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BeAg阴性及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 被引量:16
1
作者 于海滨 翟云 +4 位作者 孙亚男 熊峰 曾庆环 吴燕京 丁惠国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7年第2期35-38,共4页
目的分析HBeAg阴性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方法对2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临床特征采集,分析HBeAg阴性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年龄、性别、家族史、病程、肝功能、HBV DNA定量、HBsAg定量、HBV的... 目的分析HBeAg阴性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临床特征差异。方法对29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临床特征采集,分析HBeAg阴性与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年龄、性别、家族史、病程、肝功能、HBV DNA定量、HBsAg定量、HBV的表面抗原蛋白前S1抗原(Pre-S1Ag)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HBeAg阴性组年龄高于HBeAg阳性组,HBeAg阴性组病程长于HBeAg阳性组,HBeAg阴性组谷草转氨酶低于HBeAg阳性组,HBeAg阴性组HBsAg定量低于HBeAg阳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45.91%的HBeAg阴性组患者HBV DNA<10~4copies/ml,59.39%的HBeAg阳性组患者HBV DNA病毒载量>10~6copies/ml,差异有显著性(P<0.05);HBeAg阴性组Pre-S1A异阳性率(50.81%)低于HBeAg阳性组(75.9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虽然HBeAg阳性组年龄轻、病程短,但是其HBV病毒载量、HBsAg定量、Pre-S1Ag阳性率更高,Pre-S1Ag、乙肝表面抗原定量、HBV DNA能很好地反映病毒在体内复制及疾病进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hbeag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 前S1抗原
下载PDF
拉米夫定单用及联合干扰素α治疗血清HBeAg高滴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苏智军 柯邵鹏 +2 位作者 林琪 叶汉年 郭如意 《世界感染杂志》 2007年第5期386-389,403,共5页
目的 探讨血清HBeAg高滴度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抗病毒方案的选择。方法 采用美国Abbott公司微粒子发光免疫分析进行HBeAg定量检测。选择1999年7月至2002年12月间血清HBeAg高滴度(≥200S/CO)的CHB病人106例,分别采用拉米夫定联... 目的 探讨血清HBeAg高滴度的慢性乙型肝炎(CHB)病人抗病毒方案的选择。方法 采用美国Abbott公司微粒子发光免疫分析进行HBeAg定量检测。选择1999年7月至2002年12月间血清HBeAg高滴度(≥200S/CO)的CHB病人106例,分别采用拉米夫定联合α-2b干扰素及单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并进行疗效比较。LAM组用LAM100mg/d至少服用12mo,LAM+IFNα组,LAM100mg/d服用至少12mo,并于服用LAM2mo后联用α-2b干扰素5MIU,im,隔日1次,疗程6mo。停药后每3mo检测肝功能、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HBVM)、HBVDNA。结果 疗程12mo时HBeAg阴转率、HBeAg/HBeAb转换率,LAM组分别为30.16%、30.16%,LAM+IFNa组为11.63%、11.63%,两组比较,占5.01,P〈0.05;疗程12mo结束后,LAM组40例、LAM+IFN组13例继续服用LAM,两组生化应答率及病毒应答率随疗程延长而呈上升趋势,但无显著差异(P〉0.05)。LAM+IFN组HBV YMDD变异率为6.98%,明显低于LAM组31.75%(x^2=14.62,P〈0.05)。两组临床疗效受基线ALT水平影响,病毒及生化应答率随基线ALT值水平升高而升高,在ALT值〉2ULN与〈2ULN水平间比较均有显著意义,P〈0.05。停药随访期间LAM+IFNα组ALT复常率及HBeAg/HBeAb血清转换率持续增高。结论 HBeAg高滴度的CHB病人LAM+IFNα抗病毒疗效并不优于单用LAM治疗,但联合治疗病毒变异率较低且有后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hbeag滴度 拉米夫定 Α干扰素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HBeAg和ALT滴度与恩替卡韦疗效的关系 被引量:3
3
作者 褚小慧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HBVDNA,ALT和HBeAg滴度变化来预测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ETV0.5mg/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服药后3,6和12个月时HBVDNA,ALT阴转率;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 目的通过检测血清HBVDNA,ALT和HBeAg滴度变化来预测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接受ETV0.5mg/d,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服药后3,6和12个月时HBVDNA,ALT阴转率;采用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治疗前后HBeAg滴度的变化。