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8篇文章
< 1 2 2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tudy on the Impact of Ground Heating and Ambient Wind Speed on Flow Fields in Street Canyons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磊 杨琳 +1 位作者 张立杰 江崟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227-1237,共11页
The impact of ground heating on flow fields in street canyons under different ambient wind speed conditions was studied based on numerical methods. A series of numerical tests were performed, and three factors includi... The impact of ground heating on flow fields in street canyons under different ambient wind speed conditions was studied based on numerical methods. A series of numerical tests were performed, and three factors including height-to-width (H/W) ratio, ambient wind speed and ground heating intensity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Three types of street canyon with H/W ratios of 0.5, 1.0 and 2.0, respectively, were used in the simulation and seven speed values ranging from 0.0 to 3.0 m s-1 were set for the ambient wind speed. The ground heating intensity, which was defined as the difference b-ween the ground temperature and air temperature, ranged from 10 to 40 K with an increase of 10 K in the tes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calm conditions, ground heating could induce circulation with a wind speed of around 1.0 m s-i, which is enough to disperse pollutants in a street canyon. It was also found that an ambient wind speed threshold may exist for street canyons with a fixed H/W ratio. When ambient wind speed was lower than the threshold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the impact of the thermal effect on the flow field was obvious, and there existed a multi-vortex flow pattern in the street canyon. When the ambient wind speed was higher than the threshold, the circulation pattern was basically determined by dynamic effects. The tests on the impact of heating intensity showed that a higher ground heating intensity could strengthen the vortical flow within the street canyon, which would help improve pollutant diffusion capability in street cany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et canyon thermal effect ambient wind ground heating intensit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下载PDF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n Wind-Blown Sand Ground under Dynamic Compaction Vibration 被引量:5
2
作者 Jihui Ding Jinguo Liang Wei Wang 《World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2014年第3期171-178,共8页
