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4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丁型肝炎病毒HDV-IgM筛查状况与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1
作者 刘新 田树萍 +5 位作者 郭继桥 刘辉 刘宁 冯霞 于艳华 娄金丽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71-576,共6页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人群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筛查情况及感染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sAg阳性)患者丁型肝炎感染筛查(HDV-IgM)结果,分析筛查比例变化及阳性结果临床情况,收集丁型肝炎感染患... 目的了解乙型肝炎人群丁型肝炎病毒感染筛查情况及感染患者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3年10月我院乙型肝炎病毒感染(HBsAg阳性)患者丁型肝炎感染筛查(HDV-IgM)结果,分析筛查比例变化及阳性结果临床情况,收集丁型肝炎感染患者(HDV-IgM阳性)的临床资料,与HDV-IgM阴性乙型肝炎患者比较,总结丁型肝炎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结果近10年乙型肝炎感染患者中HDV-IgM的平均筛查比例仅有3.60%(18533/514271),其中2014年的筛查比例最高,为6.67%(3407/51073),2020年的筛查比例最低,为1.84%(855/46413)。2014-2020年筛查比例呈逐年下降的趋势,2021年开始逐渐上升。HDV-IgM筛查阳性共45例,年龄(43.31±13.59)岁(1~80岁),男23例,女22例,其中有1例是乙肝阴性(HBsAg和HBV DNA均阴性)。地区分布是居住在北京的国际友人(主要为蒙古国)27例(60.00%);内蒙古自治区11例(24.44%);北京市4例(8.89%);河北省2例(4.44%);河南省1例(2.22%)。HDV-IgM阳性组与HDV-IgM阴性组比较,年龄、性别、HBV DNA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情况下,HDV-IgM阳性组HBeAg阳性率明显低于HDV-IgM阴性组(P=0.001),且HDV-IgM阳性组ALT、AST和GGT高于HDV-IgM阴性组(P均<0.001)。HDV-IgM阳性组与HDV-IgM阴性组乙肝五项模式分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近10年,丁型肝炎的筛查率低,阳性率不高,发病率高的地区应重视HDV的筛查,提高诊断率。HDV感染会加重肝炎病情程度,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 乙型肝炎 hdv-IgM 筛查
下载PDF
HDV感染的血清学标志与HBV的关系 被引量:16
2
作者 杨文俊 李瑞萍 +2 位作者 陈乃玲 彭晓君 邓燕林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1991年第1期29-31,共3页
本文对1987~1989年10月在我所住院各型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患者共211例血清中HDV、HBV感染指标进行了测定并对其关系进行了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hdv 血清学标志 HBV 感染
下载PDF
海洛因依赖者吸毒方式与HIV、HBV、HDV、HCV和HGV感染关系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韦莉萍 周珉 +3 位作者 周德润 钟洪波 吕永恒 肖浩文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13-414,共2页
调查152例海洛因依赖者吸毒方式及HIV、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吸毒者中存在HIV感染。HBVM、HB-sAg、抗-HDIgG和/或HDAg、HCV、HGV感染率分别为69.74%、19.74%、2.63%、4... 调查152例海洛因依赖者吸毒方式及HIV、肝炎病毒感染情况。结果显示:吸毒者中存在HIV感染。HBVM、HB-sAg、抗-HDIgG和/或HDAg、HCV、HGV感染率分别为69.74%、19.74%、2.63%、45.39%、35.53%。静脉吸毒与非静脉吸毒相比,除HBVM、HBsAg感染率无显著性差异外,其它均有显著性差异。研究认为吸毒者是4种肝炎病毒感染的高危人群,静脉吸毒以及不消毒或与他人共用注射器、稀释毒品溶剂不消毒不是造成HBV感染的主要原因,而吸毒造成机体免疫力低下以及吸毒对肝脏的损害,加之吸毒者特殊群体之间密切接触可能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但静脉吸毒方式对HCV、HGV感染较HBV感染影响更大,提示在易感性及传播途径上HGV与HCV感染方式更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洛因依赖 吸毒方式 HIV HBV hdv HCV HGV 感染