结果治疗12个月时,血清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分别为91.7%,86.7%和16.7%;患者基线HBeAg滴度与疗程3个月时HBeAg滴度下降幅度与远期的HBeAg转换率明显相关,HBeAg的基线滴度越低,HBeAg血清转换越高,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HBeAg滴度下降幅度≥90%的患者的HBeAg转换率明显高于〈90%的患者,与其他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结论通过检测HBeAg滴度下降幅度可以早期预测ETV治疗HBeAg阳性CHB患者的HBeAg血清转换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hbeag滴度 HBV DNA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孕妇抗病毒治疗停药后肝炎活动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俞冲 顾玉玲 +1 位作者 顾桂芳 顾尔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3121-3125,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状态孕妇母婴抗病毒阻断后,停用抗病毒药物导致肝炎活动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的慢性HBV携带状态孕妇93例,妊娠期给予抗病毒治疗,产后0~3个月停...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状态孕妇母婴抗病毒阻断后,停用抗病毒药物导致肝炎活动的相关因素。方法前瞻性分析我院及南通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的慢性HBV携带状态孕妇93例,妊娠期给予抗病毒治疗,产后0~3个月停用抗病毒药物,分别于抗病毒治疗前、停用抗病毒药物后0、1、3及6个月随访肝功能、HBV⁃M及HBV⁃DNA滴度,了解停用抗病毒药物后肝炎活动情况及评估可能的相关因素。结果停用抗病毒药物后6个月内33例(35.48%)患者出现肝炎活动,根据6个月时肝功能状况,将观察对象分为肝炎活动组和无肝炎活动组。组间比较发现既往抗病毒治疗、合并自身免疫性疾病、第二次妊娠、抗病毒孕周、抗病毒药物(替比夫定及替诺福韦)、产后2⁃3个月停用抗病毒药物、抗病毒治疗时间及停用抗病毒药物时HBeAg滴度等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停用抗病毒药物时HBeAg滴度水平与肝炎活动独立相关,其OR=3.253,P=0.025,95%CI:1.225~8.163),ROC曲线下面积为0.733,其最大约登指数为0.561,最佳临界值258 S/CO,对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72.73%和83.33%(P<0.001,95%CI:0.632~0.820)。结论慢性HBV携带状态孕妇可于妊娠中晚期选用替诺福韦抗病毒阻断,动态监测HBeAg滴度可为抗病毒药物的停用提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状态 妊娠 抗病毒 hbeag滴度 肝炎活动
下载PDF
母亲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e抗原滴度与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失败的关系 被引量:25
5
作者 邓新清 徐志一 +3 位作者 欧阳佩英 陆佩华 朱启镕 庄依亮 《中华传染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32-235,共4页
目的 研究孕妇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乙型肝炎e抗原 (HBeAg)滴度与其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发生免疫失败的关系 ,探讨能否用孕妇血清HBsAg、HBeAg滴度代替血清HBVDNA浓度来衡量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发生免疫失败的... 目的 研究孕妇血清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HBsAg)、乙型肝炎e抗原 (HBeAg)滴度与其新生儿接种乙型肝炎 (乙肝 )疫苗发生免疫失败的关系 ,探讨能否用孕妇血清HBsAg、HBeAg滴度代替血清HBVDNA浓度来衡量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发生免疫失败的危险性。方法  178例HB sAg、HBeAg双阳性母亲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 ,随访至 2 4月龄 ,32例发生免疫失败 ,用斑点杂交法检测孕妇临产前血清乙型肝炎病毒 (HBV)DNA浓度、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法测定孕妇HBsAg和HBeAg滴度 ,研究孕妇HBsAg、HBeAg的滴度与其新生儿接种疫苗发生免疫失败的关系 ,并与孕妇血清HBVDNA浓度与其新生儿发生免疫失败的关系相比较。结果 随着母亲血清HB sAg、HBeAg滴度的升高 ,其新生儿发生免疫失败的危险性升高 ,当孕妇血清HBsAg滴度≥ 1∶10 0 0、HBeAg滴度≥ 1∶10 0时 ,分别有 2 6 .3%、31.4%的新生儿发生乙肝疫苗免疫失败 ,与当孕妇血清HBVDNA浓度≥ 12 5pg/ml,新生儿发生免疫失败的危险性相当。 结论 孕妇血清HBsAg、HBeAg高滴度与其新生儿接种疫苗发生免疫失败有密切联系 ,孕妇血清HBsAg滴度≥ 1∶10 0 0、HBeAg滴度≥ 1∶10 0能够代替血清HBVDNA浓度≥ 12 5 pg/ml作为衡量孕妇的乙肝高传染性的指标来预测新生儿发生免疫失败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疫苗 免疫失败 乙型肝炎 HBsAg hbeag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