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地生态系统保护、修复与功能提升的关键科学问题 被引量:1
1
作者 朱剑霄 尚占环 +7 位作者 蒋胜竞 师研 冯琦胜 赵新全 辛晓平 闫玉春 苏艳军 贺金生 《中国科学基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58-667,共10页
草地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7.6%,在保障我国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梳理了我国从单一追求草地资源的物质生产功能,到生产和生态兼顾,再到目前的生态优先、多功能目标管理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草地保护与修复政策施力点及其在遏制草地... 草地占我国国土面积的27.6%,在保障我国生态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梳理了我国从单一追求草地资源的物质生产功能,到生产和生态兼顾,再到目前的生态优先、多功能目标管理的发展历程,分析了草地保护与修复政策施力点及其在遏制草地退化中的作用,分析了我国草地修复过程中的乡土草种质资源、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等制约因素,介绍了依靠自然过程,将退化草地恢复到生物多样性、稳定性与地带性群落接近的草地近自然恢复理念与途径;凝练了我国草地保护和修复亟需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建议在新时代草地保护与修复政策的保障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践行近自然恢复理念,引领新时代由植被到生态系统的草地保护与修复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 退化草地 乡土草种 土壤养分 土壤微生物 近自然恢复
下载PDF
玛曲县退牧还草工程实施效果评估
2
作者 张琴 孙小妹 +3 位作者 蒲强胜 姚宝辉 张倩 苏军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7-59,共13页
为了综合评价甘肃省玛曲县在第二轮退牧还草工程(2005~2020年)实施中取得的成效,本文构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工程的可持续性、工程的自身特性5个准则层、17个指标层的综合评价体系。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展开问卷调查,结合相... 为了综合评价甘肃省玛曲县在第二轮退牧还草工程(2005~2020年)实施中取得的成效,本文构建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工程的可持续性、工程的自身特性5个准则层、17个指标层的综合评价体系。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展开问卷调查,结合相关部门意见构建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实施成效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表明,自退牧还草工程实施以来,当地生态效益(0.4274)上升最为显著,其次是经济效益(0.2658)、社会效益(0.1693)、工程的可持续性(0.0838)和工程的自身特性(0.0564)。虽然退牧还草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成效,但如何使成果持续有效地延续下去至关重要。通过项目实施前后指标层的权重分析,建议政府需加大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力度,采取近自然修复技术,选择适合高寒环境的乡土草种补播,提高草场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引领牧民构建畜产品产业链,促进第二、三产业发展,向以非传统牧业为主的经济收入模式迈进;加大对牧民文化教育事业的投入,提高牧民保护草原的生态意识;构建以草定畜、草畜同步发展的自然-人文耦合系统下的放牧模式和“减畜不减产、减畜不减收”的草地农业模式,促进草场可持续发展。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政府对退牧还草工程制定科学的规划和宏观的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曲县 退牧还草工程 层次分析-模糊综合评价法 成效评价
下载PDF
赛罕乌拉林草交错区典型生态系统土壤理化性质对比 被引量:1
3
作者 游广永 徐妍 +6 位作者 向昌林 张莉 张敏霞 顾羊羊 鲍清泉 宋景良 邹长新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2期9-15,共7页
为分析退耕林地、自然草地、农田3种植被管理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识别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本研究以内蒙古赛罕乌拉林草交错区自然草地、退耕林地、农田3种典型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3种植被类型下0 c... 为分析退耕林地、自然草地、农田3种植被管理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识别不同植被修复模式下土壤理化性质的差异,本研究以内蒙古赛罕乌拉林草交错区自然草地、退耕林地、农田3种典型植被类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分析3种植被类型下0 cm、10 cm、20 cm、40 cm、60 cm深度土壤容重、含水量、粒径比等物理属性以及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养分元素含量,结合元素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发现:1)农田土壤存在明显的犁底层,犁底层之下养分元素含量迅速下降;2)草地土壤pH值低、有机碳含量高,农田pH值最高、有机碳含量低,退耕林地浅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少,其土壤理化性质呈现出居于农田与自然草地之间的特征;3)农田土壤除速效磷、全钾等指标高于自然草地外,其他养分含量均低于自然草地。本研究表明,自然草地、退耕林地和农田是在相同土壤母质基础上,因经营管理方式差异而产生的土壤理化性质差异,草地的有机质含量最高、农田最低,土壤有机碳含量对于其他养分元素含量具有关键作用。因此,林草交错区生态系统固碳功能对于防风固沙等其他生态功能发挥具有决定作用,退耕还草有利于土壤养分元素的恢复,退耕还林工程还应注重林冠下方草本灌木生物量及物种多样性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养分 林草交错区 退耕还林 农田土壤 草地土壤
下载PDF
浅谈草原生态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编制
4
作者 梁东亮 《草原与草业》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草原生态环境一直倍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国家到地方不断加强对草原生态的管理与修复力度。在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展现项目的整体布局、实施内容、主要做法、建设成效以及生态建设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做好《实施方案》编制就显得尤... 草原生态环境一直倍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国家到地方不断加强对草原生态的管理与修复力度。在实施过程中,为了能够充分展现项目的整体布局、实施内容、主要做法、建设成效以及生态建设的可行性与合理性,做好《实施方案》编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项目管理的一些理解,简要介绍了《实施方案》编制的方法、内容及有关技术指标,为今后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提供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项目 实施方案 编制 管理
