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精子介导法建立hHT/hDAF双基因转移小鼠模型 被引量:1
1
作者 郭战军 马毅 +6 位作者 李三华 韩瑞发 李胜芝 孙光 乔宝民 马腾骧 陈永福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46,共4页
为探讨超急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tion,HAR)及延迟性异种排斥反应(Delayed xenograft rejection,DXR)的分子调控机制,采用优化的精子介导法(Sperm-mediated gene transfer,SMGT)对建立hHT/hDAF双基因转移小鼠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 为探讨超急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tion,HAR)及延迟性异种排斥反应(Delayed xenograft rejection,DXR)的分子调控机制,采用优化的精子介导法(Sperm-mediated gene transfer,SMGT)对建立hHT/hDAF双基因转移小鼠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应用树枝状聚合物(Dendrimers)优化SMGT后,2细胞胚GFP+RFP的阳性率达到4.51%,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选取标记基因GFP+RFP双阳性的胚胎进行移植后获得36只仔鼠,PCR及South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17只小鼠PCR结果呈hHT+hDAF双阳性,其中5只小鼠Southern Blot结果呈hHT+hDAF双阳性。上述结果表明,成功建立了Hht/hDAF双基因转移小鼠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介导法 双基因 hht hDAF 转基因 小鼠
下载PDF
hHT/GFP融合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在小鼠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
2
作者 郭战军 马毅 +5 位作者 张钥 李三华 王广友 杨慧祥 孙光 乔宝民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25-28,共4页
为探讨超急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tion,HAR)及延迟性异种排斥反应(delayed xenograft rejec-tion,DXR)分子调控机制,进行-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基因(hHT)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融合表达载体pEGFP-C1-hH... 为探讨超急排斥反应(hyperacute rejection,HAR)及延迟性异种排斥反应(delayed xenograft rejec-tion,DXR)分子调控机制,进行-α1,2岩藻糖苷转移酶基因(hHT)与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融合表达载体pEGFP-C1-hHT的构建及在小鼠成纤维细胞表达的研究。采用脂质体法转染小鼠成纤维细胞48 h后观察到GFP阳性细胞。同时对GFP阳性小鼠成纤维细胞进行PCR及Western blot,检测hHT基因的整合及表达情况。PCR结果表明hHT基因整合入小鼠基因组,Western blot检测到hHT基因的表达。研究结果表明,成功克隆hHT基因并构建了融合表达载体pEGFP-C1-hHT,可应用于进一步转基因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ht基因 GFP基因 融合表达 小鼠 成纤维细胞
下载PDF
‘黄花’梨及其芽变‘绿黄花’梨HHT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吕照清 任丹丹 +1 位作者 周贺 乔玉山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5-1109,共5页
该试验以砂梨品种‘黄花’梨(果皮褐色)及其芽变‘绿黄花’梨(果皮绿色)盛花后第8周的果皮为试材,利用常规PCR和巢式PCR技术克隆了ω-羟基棕榈酸O-阿魏酰转移酶(ω-hydroxypalmitate O-feruloyl transferase,HHT)基因cDNA的全长,... 该试验以砂梨品种‘黄花’梨(果皮褐色)及其芽变‘绿黄花’梨(果皮绿色)盛花后第8周的果皮为试材,利用常规PCR和巢式PCR技术克隆了ω-羟基棕榈酸O-阿魏酰转移酶(ω-hydroxypalmitate O-feruloyl transferase,HHT)基因cDNA的全长,命名为PpyHHT(登录号为KX131155)。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基因开放阅读框(ORF)为1 335bp,编码444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推定的PpyHHT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为49.91kD,等电点是4.75,与白梨相似性高达98%,亲缘关系最近。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表达分析显示,2种梨果皮中PpyHHT基因在盛花后6~9周的4个转色关键期表达量不断变化,在‘黄花’梨果皮中的表达量明显高于‘绿黄花’梨。推测PpyHHT基因可能参与砂梨果实褐色/绿色性状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砂梨 hht基因 克隆 生物信息学 基因表达
下载PDF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4
作者 谢桂岚 李志祥 李哲先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2153-2157,2160,共6页
