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sDA1 positively regulates grain width in rice
1
作者 Cong Li Jun Liu +4 位作者 Liya Zhang Tao Li Hongyu Li Bin Liu Tao Zhao 《The Crop Journal》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92-101,共10页
The size and shape of rice grains influence their yield and commercial value.We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OsDA1,a rice homolog of the Arabidopsis DA1 gene,in regulating grain size and shape.OsDA1 was highly expressed i... The size and shape of rice grains influence their yield and commercial value.We investigated the role of OsDA1,a rice homolog of the Arabidopsis DA1 gene,in regulating grain size and shape.OsDA1 was highly expressed in young spikelets and glumes.Its overexpression led to enlarged seeds with increased width and decreased length/width ratio(LWR)and knocking out OsDA1 reduced grain width and increased grain length and LWR.A R310K point mutation in the DA1-like domain is a potential target for breeding for increased grain width and length.OsDA1 interacted with TCP gene-family proteins to regulate grain size and shape.Our findings deepe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grain size regulation and provide useful information for improving grain y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CE Osda1 grain size grain shape grain length/width ratio TCP
下载PDF
不同结构参数下的半U形地下空间烟气运动参数的机器学习预测
2
作者 徐志胜 殷耀龙 +2 位作者 雷志强 陈诗仪 应后淋 《灾害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7-73,共7页
结合火灾数值模拟(FDS)与机器学习方法,该文对半U形地下空间火灾时的烟气运动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在预测烟气回流长度及烟气最高温升方面,BP神经网络相比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展现了更高的精度,其决定系数超过了95%,而相对误差... 结合火灾数值模拟(FDS)与机器学习方法,该文对半U形地下空间火灾时的烟气运动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发现,在预测烟气回流长度及烟气最高温升方面,BP神经网络相比于支持向量机回归(SVR)展现了更高的精度,其决定系数超过了95%,而相对误差仅集中在20%以内,显著优于SVR方法。通过shap值解释机器学习模型,并结合FDS数值模拟的结果,揭示坡高是影响烟气回流长度的决定性因素,且坡高的增大、宽度的减小或热释放速率增大均会缩短烟气回流。同时,热释放速率是影响烟气最高温升的主要因素,受坡高影响较大,而宽度的减小虽能在一定幅度上降低最高烟气温升,但效果并不显著。该研究拓展了地下空间火灾烟气运动参数的预测方法,为地下空间火灾动力学行为预测及通风排烟系统的优化设计贡献了创新性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U形地下空间 机器学习 截面宽度 坡高 烟气回流长度 最高烟气温升
下载PDF
Fine-Mapping of qTGW1.2a, a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for 1000-Grain Weight in Rice 被引量:4
3
作者 WANG Wenhui WANG Linlin +2 位作者 ZHU Yujun FAN Yeyang ZHUANG Jieyun 《Rice science》 SCIE CSCD 2019年第4期220-228,I0002-I0004,I0010,I0015,共14页
Thousand-grain weight (TGW) is a key component of grain yield in ric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validate and fine-map qTGW1.2a, a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for grain weight and grain size previously located in a 933... Thousand-grain weight (TGW) is a key component of grain yield in rice.