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地方鸡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屠宰性能、肉品质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丛含羽 张俪萍 +4 位作者 李旭 柳俭强 安鼎杰 刘臣 张立春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7,共7页
为研究吉林地方鸡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对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通过基因组PCR测序鉴定出H-FABP基因部分片段SNP位点,并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技术对特定多态位点在吉林芦花鸡、矮脚芦花鸡和吉林黑鸡3个亲本群体及... 为研究吉林地方鸡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对屠宰性能和肉质性状的影响,试验通过基因组PCR测序鉴定出H-FABP基因部分片段SNP位点,并采用竞争性等位基因特异性PCR(KASP)技术对特定多态位点在吉林芦花鸡、矮脚芦花鸡和吉林黑鸡3个亲本群体及正反交6个群体多态性进行了检验,最后对上述9个群体的肉品质及屠宰性能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FABP基因后段存在8个单碱基SNP位点和1处碱基插入位点,其中g.2892 C>T位点位于外显子3,并导致编码氨基酸由丝氨酸(TCG)突变为亮氨酸(TTG)。g.3173G>A和g.3234~3254位于外显子4中,但所处区域为基因3′UTR区,其余SNP均位于内含子区。KASP技术对不同群体g.2980G>A位点多态性分析发现不同群体三种基因型频率差异较大,但卡方检验分析发现仅在3个群体(LL,AA和HA)该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进一步针对不同群体屠宰性能和肉品质进行相关分析发现,不同群体中该位点对不同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相关性存在差异。本试验证实吉林地方鸡H-FABP基因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个别位点与屠宰及肉质性状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芦花鸡 矮脚芦花鸡 吉林黑鸡 h-fabp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血清H-FABP、Copeptin及PaO_(2)/FiO_(2)与急性肺栓塞病情的关系及预后预测模型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董青利 李雯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5期2149-2153,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肽素(Copeptin)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与急性肺栓塞病情程度的关系,并构建预后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渭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 探讨血清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和肽素(Copeptin)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与急性肺栓塞病情程度的关系,并构建预后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11月渭南市第一医院收治的124例急性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病情程度患者之间血清H-FABP、Copeptin及PaO_(2)/FiO_(2)的差异,比较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患者的血清H-FABP、Copeptin及PaO_(2)/FiO_(2)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FABP、Copeptin及PaO_(2)/FiO_(2)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并构建预后预测模型。结果 高危组患者血清H-FABP、Copeptin水平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PaO_(2)/FiO_(2)明显低于中危组和低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H-FABP、Copeptin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aO_(2)/FiO_(2)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钠肽、心肌肌钙蛋白I、H-FABP、Copeptin水平升高是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aO_(2)/FiO_(2)升高是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不良的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H-FABP、Copeptin、PaO_(2)/FiO_(2)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不良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效能更佳,其曲线下面积为0.874。结论 H-FABP、Copeptin及PaO_(2)/FiO_(2)水平与急性肺栓塞病情程度预测有一定的关系,基于H-FABP、Copeptin及PaO_(2)/FiO_(2)构建的预后预测模型对急性肺栓塞患者预后不良的效能较高,可辅助用于急性肺栓塞患者的预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和肽素 氧合指数 急性肺栓塞 模型构建
