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4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献血者HBVs基因变异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
作者 范加诚 李青 +2 位作者 陈秀丽 刘世香 陈烨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8期933-939,共7页
目的分析HBV DNA+/HBsAg-献血者的传染性指标、S区基因序列突变情况及生物信息学特征变化。方法通过PCR方法筛查出1份HBV DNA+/HBsAg-的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和化学发光方法检测该标本乙肝病毒5项指标,对该标本HBVs区基因片段测序并分析变... 目的分析HBV DNA+/HBsAg-献血者的传染性指标、S区基因序列突变情况及生物信息学特征变化。方法通过PCR方法筛查出1份HBV DNA+/HBsAg-的标本,应用酶联免疫和化学发光方法检测该标本乙肝病毒5项指标,对该标本HBVs区基因片段测序并分析变异情况,应用分析软件对所测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该标本HBV DNA+、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HBVs区基因序列内发生氨基酸单位点突变(P151L),空间结构发生改变。结论HBVs区基因序列空间结构改变,可能是导致检测结果出现血清学HBsAg-/HBsAb+/HBV DNA+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 OBI S基因 献血者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HBVS基因亚型与干扰素疗效的关系
2
作者 张连涛 《河南预防医学杂志》 2000年第3期131-131,共1页
目的 探讨HBVS基因亚型是否为影响干扰素疗效的因素。方法 应用α - 2b基因工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3个月后 ,比较HBeAg及HBVDNA的阴转率与各S亚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HBVS基因以Ⅰ型为主占 6 4 6 % ,Ⅱ型占 2 7 1% ,Ⅲ型及复合... 目的 探讨HBVS基因亚型是否为影响干扰素疗效的因素。方法 应用α - 2b基因工程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3个月后 ,比较HBeAg及HBVDNA的阴转率与各S亚型之间的关系。结果 HBVS基因以Ⅰ型为主占 6 4 6 % ,Ⅱ型占 2 7 1% ,Ⅲ型及复合型较少。干扰素治疗 3个月后HBeAg及HBVDNA阴转率在S亚型各型间比较均无差异。结论 豫东地区HBV感染以S亚型Ⅰ型为主 ,干扰素抗病毒疗效与HBVS基因亚型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s基因亚型 HBVDNA 干扰素 药理
下载PDF
抗肿瘤和乙肝双效IL18-HBVS基因疫苗的构建
3
作者 何淑雅 薛志红 +2 位作者 任为 刘映霞 尹志华 《中国肿瘤》 CAS 2001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目的]探讨IL_18及乙肝病毒S基因(HBVS)的联合功效。[方法]从胎肝组织中抽提总RNA ,RT-PCR扩增IL-18cDNA基因。从载体 pcDNA3.0/S中限制性酶切获取HBVS基因 ,然后 ,将其与IL -18cDNA一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 pIRES-EGFP中。[结果]构建... 目的]探讨IL_18及乙肝病毒S基因(HBVS)的联合功效。[方法]从胎肝组织中抽提总RNA ,RT-PCR扩增IL-18cDNA基因。从载体 pcDNA3.0/S中限制性酶切获取HBVS基因 ,然后 ,将其与IL -18cDNA一并亚克隆到真核表达质粒 pIRES-EGFP中。[结果]构建了具有抗肿瘤及乙肝双重功效的IL18_HBVS乙肝基因疫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基因疫苗 抗肿瘤作用 克隆 基因重组 人白细胞介素18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下载PDF
多位点ARMS-PCR法进行HBVS区检测分型
4
作者 田瑛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4年第5期379-381,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有效的PCR法HBV分型的实验方案。方法对80例包含了HBV不同型别(B/C/D型)的血清样本进行了HBV S区测序,通过分析国人HBV B/C/D型S区碱基固有差异位点,设计得针对各种HBV型别的高度特异性ARMS引物与探针,并用于另外120例... 目的建立一种准确有效的PCR法HBV分型的实验方案。方法对80例包含了HBV不同型别(B/C/D型)的血清样本进行了HBV S区测序,通过分析国人HBV B/C/D型S区碱基固有差异位点,设计得针对各种HBV型别的高度特异性ARMS引物与探针,并用于另外120例HBV样本的PCR检测实验,同时进行测序进行检测准确度验证。结果多位点ARMS-PCR法与测序法的型别检出吻合率为99.5%,其中一例HBV B/C型混合感染由ARMS-PCR法检出并经追溯确认。结论经验证可见设计于S区型别固有差异位点之上的ARMS引物与探针于PCR检测中能以极高的特异性对HBV血清样本进分型,并能检出HBV混合型中的劣势病毒株。PCR法以其低成本、结果容易判定以及高灵敏度等优点,于临床HBV分型上是更为推荐的分子诊断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BV分型 PCR DNA测序
下载PDF