In the 6000 kN·m energy level dynamic compaction on Inner Mongolia wind-blown sand foundation treatment process,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 response are measured. Vibration action time, vibration mai... In the 6000 kN·m energy level dynamic compaction on Inner Mongolia wind-blown sand foundation treatment process, the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and dynamic response are measured. Vibration action time, vibration main frequency, peak acceleration and peak velocity are analyzed. The vibration acting time is very short, the vertical average vibration acting time increases obviously with distance increasing, and the horizontal average vibration time does hardly change. The main frequency of vibration is at 4.60 - 24.90 Hz, which depends on the soil properties and soil layer distribution. The peak acceleration and peak velocity space distribution are similar. The maximum of horizontal acceleration peak is close to vertical velocity peak, and is near to 51 g under rammer. The maximum of horizontal velocity peak is close to vertical velocity peak, and is near to 54 m/s under rammer. The peak acceleration and velocity are rapidly attenuated, but the vertical peak acceleration and peak velocity are slowly attenuated than horizontal direction. The effective treating depth arrives 13 m for wind-blown wind, peak acceleration is 1.8 g or so, and peak velocity is 2.1 m/s or so. Horizontal treating range is 2.6 times of rammer diameter, and vertical treating range is 5.65 times of rammer diame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nd-Blown SAND ground DYNAMIC COMPACTION VIBRATION Effects DYNAMIC Characteristics Field EXPERIMENT
下载PDF
使用World Wind Java技术的无人直升机地面站 被引量:1
3
作者 陈镔 裴海龙 《现代电子技术》 2010年第2期51-54,共4页
为了实现无人直升机地面监控站的三维可视化、三维监控和导航功能,提出一种使用World Wind Java技术嵌入无人直升机地面监控站的方法。首先对无人直升机地面监控站的总框架设计和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说明,然后对WorldWind Java二次开发... 为了实现无人直升机地面监控站的三维可视化、三维监控和导航功能,提出一种使用World Wind Java技术嵌入无人直升机地面监控站的方法。首先对无人直升机地面监控站的总框架设计和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说明,然后对WorldWind Java二次开发技术进行了详细说明,重点分析了如何利用World Wind Java开发套件实现无人直升机地面监控站的三维数据管理、图层访问及控制、航迹显示和规划。最后用实例证明该地面监控站应用程序的可行性,以及它具有的良好的可靠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展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直升机 地面监控站 World wind JAVA技术 三维可视化
下载PDF
丘陵地区10 m高度以下近地面风场实测及非平稳特性分析
4
作者 牛华伟 曹楠奎 +2 位作者 李红星 姜东 陈政清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6-844,共9页
为确定10 m高度以下风场特征以指导光伏支架结构设计,在陕西汉中某拟建光伏电站场址内开展了近地面风场实测.由于实测结果存在较高的低频能量,分别选用平稳模型和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非平稳模型,研究了10 m以下近地面风场的平均风速、湍... 为确定10 m高度以下风场特征以指导光伏支架结构设计,在陕西汉中某拟建光伏电站场址内开展了近地面风场实测.由于实测结果存在较高的低频能量,分别选用平稳模型和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非平稳模型,研究了10 m以下近地面风场的平均风速、湍流度、阵风因子、湍流积分尺度和风功率谱等特征参数,并与规范取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丘陵地区10 m以下近地面风场具有一定的非平稳特性;平稳模型会高估风的湍流强度和湍流积分尺度;非平稳模型较好地提取了时变平均风速,提高了样本的平稳性,且与光伏结构易发生共振的高频部分能量密度有所增大,能量接近Kaimal谱和von Karman谱,高于平稳模型结果,更具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地面风场 现场实测 非平稳特性 湍流特性
