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9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区H型高血压患者药物基因作用靶点多态性分布及叶酸联合维生素D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庞爱梅 高伟 +5 位作者 张恒 蒲双双 郭莉莉 范子荣 刘海霞 刘瑞霞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04-710,共7页
背景H型高血压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主要根据患者症状和临床经验选择药物,降压效果不理想,急需探寻降压药物基因分布的多态性,为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指导。目的探讨济南市社区H型高血压药物作用靶... 背景H型高血压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及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上治疗高血压主要根据患者症状和临床经验选择药物,降压效果不理想,急需探寻降压药物基因分布的多态性,为高血压患者进行个体化用药指导。目的探讨济南市社区H型高血压药物作用靶点基因多态性分布及叶酸联合维生素D的干预作用,为该地区开展高血压医防融合精准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6月—2022年6月随机抽取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20家街道办事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0例血压控制不佳的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治疗前首先进行5类常用抗高血压药物[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钙离子通道抑制剂(CC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相关高血压个体化用药基因位点的基因多态性检测。将患者随机分为基因导向治疗组(基因组)与基因导向协同叶酸、维生素D治疗组(基因导向组),每组100例。基因组根据检测的高血压基因作用位点的特点调整用药;基因导向组在基因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同时服用叶酸、维生素D。干预初始(M0)、干预3个月(M3)、干预6个月(M6)时采集患者晨间未服用降压药物情况下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记录患者患病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脑卒中发生情况,进行基因测序,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浓度。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或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究性别、年龄、收缩压、舒张压与Hcy的相关性。结果研究对象性别(r_(s)=-0.463)、收缩压(r=0.181)、舒张压(r=0.188)与Hcy水平有相关性(P<0.05)。5类抗高血压药物基因作用靶点中,与药物代谢酶基因多态性位点相关的分别是CYP3A5(A6986G)、CYP2C9(c.1075A>C)、CYP2D6(c.100C>T),与药物作用靶点敏感性基因多态性位点相关的是ADRB1、ACEI(I/D)、AGTR1、NPPA。基因组A6986G:CYP3A5*1/*1(AA)、ACEI(I/D):D/D、c.100 C>T:CYP2D6*1/*1(CC)患者M3、M6舒张压低于M0,A6986G:CYP3A5a1/a3(AG)、ADRB1 c.1165 G>C:GG、c.1075 A>C:CYP2C9*1/*3(AC)、c.1075 A>C:CYP2C9*3/*3(CC)患者M6舒张压低于M0,A6986G:CYP3A5*3/*3(GG)、ADRB1 c.1165 G>C:CC、ACEI(I/D):I/I、c.1075 A>C:CYP2C9*1/*1(AA)、AGTR1 c.1166 A>C:AA、NPPA T2238C:TT、c.100 C>T:CYP2D6*10/*10(TT)患者M3、M6收缩压、舒张压低于M0,ADRB1 c.1165 G>C:GC、ACEI(I/D):I/D、c.100 C>T:CYP2D6*1/*10(CT)患者M6收缩压低于M0,M3、M6舒张压低于M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cy水平组间比较结果显示,M3、M6基因导向组Hcy水平低于基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基因组M6 Hcy水平低于M0,基因导向组M3、M6 Hcy水平低于M0,M6 Hcy水平低于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收缩压、舒张压组间比较结果显示,M3、M6基因导向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基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结果显示,基因组、基因导向组M6收缩压、舒张压低于M0,M6收缩压低于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H型高血压患者中存在高血压药物相关基因多态性的表达差异,个体化用药效果显著;叶酸联合维生素D协同治疗更能显著降低H型高血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h型高血压 基因多态性 叶酸 维生素D
下载PDF
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Hcy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董丽宏 朱晓琳 +2 位作者 何辰 王怡洁 赵海燕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4期1-3,7,共4页
目的 观察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 目的 观察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血管内皮功能和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叶酸片治疗,2组均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情况、血管内皮损伤指标[一氧化氮(NO)、血管内皮素(ET-1)]、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血清Hcy、血浆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高于对照组的78.05%(χ^(2)=5.145,P=0.023)。治疗3个月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2组NO水平较治疗前升高,ET-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升高/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2组IMT较治疗前减小,血清Hcy、血浆sICAM-1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均为4.8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叶酸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H型高血压疗效显著,控制血压效果更佳,并能改善血管内皮损伤,降低Hcy水平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叶酸 依那普利 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 同型半胱氨酸
下载PDF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脑卒中的预防作用
3
作者 赵鹏 麦茂勇 +2 位作者 欧永强 潘华福 覃剑斌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5期63-65,共3页
目的: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20年6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治疗的H型高血压患者20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片... 目的:分析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效果及对脑卒中的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20年6月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心内科治疗的H型高血压患者201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101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口服厄贝沙坦片治疗,观察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血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脑卒中发生率。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Hcy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cy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脑卒中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9)。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可有效降低血压、Hcy水平及脑卒中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同型半胱氨酸 脑卒中
