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08-2009年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HIV-1感染率与新发感染率调查 被引量:11
1
作者 陈强 李洋 +3 位作者 孙燕鸣 卢红艳 沈圣 蒋岩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CSCD 2011年第4期270-273,共4页
目的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HIV-1感染率与新发感染率情况。方法对北京市2008—2009年三轮MSM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蛋白印迹实验(WB)对监测样本进行初筛与确证实验。再对血清学确认为HIV-... 目的了解北京市男男性行为者(MSM)人群HIV-1感染率与新发感染率情况。方法对北京市2008—2009年三轮MSM人群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与蛋白印迹实验(WB)对监测样本进行初筛与确证实验。再对血清学确认为HIV-1阳性的样本进行BEDHⅢ捕获酶联法(BED方法)检测。结果在1833份监测样本中共筛出96份HIV-1阳性样本,其中进行BED方法检测的样本数为68例,判定为新近感染的样本为36例。三轮MSM人群HIV感染率分别为5.9%、5.0%、4.9%;三轮MSM人群新发感染率分别为4.83%(2.36%~7.54%)、4.83%(2.36%~7.54%)、2.65%(0.82%~4.55%)。结论北京市2008~2009年度MSM人群HIV的感染率与新发感染率均达到较高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性恋 男性 hiv-1 hiv感染 BED hiv-1捕获酶联法
下载PDF
1-(3-酞酰亚胺基-2-氧丁基 )-4-取代苯基哌嗪的合成及抗HIV-1逆转录酶活性(英文) 被引量:8
2
作者 陈昕 王琳 +3 位作者 赵知中 陈湘红 张兴权 陈鸿珊 《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43-347,共5页
目的 合成新型的非核苷类 (双杂环苯基 )化合物 ,并观察其抗HIV1 逆转录酶 (HIV1 RT)活性。方法 以氮芥盐酸盐为起始原料 ,与不同取代苯胺反应 ,得到相应的不同取代的哌嗪盐酸盐 ,并与 1 溴 3 酞酰亚胺基 2 丁酮 (4)缩合 ,得到目... 目的 合成新型的非核苷类 (双杂环苯基 )化合物 ,并观察其抗HIV1 逆转录酶 (HIV1 RT)活性。方法 以氮芥盐酸盐为起始原料 ,与不同取代苯胺反应 ,得到相应的不同取代的哌嗪盐酸盐 ,并与 1 溴 3 酞酰亚胺基 2 丁酮 (4)缩合 ,得到目标化合物。结果 合成 11个目标化合物 (5~ 15 )。经1HNMR ,红外和元素分析确定结构。结论 经HIV逆转录酶P 6 6蛋白测定 ,化合物 11,14 ,10和 13有一定抑制HIV1 RT活性 ,其IC50 分别为 2 9 80 ,35 2 0 ,4 3 77和 6 3 76 μ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酞酰亚胺基哌嗪 取代苯基哌嗪 hiv1-逆转录酶抑制剂 合成
下载PDF
云南省吸毒人群和男男性行为人群HIV-1新发感染调查 被引量:4
3
作者 杨莉 杨朝军 +9 位作者 蒋岩 罗红兵 陈敏 陈会超 梅静远 施玉华 卢冉 董莉娟 贾曼红 马艳玲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17-819,共3页
目的在吸毒人群和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监测哨点中采用BEDHIV-1捕获酶联法(BEDCaptureEIA,BED—CEIA)开展新发感染检测,估算HIV-1新发感染率,了解艾滋病流行趋势。方法对2001—2012年吸毒哨点人群和2011—2012年MSM哨点人... 目的在吸毒人群和男男性行为(MSM)人群艾滋病监测哨点中采用BEDHIV-1捕获酶联法(BEDCaptureEIA,BED—CEIA)开展新发感染检测,估算HIV-1新发感染率,了解艾滋病流行趋势。方法对2001—2012年吸毒哨点人群和2011—2012年MSM哨点人群进行方便抽样和滚雪球方式采集有效样本进行HIV-1抗体检测,确认阳性样本进行BED—CEIA检测,估算吸毒人群HIV-1年新发感染率并分析流行趋势,与MSM人群HIV-1新发感染率比较,了解目前吸毒人群m*1流行水平。结果研究样本共计49934份,其中HIV-1阳性样本8729份(含既往阳性3571份),完成BED—CEIA检测4904份,判为新发感染样本734份。2001—2012年,吸毒人群HIV-1感染率为14.16%~27.16%,新发感染率从2001年的11.68%下降到2012年的0.39%(P〈0.001)。虽然2011—2012年吸毒人群HIV感染率均高于MSM人群,但后者HIV新发感染率分别为5.97%和6.00%,远高于同期吸毒人群。结论吸毒人群HIV一1新发感染率呈现明显下降趋势,目前MSM人群HIV新发感染率较高,应继续有针对性地实施吸毒人群预防干预工作,并强化对MSM人群的干预,进一步减少HIV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毒人群 男男性行为人群 hiv-1 BED—CEIA检测 新发感染率
下载PDF
VSVG/HIV-1_(NL4-3)Luc假病毒筛选抗HIV-1药物的条件优化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萍 陈欢 +3 位作者 罗荣华 卿晨 张高红 郑永唐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33-438,共6页