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validate and fine-map qTGW1.2a, a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for grain weight and grain size previously located in a 933.6-kb region on the long arm of rice chromosome 1. Firstly, three residual heterozygotes (RHs) were selected from a BC2F11 population of the indica rice cross Zhenshan 97 (ZS97)///ZS97//ZS97/Milyang 46. The heterozygous segments in these RHs were arranged successively in physical positions, forming one set of sequential residual heterozygotes (SeqRHs). In each of the populations derived, non-recombinant homozygotes were identified to produce near isogenic lines (NILs) comprising the two homozygous genotypes. The NILs were tested for grain weight, grain length and grain width. QTL analyses for the three traits were performed. Then, the updated QTL location was followed for a new run of SeqRHs identification-NIL development-QTL mapping. Altogether, 11 NIL populations derived from four sets of SeqRHs were developed and used. qTGW1.2a was finally delimitated into a 77.5-kb region containing 13 annotated genes. In the six populations segregating this QTL, which were in four generations and were tested across four years, the allelic direction of qTGW1.2a remained consistent and the genetic effects were stable. For TGW, the additive effects ranged from 0.23 to 0.38 g and the proportions of phenotypic variance explained ranged from 26.15% to 41.65%.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good foundation for the cloning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of qTGW1.2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ne mapping grain weight MINOR effect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 RICE grain length grain width
下载PDF
Identification and validation of major QTL for grain size and weight in bread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 被引量:2
4
作者 Guangsi Ji Zhibin Xu +7 位作者 Xiaoli Fan Qiang Zhou Liangen Chen Qin Yu Simin Liao Cheng Jiang Bo Feng Tao Wang 《The Crop Journal》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564-572,共9页
Grain size and weight are key components of wheat yield.Exploitation of major underly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can improve yield potential in wheat breeding.A 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population was construct... Grain size and weight are key components of wheat yield.Exploitation of major underlying quantitative trait loci(QTL)can improve yield potential in wheat breeding.A recombinant inbred line(RIL)population was constructed to detect QTL for thousand-grain weight(TGW),grain length(GL)and grain width(GW)across eight environments.Genomic regions associated with grain size and grain weight were identified on chromosomes 4A and 6A using bulked segregant exome sequencing(BSE-Seq)analysis.After constructing genetic maps,six major QTL detected in at least four individual environments and in best linear unbiased estimator(BLUE)datasets,explained 7.50%-23.45%of the phenotypic variation.Except for QGl.cib-4A,the other five QTL were co-located in two regions,namely QTgw/Gw.cib-4A and