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清宫到伦敦——传顾恺之《女史箴图》西传轨迹及外流成因再检讨
1
作者 任仕东 《艺术探索》 2023年第5期32-39,共8页
传顾恺之《女史箴图》于20世纪前后从清宫流出,辗转成为大英博物馆百余年来的镇馆之宝。因缺乏相关直接记录,画卷流出轨迹及成因等问题说法不一。实际上,《女史箴图》是在义和团运动时期流出清宫,被英国的克拉伦斯·约翰逊上尉带离... 传顾恺之《女史箴图》于20世纪前后从清宫流出,辗转成为大英博物馆百余年来的镇馆之宝。因缺乏相关直接记录,画卷流出轨迹及成因等问题说法不一。实际上,《女史箴图》是在义和团运动时期流出清宫,被英国的克拉伦斯·约翰逊上尉带离中国。依据他写给大英博物馆版画及绘画部的负责人悉尼·科尔文的信件等档案资料及馆藏信息,该画卷的入藏性质属于金钱交易品。因此一种广为流传的“赠礼”说法不足采信,它与该画卷作为金钱交易品的入藏时间、性质、逻辑等抵牾不合。画卷是被八国联军侵略者从北京劫走,掠夺者指向英国军官约翰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顾恺之《女史箴图》 伦敦大英博物馆 克拉伦斯·约翰逊 金钱交易 义和团运动 掠夺 清宫
下载PDF
《画云台山记》的园林设计观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庭风 陈志菲 刘燕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39,共3页
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不仅是一篇山水画的教学篇,更是一篇山水园的教学篇。因为绘画和造园在要素上的共同性,可以从通篇文字中找到与造园规划布置一一对应的要点。文中提出的山脉三段式、横向如龙式、纵向直顿式都是山景创作的重要法... 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不仅是一篇山水画的教学篇,更是一篇山水园的教学篇。因为绘画和造园在要素上的共同性,可以从通篇文字中找到与造园规划布置一一对应的要点。文中提出的山脉三段式、横向如龙式、纵向直顿式都是山景创作的重要法式。另外,堆石重势、峰根空绝、半露半隐、双阙呼应、阴阳向背、水面倒影等手法,都是景观创作的重要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顾恺之 画云台山记 堆山
下载PDF
中国山水画的萌芽与创立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池瑜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共7页
山水诗画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典型代表,在汉以前描绘自然景物和神话的绘画作品已经存在,魏晋时期受老庄及玄学的影响而产生的自然主义哲学是山水画产生的思想根源,同一时期玄言诗和田园山水诗的流行为山水画的出现创造了氛围,独立的山水画... 山水诗画是中国艺术精神的典型代表,在汉以前描绘自然景物和神话的绘画作品已经存在,魏晋时期受老庄及玄学的影响而产生的自然主义哲学是山水画产生的思想根源,同一时期玄言诗和田园山水诗的流行为山水画的出现创造了氛围,独立的山水画的创立应该是晋朝,而在南朝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山水画 魏晋玄学 顾恺之
下载PDF
“以形写神”——顾恺之的美学思想 被引量:8
4
作者 陈苏民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25-28,共4页
作为六朝三大画家之一的顾恺之在绘画领域第一个提出了“以形写神”的理论,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着重论述了“以形写神”论的实质内容及其形成的深厚的思想渊源。
关键词 顾恺之 以形写神 美学思想
下载PDF
顾恺之的《庐山会图》与六朝时期的宫亭湖神女传说 被引量:3
5
作者 陈铮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9-58,共10页
顾恺之的《庐山会图》并不像一些学者所说那样是张"纯粹的山水画",而是以庐山脚下宫亭湖为背景的人物画。该作品取材自六朝时期影响巨大的宫亭湖神传说,主题是当时流行的人神相恋,而某些场景则保留在今本《洛神赋图》之中。... 顾恺之的《庐山会图》并不像一些学者所说那样是张"纯粹的山水画",而是以庐山脚下宫亭湖为背景的人物画。该作品取材自六朝时期影响巨大的宫亭湖神传说,主题是当时流行的人神相恋,而某些场景则保留在今本《洛神赋图》之中。米芾所见到的六朝风格唐摹本《古庐山图》残件,为考证顾恺之《庐山会图》的内容、形式以及它与《洛神赋图》的关系提供了关键证据。顾恺之时代还没有出现独立的山水画,所谓"山水"只是填补在人物身后的一道幕景而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恺之 宫亭湖神女 《庐山会图》 《洛神赋图》 《古庐山图》
下载PDF
中国画学史上的无锡六大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积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54-161,共8页