目的建立并优化VSVG/HIV-1_(NL4-3)Luc假病毒筛选抗HIV药物药效模型。方法参照Promega公司的荧光素酶活性分析系统,比较VSVG/HIV-1_(NL4-3)Luc对4种不同细胞的感染力。通过采用3种不同实验条件对不同类型HIV-1上市药物进行活性评价,进... 目的建立并优化VSVG/HIV-1_(NL4-3)Luc假病毒筛选抗HIV药物药效模型。方法参照Promega公司的荧光素酶活性分析系统,比较VSVG/HIV-1_(NL4-3)Luc对4种不同细胞的感染力。通过采用3种不同实验条件对不同类型HIV-1上市药物进行活性评价,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与有效性。最后,应用该系统对特定靶点化合物进行筛选,并与HIV-1_(ⅢB)病毒筛选体系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VSVG/HIV-1_(NL4-3)Luc对CRFK细胞的感染力最强,报告基因的表达水平与加入的病毒量呈剂量依赖关系。比较3种实验条件下不同阳性药物抑制VSVG/HIV-1_(NL4-3)Luc的半数有效剂量浓度EC50,发现第3种条件最优。而用该假病毒对合成化合物进行筛选,发现其EC50与病毒HIV-1_(ⅢB)所得EC_(50)基本一致。结论成功建立并优化了基于VSVG/HIV-1_(NL4-3)Luc假病毒的抗HIV药物筛选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VG/hiv-1NL4-3Luc hiv 药物筛选 阳性药物 优化 应用
下载PDF
应用BED—CEIA方法估算陕西省2011年三类高危人群HIV-1新发感染率 被引量:3
5
作者 任强 邢爱华 +5 位作者 常文辉 邹扬帆 付钰淋 张梦妍 李华 庄贵华 《现代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15-18,共4页
目的估计陕西省2011年男男性行为者、吸毒者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三类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情况。方法使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对陕西省2011年4~7月内15个哨点所监测到的800例男男性行为者、... 目的估计陕西省2011年男男性行为者、吸毒者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三类高危人群的艾滋病病毒(HIV)新发感染情况。方法使用酶联免疫试验(ELISA)和蛋白免疫印迹试验(WB)对陕西省2011年4~7月内15个哨点所监测到的800例男男性行为者、2400例吸毒者和2800例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进行HIV-1抗体筛查和确证,再应用BEDHI、L1捕获酶联免疫测定法(BEDHIV-1 capture enzymeimmunoassay,BED-CEIA)检测出其中的新发感染样品,从而估算其HIV-1新发感染率。结果陕西省2011年男男性行为者、吸毒者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HIV-1新发感染率分别为4.42%(2.19%~6.66%),0和0.39%(O.05%t0.73%)。结论陕西省男男性行为者HIV-1新发感染率较高,吸毒者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HIV1新发感染率相对比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新发感染率 BED hiv-1捕莸酶联免疫测定法
下载PDF
一类具时滞与饱和发生率的HIV-1传染病模型的全局稳定性 被引量:3
6
作者 杨俊仙 吴元翠 闫萍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6-29,38,共5页
提出了一类具时滞与饱和发生率的HIV-1传染病模型,分析讨论了无病平衡点E0(T0,0,0)和正平衡点E+(T*,I*,V*)的全局稳定性。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和La Salle不变集原理,证明了当dμ>sγβ,对任意τ≥0,无病平衡点E0(T0,0,0)是全局渐近... 提出了一类具时滞与饱和发生率的HIV-1传染病模型,分析讨论了无病平衡点E0(T0,0,0)和正平衡点E+(T*,I*,V*)的全局稳定性。通过构造Lyapunov函数和La Salle不变集原理,证明了当dμ>sγβ,对任意τ≥0,无病平衡点E0(T0,0,0)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当dμ<sγβ,对任意τ≥0,E+(T*,I*,V*)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并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所得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滞 饱和发生率 hiv-1传染病模型 全局稳定性 LYAPUNOV函数
下载PDF
BED-CEIA方法估算2013年河南省高危人群的HIV-1新发感染率 被引量:5
7
作者 陈会枝 刘佳 +2 位作者 王喜英 聂玉刚 王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第25期1-2,共2页
