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末时期的过炉银危机与制度调整 被引量:7
1
作者 燕红忠 高宇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3-112,共20页
营口"过炉银"这一货币制度大体形成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并在世纪末之前维持了稳定运行。由于营口是晚清时期东北贸易的主要港口,因此过炉银也成为当时东北的主要贸易货币,它不仅很好地适应了东北地区季节性极强的贸易特点,也... 营口"过炉银"这一货币制度大体形成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并在世纪末之前维持了稳定运行。由于营口是晚清时期东北贸易的主要港口,因此过炉银也成为当时东北的主要贸易货币,它不仅很好地适应了东北地区季节性极强的贸易特点,也为以营口港为核心的东北贸易提供了良好的货币市场基础。但进入20世纪,随着日俄军事和金融势力的侵入,以及官方的介入和干预,东北经济和贸易遭受了一系列外部冲击和商业危机,营口过炉银在应对外部冲击和信用危机的过程中,经历了从过炉现银制度、"卯色"交易到支票转账制度;从中断决算、不完全决算到公定价决算、"卯色"决算;从宝银、小洋、上海汇水到各种纸币的定价。过炉银的经营也从完全依附于商业贸易的商号,逐渐转变为具有近代商业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清末时期,既是过炉银危机频发和发展的转折时期,也是其制度设计最为复杂,运行机能和市场覆盖范围最为兴盛的一个历史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过炉银 定价与决算 货币制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