下载PDF
6-氟-4-羟基-3-氧代-3,4-二氢喹喔啉-1(2 H)-羧酸叔丁酯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4
作者 毛云虹 赵春深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57-1268,共12页
喹喔啉类化合物由于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领域,特别是抗癌药物研发领域。本文通过四步反应法首次合成了6-氟-4-羟基-3-氧代-3,4-二氢喹喔啉-1(2 H)-羧酸叔丁酯,经溶液结晶法获得其单晶体。晶体学分析表明,该化合... 喹喔啉类化合物由于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而被广泛应用于医药、化工领域,特别是抗癌药物研发领域。本文通过四步反应法首次合成了6-氟-4-羟基-3-氧代-3,4-二氢喹喔啉-1(2 H)-羧酸叔丁酯,经溶液结晶法获得其单晶体。晶体学分析表明,该化合物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晶胞常数a=1.28663(10)nm,b=2.25249(17)nm,c=1.01564(7)nm,Z=8,ρ_(c)=1.359 g·cm^(-3),R=0.0538,R_(w)=0.1406。在B3LYP/6-311+G(2d,p)模式下使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该化合物的最佳结构,与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的晶体结构基本一致。抗肿瘤活性研究表明其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此外,通过DFT计算了分子的静电势和前沿分子轨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喔啉类化合物 6-氟-4-羟基-3-氧代-3 4-二氢喹喔啉-1(2 h)-羧酸叔丁酯 晶体结构 密度泛函理论 合成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叶酸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sdLDL-C水平及血浆Hcy的影响
5
作者 张田玲 孙晓琳 孙彩丽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2期383-386,共4页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叶酸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sdLDL-C水平及血浆Hcy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于淄博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176例H型高血压患者为受试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受试者采用沙... 目的 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叶酸治疗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sdLDL-C水平及血浆Hcy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于淄博市第一医院进行治疗的176例H型高血压患者为受试者,按照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2组。对照组受试者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受试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叶酸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受试者临床疗效、血压、血脂代谢指标、血清炎症指标情况。结果 研究组受试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2.05%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5,P<0.05)。研究组受试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007、4.186,P<0.05);经治疗后,研究组受试者血脂代谢指标TC、TG、HDL-C、LDL-C和sdLDL-C水平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05、19.105、13.304、13.466、10.713,P<0.05);两组受试者经治疗后,研究组受试者血清炎症指标IL-6、TNF-α、hs-CRP、Hcy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705、19.105、13.304、13.466、10.713,P<0.05)。结论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联合叶酸治疗H型高血压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H型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改善患者血脂情况,同时降低患者体内的血清炎症指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 叶酸治疗 h型高血压 血压 sdLDL-C水平 血浆hCY
下载PDF
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GFAP的表达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高海茸 苗婵婵 康乐乐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083-1087,共5页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01—2021-11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7例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 目的探讨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在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与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01—2021-11延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7例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是否≥2分,分为预后良好组106例和预后不良组51例。搜集患者入院后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吸烟史、饮酒史、高脂血症史、体重指数(BMI)、空腹血糖(F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肌酐(Cr)、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肌酸激酶(CK)、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脑利钠肽(BNP)等。结果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血清GFAP水平分别为(95.21±6.22)ng/L、(65.94±5.69)ng/L。2组患者饮酒史、LDL-C、HDL-C、hs-CRP、BNP、GFAP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史、LDL-C≥1.80mmol/L、HDL-C≤0.74mmol/L、hs-CRP≥1.5 mg/L、BNP≥595.7μg/L、GFAP≥95.21 ng/L为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GFAP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脑梗死面积、mRS评分具有强相关性(r>0.800),饮酒史、LDL-C、HDL-C、hs-CRP、BNP与神经功能损伤程度、脑梗死面积、mRS评分无相关性(r<0.300)。GFAP表达阳性者平均总生存期为(13.65±2.68)个月,阴性者为(18.33±1.85)个月;阳性者无发病生存期为(9.65±2.68)个月,阴性者为(12.33±1.85)个月,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FAP预测患者预后不良的灵敏度85.3%,特异度86.7%,AUC为0.852,约登指数0.720。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χ^(2)=12.527,P=0.169,血清GFAP对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校准度与标准无明显偏倚,校准度良好。结论血清GFAP评价H型高血压合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状况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h型高血压 预后 预测价值