HBsAg ELISA+/HBV DNA NAT-献血者血清学与分子生物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景媛媛 范云 +3 位作者 郭燕 张文娟 段勇 冯娜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12-416,共5页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sAg ELISA检测结果与HBV DNA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相关血清学标志物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22年11月1日—2023年4月30日陕西省血液中心HBsAg ELISA+/HBV DNA NAT-(ELISA+/NAT-)标本共计71份,对其采用... 目的 了解西安地区无偿献血人群HBsAg ELISA检测结果与HBV DNA检测结果不一致的标本相关血清学标志物的分布情况。方法 收集2022年11月1日—2023年4月30日陕西省血液中心HBsAg ELISA+/HBV DNA NAT-(ELISA+/NAT-)标本共计71份,对其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乙肝血清学标志物,同时复检巢式PCR扩增HBV S区和C区基因片段。结果 双ELISA+/NAT-标本(n=30)巢式PCR检测阳性率远高于单ELISA+/NAT-标本(n=41)(60%vs 24.40%,P<0.05)。前者献血者100%为初次献血者,血清抗-HBc阳性率100%,血清学模式以1、4、5此3项阳性(80%)为主;后者献血者中31.7%为重复献血者,血清抗-HBc阳性率仅为19.51%,血清学模式以单2项阳性(43.90%)和全阴(36.58%)为主。结论 单ELISA+结果存在较多假阳性,导致不必要的血液报废;而NAT-标本可能存在低水平的HBV DNA,产生漏检风险。建议针对单HBsAg ELISA+/NAT-献血者,采用多套系统多种方法追溯检测,提高献血者HBV筛查的准确度,减少不必要的血液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无偿献血者 巢式PCR HBV DNA
下载PDF
抗-HBS阳性的HBV携带者体内HBVS基因变异 被引量:11
6
作者 丛云辉 张永新 魏红霞 《中华肝脏病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2期123-124,共2页
抗-HBS阳性的HBV携带者体内HBVS基因变异丛云辉,张永新,魏红霞通过PCR、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发现感染HBV后抗HBs自然阳转者的体内仍可能存在HBV-DNA。这种抗-HBs和HBV共存现象不仅在乙肝... 抗-HBS阳性的HBV携带者体内HBVS基因变异丛云辉,张永新,魏红霞通过PCR、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发现感染HBV后抗HBs自然阳转者的体内仍可能存在HBV-DNA。这种抗-HBs和HBV共存现象不仅在乙肝恢复期而且在一些抗-HBs阳性的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HBS阳性 乙型肝炎 HBV携带者 hbvs基因
原文传递
基于CMIP6气候模式和两种水文模型综合集成预估的黄河源区未来40年流量变化
7
作者 刘义花 高歌 +3 位作者 翟建青 刘绿柳 温婷婷 孙永寿 《冰川冻土》 CSCD 2024年第2期675-687,共13页
基于两个共享社会经济低碳路径(SSP1-2.6、SSP2-4.5)下的CMIP6中的8个GCMs气候模式进行黄河源区2021—2060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预估。在此基础上,利用CMIP6中的8个GCMs气候模式分别驱动HBV、SWAT水文模型综合集成预估了黄河源区2021—206... 基于两个共享社会经济低碳路径(SSP1-2.6、SSP2-4.5)下的CMIP6中的8个GCMs气候模式进行黄河源区2021—2060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预估。在此基础上,利用CMIP6中的8个GCMs气候模式分别驱动HBV、SWAT水文模型综合集成预估了黄河源区2021—2060年流量的年代际变化。结果表明:SSP1-2.6、SSP2-4.5情景下,2021—2060年黄河源区呈暖湿化趋势,平均气温较基准期(1995—2014年)分别上升1.3℃、1.6℃,年降水量分别增加11.6%、11.5%。SSP1-2.6、SSP2-4.5情景下2021—2060年黄河源区年平均流量分别增多8.6%、8.5%;两种情景下黄河源区21世纪各年代际流量均增加,其中21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流量增幅小于40年代、50年代流量增幅。SSP1-2.6、SSP2-4.5情景下黄河源区2021—2060年6—8月流量减幅在1%以下,而3—5月和9—12月流量增幅为0.1%~2.1%。SSP1-2.6、SSP2-4.5情景下黄河源区蓄水期(9—11月)极端丰水流量增加2.5%~2.7%,SSP1-2.6情景下黄河源区2021—2060年汛期(6—8月)极端丰水流量总体增加0.1%,SSP2-4.5情景下黄河源区汛期极端丰水流量减少1.3%,SSP1-2.6、SSP2-4.5情景下黄河源区枯水期(12至次年5月)极端丰水流量减少0.7%~1.0%;黄河源区汛期(SSP1-2.6和SSP2-4.5情景)及枯水期(SSP1-2.6情景)极端枯水流量较基准期增加0.8%~1.9%,两种情景下黄河源区蓄水期极端枯水流量减少1.8%~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影响 流量预估 SWAT和HBV水文模型 CMIP6气候模式 黄河源区
下载PDF
92031例癌症患者HBV血清标志物特征分析
8