目的 检测河南省男男同性恋、吸毒、女性性服务者、孕产妇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人群2013年的HIV新发感染情况并计算发病率。方法 收集河南省2013年男男同性恋、吸毒者、女性性服务者、孕产妇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人群的国家级哨点样本,... 目的 检测河南省男男同性恋、吸毒、女性性服务者、孕产妇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人群2013年的HIV新发感染情况并计算发病率。方法 收集河南省2013年男男同性恋、吸毒者、女性性服务者、孕产妇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人群的国家级哨点样本,通过酶联免疫和蛋白印迹实验检测出HIV-1感染的样本及相关信息,应用BED-Capture enzyme immunoassay(BED-CEIA)方法检测出其中的新发感染样本,估算新发感染率。结果 2013年河南省男男同性恋、女性性服务者和性病门诊男性就诊者的新发感染率分别为5.65%(95%CI:4.04-7.27)、1.03%(95%CI:0.35-2.34)和0.67%(95%CI:0.21-1.13),吸毒者和孕产妇未发现BED阳性的感染者。结论 2013年河南省男男同性恋的HIV新发感染率高,应进行长期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新发感染率 BED-CEIA
下载PDF
3型天然淋巴细胞在HIV-1慢性感染中的免疫特征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张昕 涂波 +4 位作者 赵娟娟 聂为民 陈威巍 王福生 张政 《传染病信息》 2016年第3期144-147,共4页
目的探讨HIV-1慢性感染过程中,外周血3型天然淋巴细胞(group 3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3s)的频率变化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募集48例HIV-1慢性感染者和17例健康对照,留取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检测ILC3s频率,同... 目的探讨HIV-1慢性感染过程中,外周血3型天然淋巴细胞(group 3 innate lymphoid cells,ILC3s)的频率变化及其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募集48例HIV-1慢性感染者和17例健康对照,留取外周血并分离单个核细胞,进行流式细胞检测ILC3s频率,同时分析ILC3s频率与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计数和病毒载量的相关性。结果与健康对照比较,HIV-1感染者外周血总的ILC3s频率显著下降(P<0.001);其中尤以NCR-ILC3s下降更为显著(P<0.001)。进一步分析显示:HIV-1感染者外周血ILC3s频率与CD4+T淋巴细胞计数呈弱正相关(r=0.461,P=0.001),而与血浆病毒载量呈弱负相关(r=-0.399,P=0.005)。结论 HIV-1慢性感染者外周ILC3s显著减少,并与疾病进展密切相关。该研究为阐明HIV-1慢性感染致病机制提供了新的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1 hiv感染 T-淋巴细胞 辅助诱导 CD4-阳性T淋巴细胞
下载PDF
HIV-1感染相关基因突变频率及多态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马金姝 薛付忠 +1 位作者 王洁贞 马道新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48-549,共2页
目的 研究山东省济南市人群中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1感染相关的CCR2 - 6 4I和SDF1 3′A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和多态性特点。方法 以2 34例济南市普通人群为研究对象,来自商河和章丘2个县,其中无1例是HIV感染者,从上述人群外周血... 目的 研究山东省济南市人群中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 - 1感染相关的CCR2 - 6 4I和SDF1 3′A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和多态性特点。方法 以2 34例济南市普通人群为研究对象,来自商河和章丘2个县,其中无1例是HIV感染者,从上述人群外周血的外周血单干核细胞(PBMC)中抽提基因组DNA ,然后应用PCR/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检测去化因子受体(CCR) 2 6 4I和基质细胞衍生因子(SDF) 1 -3多态性。结果 济南市人群中存在CCR2 -6 4I和SDF1 3′A等位基因突变,2种突变频率分别为2 0 . 2 5 %和2 1 .0 0 % ,两等位基因型的分布均符合Hardy- Weinberg平衡。结论 济南市人群CCR2 6. 4I和SDF1- 3′A等位基因的突变频率较高,人群对HIV- 1感染的遗传易感性相对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1 趋化因子受体 基因突变
下载PDF