下载PDF
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C、尿酸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
7
作者 齐新娟 何晨光 张洒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4年第27期110-113,共4页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尿酸(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200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常规检查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胱抑素C(CysC)、尿酸(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收治的200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行常规检查的2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的血清Hcy、CysC、UA水平,分析其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Hcy、CysC、UA水平高于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组的血清Hcy、CysC、UA水平低于轻中度增厚组和重度增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增厚组的血清Hcy、CysC、UA水平低于重度增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斑块组的血清Hcy、CysC、UA水平低于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小于稳定斑块组和不稳定斑块组(P<0.05);稳定斑块组的血清Hcy、CysC、UA水平低于不稳定斑块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小于不稳定斑块组(P<0.05)。结论H型高血压患者血清Hcy、CysC、UA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有关,可为H型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评估和预后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胱抑素C 尿酸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叶酸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8
作者 蒋惠子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7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叶酸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武昌区积玉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8例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49例。常... 目的:分析叶酸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6月武昌区积玉桥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8例H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联合组,每组49例。常规组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联合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叶酸治疗。观察两组血压水平、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同型半胱氨酸、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素-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两组白细胞介素-6、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叶酸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控制血压,改善患者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降低Hcy水平,抑制炎性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冠心病 叶酸 马来酸依那普利
下载PDF
血尿酸、载脂蛋白A-1、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老年女性H型高血压的关系
9
作者 边卫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12期30-33,共4页
目的分析血尿酸、载脂蛋白A-1(ApoA1)、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老年女性H型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山东省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收治的198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98例普通高血压患者... 目的分析血尿酸、载脂蛋白A-1(ApoA1)、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与老年女性H型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山东省淄博市市级机关医院收治的198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198例普通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尿酸、ApoA1、TG/HDL-C水平;比较观察组高血压1、2、3级患者的血尿酸、ApoA1、TG/HDL-C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尿酸、ApoA1、TG/HDL-C单独及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尿酸、TG/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ApoA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3级患者血尿酸、TG/HDL-C水平[(389.85±40.15)μmol/L、(1.78±0.28)]高于高血压2级[(328.96±34.25)μmol/L、(1.47±0.26)]、1级[(291.52±30.14)μmol/L、(1.24±0.22)],ApoA1水平[(1.15±0.19)g/L]低于高血压2级[(1.37±0.22)g/L]、1级[(1.48±0.26)g/L](P<0.05),高血压1级患者血尿酸、TG/HDL-C水平低于高血压2级,ApoA1水平高于高血压2级(P<0.05);ROC曲线分析结合显示,联合检测的曲线下面积(0.934)高于血尿酸、ApoA1、TG/HDL-C单独检测(0.811、0.728、0.825)。结论血尿酸、ApoA1、TG/HDL-C与老年女性H型高血压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且联合检测预测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血尿酸 载脂蛋白A-1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下载PDF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H型高血压患者糖脂代谢及血压控制的影响
10
作者 魏成娜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应用于H型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4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 目的探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与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应用于H型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滕州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4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应用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糖脂代谢水平、血压控制效果、血浆高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A1c(HbAl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总胆固醇(T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H型高血压患者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糖脂代谢,降低血压与HCY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硝苯地平 糖脂代谢 血压控制