QTgw/Gw/Gl.cib-6A.Interactions of these QTL were analyzed.Unlike QTgw/Gw/Gl.cib-6A,QTgw/Gw.cib-4A and QGl.cib-4A had no effect on grain number per spike(GNS).The QTL were validated in a second cross using Kompetitive Allele Specific PCR(KASP)markers.Since QTgw/Gw.cib-4A was probably a novel locus,it and the KASP markers reported here can be used in wheat breeding.TraesCS4A03G0191200 was predicted to be potential candidate gene for QTgw/Gw.cib-4A based on the sequence differences,spatiotemporal expression patterns,gene annotation and haplotype analysis.Our findings will be useful for fine mapping and for marker-assisted selection in wheat grain yield improve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E-Seq Thousand-grain weight grain length grain width QTL mapping
下载PDF
非纯弯作用下I形波板组合梁的弹性屈曲应力
5
作者 杨淑雁 王天宇 +1 位作者 查支祥 王韬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共6页
纯弯条件下,带钢翼缘板的波形钢腹板I形组合梁(简称I形波板梁)的屈曲应力已有明确的计算公式,但该公式不适用于非纯弯的条件。笔者对自由端受集中荷载的悬臂式I形波板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种梁有3种屈曲模态,分别是翼缘板... 纯弯条件下,带钢翼缘板的波形钢腹板I形组合梁(简称I形波板梁)的屈曲应力已有明确的计算公式,但该公式不适用于非纯弯的条件。笔者对自由端受集中荷载的悬臂式I形波板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种梁有3种屈曲模态,分别是翼缘板屈曲、波板屈曲和耦合屈曲;当梁的屈曲由翼缘板屈曲主导时,悬臂式非纯弯梁的屈曲应力大于纯弯梁的屈曲应力,此时翼缘板的宽长比为影响翼缘板屈曲应力的主要因子;结合大量的数值模拟结果,笔者对翼缘板屈曲系数进行了修正,提出了涵盖全部屈曲模式的I形波板梁屈曲应力计算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梁工程 I形波板梁 翼缘板屈曲 腹板屈曲 耦合屈曲 宽长比
下载PDF
基于55K芯片小麦籽粒相关性状的QTL定位分析
6
作者 张津津 赵晓雪 +7 位作者 刘萍 万家乐 陈心怡 陈璨 司红起 李亮 马传喜 卢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4,共7页
为了进一步挖掘小麦籽粒相关性状的主效QTL位点,探索籽粒性状之间的遗传关系,利用籽粒性状差异较大的小麦品种安农859和武农988构建的124份DH群体为研究材料,分别测定2 a 7个环境下的粒长、粒宽及千粒质量表型值,开展籽粒性状多元回归分... 为了进一步挖掘小麦籽粒相关性状的主效QTL位点,探索籽粒性状之间的遗传关系,利用籽粒性状差异较大的小麦品种安农859和武农988构建的124份DH群体为研究材料,分别测定2 a 7个环境下的粒长、粒宽及千粒质量表型值,开展籽粒性状多元回归分析,并基于DH群体的55K芯片数据进行籽粒相关性状QTL检测。结果表明,多元回归分析中,粒宽对千粒质量的贡献最大。通过完备区间作图对籽粒性状进行QTL定位,除6D和7B染色体外,其他19条染色体上共检测到69个有关籽粒性状的QTL,包括24个千粒质量QTL、28个粒长QTL、17个粒宽QTL,单个QTL的表型解释率为6.87%~27.74%。其中,7A染色体上粒长相关的Qgl.ahau-7A.1在7个环境及BLUP下均被检测到,表型解释率为9.48%~22.26%,加性效应为0.11~0.21 mm,物理区间4.91 Mb(AX-110430243~AX-110442528),可能为新的主效QTL。因此,Qgl.ahau-7A.1位点可作为后续精细定位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重点关注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籽粒性状 千粒质量 粒长 粒宽 QTL
下载PDF
空间整形飞秒激光高效制备纳米光栅
7
作者 赵昶栋 刘永刚 +6 位作者 魏文卿 张航 邓琥 刘泉澄 胡建波 尚丽平 李占锋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共8页
针对常规物镜聚焦飞秒激光光斑较小,难以单次直写加工成型大面积纳米光栅结构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空间狭缝整形的飞秒激光脉冲直写方法。通过开展单晶硅表面纳米光栅结构对加工系统的参数依赖关系研究,获得入射整形飞秒激光能量密度8.00μ... 针对常规物镜聚焦飞秒激光光斑较小,难以单次直写加工成型大面积纳米光栅结构的问题,提出了利用空间狭缝整形的飞秒激光脉冲直写方法。通过开展单晶硅表面纳米光栅结构对加工系统的参数依赖关系研究,获得入射整形飞秒激光能量密度8.00μJ/cm^(2)、扫描速度9 mm/s、狭缝宽度0.40 mm的优化条件。采用SEM、AFM等手段对光栅进行微观表征,结果表明,单次扫描所制备的纳米光栅结构具有极高的宽度(41.20μm),说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显著提升一次成型大面积纳米光栅结构的制备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飞秒激光直写 空间整形 纳米光栅 纵横比
下载PDF
利用籼粳回交群体分析水稻粒形性状相关QTLs 被引量:26
8
作者 严长杰 梁国华 +6 位作者 陈峰 李欣 汤述翥 裔传灯 田舜 陆驹飞 顾铭洪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11-716,共6页
