
作者 王中旭 《故宫学刊》 2021年第1期141-159,共19页
法海寺系明正统四至八年御用监太监李童所创建,为明前期宦官建寺之代表。李童营建法海寺,有为自己修福并兼作生坟佛寺之目的。从法海禅寺之名称、建筑布局、塑绘艺术、开山住持及第一代住山僧众之组成来看,法海寺作为禅寺之性质是明确的... 法海寺系明正统四至八年御用监太监李童所创建,为明前期宦官建寺之代表。李童营建法海寺,有为自己修福并兼作生坟佛寺之目的。从法海禅寺之名称、建筑布局、塑绘艺术、开山住持及第一代住山僧众之组成来看,法海寺作为禅寺之性质是明确的,该寺也是按照禅寺来布局、规划。法海寺大雄宝殿塑像、壁画之配置,既与禅寺性质、朝廷佛教政策及宫廷趣味相符,又满足了李童等宦官之心理需求,可以看作是明前期以李童为代表的宦官佛教信仰形态、方式之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海寺 李童 生坟佛寺 禅寺 佛教信仰
原文传递
日本黄檗宗寺院布局初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沁园 《中国建筑史论汇刊》 2017年第2期32-46,共15页
作为我国传入日本的最后一支禅宗分支,黄檗派在日本建立了新宗派黄檗宗,并对日本近世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黄檗宗寺院建筑的独特做法继和样、大佛样、禅宗样之后在日本被称为'黄檗样'。本文将尝试对黄檗宗寺院的布局特征进行... 作为我国传入日本的最后一支禅宗分支,黄檗派在日本建立了新宗派黄檗宗,并对日本近世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黄檗宗寺院建筑的独特做法继和样、大佛样、禅宗样之后在日本被称为'黄檗样'。本文将尝试对黄檗宗寺院的布局特征进行归纳和对比,并试图对其祖型源流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建筑 寺院布局 黄檗宗 黄檗山万福禅寺 长崎唐三寺
原文传递
僧侣的抗争——以1929年四川佛教团体反对《寺庙管理条例》为例
15
作者 朱丽晖 严斌林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3年第1期126-130,共5页
1929年佛教界反对国民政府《寺庙管理条例》运动,是国民政府初期,政教关系互动的一个典型案例。政府权力的扩张,党治势力的渗透,严重损害了佛界人士的权益,引起了正处于向近代转型中的中国佛教界群起反对。而在此互动关系中,佛教界所运... 1929年佛教界反对国民政府《寺庙管理条例》运动,是国民政府初期,政教关系互动的一个典型案例。政府权力的扩张,党治势力的渗透,严重损害了佛界人士的权益,引起了正处于向近代转型中的中国佛教界群起反对。而在此互动关系中,佛教界所运用的理论武器恰好折射出近代中国新旧转型时期,处于世俗之外的佛教界新旧更迭的诸多面相,同时也可以看出当时的佛教界对国民党权力扩张的态度与应对措施,以此探讨国民政府初期佛教界的生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寺庙管理条例 佛教团体 国民政府 寺庙财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