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urce-Sink and Grain-Fi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Two-Line Hybrid Rice Yangliangyou 6 被引量:6
1
作者 ZHAO Bu-hong WANG Peng +2 位作者 ZHANG Hong-xi ZHU Qing-sen YANG Jian-chang 《Rice science》 SCIE 2006年第1期34-42,共9页
With two-line hybrid rice Yangliangyou 6 (YLY6) and Liangyoupeijiu (LYPJ) and three-line hybrid rice Shanyou 63 (SY63) as materials, the source, sink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association with grain filling we... With two-line hybrid rice Yangliangyou 6 (YLY6) and Liangyoupeijiu (LYPJ) and three-line hybrid rice Shanyou 63 (SY63) as materials, the source, sink and flow characteristics in association with grain filling were investigated. The seed-setting rate, grain filling degree and grain yield of YLY6 and SY63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LYPJ. The export and transformation percentages of the matter in culms and sheaths of YLY6 and SY63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LYPJ. Activities of sucrose synthase, adenosine diphosphoglucose pyrophosphorylase, starch synthase and starch branching enzyme in grains were higher for YLY6 and SY63 than for LYPJ, and were very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maximum grain filling rate, mean grain filling rate, grain filling degree and grain weight. The spikelet number, grain yield and total sink load per area of vascular bundle and phloem of YLY6 and SY63 were significantly smaller than those of LYPJ, and the greater the load, the lower seed-setting rate and the poorer grain filling. The transportation rate per area phloem of YLY6 was greater than that of LYPJ or SY63.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YLY6 possesses strong source, great sink activity and efficient flow, which lay a physiological base for its high seed-setting rate and good grain fil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ybrid rice source-sink characteristics grain filling enzyme activity
下载PDF
Comparative Study of Grain Filling Characteristics in Maize
2
作者 Haiwang YUE Shuping CHEN +6 位作者 Haicheng PENG Congmin SONG Junliang XIE Jianwei WEI Jie LI Anqiang GUO Junzhou BU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1期41-46,共6页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llustrate the differences in grain filling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different maize materials in the Northern area of Huanghuaihai Plain,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bre... Abstract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illustrate the differences in grain filling characteristics between different maize materials in the Northern area of Huanghuaihai Plain,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breeding of maize varieties with suitable maturation stage. The new maize hybrid Hengzao 8 was selected as an experimental material, and varieties Huamei 1 and Zhengdan 958 were selected as CK. The changes in grain size, water content, dry weight and grain filling characteristics during grain filling process were studied, and the yield components were analyzed. The grain sizes of the 3 maize materials increased rapidly within 20 d after pollination and reached their peak values on the 45^th d after pollination. Hengzao 8 had the biggest grains, while