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关雎》之大——《诗经·国风·周南·关雎》物象寻微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明珠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6-73,共8页
经学瓦解后的《诗经》解释受制于现代意识形态,对古人观念及诗经物象都极为隔膜,成见和误解层层累加。《诗经》中的物象本身与古人对世界的观念密切关联。《关雎》汉代经解被今人斥为附会,以为其物象训诂尽是穿凿。文章尝试理解汉人观念... 经学瓦解后的《诗经》解释受制于现代意识形态,对古人观念及诗经物象都极为隔膜,成见和误解层层累加。《诗经》中的物象本身与古人对世界的观念密切关联。《关雎》汉代经解被今人斥为附会,以为其物象训诂尽是穿凿。文章尝试理解汉人观念,并寻绎《关雎》物象之微,以澄清古代经解为今人诟病和误解的疑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关睢》 经学 物象
下载PDF
谈安大简《诗经》的一个异文 被引量:4
2
作者 徐在国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3-105,共3页
《诗·周南·关雎》"寤寐"之"寐",安大简写作""。此字形当分析为从"丬","帚"声,系"寝"字异体。"寝"古训"寐"。《诗经》早期版本作"寝&q... 《诗·周南·关雎》"寤寐"之"寐",安大简写作""。此字形当分析为从"丬","帚"声,系"寝"字异体。"寝"古训"寐"。《诗经》早期版本作"寝",因"寝"、"寐"义同互训;加之秦朝焚书坑儒,典籍失传,至汉代,文献的流传靠口耳相授;且"寐"字有一种形体从"寝",汉代学者可能误认为是"寐"了,于是"寤寝"就变成了"寤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雎 寤寐 同义互训 安大简
下载PDF
《诗经·关雎》比喻结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黄卫星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77-81,共5页
 《诗经·关雎》是一个比喻系统。本文作了如下论证:(一)《关雎》是一个关系比喻;(二)《关雎》是一个复合关系比喻,具体而言,是一个"X型复合关系比喻";(三)《关雎》是一个双层关系比喻,既有"表层明喻",又有&qu...  《诗经·关雎》是一个比喻系统。本文作了如下论证:(一)《关雎》是一个关系比喻;(二)《关雎》是一个复合关系比喻,具体而言,是一个"X型复合关系比喻";(三)《关雎》是一个双层关系比喻,既有"表层明喻",又有"深层隐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关雎》 比喻结构 关系比喻 复合比喻 双层比喻 “表层明喻” “深层隐喻”
下载PDF
《关雎》诗解辨正 被引量:6
4
作者 孙桂平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6-23,共8页
依照礼乐制度及相关文献材料 ,《关雎》当作于周召分陕而治时期。《关雎》本义应从主题义与主旨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关雎》蕴涵着对殷周交替时期的淫乱风气与抢婚习俗的批判并确立了妇德观。《关雎》诗用发生过三次大的变化。《毛诗大... 依照礼乐制度及相关文献材料 ,《关雎》当作于周召分陕而治时期。《关雎》本义应从主题义与主旨义两个层面来理解。《关雎》蕴涵着对殷周交替时期的淫乱风气与抢婚习俗的批判并确立了妇德观。《关雎》诗用发生过三次大的变化。《毛诗大序》释义准确而后来诸说多有误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雎》 周公 召公 毛诗 礼乐制度 妇德观 三家诗
下载PDF
诗歌翻译中的理解与表达——《关雎》的两个英译本的对比与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屈妮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06-109,共4页
诗歌的翻译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外学者,对于同一原作的各种译本也褒贬不一。通过对《关雎》的两个译本,即,James Legge的译本和Arthur Waley的译本从词义理解和内涵文化理解两方面做了对比与分析,以展示二者之间的异同。James Legge注重... 诗歌的翻译问题一直困扰着国内外学者,对于同一原作的各种译本也褒贬不一。通过对《关雎》的两个译本,即,James Legge的译本和Arthur Waley的译本从词义理解和内涵文化理解两方面做了对比与分析,以展示二者之间的异同。James Legge注重诗句表面意思的理解,在翻译过程中主要采用直译法,虽然忠实于原文,但是语言的弹性受到了很大的限制;Arthur Waley主要采用意译法,他的译本对诗句词义和内涵文化的理解相对比较到位,在翻译的过程中也注意了韵脚,但还不是非常的抑扬顿挫,尚不能原汁原味地再现原诗的形与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雎》 JAMES Legge译本 ARTHUR Waley译本 诗歌翻译