下载PDF
血清H-FABP、MAGE与CK-MB水平监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孙军 董翠萍 +1 位作者 汪笠 陈驰 《中国医学工程》 2023年第2期95-99,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acid-binding protein, H-FABP)、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 MAGE)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CK-MB)水平监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 目的 探讨血清心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acid-binding protein, H-FABP)、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ean amplitude of glycemic excursions, MAGE)与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CK-MB)水平监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河南省民权县中医院住院部进行PCI术治疗的10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进行体检的110例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对比不同人群CK-MB、H-FABP、MAGE水平,分析三者对PCI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及影响患者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CK-MB、H-FABP、MAGE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CK-MB、H-FABP、MAGE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心脑血管家族遗传史、吸烟史、CK-MB (异常升高)、H-FABP(异常升高)、MAGE(异常升高)为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CK-MB、H-FABP、MAGE及三者联合检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1、0.894、0.894、0.960,各指标AUC以联合检测最大。结论 CK-MB、H-FABP、MAGE水平在进行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预后不良的患者中呈异常升高表达状态,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abp MACE CK-MB 急性心肌梗死 PCI
下载PDF
主动球囊反搏术联合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EMPs、H-FABp的影响
4
作者 何裕森 《黑龙江医药》 CAS 2023年第5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分析主动球囊反搏术联合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EMPs、H-FABp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IC)治疗,观... 目的:分析主动球囊反搏术联合介入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EMPs、H-FABp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9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5),对照组采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IC)治疗,观察组采用主动球囊反搏术(IABP)联合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流动力学指标、血清内皮微颗粒(EMPs)及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比对照组更高(91.11%VS 73.33%,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率低于对照组,舒张压、收缩压、平均动脉压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EMPs、H-FABP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EMPs、H-FAB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球囊反搏术联合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对患者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球囊反搏术 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血清EMPs h-fabp
下载PDF
