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Characteristics of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Land Use in Inhabited Islands of Pearl River Estuary 被引量:3
1
作者 LI Tao GAO Yi +3 位作者 LI Xiao-min LI Tuan-jie LI Xiao-ming YANG Qi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1年第10期11-18,共8页
Under the support of the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 techniques,we acquire the land use data in 1990 and 2008 regarding 6 inhabited islands,namely Longxue Island,Hengmen Island,Weiyuan Isla... Under the support of the remote sensing and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 techniques,we acquire the land use data in 1990 and 2008 regarding 6 inhabited islands,namely Longxue Island,Hengmen Island,Weiyuan Island,Qi'ao Island,Hengqin Island and Gaolan Island in Pearl River Estuary.By using dynamic degree of land use,land use change intensity,relative change rate and other indicators,we conduct quantitative description,and thus quantitatively and qualitatively analys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oral evolution and law of spatial pattern change concerning land use of each island.The study indicates that in the period 1990-2008,the area of construction land and water in 6 islands increased,while the area of agricultural land and unused land increased in some islands and decreased in others.The land use change shows spatial disparity;the holistic land use change degree in Hengmen Island is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islands;the dynamic degree of land use,intensity of land use,and relative change rate differ in different isl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ND use CHANGE REMOTE sensing SPATIO-TEMPORAL EVO
下载PDF
珠江口及海南岛东南海域海水中氨基酸的分布及其对有机物降解指示的研究
2
作者 朱晓乐 陈岩 杨桂朋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1-82,共12页
于2021年8月对珠江口及海南岛东南海域海水中的总溶解态氨基酸(THAA)、溶解有机碳(DOC)、有机氮(TN)和叶绿素a(Chl a)的浓度及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站位海水中THAA的浓度范围为0.68~4.22μmol/L,平均浓度为(1.69... 于2021年8月对珠江口及海南岛东南海域海水中的总溶解态氨基酸(THAA)、溶解有机碳(DOC)、有机氮(TN)和叶绿素a(Chl a)的浓度及分布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调查站位海水中THAA的浓度范围为0.68~4.22μmol/L,平均浓度为(1.69±0.98)μmol/L,呈现近岸高、远岸低的分布趋势;垂直分布上,氨基酸浓度均呈现出随深度增加逐渐减小的特征。