下载PDF
森林草原防火“百千万工程”初探——以呼伦贝尔市为例
5
作者 包文玖 《森林防火》 2024年第2期81-83,共3页
呼伦贝尔森林草原资源丰富、生态价值重要,是维护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的关键,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地位特殊、责任重大。呼伦贝尔市森林消防支队在驻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开展以“百车千人万里行、千里万吨大清除、万里战场大联防”为... 呼伦贝尔森林草原资源丰富、生态价值重要,是维护祖国北疆绿色生态屏障的关键,森林草原防火工作地位特殊、责任重大。呼伦贝尔市森林消防支队在驻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大力开展以“百车千人万里行、千里万吨大清除、万里战场大联防”为主要内容的森林草原防火“百千万工程”,夯实巩固群防群治的人民防线,锤炼厚植防火新质战斗力,有效降低了森林草原火灾发生率,减轻了火灾损失,为各地打赢森林草原防灭火主动仗提供借鉴、累积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草原 防火 “百千万工程” 经验
下载PDF
对新时代林草国际金融组织项目发展的思考
6
作者 万杰 孙赫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1-57,共7页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迈入新时代并开启新征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内外部发展条件都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通过回顾林草国际金融组织项目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详细分析了林草国际金融组织项目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深入阐释了新时...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迈入新时代并开启新征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和内外部发展条件都发生了深刻而显著的变化。通过回顾林草国际金融组织项目取得的历史性成就,详细分析了林草国际金融组织项目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深入阐释了新时代背景下林草国际金融组织项目发展的新挑战和新定位,并就今后项目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建议:稳定贷款规模,保持项目的连续性;创新项目内容,提升项目的示范性;加强项目知识经验分享,提升项目的影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林草行业 国际金融组织 项目发展
下载PDF
基于自然的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技术路径探索
7
作者 周妍 王金满 +4 位作者 陈妍 应凌霄 周旭 冯宇 景明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9,共10页
研究目的:探索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融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全过程的理论框架、技术路径,对其全过程技术体系和适应性管理进行研究,为科学推进工程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研究方法:文献梳理、对比分析... 研究目的:探索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融入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实施全过程的理论框架、技术路径,对其全过程技术体系和适应性管理进行研究,为科学推进工程实施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参考。研究方法:文献梳理、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研究结果:(1)山水工程实施的全过程应围绕NbS准则和指标要求,在调查评价、规划设计、工程实施和管理维护全过程融入NbS理念,以有效指导工程实施;(2)将NbS作为山水工程的理论指引,应针对特定生态问题和修复对象,识别关键修复要素并选择对应工程技术;(3)串联关键生态系统要素、贯通区域(流域)—保护修复单元—场地三个尺度是将NbS融入山水工程,推动全要素、多尺度、多层级治理的实现路径。研究结论:将NbS准则融入山水工程调查评价、规划设计、工程实施和管理维护全过程,是保证山水工程实施成效的关键,需尽快完善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形成具体标准和范式,推动生态系统整体保护、系统修复和综合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 技术路径
下载PDF
贵州省赤水市大同河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研究
8
作者 吴虹 《安徽地质》 2024年第3期236-240,共5页
本文通过收集大同河流域的基础地理、环境地质、林业资源、生物多样性等相关资料,分析了该区域的生态系统特征和生态服务功能,对该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入调查。结合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及受损状况,识别出生态系统... 本文通过收集大同河流域的基础地理、环境地质、林业资源、生物多样性等相关资料,分析了该区域的生态系统特征和生态服务功能,对该区域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进行了深入调查。结合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功能及受损状况,识别出生态系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大同河流域的特点,将空间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并针对关键生态环境问题及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治理目标,提出了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布局和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水土流失 治理工程 山水林田湖草
下载PDF
黄河中游不同地貌条件下植被干旱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
9
作者 郭宇星 孙从建 +1 位作者 陈伟 张齐飞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76-1683,共8页