中外11个猪种H-FABP基因PCR-RFLP的研究 被引量:35
5
作者 李桢 曹红鹤 +4 位作者 储明星 李宏滨 马月辉 郑友民 周忠孝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3-317,共5页
本文利用PCR RFLP技术对五指山猪、沂蒙黑猪、汉江黑猪、莱芜猪、香猪、民猪、成华猪、内江猪、二花脸猪、巴马香猪和大白猪11个猪种共420头猪的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5′ 端上游区(HinfI RFLP)和第二内含子内(HinfI RFLP、HaeⅢ RFLP... 本文利用PCR RFLP技术对五指山猪、沂蒙黑猪、汉江黑猪、莱芜猪、香猪、民猪、成华猪、内江猪、二花脸猪、巴马香猪和大白猪11个猪种共420头猪的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5′ 端上游区(HinfI RFLP)和第二内含子内(HinfI RFLP、HaeⅢ RFLP)的遗传变异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1)在5′ 端上游区的HinfI RFLP位点上,所有的品种都有变异,但沂蒙黑猪和大白猪只有两种基因型(HH、Hh);(2)在第二内含子内的HinfI RFLP位点上,二花脸只有BB基因型,而其它品种都表现出多态性;(3)在第二内含子内的HaeⅢ RFLP位点上,只在五指山猪、香猪和大白猪中发现有多态性存在,等位基因D的频率分别为0 86,0 98和0 68,其余8个猪种均表现为DD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外国 品种 hfabp基因 PCR—RFLP 心脏脂肪酸 蛋白基因
下载PDF
9个猪种H-FABP基因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的遗传变异 被引量:51
6
作者 张桂香 曹红鹤 +2 位作者 王立贤 李宏滨 郑友民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0-343,共4页
以 8个中国地方猪种和引进品种大白猪共 40 9头猪为实验动物 ,利用PCR RFLP技术研究了H FABP基因的 5’ 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内的遗传变异。结果在 9个品种的 5’ 上游区中都验证了一个HinfⅠ RFLP ,变异的酶切位点在 132 2位 ,等位基因... 以 8个中国地方猪种和引进品种大白猪共 40 9头猪为实验动物 ,利用PCR RFLP技术研究了H FABP基因的 5’ 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内的遗传变异。结果在 9个品种的 5’ 上游区中都验证了一个HinfⅠ RFLP ,变异的酶切位点在 132 2位 ,等位基因H ,在皖南花猪 ,二花脸猪 ,金华猪 ,小梅山猪 ,滇南小耳猪 ,香猪 ,荣昌猪 ,北京黑猪和大白猪中的频率分别为 0 36 ,0 34 ,0 6 0 ,0 6 6 ,0 80 ,0 73,0 76 ,0 70和 0 90。大白猪和滇南小耳猪的HinfⅠ RFLP的基因型分布相似 ,二者分别与其它 7个猪种之间存在着极显著的差异 ;皖南花猪和二花脸猪相近 ,二者与另外 7个品种之间的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在第二内含子中 ,验证了一个HaeⅢ RFLP ,该多态性只出现在皖南花猪和大白猪中 ,等位基因D的频率分别为 0 99和 0 6 1。另外 ,发现一个新的多态HinfⅠ 酶切位点 ,测序结果表明 ,该多态位点的产生是由于 1970位碱基C突变为T造成的。该多态位点只在皖南花猪和大白猪中出现 ,等位基因B的频率在两品种中分别为 0 86和 0 5 8。在所有测定的猪种中 ,都没有发现MspⅠ RFL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上游区 遗传变异 h-fabp基因 PCR-RFLP 第二内含子
下载PDF
鸡H-FABP和A-FABP基因表达与肌内脂肪含量相关研究 被引量:70
7
作者 李文娟 李宏宾 +3 位作者 文杰 陈继兰 赵桂苹 郑麦青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17-423,共7页
选用H-FABP和A-FABP基因作为影响鸡肌内脂肪沉积的候选基因,以北京油鸡、矮脚鸡、白莱航鸡和AA肉鸡为研究群体,利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56、90、120日龄H-FABP和A-FABP基因mRNA进行定量分析,结合IMF含量及屠体性状测定,... 选用H-FABP和A-FABP基因作为影响鸡肌内脂肪沉积的候选基因,以北京油鸡、矮脚鸡、白莱航鸡和AA肉鸡为研究群体,利用RT-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56、90、120日龄H-FABP和A-FABP基因mRNA进行定量分析,结合IMF含量及屠体性状测定,分析H-FABP及A-FABP基因表达水平对IMF含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H-FABP基因mRNA随日龄的增长表达量显著降低,而A-FABP基因mRNA随日龄的增长表达量显著升高,并表现出显著的品种效应(P<0.01),性别因素对A-FABP基因表达影响显著。北京油鸡、白莱航鸡和AA鸡群体的H-FABP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IMF含量及屠体重呈现显著的负相关,而A-FABP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屠体重显著相关,与IMF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矮脚鸡A-FABP基因mRNA水平与IMF含量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其H-FABP基因mRNA水平对屠体重影响显著,表现出显著的品种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abp A-fabp 基因表达 肌内脂肪