下载PDF
台风“苏迪罗”行进过程中沿海近地实测风场特性研究
5
作者 张建国 温祖坚 雷鹰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72-278,296,共8页
基于厦门大嶝岛台风观测点阵列布置风速仪的现场实测,选取了1513号台风“苏迪罗”在四个不同时间段的风速风向数据,对台风行进过程中的沿海近地风场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了台风中心距离观测点400 km、250 km、150 km和120 km时的沿... 基于厦门大嶝岛台风观测点阵列布置风速仪的现场实测,选取了1513号台风“苏迪罗”在四个不同时间段的风速风向数据,对台风行进过程中的沿海近地风场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了台风中心距离观测点400 km、250 km、150 km和120 km时的沿海近地平均风速风向、风剖面、阵风因子、湍流度、湍流积分尺度和功率谱密度函数等参数,研究了各种参数同台风中心距和观测高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台风行进过程中,观测点所测风速的平均风速剖面满足对数律规律,粗糙长度z_0约为4.0 m。阵风因子和湍流度变化较为平缓,二者呈线性变化关系。三个方向上的湍流度比值约为1∶0.8∶0.45,湍流积分尺度离散性大,顺、横风向的功率谱密度函数符合von Karman谱的形式,但竖直方向不符合。该结果对深入了解台风在行进中对固定观测点的影响以及提高沿海工程结构的抗风安全性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测 近地风特性 台风中心距 台风行进
下载PDF
基于KA-SRCN-pSTAP的低空风切变风速估计方法
6
作者 李海 朱玥琪 郭景瑞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5-264,共10页
针对由于独立同分布(IID)样本严重不足,导致极化空时自适应(pSTAP)处理性能下降,进而导致低空风切变风速估计不准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辅助的稀疏表示杂波零陷极化空时自适应(KA-SRCN-pSTAP)的低空风切变风速估计方法。该方... 针对由于独立同分布(IID)样本严重不足,导致极化空时自适应(pSTAP)处理性能下降,进而导致低空风切变风速估计不准确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知识辅助的稀疏表示杂波零陷极化空时自适应(KA-SRCN-pSTAP)的低空风切变风速估计方法。该方法首先利用杂波脊的先验知识辅助构造极化空时稀疏字典,然后利用极化空时稀疏字典,通过SRCN算法挑选原子并对到杂波线性子空间补空间上的投影矩阵进行估计,从而得到pSTAP权矢量,最后构造pSTAP滤波器对地杂波进行抑制,准确估计低空风切变风速。该方法仅使用少量IID样本,将SRCN算法与极化-空时域相结合,完成对风切变风速的有效估计。仿真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可以有效实现少样本情况下的风速准确估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双极化气象雷达 极化空时自适应处理 稀疏表示 地杂波抑制 风速估计
下载PDF
建筑底层架空对行人高度处风环境及污染物扩散影响的数值模拟
7
作者 谢海英 杨怡 张天霄 《能源研究与信息》 CAS 2024年第3期125-133,共9页
在规则建筑群内,考虑建筑底层的架空设计,利用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数值模拟了6种工况下的风场和污染物浓度场,并采用时均风速比M_(VR)、风速面积占比A_(RSi)和无量纲浓度K等指标对行人高度处的风环境和污染物浓度进行了评价。建筑... 在规则建筑群内,考虑建筑底层的架空设计,利用realizable k-ε紊流模型数值模拟了6种工况下的风场和污染物浓度场,并采用时均风速比M_(VR)、风速面积占比A_(RSi)和无量纲浓度K等指标对行人高度处的风环境和污染物浓度进行了评价。建筑底层的架空设计能有效增加行人高度处的M_(VR),上游建筑的架空对M_(VR)的增加效果更显著。架空设计能减小低风速A_(RSi),增加中风速和中高风速A_(RSi),当建筑群中有2列及以上的建筑采用架空设计时,A_(RSi)的改善效果更好。当污染源位于建筑群上游地面时,架空设计对行人高度处的K分布影响不大,架空导致的回流使得污染物难以扩散至建筑群内,还会因其架空导致紧邻污染源的建筑迎风面行人高度处的K显著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层架空 行人高度 风环境 污染物 数值模拟
下载PDF
面向航空风洞地面效应模拟的高速移动带地板装置的设计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朋春 刘军民 +1 位作者 周德开 李隆球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21-528,共8页
