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东省海岸带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小丁 唐力明 +10 位作者 孙端 李伊黎 许敏端 康昕怡 谭宾 肖红 赵桔超 冯功学 赵耀龙 陈伟莲 许耿然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59-473,共15页
在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指南的基础上,针对陆域和海域,探索构建了“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3大功能导向下的海岸带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多源遥感数据及相关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实证... 在国土空间规划“双评价”指南的基础上,针对陆域和海域,探索构建了“生态保护-农业生产-城镇建设”3大功能导向下的海岸带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以多源遥感数据及相关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实证开展了海岸带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工作。结果表明:1)海岸带地区84%左右陆域面积、超过1/2县(市、区)的海域资源环境综合承载状态均以可载为主要特征,资源环境综合承载状态整体良好;2)生态保护功能导向下60.05%的陆域以及14个县(市、区)的海域呈可载状态,主要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东西两翼;3)农业生产功能导向下的陆域农业承载情况较为严峻,以临界超载为主,而海域农业生产下可载县(市、区)数量相对较少;4)与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功能相比,城镇建设功能下可载区域面积分布最广,86.93%的陆域和29个县(市、区)的海域呈可载状态,仅3.01%的陆域以及10个县(市、区)的海域呈超载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环境承载力 生态保护 农业生产 城镇建设 海岸带 广东省
下载PDF
广东—海南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被引量:42
2
作者 杨清伟 蓝崇钰 辛琨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29,共5页
采用Costanza等的分类系统和相关服务的单位价值,根据广东省1987年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和其他相关资料,初步估算出广东—海南海岸带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316.97亿美元/a,其中陆地为187.38亿美元/a、海域为129.59亿美元/a... 采用Costanza等的分类系统和相关服务的单位价值,根据广东省1987年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报告和其他相关资料,初步估算出广东—海南海岸带的生态系统服务的总价值为316.97亿美元/a,其中陆地为187.38亿美元/a、海域为129.59亿美元/a。该总价值占全国总价值的4.07%,养分循环、水分调节、休闲和水分供给等服务的价值突出,分别为全国总价值的6.17、3.98、3.66和3.37%.由于自然生态系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以及计算参数和方法存在缺陷,因而得到的只是一个偏低的保守值,有待今后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海南 海岸带 生态系统服务 价值
下载PDF
近20a广东省海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50
3
作者 高义 苏奋振 +3 位作者 孙晓宇 杨晓梅 薛振山 张丹丹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95-103,共9页
在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1985年和2005年广东省海岛海岸带土地利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对海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分析表明:(1)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农用地面积变化最大,减少了2 048 km2,占研究区内1985年农用... 在采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对1985年和2005年广东省海岛海岸带土地利用数据处理的基础上,对海岛海岸带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子进行分析。分析表明:(1)各土地利用类型中,农用地面积变化最大,减少了2 048 km2,占研究区内1985年农用地总面积的31.4%;(2)研究区内共围填海370 km2,其中粤东、粤西和珠江口分别占12.6%,31.2%和56.2%;(3)珠海、广州、东莞、深圳、汕头和大亚湾等地城区面积扩张均在10倍以上,形成了环珠江口城市带;(4)近20 a来,研究区内整体土地利用综合变化率达24.2%,其中粤东、粤西和珠江口分别为15.6%,22.8%和28.2%。研究揭示了20 a间研究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模式及其驱动力,为该区域土地资源规划、近岸海洋环境保护和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对其他海岸带及近海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土地利用变化 转移矩阵 围填海 扩张系数 动态变化度
下载PDF
东南沿海地震带(含台湾海峡地区)地震活动期的讨论 被引量:4
4
作者 严尊国 李普丽 +1 位作者 狄莉莎 薛军蓉 《华南地震》 1996年第2期10-15,共6页
