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湖南省新田县大坪塘土话中的几个名词后缀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陈立中
-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毕节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4年第5期57-61,共5页
-
文摘
湖南省新田县大坪塘土话中"头"、"牯"、"婆"、"崽"是四个具有很强构词能力的名词后缀。"头"可以附于单音节、双音节名词或动词后面构成新的普通名词,还可以构成新的方位名词。"牯"可以作为词根,放在指称有性动物的词根或名词之后,构成表示雄性动物的名词,但更多地是虚化作名词后缀。"婆"可用作表示祖母辈女性的词根,也可加在指称动物的词根或名词的后面一起构成指称雌性动物的名词。"崽"由实词虚化为名词后缀,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名词后缀"子"或"儿"。
-
关键词
大坪塘土话
名词后缀
头
牯
婆
崽
-
Keywords
Dapingtang Local Dialect
Noun Suffix
Tou(头)
gu(牯)
Po(婆)
Zai(崽)
-
分类号
H17
[语言文字—汉语]
-
-
题名湘西苗族吃鼓藏仪式辨析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吴晓东
-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
-
出处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1-4,共4页
-
文摘
湖南湘西苗族以前也存在过合寨一起杀牛祭祖的吃鼓藏仪式,这一仪式与目前贵州苗族的吃鼓藏类似,虽然目前多写成"吃鼓藏",但"吃牯脏"是最初的写法,是对祭祀中吃牛牯脏的表面记述。另外,湘西苗族椎牛与吃鼓藏的关系,一开始可能是同一性质的祭祀,但至少发展到清朝的时候,椎牛与吃鼓藏已经是不同的两种祭祖仪式了。
-
关键词
湘西苗族
鼓
吃鼓藏
吃牯脏
-
Keywords
Xiangxi Miao
drum
Chi gu Zang(吃鼓藏)
Chi gu Zang(吃牯脏-the original spelling)
-
分类号
K890
[历史地理—民俗学]
-
-
题名古楚方言词“豭、牯”
被引量:2
- 3
-
-
作者
马艺萌
邵则遂
-
机构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
出处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00-105,共6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周秦两汉楚方言词研究"(12BYY079)
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2YJA740065)
-
文摘
上古时期,"豭"、"羖"、"麚"、"牯"同源,从先秦到唐代的用例或见于楚地文献,或见于通语文献所述的楚地故事。楚简曾多次出现从"古"的雄性动物名且与"牯"音近。"豭"多次出现在楚语地区的县志中,带有"牯"的地名全部集中在今南方地区,与古楚语有继承关系。古"豭、牯"与部分南方少数民族语言中表"雄性"义的词音近同源,故厘定"豭、牯"为古楚方言词。
-
关键词
豭
牯
古楚方言
-
Keywords
Jia(豭)
gu(牯)
Ancient Chu(楚) dialects
-
分类号
H171
[语言文字—汉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