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传统历史地理学与环境史的学术关联——以《读史方舆纪要》为中心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其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603-610,699,共8页
作为一门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兴学科,环境史注重研究自古至今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这不仅与现代历史地理学以“研究在历史时期主要由于人的活动而产生或影响的一切地理变化”…为主要课题的学科特点颇有相似之处... 作为一门形成于20世纪70年代的新兴学科,环境史注重研究自古至今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这不仅与现代历史地理学以“研究在历史时期主要由于人的活动而产生或影响的一切地理变化”…为主要课题的学科特点颇有相似之处,而且与中国古代历史地理学注重反思天人关系、人地关系的学术传统和思维方法,也存在重要关联,尤其是清初历史地理学家在“以史经世”思潮视野下对人事与自然地理环境之相互关系及对历史变迁之影响所作的深入探研,对于环境史学者而言,颇值得参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历史地理学 环境史
下载PDF
从《读史方舆纪要》看顾祖禹的建都思想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少波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1期20-25,共6页
在《读史方舆纪要》中,顾祖禹认为,人类的历史活动一定是在具体的地域中展开的。对于人类的政治活动与军事活动而言,地利是重要的凭借。故在选择都城时,必须重视地利问题。他认为,由于历史的发展变化,具体的地利也不断变化。地利也需要... 在《读史方舆纪要》中,顾祖禹认为,人类的历史活动一定是在具体的地域中展开的。对于人类的政治活动与军事活动而言,地利是重要的凭借。故在选择都城时,必须重视地利问题。他认为,由于历史的发展变化,具体的地利也不断变化。地利也需要人的努力才能发挥其作用。如何利用地利,让其有利的一面充分发挥出来,这需要人的作用。人的作用正确,则地利可以得到发挥,反之,则可以导致地利的不存。"恃其险而坐守之,则必至无于亡。"在历史的发展中,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问题,而都城的设置,作为王朝的重大政治举措,都与当时面临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局面息息相关,所以"审天下大势"就是必须的。他综合各地的形胜并结合历史讨论,从而肯定了"建都之地,关中为上,洛阳次之,燕都又次之"的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史方舆纪要》 顾祖禹 建都思想
下载PDF
顾祖禹与《读史方舆纪要》的编撰 被引量:2
3
作者 吕霞 《山东图书馆季刊》 2006年第4期107-108,共2页
顾祖禹是明末清初著名的历史地理学家,军事家,且是一位图书编撰家。本文论述顾祖禹在图书编撰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着重分析了著作《读史方舆纪要》在图书编撰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图书编撰 文献学 清代
下载PDF
以日出方向为“南”与北温带人类主要族群——兼驳“审稿”专家谓中原族群“并不存在以东为南的观念”说
4
作者 阿尔丁夫 《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45-59,共15页
北温带人类主要族群莫不经历过以日出方向为"南"的"南"(东)、"西"(南)、"北"(西)、"东"(北)的四方阶段。匿名"审稿"专家称中原族群"并不存在以东为南的观念",... 北温带人类主要族群莫不经历过以日出方向为"南"的"南"(东)、"西"(南)、"北"(西)、"东"(北)的四方阶段。匿名"审稿"专家称中原族群"并不存在以东为南的观念",当然更不会存在"以东为南"的事实。这种认识既同300多年前的先贤顾祖禹的研究成果抵触,又同事实相左,因而是站不住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温带 人类主要族群 以日出方向为“南” 先贤顾祖禹的研究成果 八条事实
下载PDF
《读史方舆纪要》及中华书局校点本简论
5
作者 许汝贞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62-67,共6页
《读史方舆纪要》是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撰写的一部历史地理名著。该书体大思精,自问世以来深为世人所推崇。该书虽有多种版本流布,但多有错讹缺失,少有精本传世,严重影响了这部名著价值的发挥。中华书局出版的由贺次君、施和金先生点校... 《读史方舆纪要》是明末清初学者顾祖禹撰写的一部历史地理名著。该书体大思精,自问世以来深为世人所推崇。该书虽有多种版本流布,但多有错讹缺失,少有精本传世,严重影响了这部名著价值的发挥。中华书局出版的由贺次君、施和金先生点校的《读史方舆纪要》弥补了这一缺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新标点本
下载PDF
《读史方舆纪要·南直八》所载三国史料辨误二则
6
作者 郭秀琦 《阴山学刊》 2013年第1期15-18,0,共4页
指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南直八》中,陈述"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取合肥,以雍为合肥长"和"(正始)四年司马懿拔皖"的两处失误,为人们研究三国时期合肥、皖城问题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文献资料。并以此去继承顾... 指出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南直八》中,陈述"建安四年(199年)孙策取合肥,以雍为合肥长"和"(正始)四年司马懿拔皖"的两处失误,为人们研究三国时期合肥、皖城问题提供更为准确可靠的文献资料。并以此去继承顾祖禹经世致用的精神,以提高史料研究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祖禹 三国 合肥 皖城
下载PDF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校正举隅
7
作者 谷玲玲 《史志学刊》 2021年第1期75-79,共5页