东南沿海地震带(含台湾海峡地区)地震活动存在一个340年左右的主要分期,目前处在1400年以来的第二活动期。本文充分注意到70余年的次级分期影响,分析表明,第二活动期可以简单划分为平静和释放两个阶段,释放阶段存在两个... 东南沿海地震带(含台湾海峡地区)地震活动存在一个340年左右的主要分期,目前处在1400年以来的第二活动期。本文充分注意到70余年的次级分期影响,分析表明,第二活动期可以简单划分为平静和释放两个阶段,释放阶段存在两个应变释放高潮时段,自1986年进入第二高潮时段,1994年9月台湾海峡7.3级地震是其主要标志之一,预计这一高潮时段将持续至2040年左右,其间可能会有数次M≥6级地震发生,并且不能排除继续发生7级左右地震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地震带 地震周期 东南沿海
下载PDF
广东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总体框架 被引量:3
5
作者 熊永柱 夏斌 +2 位作者 张正栋 包世泰 张美英 《海洋地质动态》 2005年第4期5-9,i001,共6页
在阐述了广东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后,根据系统的应用需求,确立了系统的总体目标和功能结构,并重点研究了地理信息技术、空间元数据、空间数据仓库技术和决策支持模型与方法等关键技术,在广东海岸带复杂动态海量多源数据... 在阐述了广东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后,根据系统的应用需求,确立了系统的总体目标和功能结构,并重点研究了地理信息技术、空间元数据、空间数据仓库技术和决策支持模型与方法等关键技术,在广东海岸带复杂动态海量多源数据的获取、更新、管理、分析与决策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力求为广东海岸带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系统的详细分析设计和开发实践提供规范化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决策支持系统 可持续发展 “3S”技术 框架 海岸带 广东省
下载PDF
福建滨海牛山岛—兄弟屿断裂活动性与地震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园田 谢志平 《西北地震学报》 CSCD 1997年第2期34-40,共7页
闽南粤东沿海的泉州—汕头地震带是我国东南沿海地震活动水平最高的地方.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是我国最著名的侨乡.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牛山岛—兄弟屿断裂带及其活动性对该区的地震监测预报、防震减灾和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 闽南粤东沿海的泉州—汕头地震带是我国东南沿海地震活动水平最高的地方.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集,是我国最著名的侨乡.因此,进一步深入研究牛山岛—兄弟屿断裂带及其活动性对该区的地震监测预报、防震减灾和重大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都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动断裂带 地震 闽粤沿海 地震构造带
下载PDF
华南沿海沉积盆地的新构造运动及其与地震的关系 被引量:5
7
作者 陈伟光 《华南地震》 1995年第2期55-61,共7页
华南沿海大多数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属于断陷盆地。分析这类盆地的演化发育可以将其划分为完成型、继承型和新生型三类,它们的新构造运动特征,尤其是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有明显差异。通过地质地貌方法初步估算了三类盆地的垂直构造运动的... 华南沿海大多数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属于断陷盆地。分析这类盆地的演化发育可以将其划分为完成型、继承型和新生型三类,它们的新构造运动特征,尤其是第四纪以来的活动性有明显差异。通过地质地貌方法初步估算了三类盆地的垂直构造运动的速率,在进行对比后认为,其构造运动的强度与地震活动有密切关系。指出三类盆地主要分布地区的两条地质界线对划分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可能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构造运动 地震活动性 沉积盆地 地震
下载PDF
粤西海岛海岸带典型地类SPOT-5影像解译标志 被引量:4
8
作者 李晓敏 张杰 +1 位作者 马毅 吴培强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47-450,455,共5页
基于SPOT-5假彩色合成影像,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对粤西海岛海岸带地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了地物的遥感影像特征,建立了耕地、园地、林地、居民地及工矿仓储用地、水域和滩涂6类典型地物的遥感解译标志。采用典型样区与样点相结合的方... 基于SPOT-5假彩色合成影像,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对粤西海岛海岸带地物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了地物的遥感影像特征,建立了耕地、园地、林地、居民地及工矿仓储用地、水域和滩涂6类典型地物的遥感解译标志。采用典型样区与样点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该解译标志提取的结果进行了踏勘验证,经检验,解译精度在90%以上。粤西海岛海岸带卫星遥感调查实践表明: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对海岛海岸带资源调查和环境监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海岸带 解译标志 SPOT-5影像 粤西
下载PDF
广东省沿海经济带区域差异探析 被引量:3
9
作者 刘志霞 张加恭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6年第6期57-62,共6页