Zhengdan 958 showed the smallest grains. The 3 maize materials showed high growth speeds of dry matter from the 15^th to the 55^th d after pollination, Hengzao 8 being the fastest and Zhengdan 958 being the slowest. The growth speeds of grain dry matter dropped afterwards. The grain filling rates of the 3 materials fit the unimodal distribution; and Hengzao 8 presented the highest peak value, while Zhengdan 958 exhibited the lowest peak value. Grain siz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water amount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water content, and the grain filling rate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water amount. Regression analysis revealed that when the water contents of the 3 materials reached 57%, grain filling rates reached their peak values. The Logistic model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grain filling rate (Gmax) and the mean filling rate (Gmean) were higher in Hengzao 8 whose active grain filling stage, early stage (T1) , middle stage (T2) and late stage (T3) were shorter than other 2 varieties. The differences in 1 000-grain weight between the 3 materials were responsible fo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yield. The grain filling characteristics of Hengzao 8 are decisive for achieving early maturation and high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IZE grain filling characteristics YIELD
下载PDF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of large-panicle rice varieties with high filled-grain percentage 被引量:7
3
作者 MENG Tian-yao WEI Huan-he +6 位作者 LI Chao DAI Qi-gen XU Ke HUO Zhong-yang WEI Hai-yan GUO Bao-wei ZHNAG Hong-cheng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6年第8期1751-1762,共12页
financed by the Special Program of Super Rice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China (02318802013231);the National Public Services Sectors (Agricultural) Research Project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China (201303102);... financed by the Special Program of Super Rice of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China (02318802013231);the National Public Services Sectors (Agricultural) Research Projects, Ministry of Agriculture, China (201303102);the Great Technology Project of Ningbo, China (2013C11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rge-panicle varieties improved filling efficiency morphological and physiological traits grain filling characteristics
下载PDF
穗分化末期-灌浆初期干旱胁迫对优质食味粳稻根系形态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景秀 周苗 +8 位作者 王晶 王岩 王旺 王开 郭保卫 胡雅杰 邢志鹏 许轲 张洪程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7,共15页
【目的】研究穗分化末期至灌浆初期土壤干旱对优质食味粳稻根系形态生理与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为水稻抗旱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南粳9108和丰粳1606为供试材料,分别在穗分化末期至籽粒灌浆初期20 d(BAH)、穗分化末期10 d(BH)与... 【目的】研究穗分化末期至灌浆初期土壤干旱对优质食味粳稻根系形态生理与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为水稻抗旱栽培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南粳9108和丰粳1606为供试材料,分别在穗分化末期至籽粒灌浆初期20 d(BAH)、穗分化末期10 d(BH)与灌浆初期10 d(AH)设置轻度干旱(LD,ψsoil=−20±5 kPa)、重度干旱(SD,ψsoil=−40±5 kPa)及常规水分(CK)处理。【结果】1)在处理结束当天、处理结束后10 d、穗后30 d与成熟期,根长、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尖数、根干质量与根系活力均表现为SD<LD<CK,根冠比呈相反趋势。在处理结束时,BAH时段SD、LD均与CK差异显著,除根冠比外,BH、AH时段SD与CK差异显著,LD与CK无显著差异。