在中国画创作发展的历史中,出生在无锡地区的顾恺之、倪云林、王绂、邹一桂、徐悲鸿、吴冠中,合称六大家,其绘画成就之卓绝,不仅影响太湖沿岸地区,更饮誉海内外,他们都是有高深修养的文人,在中国画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篇章。同时,六... 在中国画创作发展的历史中,出生在无锡地区的顾恺之、倪云林、王绂、邹一桂、徐悲鸿、吴冠中,合称六大家,其绘画成就之卓绝,不仅影响太湖沿岸地区,更饮誉海内外,他们都是有高深修养的文人,在中国画学史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篇章。同时,六大家又是其各自时代一流的绘画理论家,他们的理论来自实践,有感而发,具有独到的建树,体现代表这一时代中国画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我们应该好好研究他们的足迹:传统(不拒绝汲取外来艺术的营养)——生活——修养——创新,这就是他们所走的成功之路,也是古今中外一切有成就的画家的成功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锡六大家 顾恺之 倪云林 王绂 邹一桂 徐悲鸿 吴冠中 中国画 中国绘画史 绘画理论
下载PDF
论东晋顾恺之的“痴绝” 被引量:1
7
作者 袁济喜 黎臻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60-65,共6页
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的画家,世称"才绝"、"画绝"、"痴绝"。他的"痴"同他的人格联系在一起。而这样的精神人格是与魏晋时期的社会风尚、人物才性、品藻标准等都密切相关。本文试从顾恺之的"痴... 顾恺之是东晋著名的画家,世称"才绝"、"画绝"、"痴绝"。他的"痴"同他的人格联系在一起。而这样的精神人格是与魏晋时期的社会风尚、人物才性、品藻标准等都密切相关。本文试从顾恺之的"痴"与两晋士人的"痴"入手,从魏晋人物品藻和时人风度来分析顾恺之的精神人格与魏晋士人的审美风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恺之 痴绝 士人风度 艺术精神
下载PDF
顾恺之画论释读 被引量:2
8
作者 张睿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78-80,共3页
魏晋南北朝继承和发扬了汉代绘画艺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出现了专业画家,绘画创作呈现繁荣的景象,一时人才辈出。顾恺之以其高超的绘画技能和他本人相当的文化素养及超凡脱俗的气质成为东晋最伟大的绘画理论家。他在绘画中有意识... 魏晋南北朝继承和发扬了汉代绘画艺术,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出现了专业画家,绘画创作呈现繁荣的景象,一时人才辈出。顾恺之以其高超的绘画技能和他本人相当的文化素养及超凡脱俗的气质成为东晋最伟大的绘画理论家。他在绘画中有意识地介入了文人士大夫的人格情操和审美情趣,并提出了"传神论",成为我国最早较完备的绘画理论。它已经较全面地接触到中国绘画的艺术规律,影响深远。其后由人物画领域发展到山水画、花鸟画等领域,一直推动着中国历代绘画的发展,促进中国绘画独特民族风格的形成,渐渐拉开了早期中国文人画理论的历史序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神论 顾恺之 以形写神 传神写照 迁想妙得
下载PDF
谈“树”的文化功能——顾恺之《洛神赋》与砖画《竹林七贤》中“树”的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曹院生 《东南文化》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3-86,共4页
从文化功能学而论顾恺之《洛神赋》中的“树”具有审美的情感表达功能,而砖画《竹林七贤》中的“树”具有祭祀的崇拜功能,二者处于不同的文化功能系统。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中“树”的文化功能的扩展是文人士大夫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和生命... 从文化功能学而论顾恺之《洛神赋》中的“树”具有审美的情感表达功能,而砖画《竹林七贤》中的“树”具有祭祀的崇拜功能,二者处于不同的文化功能系统。魏晋南北朝时期绘画中“树”的文化功能的扩展是文人士大夫追求自我价值实现和生命意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恺之《洛神赋》 砖画《竹林七贤》 文化功能 比较
下载PDF
《洛神赋图》情感表达中的三重蕴涵 被引量:6
10
作者 常德强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08年第4期13-16,共4页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洛神赋》,渗透了顾恺之对《洛神赋》主题和情感的独到理解,他用独特的绘画理念和绘画技巧再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顾恺之的情感中蕴涵了历史、文学、艺术的因素,具体画面表现为"以...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是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洛神赋》,渗透了顾恺之对《洛神赋》主题和情感的独到理解,他用独特的绘画理念和绘画技巧再现了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顾恺之的情感中蕴涵了历史、文学、艺术的因素,具体画面表现为"以韵传情"的绘画基调、连环性构图的样式和"春蚕吐丝"般的连绵线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恺之 《洛神赋图》 情感 蕴涵
