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以构建广东省东莞市生态网络格局为目标,评估生态廊道重要性以及识别生态廊道夹点、障碍点,确定生态保护修复的关键区域,提出相应生态修复策略,为后续相关国土空间规划与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传统的...[目的]以构建广东省东莞市生态网络格局为目标,评估生态廊道重要性以及识别生态廊道夹点、障碍点,确定生态保护修复的关键区域,提出相应生态修复策略,为后续相关国土空间规划与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传统的“生态源识别—建立阻力面—提取生态廊道”研究思路,加入城市大数据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POIs),弥补生态源地识别与阻力面构建精度不足的问题,再通过电路理论识别区域生态廊道与生态夹点、障碍点,从而构建东莞市整体生态网络格局。[结果](1)共识别生态源29处,占研究区面积20.45%,主要位于东莞市南部片区;(2)共生成生态廊道74条,其中潜在生态廊道12条,水乡片区以及市域边缘区生态廊道需要重点关注与保护。[结论]东莞市南部生态条件较好,生态源地较为集中,但城市边缘区以及北部水乡片区生态夹点与障碍点较多,需要进行重点生态修复与维护。展开更多
以广东省东莞市的6种主要森林群落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Norm值的方法,综合敏感性分析和相关分析,筛选出对土壤质量变化敏感的指标,确定了研究区域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以广东省东莞市的6种主要森林群落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Norm值的方法,综合敏感性分析和相关分析,筛选出对土壤质量变化敏感的指标,确定了研究区域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进一步对不同森林群落的土壤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由土壤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相对电导率、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等11个参数组成。各因子的土壤隶属度值显示,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是该地区土壤质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以桉树林得分最高,针阔混交林其次,荔枝林的得分最低。原因可能在于周期性的森林抚育和施肥措施改变了土壤结构,补充了土壤养分,使得桉树林土壤质量优于其他林型。总体上,研究区域的土壤肥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土壤质量较差。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以构建广东省东莞市生态网络格局为目标,评估生态廊道重要性以及识别生态廊道夹点、障碍点,确定生态保护修复的关键区域,提出相应生态修复策略,为后续相关国土空间规划与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和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传统的“生态源识别—建立阻力面—提取生态廊道”研究思路,加入城市大数据兴趣点(points of interest,POIs),弥补生态源地识别与阻力面构建精度不足的问题,再通过电路理论识别区域生态廊道与生态夹点、障碍点,从而构建东莞市整体生态网络格局。[结果](1)共识别生态源29处,占研究区面积20.45%,主要位于东莞市南部片区;(2)共生成生态廊道74条,其中潜在生态廊道12条,水乡片区以及市域边缘区生态廊道需要重点关注与保护。[结论]东莞市南部生态条件较好,生态源地较为集中,但城市边缘区以及北部水乡片区生态夹点与障碍点较多,需要进行重点生态修复与维护。
文摘以广东省东莞市的6种主要森林群落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土壤物理化学特性,并通过主成分分析结合Norm值的方法,综合敏感性分析和相关分析,筛选出对土壤质量变化敏感的指标,确定了研究区域土壤质量评价的最小数据集(Minimum Data Set,MDS),进一步对不同森林群落的土壤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域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由土壤毛管持水量、总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相对电导率、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等11个参数组成。各因子的土壤隶属度值显示,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是该地区土壤质量的主要限制因子。土壤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以桉树林得分最高,针阔混交林其次,荔枝林的得分最低。原因可能在于周期性的森林抚育和施肥措施改变了土壤结构,补充了土壤养分,使得桉树林土壤质量优于其他林型。总体上,研究区域的土壤肥力仍处于较低水平,土壤质量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