研究飞行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地面效应对其研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广泛采用固定地板模拟技术,而黏性附面层的存在导致风洞模拟试验与真实情况严重不符。为此,研制了一种4.0 m×3.4 m的大幅面高速移动带地板模拟装置。采用单电机驱... 研究飞行器在运行过程中的地面效应对其研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广泛采用固定地板模拟技术,而黏性附面层的存在导致风洞模拟试验与真实情况严重不符。为此,研制了一种4.0 m×3.4 m的大幅面高速移动带地板模拟装置。采用单电机驱动的主从动辊带动移动带,使其上表面的线速度与风洞来流速度一致,从而消除附面层,准确模拟地面效应。提出了大长径比主从动辊分段加工方法,并采用过盈装配连接方式实现外筒与芯轴的连接,避免了常规焊接手段引起的热变形,显著减小了移动带在高速运行下的不平衡量;设计了快速伺服纠偏系统,使移动带偏移量保持在5 mm以内,并结合分布式控制系统,实现了移动带地板装置各系统的稳定运行;在地面测试中,移动带线速度可稳定在54 m/s左右,速度误差为0.25%左右,且移动带整体振动量抑制在0.1 mm左右。所研制的移动带地板装置成为国内最大的地面效应模拟装备之一,在风洞地面效应模拟与测试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 飞行器 风洞 地面效应 移动带地板装置
下载PDF
风速可调的地空一体化风力灭火遥控机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
9
作者 杨春梅 赵鑫 +2 位作者 丁禹程 谭少林 闫杰 《林业机械与木工设备》 2024年第9期54-60,共7页
风力灭火遥控机作为地面灭火装备的一种创新形式,具备机动性强、远程操作、快速响应等特点,能够在复杂的火情环境中灵活作业,大大提高了灭火效率和安全性。为探讨风力灭火遥控机在应对森林和草原地表火灾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中的角色与作... 风力灭火遥控机作为地面灭火装备的一种创新形式,具备机动性强、远程操作、快速响应等特点,能够在复杂的火情环境中灵活作业,大大提高了灭火效率和安全性。为探讨风力灭火遥控机在应对森林和草原地表火灾地空一体化监测系统中的角色与作用,对风力灭火遥控机进行结构设计,分析旋转开合结构的安装位置和开口大小对出口风速的影响。利用Fluent软件对风力灭火筒进行流体仿真,结合Design Expert软件对仿真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了位置S和开口大小d对出口平均风速和出口最大风速的响应曲面和二次模型。结果表明,安装位置和开口大小均为出口风速的重要影响因素,当风筒入口风速设定为70 m/s、旋转开合结构开口大小为30 mm且安装在位置5处时,出口平均风速和出口最大风速达到最大,分别为97.7551 m/s和290.001 m/s。相较于开口大小,安装位置对出口平均风速和出口最大风速的影响更大,且安装位置越靠近风筒出口处风力灭火机的灭火性能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灾地空一体化监测 流量调节装置 风力灭火遥控机 结构设计与性能分析
下载PDF
基于系统参数优化的对称双极海上风电送端联接变阀侧单相接地故障应力调控方法
10
作者 杨鸣 刘威 +3 位作者 司马文霞 徐狄 袁涛 孙魄韬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640-4654,共15页
为应对海上风电系统送端联接变阀侧单相接地故障引起的换流阀内过电压、过电流及风电场并网点电压跌落共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参数优化的对称双极海上风电系统故障应力调控方法。首先,构建换流阀的数学模型与风电机组控制模型,... 为应对海上风电系统送端联接变阀侧单相接地故障引起的换流阀内过电压、过电流及风电场并网点电压跌落共存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系统参数优化的对称双极海上风电系统故障应力调控方法。首先,构建换流阀的数学模型与风电机组控制模型,通过电路分析揭示故障后换流阀过电压和过电流特性、风电场并网点电压跌落特性及其影响规律;其次,根据系统关键参数对故障后电压和电流的影响机制,提出一种基于系统参数优化的故障应力调控方案,即通过系统关键参数优化配置,实现过电压、过电流以及并网点电压跌落的综合调控,显著延长系统故障后换流阀的耐受时间和风电场不脱网运行时间;最后,通过对称双极海上风电经柔性直流系统仿真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方法对系统故障应力调控的有效性,为海上风电优化设计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化 对称双极 海上风电 阀侧单相接地故障 过电压 过电流 并网点电压
下载PDF
三平测发模式下起竖臂对运载火箭地面风载的影响
11
作者 赵静伟 王承尧 +4 位作者 徐瑜 陈振知 朱春艳 常娟 闫学文 《上海航天(中英文)》 CSCD 2024年第2期81-86,共6页
为提高运载火箭地面风载条件对地面风场较大的发射场的适应性、降低运载火箭设计载荷、减轻火箭结构质量、提高运载效率,针对三平测发模式的特点,开展起竖臂对运载火箭地面风载的影响分析。采用基于广义位移和广义载荷的运载火箭地面风... 为提高运载火箭地面风载条件对地面风场较大的发射场的适应性、降低运载火箭设计载荷、减轻火箭结构质量、提高运载效率,针对三平测发模式的特点,开展起竖臂对运载火箭地面风载的影响分析。采用基于广义位移和广义载荷的运载火箭地面风载计算方法,根据起竖臂的结构特点,量化分析竖臂刚度、支承油缸刚度、抱箍数量及位置因素对运载火箭地面风载的影响程度。起竖臂刚度、抱箍数量和位置对运载火箭地面风载影响较大,提高起竖臂刚度可使根部弯矩降低24.8%,增加Ⅰ级箱间段抱箍可使根部弯矩降低38%,而支承油缸刚度对运载火箭地面风载几乎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载火箭 地面风载 起竖臂 三平测发模式 量化分析
下载PDF
台风作用下深圳新世界中心风致响应实测与风洞试验研究
12
作者 林旭盛 张乐乐 +2 位作者 谢壮宁 王飞 石碧青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59-1367,共9页