下载PDF
传顾恺之《洛神赋图》卷“北京甲本”考源 被引量:2
11
作者 韩刚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第2期27-42,共16页
立足“北京甲本”图像、题识与印鉴等信息的较全面深入考察,反思前贤研究,认为其并非学界所定宋人摹本,而当是明代文嘉等著录的唐李昭道摹顾恺之《洛神赋图》卷。
关键词 顾恺之 《洛神赋图》 北京甲本 李昭道
下载PDF
中国早期道教人神对话现象透析——以顾恺之《洛神赋图》为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玺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70-72,共3页
中国古典艺术关注探索人神关系,早期道教更加注重神人相通和得道成仙。东晋画家顾恺之留传千古的杰作《洛神赋图》是对道家神仙思想的较好注解。顾恺之通过对人神交往的铺陈,将个人生命的感悟体验倾注于作品中,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对神... 中国古典艺术关注探索人神关系,早期道教更加注重神人相通和得道成仙。东晋画家顾恺之留传千古的杰作《洛神赋图》是对道家神仙思想的较好注解。顾恺之通过对人神交往的铺陈,将个人生命的感悟体验倾注于作品中,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对神仙意境的追求,弥漫着探索自由超脱人生境界的艺术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恺之 洛神赋图 洛神 道教
下载PDF
浅析顾恺之的"迁想妙得"说 被引量:2
13
作者 魏锦蓉 《张家口师专学报》 2004年第2期10-12,共3页
通过对"迁想妙得"说的剖析,阐述了画家主观意识联想在表现客观对象过程中的作用,"进入角色"创获心灵深处的感悟,从而使艺术形象达到"传神"的效果,体现出绘画的创作构思和审美活动。
关键词 迁想妙得 顾恺之 绘画 画家 艺术形象 阐述 传神 创作构思 心灵 审美活动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画论中的审美观影响中国园林范式研究
14
作者 孙伯航 佟雪霏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第42期87-88,共2页
中国园林确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园林范式还处于初级阶段,魏晋南北朝画论中山水画也逐渐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并推动山水画论发展以至影响园林范式研究。诗画园一体论,选取画家顾恺之与谢赫的画论观点分析寻找与园林营造关于山石的内... 中国园林确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园林范式还处于初级阶段,魏晋南北朝画论中山水画也逐渐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并推动山水画论发展以至影响园林范式研究。诗画园一体论,选取画家顾恺之与谢赫的画论观点分析寻找与园林营造关于山石的内在关联,将自然的诗情画意的审美意境运用到中国园林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赫 顾恺之 园林范式
下载PDF
东晋桓温幕府文士及文学活动考略
15
作者 龚斌 《云梦学刊》 2019年第1期110-117,共8页
东晋军事强人桓温任荆州刺史数十年,他不仅是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有着强烈的文化担当意识,喜招揽人才,四方文学才能之士云集,荆州遂成为当时主要的文学创作中心。钩沉桓温军府中的众多文士,描述他们的文学活动,评述其中的佳作,可... 东晋军事强人桓温任荆州刺史数十年,他不仅是重要的政治家、军事家,而且有着强烈的文化担当意识,喜招揽人才,四方文学才能之士云集,荆州遂成为当时主要的文学创作中心。钩沉桓温军府中的众多文士,描述他们的文学活动,评述其中的佳作,可以部分地显示东晋文学史上早已丢失的一段繁荣。考述桓温幕府的文士及文学活动,证明古代的文学创作往往与家族及地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说明幕府文学是文学史研究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桓温幕府 袁宏 顾恺之 战争 游宴
下载PDF
东晋画家顾恺之的传神论探析
16
作者 彭志斌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79-80,共2页
魏晋时期玄学的兴起,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使这一时期的艺术所追求的美,既有形色又超于形色,含有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人格理想,高扬了情感的意义和价值。顾恺之的传神论作为中国画的一个基本理论,也一直深刻影响着中国画的发展。