作者 黄浩 梁晶晶 +2 位作者 陶义丰 潘小兰 方敏 《中国癌症防治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01-106,共6页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感染状态和感染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6日至2023年9月18日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92031例癌症患者的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以肝癌、非肝癌进行分组,比较未感... 目的了解癌症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的感染状态和感染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26日至2023年9月18日于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确诊的92031例癌症患者的HBV血清标志物检测结果,以肝癌、非肝癌进行分组,比较未感染(全阴或Anti-HBs阳性)、感染(除外Anti-HBs任何一项阳性)、隐性感染(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OBI;HBsAg阴性、血清或肝组织HBV DNA阳性)的占比。结果92031例癌症患者的HBV总感染率为73.75%(67876/92031),其中肝癌患者的HBV总感染率为97.65%(8922/9137),非肝癌患者的HBV总感染率为71.12%(58954/82894),肝癌组的普通感染率和OBI率均显著高于非肝癌组(均P<0.001)。肝癌组HBV血清标志物中HBsAg、HBeAg、Anti-HBe、Anti-HB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非肝癌组(均P<0.001),但Anti-HBs的阳性率低于非肝癌组(P<0.001)。肝癌组和非肝癌组分别有20种和27种血清标志物组合模式,其中14种模式构成比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两组均有7种OBI血清组合模式,其中5种模式构成比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癌症患者HBV感染状态和血清学组合模式复杂,区分肝癌与非肝癌进行HBV感染统计更利于癌症患者的HBV感染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肝癌 HBV感染 HBV血清标志物 隐匿性感染
下载PDF
血清preS1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纤维化的关系及对癌变的诊断价值
9
作者 高兴娟 程磊 +5 位作者 马秀清 刘守珠 王宝英 刘海燕 才德吉 杨兴唐 《传染病信息》 2024年第2期132-136,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S1蛋白(precursor S1 protein,preS1)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纤维化及癌变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对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在青海红十字医院接受检查的228例乙... 目的分析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S1蛋白(precursor S1 protein,preS1)与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纤维化及癌变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对2019年10月—2021年10月期间在青海红十字医院接受检查的228例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阳性慢性HBV感染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CHB患者75例、肝硬化(liver cirrhosis,LC)患者93例(LC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患者60例(HCC组)。根据LC和HCC组肝组织活检分析肝脏炎症活动及肝纤维化程度。结果HCC组血清preS1水平[496.32(457.63,988.0)ng/mL]和LC组[338.72(247.93,554.61)ng/mL]血清preS1水平均显著高于CHB组[113.69(87.09,177.40)ng/mL],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CC组血清preS1水平亦高于LC组(P=0.002)。经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血清preS1水平鉴别诊断CHB与LC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是0.881(95%CI:0.830~0.932),鉴别诊断CHB/LC与HCC的AUC是0.861(95%CI:0.815~0.908)。3组患者的血清preS1水平与HBsAg(rs=0.799,P<0.001)呈强正相关和Log HBV DNA(rs=0.262,P<0.001)呈弱正相关。此外LC组和HCC组血清preS1水平与肝脏炎症活动分级(rs=0.201,P=0.009)及肝纤维化分期也呈弱正相关性(rs=0.295,P<0.001)。结论血清preS1水平与血清HBsAg、HBV DNA水平和肝脏炎症和纤维化进展呈正相关,有可能成为鉴别诊断HBV相关慢性肝病肝硬化或癌变的候选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HBV前S1蛋白 慢性乙型肝炎 肝纤维化 肝硬化 肝细胞癌
下载PDF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对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母婴阻断的分析
10
作者 温井奎 曹立华 +6 位作者 李仕武 丁丽娜 盖亚会 王晓荣 贺艺杰 邹怀宾 段钟平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9期892-896,共5页
