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Wnt基因家族中WntA编码蛋白序列特征及其在胚胎发育阶段的时空表达谱,为进一步开展LmmWntA的功能研究及挖掘东亚飞蝗其他Wnt基因家族成员奠定基础。【方法】PCR克隆并利用邻接法(nei...【目的】探讨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Wnt基因家族中WntA编码蛋白序列特征及其在胚胎发育阶段的时空表达谱,为进一步开展LmmWntA的功能研究及挖掘东亚飞蝗其他Wnt基因家族成员奠定基础。【方法】PCR克隆并利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鉴定东亚飞蝗Wnt基因家族基因LmmWntA;通过同源序列多重比对分析LmmWntA氨基酸序列特征;利用整胚原位杂交技术对LmmWntA在东亚飞蝗产卵后(after egg laying,AEL)发育至12,24,35,46,56和65 h以及3,3.5,4,4.5,5,5.5,6.5,8,8.5,9.5和11 d共17个连续胚胎发育阶段进行转录信号筛查。【结果】克隆获得东亚飞蝗LmmWntA(GenBank登录号:MW052768),CDS全长1101 bp,编码336个氨基酸;LmmWtnA与头索动物、昆虫、有爪动物及环节动物WntA蛋白共同聚为WntA亚家族单系群;LmmWntA中段和C端与比对物种WntA蛋白序列保持了较高同源性,仅在N端信号肽区域出现差异,LmmWntA与膜翅目(Hymenoptera)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AmWntA蛋白聚为姊妹群,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59.05%。LmmWntA最先表达在东亚飞蝗35 h AEL胚胎期末端生长区并在该区域持续表达至4 d AEL胚胎期,同时在新生体节每节腹部形成条纹状表达;在46 h AEL胚胎期视叶后半区持续表达至8.5 d AEL胚胎期,该区域未来发育成复眼;在56 h AEL胚胎期脑持续表达至5.5 d AEL胚胎期;在65 h AEL胚胎期每节腹部的条纹状表达信号逐渐转移至腹中线两侧,在触角基部有明显的表达信号;在5.5 d AEL胚胎期表达信号进一步转移至腹神经;从3 d AEL胚胎期开始在腹侧体节远轴端表达,后期转移至上颚、足关节及末端;伴随4.5 d AEL胚胎末端开始内陷形成肛道,LmmWntA在内陷肛道的腹面及前端表达,最多内陷至腹部第7体节;至9.5 d AEL胚胎期时LmmWntA在翅芽盘处表达。【结论】LmmWntA在东亚飞蝗胚胎发育阶段动态表达,推测LmmWntA参与东亚飞蝗胚胎后端体节生长、神经系统(脑和腹神经)、复眼、触角、消化系统后端(肛道)、颚、胸部附肢(足和翅)等重要组织和器官的发生和形成。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LmmWntA功能缺失研究奠定发育生物学基础。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血清生长激素释放肽(Ghrelin)、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2年1月南通大学附属医院如皋分院收治的212例矮小症患儿,根据不同病因分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组(n=60)、特发性矮小症组(n=46)、Turner综合征组(n=38)、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n=32)和宫内发育迟缓组(n=36),另选取同期于本院行体检证实身高同性别、同年龄标准范围内的10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与对照组的人口学特征和骨龄年龄差(bone age difference,BAD)、身高标准差分值(heightstandard deviation score,Ht SDS)、年生长速率(growth velocity,GV)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峰值等生长发育指标及青春前期和青春期的血清Ghrelin、IGF-1水平。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Ghrelin、IGF-1水平对特发性矮小症的鉴别诊断价值。统计学方法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LSD-t检验及χ^(2)检验。结果特发性矮小症组青春期患儿比例为65.2%,明显高于其他4组(P值均<0.05),其中青春期患儿比例从高至低依次为宫内发育迟缓组(41.7%)、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40.6%)、生长激素缺乏症组(35.0%)和Turner综合征组(31.6%);特发性矮小症组BAD为(1.4±0.3)岁,明显高于其他4组(P值均<0.05),其中BAD值从高至低依次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组[(1.2±0.2)岁]、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1.1±0.2)岁]、Turner综合征组[(0.7±0.1)岁]和宫内发育迟缓组[(0.3±0.1)岁]。