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认知文学史视域下美国南方小说的“失败”书写
1
作者 万姗 《英美文学研究论丛》 2024年第1期364-376,共13页
“失败”是人类普遍的生活体验。美国南方文学本质上就是以“失败”为主基调的文学,南方小说的“失败”基调有着跨越时代的历史牵连和情感联系。南方小说对“失败”的认识经历了“大厦将倾”的焦虑、“南方神话”的追忆、“南方复仇”... “失败”是人类普遍的生活体验。美国南方文学本质上就是以“失败”为主基调的文学,南方小说的“失败”基调有着跨越时代的历史牵连和情感联系。南方小说对“失败”的认识经历了“大厦将倾”的焦虑、“南方神话”的追忆、“南方复仇”的茫然、“内战主题”的规避到“南方历史”的直面五重阶段,展现了南方作家独特的文化反应。基于此,本文以情感为线索,在认知文学史视域下梳理、观照美国南方白人作家笔下以“失败”为特征的叙事发展轨迹,辨识出隐藏在美国南方文学浩繁卷帙下的历史和情感连接,提出南方小说的“失败”叙事实质表征了美国现代性的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南方小说 认知文学史 失败 情感 内战
下载PDF
Reading History From Literature: July 1941
2
作者 Badegul CAN EMiR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16年第7期452-457,共6页
The science of history studies past events based on certain documents.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se documents consists of literary works which reveal a documentary nature by reflecting the period when they were written... The science of history studies past events based on certain documents. A significant part of these documents consists of literary works which reveal a documentary nature by reflecting the period when they were written. Then it is safe to say that literary works play an effective role in terms of history teaching by carrying the features of a certain period in a nation's history with the realities depicted in them. On the contrary, depicting problems in literary works in terms of their socio-cultural and psychological effects on people and societies may produce a more effective history teaching then considering these problems in history books only in terms of their causes and effects. Especially the literary works centered on historical events generally serve as an integral part of history teaching. The best examples are the historical novels which are themed and plotted on a war-centered history. This paper undertakes to study the role of literature in communicating historical events and providing history teaching by considering one of the historical novels, namely "July 1941" by Grigory Baldano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story literary work Grigory Baklanov historical novel July 1941
下载PDF
重读“中国故事”与“重写文学史”——以《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为中心
3
作者 陈浩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83-90,共8页