目的对比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用于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高病毒载量母婴阻断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高病毒载量孕妇116例,分为TAF组(56例)和TDF组(60例),在第24~28孕周开始服药,两组均分别... 目的对比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TAF)、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TDF)用于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的高病毒载量母婴阻断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选取高病毒载量孕妇116例,分为TAF组(56例)和TDF组(60例),在第24~28孕周开始服药,两组均分别在24~28孕周、32~36孕周及分娩时检测HBV DNA、HBsAg和HBeAg,新生儿分别在出生时、7月龄时检测HBV DNA、HBsAg和HBeAg。结果分娩时两组孕妇血清HBV DNA降至2.0×10~5 IU/mL以下的病例数,TAF组占92.9%,TDF组占95%;TAF组57例新生儿(1例为双胞胎),出生时HBsAg阳性4例,占7.01%,HBV DNA阳性1例,占1.75%,TDF组60例新生儿,出生时HBsAg阳性2例,占3.33%,HBV DNA均阴性。两组新生儿7月龄时HBsAg、HBV DNA均阴性,均产生抗HBs,阻断成功率100%,两组孕妇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新生儿出生时、28、48、96周均未见明显生长发育障碍。结论TAF用于慢性HBV感染的高病毒载量的母婴阻断有效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 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 高HBV载量 母婴传播 阻断
下载PDF
IL-18评价人工肝治疗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有效性及短期预后效果的研究
11
作者 侯静涛 许娟 +2 位作者 闫涛涛 杨慧玲 樊研 《西部医学》 2024年第7期987-991,997,共6页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评价人工肝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有效性及短期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HBV-ACLF患者151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人工肝治疗,根据患者90 d内... 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评价人工肝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HBV-ACLF)的有效性及短期预后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1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HBV-ACLF患者151例,所有患者均成功接受人工肝治疗,根据患者90 d内结局分为死亡组(n=63)和生存组(n=88),另选择73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健康组)。检测患者入院时、治疗后及健康受试者血清IL-18水平,分析IL-18水平对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HBV-ACLF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血清IL-18均显著高于健康组,死亡组患者入院时及治疗后血清IL-18均显著高于生存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IL-18与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呈正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血清IL-18水平是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后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曲线(ROC)显示患者入院时、治疗后血清IL-18水平诊断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后90 d死亡率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60、0.739。Kaplan-Meier曲线显示,低IL-18水平患者的生存率高于高IL-18水平患者(P<0.05)。结论血清IL-18可辅助评价HBV-ACLF患者人工肝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短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18 人工肝 HBV相关慢加急性肝衰竭 有效性 短期预后
下载PDF
基于HBV感染的确认探讨核酸检测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策略
12
作者 邓雪莲 臧亮 +4 位作者 刘笑春 孙鹏 王颖颖 Daniel Ca ndotti 周俊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24年第5期667-674,共8页