下载PDF
针对端粒酶的HDV核酶的设计及其对端粒酶活性抑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吕盈盈 袁孟彪 +1 位作者 靳大川 高艳景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81-282,共2页
设计针对端粒酶的HDV核酶,观察其对端粒酶活性抑制。设计和合成了针对端粒酶组分的HDV核酶的序列,构建了该核酶的体外转录和真核表达质粒,检测了HDV核酶对端粒酶组分的体外切割效力和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核酶对底物的最大剪切效率... 设计针对端粒酶的HDV核酶,观察其对端粒酶活性抑制。设计和合成了针对端粒酶组分的HDV核酶的序列,构建了该核酶的体外转录和真核表达质粒,检测了HDV核酶对端粒酶组分的体外切割效力和对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核酶对底物的最大剪切效率为70.4%。导入细胞后,使端粒酶活性下降90%。HDV核酶(g.RZ57)对端粒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可望成为有效的肿瘤治疗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 hdv核酶 设计 端粒酶活性抑制 肝癌 肿瘤治疗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靶向介导HDV核酶体外抑制HBV表达 被引量:3
5
作者 戚鹏 韩金祥 +1 位作者 鲁艳芹 王传玺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33-236,共4页
目的包装携带HDV核酶的肝细胞靶向性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检测体外HDV核酶对乙型肝炎病毒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分别包装出携带针对HBV不同基因组区域的HDV核酶的肝细胞靶向性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HepG2215细胞,ELISA及荧光定量PCR... 目的包装携带HDV核酶的肝细胞靶向性逆转录病毒载体,并检测体外HDV核酶对乙型肝炎病毒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脂质体法,分别包装出携带针对HBV不同基因组区域的HDV核酶的肝细胞靶向性重组逆转录病毒,感染HepG2215细胞,ELISA及荧光定量PCR检测HDV核酶对乙型肝炎病毒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pMSCV-U6-PreS2-Rz和pM-SCV-U6-C-Rz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抑制率明显高于其他HDV核酶和对照组,分别达80%和85%,且高于脂质体转染介导的同种核酶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表达的抑制率。结论靶向性重组逆转录病毒能够携带HDV核酶进入HepG2215细胞,并且对乙型肝炎病毒的表达有较高的抑制作用,为抗病毒治疗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性逆转录病毒载体 hdv核酶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HepG2.9706细胞内HDV核酶对HCV RNA抑制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郭焕珍 毛青 +3 位作者 李奇芬 王宇明 顾长海 于乐成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960-962,共3页
目的 探讨HDV核酶在细胞内抑制HCVRNA的可能性。方法 将重组载体转染至转基因细胞HepG2 .970 6中 ,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和培养上清中的HCVRNA ,初步探讨HDV核酶对HCVRNA的抑制活性。结果 ①RzC1,RzC2 ,RzC3 3组HDV核酶定向插入... 目的 探讨HDV核酶在细胞内抑制HCVRNA的可能性。方法 将重组载体转染至转基因细胞HepG2 .970 6中 ,通过荧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和培养上清中的HCVRNA ,初步探讨HDV核酶对HCVRNA的抑制活性。结果 ①RzC1,RzC2 ,RzC3 3组HDV核酶定向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②在转基因细胞HepG2 .970 6中 ,pC1 RzC1、pC1 RzC2、pC1 RzC3对HCV 5′NCR CRNA抑制活性分别为 69.2 %,3 8.7%、4.2 %。结论 ①成功构建了 3个HDV核酶重组表达载体。②pC1 RzC1、pC1 RzC2在转基因细胞HepG2 .970 6具有抑制HCV 5′NC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酶 hdv核酶 丙型肝炎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我国部分地区人群中HDV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6