处理结束后10 d、穗后30 d与成熟期,BAH时期SD与CK差异显著,除根尖数外LD与CK差异不显著,BH时期SD根系部分指标与CK差异显著,AH时期水分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在处理结束时、处理结束后10 d、穗后30 d与成熟期,剑叶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胞间CO_(2)浓度(Ci)、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均表现为SD<LD<CK,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相反趋势。在处理结束时,BAH时段SD、LD各指标均与CK差异显著,除Ci外SD、LD间差异也显著,BH、AH时段SD各指标均与CK差异显著,LD与CK差异不显著。在处理结束后10 d、穗后30 d与成熟期,BAH时段SD与CK差异显著,LD与CK差异多不显著,BH时段SD的Pn、Tr、Fv/Fm较CK差异显著,而AH时段各指标在水分处理间差异多数不显著。3)三处理时段下各胁迫处理间产量均表现为SD<LD<CK,BAH、BH时段不同水分处理间差异显著,AH时段LD、CK间无显著差异,但二者均与SD差异显著。【结论】BAH时期轻度干旱、重度干旱均会抑制根系生长与叶片光合能力,显著降低产量,其中轻度干旱影响较小。BH时期土壤重度干旱时,根、叶形态生理指标在处理结束后难以恢复至对照水平,AH时期轻度干旱、重度干旱处理各指标在处理结束后能较快恢复。可见,在穗分化末期至灌浆初期,水稻根系和叶片生长对穗分化末期干旱胁迫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穗分化末期至灌浆初期 优质食味粳稻 干旱胁迫 根系形态生理 光合特性 叶绿素荧光
下载PDF
不同滴灌定额对玉米花后叶片光合性状及籽粒生长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徐晨 赵仁杰 +8 位作者 刘晓龙 边少锋 赵洪祥 闫伟平 孙宁 李前 王洪君 张治安 张丽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3-94,共12页
为探讨玉米应对不同滴灌定额的生理响应机制,在控制条件下开展2 a池栽试验,以2个具有耐旱性差异的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CK1(耐旱型品种、500 mm)、T1(耐旱型品种、350 mm)、T2(耐旱型品种、200 mm)、CK2(干旱敏感型品种、500 mm)、T3(干... 为探讨玉米应对不同滴灌定额的生理响应机制,在控制条件下开展2 a池栽试验,以2个具有耐旱性差异的玉米品种为材料,设置CK1(耐旱型品种、500 mm)、T1(耐旱型品种、350 mm)、T2(耐旱型品种、200 mm)、CK2(干旱敏感型品种、500 mm)、T3(干旱敏感型品种、350 mm)和T4(干旱敏感型品种、200 mm)6个处理,分析玉米叶片光合、叶绿素荧光、光合响应特性及籽粒灌浆特性、籽粒中激素含量、淀粉合成酶活性、产量的变化。结果显示,随滴灌定额减少玉米R3期叶片净光合速率(Pn)等4项光合参数、光系统Ⅱ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等4项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呈下降趋势,气孔限制百分率(Ls)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呈增加趋势。玉米叶片表观量子效率(AQE)等10项光合响应相关参数均随滴灌定额减少而下降,CK1、T1与CK2处理光补偿点(LCP)与光饱和点(LSP)、CO_(2)补偿点(CCP)与CO_(2)饱和点(CSP)间差值范围较其他处理大。籽粒灌浆速率在开花后25 d达到峰值,T2和T4处理较CK1和CK2处理显著下降。随滴灌定额减少籽粒中细胞分裂素(CTK)、生长素(IAA)含量下降,脱落酸(ABA)含量增加。T2和T4处理籽粒中酸性蔗糖转化酶、蔗糖合酶、淀粉合成酶与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活性均较CK1和CK2处理显著下降。玉米产量随滴灌定额减少而显著下降,T1处理较CK1处理仅下降3.45%~4.51%。T1处理与CK1和CK2处理在上述指标间均无显著差异。采用T1处理的玉米叶片仍能维持光合性能和光系统Ⅱ结构,增强叶片对光与CO_(2)适应能力,玉米籽粒相关激素含量和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增加,有效调控了籽粒生长发育及灌浆进程,玉米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表现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滴灌定额 光合特性 籽粒灌浆 产量
下载PDF
不同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对冬小麦强弱势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陈翔 唐志伟 +6 位作者 翁颖 蔡洪梅 黄伟祥 王菲菲 王睿 郑宝强 李金才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8-137,共10页
为揭示砂姜黑土区不同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对冬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该研究基于农业农村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站15a的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单季小麦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T1)、小麦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玉米秸秆全量粉碎翻埋还田(T2... 为揭示砂姜黑土区不同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对冬小麦籽粒灌浆进程的影响,该研究基于农业农村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站15a的长期定位试验,设置单季小麦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T1)、小麦秸秆全量粉碎覆盖还田+玉米秸秆全量粉碎翻埋还田(T2)、单季玉米秸秆全量粉碎翻埋还田(T3)和小麦玉米秸秆全年不还田(CK)4种不同秸秆还田技术模式,采用Richards方程模拟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研究不同秸秆还田技术模式对冬小麦强弱势粒灌浆特征参数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1)相较于秸秆不还田,秸秆还田处理能提升冬小麦强、弱势粒的籽粒体积、千粒质量和产量,T1、T2、T3处理下强势粒千粒质量和籽粒产量较CK分别显著提升11.02%、10.63%、13.75%和16.28%、14.29%、13.94%,弱势粒千粒质量和籽粒产量较CK分别显著提升9.73%、6.64%、7.57%和19.24%、23.25%、11.50%。