下载PDF
中外十个猪种H-FABP基因遗传变异的研究 被引量:54
8
作者 林万华 黄路生 +5 位作者 任军 邓素华 王文君 刘宝生 周利华 陈从英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15,共4页
利用PCR RFLP技术 (限制性内切酶采用HinfⅠ ,HaeⅢ和MspⅠ )检测了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南昌白、二花脸、梅山、玉山黑猪、乐平花猪、金华两头乌及上高两头乌 10个猪种共计 5 6 1头猪在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 (H FABP)基因位点的遗传变... 利用PCR RFLP技术 (限制性内切酶采用HinfⅠ ,HaeⅢ和MspⅠ )检测了杜洛克、长白、大约克、南昌白、二花脸、梅山、玉山黑猪、乐平花猪、金华两头乌及上高两头乌 10个猪种共计 5 6 1头猪在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 (H FABP)基因位点的遗传变异。结果表明 :(1)在HinfⅠ RFLP位点上 ,南昌白猪均为HH纯合子 ,而其他猪种在此位点上均存在变异 ,外来品种以纯合子HH居多 ;(2 )在HaeⅢ RFLP位点上 ,外来猪种杜、长、大及培育品种南昌白猪均在该位点表现为多态 ,但中国 6个地方猪种在该位点均无变异 ;(3)在MspⅠ RFLP位点上 ,仅有杜洛克在该位点表现为多态。而所有检测的地方猪种均表现为AADD__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abp基因 遗传变异 品种
下载PDF
猪H-FABP基因多态片段的序列分析 被引量:25
9
作者 曹红鹤 张桂香 +2 位作者 王立贤 李宏滨 郑友民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6-148,共3页
利用PCR RFLP方法在猪H FABP基因内确定了 3个变异酶切位点 ,分别为 5′ -上游区HinfI RFLP、内含子 2的HaeIII RFLP和HinfI RFLP(HinfI和HinfI 代表不同区域的HinfI酶切反应 )。对每个多态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分析 ,结果表明 ,5′ -上游... 利用PCR RFLP方法在猪H FABP基因内确定了 3个变异酶切位点 ,分别为 5′ -上游区HinfI RFLP、内含子 2的HaeIII RFLP和HinfI RFLP(HinfI和HinfI 代表不同区域的HinfI酶切反应 )。对每个多态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分析 ,结果表明 ,5′ -上游区HinfI RFLP是由于 132 4位的碱基T→C的突变引起 ;在内含子 2中 ,HaeIII RFLP变异酶切位点在 1811位 ,发生了C到G的突变 ;HinfI RFLP是由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abp基因 序列分析 脂肪沉积 基因位点 品种
下载PDF
湖羊肌肉组织H-FABP和PPARγ基因表达水平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39
10
作者 郝称莉 李齐发 +7 位作者 乔永 刘振山 邵丹青 李伟华 林建良 吴福荣 沈补根 谢庄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776-3783,共8页
【目的】研究湖羊不同部位肌肉H-FABP和PPARγ基因mRNA的发育变化规律,结合屠宰试验分析H-FABP和PPARγ基因mRNA表达水平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选取初生、1、2、3、4、5、6月龄湖羊公羔和12月龄的成年公湖羊各5只,屠宰后取背... 【目的】研究湖羊不同部位肌肉H-FABP和PPARγ基因mRNA的发育变化规律,结合屠宰试验分析H-FABP和PPARγ基因mRNA表达水平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选取初生、1、2、3、4、5、6月龄湖羊公羔和12月龄的成年公湖羊各5只,屠宰后取背最长肌、腰大肌和股二头肌检测肌内脂肪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湖羊不同部位肌肉H-FABP和PPARγ基因mRNA表达水平,分析其在不同时期的变化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关系。【结果】(1)随着月龄的增加,肌内脂肪(intramuscular fat,IMF)含量持续上升;同月龄背最长肌和腰大肌IMF含量显著高于股二头肌(P<0.05)。(2)0~6月龄及12月龄,湖羊不同部位肌肉H-FABP基因和PPARγ基因mRNA表达的发育变化模式不同,具有组织特异性。随着月龄的增加,背最长肌和腰大肌H-FABP基因mRNA的表达模式基本相同,2月龄达最高(P<0.01),总体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趋势,而股二头肌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无显著变化。对于PPARγ基因来说,背最长肌PPARγ基因mRNA的表达量4月龄达最高(P<0.01),然后下降并保持相对稳定水平,而腰大肌和股二头肌PPARγ基因mRNA的表达量随着月龄的增长大体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的趋势。同月龄H-FABP基因和PPARγ基因mRNA的表达量在湖羊不同部位肌肉表现有明显的差异。(3)湖羊不同肌肉部位基因的表达量与IMF含量相关分析表明,不同部位肌肉H-FABP基因mRNA的表达量与IMF含量呈不同程度的正相关;而PPARγ基因mRNA的表达量与IMF含量则呈不同程度的负相关。【结论】湖羊不同部位肌肉肌内脂肪沉积的发育变化基本相同,在生长发育期都是随着月龄的增加其IMF含量上升;不同部位肌肉H-FABP和PPARγ基因表达模式不同,H-FABP基因在湖羊生长早期对肌内脂肪的沉积可能有正调控作用,而PPARγ基因可能对肌内脂肪的沉积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羊 IMF含量 h-fabp PPARΓ 相关
