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条形荷载下H-V加筋砂土地基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张孟喜 赵飞 侯娟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4-99,共6页
提出了一种新的H-V立体加筋(horizontal-vertical)模式,这是一种在传统水平条带式筋条上布置竖向或空间筋材形成的组合立体形式,其显著特点是所加竖向筋材能有效地限制筋材间土体的侧向位移,在竖筋侧面产生侧阻力,而且在竖筋间将形成&qu... 提出了一种新的H-V立体加筋(horizontal-vertical)模式,这是一种在传统水平条带式筋条上布置竖向或空间筋材形成的组合立体形式,其显著特点是所加竖向筋材能有效地限制筋材间土体的侧向位移,在竖筋侧面产生侧阻力,而且在竖筋间将形成"土体加强区",从而有效改变加筋土的受力状况,提高土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本文分别对水平加筋和H-V加筋两种加筋方式进行了多组的加筋地基模型试验,并将这两种加筋方式对承载力和沉降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H-V加筋方式能明显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减小地基沉降,而且其加筋效果随着竖筋高度和水平方向筋材长度的增加不断提高。在模型试验的基础上,初步分析了H-V加筋方式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v加筋 地基 模型试验 承载力 沉降
下载PDF
基于H-V模型和Zernike法的激光大气传输模拟 被引量:1
2
作者 许泽帅 羊毅 +2 位作者 兰卫华 董涛 刘玉 《电光与控制》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1-63,77,共4页
激光在大气传输时会受到大气湍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光束质量下降,影响激光作用效能。针对功率谱反演法产生的相位屏在低频部分表现不足的情况,利用H-V模型对白天和夜晚条件下的激光大气湍流效应进行建模,采用Zernike算法来构造大气湍流... 激光在大气传输时会受到大气湍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光束质量下降,影响激光作用效能。针对功率谱反演法产生的相位屏在低频部分表现不足的情况,利用H-V模型对白天和夜晚条件下的激光大气湍流效应进行建模,采用Zernike算法来构造大气湍流相位屏。仿真结果与Kolmogonov统计规律符合,结果显示Zernike算法可以对低频部分很好模拟,随着阶数的提高,高频部分也能较好体现。针对美国ABL系统和ATL系统参数对强激光束的大气传输湍流。畸变波前进行仿真分析,得出ATL系统湍流相位屏最大PV值约为3.5λ,ABL系统湍流相位屏最大PV值约为7.5λ。研究结果能够对强激光自适应光学系统的技术指标分析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传输 大气湍流 波前畸变 H—V模型 Zernike法
下载PDF
横-竖筋带布置对地基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侯娟 张孟喜 +2 位作者 张陶陶 陈通 ?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365-2370,2378,共7页
分别针对纯砂地基、水平加筋地基和新型三维立体加筋(简称横-竖加筋)地基进行了多组模型试验。主要研究了单层横-竖加筋深度和横-竖加筋层数对地基的影响,并通过与水平加筋地基的比较,结合横-竖地基砂土滑移面的形状,初步分析了横-竖加... 分别针对纯砂地基、水平加筋地基和新型三维立体加筋(简称横-竖加筋)地基进行了多组模型试验。主要研究了单层横-竖加筋深度和横-竖加筋层数对地基的影响,并通过与水平加筋地基的比较,结合横-竖地基砂土滑移面的形状,初步分析了横-竖加筋地基的加固机制。试验结果表明,同等试验条件下,横-竖筋的加筋效果较水平筋的好,对于单层横-竖加筋地基,加筋效果随加筋深度的增加而减弱,加筋深度超过一定范围后,加筋对地基受力性能的改善不明显。对于多层横-竖加筋地基,随加筋层数的增加,承载力增加,沉降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竖加筋 地基 模型试验 承载力 加筋深度 加筋层数
下载PDF
基于改进力导向模型的生态节点布局优化 被引量:13
4