Richards方程能极显著模拟不同秸秆还田技术模式下冬小麦籽粒灌浆过程,拟合方程决定系数(R^(2))均在0.997以上。2)对冬小麦强势粒,秸秆还田可延长小麦强势粒灌浆时间,主要通过缩短灌浆渐增期持续时间和提高其灌浆速率,延长灌浆缓增期的持续时间来提升强势粒千粒质量。其中T1、T3处理下冬小麦强势粒灌浆持续时间较CK分别延长2.137 d和4.443 d,T1、T2处理下强势粒单粒最大灌浆速率较CK分别显著提高了7.81%和12.26%。3)对冬小麦弱势粒,T1处理下弱势粒灌浆持续时间较CK延长1.477 d,T1、T2、T3弱势粒单粒最大灌浆速率较CK分别显著提升16.46%、22.69%和17.13%。该研究表明秸秆全量还田可提升砂姜黑土区冬小麦籽粒库容和籽粒灌浆速率,最终增加粒质量。研究可为砂姜黑土区秸秆资源的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冬小麦 强、弱势粒 灌浆特征参数 Richards模型 产量
下载PDF
氮磷钾肥配施对薏苡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结实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敏 曾涛 +4 位作者 魏盛 付敬锋 程乙 刘代铃 宋碧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5-420,共16页
探明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薏苡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结实特性的影响,可为薏苡高效施肥技术模式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以‘贵薏1号’为材料,采用“3414”设计,应用Richards方程对不同氮磷钾肥配施下薏苡5个部位(上、中、下1、下2和下3部位)... 探明氮、磷、钾肥不同配比对薏苡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结实特性的影响,可为薏苡高效施肥技术模式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以‘贵薏1号’为材料,采用“3414”设计,应用Richards方程对不同氮磷钾肥配施下薏苡5个部位(上、中、下1、下2和下3部位)籽粒灌浆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与不施肥处理相比,施用氮磷钾肥可延长薏苡上、中、下1、下2和下3部位籽粒灌浆速率达最大时需要的天数和籽粒活跃灌浆期,提高灌浆速率达最大值时的粒重、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进而提高薏苡结实特性。2)氮磷钾肥配施显著提高薏苡中部和下1部粒重,在单因素肥效间表现为N>K>P,在双因素肥效互作间表现为PK>NP>NK,但过量施用氮磷钾肥会使粒重有所下降,结实特性显著变差。3)相关性分析表明,上、中、下1、下2和下3部位籽粒的千粒重与籽粒结实率、充实度、平均灌浆速率和最大灌浆速率呈正相关。4)拟合肥料与薏苡千粒重效应函数方程,得出薏苡N、P_(2)O_(5)、K_(2)O的最优推荐施肥范围分别为135.51~270.99 kg·hm^(-2)、75.00~150.50 kg·hm^(-2)、56.25~112.51 kg·hm^(-2)。氮磷钾肥配施显著影响薏苡不同部位籽粒灌浆结实特性,适当比例的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既可以显著促进籽粒灌浆、缩小部位间差异,又可以提高结实率和粒重。在薏苡生产中,氮肥对薏苡籽粒灌浆结实特性影响最大,钾肥次之,磷肥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 氮磷钾配施 籽粒部位 灌浆特性
下载PDF
产量15000kg·ha^(-1)以上夏玉米灌浆期间的光合特性 被引量:217
8
作者 黄振喜 王永军 +7 位作者 王空军 李登海 赵明 柳京国 董树亭 王洪军 王军海 杨今胜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98-1906,共9页
【目的】探讨产量15000kg·ha-1以上夏玉米籽粒灌浆期的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方法】在多年高产试验基础上,选用3个具有高产潜力的玉米杂交种,采用78000株/ha的密度大田种植。以地上生物量及其分配、果穗叶的光合特征参... 【目的】探讨产量15000kg·ha-1以上夏玉米籽粒灌浆期的光合特性及其与产量形成的关系。【方法】在多年高产试验基础上,选用3个具有高产潜力的玉米杂交种,采用78000株/ha的密度大田种植。以地上生物量及其分配、果穗叶的光合特征参数来评价产量15000kg·ha-1以上的夏玉米光合生理活性;以Richards模型拟合籽粒灌浆过程。【结果】3个玉米杂交种均可实现15000kg·ha-1以上的高产,以先玉335(XY335)产量最高。对籽粒产量形成的Richards解析表明,籽粒灌浆启动快且高灌浆速率持续时间和生长活跃期(50d以上)长的杂交种更容易实现高产。产量15000kg·ha-1以上3个杂交种表现出灌浆前期净光合速率、PEPCase活性和RuBPCase活性较高,后期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缓慢的特点,整个灌浆期间叶绿素a/b比值始终较高。3个杂交种中XY335叶片光合生理活性最高,净光合速率和叶面积的高值持续期分别达50d和60d以上。【结论】在玉米高产高密度栽培条件下,重视叶片的光合生理活性的改善可提高光能利用效率,维持较高灌浆速率和较长活跃生长期,实现15000kg·ha-1以上的高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玉米 超高产 籽粒灌浆 光合特性
下载PDF
夜间增温对灌浆期高温胁迫下小麦干物质及灌浆特性的影响
9
作者 张月 贺威 +9 位作者 崔国际 王鸣燕 秦博雅 曹金婷 陶景雯 汪林洁 黄正来 张文静 马尚宇 樊永惠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26-638,共13页