艾滋病病毒(HIV)-1、p24抗原和抗体联合检测的临床价值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李雷 王喆 《皮肤病与性病》 2019年第6期801-802,共2页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艾滋病病毒(HIV)-1、p24抗原与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进行(HIV)-1、p24抗原与抗体检测患者1 000例血液样本,分别进行(HIV)-1、p24抗原与抗体检测,针对(HIV)-1、p24抗原检测阳性样本检... 目的分析联合检测艾滋病病毒(HIV)-1、p24抗原与抗体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接收进行(HIV)-1、p24抗原与抗体检测患者1 000例血液样本,分别进行(HIV)-1、p24抗原与抗体检测,针对(HIV)-1、p24抗原检测阳性样本检测CD4+T淋巴细胞与RNA,对比分析检测结果。结果 1 000份检测样本中,HIV抗体检测阳性80例、(HIV)-1、p24抗原检测阳性11例,(HIV)-1、p24抗原与抗体联合检测阳性6例。11例(HIV)-1、p24抗原检测阳性样本中,四代酶联试剂检测显示9例HIV抗原、抗体检测阳性,2例检测阴性,进行病毒载量检测均≥20 000拷贝/ml,检测CD4细胞显示<500个/μl样本4例。结论临床应用可区分(HIV)-1、p24抗原与抗体的四代试剂进行检测可提高对HIV感染患者的检出率并缩短检测窗口期,在检测过程中结合应用病毒载量与CD4细胞水平计数检测对于促进检验准确性的提高也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病毒 (hiv)-1、p24抗原 hiv抗体 联合检测 临床价值
下载PDF
两种检测技术对比1990-2011年玉溪市暗娼HIV-1感染态势
11
作者 付金翠 郭春园 +5 位作者 李世福 陈良 刘小春 鲁建波 蔡英 高良敏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8-170,共3页
目的分析1990-2011年玉溪市暗娼(FSWs)人群HIV-1感染态势,旨在合理估算HIV-1在玉溪市暗娼中的流行态势。方法时1990-2011年玉溪市相关场所的暗娼用HIV-1BED捕获酶免疫测定法(BED-CEIA)和微量HIV-1抗体明胶颗粒凝聚法(ML-PA)进行H... 目的分析1990-2011年玉溪市暗娼(FSWs)人群HIV-1感染态势,旨在合理估算HIV-1在玉溪市暗娼中的流行态势。方法时1990-2011年玉溪市相关场所的暗娼用HIV-1BED捕获酶免疫测定法(BED-CEIA)和微量HIV-1抗体明胶颗粒凝聚法(ML-PA)进行HIV-1新发感染率检测,并采用ML-PA和BED-CEIA对HIV-1新近感染态势进行估算。结果共计纳入样本20288份,检出HIV-1阳性214份,1990-1996年感染率均为0,1997-2011年为0.61%-1.40%,流行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V-1新发感染率:ML-PA法2006-2011年为0.00~2.31/1000人年,BED-CEIA法2005-2011年为0.00~5.89/1000人年,流行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溪市暗娼人群艾滋病流行处于较低水平,且呈下降趋势,两种检测方法的结论-致,但缺乏-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娼 hiv-1 BED捕获酶免疫测定法 微量hiv-1抗体明胶颗粒凝聚法 新发感染率
下载PDF
HIV感染者体内Epstein-Barr病毒致癌性潜伏膜蛋白-1功能区C末端DNA序列分析
12
作者 周素娟 丁盈盈 +3 位作者 高眉扬 陈莉 张铁军 何纳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18-521,526,共5页
目的初步了解在HIV感染者体内,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致癌性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ain-1,LMP-1)功能区C末端DNA特异性30bp缺失的发生率和33bp重复序列拷贝数的情况。方法采用巢式PCR扩增175例HIV感染者... 目的初步了解在HIV感染者体内,Epstein-Barr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致癌性潜伏膜蛋白-1(latent membrane protain-1,LMP-1)功能区C末端DNA特异性30bp缺失的发生率和33bp重复序列拷贝数的情况。方法采用巢式PCR扩增175例HIV感染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PBL)中EBV的LMP-1功能区C末端的基因片段,并进行核酸序列分析。为了避免核酸质量对实验成功率的影响,同时对提取的所有标本DNA的MDR1 C3435 T基因进行PCR扩增。结果所有HIV感染者的PBL标本中,MDR1 C3435 T基因均成功扩增(扩增率为100%),证明标本的DNA质量合格。175例标本中的33例可以成功扩增EBV-DNA(阳性率为18.9%)。在33例EBV-DNA阳性的标本中,27例(81.8%)的LMP-1基因核酸序列发生特异性30bp缺失(the 30bp-del),其33bp重复序列的拷贝数分别为4(4例,14.8%)、5(12例,44.4%)、6(8例,29.6%)、7(3例,11.1%);其他6例LMP-1核酸序列没有发生30bp核甘酸缺失,其33bp重复序列单位的拷贝数为4(5例,83.3%)、5(1例,16.7%)。结论 HIV感染者体内EBV致癌性LMP-1功能区C末端基因发生特异性30bp缺失的频率为81.8%,而其33bp重复序列的拷贝数为4、5、6、7,共4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 EPSTEIN-BARR病毒 潜伏膜蛋白-1 巢式PCR
下载PDF
抗HIV-1 gp4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意义
13
作者 邓郁青 张坤娟 +4 位作者 王从印 张征峥 宋小天 张红中 王润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9期48-49,共2页