作者 苏凯 岳德鹏 +3 位作者 YANG Di 于强 马欢 张启斌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15-221,共7页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构建生态网络可以连接破碎的生境斑块,提高景观之间的连通性。而生态节点的布局优化能够降低能量损耗,增加稳定性,对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生态脆弱区典型县域磴口县为研究区,在现有生... 在西北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构建生态网络可以连接破碎的生境斑块,提高景观之间的连通性。而生态节点的布局优化能够降低能量损耗,增加稳定性,对维持区域生态环境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以生态脆弱区典型县域磴口县为研究区,在现有生态网络基础上,改进了H&V算法的力导向(force-directed)模型,通过优化生态节点的布局对生态网络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磴口县选取的局部研究区内,与H&V算法相比,改进force-directed模型优化的生态节点布局覆盖率达到90.79%,提升了4.08个百分点;平均聚类系数升高至0.071,是未改进H&V算法的1.4倍;分布均匀度降低至2.629,比未改进H&V算法降低了0.629。通过模型优化使得网络结构清晰、生态节点布局均匀,节点覆盖率更高,表明优化后生态网络结构更为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节点 布局优化 H&V算法 改进力导向模型
下载PDF
水平-竖向加筋土挡墙作用机理的离散元数值模拟 被引量:7
5
作者 周淮 张孟喜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48-1552,1557,共6页
在水平-竖向(H-V)加筋土挡墙室内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离散元理论的颗粒流软件(PFC)对试验进行了仿真模拟.就PFC模拟得出的挡墙变形和竖筋侧应力等数据,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验证.同时,结合挡墙内部土颗粒位移和应力矢量图... 在水平-竖向(H-V)加筋土挡墙室内模型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基于离散元理论的颗粒流软件(PFC)对试验进行了仿真模拟.就PFC模拟得出的挡墙变形和竖筋侧应力等数据,与模型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和验证.同时,结合挡墙内部土颗粒位移和应力矢量图研究了H-V土加筋挡墙的作用机理及破裂面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竖向加筋土挡墙 模型试验 颗粒流 离散元
下载PDF
基于遥感技术的不透水面动态变化研究:以瑞丽市为例 被引量:3
6
作者 李益敏 刘心知 +3 位作者 吴博闻 王东驰 袁静 赵志芳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16-724,共9页
不透水面指数可以有效地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城市规模扩大使更多的不透水面取代了以植被为代表的自然透水面景观,导致城市暴雨涝灾和生态环境等安全隐患,引发了社会和学界的普遍关注.如何精准快速地掌握不透水面的时空分布,是城市... 不透水面指数可以有效地衡量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城市规模扩大使更多的不透水面取代了以植被为代表的自然透水面景观,导致城市暴雨涝灾和生态环境等安全隐患,引发了社会和学界的普遍关注.如何精准快速地掌握不透水面的时空分布,是城市管理规划、环境保护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其速度快、范围大、多尺度、可重复的对地观测优势为解决不透水面信息的提取提供了较好的解决方案.遥感技术提取不透水面信息可以快速了解城市的动态变化发展.以瑞丽市为研究区,采用V-H-L-S模型对透水面进行掩膜,较为准确、快速地提取2014年和2018年的不透水面信息,检验正确率达到92%以上,Kappa系数>0.8.结果表明,V-H-L-S模型可以有效地评估瑞丽市的城市发展速度,该市4年来不透水面呈现出扩大的趋势,面积扩大了40.11%;瑞丽市不透水面分布不均匀,主要分布在该市的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透水面 掩膜筛选 V-H-L-S模型 瑞丽市
下载PDF
砂土地基中受水流影响的竖向力-水平力联合受荷桩承载特性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邹新军 曹雄 周长林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855-1864,共10页