为了解灌浆期高温胁迫下小麦生产力对不同阶段夜间增温的反应,以对温度敏感性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扬麦18(春性品种)和烟农19(半冬性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可移动塑料增温棚,于2021-2022年对小麦进行不同阶段夜间增温[分蘖期-拔节期增温(W ... 为了解灌浆期高温胁迫下小麦生产力对不同阶段夜间增温的反应,以对温度敏感性不同的两个小麦品种扬麦18(春性品种)和烟农19(半冬性品种)为试验材料,采用可移动塑料增温棚,于2021-2022年对小麦进行不同阶段夜间增温[分蘖期-拔节期增温(W T-J N)、拔节期-孕穗期增温(W J-B N)和孕穗期-开花期增温(W B-A N)]及灌浆期高温胁迫处理,比较分析了不同处理下小麦干物质积累及灌浆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W T-J N和W J-B N处理主要通过缩短小麦播种-开花的时长,延长灌浆期天数,增加花前干物质转运量、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干物质积累贡献率,进而提高了开花期和成熟期干物质积累量;促进了干物质在成熟期穗轴+颖壳和籽粒中的积累,降低了小麦茎鞘+叶片中的积累量,增产3.08%~7.62%。灌浆期高温胁迫显著降低了两个品种的产量,而与灌浆期高温胁迫处理(NH)相比,W T-J H和W J-B H处理增产1.21%~6.05%。与不增温处理(NN)相比,在W T-J N和W J-B N处理下两个小麦品种的灌浆期粒重及灌浆速率均提高,W B-A N和NH处理则降低了小麦灌浆参数。这说明分蘖期-拔节期和拔节期-孕穗期夜间增温可提高小麦开花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促进小麦籽粒灌浆,缓解灌浆期高温胁迫对小麦生产力的不利影响,有助于小麦产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增温 灌浆期高温胁迫 小麦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灌浆特性
下载PDF
氮锌配施对玉米果穗不同粒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
10
作者 张盼盼 李川 +5 位作者 张美微 俞晓红 穆蔚林 郭涵潇 乔江方 张桂堂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7,共12页
以锌高效玉米品种郑单958和锌不敏感品种隆平638为试验材料,设置225 kg/hm^(2)(HN)、180kg/hm^(2)(MN)、90 kg/hm^(2)(LN)3个施氮量和不喷锌(F0)、拔节期和大口期1∶1喷锌4.5 kg/hm^(2)(F1)2个喷锌处理,研究氮锌配施对不同锌效率玉米品... 以锌高效玉米品种郑单958和锌不敏感品种隆平638为试验材料,设置225 kg/hm^(2)(HN)、180kg/hm^(2)(MN)、90 kg/hm^(2)(LN)3个施氮量和不喷锌(F0)、拔节期和大口期1∶1喷锌4.5 kg/hm^(2)(F1)2个喷锌处理,研究氮锌配施对不同锌效率玉米品种不同粒位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不同粒位籽粒灌浆特性与产量的相关性,为玉米生产上氮锌合理配施提供依据。结果表明,HN处理产量最高,其次是MN处理,两者差异不显著。其中,HN处理能够提高各粒位的粒质量,MN处理推迟了郑单958各粒位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提高了上部粒位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和下部粒位籽粒的活跃灌浆期;HN处理推迟了隆平638各粒位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延长了活跃灌浆期,提高了上、下部粒位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的灌浆量,进而提高了产量。与F0处理相比,F1处理显著降低了果穗秃尖长(9.9%),显著提高了产量(2.0%),增加了郑单958籽粒上部和下部粒位的粒质量,延长了上部和下部粒位籽粒活跃灌浆期,推迟了上部和下部粒位籽粒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提高了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的灌浆量。产量与果穗下部粒位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呈显著正相关,中部粒位粒质量与下部粒位粒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总体来看,施氮180 kg/hm^(2)配合拔节期和大口期1∶1叶面喷锌4.5 kg/hm^(2)能够推迟锌高效玉米品种果穗上、下部粒位最大灌浆速率出现的时间,延长活跃灌浆期,提高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时的灌浆量和粒质量,进而促进玉米产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锌配施 粒位 灌浆特性 产量
下载PDF
外源ABA和6-BA对不同持绿型小麦籽粒灌浆进程及蛋白质含量影响 被引量:18
11
作者 杨东清 李玉玲 +6 位作者 倪英丽 尹燕枰 杨卫兵 崔正勇 张永太 马仁元 王振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1-312,共12页
本文旨在揭示持绿型小麦品种的灌浆特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对外源激素的响应,认识植物激素调控籽粒灌浆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机制。自盛花期开始,连续4d喷施10mgL^-1脱落酸(ABA)和6.苄基腺嘌呤(6-BA),持绿型品种汶农6号的灌浆期(t... 本文旨在揭示持绿型小麦品种的灌浆特性和籽粒蛋白质含量对外源激素的响应,认识植物激素调控籽粒灌浆和蛋白质合成的作用机制。自盛花期开始,连续4d喷施10mgL^-1脱落酸(ABA)和6.苄基腺嘌呤(6-BA),持绿型品种汶农6号的灌浆期(t3)、活跃生长期(D)、平均灌浆速率(Gmean)、最大灌浆速率(Gmax)、千粒重(TGW)和产量(GY)均大于非持绿型济麦20,且强势粒的各项灌浆参数均大于弱势粒。喷施两种外源激素显著提高两品种的Gmean、Gmax、TGW和GY,对t3和D的影响存在粒位及品种效应。喷施ABA和6-BA均显著提高花后35d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显著提高汶农6号强、弱势粒的麦谷蛋白含量,但济麦20强、弱势粒的麦谷蛋白含量显著降低。喷施ABA后,汶农6号强势粒花后7~21d的玉米素核苷(zR)含量显著升高;喷施6-BA后,济麦20弱势粒花后14~35d的ZR含量显著升高,而汶农6号强势粒7~21d的赤霉素(GA3)含量显著降低,弱势粒花后7~28d的GA3含量显著提高。喷施外源ABA和6-BA显著提高两品种强势粒花后7~21d的生长素(IAA)和ABA含量。ABA和6-BA处理显著提高花后7~21d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可见,喷施外源ABA和6-BA使小麦内源激素水平变化,促进籽粒灌浆,增加粒重和产量,提高籽粒GS活性和蛋白质含量,改变蛋白质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绿型小麦 激素 灌浆特性 Richard方程 蛋白质含量 谷氨酰胺合成酶
下载PDF