目的为HIV-1感染的检测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基因工程重组抗原HIV-1 gp41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常规杂交瘤技术和间接ELISA法制备抗gp4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用ELISA法鉴定所得mAb的Ig亚类、效价及特异性。单抗经饱和硫酸铵(SAS)... 目的为HIV-1感染的检测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以基因工程重组抗原HIV-1 gp41蛋白免疫BALB/c小鼠,利用常规杂交瘤技术和间接ELISA法制备抗gp4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mAb),用ELISA法鉴定所得mAb的Ig亚类、效价及特异性。单抗经饱和硫酸铵(SAS)纯化和HRP标记后,利用双抗体夹心ELISA筛选检测gp41蛋白的最佳配伍单抗,分别包被ELISA板及作为酶标mAb,建立双mAb夹心ELISA法。结果经细胞融合、筛选、克隆化,获得了12株可分泌高效价mAb的杂交瘤细胞。纯化的腹水mAb经配对试验,选出2株mAb:7D4和9G2-HRP建立了双mAb夹心ELISA法,检测HIV-1 gp41抗原的灵敏度是1μg/L。结论获得12株效价高的抗HIV-1 gp41的mAb,建立了特异性强、灵敏度较高的检测HIV-1 gp41抗原的双抗体夹心ELISA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 hiv包膜蛋白质gp41 单克隆抗体 双抗体夹心ELISA
下载PDF
HIV-1 Vif与机体内在抗病毒因子APOBEC3G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岚 杨怡姝 +1 位作者 李泽琳 曾毅 《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 2005年第5期143-146,共4页
近期研究表明,非允许性细胞中存在的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APOBEC3G)是机体内在的抗病毒因子,它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反转录过程中,使所形成的负链cDNA中的胞嘧啶脱氨,进而降低病毒的感染力。而Vif蛋白可结合APOBEC3G... 近期研究表明,非允许性细胞中存在的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多肽样蛋白3G(APOBEC3G)是机体内在的抗病毒因子,它在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反转录过程中,使所形成的负链cDNA中的胞嘧啶脱氨,进而降低病毒的感染力。而Vif蛋白可结合APOBEC3G,并激活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使之降解,拮抗APOBEC3G的抗病毒活性,且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还存在种属特异性。Vif与APOBEC3G间的相互作用,为抗HIV药物的研究提供了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免疫缺陷病毒 病毒感染性因子 APOBEC3G脱氨酶 泛素-蛋白酶体降解途径 APOBEC3G 抗病毒因子 Vif蛋白 机体内 hiv-1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 泛素-蛋白酶体途径 载脂蛋白B mRNA编辑
下载PDF
一种HIV-1 T淋巴细胞候选疫苗失败
15
作者 周洪林 《中国艾滋病性病》 CAS 2008年第4期370-370,434,共2页
关键词 T淋巴细胞疫苗 候选疫苗 hiv-1 T淋巴细胞反应 ELISpot法 Merck公司 干扰素-Γ hiv感染
下载PDF
P物质、神经激肽-1受体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晓昆 侯炜 霍文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57-659,共3页
生活紧张状态和抑郁是HIV感染各阶段直至发展为AIDS的重要辅助因素。Kopnisky等报道心理改变在HIV-1疾病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发现在免疫一神经传导中脑部趋化因子特别是SP的重要性。抑郁、焦虑和紧张状态与HIV发展相关,行为状态和脑力... 生活紧张状态和抑郁是HIV感染各阶段直至发展为AIDS的重要辅助因素。Kopnisky等报道心理改变在HIV-1疾病进程中所起的作用.发现在免疫一神经传导中脑部趋化因子特别是SP的重要性。抑郁、焦虑和紧张状态与HIV发展相关,行为状态和脑力活动的改变所引起的免疫应答间接或至少有一部分是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途径介导的。紧张状态反应导致神经肽的释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神经激肽-1受体 P物质 调节作 hiv感染 紧张状态 hiv-1 神经内分泌
下载PDF
5-(N-取代氨基)磺酰基-1-萘胺的合成
17
作者 王小兵 牛华英 赵桂森 《化学试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49-450,458,共3页
以5-氨基-1-萘磺酸为起始原料合成了10个5-(N-取代氨基)磺酰基-1-萘胺化合物,其结构经质谱、红外光谱确证。
关键词 hiv整合酶抑制剂 5-(N-取代氨基)磺酰基-1-萘胺 合成