水稻谷粒的外观性状对稻米外观品质存在重要的影响。该研究利用SSR标记 ,以回交群体Balilla/NTH∥Balilla为作图群体 ,构建了水稻 12条染色体的连锁图 ,该遗传图谱包括 10 8个分子标记 ,平均图距为 11 9cM。以构建的遗传图谱为基础 ,采... 水稻谷粒的外观性状对稻米外观品质存在重要的影响。该研究利用SSR标记 ,以回交群体Balilla/NTH∥Balilla为作图群体 ,构建了水稻 12条染色体的连锁图 ,该遗传图谱包括 10 8个分子标记 ,平均图距为 11 9cM。以构建的遗传图谱为基础 ,采用区间作图法对谷粒外观性状 ,包括粒长、粒宽和粒形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 (QTL)定位。结果表明 ,粒长、粒宽和粒形在回交群体中均呈近似的正态分布 ,表现出典型的数量性状特征。QTL定位结果表明 ,第 12染色体上RM10 1 RM2 70区间内存在一个与粒长性状相关的QTL ,(qGL 12 ) ,加性效应约为 0 2 6mm ,贡献率为 16 7%。在第 2和第 3染色体上RM15 4 RM2 11和RM2 5 7 RM175区间内 ,分别检测到qGW 2和qGW 3两个位点与粒宽性状有关 ,加性效应为分别为 - 0 10mm和 - 0 12mm ,贡献率分别为 11 5 %和 16 6 %。对于粒形性状 ,共检测到 3个QTLs,qLW 2 ,qLW 6和qLW 7,分别位于第 2、6和 7染色体上。其中qLW 2和qLW 7的加性效应分别约为0 0 9和 0 10 ,两个QTLs分别可解释表型变异的 12 7%和 18 3% ;而qLW 6的加性效应约为 - 0 13,可解释粒形变异的 11 5 %。文中还讨论了粒形和稻米外观品质同时改良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粒长 粒宽 粒形 QTL定位
下载PDF
利用水稻重组自交系群体定位谷粒外观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 被引量:79
9
作者 邢永忠 谈移芳 +2 位作者 徐才国 华金平 孙新立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1年第8期840-845,共6页
用区间作图和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两种方法 ,对水稻 (OryzasativaL .)珍汕 97和明恢 6 3组合的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谷粒外观性状———粒长、粒宽和粒形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 (QTL)定位。用区间作图法在LOD≥ 2 .4水平上 (近似于α =0... 用区间作图和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两种方法 ,对水稻 (OryzasativaL .)珍汕 97和明恢 6 3组合的重组自交系群体的谷粒外观性状———粒长、粒宽和粒形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 (QTL)定位。用区间作图法在LOD≥ 2 .4水平上 (近似于α =0 .0 0 5) ,1 998年对粒长、粒宽和粒形分别检测到 6、2和 2个QTLs ;1 999年对以上 3个性状分别检测到 3、2和 2个QTLs。其中 7个QTLs在两年均检测到。位于第 3染色体RG393-C1 0 87区间的QTL效应大 ,同时影响粒长和粒形 ,两年贡献率分别为 57.5%、6 1 .4%和 2 6 .7%、2 9.9%。位于第 5染色体RG36 0 -C734B区间的QTL效应大 ,同时影响粒宽和粒形 ,两年贡献率分别为 44.2 %、53.2 %和 32 .1 %、36 .0 %。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在P =0 .0 0 5水平上 ,对粒长、粒宽和粒形分别检测到 8、5和 5个QTLs ,共解释各自性状变异的 58.81 %、44.75%和 57.47%。只检测到 1个QTL与环境之间存在显著互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重组自交系群体 粒长 粒宽 粒形 数量性状基因座位
下载PDF
粳稻粒形对其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2
10
作者 孙建昌 马静 +1 位作者 杨生龙 王兴盛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50-53,共4页
对29份宁夏粳稻品种(系)粒形与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2000年后,宁夏水稻品种的粒形(长宽比)有增加趋势,而水稻籽粒随长宽比的增加,产量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米粒长宽比和单株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以米... 对29份宁夏粳稻品种(系)粒形与产量及主要农艺性状间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自2000年后,宁夏水稻品种的粒形(长宽比)有增加趋势,而水稻籽粒随长宽比的增加,产量呈下降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米粒长宽比和单株产量呈极显著负相关。以米粒长宽比2.0为临界值进行t测验,参试材料长宽比<2.0的平均单株产量显著高于长宽比≥2.0的,表明粒形对宁夏水稻产量影响较大。ANOVA分析表明,稻米长宽比大于2.4后,产量显著降低,说明在试验条件下,宁夏稻米长宽比对水稻产量具显著降低的阈值为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粒形 产量 相关性
下载PDF
利用DH群体定位水稻谷粒外观性状的QTL 被引量:22
11
作者 谭耀鹏 李兰芝 +2 位作者 李平 王玲霞 胡中立 《分子植物育种》 CAS CSCD 2005年第3期314-322,共9页