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考订古今郡县变迁,详列山川险要与战守利害,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是一部相当重要的历史地理、兵要地志专著,成为治史者必读之书。然该书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不仅年号、年代、地名、水名、方位记录时有讹... 清人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考订古今郡县变迁,详列山川险要与战守利害,规模宏大,内容丰富,是一部相当重要的历史地理、兵要地志专著,成为治史者必读之书。然该书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不仅年号、年代、地名、水名、方位记录时有讹误,而且徵引文献多从他书转引,以致与原书文字不合。据此,我们在阅读和运用《读史方舆纪要》时,一定要注意结合其他史料,注重对史源的核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校正
下载PDF
顾祖禹学术思想与史学特色析论
8
作者 黄爱平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0,共10页
顾祖禹是明清之际著名学者、历史地理学家。在王朝更替、社会变化和学术转型过程中,其学术思想所蕴含的经世之志和兴亡之感,所体现的传承意识和史地观念,既反映了时代思潮共同的主题,也彰显出自身鲜明的特色。尤其是其倾尽毕生心血的《... 顾祖禹是明清之际著名学者、历史地理学家。在王朝更替、社会变化和学术转型过程中,其学术思想所蕴含的经世之志和兴亡之感,所体现的传承意识和史地观念,既反映了时代思潮共同的主题,也彰显出自身鲜明的特色。尤其是其倾尽毕生心血的《读史方舆纪要》一书,以浓厚的军事地理色彩、深切的人文关怀和可贵的辩证思想,在明末清初的学术思想界独树一帜,得到了当时及后世学者的高度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祖禹 学术思想 史学特色 《读史方舆纪要》
原文传递
顾祖禹对《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的继承与超越 被引量:4
9
作者 阎盛国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1-70,共10页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蕴涵了独具一格的军事地理思想,但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界对顾祖禹编纂思想和地理思想已有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尚未对其继承和超越《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作出系统分析。顾祖禹选用绝佳字眼"妙&qu...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蕴涵了独具一格的军事地理思想,但其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界对顾祖禹编纂思想和地理思想已有了较为深入的探讨,但尚未对其继承和超越《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作出系统分析。顾祖禹选用绝佳字眼"妙"和"善"赞誉孙子的用兵之术,不仅推定朱元璋的用兵之术出自孙子和吴子,而且征引《孙子兵法》点评地理形势变化。《读史方舆纪要》汲取了孙子兵学思想精华,多方继承《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包括接受其战略战术思想、沿用其军事地理术语、承袭其重视"地利"的思想、信奉其"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的思想。并进一步拓展了《孙子兵法》军事地理学内容,广泛援引战史佐证《孙子兵法》军事地理思想,对"重地"的认知,更为全面深入。尤为重要的是,顾祖禹受到启迪,进一步提出了"地利变化无穷"和"争地必得其人"的思想,超越了原有的军事地理思想,使其成为军事地理领域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孙子 《孙子兵法》 军事地理
原文传递
都城区位与国家战略:顾祖禹建都思想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毛曦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10,共6页
清初顾祖禹具有丰富的建都思想:认为都城区位的选择虽应考虑多种因素,但地理形势应位居首要;都城选址通常是以国家战略为出发点,综合权衡各种要素而做出的选择,并需要对其不足方面进行弥补,尤其需要以国都为核心做好相应的军事布防;国... 清初顾祖禹具有丰富的建都思想:认为都城区位的选择虽应考虑多种因素,但地理形势应位居首要;都城选址通常是以国家战略为出发点,综合权衡各种要素而做出的选择,并需要对其不足方面进行弥补,尤其需要以国都为核心做好相应的军事布防;国都的区位选择固然重要,然而决定国家兴衰存亡的根本不是"天时"与"地利",而在于"人和",尤其是国力的强弱。这一建都思想具有系统性和领先性,对于当今建都问题的讨论具有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 建都
原文传递
《读史方舆纪要》“川渎异同”的撰述旨趣及学术价值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文华 《史学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8-108,共11页
“川渎异同”是《读史方舆纪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创设有着特别的用意,体现出顾祖禹承继“志河渠”传统的学术旨趣、心中有天下全势的战略思维以及关心国计民生的忧患意识。顾祖禹广泛采集资料,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川渎异同”中... “川渎异同”是《读史方舆纪要》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创设有着特别的用意,体现出顾祖禹承继“志河渠”传统的学术旨趣、心中有天下全势的战略思维以及关心国计民生的忧患意识。顾祖禹广泛采集资料,秉承实事求是的精神,在“川渎异同”中集中记载了黄河、淮河、汉水、长江、盘江以及漕河、海运,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探索大江大河的河道变迁趋势及其规律,具有启迪思想、开拓视野的作用;从天人关系的哲学视野审视问题,对人地关系作出深入探索,对于研究人地关系问题具有启发意义;阐释地名得名原由,是研究地名的宝贵资料;辑录水利河工史料,可为研究治河学说史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读史方舆纪要》 “川渎异同” 顾祖禹 学术价值 经世致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