下载PDF
H型高血压患者血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关系
11
作者 张瑶 霍迎新 +2 位作者 赵伟 唐荣杰 廉秋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561-2565,共5页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2022—2023年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H型高血压患者共284例,根据是否... 目的 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血尿酸(serum uric acid,SUA)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研究,收集2022—2023年在延安大学咸阳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H型高血压患者共284例,根据是否患有NAFLD,分为合并NAFLD组88例和正常组19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NAFLD的影响因素,进一步绘制ROC曲线观察SUA预测NAFLD的作用,并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值选取最佳截断值。结果 合并NAFLD组患者BMI、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SUA、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及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水平均高于正常组,而年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于正常组(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OR=1.173,95%CI:1.066~1.291)、UA(OR=1.005,95%CI:1.001~1.010)、TG(OR=1.929,95%CI:1.042~3.574)水平升高是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NAFLD的危险因素(P <0.05)。ROC曲线示SUA、TG、BMI及三者联合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9、0.707、0.750、0.796。结论 发生NAFLD的H型高血压患者BMI及SUA、TG水平均较无脂肪肝组患者高,SUA水平升高是H型高血压患者发生NAFLD的危险因素,且SUA水平超过337μmol/L对预测NAFLD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血尿酸 同型半胱氨酸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辅助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血清Hcy水平及动脉硬化的影响
12
作者 张俊池 李金环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17期138-140,148,共4页
目的探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辅助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聊城市茌平区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90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 目的探究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辅助苯磺酸氨氯地平对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及动脉硬化的影响。方法选取聊城市茌平区第二人民医院2020年4月—2023年4月收治的90例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治疗。比较两组血压变异性、血清学指标、动脉硬化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24 h平均收缩压、24 h平均舒张压、24 h收缩压变异性平均值及24 h舒张压变异性平均值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清Hcy、尿酸(UA)及血流阻力指数水平均低于对照组,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薄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可改善老年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降低血清Hcy、UA水平,延缓动脉硬化,且用药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老年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 苯磺酸氨氯地平
下载PDF
基于心肌重塑和心功能标志物NT-proBNP、H-FABP水平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
13
作者 王志新 吴丹 杜洋洋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694-1700,共7页
【目的】基于心肌重塑和心功能标志物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方法】将80例心气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 【目的】基于心肌重塑和心功能标志物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水平探讨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方法】将80例心气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黄芪注射液治疗,疗程为1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Lee氏心衰计分、中医证候积分、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问卷(MLHFQ)评分及6 min步行距离的变化情况,检测2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等心功能指标以及血清NT-proBNP、H-FABP的水平变化,并评估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1周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0.00%(36/40),对照组为62.50%(25/40),组间比较(χ^(2)检验),研究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结局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Lee氏心衰计分、中医证候积分及MLHFQ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研究组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3)6 min步行距离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且研究组的增加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实验室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血清NT-proBNP、H-FAB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研究组的下降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5)心功能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LVEF、SV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且研究组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2组患者的LVEDD治疗前后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心气虚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疗效确切,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重塑 心功能标志物 血清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 黄芪注射液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养血清脑丸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研究
14