下载PDF
3-(6-溴吡啶-2)-2-(2-氟-6-氯苯)-噻唑酮-4的电子结构与抗HIV活性间关系的量子化学研究
18
作者 刘志国 文瑞明 赵学辉 《湘南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47-50,共4页
采用AM1方法,对3-(6-溴吡啶-2)-2-(2-氟-6-氯苯)-噻唑酮-4(BPFCTZO)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给出了分子的几何构型、原子的净电荷、键级、前沿分子轨道组成与能级、前沿轨道电子密度等参数.结果表明BPFCTZO分子的稳定构型呈蝴蝶状,噻唑酮环... 采用AM1方法,对3-(6-溴吡啶-2)-2-(2-氟-6-氯苯)-噻唑酮-4(BPFCTZO)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给出了分子的几何构型、原子的净电荷、键级、前沿分子轨道组成与能级、前沿轨道电子密度等参数.结果表明BPFCTZO分子的稳定构型呈蝴蝶状,噻唑酮环为主活性区,其上的2位C、4位N和6位O等原子很可能是其与RT酶作用的活性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6-溴吡啶-2)-2-(2--6-氯苯)-噻唑酮-4 BPFCIZO hiv活性 AM1 量子化学计算 电子结构
下载PDF
(2S,3S)-N-苄氧羰基-4-苯基-3-氨基-1-氯-2-丁醇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19
作者 李荣梅 赵秀雅 张关永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306-1309,共4页
以天然产物中提取的L-苯丙氨酸为原料,经氨基保护、重氮化反应、氯化和还原反应后合成了(2S,3S)-N-苄氧羰基-4-苯基-3-氨基-1-氯-2-丁醇。并以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单晶X射线衍射等方法对产品进行了分析和结构表征。
关键词 (2S 3S)-N-苄氧羰基-4-苯基-3-氨基-1--2-丁醇 hiv蛋白酶抑制剂 L-苯丙氨酸 单晶X射线衍射
下载PDF
Adjuvant Effects of Dual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on Cellular Responses to HIV Multiple-epitope DNA Vaccination 被引量:2
20
作者 SHEN Zhen-wei JIN Hong-tao +4 位作者 LI Chang CONG Yan-zhao NAN Wen-long BAI Liang JIN Ning-yi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期347-352,共6页
Designing adjuvants that can induce strong cytotoxic T cell responses is largely required for preparing DNA vaccines.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d dual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4-1BBL and OX40L as adjuvants to improve the... Designing adjuvants that can induce strong cytotoxic T cell responses is largely required for preparing DNA vaccines. In this study we explored dual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4-1BBL and OX40L as adjuvants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HIV multiple-epitope DNA vaccine. When explored in the human dendritic cell-T cell based coculture system, dual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anti-HIV T cell response of the HIV multiple-epitope DNA vaccine, as detected by intracellular cytokine staining to HIV antigens, cytokines accumulation in the cultures, and antigen-specific cytotoxic T lymphocyte respons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dual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4-1BBL and OX40L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potential of the HIV multiple-epitope antigen DNA vaccine and may provide an exciting approach for HIV 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 DNA vaccine Co-stimulatory molecules 4-1BBL OX40L Dendritic cells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