冬小麦-夏玉米复种连作中定位水氮组合对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郭丽 张凤路 +4 位作者 贾秀领 任会芳 董志强 张丽华 邢素丽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59-164,共6页
为提高水氮高效利用,在2~3年定位水氮处理基础上于2008-2009年对玉米-小麦灌浆过程及产量形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籽粒灌浆过程可较好的用Logistic函数描述。玉米粒重随施氮量增加呈抛物线变化,灌开花水高施氮量处理条件下粒重下降... 为提高水氮高效利用,在2~3年定位水氮处理基础上于2008-2009年对玉米-小麦灌浆过程及产量形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籽粒灌浆过程可较好的用Logistic函数描述。玉米粒重随施氮量增加呈抛物线变化,灌开花水高施氮量处理条件下粒重下降。小麦粒重随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灌开花水显著提高粒重。灌浆持续时间和平均灌浆速率与粒重呈正相关,但灌浆持续时间和平均灌浆速率呈极显著负相关(R=-0.966 7)。玉米产量以1水条件下施氮480 kg/hm2最高,小麦产量以3水条件下施氮480 kg/hm2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位水氮 夏玉米 冬小麦 灌浆特性 产量
下载PDF
氮肥运筹对小麦籽粒灌浆、花后干物质转运及植株糖含量影响
13
作者 刘童 夏文君 +5 位作者 彭小爱 卢茂昂 曹磊 张玲 何贤芳 朱玉磊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1-779,共9页
【目的】为了明确不同氮肥运筹对安徽省长江中下游小麦干物质转运、籽粒灌浆特性、植株糖含量及产量等影响。【方法】以小麦白湖麦1号为试验材料,不同施氮水平和基追比(3个施氮量:180、210、240 kg/hm^(2);3个基追比:5∶1∶4、7∶1∶2、... 【目的】为了明确不同氮肥运筹对安徽省长江中下游小麦干物质转运、籽粒灌浆特性、植株糖含量及产量等影响。【方法】以小麦白湖麦1号为试验材料,不同施氮水平和基追比(3个施氮量:180、210、240 kg/hm^(2);3个基追比:5∶1∶4、7∶1∶2、5∶4∶1)对安徽省长江中下游小麦干物质转运、氮肥利用、籽粒灌浆特性以及植株糖含量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小麦开花期与成熟期干物质分配量呈上升趋势,而小麦花后干物质转运则呈现先高再低的趋势,以210 kg/hm^(2)的施氮量为最高;相同施氮水平,基追比7∶1∶2(基肥∶分蘖肥∶拔节肥)条件下小麦的干物质积累量、氮肥利用率以及产量为最高。在相同基追比处理下增加施氮量能提高小麦灌浆持续时间与推迟最大灌浆速率出现日,而小麦籽粒干重、理论千粒重以及平均灌浆速率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在施氮量一定的条件下,基追比5∶1∶4有利于提高籽粒最大灌浆速率,且将籽粒灌浆速率维持在较高水平,以及较高的籽粒干重。施氮提高了叶片的同化物生产能力,提高叶片可溶性糖和蔗糖的含量。对成熟期茎秆碳水化合物含量的进一步分析,增施氮肥降低了茎秆蔗糖浓度,提高茎秆可溶性总糖含量。【结论】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白湖麦1号小麦高产的氮肥施用量应以210 kg/hm^(2)为最佳,而基追比应参考7∶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氮肥运筹 干物质积累 籽粒灌浆特性 植株糖代谢
下载PDF
大小粒型藜麦籽粒表型、灌浆特性及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差异分析
14
作者 陶小所 姚晓华 姚有华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2-369,共8页
【目的】籽粒大小是影响藜麦产量、商品性和加工特性的重要因素,考察灌浆期大小粒型藜麦籽粒表型、灌浆特性和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差异,可为大粒型藜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择千粒重大于5.0 g和小于3.0 g的藜麦材料各2份,在... 【目的】籽粒大小是影响藜麦产量、商品性和加工特性的重要因素,考察灌浆期大小粒型藜麦籽粒表型、灌浆特性和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差异,可为大粒型藜麦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选择千粒重大于5.0 g和小于3.0 g的藜麦材料各2份,在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种质资源创新试验基地进行田间试验,比较自灌浆期始7 d、14 d、21 d和28 d籽粒表型、灌浆特性和淀粉合成酶活性等在大小粒型藜麦间的差异。【结果】(1)大小粒型藜麦籽粒面积、周长、直径、粒长、粒宽表型性状随着生育时期均极显著增大,且粒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并以籽粒面积和周长差异最大,大粒型藜麦分别显著高于小粒型藜麦9.12%~11.54%和21.49~23.92%。(2)灌浆期间大粒型藜麦百粒干质量始终显著高于同期小粒型藜麦,平均增幅在21.23%~31.04%;大小粒型藜麦灌浆速率随生育期均先上升后下降,均符合“慢—快—慢”的变化规律,但达到峰值时间和峰高明显不同,大粒型峰值出现早而高,小粒型则低而迟。(3)淀粉分支酶(SBE)、蔗糖合成酶(SS)、可溶性淀粉合成酶(SSS)和ADPG焦磷酸化酶(AGP)在大小粒型藜麦籽粒灌浆期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SBE和SS活性表现为小粒型藜麦强于大粒型藜麦,而SSS和AGP活性则表现为大粒型藜麦强于小粒型藜麦。【结论】藜麦籽粒灌浆期间4种淀粉合成酶活性的差异,致使淀粉合成积累量和灌浆速率峰值的不同,进而形成籽粒表型性状的差异,而SSS和AGPase是影响藜麦籽粒大小形成的关键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籽粒大小 籽粒表型 灌浆特性 淀粉合成酶活性
下载PDF
外源褪黑素对软质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淀粉品质的影响
15
作者 葛子菲 毕新铜 +4 位作者 杨洋 冯健超 马冬云 谢迎新 王晨阳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48-1455,共8页