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和降水数据构建温度植被降水干旱指数(TVPDI)分析黄河中游2000—2021年植被干旱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论证了黄河中游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与区域植被干旱特征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黄河中游2000—2021年多... 利用归一化植被指数、地表温度和降水数据构建温度植被降水干旱指数(TVPDI)分析黄河中游2000—2021年植被干旱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论证了黄河中游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与区域植被干旱特征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黄河中游2000—2021年多年平均TVPDI值呈不显著上升趋势,TVPDI多年均值为0.708,对应干旱等级为轻旱。②黄河中游2000—2021年TVPDI有较强的空间分异性,呈现“东北、西南部地区旱情较轻,西北、东南部地区旱情较重”的空间分布格局;从各地貌分区来看,黄土高塬沟壑区旱情较轻,风沙区与河谷平原区旱情较重。③黄河中游TVPDI空间分异的主要影响因子为气温、蒸散发和降雨量,且与TVPDI存在显著线性关系。黄河中游2000—2021年植被覆盖度与蒸散发量均呈增加趋势,土壤水分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黄河中游 植被干旱 TVPDI
下载PDF
文化适应盲区及其草原生态恢复工程应用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庭硕 孟和乌力吉 张振兴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2-21,共10页
“文化适应”概念一经斯图尔德提出,很快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响应,但具体的认识和理解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作为一种科学的总结,必然有其适用的范围,也必然有其无法适应的空间,即文化适应必然有其无法适用的盲区。无视盲区的存在,最终会... “文化适应”概念一经斯图尔德提出,很快得到学术界的普遍响应,但具体的认识和理解却见仁见智、莫衷一是。作为一种科学的总结,必然有其适用的范围,也必然有其无法适应的空间,即文化适应必然有其无法适用的盲区。无视盲区的存在,最终会导致对该理论的误用和误判。具体到笔者团队实施的草原生态恢复工程而言,更是如此。一旦工程实施的对象和性质恰好处在文化适应盲区,那么工程实施的具体操作就会偏离工程的实际需要。因此,揭示这一盲区的存在,在盲区范围内精准识别生态恢复工程的关键性障碍因素自然成了工程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要害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适应 盲区 草原生态恢复工程 障碍因素
下载PDF
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对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基于黄河流域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薛建春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55-164,共10页
[目的]分析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对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与政策效果,为深刻理解土地利用效率与持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黄河流域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政策实施作为自然实验,采用包含非期望产... [目的]分析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对黄河流域土地利用效率的影响机制与政策效果,为深刻理解土地利用效率与持续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黄河流域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政策实施作为自然实验,采用包含非期望产出指标的Super-Window-DEA模型测度土地利用效率,采用双重差分模型与中介效应模型分析政策效果与传导途径。[结果](1)2009—2020年黄河流域69个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略有下降,上游(0.546 5)和下游(0.419 9)的土地利用效率高于中游(0.279 5);(2)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显著抑制了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且政策的负向影响存在异质性,同时,经济发展和人口密度也分别促进和抑制土地利用效率;(3)耕地所占比例与财政支出是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影响土地利用效率的中介变量,且耕地比例是部分中介。[结论]建议在肥力较差、劳动力投入匮乏的土地上推进退耕还林还草工程,鼓励黄河流域各城市开展未利用土地的开荒复绿工作,后续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实施过程中根据流域之间土地利用的不同功能开展黄河流域上中下游之间、流域内城市之间的生态补偿,并充分借助信贷资金,引入生态产业化发展,推动绿色产业升级,探索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补偿的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效率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双重差分法 黄河流域
下载PDF
西北干旱荒漠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综合效益评价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晓英 禹熙 +1 位作者 王方 梁添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16-223,232,共9页
为对西北干旱荒漠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以吐鲁番市为研究区域,建立包含表征该区域特点的15个指标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云模型与变异系数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比重法无量纲化指标数据,采用加成综合... 为对西北干旱荒漠地区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提供科学指导,以吐鲁番市为研究区域,建立包含表征该区域特点的15个指标的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基于云模型与变异系数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比重法无量纲化指标数据,采用加成综合法进行退耕工程综合效益评价分析,并通过灰色系统预测模型GM(1,1)对2021—2025年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策响应指数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1)在2004—2019年,综合效益指数逐年提高,新一轮退耕提升幅度是前一轮的两倍。(2)森林覆盖率提高、水土流失治理面积扩大、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和人均林业产值增加,是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3)退耕工程的实施促使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呈良性发展趋势。退耕所涉农户再退耕意愿的提升巩固了退耕成果,使其具有长效性。(4) 2021—2025年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政策响应指数预测值均呈上升趋势,且经济效益指数>政策响应指数>生态效益指数>社会效益指数。依据预测结果,西北干旱荒漠地区在新一轮退耕工程的实施中应以生态建设为重点,加强生态补偿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衔接,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实现生态、经济、社会和政策响应间的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 综合效益 权重确定 比重法 预测模型 西北干旱荒漠地区