7
作者 赵秋敏 周育森 +3 位作者 连振华 李敬云 张习坦 蒋传亮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1996年第5期197-198,共2页
对山西、新疆、安徽、上海、天津及北京等地的自然人群和某些特殊人群进行了HDV感染的调查.结果表明,上述地区自然人群感染率为0.4%~1.1%;某些特殊人群中HBsAg携带者HDV感染率为7.1%~11.4%,临床肝炎... 对山西、新疆、安徽、上海、天津及北京等地的自然人群和某些特殊人群进行了HDV感染的调查.结果表明,上述地区自然人群感染率为0.4%~1.1%;某些特殊人群中HBsAg携带者HDV感染率为7.1%~11.4%,临床肝炎病人中HDV感染率为9.5%~10.4%.慢性肝炎患者HDV感染率明显高于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液制品及院内感染是其传播的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人群 特殊人群 hdv感染 流行病学
下载PDF
硫代反义寡核苷酸体外对HDV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8
作者 蒋业贵 李奇芬 +2 位作者 毛青 王升启 王宇明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23-126,共4页
目的观察硫代反义寡核苷酸 (S- ASODN)体外对 HDV的抑制作用。方法在 HDV/ HBV感染人胎肝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针对 HDV Stem 区 6 84~ 6 98位核苷酸的 15聚 S- ASODN,分别采用 EL ISA和斑点杂交法检测上清液中 HDAg和细胞中 HDV RNA... 目的观察硫代反义寡核苷酸 (S- ASODN)体外对 HDV的抑制作用。方法在 HDV/ HBV感染人胎肝细胞中加入不同浓度的针对 HDV Stem 区 6 84~ 6 98位核苷酸的 15聚 S- ASODN,分别采用 EL ISA和斑点杂交法检测上清液中 HDAg和细胞中 HDV RNA。结果 HBs Ag、HDAg在感染后第 2 d至第 16 d均可测出 ,以第 4d至第 12 d达高峰。加入 S- ASODN(2、4、6 μmol/ L)后 2 d,肝细胞中 HDV复制受到抑制 ,培养上清中 HDAg分泌量也减少 ,其抑制率呈剂量依赖关系 ;在同等剂量时(4μmol/ L) ,S- ASODN作用 2 d、4d、6 d,对 HDV抑制率大至相同。结论 HDV在原代培养人胎肝细胞中能稳定复制和表达至少达 12 d;S- ASODN能有效抑制 HDV/ HBV感染人胎肝细胞中 HDV复制与表达。本研究为进一步在动物体内研究 S- ASODN抗HDV作用和向临床过渡提供了有益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 体外抑制 hdv S-ASODN
下载PDF
HDV/HBV体外感染原代培养人胎肝细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蒋业贵 李奇芬 +2 位作者 毛青 王宇明 顾长海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24-226,共3页
目的 :建立HDV /HBV感染人胎肝细胞体外培养系统。方法 :利用HDV/HBV阳性血清同时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胎肝细胞 ;应用ELISA、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法和斑点法检测上清液和细胞中HBsAg、HDAg、HBVDNA和HDVcDNA。 结果 :上清液和细胞中HBsAg... 目的 :建立HDV /HBV感染人胎肝细胞体外培养系统。方法 :利用HDV/HBV阳性血清同时感染体外培养的人胎肝细胞 ;应用ELISA、免疫组化法、原位杂交法和斑点法检测上清液和细胞中HBsAg、HDAg、HBVDNA和HDVcDNA。 结果 :上清液和细胞中HBsAg、HDAg、HBVDNA和HDVcDNA在感染后第 2天至第 16天均可测出 ,其中上清液中HBsAg、HDAg以感染后第 4天至第 12天达高峰。 结论 :HDV在原代培养人胎肝细胞中能稳定复制和表达至少达 12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v/HBV 人胎肝细胞 细胞培养 病毒性肝炎
下载PDF
507例HDV感染肝炎患者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顾小红 李奇芬 王宇明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5-188,共4页