许子东的著作《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可以被视为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活动的余声,其“中国故事”的叙述视角及对百年中国小说中“官员”“官场”形象的挖掘是一大创见。由音频节目到纸质书籍,从“有声”到“无声”,该书体现了移... 许子东的著作《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可以被视为20世纪80年代“重写文学史”活动的余声,其“中国故事”的叙述视角及对百年中国小说中“官员”“官场”形象的挖掘是一大创见。由音频节目到纸质书籍,从“有声”到“无声”,该书体现了移动阅读时代听众、读者的阅读习惯与趣味。可以说,此书的写作方式及写作意图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移动阅读时代文学史写作的新路向,将之与之前的文学史并置比较便于照见当下文学史写作与教学的“困境”,也可以帮助我们重新思考在当前这个时代重读“中国故事”与“重写文学史”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重读20世纪中国小说》 “重写文学史” “中国故事”
下载PDF
身前身后事——鲁迅狭邪小说研究的渊源与影响
4
作者 冯伟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39-45,共7页
清末民初,狭邪小说研究主要附丽于中国传统小说评点范式。鲁迅在此基础上首次为狭邪小说树立现代小说学的学科规范,也囿于鲜明的批评观念与“题材”本位,将其置于文学史的边缘地位。此后小说史家大都沿着鲁迅的“声音”不断延展却少有反... 清末民初,狭邪小说研究主要附丽于中国传统小说评点范式。鲁迅在此基础上首次为狭邪小说树立现代小说学的学科规范,也囿于鲜明的批评观念与“题材”本位,将其置于文学史的边缘地位。此后小说史家大都沿着鲁迅的“声音”不断延展却少有反思,讨论渐趋稳定,结论也逐渐刻板。通过回顾学术史可以发现,关于狭邪小说文学价值与经典化的问题,还有继续审视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狭邪小说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文学史
下载PDF
文学史视域下晚清通俗小说的接受困境与价值转向——以狭邪小说为例
5
作者 冯伟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1-179,共9页
近百年来学界对狭邪小说的研究,本质上回应的是晚清通俗小说是否具备文学史“经典”价值的问题。出于文学功利性的要求和精英文化的主导,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史书写并未给予狭邪小说整体以正面评价,而《海上花列传》却凭借学界积淀已久... 近百年来学界对狭邪小说的研究,本质上回应的是晚清通俗小说是否具备文学史“经典”价值的问题。出于文学功利性的要求和精英文化的主导,20世纪上半叶的文学史书写并未给予狭邪小说整体以正面评价,而《海上花列传》却凭借学界积淀已久的“雅俗”观念脱颖而出,开启经典化进程。新时期以后,在多重因素的合力下,研究者展开对狭邪小说文学史价值的重新审视和二次发掘,并由此拓展晚清通俗文学更为广阔的研究视野,从中既能看到近百年来狭邪小说研究的接受困境与价值转向,也可以进一步思考晚清通俗文学未得到充分研究的症结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 晚清通俗小说 狭邪小说 《海上花列传》
下载PDF
论鲁迅小说创作和小说史研究中的文史互见
6
作者 郭敏 《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54-60,共7页
文学叙述与历史记录均为语言符号的编码,双方关系一直以来都处在一种互动的场域中,呈现出“历史文学化”与“文学历史化”的运作态势。鲁迅的小说创作承担“历史文学化”的职能,既从黑暗的“吃人”视角抽离出历史的整体内核,又从“油滑... 文学叙述与历史记录均为语言符号的编码,双方关系一直以来都处在一种互动的场域中,呈现出“历史文学化”与“文学历史化”的运作态势。鲁迅的小说创作承担“历史文学化”的职能,既从黑暗的“吃人”视角抽离出历史的整体内核,又从“油滑”的讽刺视角蒸馏出历史的现实功用。同时,鲁迅的小说史研究诠释“文学历史化”的精髓,即在于进化视角、批判视角和比较视角。之所以两个方向彼此冲突构成张力,是因为作者个人际遇与时代环境的塑造。通过分析鲁迅小说创作和小说史研究中的文史互见,不难发现其作为一代大师的灵性、智性与心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小说创作 小说史研究 文史互见
下载PDF
文化整合中的文学建构与意义生成——论现代小说的“诗性传统” 被引量:2
7
作者 杨洪承 席建彬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32-138,共7页
"诗性传统"是一种基于文学"诗性"观念提出的整合性观点,认为现代小说呈现出的"诗性"特征,不仅说明文学"诗性"主题在现代小说发展中的稳定性、长期性和经典化现象,而且对于现代小说思想内容和... "诗性传统"是一种基于文学"诗性"观念提出的整合性观点,认为现代小说呈现出的"诗性"特征,不仅说明文学"诗性"主题在现代小说发展中的稳定性、长期性和经典化现象,而且对于现代小说思想内容和文体形式的生成衍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本文在文化整合意义上提出了"诗性传统"这一论题,也就意在引入一种深刻的理解秩序,以弥合、改变目前现代小说研究中存在的某些不足或误区,为研究提供一种本体论的理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小说 诗性传统 文化整合 文学史意义