海上风机大直径单桩基础除承受竖向荷载V与水平荷载H外,同时还受水流冲刷、扰动。基于Swipe加载法,在室内水槽模型中设计完成了砂土中的V-H联合受荷桩测试,获得了静、动水流状态及不同竖向力大小条件下的荷载-位移曲线及桩身弯矩分布;... 海上风机大直径单桩基础除承受竖向荷载V与水平荷载H外,同时还受水流冲刷、扰动。基于Swipe加载法,在室内水槽模型中设计完成了砂土中的V-H联合受荷桩测试,获得了静、动水流状态及不同竖向力大小条件下的荷载-位移曲线及桩身弯矩分布;经无量纲化处理与拟合,得到了考虑水流影响的V-H联合受荷桩承载力包络线及其简化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水流冲刷降低了总的桩侧摩阻力,导致竖向荷载-位移曲线初始刚度降低;桩身水平位移和弯矩在仅受水流作用时较小,但同时受水流、水平荷载作用相比于单一水平受力时则明显增大;增加桩顶竖向荷载在水平位移较小时有助于提高桩身水平承载力,但随水平位移增大且竖向荷载接近竖向极限承载力V_u时,可能会因重力二阶(P-Δ)效应而削弱桩身水平承载力;桩身最大弯矩位置不会随水流状态与竖向荷载大小的改变而明显变化,基本保持在泥面以下2~3倍桩径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直径单桩 水流 V-H联合荷载 承载特性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对软件测试过程模型的思考 被引量:4
8
作者 张俊萍 朱小冬 +1 位作者 王毅刚 梁欣 《微计算机信息》 2011年第3期22-24,共3页
在深入分析传统软件测试过程模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测试过程模型——并行"与"模型,并详细描述了各阶段的具体任务,更贴切地描绘出软件测试活动的复杂关系,充分反映出软件测试活动与开发活动之间的时序性、层次... 在深入分析传统软件测试过程模型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测试过程模型——并行"与"模型,并详细描述了各阶段的具体任务,更贴切地描绘出软件测试活动的复杂关系,充分反映出软件测试活动与开发活动之间的时序性、层次性、迭代性和并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模型 X模型 W模型 H模型 并行“与”模型
下载PDF
弧齿锥齿轮 V/H 检验的数学描述 被引量:1
9
作者 吴能章 《四川工业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1-7,共7页
对弧齿锥齿轮V/H检验的理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用齿轮参数和加工时的机床调整参数建立了V/H检验的数学模型,并进行了实例计算与实验验证。
关键词 弧齿锥齿轮 V/H检验 数学模型 CAM
下载PDF
软件测试技术发展概况
10
作者 文毅 高扬 《测绘科学与工程》 2008年第3期71-76,共6页
软件质量是一个直接影响软件产业应用发展的关键因素,软件测试在保证软件质量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详细介绍了软件测试的产生和发展,对各类常见的软件测试工具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并对软件测试在测绘领域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软件测试 V模型 W模型 H模型 测试工具
下载PDF
要素禀赋、技术差异与中国的对外贸易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莉 《经济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42,共4页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产生。中国及其贸易伙伴国的数据表明,仅仅利用要素禀赋的差异并不能完全解释国际贸易的成因。把中国和贸易伙伴国的技术差异纳入要素禀赋理论以后,要素禀赋理论的解释力大大加强。... 要素禀赋理论认为各国要素禀赋的差异导致了国际贸易的产生。中国及其贸易伙伴国的数据表明,仅仅利用要素禀赋的差异并不能完全解释国际贸易的成因。把中国和贸易伙伴国的技术差异纳入要素禀赋理论以后,要素禀赋理论的解释力大大加强。也就是说,要素禀赋和生产技术的差异这两个因素已经很好地解释了中国和8个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的贸易的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禀赋 技术差异 H-O-V模型
下载PDF
玉溪盆地三维速度结构建模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振 陈学良 +2 位作者 高孟潭 李铁飞 鞠永伟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930-940,共11页
本文以玉溪盆地为例,提出了一种包含数据预处理、模型建立、模型修正和模型检验的建模方法.基于各类数据间不同的可信度,给出了消除各类数据间速度偏差的折减函数.为避免以往模型修正过程中对地震波形数据的依赖以及对地脉动H/V谱进行... 本文以玉溪盆地为例,提出了一种包含数据预处理、模型建立、模型修正和模型检验的建模方法.基于各类数据间不同的可信度,给出了消除各类数据间速度偏差的折减函数.为避免以往模型修正过程中对地震波形数据的依赖以及对地脉动H/V谱进行模拟等复杂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模型修正方法,即根据基阶瑞雷波H/V谱与实测地脉动H/V谱形状变化相似的原则,对模型进行修正.修正依据为:在玉溪盆地中,单个地脉动测点所在位置处的地下速度结构中各沉积层面的深度均增加约15m时,由该点的地下速度结构得到的基阶瑞雷波H/V谱的波峰周期和波谷周期均增加约0.1s,且二者分别由盆地内沉积层的深层和浅层的速度结构所控制.由于地脉动数据的获取较方便,因此该模型修正方法具有广泛的适用性,由该方法修正后的玉溪盆地三维速度结构模型经检验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预测 玉溪盆地 三维速度结构 模型修正 H/V谱