目的基于血液筛查核酸检测反应性献血者的HBV感染的确认,探讨核酸检测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策略。方法联合应用自建的高灵敏度核酸检测体系、血液核酸筛查等多种核酸检测(NAT)方法,并结合血清学检测、献血者随访,对核酸检测反应性(NAT-yie... 目的基于血液筛查核酸检测反应性献血者的HBV感染的确认,探讨核酸检测反应性献血者的归队策略。方法联合应用自建的高灵敏度核酸检测体系、血液核酸筛查等多种核酸检测(NAT)方法,并结合血清学检测、献血者随访,对核酸检测反应性(NAT-yield)献血者中的HBV感染进行确认和感染状态识别。依据确认的HBV感染血浆样本,比较不同确认方法、确认指标或指标组合对HBV感染确认的效果。结果2010年11月—2021年2月,在血液筛查检出的876位NAT-yield献血者中共确认HBV感染者511人(OBI 451人,急性早期HBV感染者27人,不能确认感染者33人,无感染者30人,不能确认HBV感染者335人)。采用单检系统对混检系统检出的HBV感染血浆进行复测的检出率为96.6%,明显高于混检系统对单检系统检出的HBV DNA反应性(HBV DNA R)组和鉴别试验无反应性(NDR)组的复测检出率(76.4%和55.7%)(P<0.05)。NDR样本在模式2(ID×5+鉴别×2)下复测检出率(65.2%)高于模式1(ID×2+鉴别×1)(39.2%)(P<0.05);2种单检复测模式下的HBV DNA R样本复测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明显高于NDR样本(P<0.05)。回溯OBI献血者既往NAT数据,有46%经历多次NAT检测而未能检出。有59.1%OBI献血者随访检不出HBV DNA。OBI献血者中抗-HBc+占比为90.2%,单独抗-HBc+为49.2%,远高于不能确认感染组(P<0.05);HBeAg、抗-HBe和抗-HBc IgM在OBI和不能确认感染组中的比例极低且无差异(P>0.05)。结论近60%的NAT-yield献血者可以确认HBV感染。为保证献血者归队的安全性,需要更高灵敏度的HBV DNA确证技术提高HBV感染的确认率。抗-HBc是NAT-yield献血者OBI风险排查和归队评估最重要的血清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酸检测 献血者归队 HBV感染 确证 随访
下载PDF
HBV pgRNA联合HBcrAg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停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
13
作者 周芳 王永平 欧阳宇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24年第2期42-47,共6页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基因组RNA(pregenomic RNA,pgRNA)水平联合HBV核心相关抗原(hepatitis B virus core-related antigen,HBcrAg)定量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患者停药后复发风险的... 目的分析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前基因组RNA(pregenomic RNA,pgRNA)水平联合HBV核心相关抗原(hepatitis B virus core-related antigen,HBcrAg)定量对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viral hepatitis B,CHB)患者停药后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26医院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113例CHB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已给予足疗程的正规抗病毒治疗,停药前均检测批pgRNA与HBcrAg。根据患者停药1年内复发情况分为复发组(38例)和未复发组(7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肝功能、肾功能、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pgRNA及HBcAg水平等指标。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B患者停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pgRNA联合HBcrAg对CHB患者停药后复发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复发组患者饮酒史比例[47.37%(18/38)比22.86%(16/70)]、AFP[(29.64±7.18)μg/L比(20.38±6.46)μg/L]、pgRNA[(7.97±1.99)lg拷贝/ml比(4.97±1.24)lg拷贝/ml]和HBcrAg[(7.04±1.76)lg IU/ml比(5.11±1.28)lg IU/ml]水平均显著高于未复发组(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饮酒史(OR=5.354,95%CI:1.055~68.858,P=0.046)、AFP(OR=1.189,95%CI:1.036~1.468,P=0.015)、pgRNA(OR=1.047,95%CI:1.117~8.109,P=0.007)和HBcrAg(OR=2.152,95%CI:1.154~4.308,P=0.021)是CHB患者停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pgRNA与HBcrAg联合预测CHB患者停药后复发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54,最佳截点为>0.128,此时敏感度为98.9%,特异度为97.1%。结论pgRNA和HBcrAg与CHB患者停药后复发风险密切相关,早期监测两者水平有助于发现停药后复发高风险的患者,早期调整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乙型 慢性 HBV前基因组RNA HBV核心相关抗原 停药后复发
下载PDF
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血清HBV pgRNA、PreS1抗原表达与肝内胆汁淤积症的相关性分析
14