依据近10年来监测到的5次强台风过境期间深圳新世界中心的实测响应数据,分析了该建筑结构在台风影响下的响应特点和模态参数变化特性,并将实测结果与粗糙度指数α分别为0.22,0.30和0.35地形下的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历次... 依据近10年来监测到的5次强台风过境期间深圳新世界中心的实测响应数据,分析了该建筑结构在台风影响下的响应特点和模态参数变化特性,并将实测结果与粗糙度指数α分别为0.22,0.30和0.35地形下的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历次台风影响下实测建筑达到最大振幅附近时均表现为明显的横风向振动,且最大振动方向均为南北方向;实测最大峰值加速度为17.28 cm/s^(2),满足舒适度要求;台风过境时,建筑结构模态频率表现出明显的振幅依赖性和时变特性,采用“时变”方式描述更加合理,几次台风过程的结构模态频率均是随时间先减小,在最大风速时达到最小值,然后增大并恢复到常态值;结构模态阻尼比在中低振幅区域分布较为离散,随着振幅的增加,阻尼比有所增大,顺风向和横风向的阻尼比最大分别为1.9%和1.2%;实测结果更接近于α为0.35地貌的风洞试验结果,显示C类地貌的风洞试验结果偏于保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层建筑 现场实测 风洞试验 参数识别 地貌粗糙度
下载PDF
基于中性点对地电压高频开关振荡的变频电机绕组内部绝缘在线监测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豪 李耀 +1 位作者 向大为 李宇昂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7-826,I0032,共11页
绝缘状态在线监测是提高变频电机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在高速PWM开关暂态激励下,电机绕组漏感与内部分布电容发生谐振会产生几十至几百k Hz的电压振荡,威胁绕组内部绝缘安全可靠运行。该文利用逆变器自激高频开关振荡在线监测绕组内部绝... 绝缘状态在线监测是提高变频电机可靠性的有效手段。在高速PWM开关暂态激励下,电机绕组漏感与内部分布电容发生谐振会产生几十至几百k Hz的电压振荡,威胁绕组内部绝缘安全可靠运行。该文利用逆变器自激高频开关振荡在线监测绕组内部绝缘状态。为避免开关振荡多模态混叠并提高状态监测灵敏度,提出一种基于中性点对地电压高频开关振荡的绝缘在线监测方法。首先,分析变频电机共模电压激励特性;然后,研究中性点对地电压高频开关振荡的形成机理与特性,从理论上推导出振荡频率与绕组内部绝缘电容状态之间的关系。设计绕组内部绝缘在线监测方案,包括开关振荡频率提取以及内部绝缘状态评估等。最后,通过热疲劳与老化模拟等实验对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监测变频电机内部绕组绝缘状态的微弱变化,具有信噪比高、工况鲁棒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频电机 绕组内部绝缘 开关振荡 中性点对地电压 绝缘状态监测
下载PDF
110kV某变电站#2主变内部故障原因分析
14
作者 王凯 《科学技术创新》 2024年第2期53-56,共4页
110kV某变电站#2主变由于线路接地短路故障造成内部绕组放电变形缺陷。通过对故障期间天气、输电线路放电痕迹、用户配电室放电痕迹、变电站内保护装置动作情况及故障主变试验分析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得出主变内部故障原因。针对故障原因... 110kV某变电站#2主变由于线路接地短路故障造成内部绕组放电变形缺陷。通过对故障期间天气、输电线路放电痕迹、用户配电室放电痕迹、变电站内保护装置动作情况及故障主变试验分析等情况的综合分析,得出主变内部故障原因。针对故障原因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防止同类事故再次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压器 输电线路 绕组 接地故障 试验
下载PDF
输电线路中的防绕击避雷针优化设计
15
作者 居天翔 《集成电路应用》 2024年第5期182-183,共2页
阐述高压输电线路雷击特点、普通避雷针引雷机理。探讨输电线路防绕击避雷针的电气优化设计,包括应用不平衡绝缘防雷方式、采用合适的防雷接地装置、科学选择输电线路检修模式。
关键词 防雷接地 防绕击 避雷针 输电线路
下载PDF
同步发电机转子绝缘监察方法
16
作者 曹锦利 《电工技术》 2024年第3期180-182,187,共4页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系统越来越庞大且复杂。目前仅依靠人工检测发电机转子绕组绝缘电阻的方式耗时耗力,越来越无法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为此提出了同步发电机的转子绝缘监察方法,该方法可自动计算出发电机转子绕组的接地电阻,能够... 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系统越来越庞大且复杂。目前仅依靠人工检测发电机转子绕组绝缘电阻的方式耗时耗力,越来越无法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为此提出了同步发电机的转子绝缘监察方法,该方法可自动计算出发电机转子绕组的接地电阻,能够用于非在线监测同步发电机转子绕组接地电阻。阐述了同步发电机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转子接地的发生及其危害性,并给出相应的措施,进一步提出了转子在运行中的监视方法。该方法能够节省大量人工测量和计算的劳动强度,对确保发电机安全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步发电机 转子接地故障 转子绕组 绝缘电阻
下载PDF
3种新型探测资料在贵阳春季一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中的分析应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彦霖 《山地气象学报》 2024年第1期62-70,共9页