特发性矮小症组GV值为[(3.7±0.8)cm/年],明显高于其他4组(P值均<0.05),其中GV值从高至低依次为生长激素缺乏症组[(2.2±0.7)cm/年]、宫内发育迟缓组[(2.1±0.6)cm/年]、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1.7±0.5)cm/年]和Turner综合征组[(1.2±0.4)cm/年]。生长激素缺乏症组GH峰值为[(6.4±0.3)μg/L],明显低于其他4组(P值均<0.05),其中GH峰值从低至高依次为宫内发育迟缓组[(13.4±3.2)μg/L]、Turner综合征组[(14.2±2.1)μg/L]、特发性矮小症组[(14.7±2.5)μg/L]和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15.6±2.9)μg/L]。Turner综合征组Ghrelin水平显著高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组、特发性矮小症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和宫内发育迟缓组(P值均<0.05);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组IGF-1水平显著低于生长激素缺乏症组、特发性矮小症组、Turner综合征组和宫内发育迟缓组(P值均<0.05)。特发性矮小症组青春前期的血清Ghrelin、IGF-1水平均明显低于青春期(P值均<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Ghrelin、IGF-1鉴别诊断特发性矮小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776、0.733,联合检测鉴别诊断特发性矮小症的AUC为0.839,灵敏度为90.0%,特异性为65.6%(P<0.001)。结论不同病因矮小症患儿血清Ghrelin、IGF-1水平均存在异常表达,特发性矮小症患儿在青春前期和青春期的血清Ghrelin、IGF-1水平差异明显,血清Ghrelin、IGF-1联合检测对特发性矮小症的鉴别诊断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文摘【目的】探讨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 Wnt基因家族中WntA编码蛋白序列特征及其在胚胎发育阶段的时空表达谱,为进一步开展LmmWntA的功能研究及挖掘东亚飞蝗其他Wnt基因家族成员奠定基础。【方法】PCR克隆并利用邻接法(neighbor-joining,NJ)鉴定东亚飞蝗Wnt基因家族基因LmmWntA;通过同源序列多重比对分析LmmWntA氨基酸序列特征;利用整胚原位杂交技术对LmmWntA在东亚飞蝗产卵后(after egg laying,AEL)发育至12,24,35,46,56和65 h以及3,3.5,4,4.5,5,5.5,6.5,8,8.5,9.5和11 d共17个连续胚胎发育阶段进行转录信号筛查。【结果】克隆获得东亚飞蝗LmmWntA(GenBank登录号:MW052768),CDS全长1101 bp,编码336个氨基酸;LmmWtnA与头索动物、昆虫、有爪动物及环节动物WntA蛋白共同聚为WntA亚家族单系群;LmmWntA中段和C端与比对物种WntA蛋白序列保持了较高同源性,仅在N端信号肽区域出现差异,LmmWntA与膜翅目(Hymenoptera)西方蜜蜂Apis mellifera AmWntA蛋白聚为姊妹群,氨基酸序列一致性为59.05%。LmmWntA最先表达在东亚飞蝗35 h AEL胚胎期末端生长区并在该区域持续表达至4 d AEL胚胎期,同时在新生体节每节腹部形成条纹状表达;在46 h AEL胚胎期视叶后半区持续表达至8.5 d AEL胚胎期,该区域未来发育成复眼;在56 h AEL胚胎期脑持续表达至5.5 d AEL胚胎期;在65 h AEL胚胎期每节腹部的条纹状表达信号逐渐转移至腹中线两侧,在触角基部有明显的表达信号;在5.5 d AEL胚胎期表达信号进一步转移至腹神经;从3 d AEL胚胎期开始在腹侧体节远轴端表达,后期转移至上颚、足关节及末端;伴随4.5 d AEL胚胎末端开始内陷形成肛道,LmmWntA在内陷肛道的腹面及前端表达,最多内陷至腹部第7体节;至9.5 d AEL胚胎期时LmmWntA在翅芽盘处表达。【结论】LmmWntA在东亚飞蝗胚胎发育阶段动态表达,推测LmmWntA参与东亚飞蝗胚胎后端体节生长、神经系统(脑和腹神经)、复眼、触角、消化系统后端(肛道)、颚、胸部附肢(足和翅)等重要组织和器官的发生和形成。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LmmWntA功能缺失研究奠定发育生物学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