为了解外源褪黑素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两个软质小麦品种郑麦825和豫农901为供试材料,在齐穗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褪黑素(0、50、100μmol·L^(-1)),比较分析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处理后软质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淀粉组分和理... 为了解外源褪黑素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两个软质小麦品种郑麦825和豫农901为供试材料,在齐穗期喷施不同浓度的外源褪黑素(0、50、100μmol·L^(-1)),比较分析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处理后软质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淀粉组分和理化性质的差异。结果表明,喷施外源褪黑素可提高籽粒灌浆速率峰值,延长灌浆活跃期,促进籽粒中干物质的积累,最终提高千粒重及产量。喷施褪黑素后,小麦籽粒的总淀粉含量、支链淀粉含量、支直比以及大淀粉粒体积、表面积百分比均呈下降趋势,而直链淀粉含量则呈上升趋势。淀粉晶体特性不受外源褪黑素的影响,并呈现典型的A型特征。随着褪黑素浓度的增加,淀粉相对结晶度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淀粉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崩解值、回生值在豫农901中呈下降的趋势,在郑麦825中则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喷施50和100μmol·L^(-1)褪黑素均能显著改善软质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和淀粉理化特性,且褪黑素浓度为100μmol·L^(-1)时增产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小麦 灌浆特性 淀粉组分 理化特性
下载PDF
不同类型大麦光合特性、灌浆特征差异及源库关系比较
16
作者 王蕾 张想平 +8 位作者 严宗山 徐也 张燕 赵海鹏 唐辉春 马树琳 蔺泽荣 张自强 蔡小斌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4-123,共10页
为了明确不同类型大麦源库关系差异及影响产量的主要源库指标,选用叶面积差异较大的4个大麦品种(系)GP6、GKP7、GK6和C2-1,研究花后7~28 d光合特性、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灌浆特征参数差异及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GP6、GKP7旗... 为了明确不同类型大麦源库关系差异及影响产量的主要源库指标,选用叶面积差异较大的4个大麦品种(系)GP6、GKP7、GK6和C2-1,研究花后7~28 d光合特性、干物质、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灌浆特征参数差异及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GP6、GKP7旗叶长宽比低于GK6、C2-1,而旗叶和倒二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以及叶可溶性糖较高,GKP7旗叶和倒二叶叶绿素含量降低比例最高,GK6和C2-1降低幅度较小;GK6灌浆初期叶、茎鞘干质量最高,灌浆过程中干物质降低幅度也最大,GP6和GKP7干质量低于GK6,高于C2-1,但整个灌浆期降低幅度较小;GP6和GKP7籽粒快速增质量时间为7~21 d,长于GK6和C2-1(7~14 d),GP6平均灌浆速率(R)和达到最大灌浆速率时间(Tmax)最高,在灌浆初期茎鞘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低于C2-1,高于其他参试材料,随着籽粒灌浆含量迅速降低,运转率较高;GKP7灌浆活跃期(D)和最大灌浆速率(Rmax)均最高,灌浆初期茎鞘可溶性糖含量低于GP6、C2-1,其余灌浆期叶和茎鞘含量均高于其他品种。GK6各器官可溶性糖含量均较低,C2-1灌浆初期茎鞘和籽粒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但7~14 d含量迅速降低,灌浆后期含量较低。千粒质量、产量均为GP6和GKP7显著高于GK6和C2-1,GK6和C2-1库容较小;穗粒质量/叶面积为GKP7>GP6>C2-1>GK6。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旗叶长宽比与产量极显著负相关,成熟期茎鞘、叶干质量、叶可溶性糖含量、穗粒数、穗粒质量/叶面积与产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花后7 d旗叶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和茎鞘蔗糖含量、花后14~28 d籽粒干质量、R和Rmax与产量极显著正相关。综上,GKP7源库关系最合理,GP6次之,C2-1源库均小,GK6源大库小;旗叶长宽比、灌浆初期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籽粒干质量、最大灌浆速率、平均灌浆速率可以作为高产育种主要衡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源库 光合特性 灌浆速率 产量
下载PDF
秸秆还田条件下氮磷钾养分管理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17
作者 韩明明 牟群 +6 位作者 李文倩 陈军 吕连杰 张海军 安霞 李晓宇 常振凯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3期1-6,共6页
本研究旨在探究秸秆还田及氮磷钾养分管理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济麦22’为实验品种,试验设置3个处理:T_(1)氮磷钾养分管理优化处理、T_(2)传统处理(CK)、T_(3)秸秆还田养分替代处理,研究了不同试验处理对冬小麦干物... 本研究旨在探究秸秆还田及氮磷钾养分管理对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以‘济麦22’为实验品种,试验设置3个处理:T_(1)氮磷钾养分管理优化处理、T_(2)传统处理(CK)、T_(3)秸秆还田养分替代处理,研究了不同试验处理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与转运、籽粒灌浆相关参数、籽粒产量以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较,T_(1)处理显著提高了花后干物质在籽粒中的分配量及对籽粒的贡献率,分别提高43.46%和20.88%;提高了籽粒最大灌浆速率G_(max)与平均灌浆速率G_(mean),增幅分别为17.62%、3.09%;提高了穗粒数、千粒重以及籽粒产量,分别为5.72%、4.51%、12.15%。建议在与本试验自然环境及生产条件相似的地区,采用氮磷钾养分管理优化处理是可兼顾产量及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秸秆还田 养分管理 灌浆特性 籽粒产量 经济效益