【目的】探讨新型探测资料在短时强降水天气监测预警中的应用。【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风廓线雷达、地基微波辐射计以及雨滴谱资料对贵阳地区2023年3月16日1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1)短时强... 【目的】探讨新型探测资料在短时强降水天气监测预警中的应用。【方法】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风廓线雷达、地基微波辐射计以及雨滴谱资料对贵阳地区2023年3月16日1次短时强降水天气过程进行分析。【结果】(1)短时强降水发生前2 h,垂直运动较弱,垂直风切变强中心向下传播,降水前约0.5 h,0~7 km垂直速度明显增大,低层上升运动更为显著,正垂直风切变明显增强,低空急流指数迅速增大;(2)19—21时,大气液态水含量呈波动增长,受干侵入影响,1 km以下相对湿度减小,0~8 km形成相对湿度为“上下干中间湿”3层结构,降水前约0.5 h,大气液态水含量迅速增大,变为“上干下湿”2层结构,强降水发生时处于大气液态水总含量波峰;(3)强对流过程处于高能环境,K指数从午后开始超过35℃,在降水发生前约0.5 h,K指数和CAPE均有较大跃升,降水发生时,强烈的西南风低空急流带来了暖湿空气,在0.2~1 km出现逆温,有>25℃的极值中心;(4)该次短时强降水过程雨滴直径与下落速度的关系符合理论关系,降水强度贡献最多的为中等大小粒径的粒子,降水时段,雨滴尺度谱存在明显的双峰结构。【结论】新型探测资料可以更细微地捕捉到短时强降水天气发生前中小尺度特征;垂直速度、低空急流指数和大气液态水含量的显著增大,预示着降水即将开始,急流指数的脉动与雨强之间有很好的对应关系;此外,0~1 km垂直风切变的增大,对强降水的出现有较好的预示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阳 风廓线雷达 地基微波辐射计 雨滴谱 短时强降水
下载PDF
大型发电机注入式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
18
作者 覃战 《水利水电快报》 2024年第8期84-88,共5页
大型发电机内部结构复杂,单相接地故障会导致定子绕组电势不平衡问题,使得最终定位结果相对误差较大。为解决大型发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单相接地故障问题,需对大型发电机注入式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大型... 大型发电机内部结构复杂,单相接地故障会导致定子绕组电势不平衡问题,使得最终定位结果相对误差较大。为解决大型发电机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单相接地故障问题,需对大型发电机注入式定子绕组单相接地故障定位方法进行研究。分析大型发电机注入式定子绕组结构,构建暂态网络模型,明确定子绕组工作模式。根据发电机定子线棒接线图,绘制定子分支电势分布图。从定子结构特性出发,建立单相接地电势相量近似分布图,通过数学推导获取电势相位角。考虑绕组电势相位特征的情况下,利用零序电压、故障相电势、过渡电阻等参数,定位具体的单相接地故障位置。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故障定位结果相对误差始终低于1%,满足故障定位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注入式定子绕组 单相接地故障 行波理论 绕组电势 故障定位
下载PDF
地上列车活塞风对站台环境的影响——以松江大学城站地上站台为例
19
作者 潘筱丽 张永志 《中外建筑》 2024年第10期26-30,共5页
以上海9号线松江大学城站地上站台为研究对象,利用重叠网格技术模拟列车运动,研究半高安全门下列车活塞风对站台的影响,对单辆列车进站、停站、出站过程中的速度场、压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3种工况下列车活塞风对站台内气流分布和空... 以上海9号线松江大学城站地上站台为研究对象,利用重叠网格技术模拟列车运动,研究半高安全门下列车活塞风对站台的影响,对单辆列车进站、停站、出站过程中的速度场、压力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了3种工况下列车活塞风对站台内气流分布和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活塞效应会增加站台的颗粒物浓度,应避免乘客因站台内颗粒物浓度过高而影响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塞风 地上站台 数值模拟 重叠网格 气流分布
下载PDF
基于高斯拟合的复杂环境地杂波自适应抑制方法
20
作者 顾桃峰 岳海燕 +2 位作者 贾宁远 王斯正 陈俊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48-154,共7页
针对风廓线雷达受到强地物杂波干扰探测数据存在较大偏差,使用常规地杂波抑制方法处理存在局限性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对功率谱数据进行基于高斯拟合自适应去地杂波处理的方法。通过数据验证,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抑制地物杂波信号,减少... 针对风廓线雷达受到强地物杂波干扰探测数据存在较大偏差,使用常规地杂波抑制方法处理存在局限性这一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对功率谱数据进行基于高斯拟合自适应去地杂波处理的方法。通过数据验证,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抑制地物杂波信号,减少对有用回波信号识别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廓线雷达 地物杂波 高斯拟合 自适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