下载PDF
短期围栏封育后再利用对草地植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雅娴 樊江文 +3 位作者 李愈哲 项潇智 张海燕 王穗子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295-3306,共12页
短期围栏封育后再适度利用是当前生态治理工程中使用较多的草地恢复措施,明确其实施效果对后续生态工程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围栏封育和放牧对草地影响的研究较为丰富,但鲜有研究探讨短期围栏封育后再利用对草地的长期影响... 短期围栏封育后再适度利用是当前生态治理工程中使用较多的草地恢复措施,明确其实施效果对后续生态工程的优化调整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关于围栏封育和放牧对草地影响的研究较为丰富,但鲜有研究探讨短期围栏封育后再利用对草地的长期影响。以京津风沙源工程2002—2005年间在锡林郭勒地区实施的围栏封育地块为研究对象,通过配对采样调查和遥感数据分析,开展围栏封育期和重新放牧利用期连续近20年的草地植物群落变化研究。结果表明,草地植被高度、覆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在3年的围栏封育期内迅速增加,重新放牧利用后这些指标虽有所下降但仍显著高于持续放牧草地,并最终达到稳定状态。2002—2020年间短期围栏封育后再利用地块的植被覆盖度(FVC)整体上呈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净初级生产力(NPP)呈显著增加趋势,FVC和NPP呈增加趋势的地块比例在温性草甸草原区、温性荒漠草原区和温性草原区依次减少。总的来说,3年的围栏封育后再放牧利用对草地植物群落具有一定的恢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栏封育 草地恢复 群落特征 锡林郭勒草原 京津风沙源工程
下载PDF
宿迁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生态修复模式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贵芳 郭斌 +3 位作者 章奕忠 刘强 张松伟 张頔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1-6,84,共7页
通过对宿迁市生态系统实际综合分析,确定宿迁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保护修复的总体思路,以及解决宿迁山水林田湖草问题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宿迁市可构建“两湖、两道、三片”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即构建形成骆马湖洪泽湖湿地保护区、... 通过对宿迁市生态系统实际综合分析,确定宿迁市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生态保护修复的总体思路,以及解决宿迁山水林田湖草问题的模式。研究结果表明:宿迁市可构建“两湖、两道、三片”的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即构建形成骆马湖洪泽湖湿地保护区、中运河古黄河生态廊道、花木之乡绿色发展区、环骆马湖绿色发展区、环洪泽湖水源涵养区等七个区域,确定解决宿迁山水林田湖草问题的模式,为宿迁市生态修复相关规划方案编制及生态修复项目立项、落实以及实施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 生态系统现状 工程推进思路 治理模式
下载PDF
项目教学法在“草地生态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以贵州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赵学春 金宝成 李舟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10期157-160,共4页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现今“草地生态学”的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为满足用人单位对高校草业科学专业人才要求,改革“草地生态学”的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势在必行。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项目为依托、实践为主线、能... 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利于现今“草地生态学”的课程教学和学生学习,为满足用人单位对高校草业科学专业人才要求,改革“草地生态学”的课程教学方式方法势在必行。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将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以项目为依托、实践为主线、能力为核心,融合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学术科研整合等方式,阐明了项目教学法在贵州大学“草地生态学”课程中的操作和使用过程,充分挖掘和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动手的积极性,构建了“草地生态学”项目教学和项目实践的探究性教学体系,探索了“草地生态学”项目教学与科研互动的新方法、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项目教学法 草地生态学 课程教学 学生培养
下载PDF
区域生态保护修复碳汇潜力评估方法与应用——基于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研究 被引量:9
16