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对整个广东省的经济有极大的影响。目前,其整体水平高于国内其他省份的沿海经济带,但是其内部区域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单要素方面。采用聚类分析法划分了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的... 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的发展对整个广东省的经济有极大的影响。目前,其整体水平高于国内其他省份的沿海经济带,但是其内部区域差异较大。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等单要素方面。采用聚类分析法划分了广东省沿海经济带的结构层次,并分析不同层次的特点。进而揭示了广东省沿海经济带巨大的区域差异给整个区域发展所带来的问题。最后,在分析区域差异及其负面影响的基础上,提出广东沿海经济带协调发展的几点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省 沿海经济带 区域差异 聚类分析
下载PDF
闽粤台沿海北西西向最新构造带与大震构造背景 被引量:9
10
作者 毕福志 袁又申 范国胜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83-192,T001,共11页
闽粤台沿海自台湾运动以来逐渐形成了多条北西西向隆起—拗陷的最新活动构造带,与已知的北东—北北东向隆起、拗陷带构成了区域性镶嵌构造格局。 研究区内除板块相互碰撞、俯冲及上地幔物质上涌形成大震构造背景外,莫霍面隆起或隆起断... 闽粤台沿海自台湾运动以来逐渐形成了多条北西西向隆起—拗陷的最新活动构造带,与已知的北东—北北东向隆起、拗陷带构成了区域性镶嵌构造格局。 研究区内除板块相互碰撞、俯冲及上地幔物质上涌形成大震构造背景外,莫霍面隆起或隆起断距大、低速层厚、地壳变薄、近两、三千年地表抬升差异活动显著以及台东近海有北西西向构造活动等,也都是发生大震的重要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带 构造 地震 海岸
下载PDF
广东沿海经济带海洋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实证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玉强 李民梁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1年第4期16-26,共11页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环境库茨涅兹理论构建广东沿海经济带主要海洋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P的线性回归模型,探索海洋环境随经济增长的变化规律,并采用熵变方程法进一步描述海洋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 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是社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环境库茨涅兹理论构建广东沿海经济带主要海洋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P的线性回归模型,探索海洋环境随经济增长的变化规律,并采用熵变方程法进一步描述海洋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广东沿海经济带以第二和第三产业为主导,经济增长速度快,但海洋污染物排放量逐年增加,其中珠三角是海洋污染物排放的主体区域;广东沿海经济带海洋环境与经济增长的EKC曲线因主要海洋污染物类别和地区的差异而呈现线型、"倒U"型、"N"型和"倒N"型等不同形式,整体海洋环境污染与人均GDP的拟合趋势表现为单调递增的线性变化,海洋环境污染程度随经济增长而显著加剧;广东沿海经济带海洋环境与经济增长处于严重不协调状态,经济增长与海洋环境质量的变化方向相反;亟须优化调整广东沿海经济带的产业分工布局,强化海洋环境保护制度保障,构建和完善海洋环境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东沿海经济带 海洋环境 经济发展 海洋污染 环境库茨涅兹理论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策略 被引量:31
12
作者 王金华 黄华梅 +5 位作者 贾后磊 郑淑娴 赵明利 陈绵润 张晓浩 庄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8430-8439,共10页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海岸带高强度开发区域,面临着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压力,开展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是绿色湾区发展的必然需求。在分析大湾区海岸带基底、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大湾区海岸带生态系统保...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海岸带高强度开发区域,面临着生态环境质量不高、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的压力,开展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是绿色湾区发展的必然需求。在分析大湾区海岸带基底、生态环境现状及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大湾区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规划的策略,从以下5个方面构筑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生态系统保护修复规划的体系:一是从陆海污染统筹治理来恢复海域生物生存环境;二是从自然岸线保护、自然保护地体系重构与规范化建设、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保护来加强海岸带生态的保护;三是通过岸线生态修复、典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红树林、珊瑚礁、海草床)修复、受损海岛生态修复来构筑生态安全屏障;四是从海堤生态化改造与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和海岸带综合防护工程建设来促进生态减灾协同增效;五是打造智慧海岸带管理服务平台来保障海洋命运共同体健康发展。本研究提出大湾区海岸带生态保护修复策略,期望为大湾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生态系统 生态保护修复 规划策略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国土空间陆海统筹规划策略与管控探索——以广东省为例 被引量:10