作者 张德杰 王姗姗 邹秀敏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607-611,共5页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以养血清脑丸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免疫炎症指标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94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以养血清脑丸与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治疗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活性、免疫炎症指标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94例H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97例。对照组口服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养血清脑丸治疗,连续治疗12周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前后两组24 h动态血压指标、血清RAAS指标水平、免疫炎症指标和血清Hcy水平。统计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自接受治疗开始对所有对象随访12个月,统计两组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MACCE)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85%),高于对照组(82.47%)(P<0.05)。治疗后,两组白天平均舒张压(dDBP)、白天平均收缩压(dSBP)、夜间平均舒张压(nDBP)及夜间平均收缩压(nSBP)均降低,且观察组dDBP、dSBP及nSB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水平和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及血清补体C3、Hcy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MACCE发生率为14.43%,高于观察组的5.15%(P<0.05)。结论:养血清脑丸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可增强对H型高血压患者血压和Hcy的双重调节作用,降压效果显著,且有利于降低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其作用可能与其进一步调节RAAS活性及体内免疫炎症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养血清脑丸 h型高血压 同型半胱氨酸 免疫炎症反应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下载PDF
心可舒胶囊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的临床研究
15
作者 张正楠 和文博 《中国医药》 2024年第6期899-903,共5页
目的探讨心可舒胶囊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老年病医院接受治疗的H型高血压合并LVH患者1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4... 目的探讨心可舒胶囊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LVH)患者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在武汉科技大学附属老年病医院接受治疗的H型高血压合并LVH患者168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84例)和观察组(8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联合心可舒胶囊进行治疗。2组均治疗6个月。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收缩压、舒张压、同型半胱氨酸(Hcy)及心功能指标水平。统计2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4.0%(79/84)比83.3%(70/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Hcy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收缩压、舒张压、Hcy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的左心室后壁厚度、室间隔厚度略有降低,但组间及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6个月后2组患者的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LVMI、LVEDD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对照组与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7.1%(6/84)比8.3%(7/8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3)。结论心可舒胶囊联合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治疗H型高血压合并LVH患者具有较好的降压效果,同时也能明显改善患者的左心室功能、降低血清Hcy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心可舒胶囊 马来酸依那普利叶酸片
下载PDF
Wet air oxidation treatment of H-acid wastewater
16
作者 Jiang Zhan-peng Liu Yong +2 位作者 Yang Zhi-hua Zhu Wan-peng Wang Yong-yi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10,共9页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ffect of reaction factors on wet air oxidation(WAO) of H acid wastewater. Higher COD Cr removal were observed at low initial pH, high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no addition of Na 2SO 4. I...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effect of reaction factors on wet air oxidation(WAO) of H acid wastewater. Higher COD Cr removal were observed at low initial pH, high reaction temperature and no addition of Na 2SO 4. Initial oxygen pressure P O 2 should be consistent with the initial H acid concentration. The changes of some indexes were also studied. A significant initial (about 10 min) rapid reduction in COD Cr was observed at 200℃ and 250℃. The decline of pH and the increase of SO 2- 4 concentration were found in all the experiments. Some formic acid and large amount of acetic acid were detected in the treated solution in this study. The analysis of off gas indicated undetectable amount of SO 2 and nitrogen oxides. The biodegradability of H acid solution was greatly improved after WAO treatment. The ratio of BOD 5/COD Cr increased from initial 3 4% to 33 3% after one hour reaction at 160℃ and 3 MPa initial oxygen pressure(initial H acid concentration:10 g/L, mixing speed:300 r/min). The result of WAO of H acid production wastewater was similar to that of WAO of H acid pure compound in distilled wat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et air oxidation(WAO) h acid BIODEGRADABILITY off gas BOD 5/COD Cr .
下载PDF
H酸单钠盐在石墨与闪锌矿浮选分离中的选择性抑制机理 被引量:1
17
作者 曾勇 王翠 +7 位作者 何剑锋 华中宝 程恺 伍喜庆 孙伟 王丽 胡家城 唐鸿鹄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SCD 2023年第12期3812-3824,共13页
采用纯矿物浮选实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Zeta电位测试、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H酸单钠盐(HAMS)存在下石墨和闪锌矿的浮选行为和分离、抑制机理。在最佳浮选条件下,混合浮选精矿中闪锌矿和石墨的... 采用纯矿物浮选实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Zeta电位测试、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和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H酸单钠盐(HAMS)存在下石墨和闪锌矿的浮选行为和分离、抑制机理。在最佳浮选条件下,混合浮选精矿中闪锌矿和石墨的回收率分别为93.37%和4.98%。Zeta电位测试和XPS分析表明,HAMS大量吸附在石墨表面,而在闪锌矿表面几乎不吸附。FT-IR测试表明,HAMS在石墨表面没有明显的化学吸附。分子动力学模拟结果表明,HAMS中的萘环与石墨之间的疏水相互作用是导致HAMS吸附在石墨表面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酸单钠盐 石墨 闪锌矿 浮选分离 分子动力学模拟