目的 :分析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患者临床特点 ,探讨丁型肝炎发病机制。方法 :对507例HDV( +)肝炎患者各临床类型肝炎的发病率、疾病转归、临床表现、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等进行统计分析 ,以213例HDV( -)乙型肝炎患者作对照。结果 :... 目的 :分析丁型肝炎病毒(HDV)感染患者临床特点 ,探讨丁型肝炎发病机制。方法 :对507例HDV( +)肝炎患者各临床类型肝炎的发病率、疾病转归、临床表现、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等进行统计分析 ,以213例HDV( -)乙型肝炎患者作对照。结果 :HDV感染后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较HDV( -)者高(P<0.01)。HDV( +)患者出血、腹水、肝性脑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及ALT反复增高和增高幅度均较HDV( -)者高 (P<0.01或0.05) ,且慢性肝炎重度和重型肝炎患者主要肝功能改变也较对照组明显 (P<0.01) ,而血清HBeAg检出率降低 (P<0.01)。HDV( +)的HBVDNA( -)组的HBeAg( -)表达高于HBVDNA( +)组 (P<0.01)。急性肝炎、重型肝炎和肝硬化HDAg( +)HBeAg( -)表达高于HDAg( +)HBeAg( +)表达 (P<0.01或P<0.05)。结论 :HDV感染与慢性肝炎重度、重型肝炎和肝硬化的发生及预后密切相关。HDV感染可抑制HBVDNA复制或HBcAg表达。HDV的直接细胞毒性作用在急性肝炎中可能起主要致病作用。HDV重叠感染的乙肝患者其病情加重、病死率增高和慢性化过程中 ,HDV可能起了主要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 发病机制 hdv
下载PDF
乙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时HDV与HBV DNA定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建良 骆成榆 +2 位作者 韩妙通 陆伟 钱学敏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10-11,共2页
目的:明确在乙、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时HDV对HBV复制和HBVM表达有无抑制作用。方法:HBV DNA定量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抗HD IgM采用CIA抗体捕获法,抗HD采用EIA竞争法,HDAg采用EIA夹心法,HBV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重叠感染组和单纯... 目的:明确在乙、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时HDV对HBV复制和HBVM表达有无抑制作用。方法:HBV DNA定量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法,抗HD IgM采用CIA抗体捕获法,抗HD采用EIA竞争法,HDAg采用EIA夹心法,HBVM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结果:重叠感染组和单纯乙肝组的HBV DNA定量高滴度(≥10~6cps/ml)病例数比率分别为75%和67.74%,各型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变、慢性重型肝炎)HBV DNA定量高滴度病例数比率,重叠感染分别为68.42%、71.43%、100%,单纯乙肝组分别为65.38%、66.67%、100%。两组病例HBVM主要表达模式均为HBsAg(+)、HBeAg(+)、抗HBc(+)或HBsAg(+)、抗HBe(+)、抗HBc(+),重叠感染组分别为57.14%、17.86%,单纯乙肝组分别为54.84%、16.13%,两组主要表达模式的HBV DNA定量高滴度病例数比半,重叠感染组分别为87.5%、60%,单纯乙肝组分别为88.24%、60%,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DV对HBV的复制和HBVM表达无明显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叠感染 乙型肝炎 丁型肝炎 HBV DNA hdv相关性
下载PDF
HDV/HBV感染树鼩肝组织中的肝细胞凋亡 被引量:1
12
作者 蒋业贵 李奇芬 +1 位作者 王宇明 顾长海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52-355,358,共5页
目的探讨 HDV/ HBV感染树鼠句肝组织中 Fas/ Fas L、Bcl2 / Bax和 ICE表达与 HDV感染之间的关系 ,以及Fas/ Fas L、Bcl2 / Bax和 ICE在丁型肝炎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 HDV/ HBV感染树鼠句肝组织中 Fas/Fas L、Bcl2... 目的探讨 HDV/ HBV感染树鼠句肝组织中 Fas/ Fas L、Bcl2 / Bax和 ICE表达与 HDV感染之间的关系 ,以及Fas/ Fas L、Bcl2 / Bax和 ICE在丁型肝炎肝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对 HDV/ HBV感染树鼠句肝组织中 Fas/Fas L、Bcl2 / Bax和 ICE的表达进行检测 ;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技术对肝细胞凋亡进行检测。