下载PDF
论古代汉语的“诗性”与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学性”——以《关雎》“今译”为例 被引量:2
6
作者 高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85-92,共8页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中国古代文学就是古代汉语的艺术,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学性”与古代汉语的“诗性”之间具有深层的联系,但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现在研究得还非常不够。把中国古代文学翻译成现代汉语作为一种文学行为里面包含着很深的对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中国古代文学就是古代汉语的艺术,中国古代文学的“文学性”与古代汉语的“诗性”之间具有深层的联系,但对于这一问题我们现在研究得还非常不够。把中国古代文学翻译成现代汉语作为一种文学行为里面包含着很深的对于语言“诗性”的误解。《关雎》的文学价值就存在于它具体的语言之中,改变其语言形态就是改变其文学性,所以《关雎》是不能翻译的。《关雎》的不能翻译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关雎》可以作多种解读,而翻译实际上消解了《关雎》的复杂性、多义性以及开放性;第二,《关雎》在语言上的形式美没法翻译;第三,《关雎》的“意境”没法翻译。现实的把《关雎》翻译成现代汉语,在理论上经不起深入追问。翻译本质上是对原作的一种解读和欣赏,而不能替代原作。本文通过追问《关雎》为什么不能“今译”而追问中国古代文学的语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汉语 中国 古代文学 文学性 《关雎》 “今译”
下载PDF
社会符号学视阈下《诗经》言内意义翻译方法探究——以詹姆斯·理雅各和许渊冲翻译《关雎》为例 被引量:2
7
作者 吴旻昊 刘荔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85-87,100,共4页
基于“意义相符,功能相似”的社会符号学翻译标准,分别从音韵、词汇及句法这三个言内意义的层面,对比分析近代英国著名汉学家詹姆斯·理雅各和我国著名翻译家许渊冲译《关雎》时言内意义的转换,以此探讨《诗经》言内意义的翻译方法。
关键词 社会符号学 言内意义 《诗经》翻译 《关雎》
下载PDF
郑玄改动“《关雎》后妃之德”及原因探析——以“逑,匹”与“怨耦曰仇”的训诂为切入点 被引量:2
8
作者 成倩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24-129,共6页
郑玄改"逑"为"仇"、改"逑,匹"(《毛传》)为"怨耦曰仇",实现了对"《毛诗·关雎》"后妃之德"的转换。前人多认为是郑依刘向《列女传》改毛或郑误读《诗序》,但误读与选择的... 郑玄改"逑"为"仇"、改"逑,匹"(《毛传》)为"怨耦曰仇",实现了对"《毛诗·关雎》"后妃之德"的转换。前人多认为是郑依刘向《列女传》改毛或郑误读《诗序》,但误读与选择的背后都存有价值判断。笔者尝试从郑玄所处时代的后妃观念、从东汉后宫的妃嫔伦理等方面探讨郑玄改动经传的缘由及注经时的现实关照与理想寄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雎》之德 郑玄改经 后妃观念 后宫伦理 现实关照
下载PDF
基于语料库的《诗经·关雎》两种英译本的翻译风格 被引量:6
9
作者 蔡永贵 《肇庆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41-45,共5页
利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手段,对理雅各和许渊冲《关雎》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个英译本在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平均词长、高频词"the"和"of"的使用以及人称代词主语的使用等方面存在差异。理雅各译本增加了... 利用语料库语言学的手段,对理雅各和许渊冲《关雎》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个英译本在类符形符比、词汇密度、平均词长、高频词"the"和"of"的使用以及人称代词主语的使用等方面存在差异。理雅各译本增加了大量功能词和定冠词"the",并显化了原文隐去的人称代词主语。该译文在英语本族语读者看来会更加自然流畅。许译本用词凝炼,句法结构简单,篇幅短小,能够很好地再现原诗的音美、形美和意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 《关雎》英译本 译者风格 对比分析
下载PDF
清代邱之稑《律音汇考》关雎琴谱试弹及其关联 被引量:5
10
作者 吴文光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37-42,共6页