下载PDF
网络小说如何进入中国文学史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帅池 张福贵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3-139,共7页
针对网络小说如何进入中国文学史这一命题进行研究,是在网络小说20余年发展与"断代"时间概念形成之后,通过对网络小说自身价值定位、媒介定位与小说经典定位的整合,在中国小说的发展流脉与创作模式里,找到网络小说的时代节点... 针对网络小说如何进入中国文学史这一命题进行研究,是在网络小说20余年发展与"断代"时间概念形成之后,通过对网络小说自身价值定位、媒介定位与小说经典定位的整合,在中国小说的发展流脉与创作模式里,找到网络小说的时代节点与文学史价值。通过对网络小说"入史标准"的梳理和网络小说史学责任、文学责任与社会责任的阐释,最终探讨在大众审美与经典价值之间网络小说创作与当今文学价值体系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小说 文学属性 时代特质 小说媒介 文学史定位
下载PDF
张爱玲和现代中国的隐秘心思 被引量:5
9
作者 张柠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25,共21页
张爱玲的创作,是五四启蒙文学主潮中一个被忽略的重要分支。张爱玲用自己的悲凉故事,诠释了她对普通中国人观念的认同。她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传统中国集团文化的局外人。她试图用现代都市的物质故事填补价值失范时代的孤苦的心灵。她... 张爱玲的创作,是五四启蒙文学主潮中一个被忽略的重要分支。张爱玲用自己的悲凉故事,诠释了她对普通中国人观念的认同。她小说中的主人公,都是传统中国集团文化的局外人。她试图用现代都市的物质故事填补价值失范时代的孤苦的心灵。她的爱情故事,是大团圆文化压迫下的小团圆被摧毁的悲剧。她的小说叙事结构,呈现了一种特殊的现代时间诗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爱玲 20世纪小说史 文学观念史 时间诗学
下载PDF
构建中国特色的文学史话语体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文新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2-31,共10页
以西方纯文学观念为标准而建立的中国文学史,致使大量为古人欣赏的佳作被摒除在中国文学研究视野之外。受纯文学理论的干预,中国文学的真面目被掩盖,失去了本有的丰富性。为了构建符合实际的中国文学史,学者们至少在三个方面作了尝试。... 以西方纯文学观念为标准而建立的中国文学史,致使大量为古人欣赏的佳作被摒除在中国文学研究视野之外。受纯文学理论的干预,中国文学的真面目被掩盖,失去了本有的丰富性。为了构建符合实际的中国文学史,学者们至少在三个方面作了尝试。一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编年体文学史,旨在客观地记录文学活动,阻止西方文学观念对中国文学事实的简单阉割。二是学者们对古代小说的辨体研究,试图恢复中国古代各种文体的基本观念,厘定不同文体的边界,在中国传统知识语境下给作家作品一个准确的定位,以清除胡适小说史以西律中的偏激影响。三是注意到科举文体是近千年来影响至广的文体,在唐至清的国家管理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且担起了文化传承的重任。从大文学视角审视科举文体,有助于拓展古代散文研究,以期完整地把握古代文学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编年史 小说辨体 科举文体 文学史话语体系
下载PDF
文学史观念的拓进与诉求——关于编撰《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编年史》的几点思考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思广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45-152,共8页
编年体现代长篇小说史是以编年的方式呈现现代长篇小说史的一种体例范式,它应包括长篇小说创作生态史料、长篇小说创作发生学史料、长篇小说创作传播接受史料、长篇小说思想艺术评介、长篇小说装帧艺术呈现等内容。以中国现代长篇小说... 编年体现代长篇小说史是以编年的方式呈现现代长篇小说史的一种体例范式,它应包括长篇小说创作生态史料、长篇小说创作发生学史料、长篇小说创作传播接受史料、长篇小说思想艺术评介、长篇小说装帧艺术呈现等内容。以中国现代长篇小说为连结点,通过对上述几方面第一手资料的全面发掘及长篇小说思想艺术的客观评介,从长篇小说诗学的角度,遵循历史的、审美的、人性的、时代的审美眼光予以审读、辑录、研判,而非政治的、功利的、狭隘的眼光予以遮蔽、删改,可以构建一个足以返归现场的、符合现代长篇小说历史逻辑和秩序的、以深广度占优并以细节取胜的现代长篇小说发展全景图,也可能使之成为一部内容全面丰富,史料扎实可靠,叙述客观真实而又成一家之言的信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长篇小说 编年史 文学史观念
下载PDF