13
作者 魏正波 罗彦 +1 位作者 肖锐琴 何舸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44-553,共10页
如何坚持陆海统筹,实现全域全要素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主要面临陆海统筹规划编制方法差异、陆海资源评价方法单一和海岸带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文章结合不同层级管理事权,提出了“保护、... 如何坚持陆海统筹,实现全域全要素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改革的重点任务之一。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中主要面临陆海统筹规划编制方法差异、陆海资源评价方法单一和海岸带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文章结合不同层级管理事权,提出了“保护、利用、特色”三位一体的陆海统筹模式、基本原则和管控思路,以及陆海统筹规划编制和空间管控体系等。从统一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角度入手,以广东省为例,通过对陆海统筹重点区域管控对象、管控内容、管控手段和实施效果的全面梳理,提出应该以生态保护和底线管控优先,创新陆海统筹区线管控机制、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海岸带重点资源项目库、陆海使用权立体分层等管控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规划 陆海统筹 海岸带综合管理 管控方法 广东省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生态安全逻辑框架与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曹伟 李仁杰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71-80,共10页
海岸带生态安全是目前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重点领域。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存在海陆缺乏统筹、开发利用粗放和生态系统功能结构衰退等诸多生态安全问题,基于已有的海岸带生态安全框架体系,通过梳理海岸带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将海岸带生态安... 海岸带生态安全是目前多学科交叉研究的重点领域。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存在海陆缺乏统筹、开发利用粗放和生态系统功能结构衰退等诸多生态安全问题,基于已有的海岸带生态安全框架体系,通过梳理海岸带生态安全的影响因素,将海岸带生态安全归结为生态隐患与生态响应两个部分,同时考虑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交互胁迫作用,重构海岸带生态安全逻辑框架,分析了生态安全影响因素的类别、来源与特征,基于重构的逻辑框架以及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开发利用的基本现状和面临问题,提出湾区(宏观)、城市(中观)和乡镇(微观)多尺度结合的海岸带生态安全策略,以期为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空间规划与综合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海岸带 生态安全 逻辑框架
下载PDF
华南海岸带主要气象要素的递变特征
15
作者 宋德众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0年第3期275-282,共8页
本文通过分析华南海岸带约25a的气候资料,揭示了该地区主要气象要素(气温、降水、风)的递变特征。
关键词 海岸 气象要素 递变 降水 华南
下载PDF
长乐—南澳构造带的变形—变质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郭坤一 《资源调查与环境》 1990年第3期49-57,共9页
长乐—南澳构造带在中生代时期经历了多幕构造变形和多期变质作用。它们分别是: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第一幕变形;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第二幕变形;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第三幕变形。每一幕变形和每期变质作用均有各自的构造形迹和典型矿... 长乐—南澳构造带在中生代时期经历了多幕构造变形和多期变质作用。它们分别是:高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第一幕变形;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第二幕变形;绿片岩相变质作用—第三幕变形。每一幕变形和每期变质作用均有各自的构造形迹和典型矿物共生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变质作用 长乐—南澳构造带 闽粤沿海
下载PDF
粤东滨海断裂带第四纪活动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李峰 环文林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9-28,共10页
我国东南沿海滨海断裂带是1条活动强烈的地震构造带,位于珠江口盆地北缘的粤东滨海断裂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确定该断裂带的几何展布位置与最新活动特征对科学评价华南沿海地区地震危险性、地震构造和地球动力学具有重要科学意义。通过... 我国东南沿海滨海断裂带是1条活动强烈的地震构造带,位于珠江口盆地北缘的粤东滨海断裂带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确定该断裂带的几何展布位置与最新活动特征对科学评价华南沿海地区地震危险性、地震构造和地球动力学具有重要科学意义。通过综合分析近年来南海东北部海域地质地貌、地震反射剖面、深部探测、地震活动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总结了粤东滨海断裂带几何结构与分段活动性,研究成果已应用于粤东沿海重大工程选址和地震区划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东 滨海断裂带 活动特征 断裂几何结构