THAA浓度分布与天冬氨酸(Asp)/β-丙氨酸(β-Ala)和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γ-Aba)的比值具有显著正相关性,表明细菌活动对THAA的分布以及降解有重要影响。细菌源有机碳对DOC的贡献率约(13.04%±4.50%),呈现出近岸低于远岸、表层高于底层的特征。氨基酸中碳对有机碳的贡献率(THAA-C%)的分布趋势为近岸低于远海,说明近岸站位有机物降解程度更大。降解指数(DI)和活性指数(RI)也和THAA-C%呈现了相似的分布趋势,在调查海域的东部和珠江口近岸海域出现了高值区。垂直方向上,珠江口附近的S8-S14断面底层相对于表层降解因子的值更低,表明底层海水中的有机物降解程度更高,而海南岛东南海域表层降解因子低于底层,底层海水中有机物更新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溶解有机质 降解因子 珠江口 海南岛
下载PDF
桂山牛头岛出坞航道水下爆破对游泳生物的影响评估 被引量:6
3
作者 黄梓荣 于杰 +2 位作者 范江涛 冉娟 郑兆勇 《南方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74,共7页
文章根据2012年12月在珠江口桂山牛头岛出坞航道水下炸礁鱼类吊笼试验,对游泳生物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随着距离的增加,鱼类续后死亡的个数逐渐减少。解剖得出,水下爆破对试验鱼的鱼体、鱼鳃、腔壁、耳石、内脏均有不同程度的... 文章根据2012年12月在珠江口桂山牛头岛出坞航道水下炸礁鱼类吊笼试验,对游泳生物的影响进行分析评估。结果表明,随着距离的增加,鱼类续后死亡的个数逐渐减少。解剖得出,水下爆破对试验鱼的鱼体、鱼鳃、腔壁、耳石、内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大多与爆破点距离远近关系密切,表现为离爆破点距离近的影响程度大,离爆破点距离远的影响程度小。计算得出直接损失质量和损失个体量分别为167.215 kg和29 076尾。利用以往回归经验公式计算和实测鱼类死亡率,结合3次试验结果,通过二元线性回归对鱼类死亡率与爆破距离和炸药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拟合分析,得出游泳生物死亡率经验公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爆破 游泳生物 损伤 损失量 珠江口桂山牛头岛
下载PDF
珠江口淇澳岛海岸带反硝化作用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覃超梅 周怀阳 +1 位作者 吴自军 邓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4-79,共6页
采用N2通量法,在一套连续流动培养装置中测定珠江口淇澳岛海岸带的反硝化速率,探讨各种因素对淇澳岛海岸带反硝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硝化速率受NO3-的利用率影响,而不是NO3-的绝对浓度。大型红树植物对淇澳岛海岸带的反硝化速率影... 采用N2通量法,在一套连续流动培养装置中测定珠江口淇澳岛海岸带的反硝化速率,探讨各种因素对淇澳岛海岸带反硝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反硝化速率受NO3-的利用率影响,而不是NO3-的绝对浓度。大型红树植物对淇澳岛海岸带的反硝化速率影响最大,其次是硝酸盐利用率,而有机质含量的影响较小。由于大型红树植物的影响,样品Q0411-5的反硝化速率比同在岛内的Q0411-3高出1倍。样品Q0412-14的NO3-培养前后的浓度变化(ΔNO3-)是Q0412-9的4倍多,因为受硝酸盐利用率的影响,它的反硝化速率却是Q0412-9的2倍多。温度对反硝化速率的影响程度尚不能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淇澳岛 反硝化作用 反硝化速率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港珠澳大桥对珠江口水域水动力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3
5
作者 何杰 辛文杰 贾雨少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4-90,共7页