作者 梁森 张建军 +1 位作者 王柯 刘时栋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517-3531,共15页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生态系统恢复的有效措施,借助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固碳潜力,无疑是土地利用碳减排的新路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整治视角,从生态系统的格局和质量两个方面评估了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是生态系统恢复的有效措施,借助生态保护与修复提升生态系统固碳潜力,无疑是土地利用碳减排的新路径。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整治视角,从生态系统的格局和质量两个方面评估了第一批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的实施效果,并借助InVEST模型定量化地分析了工程实施前后的生态系统碳汇能力。结果如下:(1)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工程加速了各类生态系统间的相互转化,主要表现为城镇生态系统的增加、农田生态系统的减少;工程区植被覆盖度整体提高,NDVI值平均水平不断上升、高值区逐步扩大,劣质、低质生态系统改造成果显著,陆地生态系统质量有效提升。(2)试点区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和潜力得到有效改善,工程累积增加碳汇面积22.68%,其中工程实施前期增加碳汇面积18.06%,中后期增加面积4.62%;工程实施后2018年碳汇总量增加32.74 Tg,2020年碳汇总量增加31.28 Tg,年均碳汇潜力的提升约1.24%;工程在增加生态系统质与量、碳汇潜力的巩固与提升上具有显著成效。分析结果表明,生态保护修复是实现“双碳”目标的必然选项,这也是生态保护修复在实现“双碳”目标中的基本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 碳汇潜力 “双碳”目标 生态系统碳汇
下载PDF
内蒙古草原核心区风电项目退出机制和实施路径研究
17
作者 罗咏 熊力 +1 位作者 王杰 杜国义 《水力发电》 CAS 2023年第10期12-16,共5页
为深化落实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制度,有必要推动草原风电退出。通过开展草原核心区风电项目退役的路径分析和配套政策研究,提出了草原风电项目的退出标准和退出机制,并对风电项目退出进行成本测算和置换规模测算;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已... 为深化落实草原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制度,有必要推动草原风电退出。通过开展草原核心区风电项目退役的路径分析和配套政策研究,提出了草原风电项目的退出标准和退出机制,并对风电项目退出进行成本测算和置换规模测算;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已建风电场运行状况开展调研收资,评估草原核心区风电项目对生态环境影响,提出了草原核心区风电退出实施路径和配套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核心区 风电项目 退出机制 实施路径 内蒙古
下载PDF
创新生态系统视角下重大政务信息化工程多元主体及复杂性研究:数字林草治理实践
18
作者 闫瑞华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19-27,共9页
在数字转型浪潮背景下,探究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重大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有助于推动生态资源治理保护的数字化进程。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构建以不同创新主体衍生出的“数字林草”创新生态系统,初步描摹数字治理与林草多元主体相结合的... 在数字转型浪潮背景下,探究生态环境保护领域中重大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有助于推动生态资源治理保护的数字化进程。基于创新生态系统视角,构建以不同创新主体衍生出的“数字林草”创新生态系统,初步描摹数字治理与林草多元主体相结合的基础运作框架。通过对中国生态环境保护信息化重大工程案例分析,解释并论证基本运作框架合理性,聚焦“数字林草”创新生态系统所提供支撑服务和调节服务,解析群落结构型、生态功能型、生态混合型等复杂性降解策略,有效降解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执行任务”“业务协作”“技术应用”“安全控制”等方面的复杂性,拓展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研究,为数字政务、数字政府和数字林草的重大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提供了可推广的示范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政务信息化工程 数字林草 创新生态系统 多元主体 复杂性
下载PDF
贵州晴隆县种草养畜治理石漠化的效果、存在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27
19
作者 张浩 熊康宁 +2 位作者 苏孝良 肖华 张乾柱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7-113,共7页
石漠化地区面临环境和贫困的双重挑战,发展草地畜牧业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有效方式,但在脆弱的立地背景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草地工程实施效果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将近年晴隆县石漠化工程治理情况及数据... 石漠化地区面临环境和贫困的双重挑战,发展草地畜牧业是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有效方式,但在脆弱的立地背景下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影响草地工程实施效果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将近年晴隆县石漠化工程治理情况及数据进行归纳和分析,以"晴隆模式"为切入点总结出种草养畜在石漠化地区推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实践与调查提出针对性对策,不仅为后续石漠化草地治理工程提供建议,而且为南方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同时也为进一步推广和发展草地畜牧业的"晴隆模式"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漠化 草地工程 晴隆模式 现状 对策
下载PDF
我国草原生态保护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43
20
作者 杨旭东 杨春 孟志兴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901-1909,共9页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针对我国草原生态保护的主要工程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对草原生态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天然草地草产量有所增加,草原违法案件... 本文梳理了近年来针对我国草原生态保护的主要工程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对草原生态保护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草原生态保护取得了一定成效,草原综合植被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天然草地草产量有所增加,草原违法案件数量略有下降,但仍存在部分区域草原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农牧民草原生态保护意识仍比较淡薄、草原鼠虫害仍比较严重等问题。最后提出了保护我国草原生态的对策和建议:整合现有工程项目,推进草原生态治理,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宣传力度,重视草原工程项目监管,加大草原监管查处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保护 工程项目 草原监测 草原灾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