关键词 传神论 魏晋玄学 顾恺之 以形写神
下载PDF
从“传神写照”解读傅雷的翻译“神似论”
17
作者 张伟 《武陵学刊》 2012年第6期124-126,共3页
从"神似"一词的源头"传神写照"的辩证和阐释上来看,傅雷的"神似论"是建立在绘画艺术主观审美感受基础上的一种翻译评论,实际上是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美学要求。傅雷的翻译经验和主张反映了他的翻译实践与&... 从"神似"一词的源头"传神写照"的辩证和阐释上来看,傅雷的"神似论"是建立在绘画艺术主观审美感受基础上的一种翻译评论,实际上是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美学要求。傅雷的翻译经验和主张反映了他的翻译实践与"传神写照"的理念不谋而合,印证了艺术需以"形"写"神",方能"形"、"神"兼备的必然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似论” 傅雷 “传神写照” 顾恺之
下载PDF
论顾恺之《启蒙记》的小说蕴涵
18
作者 孔德明 李昱 《昆明学院学报》 2021年第4期91-96,共6页
顾恺之《启蒙记》于史志目录多著录于经部小学类,王应麟却说杂以虚诞怪妄之说,为史官之末事。马国翰亦说其非训蒙之正体。从现存佚文看,颇有博物和志怪的古小说蕴涵。《启蒙记》纂入虚诞怪妄之说,主要源于顾恺之痴黠的性格和高奇的行事... 顾恺之《启蒙记》于史志目录多著录于经部小学类,王应麟却说杂以虚诞怪妄之说,为史官之末事。马国翰亦说其非训蒙之正体。从现存佚文看,颇有博物和志怪的古小说蕴涵。《启蒙记》纂入虚诞怪妄之说,主要源于顾恺之痴黠的性格和高奇的行事风格,也受到了当时神鬼仙巫之风盛行及束皙《发蒙记》的影响。《启蒙记》端肃雅正的外衣里包裹着丰富的古小说内蕴,不仅打破了子不语怪力乱神的传统,也有力地推动了小说的流传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顾恺之 启蒙记 虚诞 怪妄 小说蕴涵
下载PDF
魏晋南北朝艺术论略
19
作者 马晓婕 马晓婵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01-103,112,共4页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但也正因为动荡战乱,才带来了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从客观上分析,这是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文化交流及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试从魏晋南北朝的歌舞乐《清商乐》、《神弦歌》、嵇康的《声无哀乐论...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但也正因为动荡战乱,才带来了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从客观上分析,这是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文化交流及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试从魏晋南北朝的歌舞乐《清商乐》、《神弦歌》、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以及文人画出发,来分析阐释当时艺术发展的动力及特征。这些古代作品表达了创作者以及欣赏者的情感及心理,也表现了当时中国艺术哲学中宁静致远、平淡天真的文人审美情怀。经济的不断繁荣、文化的交流融合、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佛教艺术的迅速发展,这些因素都推动着艺术向前发展,使这一时期的艺术延续了长达1600多年的历史,并有着质的变化,成为中国艺术的分水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晋南北朝 歌舞艺术 清商乐 佛教 石窟 顾恺之
下载PDF
罗衤圭徐转红袖扬——关于古代袿衣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7
20
作者 周方 卞向阳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1-106,共6页
现有关于袿衣的研究多停留在对于袿衣上"纖"与"髾"的阐释中,缺乏对于袿衣起源、发展及形制演变的论述。文章通过对于文献的梳理,指出汉代袿衣源自周礼的"三翟"遗俗,并依据考古中的图像,将袿衣分为"... 现有关于袿衣的研究多停留在对于袿衣上"纖"与"髾"的阐释中,缺乏对于袿衣起源、发展及形制演变的论述。文章通过对于文献的梳理,指出汉代袿衣源自周礼的"三翟"遗俗,并依据考古中的图像,将袿衣分为"袍制袿衣"和"襦裙制袿衣"两种。汉代流行的是"袍制袿衣",魏晋南北朝流行的是"襦裙制袿衣",袿衣形制的转变符合东汉晚期袍服式微,魏晋南北朝时期襦裙渐成主流的历史趋势。另外,文章指出顾恺之笔下的袿衣女性影响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袿衣图像的表现,在南北朝晚期画师们的艺术加工下,袿衣逐渐进入了神仙造像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服装 袿衣 南北朝 顾恺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