下载PDF
软件测试过程模型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凯 梁欣 张俊萍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B11期518-521,共4页
在对现有模型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测试过程模型——并行"与"模型,并详细描述了各阶段的具体活动。该模型贴切地描绘出软件测试活动的复杂关系,充分体现出了软件测试活动与开发活动之间的层次性、并行性... 在对现有模型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软件测试过程模型——并行"与"模型,并详细描述了各阶段的具体活动。该模型贴切地描绘出软件测试活动的复杂关系,充分体现出了软件测试活动与开发活动之间的层次性、并行性、时序性和迭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模型 X模型 W模型 H模型 并行“与”模型
下载PDF
日本东北大地震时强震观测点周边地区地震动估算方法的论证 被引量:2
14
作者 吴浩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83-187,共5页
针对大地震发生时受灾严重而又缺少地震记录的地区,本文利用地表观测到的常时微动数据进行地震动的估算,并对此方法进行了论证。这个方法涉及两个关键步骤,即利用常时微动的H/V谱来推测观测点的地下速度结构模型,和通过震源模型合成基... 针对大地震发生时受灾严重而又缺少地震记录的地区,本文利用地表观测到的常时微动数据进行地震动的估算,并对此方法进行了论证。这个方法涉及两个关键步骤,即利用常时微动的H/V谱来推测观测点的地下速度结构模型,和通过震源模型合成基岩处的输入地震波。此方法基于震源模型并有效地考虑场地效应的影响,有望在缺少地震记录的受灾地区进行地震动的估算方面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动估算 常时微动H/V谱 地下速度结构模型 震源模型 场地效应
下载PDF
大气光学湍流模式研究:C_(n)^(2)廓线模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晓庆 杨期科 +3 位作者 黄宏华 青春 胡晓丹 王英俭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387-397,共11页
由于大气湍流的存在,当光束在大气中传播时会发生相位起伏、光强闪烁等一系列湍流效应现象,严重制约光电系统的性能,是造成天文观测困难的主要原因.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_(n)^(2)廓线是评估大气湍流效应的重要参数.本文归纳了几种有代表... 由于大气湍流的存在,当光束在大气中传播时会发生相位起伏、光强闪烁等一系列湍流效应现象,严重制约光电系统的性能,是造成天文观测困难的主要原因.大气折射率结构常数C_(n)^(2)廓线是评估大气湍流效应的重要参数.本文归纳了几种有代表性的C_n~2廓线模式,提出了修正的CLEAR I夜晚模式;分析了高美古、拉萨、大柴旦、茂名、荣成等5个实验点探空测量数据,给出了5个实验点算术平均拟合的C_(n)^(2)廓线公式;计算了各模式和测量数据在波长为0.5μm时的大气相干长度r0、视宁度εFWHM、等晕角θ0、相干时间τ0、等效高度h和等效风速V等大气光学参数以及各大气层C_(n)^(2)递减率和不同大气层湍流贡献百分比.重点对H-V(5/7)模式的存疑、C_(n)^(2)廓线模式采用的平均方法、低平流层C_(n)^(2)是否具有统一的递减率等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光学湍流 修正的CLEAR I夜晚模式 5个实验点C_(n)^(2)廓线公式 h-v(5/7)模式的存疑
下载PDF
基于ETCA的螺旋锥齿轮研磨技术 被引量:2
16
作者 曾建成 曾韬 +1 位作者 雷国伟 杨加玲 《微计算机信息》 2010年第25期157-158,128,共3页
以多体系统误差建模理论和齿轮研磨原理为基础,建立研齿时V/H调整与齿面啮合关系的数学模型。利用含有机床运动几何误差以及齿轮副安装误差的螺旋锥齿轮齿面接触分析(Error tooth contact analysis,ETCA)技术来实现研磨控制,并通过在格... 以多体系统误差建模理论和齿轮研磨原理为基础,建立研齿时V/H调整与齿面啮合关系的数学模型。利用含有机床运动几何误差以及齿轮副安装误差的螺旋锥齿轮齿面接触分析(Error tooth contact analysis,ETCA)技术来实现研磨控制,并通过在格里森600HTL上进行研齿实验表明:基于ETCA的研磨技术要比基于TCA的研磨技术更为合理,研磨效果也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锥齿轮 ETCAV/H调整 多体系统误差建模