下载PDF
H-FABP基因型对中畜黑猪I系生长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刘剑锋 王立贤 +2 位作者 张贵香 赵克斌 张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55-558,共4页
利用PCR RFLP技术(限制性内切酶采用HinfⅠ和HaeⅢ)检测了培育品种77头中畜黑猪I系的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 FABP)基因座位的遗传变异,同时对H FABP的不同PCR RFLP基因型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作了初步统计分析,旨在探讨利用H FABP进行肉质性... 利用PCR RFLP技术(限制性内切酶采用HinfⅠ和HaeⅢ)检测了培育品种77头中畜黑猪I系的心肌脂肪酸结合蛋白(H FABP)基因座位的遗传变异,同时对H FABP的不同PCR RFLP基因型对生产性能的影响作了初步统计分析,旨在探讨利用H FABP进行肉质性状辅助选择,是否对生产性能产生不利影响。结果表明,在H FABP基因5′上游和内含子2 区段,均发现HinfⅠRFLP 和HaeⅢRFLP、HinfⅠ* RFLP;结果显示,在HinfⅠRFLP位点上,HH和hh 2种基因型间个体170日龄体重差异显著(P<0.05),除此之外,未发现其它酶切位点的不同基因型个体生长性能之间的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今后开展猪肉质性状和生产性能的分子辅助选育奠定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性能 基因型 黑猪 PCR-RFLP技术 h-fabp基因 脂肪酸结合蛋白 对中 限制性内切酶 生产性能 肉质性状 遗传变异 基因座位 培育品种 统计分析 辅助选择 不利影响 差异显著 酶切位点 应用基础 辅助选育 研究结果 内含子
下载PDF
绵羊肌肉H-FABP和PPARγ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其对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34
12
作者 黄治国 熊俐 +6 位作者 刘振山 乔永 刘守仁 任航行 谢庄 刘国庆 李学斌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07-514,共8页
选取不同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屠宰后取背最长肌,用索氏抽提法检测肌内脂肪(Intamuscularfat,IMF)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acid-bindingprotein,H-FABP)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 选取不同日龄的雄性哈萨克羊和新疆细毛羊,屠宰后取背最长肌,用索氏抽提法检测肌内脂肪(Intamuscularfat,IMF)含量,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acid-bindingprotein,H-FABP)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γ,PPARγ)基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极其对IMF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随着日龄的增加,IMF含量在雄性哈萨克羊中持续上升,且在各生长期间的差异显著(P<0.05),而在新疆细毛羊的各生长期间无显著差异(P>0.05)。雄性哈萨克羊的IMF含量在30~90日龄间极显著高于新疆细毛羊(P<0.01);(2)雄性哈萨克羊肌肉H-FABP基因的表达量在2日龄时最高,30日龄时降到最低,然后持续上升,各日龄间差异显著(P<0.05)。新疆细毛羊中的表达量在2日龄时也最高,然后持续下降,到90日龄时降到了最低点,然后上升,各日龄间差异也显著(P<0.05);(3)雄性哈萨克羊肌肉PPARγ基因的表达量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各日龄间差异显著(P<0.05);新疆细毛羊中的表达量在2~60日龄期间持续上升且各日龄间差异显著(P<0.05),但在90日龄时降到最低点,然后上升;(4)在哈萨克羊中,H-FABP基因在30~90日龄间的表达量与IMF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737(P<0.01),而PPARγ基因在2-90日龄间的表达量与之的相关系数为-0.835(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肌内脂肪 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 荧光实时定量PCR
下载PDF
3个杂交牛种H-FABP基因第二内含子的遗传变异与肉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44
13
作者 李武峰 许尚忠 +1 位作者 曹红鹤 李宏滨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2-255,共4页