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对水稻“圭630”和“02428”组合的DH群体的谷粒外观性状——粒长、粒宽和粒形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同时对定位的主效应和上位性进行了环境效应分析。2002年对粒长、粒宽和粒形分别检测到5、4和2... 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方法,对水稻“圭630”和“02428”组合的DH群体的谷粒外观性状——粒长、粒宽和粒形进行了数量性状基因定位,同时对定位的主效应和上位性进行了环境效应分析。2002年对粒长、粒宽和粒形分别检测到5、4和2个QTLs;2003年对以上3个性状分别检测到3、4和4个QTLs。其中4个QTLs在2年均检测到,且其贡献率较大。位于第4染色体C22-RG449d区间的QTL效应大,同时影响粒长和粒宽,2年内均被检测到。联合2年数据分析分别检测到6个粒长QTLs、6个粒宽QTLs和3个粒形QTLs,共解释各自性状变异的67.71%、50.08%和29.17%,且影响粒形的3个QTLs同时影响粒长或粒宽。对粒形和粒宽分别检测到4个QTLs与环境之间存在显著互作。本实验中检测到主效应和上位性对谷粒外观性状均具有重要作用,但上位性贡献率相对主效应较小,环境互作效应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观性状 DH群体 谷粒 水稻 数量性状基因定位 QTLs 混合线性模型 环境互作效应 2002年 2003年 QTL效应 上位性 主效应 作图方法 效应分析 数据分析 性状变异 贡献率 检测 粒宽 粒长 粒形 染色体 区间
下载PDF
宁夏水稻粒形变化对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建昌 王兴盛 +2 位作者 杨生龙 马静 殷延勃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33-37,共5页
对33份宁夏粳稻品种(系)粒形与各品质性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表明,随米粒长宽比增加,垩白米率和垩白度均呈显著下降趋势,糙米率和精米率呈降低趋势,而整精米率则表现为单峰曲线趋势,即米粒长宽比为2.00~2.19时整精米率最高,蒸煮和营养品... 对33份宁夏粳稻品种(系)粒形与各品质性状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表明,随米粒长宽比增加,垩白米率和垩白度均呈显著下降趋势,糙米率和精米率呈降低趋势,而整精米率则表现为单峰曲线趋势,即米粒长宽比为2.00~2.19时整精米率最高,蒸煮和营养品质表现为脂肪含量显著增加(P<0.01),而胶稠度、蛋白质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无显著变化。相关性分析表明,米粒长宽比与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糙米率、胶稠度和直链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与脂肪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表明粳稻米粒长宽比增加,可显著改变大米的外观品质,粒形与一些碾磨、蒸煮、营养品质因子具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水稻 粒形 品质
下载PDF
利用BC2F2高代回交群体定位水稻籽粒大小和形状QTL 被引量:35
13
作者 陈冰嬬 石英尧 +7 位作者 崔金腾 钱益亮 刘海燕 张力科 王辉 高用明 朱苓华 黎志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299-1307,共9页
以我国优良籼稻恢复系蜀恢527为轮回亲本,以来自菲律宾的Milagrosa为供体亲本,培育了样本容量为199株的BC2F2高代回交群体。选取85个均匀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的多态性SSR标记进行基因型分析,同时对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4种性状进... 以我国优良籼稻恢复系蜀恢527为轮回亲本,以来自菲律宾的Milagrosa为供体亲本,培育了样本容量为199株的BC2F2高代回交群体。选取85个均匀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的多态性SSR标记进行基因型分析,同时对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4种性状进行了表型鉴定。采用性状-标记间的单向和双向方差分析对上述性状进行了QTL定位。单向方差分析(P<0.01)共检测到了10个控制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粒重的QTL,其中有3个具有多效性。由于粒长和长宽比的高度相关性,控制长宽比的2个QTL均能在粒长QTL中检测到。位于第3染色体着丝粒区域的qgl3b是一个控制粒长、长宽比和千粒重的主效QTL,它可以分别解释粒长、长宽比和千粒重表型变异的29.37%、26.15%和17.15%。该QTL对于粒长、长宽比和千粒重均表现较大的加性效应(来自蜀恢527的等位基因为增效)和负向超显性。位于第8染色体的qgw8位点是一个控制粒宽的主效QTL,同时也是控制千粒重的微效QTL,能解释粒宽表型变异的21.47%和千粒重表型变异的5.16%。该QTL对粒宽和千粒重均具有较大的加性效应(来自蜀恢527的等位基因为增效)和正向部分显性。双向方差分析(P<0.005)共检测到61对显著的上位性互作,涉及54个QTL,其中23个是能同时影响2~4个性状的多效位点,且有8个位点与单向方差分析检测到的相同。控制长宽比的13对上位性互作位点中,与控制粒长的上位性互作位点完全相同的有8对。以上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水稻籽粒大小和形状有利基因的精细定位、克隆和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粒长 粒宽 长宽比 千粒重 QTL定位
下载PDF