邱之在 1 835年出版的《律音汇考》一书是一本有关诗经乐谱的著作 ,它除了对宋传《唐开元风雅十二诗经乐谱》进行了一字多音的实验性总结外 ,还在书中附有律吕谱和琴瑟演奏谱。是今天研究诗经乐谱的重要文献材料。但是由于邱氏在书中... 邱之在 1 835年出版的《律音汇考》一书是一本有关诗经乐谱的著作 ,它除了对宋传《唐开元风雅十二诗经乐谱》进行了一字多音的实验性总结外 ,还在书中附有律吕谱和琴瑟演奏谱。是今天研究诗经乐谱的重要文献材料。但是由于邱氏在书中根据康熙《律吕正义》的律吕命名体系来改写乐谱 ,使得律名与音名的关系变得相当紊乱 ,无法用传统的观念进行解释。本文旨在厘订邱氏律名与音名的对应 ,从而明确古琴定弦法。另外 ,笔者还对邱氏对诗经乐谱的润腔以及传统诗经乐谱的演唱方法进行了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邱之稑 《律音汇考》 诗经乐谱 《关雎》
下载PDF
“好逑”本义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钟如雄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9年第5期50-53,共4页
《诗经.周南.关雎》之"好逑",前贤诠释众多,均无公论。本文认为"好逑"当释为"喜欢的女性伴侣"。根据如下。(1)《诗经》时代,"仇"与"雠"是同源关系,而与"逑"既无同源关系,... 《诗经.周南.关雎》之"好逑",前贤诠释众多,均无公论。本文认为"好逑"当释为"喜欢的女性伴侣"。根据如下。(1)《诗经》时代,"仇"与"雠"是同源关系,而与"逑"既无同源关系,亦不能通用。段玉裁、闻一多等前贤说"逑、仇古多通用"、"逑、仇古通",是没有根据的结论。(2)"逑"是为"求(裘)"的引申义"敛聚"、"女性配偶"等造的区别字,由此"逑"与"求(裘)"构成了同源关系。《关雎》篇中的"逑"专称女性配偶,而不包含男性伴侣。(3)战国以后"仇"的词义外延扩大了,覆盖了所有的伴侣或朋友,不再专称男性伴侣或朋友,故时人引用《诗经》或有将"好逑"引作"好仇"者,由此而形成异文,尽管如此"逑"仍不与"仇"通用,"逑"虽能写作"仇",但"仇"却不能写作"逑"。(4)国人喜欢用"衣服"来比喻妻子、女友。这种习俗来源久远。古人最早就用裘衣来比喻性爱中的女伴、女友,于是"求"和"逑"就具有了称呼女性配偶的词义特征。(5)《关雎》的"好逑"是指男人"喜欢的女性伴侣",这类被喜欢的女性伴侣因久久追求而不易得手,故男人视之为"怨匹"、"冤家",今人或称"欢喜冤家",亦就是《关雎》所谓"好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雎》 好逑 女性配偶 喜欢的女性伴侣
下载PDF
评价理论角度下《关雎》五个英译本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红艳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2期80-82,共3页
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对人际意义研究的新发展,评价意义体现语篇的人际功能。翻译过程中评价意义对等是衡量译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基于马丁的评价理论,对比分析《关雎》的五个英译本中评价意义的表达及实现情况... 评价理论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下对人际意义研究的新发展,评价意义体现语篇的人际功能。翻译过程中评价意义对等是衡量译文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本文基于马丁的评价理论,对比分析《关雎》的五个英译本中评价意义的表达及实现情况,旨在从评价理论的角度衡量《关雎》五种译文的翻译质量,并发现如何将评价理论运用到翻译研究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理论 《关雎》 评价意义 人际对等
下载PDF
西方《关雎》阐释三百年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伟荣 郭紫云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第6期1-10,共10页
综合考察西方《关雎》翻译和阐释近三百年的实践,可以发现西方译者或阐释者一直尊重中国古典诗歌本身的诗性,既有散体翻译,也有韵体翻译,但是都在追求呈现《关雎》的诗性,一代代译者的努力,最终让西方读者越来越接近包括《关雎》在内的... 综合考察西方《关雎》翻译和阐释近三百年的实践,可以发现西方译者或阐释者一直尊重中国古典诗歌本身的诗性,既有散体翻译,也有韵体翻译,但是都在追求呈现《关雎》的诗性,一代代译者的努力,最终让西方读者越来越接近包括《关雎》在内的中国古典诗歌的原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雎》 诗性 翻译 阐释
下载PDF
《关雎》美学新探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延云 《泰山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50-54,共5页