利用PCR-RFLP方法在牛H-FABP基因内发现了1个变异酶切位点,为intron2上的HaeIII-RFLP。对此多态性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此酶切位点是由于1006位的碱基C→G的突变引起。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对不同分子标记基因型效应值... 利用PCR-RFLP方法在牛H-FABP基因内发现了1个变异酶切位点,为intron2上的HaeIII-RFLP。对此多态性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分析,结果表明此酶切位点是由于1006位的碱基C→G的突变引起。利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线性模型对不同分子标记基因型效应值间肉品质大理石花纹和嫩度性状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牛H-FABP基因中的h等位基因,尤其是hh纯合基因型对牛肉嫩度剪切力值有较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h-fabp基因 第二内含子 遗传变异 肉质性状 相关分析 牛肉嫩度 牛肉大理石花纹
下载PDF
H-FABP基因型对二花脸猪相关性状影响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21
14
作者 林万华 任军 +5 位作者 丁能水 周利华 郭源梅 李琳 黄路生 罗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18-324,共7页
利用21窝不同日龄的二花脸猪共97头,根据日龄分布,分成1组(日龄阶段)—49天,2组—58~60天,3组—61~70天,4组—71~80天,5组—81~90天,6组—228天六个日龄组;采用索氏脂肪抽提法和石蜡组织切片图像分析法对其背最长肌及半腱肌的肌肉... 利用21窝不同日龄的二花脸猪共97头,根据日龄分布,分成1组(日龄阶段)—49天,2组—58~60天,3组—61~70天,4组—71~80天,5组—81~90天,6组—228天六个日龄组;采用索氏脂肪抽提法和石蜡组织切片图像分析法对其背最长肌及半腱肌的肌肉组织学特性进行了测定。根据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H FABP)基因的PCR RFLP多态性,对其与二花脸猪相关性状初生重、20日龄体重、断奶重及肌肉组织学特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所有二花脸猪均表现为AADD型。邓肯氏(Dancans)差异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1)二花脸猪H FABP基因HH与Hh、hh基因型间20日龄体重差异显著(P<0 05),但对初生重及断奶重无显著影响;三性状值均表现为HH>Hh>hh。(2)在不同的基因型间,没有一个日龄组内的肌肉组织学性状值表现为差异显著,从侯选基因角度分析H FABP基因对肌肉粗脂肪含量的影响,发现趋向于HH>Hh>h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abp基因型 二花脸猪 相关性状 影响因素 心脏脂肪酸 蛋白基因 PCR—RFI—P多态性
下载PDF
西部地区主要猪种和野猪H-FABP基因分子标记与IMF含量关系 被引量:26
15
作者 庞卫军 孙世铎 +2 位作者 李影 陈国柱 杨公社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51-356,共6页
利用PCR RFLP(HinfⅠ、HaeⅢ和MspⅠ3种限制性内切酶)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了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内江猪、荣昌猪、汉江黑猪、汉中白猪、八眉猪和野猪共计265头猪H FABP基因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区的遗传变异,并利用最小二乘模型... 利用PCR RFLP(HinfⅠ、HaeⅢ和MspⅠ3种限制性内切酶)分子标记技术,检测了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内江猪、荣昌猪、汉江黑猪、汉中白猪、八眉猪和野猪共计265头猪H FABP基因5′上游区和第二内含子区的遗传变异,并利用最小二乘模型分析了H FABP基因对猪肌内脂肪含量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1)在HinfⅠRFLP位点上,上述品种和野猪均存在多态性,其中大白猪、八眉猪、汉江黑猪、汉中白猪和野猪表现为低度多态,杜洛克、长白猪、内江猪和荣昌猪为中度多态;除汉江黑猪(P<0.05)和野猪(P<0.01)外,其他猪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处于Hardy Weinderg平衡状态(P>0.05);而在HaeⅢRFLP和MspⅠRFLP位点上,仅内江猪、荣昌猪、汉江黑猪和八眉猪为单态;(2)9种基因型对肌内脂肪(IMF)含量的影响,HH>Hh>hh,DD<Dd<dd,AA<Aa<aa,遗传效应值分别为:3.89;3.42;3.17;2.27;2.49;2.91;2.28;2.70;2.95;H FABP基因可显著地提高IMF含量(P<0.05)。结果提示:可通过提高“aa dd HH”基因型的频率来增加IMF含量,达到改善猪肉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基因 肌内脂肪含量 分子标记 遗传效应
下载PDF
牦牛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9
16
作者 钟金城 马志杰 +3 位作者 陈智华 字向东 常怀普 刘盛纲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639-1650,共12页