谢六逸与我国“外国文学史”学科的构建 被引量:4
12
作者 管新福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13-122,共10页
我国的"外国文学史"学科,萌于清末民初,源于西方和日本影响,得力于留学归国人员的构建。在其学科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谢六逸是一位作出较大贡献的学者。他一方面积极介绍西洋文学思潮和文学家基本概况,向国人普及西方文学知识;... 我国的"外国文学史"学科,萌于清末民初,源于西方和日本影响,得力于留学归国人员的构建。在其学科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谢六逸是一位作出较大贡献的学者。他一方面积极介绍西洋文学思潮和文学家基本概况,向国人普及西方文学知识;另一方面则利用留日之便利,进行有系统的日本文学史撰写,为中国现代"外国文学史"学科的形成做了很多基础性工作,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六逸 外国文学史 《西洋小说发达史》 日本文学史 构建
下载PDF
关于《围城》的文学史地位 被引量:6
13
作者 阎浩岗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73-77,106,共6页
《围城》属于叶绍钧开创的日常生存状态小说类型 ,其讽刺矛头主要指向知识分子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虚荣心与庸碌无为。《围城》所揭示的人类虚荣心有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虚伪属于个别人的劣迹 ,虚荣则是人类共同的弱点 ,在这部小说中 ... 《围城》属于叶绍钧开创的日常生存状态小说类型 ,其讽刺矛头主要指向知识分子日常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虚荣心与庸碌无为。《围城》所揭示的人类虚荣心有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虚伪属于个别人的劣迹 ,虚荣则是人类共同的弱点 ,在这部小说中 ,就连西方哲人都不例外 ,平庸者表现得则更为突出。由于所参照的是超越时代、超越普通人的一种带有某种学术乌托邦性质的更高标准 ,作者对于生活中和自己笔下人物的态度 ,均为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 ,作品在轻松幽默的表层下隐含着忧愤之情 ,也表现出一种形而上的悲悯。钱钟书的“忧世伤生”针对的不是具体的“国”与“民” ,而是整个人类及人性本身。就主题的丰富复杂、人物塑造的生动、人性揭示的深刻以及艺术表现的细腻成熟而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城》 日常生存状态小说 文学史地位
下载PDF
以文存史观念与清初“传”体文——以魏禧为考察中心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将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7-111,共5页
明清之际,传体文备受文人重视,其创作也呈现出勃兴之势,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一方面,由于处于天崩地坼的时代大变革之时,文人试图以此达到以文存史、表扬忠烈的目的;另一方面,又期以文章经世,使后世之人于其中取法得失。在艺术手法上,... 明清之际,传体文备受文人重视,其创作也呈现出勃兴之势,具有丰富的文化蕴涵。一方面,由于处于天崩地坼的时代大变革之时,文人试图以此达到以文存史、表扬忠烈的目的;另一方面,又期以文章经世,使后世之人于其中取法得失。在艺术手法上,杂糅小说笔法,虚实相间,叙事生动,形象鲜明,体现了清初文章的发展脉络与审美追求。清初魏禧的传志文就是其中的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文存史 魏禧 小说笔法
下载PDF
边地的魅力——一个新的文化空间的审视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晓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28-132,共5页
边地作为一种文化和生态空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描写边地的作品也多是放在乡土文学的范畴中来笼统的阐释,没有很好地突显边地的魅力。在文化生态的视野下,在现代性的反思中,以具体的边地作家的创作来分析边地小说... 边地作为一种文化和生态空间,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描写边地的作品也多是放在乡土文学的范畴中来笼统的阐释,没有很好地突显边地的魅力。在文化生态的视野下,在现代性的反思中,以具体的边地作家的创作来分析边地小说,可以发见其独特的艺术审美价值和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地文化空间 边地小说 魅力 文学史
下载PDF
晚清《盛京时报》所刊载小说刍议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旭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550-553,共4页