《关雎》是中国爱情文学萌发和形成时期思想性和艺术性都闪烁着强烈光芒的一首男女恋歌,古老的文化、淳朴的民风、善良的人性和民间肥沃的艺术土壤孕育了《关雎》的美学风格。在艺术上,它以虚写实,用比兴手法和侧面描写的方法集中塑造... 《关雎》是中国爱情文学萌发和形成时期思想性和艺术性都闪烁着强烈光芒的一首男女恋歌,古老的文化、淳朴的民风、善良的人性和民间肥沃的艺术土壤孕育了《关雎》的美学风格。在艺术上,它以虚写实,用比兴手法和侧面描写的方法集中塑造了美丽的"淑女"形象,具有"不著一字,尽得风流"的含蓄美;在内容上,它是单纯表现"君子"痴心追求"淑女"的爱情颂歌,体现了自我克制、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关雎》 爱情 美学 含蓄 中和 君子 淑女
下载PDF
解构主义翻译观照下的《关雎》译本解读 被引量:2
15
作者 乔平 《疯狂英语(教师版)》 2008年第1期112-116,共5页
本文从解构主义翻译观的角度对《关雎》的五个翻译版本的语内和语际词语翻译进行分析,探讨了译本的开放性和翻译的创造性,指出用解构主义解读译本也是文本解读的有效方法之一。
关键词 关雎 解构主义 翻译
下载PDF
《关雎》“后妃”说索解——吴敬梓《文木山房诗说》研究之四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延良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2年第3期6-9,共4页
《文木山房诗说》以“后妃”为题,专就《关雎》诗旨做一般性的理解和认识。虽无特别的见解,但对于我们了解、研究吴敬梓的文化思想有相当佐助。概言之,吴氏倾心于传统“经学”之术,仍不贰乎儒家道统。
关键词 《关睢》 "后妃" 吴敬梓 《文木山房诗说》 诗歌研究
下载PDF
《关雎》中“寤寐”一词新解
17
作者 宋婷 査中林 《安康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24-25,共2页
《诗经.周南.关雎》中的"寤寐"一词,历来被解释为"醒和睡"。通过分析"寤"与"寐"的字形及字义间的联系,并结合整篇文意,认为"寤寐"一词在诗中应解释为"梦寐及梦呓"之意。
关键词 《关雎》
下载PDF
“《关雎》刺康王”说辨证
18
作者 吴寒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4-139,共6页
汉代今古文学派的《关雎》阐释是诗经学史上的重要争论点之一。一般认为,毛传郑笺将《关雎》认定为西周文王时代的称美之作,而今文三家诗以之为刺周康王之诗。通过辨析可以看出,三家"刺诗"之说应是着眼于《关雎》的"用... 汉代今古文学派的《关雎》阐释是诗经学史上的重要争论点之一。一般认为,毛传郑笺将《关雎》认定为西周文王时代的称美之作,而今文三家诗以之为刺周康王之诗。通过辨析可以看出,三家"刺诗"之说应是着眼于《关雎》的"用诗之义"而非"作诗之义",是在肯定《关雎》称美文王的基础上申明诗作的刺时劝谏功能。因此,今古文《关雎》说解并无根本分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关雎》 三家诗 刺康王 作诗之义 用诗之义
下载PDF
由“乱”看《关雎》的现代性解读
19
作者 刘术人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1期31-33,共3页
本文力图通过一些关键性资料的把握,以"乱"为切入点,探讨《关雎》的内在之旨。通过对"乱"的解析、对"乱"在理解《关雎》中的地位,提出一种现代性的解释。一方面文章以早期文论为主要依据,发现"乱&qu... 本文力图通过一些关键性资料的把握,以"乱"为切入点,探讨《关雎》的内在之旨。通过对"乱"的解析、对"乱"在理解《关雎》中的地位,提出一种现代性的解释。一方面文章以早期文论为主要依据,发现"乱"为《关雎》是"四始"之首的原因;另一方面,文章又从"乱"在解析《关雎》的重要意义出发,提出要从一种高度来理解《关雎》。对《关雎》的现代性解读:即《关雎》的现代性在于它的艺术美与民族语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雎》 现代性 解读
下载PDF
以《诗大序》观范处义宗序思想
20
作者 张白振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246-247,共2页
范氏《关雎序》训解提出"风化"说,是对诗"教化"说的肯定,并由此对诗的产生"诗言志"说进行了阐发,根据"诗"反映的民情政风特点,提出"审乐知政"的观点。范氏又认为"六义"为... 范氏《关雎序》训解提出"风化"说,是对诗"教化"说的肯定,并由此对诗的产生"诗言志"说进行了阐发,根据"诗"反映的民情政风特点,提出"审乐知政"的观点。范氏又认为"六义"为诗体,"体大者"为四始,这提出了自己的新意。范氏对"变风变雅"的认识,也是对《关雎序》原旨中有关"诗变"说的支持,但提出正变诗以"以周公陈王业"之时为界,是其一家之言。最后范氏认为,《关雎序》为诗之大义,各部分《诗序》事关美刺,进一步肯定《诗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处义 关雎序 宗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