下载PDF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的粤港澳大湾区惠州海岸带生态安全评价分析 被引量:19
18
作者 何晔宇 匡耀求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62-368,共7页
将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考虑海岸带生态风险形成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识别影响海岸带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将海岸带生态安全归纳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准则... 将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作为一个整体,充分考虑海岸带生态风险形成机制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识别影响海岸带生态安全的主要因素。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模型,将海岸带生态安全归纳为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准则层,选取26个能够反映生态安全状况的因子来构建海岸带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粤港澳大湾区惠州岸段两个沿海县(区)2007、2010、2013、2015、2016年的海岸带生态安全状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1)惠东县这5年海岸带生态安全等级分别为预警(Ⅲ)、较安全(Ⅱ)、较危险(Ⅳ)、较安全(Ⅱ)、较安全(Ⅱ);大亚湾区海岸带生态安全等级分别为预警(Ⅲ)、预警(Ⅲ)、预警(Ⅲ)、较安全(Ⅱ)、较安全(Ⅱ)。(2)“十二五”规划所采取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措施对惠州海岸带生态环境的改善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岸带生态安全状况于2013年有明显恶化,说明生态环境保护应对措施及力度仍不足以抵消这一时期持续增加的生态环境压力,同时,海岸带生态环境对于响应措施的反应具有一定程度的滞后性。(3)影响惠州海岸带生态安全的主要原因有工业的发展及污染物排放、人类活动密集及人类对海洋区域的大规模开发利用、政府响应措施实施力度、自然和人为原因所造成的海洋灾害和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模型 海岸带生态安全 粤港澳大湾区 惠州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中的景感生态学应用分析 被引量:12
19
作者 孙晓萌 吕晨璨 +1 位作者 张雪琦 董仁才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8044-8052,共9页
海岸带作为沿海地区的特有资源,不仅承担着生态保障、生产发展的功能,也是居民生活、休闲、娱乐的重要空间。景感生态学强调将人的物理感知、心理认知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生态环境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中,对当前粤港澳大湾... 海岸带作为沿海地区的特有资源,不仅承担着生态保障、生产发展的功能,也是居民生活、休闲、娱乐的重要空间。景感生态学强调将人的物理感知、心理认知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到生态环境的规划、建设与管理中,对当前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具有指导意义。以粤港澳大湾区海岸带的18个生态受损点及修复工程为例,通过文献调研和实地踏查,开展其对居民的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物理感知,以及心理认知等景感内涵方面的作用,总结了海岸带景感营造的实现思路与方法。研究认为将景感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应用于海岸带生态修复工程规划、设计和建设全过程,有助于细化生态修复各层级具体目标,全面提升生态系统服务和提高生态产品质量,提升周边居民的满意度和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带 粤港澳大湾区 景感营造 景感生态学 生态修复
下载PDF
基于台风风场模型的广东沿海电网风区图优化方法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新桥 蔡彦枫 +2 位作者 黄增浩 张灿亨 黄穗 《南方电网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6-73,共8页
为了研究台风对广东沿海地区设计风速的影响,并为今后广东沿海电网风区图优化和空间分辨率提升等建立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YanMeng台风风场模型和Poisson-Gumbel复合极值分布推算的沿海地区风区图优化方法。根据广东沿海23个气象台站... 为了研究台风对广东沿海地区设计风速的影响,并为今后广东沿海电网风区图优化和空间分辨率提升等建立方法,本文提出一种基于YanMeng台风风场模型和Poisson-Gumbel复合极值分布推算的沿海地区风区图优化方法。根据广东沿海23个气象台站的历年最大风速资料与设计风速推算成果,验证了台风风场模型的合理性。通过与现行广东沿海电网设计基本风速分布图的对比,分析了该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台风是造成广东沿海地区大风的主要原因,各地最大风速的时间变化与空间分布与台风活动密切相关。基于台风风场模型的模拟值与各台站实测序列经极值Ⅰ型分布推算值基本相当,绝对偏差在0~2 m/s之间。与广东沿海电网设计基本风速空间插值成果对比,基于台风风场模型的风区分布具有一致的空间分布特征。并且随着空间分辨率提升,显示出更丰富的细节。利用台风风场模型进行沿海地区风区分布研究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风速 台风 风区图 广东沿海地区 风电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