环境条件对水稻籼型软米品种粒形的影响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义富 卢义宣 +4 位作者 辜琼瑶 郭咏梅 奎丽梅 涂建 刘晓利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623-626,共4页
将毫木西等15个软米品种和11个对照品种分别种植于德宏和水富两地,研究软米的粒形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软米粒形受环境的影响与粘米和糯米不同。软米的粒长在不同的环境下的变化未达显著水平;粒宽和长宽比都达到了极显... 将毫木西等15个软米品种和11个对照品种分别种植于德宏和水富两地,研究软米的粒形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变化。结果表明,软米粒形受环境的影响与粘米和糯米不同。软米的粒长在不同的环境下的变化未达显著水平;粒宽和长宽比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不同的软米品种粒形受环境影响的程度不一,从而可选出粒形变化较小的品种。本试验选出了粒形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变化较小的毫木占、毫磨牙、八宝米3个软米品种,可作为软米杂交稻品质育种的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米 粒形 长宽比 粒长 粒宽
下载PDF
不同生态环境下冬小麦籽粒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被引量:33
15
作者 王瑞霞 张秀英 +5 位作者 伍玲 王瑞 海林 游光霞 闫长生 肖世和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98-407,共10页
【目的】鉴定影响籽粒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并估计QTL的表型效应;分析不同环境下QTL的稳定性。【方法】以冬小麦小粒地方品种和尚麦为母本,大粒育成品种豫8679为父本及其F7:8重组自交系的142个株系为试验材料,分析籽粒长度、宽度、厚度、... 【目的】鉴定影响籽粒大小相关性状的QTL,并估计QTL的表型效应;分析不同环境下QTL的稳定性。【方法】以冬小麦小粒地方品种和尚麦为母本,大粒育成品种豫8679为父本及其F7:8重组自交系的142个株系为试验材料,分析籽粒长度、宽度、厚度、体积及千粒重在北京(2006、2007)、合肥(2007)和成都(2007)4个不同环境下的性状表现,并利用已构建的含有170个SSR标记和2个EST标记的遗传图谱,对这5个性状进行QTL定位分析。【结果】4个环境下共检测到93个影响籽粒长度、宽度、厚度、体积及千粒重的QTL,这些QTL分布在除1D和6A之外的所有小麦染色体上。在检测到的QTL中,与籽粒长度、宽度、厚度、体积和千粒重相关的QTL分别为17、16、18、21和21个。另外,本研究还在1A、1B、2A、2D、3A、3B、5A、5B、5D、6A、6D、7B和7D染色体上共发现了18个QTL富集区。【结论】获得93个影响小麦籽粒大小相关性状的QTL,这些QTL可作为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途径进行小麦遗传改良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小麦 QTL 重组自交系 粒长 粒宽 粒厚 籽粒体积 千粒重
下载PDF
水稻叶片伸长过程的模拟模型 被引量:28
16
作者 常丽英 顾东祥 +3 位作者 张文宇 杨杰 曹卫星 朱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311-317,共7页
水稻叶片生长过程的动态模拟,对于实现水稻生长的数字化和可视化表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以4个不同株型的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水分试验、氮素试验条件下不同叶位叶片的叶长、叶宽特征进行连续观测,综合分析了水... 水稻叶片生长过程的动态模拟,对于实现水稻生长的数字化和可视化表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以4个不同株型的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对水分试验、氮素试验条件下不同叶位叶片的叶长、叶宽特征进行连续观测,综合分析了水稻叶片几何形态指标随生育进程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规律,进而构建了水稻叶片生长过程的动态模拟模型。模型采用Logistic方程描述了水稻主茎及分蘖叶片随生长度日(GDD)的动态伸长过程;利用二次曲线描述了叶宽随GDD的动态变化过程;分别用幂函数和一元二次方程描述了叶形(不同叶长处的叶宽)的动态变化过程;另外,以叶片氮素和水分因子分别描述了不同水氮水平对叶片形态建成过程的定量影响。同时利用独立的水稻田间试验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测试和检验,主茎和分蘖动态变化叶长、叶宽的均方根差(RMSE)分别为3.6cm、3.96cm以及3.15cm、3.56cm。表明本模型对水稻叶片的动态伸长过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和解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叶长 叶宽 叶型 动态 模拟模型
下载PDF
二棱大麦与六棱大麦籽粒性状的差异性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张新忠 李英哲 +3 位作者 郭宝健 苗凌峰 吕超 许如根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74-1481,共8页