在晚清小说界革命的背景下,通过对《盛京时报》所刊载的小说作品的梳理,并结合当时的小说理论文章,指出晚清时期《盛京时报》所刊载的31篇小说一直受到忽视,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一个空白。而且在晚清东北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其小说创作既... 在晚清小说界革命的背景下,通过对《盛京时报》所刊载的小说作品的梳理,并结合当时的小说理论文章,指出晚清时期《盛京时报》所刊载的31篇小说一直受到忽视,是中国文学史研究的一个空白。而且在晚清东北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其小说创作既有落后于全国大形势的一面,又因其自身社会特点而表现出独特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时期 盛京时报 小说 文学史 空白
下载PDF
欲望释放中的性别叙述--论沈从文小说的欲望诗化形态及文学史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席建彬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10-215,共6页
沈从文小说属于一种诗化的欲望叙述,表现为城、乡对立背景下欲望释放的内在统一,其间女性被指派为超越性的向度,构成男性生命力普遍萎缩的对比性力量,改变了男性在欲望世界中的主体性地位。这使得沈从文小说对于理想人性的建构表现出明... 沈从文小说属于一种诗化的欲望叙述,表现为城、乡对立背景下欲望释放的内在统一,其间女性被指派为超越性的向度,构成男性生命力普遍萎缩的对比性力量,改变了男性在欲望世界中的主体性地位。这使得沈从文小说对于理想人性的建构表现出明显的女性意识,而其对于现代人性的文化批判也由此具有了性别的意义。这种连接身体美学的欲望品格,不仅参与了现代小说欲望叙述格局的构建,甚至参与了对文学现代性的反思,具有重要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从文小说 欲望诗化 女性主体 身体美学 文学史意义
下载PDF
论王跃文及其中短篇小说集《漫水》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泽友 胡晨 《怀化学院学报》 2013年第12期16-18,共3页
王跃文一直被称为官场小说第一人,其实是一种误读。王跃文的小说创作既包括官场小说,也有乡土小说,尤其是近期中短篇小说集《漫水》的出版,更显示出王跃文乡土小说创作的实绩。就官场小说来说,王跃文的创作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审美艺术... 王跃文一直被称为官场小说第一人,其实是一种误读。王跃文的小说创作既包括官场小说,也有乡土小说,尤其是近期中短篇小说集《漫水》的出版,更显示出王跃文乡土小说创作的实绩。就官场小说来说,王跃文的创作无论是思想内涵还是审美艺术均明显高于时下流行的其它官场小说,并且达到优秀政治小说的高度。《漫水》则承接五四以来乡土文学的传统,以鲜明的现代意识与忧患意识对现代文明是如何破坏和影响传统乡村文明进行了深刻揭示,尤其是对乡亲们的美好人性的书写以及对压抑人性破坏人性的时代、政治、历史、文化等等作出了有力批判。因此,对王跃文及其小说创作进行全面认识与把握,不仅可以避免对其误读,某种意义上也具有一定文学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跃文 政治小说 乡土小说 人性 文学史意义
下载PDF
探寻人性的幽微——论刘震云小说的创作思想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杰虎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02-105,共4页
刘震云的小说通过描写灰色庸俗的生活方式,表现生活丑陋、病态的本相,观照沉潜在人物精神世界中的对权力的崇尚,彰显的是国民性格中的民族痼疾,为人们提供了审视历史的新方法以及重新认识、反思民族历史与文化的独特视角。
关键词 刘震云 小说 创作思想 解构历史
下载PDF
浅析古代文学作品的多元文化形态——以汉魏六朝小说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赵建成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18-124,共7页
古代文学史上的很多作品都具有多元文化形态的特征。汉魏六朝小说体现了地理博物学、史学和宗教的多元文化特点,又具有文学想象、叙事、写人等小说文体元素。这种多元文化形态的存在在各个方面制约了作品的文学性,其情节、形式乃至艺术... 古代文学史上的很多作品都具有多元文化形态的特征。汉魏六朝小说体现了地理博物学、史学和宗教的多元文化特点,又具有文学想象、叙事、写人等小说文体元素。这种多元文化形态的存在在各个方面制约了作品的文学性,其情节、形式乃至艺术手法往往成为某种文化形式或著述动机的附着因素。文学史写作应格外注意这一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史写作 多元文化形态 汉魏六朝小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