作者 李佳 何霞 李玲 《安徽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709-713,共5页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前基因组RNA(HBV pgRNA)、前S1抗原(PreS1Ag)水平变化及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进行孕期检查的慢性乙型肝... 目的 探究妊娠合并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乙型肝炎病毒(HBV)前基因组RNA(HBV pgRNA)、前S1抗原(PreS1Ag)水平变化及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发生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在雅安市人民医院进行孕期检查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妇279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组病人是否患有ICP分为合并ICP组43例、未合并ICP组236例。比较两组病人血清中HBV pgRNA、PreS1 Ag水平,并分析两组血清HBV pgRNA、PreS1 Ag表达与HBV DNA表达水平相关性;比较两组病人妊娠结局,并分析合并ICP组病人血清HBV pgRNA表达水平及PreS1 Ag阳性表达率与妊娠结局的关系。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HBV pgRNA、PreS1 Ag光密度[D(λ)]值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合并ICP的效能。结果 合并ICP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表面抗原(HbsAg)水平[(3.71±0.92)log IU/mL]、HBV e抗原(HbeAg)阳性率[65.12%(28/43)]、HBV DNA含量[(8.03±1.69)log copies/m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79.68±15.73)U/L]、丙氨酸转氨酶(ALT)[(72.08±16.95)U/L]、PreS1 Ag阳性表达率[88.37%(38/43)]、PreS1 Ag D(λ)值水平(1.24±0.25)及HBV pgRNA表达水平[(5.17±1.25)log copies/mL]明显高于未合并ICP组[(2.26±0.74)log IU/mL、24.15%(57/236)、(5.19±1.07)logcopies/mL、(23.01±12.47)U/L、(21.76±10.51)U/L、67.80%(160/236)、(0.92±0.23)、(3.02±0.98)logcopies/mL](P<0.05)。血清HBV pgRNA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合并IC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灵敏度为81.40%,特异度为80.50%。PreS1 Ag D(λ)值诊断慢性乙型肝炎孕妇合并ICP的AUC为0.83,灵敏度为76.70%,特异度为79.20%。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91,灵敏度为93.00%,特异度为78.40%。合并ICP组、未合并ICP组血清PreS1 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 DNA、HBV pg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PreS1 Ag阴性表达病人(P<0.05)。合并ICP组、未合并ICP组血清HBV pgRNA、PreS1 Ag D(λ)值均与HBV DNA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合并ICP组产后出血、早产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合并ICP组(P<0.05)。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ICP病人血清PreS1 Ag阳性表达率、PreS1 Ag D(λ)值、HBV pgRNA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病人(P<0.05)。结论 合并ICP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血清HBV pgRNA表达水平、PreS1 Ag阳性表达率及D(λ)值水平均明显升高,对ICP有一定诊断价值,且两者水平变化均与HBV DNA含量有关,并可能预示病人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并发症 乙型肝炎 慢性 HBV前基因组RNA 前S1抗原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相关性
下载PDF
HBV C基因型有关的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患者S区突变对HBsAg的影响
15
作者 刘辉 刘新 娄金丽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4年第4期727-731,747,共6页
目的通过构建HBV C基因型突变质粒研究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患者HBV S区突变对HBsAg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107例HBsAg-/HBV DNA+患者血液样本,对成功提取扩增的HBV DNA S区进行测序,通... 目的通过构建HBV C基因型突变质粒研究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患者HBV S区突变对HBsAg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佑安医院107例HBsAg-/HBV DNA+患者血液样本,对成功提取扩增的HBV DNA S区进行测序,通过构建HBV C基因型突变质粒对HBV S区突变位点进行细胞功能验证,探讨OBI可能发生的分子机制。结果对成功提取扩增的68例患者进行测序,发现HBV S区存在大量突变,包括免疫逃逸突变(如sG145R、sK122R、sS114T、sT131P等)和跨膜结构域(transmembrane domain,TMD)突变(如sT5A、sG10D、sF20S等)。