目的对牦牛H-FABP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牦牛该基因与其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基因定位、表达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特定引物对牦牛H-FABP基因进行PCR扩增并进行T-A克隆和测序,在此基础... 目的对牦牛H-FABP基因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牦牛该基因与其肉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进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以及基因定位、表达等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用特定引物对牦牛H-FABP基因进行PCR扩增并进行T-A克隆和测序,在此基础上使用RepeatMasker、DNAMAN4.0、BioEdit4.8.10、ClustalW1.81等生物信息学软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牦牛H-FABP基因(已在NCBI上登录,登录号为DQ026674)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CDS序列全长为402bp,前体氨基酸数为133个。4个外显子大小分别为73bp、173bp、102bp和54bp;3个内含子大小分别为3460bp、1892bp和1495bp;外显子与内含子的连接区序列遵循通常的基因组成规律。外显子和内含子个数与普通牛、绵羊、山羊、猪、人、大鼠、小鼠、鸡、斑马鱼各物种相同。牦牛H-FABP基因序列中,重复序列所占比率为13.07%。内含子Ⅰ含有5个重复元件,包括1个SINE/Artiodactyls元件、1个SINE/MIR3元件、1个SINE/Bov-tA1元件和2个SINE/MIR元件;内含子Ⅱ无重复元件;内含子Ⅲ有3个重复元件,其中SINE/MIR元件、LINE/L2元件、SINE/Artiodactyls元件各1个。SINEs短重复序列所占比率为11.85%,哺乳动物分散性重复序列MIRs比率为6.44%。LINEs所占比率为1.22%,小于SINEs元件。其中,LINE1、BovB/Art2、L3/CR1重复元件以及LTR类反转录元件和DNA转座子元件在牦牛该基因区域中不存在。不同物种间在该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和氨基酸序列上有较高的保守性。牦牛与普通牛、绵羊、山羊、猪、人、大鼠、小鼠、鸡、斑马鱼各物种在H-FABP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上同源性大小分别为99.8%、97.8%、97.0%、92.8%、88.8%、83.3%、83.1%、76.4%、68.7%;相应的氨基酸序列间同源性大小为100%、96.9%、96.9%、92.4%、88.7%、85.7%、85.7%、77.4%、69.9%。结论牦牛H-FABP基因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其中外显子I、外显子Ⅱ、外显子Ⅲ和外显子Ⅳ大小分别为73bp、173bp、102bp和54bp,内含子I、内含子Ⅱ和内含子Ⅲ大小分别为3460bp、1892bp和1495bp。牦牛该基因区域含有较为丰富的重复序列元件且外显子与内含子的连接区序列遵循通常的基因组成规律。牦牛与普通牛、绵羊、山羊、猪、人、大鼠、小鼠、鸡、斑马鱼9个物种在H-FABP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上具有较高的保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h-fabp基因 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猪H-FABP基因遗传多态性及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28
17
作者 高妍 张永宏 +6 位作者 姜宁 袁宝 肖书奇 赵中利 张树敏 赵志辉 张嘉保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99-603,共5页
采用PCR-RFLP的方法分析了松辽黑猪、军牧1号白猪、PIC猪、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和松野杂交猪共计127头猪H-FABP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1)在5′-上游区的HinfⅠ多态位点上,所有试验猪种中均发现了多态性,在第二内含子的HaeⅢ... 采用PCR-RFLP的方法分析了松辽黑猪、军牧1号白猪、PIC猪、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和松野杂交猪共计127头猪H-FABP基因的遗传多态性。结果表明:(1)在5′-上游区的HinfⅠ多态位点上,所有试验猪种中均发现了多态性,在第二内含子的HaeⅢ多态位点上,所有被测猪种也都存在变异,在第二内含子的MspI多态位点上,松辽黑猪、长白猪和松野杂交猪仅表现为AA型,其他猪种均表现出多态性;(2)7个猪群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都达到了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3)松辽黑猪遗传变异对肌内脂肪含量的影响:HH基因型极显著高于Hh基因型(P<0.01),而Hh基因型又极显著高于hh基因型(P<0.01),最小二乘均值为:2.760>2.598>2.335,dd和Dd基因型分别极显著高于DD基因型(P<0.01),最小二乘均值为:2.763>2.732>2.347,结果提示:可通过提高"HH-dd"基因型的频率来增加松辽黑猪肌内脂肪含量,从而改善松辽黑猪的肉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abp基因 PCR-RFLP 肌内脂肪含量
下载PDF
H-FABP、MC4R、ADD1基因多态性在3个猪群中分布及其与肌内脂肪和背膘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1
18
作者 李长龙 潘玉春 +2 位作者 孟和 王子林 黄雪根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9-164,共6页