下载PDF
施氮量对冀东地区高粱籽粒灌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18
作者 王秀艳 刘香 +1 位作者 李孟洋 林小虎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14,共5页
为了确定冀东地区不同施氮水平对高粱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2023年以辽杂37号和辽粘3号高粱品种为材料,在0,120,180,240,300 kg/hm^(2)等5个施氮水平下,进行了大田种植试验,于花后每隔5 d采集籽粒分析其灌浆特性及产量形成过程。结果表... 为了确定冀东地区不同施氮水平对高粱籽粒灌浆及产量的影响,2023年以辽杂37号和辽粘3号高粱品种为材料,在0,120,180,240,300 kg/hm^(2)等5个施氮水平下,进行了大田种植试验,于花后每隔5 d采集籽粒分析其灌浆特性及产量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当施氮量为180~240 kg/hm^(2)时,辽杂37号的产量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其它各施氮水平处理;施氮量为300 kg/hm^(2)时,辽粘3号的产量达到最大值,显著高于其它各施氮水平处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到达灌浆速率最大时的时间缩短,灌浆活跃期持续时间增加,有利于高粱籽粒干物质的积累和粒质量的增加。说明,在保证籽粒安全成熟的前提下,合理施氮可以提高高粱品种的灌浆速率,缩短灌浆时间,延长灌浆活跃期,对产量形成有积极作用。冀东地区高粱品种辽杂37号的施氮量应为180~240 kg/hm^(2),辽粘3号的施氮量应为30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施氮量 灌浆特性 产量 冀东地区
下载PDF
小麦新品种漯麦76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分析
19
作者 甄士聪 赵永涛 +2 位作者 袁谦 张中州 望俊森 《浙江农业科学》 2024年第4期885-888,共4页
为了明确小麦新品种漯麦76籽粒灌浆特性,给该品种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以漯麦76和对照品种郑麦113与偃展4110为供试材料,使用Logistic方程拟合籽粒灌浆过程,分析灌浆参数与千粒重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河南省品种试验数据资料,分析漯麦76产... 为了明确小麦新品种漯麦76籽粒灌浆特性,给该品种高产栽培提供依据,以漯麦76和对照品种郑麦113与偃展4110为供试材料,使用Logistic方程拟合籽粒灌浆过程,分析灌浆参数与千粒重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河南省品种试验数据资料,分析漯麦76产量三要素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籽粒千粒重呈“S”形增长,成熟时漯麦76千粒重达到56.25 g,最大灌浆速率为2.42 g·d^(-1),平均灌浆速率为1.37 g·d^(-1),均优于对照品种,中后期灌浆快、积累量大,且平均灌浆速率与千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千粒重、穗数以及穗粒数这三要素对漯麦76产量的提升存在不同的影响,总效应大小依次为千粒重>穗数>穗粒数。因此,生产实践中,除了确保有效穗数,还要注重稳定穗粒数,采取加强灌浆期水肥管理的措施,提高千粒重,以此来实现三要素协调提高,从而达到漯麦76的高产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漯麦76 千粒重 灌浆特性 产量 LOGISTIC方程
下载PDF
1,2,4-三氯苯对2个不同耐性水稻品种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0
作者 李玉 陈璐 +5 位作者 严凯 孙影 殷毅凡 丁秀文 戴其根 张洪程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55-264,共10页
为明确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响应规律,为水稻高产稳产、安全生产提供依据。在盆栽土培条件下,研究了5种1,2,4-三氯苯(TCB)浓度(0、10、20、40、80 mg kg^(–1)土)对2个水稻品种(宁粳1号,敏感;扬辐粳8号,耐性)灌浆期剑叶光合特性与产量的... 为明确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响应规律,为水稻高产稳产、安全生产提供依据。在盆栽土培条件下,研究了5种1,2,4-三氯苯(TCB)浓度(0、10、20、40、80 mg kg^(–1)土)对2个水稻品种(宁粳1号,敏感;扬辐粳8号,耐性)灌浆期剑叶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CB的影响品种间差异显著。低浓度TCB(10 mg kg^(–1))下,扬辐粳8号的株高、鲜重和产量显著增加,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和qN略有升高,但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而F_v/F_m和F_v/F_o略有下降;宁粳1号的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Φ_(PSII)、F_v/F_m、F_v/F_o、qp和产量略有下降,气孔导度显著降低。在20 mg kg^(–1) TCB处理下,宁粳1号的光合参数、产量、株高、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均显著降低,而扬辐粳8号略有降低,表现出较强耐性;在中高浓度TCB(40 mg kg^(–1),80 mg kg^(–1))处理下,2个水稻品种的光合特性、株高、鲜重和产量均受显著抑制,且以宁粳1号的降幅较大。TCB对水稻光合特性与产量的影响不仅与其浓度有关,且存在显著品种间差异,耐性水稻品种表现出低浓度TCB处理对其株高、鲜重、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及其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中高浓度TCB处理时表现出较强的耐性,受胁迫程度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品种 灌浆期 1 2 4-三氯苯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