通过构建HBV C基因型突变质粒,进行细胞转染和细胞免疫荧光实验发现sG145R突变会明显降低HBsAg的表达,但是sK122R、sI26N、sQ29N、sR169H、sS114T、sT131P这6个突变位点并未影响细胞内外HBsAg的表达。结论通过测序发现HBsAg-/HBV DNA+患者HBV S区存在大量突变位点,通过构建sG145R、sK122R、sI26N、sQ29N、sS114T和ST131P等突变质粒发现sG145R突变会明显降低细胞内外HBsAg的表达,但是sK122R、sI26N、sQ29N、sR169H、sS114T、sT131P并未明显降低细胞内外HBsAg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匿性乙型病毒感染(OBI)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 乙型肝炎病毒载量(HBV DNA) 突变
下载PDF
ALT水平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血清学特征及肝组织病理学分析
16
作者 刘珊珊 陆忠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40-945,共6页
目的分析ALT水平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及与血清学指标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21年6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137例ALT水平正常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组织病理与血清学指标间的差异及相关性。计数资料... 目的分析ALT水平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肝组织病理学特点及与血清学指标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8年4月—2021年6月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137例ALT水平正常CHB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肝组织病理与血清学指标间的差异及相关性。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Speraman秩相关进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ALT水平<20 U/L、20~29 U/L、30~40 U/L患者中分别有57.4%、53.4%、75%具有显著炎症坏死(≥G2),63.8%、62.1%、75%具有显著纤维化(≥S2)。HBeAg阳性/阴性、不同水平的血清HBV DNA、不同水平的血清HBV RNA在炎症活动程度分级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0.008、6.911、7.946,P值均<0.05);HBeAg阳性/阴性、不同水平的血清HBV RNA在纤维化分期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7.996、10.874,P值均<0.05)。肝脏炎症程度及纤维化分期与血清HBV DNA无明显相关性(r_(s)=0.024,P=0.785;r_(s)=0.039,P=0.652),与血清HBV RNA存在显著相关性(r_(s)=0.222,P=0.009;r_(s)=0.187,P=0.029)。多因素分析提示HBeAg阳性是CHB患者肝脏发生炎症坏死(OR=−0.302,95%CI:−1.160~0.386,P=0.002)及纤维化(OR=−0.387,95%CI:−1.160~0.386,P=0.011)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LT水平正常的CHB患者的肝脏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炎症坏死及纤维化,HBeAg阳性是这类患者肝脏组织出现显著炎症坏死及纤维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丙氨酸转氨酶 HBV DNA HBV RNA 病理学
下载PDF
联合检测CHI3L1、AFP和GGT在乙肝相关肝癌患者中的相关性研究
17
作者 吴博文 邹光美 +3 位作者 王海延 黄朝任 卢毅 陈武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8期92-95,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 protein 1,CHI3L1)、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相关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壳多糖酶3样蛋白1(chitinase-3-like protein 1,CHI3L1)、甲胎蛋白(alpha fetoprotein,AFP)和γ-谷氨酰转移酶(γ-glutamyl transferase,GGT)检测在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相关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在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HBV病毒感染相关的50例肝癌患者,50例肝硬化患者,5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以及50名同期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4组研究对象血清中CHI3L1、AFP、GG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等水平的差异,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评估各指标在肝癌中的诊断价值。