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横跨珠江口水域,大桥沿线大量的桥墩和海中人工岛必将对珠江口水域的水动力环境产生影响.采用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模拟了建桥前后珠江口水域的水动力变化和影响程度,采用非结构网格模拟桥墩和人工... 港珠澳大桥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三地,横跨珠江口水域,大桥沿线大量的桥墩和海中人工岛必将对珠江口水域的水动力环境产生影响.采用平面二维潮流数学模型模拟了建桥前后珠江口水域的水动力变化和影响程度,采用非结构网格模拟桥墩和人工岛的形状,有限体积法求解水沙控制方程.模拟结果表明,大桥工程引起的水动力变化区域主要集中在东、西人工岛上下游各5 km及非通航区桥位上下游各1 km范围以内水域,对珠江口水域的水动力分布格局基本不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珠澳大桥 珠江口 数学模型 人工岛
下载PDF
珠江口万山群岛海域秋春季浮游动物的分布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被引量:12
6
作者 彭鹏飞 李绪录 蔡钰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18期170-174,共5页
根据2012年11月(秋季)和2013年4月(春季)对珠江口万山群岛海域的浮游动物进行的调查采样,分析了其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等。此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1个类群,共68种,以近岸种类为主,桡足类为主要类群;此次调查的... 根据2012年11月(秋季)和2013年4月(春季)对珠江口万山群岛海域的浮游动物进行的调查采样,分析了其种类组成、优势种、生物量和生物多样性指数等。此次调查共鉴定出浮游动物11个类群,共68种,以近岸种类为主,桡足类为主要类群;此次调查的优势种各有8种,秋季最大优势种为丹氏纺锤水蚤(Acartia danae Giesbrecht),春季最大优势种为驼背隆哲水蚤(Acrocalanus gibber Giesbrecht);此次调查生物量和栖息密度的平面分布差异较大,秋季平均生物量为125.3 mg/m3,春季为127.1 mg/m3,季节差异不显著;秋季平均栖息密度为327.9 ind/m3,春季为224.3 ind/m3,秋季显著大于春季。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海域浮游动物数量的平面分布受到盐度的影响,但季节变化受盐度的影响不大。秋季平均多样性指数为3.61,均匀度为0.81,春季平均多样性指数为3.54,均匀度为0.89。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评价结果表明,该海域整体未受到污染,但近岸可能面临陆源污染物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万山群岛 浮游动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量
下载PDF
桂山岛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与浮游植物休眠体萌发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康伟 王朝晖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33-40,共8页
为了了解珠江口桂山岛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及浮游植物休眠体的萌发状况,以揭示赤潮发生潜势,于2009年1月采集了珠江口桂山岛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并对浮游植物休眠体进行了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桂... 为了了解珠江口桂山岛海域甲藻孢囊的分布及浮游植物休眠体的萌发状况,以揭示赤潮发生潜势,于2009年1月采集了珠江口桂山岛海域表层沉积物样品,对沉积物中甲藻孢囊的种类和数量进行分析,并对浮游植物休眠体进行了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桂山岛海域甲藻孢囊有21种,原多甲藻类孢囊在种类数上占优势。甲藻孢囊密度较低,为110-315个/g,平均为202个/g,养殖区密度高于非养殖区。异养型甲藻孢囊百分比含量较高,表明了该海域较高的富营养化程度。活体孢囊密度百分比达61.8%,说明表层沉积物中存在大量未萌发的活性孢囊,为赤潮暴发埋下了隐患。萌发的浮游植物种类数较少,为19属22种。20 d和40 d萌发的浮游植物细胞平均密度分别为490个/g和264个/g。萌发的甲藻优势种为Biecheleriopsis adriatica,其次为锥状斯氏藻(Scrippsiella trochoidea);萌发的硅藻主要以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旋链角毛藻(Chaetoceros curvistus)和舟形藻(Navicula sp.)占优势。桂山岛海域有毒有害甲藻孢囊的广泛分布以及潜在赤潮种类的大量萌发,表明该海域有较高的赤潮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藻孢囊 浮游植物休眠体 萌发 桂山岛海域 珠江口