为了解不同棱型大麦籽粒性状的差异性及其千粒重与粒型性状的相关性,对98份二棱大麦和89份六棱大麦品种(系)在不同试点的千粒重、粒长、粒宽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二棱大麦千粒重、粒长和粒宽普遍高于六棱大麦,不同棱型大麦千粒重... 为了解不同棱型大麦籽粒性状的差异性及其千粒重与粒型性状的相关性,对98份二棱大麦和89份六棱大麦品种(系)在不同试点的千粒重、粒长、粒宽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二棱大麦千粒重、粒长和粒宽普遍高于六棱大麦,不同棱型大麦千粒重、粒长和粒宽在基因型间及环境间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经过聚类分析,依据千粒重将二棱大麦和六棱大麦聚为高、中、低粒重3类。随着千粒重的减小,二棱大麦千粒重与粒长之间由显著正相关变为不显著负相关,六棱大麦则由不显著正相关变为显著正相关。二棱大麦和六棱大麦各类品种(系)的平均千粒重与粒宽均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且相关系数均高于千粒重与粒长的相关系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麦 棱型 千粒重 粒长 粒宽
下载PDF
冬小麦麦穗生长过程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谭子辉 朱艳 +3 位作者 姚霞 田永超 刘小军 曹卫星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3-97,共5页
为了实现小麦麦穗生长过程的可视化表达,以不同氮肥处理条件下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两年田间试验为基础,通过连续观测并记载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小麦主茎和分蘖麦穗形态指标(包括穗长、穗宽和穗厚),综合分析了小麦麦穗形态指标随生育进程和... 为了实现小麦麦穗生长过程的可视化表达,以不同氮肥处理条件下不同类型小麦品种的两年田间试验为基础,通过连续观测并记载不同处理条件下的小麦主茎和分蘖麦穗形态指标(包括穗长、穗宽和穗厚),综合分析了小麦麦穗形态指标随生育进程和环境条件的变化规律,并利用系统分析方法和动态建模技术,构建了冬小麦麦穗生长过程的动态模拟模型。结果表明,麦穗的伸长过程符合S型曲线,而不同蘖位麦穗的最终长度符合二次曲线,且在不同氮肥处理之间均差异明显;采用Logistic方程描述了麦穗长度的动态变化过程,用二次曲线和线性方程定量描述了穗形的动态变化过程,同时采用旗叶的SPAD值量化了氮素对麦穗生长特征的影响;并利用不同小麦品种的田间试验资料对所建模型进行了测试和检验。结果显示,不同时期麦穗穗长、穗宽和穗厚预测值的平均RMSE分别为0.28、0.05和0.04 cm。表明模型具有较强的动态预测性和可靠性,从而为进一步建立虚拟小麦生长系统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穗长 穗宽 穗厚 穗形 模拟模型
下载PDF
超高层建筑抗风体型选取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王磊 梁枢果 +2 位作者 邹良浩 王述良 汤怀强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4-39,共6页
为了研究超高层建筑体型选取时应注意的问题,分析总结了既有超高层建筑的体型特点,对其进行了归类,可将超高层建筑按体型特点大致以350m和600m为界分成3个级别.结合大量超高层建筑抗风设计实例及风洞试验结果,分析高宽比和长宽比对风致... 为了研究超高层建筑体型选取时应注意的问题,分析总结了既有超高层建筑的体型特点,对其进行了归类,可将超高层建筑按体型特点大致以350m和600m为界分成3个级别.结合大量超高层建筑抗风设计实例及风洞试验结果,分析高宽比和长宽比对风致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明显弱轴的出现会显著降低结构效率,并结合工程实际对此给予了解释.对不同高度的超高层建筑体型设置给出了部分建议:当前抗风设计和研究应进一步考虑被分析对象在体型选取方面的现实性和合理性,应合理控制高宽比和长宽比以保证结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高宽比 风效应 长宽比 建筑体型
下载PDF
杂交水稻稻米外观品质性状间相关性及遗传分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雷东阳 谢放鸣 陈立云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12-215,共4页
用IR75589-31S、IR60、IR70和90个籼粳成分不同的株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以获得的270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对杂交稻米外观品质遗传及性状间的相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垩白度、粒长、粒宽及粒长宽比间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粒长、粒... 用IR75589-31S、IR60、IR70和90个籼粳成分不同的株系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以获得的270个杂交组合为材料,对杂交稻米外观品质遗传及性状间的相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垩白度、粒长、粒宽及粒长宽比间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粒长、粒长宽比与垩白度呈显著负相关,粒宽与垩白度显著正相关;粒长、粒宽和粒长宽比对垩白度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9409、2.1738和2.7805。杂交稻外观品质性状主要受遗传控制且遗传效应均以加性效应为主。粒长、粒宽和粒长宽比以种子加性效应为主,母体效应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垩白度主要受到种子效应和母体效应控制,同时还受到细胞质的影响。粒长、粒宽和粒长宽比三性状的狭义遗传率都在80%以上,其中以粒宽为最高,达89.90%,垩白度的遗传率相对较低,为72.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外观品质性状 遗传 垩白度 粒长 粒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