下载PDF
SALVIANOLIC ACID H,A NEW DEPSIDE FROM SALVIA CAVALERIEI VAR.SIMPLICIFOLIA 被引量:7
18
作者 Hai Jun ZHANG Lian Niang LI Institute of Materia Medica,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 1 Xian Nong Tan Street,Beijing 100050,China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6期501-504,共4页
A new depside named salvianolic acid H was isolated from the aqueous extract of Salvia cavaleriei vat.simplicifolia,along with salvianolic acid A,B,C,isosalvianolic acid C,lithospermic acid, rosmarinic acid,R-(+)-β-(... A new depside named salvianolic acid H was isolated from the aqueous extract of Salvia cavaleriei vat.simplicifolia,along with salvianolic acid A,B,C,isosalvianolic acid C,lithospermic acid, rosmarinic acid,R-(+)-β-(3,4-dihydroxyphenyl)lacticacid and protocatechualdehyde.Rosmarinic acid was obtained as the major compon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h CC Lh SALVIANOLIC acid h A NEW DEPSIDE FROM SALVIA CAVALERIEI VAR.SIMPLICIFOLIA VAR acid
下载PDF
Arsenic removal from contaminated soil using phosphoric acid and phosphate 被引量:29
19
作者 ZENG Min LIAO Bohan +3 位作者 LEI Ming ZHANG Yong ZENG Qingru OUYANG Bin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75-79,共5页
Laboratory batch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arsenic (As) removal from a naturally contaminated soil using phosphoric acid (H3PO4) and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KHEPO4). Both H3PO4 and KHEPO4 prove... Laboratory batch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study arsenic (As) removal from a naturally contaminated soil using phosphoric acid (H3PO4) and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KHEPO4). Both H3PO4 and KHEPO4 proved to reduce toxicity of the soil in terms of soil As content, attaining more than 20% As removal at a concentration of 200 mmol/L. At the same time, acidification of soil and dissolution of soil components (Ca, Mg, and Si) resulted from using these two extractants, especially H3PO4.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two extractants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replacement of As by phosphate ions (PO4^3-). The function of H3PO4 as an acid to dissolve soil components had little effects on As removal. KH2PO4 almost removed as much As as H3PO4, but it did not result in serious damage to soils, indicating that it was a more promising extractant. The results of a kinetic study showed that As removal reached equilibrium after incubation for 360 rain, but dissolution of soil components, especially Mg and Ca, was very rapid. Therefore dissolution of soil components would be inevitable if As was further removed. Elovich model best described the kinetic data of As removal among the four models used in the kinetic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senic (As) REMOVAL phosphoric acid h3PO4)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Kh2PO4) chemical extraction
下载PDF
Three New Zn(Ⅱ)/Cd(Ⅱ) Coordination Polymers Constructed with 2-Mercaptonicotinic Acid and 1,2-Di(4-pyridyl)ethylene: Syntheses and Structure Analysis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鑫 傅瑞标 +3 位作者 胡胜民 黄艺辉 盛天录 吴新涛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23-32,共10页
Three new Zn(Ⅱ)/Cd(Ⅱ) coordination polymers based on 2-mercaptonicotinic acid (H2mna) with 1,2-di(4-pyridyl)ethylene (dpe) introduced as a bridging ligand have been synthesized via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 Three new Zn(Ⅱ)/Cd(Ⅱ) coordination polymers based on 2-mercaptonicotinic acid (H2mna) with 1,2-di(4-pyridyl)ethylene (dpe) introduced as a bridging ligand have been synthesized via hydrothermal metho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 as well as elemental analysis and IR. As reported in this paper, [Zn2(dpe)0.5(mna)2] (1) can be classified as a two-dimensional layer structure in which the 1D chain composed of Zn(Ⅱ) and mna ligands is bridged by dpe ligands, while the complex named [Zn4(dpe)4(mna)4] (2) is a tetra-nuclear cluster compound. These two compounds are further extended to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s by hydrogen bonds along with C–H…π and π…π interactions. Compound 3 with general formular [Cd2(dpe)0.5(mna)2]·H2O belongs to a three-dimensional porous structure in which the 2D metal layers formed by the coordination of Cd(Ⅱ) and mna ligand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bridging of dpe lig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mercaptonicotinic acid h2mna) 1 2-di(4-pyridyl)ethylene (dpe) zinc cadmium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