结果 HDAg表达与 Fas/ Fas L、Bcl2 /Bax和 ICE表达之间关系密切 ( P<0 .0 5 ) ,HDAg表达越强 ,Fas、Fas L、Bax和 ICE表达也越强 ,而 Bcl2 表达则越弱。 Fas/Fas L、Bcl2 / Bax和 ICE表达与肝细胞凋亡之间关系密切 ( P<0 .0 5 ) ,Fas、Fas L、Bax和 ICE表达越强 ,凋亡细胞越多 ;相反 ,Bcl2 表达越强 ,凋亡细胞越少。结论肝细胞内 HDAg表达可诱导 Fas、Fas L、Bax和 ICE表达 ,但对 Bcl2 表达无明显诱导作用 ;Fas/ Fas L、Bcl2 / Bax和 ICE在肝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病毒 FAS/FAS配体 Bcl2/Bax ICE 凋亡细胞 乙型肝炎病毒 hdv/HBV 树QU 肝组织
下载PDF
高清视频技术在教学中应用——HDV和AVCHD的比较 被引量:4
13
作者 吴振华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10年第8期124-129,共6页
高清视频技术是电视技术发展的最新阶段,和其他行业一样,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如何应用高清视频技术的问题。该文对HDV和AVCHD两种高清视频技术标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论证,指出这两种视频技术标准是教育领域高清技术应用的合适选择,并对... 高清视频技术是电视技术发展的最新阶段,和其他行业一样,教育领域也面临着如何应用高清视频技术的问题。该文对HDV和AVCHD两种高清视频技术标准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论证,指出这两种视频技术标准是教育领域高清技术应用的合适选择,并对两种标准各自的应用对象作了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清视频 教学 hdv AVCHD
下载PDF
HBV和HDV感染患者肝组织中HDAg与Bc1-2、Bax和Bak表达的关系 被引量:1
14
作者 顾小红 李奇芬 王宇明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195-197,共3页
目的 探讨bc1 2、bax、Bak在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病情加重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单、双标记染色技术 ,检测 77例伴HDV感染的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DAg、bcl 2、bax和Bak表达。以HDV阴性的 67例乙型肝炎... 目的 探讨bc1 2、bax、Bak在乙型肝炎病毒和丁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病情加重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单、双标记染色技术 ,检测 77例伴HDV感染的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中HDAg、bcl 2、bax和Bak表达。以HDV阴性的 67例乙型肝炎作对照。结果 bcl 2、Bax和Bak均以肝细胞浆表达为主。HDAg以肝细胞核表达为主。HDAg与Bax和Bak表达及分布有相关性 ,它们在各型肝炎中的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HDAg、bax、Bak表达强度和阳性细胞分布均与肝组织炎症活动及病理损害程度相关 ,HDV感染可诱导肝细胞表达bax和Bak ,增强肝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 Bcl-2 肝组织 感染患者 病情加重 乙型肝炎患者 hdv 肝细胞核 染色技术 活动
下载PDF
慢性肝炎合并HDV感染及其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成芸 高连相 +4 位作者 谢宏琼 杨永梅 张俊新 张渊智 顾秀华 《云南医药》 CAS 1999年第5期332-333,共2页
目的 了解本地区HDV感染状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ELISA 法对552 例肝炎病人血清进行HDVAg 检测, 对阳性者追踪观察。结果 HDVAg 阳性9 人(1-63%) ,378 例乙型肝炎病人中HDVAg 阳性率... 目的 了解本地区HDV感染状况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采用ELISA 法对552 例肝炎病人血清进行HDVAg 检测, 对阳性者追踪观察。结果 HDVAg 阳性9 人(1-63%) ,378 例乙型肝炎病人中HDVAg 阳性率为2-38% 。9 例阳性者中7 人病情较重。结论 本地区存在HDV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 乙型肝炎 hdv感染 病毒性肝炎 ELISA
下载PDF