下载PDF
涠洲岛东南部海域高浓度氮和磷的来源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侍茂崇 陈波 《广西科学》 CAS 2015年第3期237-244,共8页
远离陆地的涠洲岛,是广西近海发生赤潮次数最多的海域。据现有调查资料显示,该海域氮含量属于二类水质,磷含量也时有超标,琼州海峡显然是其东南部大量氮磷物质的重要输送通道。本文通过分析多年的漂流瓶漂流路径图,然后结合数值计算结果... 远离陆地的涠洲岛,是广西近海发生赤潮次数最多的海域。据现有调查资料显示,该海域氮含量属于二类水质,磷含量也时有超标,琼州海峡显然是其东南部大量氮磷物质的重要输送通道。本文通过分析多年的漂流瓶漂流路径图,然后结合数值计算结果,得出结论:琼州海峡西行水,主要来自珠江口和粤西沿岸,该地区的污染物质,包括氮磷等营养要素,可能是涠洲岛附近高浓度氮磷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涠洲岛 琼州海峡 氮磷物质 珠江口
下载PDF
赵焕庭研究员对华南河口海岸研究的贡献 被引量:1
9
作者 张乔民 《热带地理》 2008年第4期322-325,共4页
介绍赵焕庭研究员对华南河口海岸研究的贡献,包括珠江河口演变研究、华南海岸动力地貌与环境研究、华南海岸和南海诸岛珊瑚礁研究、组建研究队伍和编辑出版论著等方面的贡献。
关键词 珠江河口 华南海岸 海岸动力地貌 环境演变 南海诸岛 珊瑚礁 赵焕庭
下载PDF
珠江口典型海岛周边水域浮游植物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量:5
10
作者 苏芯莹 钟瑜 +5 位作者 李尧 谭美婷 黄亚东 刘珊 徐向荣 宋星宇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42,共13页
旅游业为海岛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人类活动也导致水体生态环境恶化,如水体富营养化加剧、赤潮频发等。文章通过对珠江口东南部典型海岛——庙湾岛和外伶仃岛周边水域丰水期和枯水期现场环境数据与浮游植物分布特征的对比研究,分析... 旅游业为海岛带来可观经济效益的同时,人类活动也导致水体生态环境恶化,如水体富营养化加剧、赤潮频发等。文章通过对珠江口东南部典型海岛——庙湾岛和外伶仃岛周边水域丰水期和枯水期现场环境数据与浮游植物分布特征的对比研究,分析珠江径流等自然因素以及人类活动对河口天然海岛周边水体生态的潜在影响。枯水期外伶仃岛和庙湾岛周边水域海水分别镜检鉴定出76种和74种浮游植物,两个海岛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分别为2.62×104个·L–1和2.08×104个·L–1;丰水期则分别鉴定出38种和47种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分别为52.91×104个·L–1和170.57×104个·L–1。在外伶仃岛和庙湾岛,丰水期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atatum)均为绝对优势种,而枯水期两个岛的最主要优势种分别为窄隙角毛藻(Chaetoceros affinis)和新月筒柱藻(Cylindrotheca closterium),物种多样性指数均明显高于丰水期。两个海岛微型浮游植物相对于其他两个粒级常占据优势地位,但在丰水期,小型浮游植物贡献明显上升,其中外伶仃岛相对于枯水期由16.32%升至26.75%,庙湾岛则由12.12%升高至24.78%。两个海岛在丰水期和枯水期均仅检出聚球藻(Synechococcus,Syn)和真核微微型藻类(eukaryotic,Euk)两大微微型浮游植物类群,两者细胞密度分别为~107个·L–1及~108个·L–1量级。与环境因子的对比分析表明,两个海岛浮游植物的区域分布与季节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季节性差异主要受径流影响强度、影响范围以及相应的盐度、营养盐等环境因素的季节变化所调控。丰水期岛屿屏蔽效应对浮游植物丰度的区域分布特征有显著影响,无论小型浮游植物还是微微型浮游植物均发现存在迎流面出现丰度高值分布的现象,但对群落结构的分布影响不明显;在枯水期,水体环境很可能主要受人类活动与水体垂直混合扰动的综合影响,总体上浮游植物分布的区域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外伶仃岛 庙湾岛 浮游植物 岛屿屏蔽效应
下载PDF
