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清末时期的过炉银危机与制度调整
被引量:7
- 1
-
-
作者
燕红忠
高宇
-
机构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日本武藏野学院大学
-
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93-112,共20页
-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中国金融市场发展与运行研究”(批准号:16ZDA133)、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近代中日货币战争研究(1906-1945)”(批准号:13BJL019)的阶段性成果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批准号:NCET-13-0894)
“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团队支持计划”(立项编号:2014110309)的资助
-
文摘
营口"过炉银"这一货币制度大体形成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并在世纪末之前维持了稳定运行。由于营口是晚清时期东北贸易的主要港口,因此过炉银也成为当时东北的主要贸易货币,它不仅很好地适应了东北地区季节性极强的贸易特点,也为以营口港为核心的东北贸易提供了良好的货币市场基础。但进入20世纪,随着日俄军事和金融势力的侵入,以及官方的介入和干预,东北经济和贸易遭受了一系列外部冲击和商业危机,营口过炉银在应对外部冲击和信用危机的过程中,经历了从过炉现银制度、"卯色"交易到支票转账制度;从中断决算、不完全决算到公定价决算、"卯色"决算;从宝银、小洋、上海汇水到各种纸币的定价。过炉银的经营也从完全依附于商业贸易的商号,逐渐转变为具有近代商业银行性质的金融机构。清末时期,既是过炉银危机频发和发展的转折时期,也是其制度设计最为复杂,运行机能和市场覆盖范围最为兴盛的一个历史时期。
-
关键词
清末民初
过炉银
定价与决算
货币制度
-
Keywords
The Period of Late Qing and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guoluyin
Pricing and Final Accounts
Monetary System
-
分类号
F822.9
[经济管理—财政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