丁型肝炎患者血清HDV_IgM检测结果及资料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徐小燕 《国外医学(流行病学.传染病学分册)》 CAS 2004年第6期328-329,共2页
目的 分析丁型肝炎的年龄分布、男女比例与乙型肝炎病毒 (HBV)重叠感染以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的情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患者血清进行HBV抗体IgM(抗_HDV_IgM)的检测 ,同时观察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人群检测丁型肝... 目的 分析丁型肝炎的年龄分布、男女比例与乙型肝炎病毒 (HBV)重叠感染以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的情况。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对患者血清进行HBV抗体IgM(抗_HDV_IgM)的检测 ,同时观察肝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两组人群检测丁型肝炎抗体IgM(1)乙型肝炎人群组 ,丁型肝炎病毒 (HDV)感染率 4 9% (137/2 789) ,(2 )非乙型肝炎人群组 ,HDV感染率 0 13% (1/ 795 )。 138例丁型肝炎患者 ,肝功能指标异常率 81 2 % (112 /138) ,乙型肝炎患者未合并HDV感染 ,肝功能指标异常率 3 2 % (85 / 2 6 5 2 ) ,两组比较P <0 0 5 ,有显著性差异。HDV感染者以中老年多见 ,占 72 5 % ;且男多于女 ,男女比例为 2 9∶1。结论 乙、丁二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时 ,肝功能指标大多异常 ,临床上引起严重的和进行性肝病 ,并与暴发型肝炎和肝硬化密切相关 ,提示中老年乙型肝炎患者是丁型肝炎易感者 ,应积极治疗乙型肝炎 ,并做好自我保护 ,避免再染丁型肝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型肝炎 肝功能指标 患者 乙型肝炎 血清 hdv 异常率 群组 治疗 比例
下载PDF
浙江省HBV感染人群中HDV感染的调查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晓明 胡敏君 范维薇 《浙江临床医学》 2001年第11期863-864,共2页
关键词 浙江 HBV感染 hdv感染 乙型肝炎 丁型肝炎
下载PDF
HDV高清摄像机选型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杨寿堂 《电视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3-65,共3页
对HDV格式的技术特点、HDV摄像机的技术标准进行了分析,通过性能比较与实践探索,着重对设备选型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hdv 特点分析 性能比较 设备选型
下载PDF
单采浆献血员抗-HCV阳性者血清HBV和HDV标志物检测结果分析
19
作者 李岱 孙建东 +1 位作者 赵西平 郝连杰 《实用肝脏病杂志》 CAS 1997年第4期231-232,共2页
乙、丙、丁型肝炎病毒(HBV、HCV、HDV)的传播途径相似,通常有经血及血制品,生活上的密切接触和母婴传播等。我们对一组单采浆还输血球的献浆血员,因交又感染所致抗-HCV阳性者,同步检测HBV和HDV标志物,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抗-HCV阳性 检测结果分析 hdv标志 献血员 单采浆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阳性 血清HBV hdv感染 母婴传播 标志物
下载PDF
HDV核酶对人肝癌细胞端粒酶组分阻断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吕盈盈 袁孟彪 +2 位作者 靳大川 王伟 钱家鸣 《国外医学(消化系疾病分册)》 2003年第1期56-59,共4页
目的:观察HDV核酶对人肝癌细胞端粒酶RNA组分的阻断作用。材料与方法:人工设计和合成了HDV核酶的序列,构建体外转录载体PGEM.RZ。提取人肝癌7402细胞端粒酶cDNA序列并构建体外转录质粒PGEM hTR。将上述质粒转录,测定了不同条件下HDV核... 目的:观察HDV核酶对人肝癌细胞端粒酶RNA组分的阻断作用。材料与方法:人工设计和合成了HDV核酶的序列,构建体外转录载体PGEM.RZ。提取人肝癌7402细胞端粒酶cDNA序列并构建体外转录质粒PGEM hTR。将上述质粒转录,测定了不同条件下HDV核酶对端粒酶的切割效力及其动力常数Kcat,Km及Kcat/Km的值。结果:核酶对底物的最大剪切效率为70.4%。在同一种离子存在的条件下,Km随温度而升高,Kcat则始终在0.71~1.3/min之间波动。结论:HDV核酶(g.RZ57)对人肝癌细胞端粒酶 RNA组分具有体外切割效力,其可以用来切割端粒酶等异源性RNA分子,可作为潜在的肿瘤治疗抑制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dv核酶 肝癌 端粒酶组分 7402细胞 阻断作用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