珠江口海域NW向断裂的地震学特征及意义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馨予 曹敬贺 +3 位作者 赵芳 王力伟 熊成 夏少红 《华南地震》 2019年第4期1-9,共9页
珠江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达区域,断裂控制了珠江三角洲的坳陷和水系发育,同时也控制了珠江口盆地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目前,关于珠江口海域NW向断裂的探测还不够深入,系统认识和理解该地区NW向断裂是否自陆地延伸到海区... 珠江口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发达区域,断裂控制了珠江三角洲的坳陷和水系发育,同时也控制了珠江口盆地南北分带、东西分块的构造格局。目前,关于珠江口海域NW向断裂的探测还不够深入,系统认识和理解该地区NW向断裂是否自陆地延伸到海区,及其延伸至海区后的展布位置和发育特征,不仅可以揭示珠江口海域NW向断裂陆—海一体化构造特征,而且可以为珠江三角洲的工程建设、资源开发提供重要的地质信息,同时可以辅助该区地震等灾害监测机制的完善。以2015年获取的反射地震数据为基础,在地震剖面中确定了西江断裂、淇澳—桂山岛东断裂由陆向海延伸情况。西江断裂在区域内表现为一组走向NW、倾向各异的高角度正断层,基底断距达1 km左右。淇澳—桂山岛东断裂为走向NW、倾向西南、倾角约45°的正断层,研究区内断裂的断距约300 m,与担杆岛以南的一段相比断距有明显增大的趋势。反射地震剖面也揭示了NW向断裂在该区域将滨海断裂带错断为三段,对地形的控制自陆向海逐渐减弱。虽然珠江口地区的主要控震构造为NEE向断裂,但NW向和NEE向断裂交汇构造区是主要的应力积累区,为地震多发区,说明NW向断裂在地震活动性方面也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海域 反射地震 西江断裂 淇澳—桂山岛东断裂
下载PDF
珠江口岛屿全新世沙堤的年代与沉积环境 被引量:2
12
作者 万一兴 郑卓 +2 位作者 萧一亭 汤永杰 陈聪 《热带地理》 2016年第3期388-398,共11页
通过对珠江口岛屿小型海湾如珠海淇澳岛和澳门黑沙滩一级阶地上的古沙坝/沙丘进行光释光(OSL)年代测定、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全新世潮间带砂体沉积的底部年代根据光释光测年结果和沉积速率推算,超过9 ka。海岸带形成的古沙坝或风成砂质... 通过对珠江口岛屿小型海湾如珠海淇澳岛和澳门黑沙滩一级阶地上的古沙坝/沙丘进行光释光(OSL)年代测定、粒度分析,结果表明,全新世潮间带砂体沉积的底部年代根据光释光测年结果和沉积速率推算,超过9 ka。海岸带形成的古沙坝或风成砂质沉积的光释光测年结果大部分老于新石器文化堆积的器物年代,表明全新世高海面期砂质滨海相沉积的形成先于新石器人类活动遗迹。潮间带砂质滨海相沉积的上覆地层常在6.5 ka左右快速转变为潮上带的风成沉积-人类活动混合堆积,导致文化层中沉积物粒度分选变差,参数波动较大。淇澳岛小沙澳湾9―4.3 ka的滨海相砂质沉积的顶部目前位于海拔+4.8 m,这一高程可能与构造抬升运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岛屿 全新世 滨海相沉积 粒度分析 光释光 海平面
下载PDF
珠江河口潮流的数值计算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光宇 宏波 《人民珠江》 2019年第9期5-14,38,共11页
潮流是潮汐河口地区最基本的物质运动,建立河口地区水动力模型对研究当地的水动力环境和预估海上工程对潮流场的影响有重要意义。利用EFDC模型研究珠江河口的潮流特征并模拟计算试验人工岛对周边潮流的影响。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 潮流是潮汐河口地区最基本的物质运动,建立河口地区水动力模型对研究当地的水动力环境和预估海上工程对潮流场的影响有重要意义。利用EFDC模型研究珠江河口的潮流特征并模拟计算试验人工岛对周边潮流的影响。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吻合较好。研究发现珠江河口潮流性质以不规则半日潮为主,潮流类型以往复流为主,冬夏两季潮流椭圆的旋向相反。人工岛区域最大流速减小,附近水域产生环流现象,并影响潮流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FDC模型 潮流 人工岛 珠江河口
下载PDF
近百年来珠江口淇澳岛滨海湿地沉积物重金属累积及生态危害评价 被引量:33
14
作者 王爱军 叶翔 +1 位作者 李团结 黄财宾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06-1314,共9页