结果肝炎组、肝硬化组、肝癌组的CHI3L1、AST、A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肝癌组AFP、GGT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炎组比较,肝硬化组及肝癌组的CHI3L1、AFP、GGT、AST、ALT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肝硬化组比较,肝癌组的CHI3L1、AFP、GGT、AST水平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HI3L1、AFP、GGT联合时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最大(AUC=0.936)。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CHI3L1与AST呈正相关(r=0.414,P=0.003),AFP与GGT呈正相关(r=0.437,P=0.002),AFP与AST呈正相关(r=0.504,P<0.001),GGT与AST呈正相关(r=0.759,P<0.001),GGT与ALT呈正相关(r=0.636,P<0.001)。结论CHI3L1、AFP及GGT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癌的诊断价值,对临床肝癌患者诊疗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多糖酶3样蛋白1 甲胎蛋白 γ-谷氨酰胺基转移酶 HBV病毒感染 肝癌 相关性
下载PDF
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
18
作者 李婷婷 张琳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303-307,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HB)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组152名CHB患者,以是否发生HBV-HCC为预后评价指标,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回顾... 目的:回顾性分析乙型肝炎病毒感染(CHB)患者的临床特征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以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CHB患者为研究对象,共入组152名CHB患者,以是否发生HBV-HCC为预后评价指标,对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回顾和统计分析;通过对本研究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酗酒、高脂血症、糖尿病史、PT、INR、AST、ALT、血小板、GGT、总胆红素、HBV DNA和肌酐等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患者肝癌发生率的危险因素。接着采用ROC曲线寻找GGT对HBV-HCC的最佳预测阶段值,并验证GGT对患者患HCC的预测能力。结果:年龄、性别、吸烟史、嗜酒、糖尿病史、高血脂症、HBVDNA、PT、INR、血小板、AST、ALT、总胆红素以及肌酐(P>0.05),但GGT(P<0.001)、酗酒(P=0.004)、AST(P=0.007)、ALT(P=0.020)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多因素分析显示,GGT是HBV患者患HCC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GGT水平与HBV患者患HCC呈正相关(P<0.05);使用ROC曲线分析发现,当GGT水平最佳截断值为75U/L时,GGT预测HBV患者患HCC的AUC值为0.915。结论:GGT对HBV-HCC的最佳预截断段值为75 u/L,GGT对患者患HCC有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谷氨酰转氨酶 慢性乙型肝炎 HBV相关肝细胞癌 生物标志物 临床特征
下载PDF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丁型肝炎病毒在中国有无HIV-1感染的HBsAg阳性人群中的流行特点
19
作者 张福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6-146,共1页
丁型肝炎病毒(HDV)可加剧HBV感染进展,现有研究为全球范围内HDV患病率的变化提供了证据,但我国内地的相关数据很少。虽然HBV的流行率为7.18%,但HBsAg阳性个体的数量约为7 400万,阐明HDV在我国的流行病学十分重要。2023年12月,首都医科... 丁型肝炎病毒(HDV)可加剧HBV感染进展,现有研究为全球范围内HDV患病率的变化提供了证据,但我国内地的相关数据很少。虽然HBV的流行率为7.18%,但HBsAg阳性个体的数量约为7 400万,阐明HDV在我国的流行病学十分重要。2023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张福杰教授团队的研究,阐明了HDV在我国有无HIV-1感染的HBsAg阳性人群中的传播特点,调查了HDV血清学和病毒学流行率、分子流行病学和高危因素,为临床策略和有效的HDV疫情防控提供关键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病毒 HBsAg阳性 流行率 北京地坛医院 疫情防控 HBV感染 分子流行病学 HDV
下载PDF
一例HBV再激活后血清HBsAg阴性HBeAg阳性的病例分析
20
作者 李萍 宁震 +1 位作者 赵莹莹 刘丽 《医学检验与临床》 2024年第7期71-74,共4页
回顾性分析一例HBV再激活后血清HBsAg阴性HBeAg阳性的病例。通过分析其诊断过程,以加强检验对HBV再激活的认识。为HBV再激活的发生机制和诊治的探讨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 HBV HBV再激活 骨髓移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