下载PDF
4H-SiC MESFET直流I-V特性解析模型
17
作者 任学峰 杨银堂 贾护军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10期24-26,共3页
提出一种改进的4H-SiC MESFET非线性直流解析模型,该模型基于栅下电荷的二维分布进行分析,在分析电场相关迁移率、速度饱和的基础上,考虑沟道长度调制效应对饱和区漏电流的影响,建立基于物理的沟道长度调制效应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的I-... 提出一种改进的4H-SiC MESFET非线性直流解析模型,该模型基于栅下电荷的二维分布进行分析,在分析电场相关迁移率、速度饱和的基础上,考虑沟道长度调制效应对饱和区漏电流的影响,建立基于物理的沟道长度调制效应模型,模拟结果与实测的I-V特性较为吻合。在器件设计初期,可以有效地预测器件的工作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H-SiC射频功率MESFET I-V特性 解析模型
下载PDF
我国对外贸易的要素含量估计与分析
18
作者 刘明 《商学研究》 2018年第6期87-94,共8页
对外贸易的要素含量反映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对外贸易要素含量的变化反映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对我国2007年和2015年进出口的要素含量的定量分析和比较,发现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已从劳动转变为资本,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 对外贸易的要素含量反映一个国家的比较优势,对外贸易要素含量的变化反映一个国家比较优势的变化。通过对我国2007年和2015年进出口的要素含量的定量分析和比较,发现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已从劳动转变为资本,这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转变。为此需要采取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素含量 比较优势 H-O-V模型
下载PDF
一种新的应用于DDC控制器软件的测试模型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强 沈沉 《日用电器》 2012年第4期44-48,共5页
近年来人们开始应用现代自动控制系统对空调进行系统化的节能控制,那么控制软件的开发测试就成了一个决定控制系统是否可以按要求正常工作的新兴问题,为有效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
关键词 V模型 W模型 H模型 X模型 增量模型
下载PDF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对心肌细胞钠氢交换体调控的作用
20
作者 孙朴 罗健东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1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对心肌细胞钠氢交换体(NHE)的调控作用。方法:用氯化铵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内酸化,用荧光指示剂(BCECF/AM)法测定细胞内pH值,钠氢交换体的活性用酸化后每分钟pH值的变化率(dpH_i/dt)表示,观察使用ERK特异... 目的: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对心肌细胞钠氢交换体(NHE)的调控作用。方法:用氯化铵诱导乳鼠心肌细胞内酸化,用荧光指示剂(BCECF/AM)法测定细胞内pH值,钠氢交换体的活性用酸化后每分钟pH值的变化率(dpH_i/dt)表示,观察使用ERK特异性抑制剂UO126后对NHE活性的影响;用Western blottmg检测心肌细胞ERK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结果:用ERK的选择性抑制剂UO126(3μmoL/L)预孵育5 min,与模型组比较,UO126组可以使钠氢交换的活性下降49.46%(P<0.05);与模型组比较,ERK的磷酸化水平降低66.5%(P<0.05)。结论:细胞内酸化激活NHE和ERK的过程中,NHE的激活受到ERK的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外信号调节MAP激酶类 模型 动物 肌细胞 心脏 细胞内酸化 钠氢交换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