河口地区细颗粒沉积物在输运和沉积过程中记录了人类活动的信息.对珠江口淇澳岛滨海湿地柱状沉积物进行粒度和测年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沉积物以黏土质粉砂为主,沉积物黏土和粉砂含量及平均粒径均表现为由底向表逐渐增大的趋势,59 cm以... 河口地区细颗粒沉积物在输运和沉积过程中记录了人类活动的信息.对珠江口淇澳岛滨海湿地柱状沉积物进行粒度和测年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沉积物以黏土质粉砂为主,沉积物黏土和粉砂含量及平均粒径均表现为由底向表逐渐增大的趋势,59 cm以上的沉积速率为4.15 cm.a-1,59 cm以下的沉积速率为0.97 cm.a-1.沉积物重金属测试结果表明,1966年以前各类重金属含量缓慢上升,为轻微的潜在生态危害强度;1966~1992年之间由于珠江口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迅速增加;各类重金属污染危害程度排序为:Cd>Ni>Pb>Cu>Cr>Zn.Cd的潜在生态危害最为严重,其危害程度在1966年以前为轻微生态危害,在1966~1984年之间快速上升为中等生态危害,到1992年以后又上升为强生态危害,2001年以后又下降为中等生态危害.其余5个重金属元素的危害程度均属轻微生态危害.整个剖面的沉积物重金属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属轻微生态危害.淇澳岛重金属含量及潜在生态危害较好地反映了珠江口周边地区及流域内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沉积物重金属污染的影响过程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滨海湿地 沉积物 重金属 生态危害 珠江口淇澳岛
原文传递
广东省珠海市近海诸岛水獭现状与保护建议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飞 郑玺 +2 位作者 张华荣 杨剑焕 陈辈乐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840-846,共7页
水獭作为我国珍稀濒危的兽类之一,长期以来未得到研究者与保护生物学者的足够重视。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我们通过半结构性访谈、样线、红外相机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珠海近海10座岛屿的水獭现状进行了快速调查,以期为今后该地区的... 水獭作为我国珍稀濒危的兽类之一,长期以来未得到研究者与保护生物学者的足够重视。2016年9月至2017年3月,我们通过半结构性访谈、样线、红外相机以及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珠海近海10座岛屿的水獭现状进行了快速调查,以期为今后该地区的水獭保护工作提供本底数据和科学支持。调查结果显示,面积较大的近海岛屿曾经都有水獭分布,但种群数量已严重下降,在一些岛屿上可能已经消失。我们在横琴岛仍发现欧亚水獭(Lutra lutra)残存的种群,为华南地区的水獭保护带来了希望;但横琴岛的经济开发正对其栖息地产生威胁。笔者建议尽快将横琴岛的水獭活动区域划为保护地,避免其受到开发建设的影响,同时尽快开展我国其他地区的水獭现状调查,以制定我国水獭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水獭 物种保护 珠江口 横琴岛 种群调查
原文传递
明清广州琶洲塔与珠江口航道的关系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元林 肖东陶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14,共10页
琵琶洲位于广州附近珠江水道要冲,宋时已是广州海舶停靠之处。明万历时,地方官绅于洲上修建海鳌塔(琶洲塔),最初希望以此巩固地方风水,振兴文教。由于琶洲塔在广州中外商贸黄埔港旁,清代东印度公司在许多珠江口航道测绘图中将琶洲塔标... 琵琶洲位于广州附近珠江水道要冲,宋时已是广州海舶停靠之处。明万历时,地方官绅于洲上修建海鳌塔(琶洲塔),最初希望以此巩固地方风水,振兴文教。由于琶洲塔在广州中外商贸黄埔港旁,清代东印度公司在许多珠江口航道测绘图中将琶洲塔标为外国商船驶入黄埔港的重要航标。因此在西方人的记载中,琶洲塔得名“黄埔塔“”中途塔”,其航标作用在后世逐渐凸显。清道光时,广州十三行行商捐资重修琶洲塔,加强了琶洲塔与广州贸易的联系。明末至清,珠江口沿岸的莲花塔、琶洲塔、赤冈塔逐渐成为珠江口航道的航标与地标,三塔中尤以琶洲塔令外国人印象深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琵琶洲 琶洲塔 黄埔港 广州地标 珠江口航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