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猪种具有不同的肉质性状,尤其是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间在肉质性状上存在极大的差异。在已有的研究中,HFABP,MC4R,ADD1基因同肌内脂肪或背膘相关。利用梅山猪、苏太猪和杜×长×大猪为试验动物,研究上述3个基... 具有不同遗传特性的猪种具有不同的肉质性状,尤其是地方品种和引进品种间在肉质性状上存在极大的差异。在已有的研究中,HFABP,MC4R,ADD1基因同肌内脂肪或背膘相关。利用梅山猪、苏太猪和杜×长×大猪为试验动物,研究上述3个基因的多态性分布和多态性同肌内脂肪和背膘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基因的多态性分布在不同猪种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是肌内脂肪(IMF)或背膘(BF)不同的主要原因之一。相关分析表明:HFABP和ADD1基因多态性同IMF有显著的相关,但是同BF没有显著的相关;MC4R基因的多态性同IMF和BF都有显著相关性。说明:HFABP和ADD1基因多态性有可能应用到提高IMF同时不影响BF的育种实践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abp MC4R ADD1 肌内脂肪 背膘
下载PDF
鸡H-FABP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6
19
作者 王彦 朱庆 +2 位作者 舒鼎铭 瞿浩 刘益平 《中国畜牧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5,共5页
根据GenBank发表的鸡H-FAB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提供的4个地方优质肉鸡品种,2个培育品种和1个引进的肉鸡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序和PCR-SSCP的方法进行SNP检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H-FABP基因多态性与肌内脂肪含量(I... 根据GenBank发表的鸡H-FABP基因序列设计引物,以广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提供的4个地方优质肉鸡品种,2个培育品种和1个引进的肉鸡品种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序和PCR-SSCP的方法进行SNP检测和基因型分析,探讨H-FABP基因多态性与肌内脂肪含量(IMF)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在H-FABP基因260 bp和675 bp处存在T/C和G/A的突变位点,对2个突变位点在研究群体中进行基因型分析,结果产生3种基因型。基因型与IMF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在T260C位点上,所有品种中AA基因型的IMF含量显著(P<0.05)高于BB基因型个体,但对于不同的品种来说,AA和BB基因型只对封开杏花鸡和岭南黄鸡II号的IMF含量有显著影响(P<0.05),而对其他各鸡种均无显著影响(P>0.05);在G675A位点上,所有品种中AA型和AB型肌内脂肪含量差异显著(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abp基因 SSCP 内脂肪含量
下载PDF
麦洼牦牛H-FABP、HSL基因多态性及与生长性状的相关分析 被引量:17
20
作者 柴志欣 王永 +3 位作者 罗晓林 武志娟 刘仲娜 钟金城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4期3022-3031,共10页
【目的】探讨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基因在牦牛中的遗传多态性,进一步揭示牦牛各品系间的遗传分化以及候选基因与牦牛生长性状间的关联性,同时为... 【目的】探讨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激素敏感脂肪酶(hormone-sensitive lipase,HSL)基因在牦牛中的遗传多态性,进一步揭示牦牛各品系间的遗传分化以及候选基因与牦牛生长性状间的关联性,同时为2个候选基因在牦牛中的表达调控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寻找可用于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方法】采用PCR-SSCP技术和DNA测序技术对共100头麦洼牦牛个体的H-FABP、HSL基因的外显子部分进行遗传多态性分析,统计基因和基因型频率,进行Hardy-Weinberg平衡性检测,计算纯合度、杂合度、多态信息含量和有效等位基因数等遗传多态指标,分析候选基因不同基因型与体高、体重、体斜长、胸围、管围等生长性状的关联性。【结果】①麦洼牦牛H-FABP、HSL基因外显子部分均存在多态性,多态性检验均存在3种基因型;②适合性检验表明仅HSL基因外显子8上多态位点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其余多态位点均偏离;③测序分析表明,H-FABP基因外显子4第7 339位(与原序列相比)发生单碱基突变(T→C),该突变属同义突变;HSL基因外显子7第6 883位发生G→C转换,以及第6816处发生碱基A→G突变,并导致编码氨基酸由天冬氨酸(D)转变为甘氨酸(G);外显子8第10 183 bp处发生A→G碱基突变,编码氨基酸由半胱氨酸(C)变为甘氨酸(G);④对各标记基因型生长发育指标(体高、体斜长、胸围、管围、体重)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仅HSL基因外显子7上A6816G基因座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麦洼牦牛H-FABP、HSL基因存在遗传多态性,且HSL基因外显子7上A6816G基因座表现的多态有可能作为一种遗传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洼牦牛 h-fabp基因 hSL基因 多态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