本文对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地论述。HHT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血管发育异常的一种疾病。目前发现该病的致病基因有2个,一个是Endoglin(ENG)基因,该基因被定... 本文对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ereditary hemorrhagic telangiectasia,HHT)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较全面地论述。HHT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血管发育异常的一种疾病。目前发现该病的致病基因有2个,一个是Endoglin(ENG)基因,该基因被定位于9q34.1。ENG基因全长约40kb,由14个外显子构成,其编码endoglin(ENG)蛋白,主要表达在内皮细胞上。由ENG基因突变所引起的HHT称为HHT1。以后研究又发现,引起HHT的另一个原因是activin receptor-like kinase1(ALK-1)基因突变所致,ALK-1基因被定位于12q11-q14。ALK-1基因全长约14kb,由10个外显子构成,其编码ALK-1蛋白,其主要表达在内皮细胞上。由ALK-1基因突变所引起的HHT称为HHT2。目前发现与HHT有关的不同的突变有129个,其中有79个与ENG基因突变有关,50个与ALK-1基因突变有关。ENG基因或ALK-1基因的突变有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剪接点突变。目前研究认为HHT产生的分子机制是单倍不足(haploinsufficiency)或显性失活(dominantnegative)。据目前的研究资料,尚未发现突变热点。HHT1与HHT2相比,HHT1的表型更为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1型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2型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 扩张症 ENG基因 ALK-1基因 突变
下载PDF
逆转录病毒介导的野生型p53基因转入对慢粒多药耐药细胞恶性表型的影响
5
作者 陈学良 宋丽 +3 位作者 刘春生 丛雅琴 裴玉丽 王应玞 《山东医科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319-321,324,共3页
以K562/HHT 细胞为模型,采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人野生型p53cDNA转入该细胞系,研究外源性野生型p53 基因在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表达的意义。结果显示,外源性野生型p53 基因抑制细胞增殖... 以K562/HHT 细胞为模型,采用重组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移技术,将人野生型p53cDNA转入该细胞系,研究外源性野生型p53 基因在白血病多药耐药细胞表达的意义。结果显示,外源性野生型p53 基因抑制细胞增殖,一般形态学观察见细胞明显向成熟型分化。流式细胞仪分析还显示p53 基因诱导K562/HHT细胞死亡且伴有细胞周期G1 期的生长阻滞。结果表明,野生型p5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3基因 逆转录病毒载体 白血病 基因治疗
下载PDF
BMPR2基因突变的遗传性肺动脉高压家系病例汇报并文献复习
6
作者 林永康 杨丹晖 +1 位作者 雷诚 罗红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8-564,共7页
目的探讨遗传性肺动脉高压合并疑似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遗传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收治的遗传性肺动脉高压家系合并疑似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 目的探讨遗传性肺动脉高压合并疑似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HHT)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断要点、遗传学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收治的遗传性肺动脉高压家系合并疑似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的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及患者家系外周血基因进行全外显子基因测序并进行sanger测序验证突变位点,后进一步验证该突变所导致的mRNA缺失情况。以“HHT”“FPAH”“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2(BMPR2)基因突变”为关键词,检索自2000年1月至2021年11月的万方数据库和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并进行复习。结果我们发现来自湖南益阳的一个家系中的2例患者,以咯血或肺动脉高压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无鼻出血等HHT临床特征,然而2例患者肺部均出现肺血管异常、肺动脉高压,WES发现BMPR2基因突变(NM_001204.7:c.1128+1G>T)阳性而ENG、ACVRL1、SMAD4基因阴性,对家族4代16人进行调查家系分析和sanger验证(发现其中7人携带该突变基因),然后转录水平mRNA测序进一步证实该突变导致8号9号外显子缺失,进行氨基酸序列推测发现该蛋白从323到425位的氨基酸出现了缺失。我们认为BMPR2基因翻译不完整可能导致BMPR2功能障碍。因此,诊断为遗传性肺动脉高压合并疑似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两位患者均建议予以降低肺动脉压力治疗,同时行全身影像学检查筛查其他动静脉畸形,并年度复查心脏彩超,评估肺动脉压力变化。结论遗传性肺动脉高压(HPAH)是一组由遗传因素引起肺血管阻力持续增加的疾病,包括家族性PAH和单纯性PAH。BMPR2基因突变是HPAH的重要致病因素。临床上遇见年轻肺动脉高压患者,应注意家族史的询问。当病因不明时,建议进行基因检测。HHT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临床上遇到家族性肺部血管异常,肺动脉高压且合并反复鼻出血等临床表现应想到本病的可能性。HPAH和HHT均无有效的特殊治疗,均为对症治疗(包括降压、止血等)。建议该类患者动态检测肺动脉压力,生育前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MPR2基因 遗传性肺动脉高压 显性遗传 hht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